资源描述
123引言 数林概貌 数林指数 数林近观 数林建言 评估方法 附录 004008012023038041050456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和“中国开放数林指数”是我国首个专注于评估政府数据开放水平的专业报告和指数,由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制作出品,由复旦大学和国家信息中心数字中国研究院联合发布。“开放数林”意喻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利用的生态体系。开放数据,蔚然成林,一棵棵地方开放“数木”由最初的丛然并生、成荫如盖,直至枝繁叶茂、花开结果,终将成长为一片繁盛多样、枝杈相连、持续循环的中国“开放数林”。引 言7“中国开放数林指数”自2017年5月首次发布以来,每半年发布一次,定期对我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精心测量各地“开放数木”的繁茂程度和果实价值,助推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生态体系的建设与发展。2018年以来,“中国开放数林指数”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信息化发展局监测我国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情况提供数据支撑。891.1 总体态势 截至2019年10月,我国已有102个省级、副省级和地级政府上线了数据开放平台,平台总数首次超过100个。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新增20个地方平台。 目前,我国51.61%的省级行政区、66.67%的副省级和24.21%的地级行政区已推出了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地级以上平台数量逐年翻番,从2017年的20个,到2018年的56个,再到2019年的102个,“开放数据,蔚然成林”已从愿景成为现实,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已日渐成为一个地方数字政府建设的“标配”。 东南沿海地区的省级平台已逐渐相连成片,并向内陆地区不断扩散。广东省和山东省内的各地市都已推出了数据开放平台,形成我国最为密集的省级“开放数林”。在长三角地区的江苏、安徽、浙江和西南地区的贵州和四川,地级平台不断上线并相连成片,已形成长三角和西南地区的“开放数林”。 指数分值较高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与此同时,位于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的贵州省、贵阳市、哈尔滨市、成都市、银川市也表现优秀,成为所在地区的优质“数木”。 在准备度、平台层和数据层等维度上,全国整体表现与上半年相比均有进步,但在利用层上各地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在2019年下半年的开放数林指数省级排名中,上海和浙江的综合表现最优,广东总体进步幅度最大。在地级(含副省级)排名中,贵阳、深圳、哈尔滨和济南综合表现最优,福州市在半年来新上线平台的地方中总体表现最佳。在四个单项维度上,在全国所有102个地方中,上海在准备度上排名第一,浙江在数据层上排名全国第一,深圳在平台层和利用层上排名全国第一。1.2 数根:准备度 在法规与政策上,上海出台了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数据开放的地方政府规章,另有八个地方出台了专门针对数据开放的规范性文件。 在组织和执行上,各地陆续组建了专门的政府数据管理部门,其中,超七成地方的政府数据管理部门是省一、数林概貌10(市)政府的组成部门、工作部门或政府办公厅(室)管理的行政机构,数据开放工作的组织基础进一步稳固。但仅有4个地方的党政主要领导在公开讲话中明确要求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地方党政领导对数据开放的重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标准规范上,只有广东、山东、上海制定了专门针对数据开放的地方标准,仅上海市连续制定和公布了专门针对政府数据开放的年度工作计划。1.3 数干:平台层 在数据发现上,只有不足两成的平台能从用户视角出发,按用户使用场景和标签分类提供数据导引,帮助用户迅速发现其需要的数据。 在数据获取上,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地方平台提供了开放数据目录。超过七成的地方平台要求用户注册登陆后才能获取无条件类开放数据,提高了获取无条件类数据的门槛。仅有五个地方平台开通了可申请有条件类开放数据的功能。虽然有近六成的地方平台提供了对未开放数据提交请求的功能,但仅有不足一成的地方平台公开了用户的数据请求和平台的回复。 在利用成果上,超过七成的平台未标明利用成果来源。 在互动反馈上,只有约一成地方平台提供了数据发布者联系方式。虽然超过七成的地方平台开通了意见建议和数据纠错功能,但对用户的意见建议和数据纠错进行及时有效回复的地方分别仅占8%和2.3%,仅有深圳和东莞的数据开放平台能对用户提出的数据纠错信息进行及时回复。 在账户体验上,超过五成地方平台的注册过程较为繁琐,要求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较多。1.4 数叶:数据层 在开放数据总量上,全国开放数据集总量从2019上半年的62801个增长到71092个,增幅一成多。开放数据集的容量与2019上半年相比,增幅约27%。 各地平台在数据数量上差异显著,超三成的地方平台上开放的数据集总量超过了一千个,有一成多的平台上开放的数据容量超过1亿,但仍有近两成的平台上开放的数据容量在10万及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