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医学研究之一:行业概览:红日初升.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运动医学研究之一:行业概览:红日初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运动医学研究之一:行业概览:红日初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运动医学研究之一:行业概览:红日初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运动医学研究之一:行业概览:红日初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运动医学研究之一:行业概览:红日初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场数据(人民币) 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 18.90 国金医疗器械指数 7450 沪深300指数 3713 上证指数 2764 深证成指 10110 中小板综指 9580 相关报告 1.对接国际需求,中国医疗器械有望海外突破-医疗器械行业深度研究,2020.3.9 2.医疗器械行业 2018 年报及 2019 一季报盘点-医疗器械行业深., 2019.5.27 袁维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S1130518080002(8621)60230221 yuan_weigjzq 红日初升运动医学研究之一:行业概览 主要内容 运动普及、人口老龄化、医疗科技发展驱动运动医学方兴未艾。1)全民健身背景下,群众健身运动参与度提高,运动损伤发病难免提升;2)老龄化人口损伤发病率高且复杂多样,促进激发潜在市场需求及3)微创关节镜技术、手术自动化、3D打印技术应用赋能运动医学欣欣向荣。 运动医学是高成长潜力的医疗器械细分领域。全球医疗器械以 5%-6%的年复合增速稳健增长,骨科作为医疗器械的第四大细分市场占据约9.8%市场份额。中国运动医学市场规模约占亚太地区的 1/4,且增速快于亚太地区平均增速。尽管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运动医学市场规模尚小,但随着运动医学在中国的不断渗透、发展和普及,有望实现快速发展。 2018年,全球运动医学市场规模约59.9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有望达到92.5亿美元,2019-2026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6%。美国运动医学发展成熟且增长温和,在运动医学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2018年美国运动医学市场规模为28.3亿美元,约占全球1/2 市场份额。中国运动医学处于起步阶段,但对全球运动医学市场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增强。2018年中国运动医学市场规模为2.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有望达到4.1亿美元,2019-2026年复合增长率约为9.3%,未来市场扩容及增速想象空间大。 国产企业纷纷布局产业链中游进入运动医学领域。运动医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各类耗材,掌握高值耗材生产加工工艺是上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业链中游多指产品及耗材制造商,产品中关节镜系统为基础设备,修复重建耗材种类繁多且基数大。制造商以外企为主,国产企业积极布局。产业链下游主要指运动医学产品流通领域及终端医院,成本管控优良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我国运动医学市场目前以海外巨头为主导,国产企业积极布局。以Arthrex、Smith & Nephew等为代表的海外巨头占据国内 90%以上市场份额,产品布局全面;以凯利泰为代表的国产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及并购等多种方式纷纷布局运动医疗产品线,推动进口替代加速,未来可期。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随着国内运动人群扩容、老龄化趋势加剧以及运动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运动医学已逐渐成长为最具潜力的医疗器械细分领域之一。目前世界运动医学市场仍由跨国巨头垄断,但国内企业已经在展开研发和注册布局,预计未来国产运动医学产品体系将不断丰富,逐步取得市场份额。 我们看好在运动医学领域有较全面产品布局和注册领先优势的国产医疗器械企业,上述企业有望在运动医学市场国产替代进程中占据先机。 重点公司 凯利泰、春立医疗、大博医疗、爱康医疗、微创医疗。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不达预期;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获取具有不确定性;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海外巨头企业改变竞争策略 4544503555266017650769987489190408190708191008200108国金行业 沪深3002020年04月06日 医药健康研究中心 医疗器械行业研究 买入(维持评级) ) 行业深度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深度研究 内容目录 运动普及、人口老龄化、医疗科技发展驱动运动医学方兴未艾 . 4 群众健身运动参与度提高,运动损伤发病难免提升 . 5 老龄化人口损伤发病率高且复杂多样,促进激发潜在市场需求 . 8 微创关节镜技术、手术自动化、3D打印技术应用赋能运动医学 . 11 运动医学是具有高成长潜力的医疗器械细分领域 . 15 运动医学如日初升 . 15 美国运动医学发展成熟,约占全球1/2 市场份额 . 17 中国运动医学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增长空间可期 . 18 运动医学产业链: 国产企业纷纷布局产业链中游进入运动医学领域 . 19 竞争格局:海外巨头占据先发优势,国产企业积极开拓 . 21 全球领先的运动医学企业主要来自于欧美地区 . 21 国产医疗器械企业积极布局运动医学领域. 23 投资建议:看好国内企业在运动医学领域突破 . 25 重点公司 . 26 风险提示 . 27 图表目录 图表1:中国运动医学行业发展大事记 . 4 图表2:运动损伤与其他骨科损伤的对比 . 5 图表3: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主要症状及治疗方法 . 5 图表4:全民健身相关政策. 6 图表5:2016-2030年中国运动健身产业发展目标 . 6 图表6:2010-2030E中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 . 7 图表7:2010-2018年中国健身俱乐部及俱乐部会员人数 . 7 图表8:2013-2018美国体育运动参与人数及参与率 . 7 图表9:2013-2018美国体育运动人口拆分(按类型) . 7 图表10:2014年中国/美国/英国人群运动损伤率 . 8 图表11:2000-2050中国老龄化人口统计及预测 . 8 图表12:2000-2018年中美两国老龄化人口比例及增速 . 8 图表13:老年人运动损伤的特点 . 9 图表14:骨质疏松症和骨关节疾病介绍 . 9 图表15:2018年我国骨关节疾病及损伤年龄分布 . 10 图表16:2010-2018年我国骨关节疾病及损伤转归人数 . 10 图表17:2010-2018年我国骨关节疾病及损伤医药费用支出 . 11 图表18:2015-2020E美国45岁以上骨关节疾病患病情况统计及预测 . 11 图表19:关节镜技术发展史. 12 图表20:国内关节镜保有量. 12 rYpVeWvYtVkZsRtRxO6M9R6MnPmMoMqQkPoOtPjMpPrO6MmMzQMYnPpRwMoPqP行业深度研究 图表21:关节镜手术量(中国 V.S.美国) . 12 图表22:骨科手术机器人企业简介 . 13 图表23:部分国外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企业举例 . 14 图表24:3D打印技术与医疗深度结合的3个阶段 . 14 图表25:3D打印主流技术对比 . 15 图表26:2013-2022E全球医疗3D打印市场规模及预测 . 15 图表27:2017年全球3D打印市场结构分布 . 15 图表28:2015-2024E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及增速 . 16 图表29:2017 年全球医疗器械细分市场占比情况 . 16 图表30:2012-2023E全球骨科行业市场规模 . 16 图表31:2018年全球骨科市场细分领域占比情况 . 16 图表32:2015-2018年全球骨科市场细分领域复合增长率 . 17 图表33:2017-2026E全球运动医学市场规模及增速 . 17 图表34:2017-2026E美国运动医学市场规模及增速 . 18 图表35:2000-2017年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手术量 . 19 图表36:2017-2026E运动医学市场规模及增速(亚太地区V.S.中国) . 19 图表37:运动医学产业链 . 20 图表38:运动医学产业链上游植入器械使用材料比较 . 20 图表39:2017-2026E全球运动医学产品及耗材市场规模 . 21 图表40:2017年全球运动医学行业主要公司市占率 . 22 图表41:2018年全球运动医学行业主要公司市占率 . 22 图表42:2010-2019年史赛克营收及利润概况 . 22 图表43:2011-2019年史赛克营收拆分(按产品) . 22 图表44:2010-2019年捷迈邦美营收及利润概况 . 23 图表45:2010-2019年捷迈邦美营收拆分(按产品) . 23 图表46:凯利泰在运动医学行业的布局 . 24 图表47:利格泰融资历史 . 24 图表48:2010-2019年凯利泰营收及利润概况 . 24 图表49:2015-2018年凯利泰营收拆分(按业务) . 24 图表50:春立医疗不可吸收带线锚钉产品简介 . 25 图表51:2011-2019 H1春立医疗营收及利润概况 . 25 图表52:2013-2019 年大博医疗营收及利润概况 . 25 图表53:2019 H1 大博医疗产品结构 . 25 行业深度研究 运动普及、人口老龄化、医疗科技发展驱动运动医学方兴未艾 运动医学是医学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一门基础和临床多学科综合性应用的医学学科,主要诊治与运动有关或影响运动的骨与关节、肌肉、肌腱、韧带、软骨、滑膜等损伤,与骨科、康复医学、运动学、材料科学、生物力学和内镜微创技术等关系密切。运动医学面向对象广泛,包括参加各类体育活动的专业、业余及普通人群。 20 世纪中叶,世界运动医学迅速普及并发展。欧美国家开始广泛建立运动医学研究中心,高校及科研院所也相继组织运动医学相关研究。以此为标志和助推力,世界运动医学欣欣向荣,中国运动医学发展至今已有近 65年历史。 图表1:中国运动医学行业发展大事记 来源:中国知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运动损伤主要影响筋膜、肌肉、韧带、神经等软组织,且产生的急性损伤多于慢性损伤,与其他创伤类、关节类、脊柱类等骨科疾病有差异。 运动损伤根据受伤部位可划分为:肩部损伤、膝关节损伤、髋关节损伤、肘部和腕部损伤、脚部和踝部损伤等。 1955 1958 1959 1978 1987 2007 20131982 2008 2020 开始筹建运动医学相关工作 北大医学院建立运动医学教研室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正式建立运动医学研究所 上海市医学会在全国首先设立 省市医学会下属的运动医学专科分会 成立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 运动医学学科建设 列入国家卫生部重点建设项目 关 节 镜 从业 人员 突破 3 千人, 国内学术培训活跃,国际学术交流频繁,手术量逐年倍增 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 (国家体育总局前身)设立运动医学研究室 成立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 北京、上海等地成立了运动医学研究所、体疗科或体育医院 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建立 运动医学研究所 北京奥运会大大推进了中国运动医学的发展进程, 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兴起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已成立约 30 多个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 行业深度研究 图表2:运动损伤与其他骨科损伤的对比 来源:中国知网,医疗器械白皮书(2019), 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3: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主要症状及治疗方法 来源:中国知网,VeryWellhealth,国金证券研究所 群众健身运动参与度提高,运动损伤发病难免提升 健身人群不断扩容,但相比美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国家政策的密集出台为全民健身开启了全方位、多层面的保驾护航模式。自 1995 年国务院首次发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至今已历时 25年,全民健身工程的两阶段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民众的健康意识,掀起了全民运动的热潮。2011 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骨科损伤类别 适应症 代表产品创伤类用于成人及儿童上、下肢、骨盆、髋部、手部及足踝等部位的病理性、创伤性骨折修复或矫形需要的外科治疗髓内钉、金属接骨板及骨针、螺钉等内固定系统及外固定支架等脊柱类用于由创伤、退变、畸形或其他病理原因造成的各类脊柱病患的外科治疗椎弓根螺钉系统、脊柱接骨板系统、椎间融合器系列等各类脊柱内固定装置关节类人工关节假体作为永久性植入材料,需与人体骨组织形成永久结合,并替代人体原来的功能器官,而且必须承载数倍患者自身的重量,是一种 “ 重建性 ” 产品人工关节运动医学类属于交叉学科,主要采用全关节镜下或关节镜辅助下的微创技术,对韧带、关节囊、肌腱等软组织的形态修复和功能重建双固定螺钉、界面螺钉、人工韧带、其它关节镜手术耗材、关节镜设备配套耗材等神经外科类 颅骨疾患的外科治疗 颅骨修复钛网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肩部肩袖损伤、粘连性关节囊炎、钙化性肌腱炎、肩关节炎、肩关节分离、远端锁骨骨质溶解、肩关节脱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局封治疗、关节腔注射激素、物理因子治疗(微波治疗)关节镜下手术、超声波定位下穿刺灌洗吸引术膝关节膝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韧带损伤(抵抗性韧带损伤、十字韧带损伤)、半月板撕裂、髌骨肌腱炎和撕裂、髌骨疼痛综合症、膝盖骨折注射类固醇、透明质酸盐治疗炎症、膝盖支架、支撑带膝关节置换移植手术、关节镜下部分半月板切除术、胫骨截骨术、 A C L 重建手术髋关节肌肉拉伤、髋关节滑囊炎、挫伤、应力性骨折、髋部撕裂、耻骨炎、创伤性髋关节半脱位和脱位冰敷、抗炎药物、支撑带和绷带髋关节镜手术、骨刺去除手术、髋关节置换手术肘部外上踝炎(网球肘)、内测上踝炎(高尔夫球手肘)、鹰嘴滑囊炎、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肌腱炎、肘管综合征、肘关节脱位冰敷、拉伸、支架或护垫、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开放式传统手术治疗骨折、关节镜肘关节手术治疗炎症手腕手腕扭伤、手腕肌腱炎、手腕骨折、手腕腱鞘炎、腕管综合征、手腕骨折、神经节囊肿、肘管综合征压迫、固定、冰敷、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可的松手腕融和手术、手腕更换手术、椎体切除术手指 骨折、扭伤和脱臼、关节炎夹板固定、冰敷、抗炎药物、可的松注射剂指关节融合手术、指关节置换手术脚部、踝关节扭伤、肌腱炎、关节炎、踝骨骨折、足底筋膜炎、脚趾疼痛和拇囊炎、脚跟疼痛、骨折和韧带撕裂非甾体类抗炎药、冰敷、压缩绷带、脚踝支架或夹板、矫形器、药物治疗关节镜下踝关节脱髓鞘、踝关节融合术、踝关节成形术、内窥镜足底筋膜释放手术治疗方法主要症状运动损伤类型行业深度研究 2015 年),明确指出,城乡居民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少于 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锻炼强度中等以上的人数比例要达到 32%以上,比 2007 年提高 3.8%。2016 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 年),首次提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随后相继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明确提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到 2022 年和 2030 年达到 37%及以上和 40%及以上。 图表4:全民健身相关政策 来源:中国政府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5:2016-2030年中国运动健身产业发展目标 来源:国家体育总局,国金证券研究所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增强,体育设施覆盖率提升,我国健身人群将持续扩容。2017 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总人数约为 4.1 亿人,预计2020 年将增加至 4.35 亿人。2017 年,我国共有健身房约 5,500 家,会员数约900万人,预计未来会员数仍将保持稳健增长。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一期工程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二期工程 全民健身计划启动与初步实施阶段 ,在全社会掀起全民运动的热潮 建立起社会化 、 科学化 、 产业化和法制化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框架 整 体 性加 强 全民 健 身工作 , 充 分 发挥 运 动竞赛的杠杆作用 广 开 资金 渠 道 , 开发体 育 市场 , 建设 群 众体育场地设施 基 本 建成 具 有中 国 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 数 比 例 上 升 ( 2 0 1 4比 2007 上升 5 . 7 % ) 城乡居民身体素质有所提高 、 全 民 健 身“ 三纳入 ” 基本实现 覆盖城乡 、 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 体育健身场地设施有较大幅度增加 到 2 0 2 0 年 , 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 ,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 , 每周参加1 次 及 以 上 体 育 锻 炼的 人 数 达 到 7 亿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 4 . 35 亿 全民健身的教育 、 经济和社会等功能充分发挥 , 与各项社会事业互促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 , 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 1 . 5 万亿元1995 - 2000 2001 - 2010 2 0 1 1 - 2015 2016 - 2020 全民健身计划( 2016 - 2 0 2 0 ) 全民健身计划( 2 0 1 1 - 2 0 1 5 ) 20252020 20302015 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人均体育场馆面积健身休闲产业规模3 . 6 亿4 . 3 5 亿5 亿5 . 3 亿1 . 5 7 平方米1 . 8 平方米2 . 3 平方米8000 亿3 万亿十年增长39%十年增长27%十年增长275%产业规模增长 3 倍46 号 文 “健 康中 国 2 0 3 0 ”规划纲要 全 民 健身 计划 ( 2 0 1 5 - 2 0 2 0 年)行业深度研究 图表6:2010-2030E中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 图表7:2010-2018年中国健身俱乐部及俱乐部会员人数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国金证券研究所 目前我国群众运动参与水平仍远低于美国,未来有望继续提升。以2017 年数据为例,美国体育运动参与率为 72.7%,远高于中国的29.4%。此外,美国参加积极的高热量运动人群比例也大于中国总体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人数的比率,中国体育运动的参与率和高强度运动占比提升空间大。 图表8:2013-2018美国体育运动参与人数及参与率 图表9:2013-2018美国体育运动人口拆分(按类型) 来源:2019 Physical Activity Council Participation Report,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2019 Physical Activity Council Participation Report,国金证券研究所 我国运动损伤率高,运动医学发展滞后于运动人群增长。 根据中国医药报,2014 年,我国运动损伤发生率为 0.513%,美国、英国分别为0.456%、0.373%,我国运动损伤率高于美国和英国。 国内运动医学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不可避免地引发运动损伤的增加,运动医学关注度得到持续提升,部分医院已在骨科下面设立运动医学亚学科以应对日益增加的需求。 0%1%2%3%3456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20E 2030E人数(亿) 同比增长2010 - 2017 CA GR 1.28%2017 - 2020 CA GR 1.99%2020 - 2030 CA GR 2.70%-5%0%5%10%15%20%25%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E俱乐部数量(家) 会员数量(万人)俱乐部数量 Y o Y 会员数量 Y o Y70%71%72%73%74%75%0100200300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参与人数(百万) 参与率0%20%40%60%80%100%120%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不活跃 休闲高热量活动 中低等热量活动 积极的高热量活动行业深度研究 图表10:2014年中国/美国/英国人群运动损伤率 来源:中国医药报,国金证券研究所 老龄化人口损伤发病率高且复杂多样,促进激发潜在市场需求 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随着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广泛开展,相应的运动损伤数持续增加。 我国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共 1.67亿,占 总 人 口 的 11.94%。按照目前的人口结构发展趋势,预计本世纪中叶,我国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可能达到 3.58 亿,占总人口的 25.66%。此外,2001-2018 年(除 2012 年外),我国老龄化人口同比增速快于美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 图表11:2000-2050中国老龄化人口统计及预测 图表12:2000-2018年中美两国老龄化人口比例及增速 来源:Wind,CNKI,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老年人运动损伤具有多发性、复杂性、严重性、个体特殊性、部位集中性的特点。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健康运动老龄化成为必由之路,而老年人运动是把双刃剑,在减少疾病、改善健康的同时,亦会诱发诸多运动损伤。 0 . 5 1 %0 . 4 6 %0 . 3 7 %0 . 0 %0 . 2 %0 . 4 %0 . 6 %中国 美国 英国0%5%10%15%20%25%30%35%010,00020,00030,00040,000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5 2030 2035 2040 2045 205065 岁及以上人口总数 占总人口比例(单位:万人)0%5%10%15%20%25%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中国老龄化人口比例 美国老龄化人口比例中国老龄化人口 Y o Y 美国老龄化人口 Y o Y行业深度研究 图表13:老年人运动损伤的特点 来源:中国知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与老龄化直接相关的骨质疏松、骨关节类疾病发病率持续攀升。 图表14:骨质疏松症和骨关节疾病介绍 来源:默沙东诊疗手册,国金证券研究所 中国骨关节疾病及损伤患者以老年人为主。2018 年,骨密度和骨结构疾病患者中,45 岁以上患者占比约 93.5%,其中,60 岁以上占比约82.5%;炎性多关节炎疾病患者中,45 岁以上病患占比约 82.1%,其中60岁以上患者占比约49%。 运动损伤的发生率高 运动损伤的发生部位多 发生运动损伤的种类多多发性老 年人 运动 损伤 的特点严重性复杂性部位集中性个体特殊性 运动损伤的项目具有复杂性 运动损伤种类具有复杂性 中度损伤的比例远高于轻度损伤 发生急性运动损伤的概率较高 主要集中于身体的中下部 膝盖损伤率最高,其次是脚踝、腰部和跟腱 老年人年龄层次不同,身体素质差异较大,损伤的部位、程度等具有个体特殊性由骨量减少引起的一种退行性疾病,最终导致骨骼脆弱,通常在晚期表现为椎间盘脱出引起的慢性背痛、弯腰姿势和病理性骨折的发生率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最常见于髋部、腕部或脊柱。超过 95 % 女性 和大约 80% 男性的骨质疏松为原发性双能 X 线骨密度仪、 X 线平片、骨密度检测、血清钙、镁 /肝功能 试验、完整 P T H 水平药物治疗:补充 Ca 和维生素 D 、抗骨吸收的药物(如二膦酸盐,激素替代疗法)、同化药病理特征诊断治疗正常骨 骨质疏松骨发生 在软骨部位(即缓冲关节内骨骼末端的组织 ) 的 退行 性 疾病。 在原发性 OA 中,软骨的含水量增加,从而使其蛋白质 结构退化,长 时间的负重和关节磨损将导致骨头之间的缓冲作用完全丧失,进一步导致关节空间缩小和关节表面之间的摩擦增加X 线:显示边缘骨赘、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密度升高、软骨下骨囊肿形成、骨重建和关节积液。滑膜液分析:继发性的潜在疾病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关节腔注射药物及缓解症状的慢作用药物手术治疗:椎板切除术、切骨术、全关节置换术病理特征诊断治疗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行业深度研究 图表15:2018年我国骨关节疾病及损伤年龄分布 来源: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国金证券研究所 2018 年,我国骨关节疾病及损伤转归人数为 285.99 万例,医药费用支出总计为 327.29 亿元。 2010-2018 年转归人数复合增长率为 11.8%,医药费用支出复合增长率为 16.4%;2013-2018 年转归人数复合增长率为20.5%,医药费用支出复合增长率为 24.1%。转归人数的不断攀升导致总医药费用支出增加,而人均医药费用保持相对稳定,波动不大。 图表16:2010-2018年我国骨关节疾病及损伤转归人数 来源: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国金证券研究所 0% 20% 40% 60% 80% 100% 120%炎性多关节炎痛风其他关节病脊椎关节强硬椎间盘疾病骨密度和骨结构疾病骨髓炎骨折5 岁以下 5 - 14 岁 15 - 44 岁 45 - 59 岁 60 岁以上0501001502002503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炎性多关节炎 痛风 其他关节病 脊椎关节强硬椎间盘疾病 骨密度和骨结构疾病 骨髓炎 骨折(单位:万例)2013 - 2 0 1 8 C A G R 2 0 . 5 %2010 - 2 0 1 8 C A G R 1 1 .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