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乳制品系列报告:巴氏奶消费风起正当时.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低温乳制品系列报告:巴氏奶消费风起正当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低温乳制品系列报告:巴氏奶消费风起正当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低温乳制品系列报告:巴氏奶消费风起正当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低温乳制品系列报告:巴氏奶消费风起正当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低温乳制品系列报告:巴氏奶消费风起正当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低温乳制品系列报告 巴氏奶消费风 起 正当时 巴氏奶增长强劲,量价均有贡献, 疫情 期间消费再教育 , 前景看好 。 巴氏奶是以巴氏消毒法进行灭菌处理的液体奶,该种灭菌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鲜奶中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根据欧睿数据, 2019 年巴氏奶规模 343 亿元,同比增 11.6%, 仍处成长期 。 2014-2018 年量 CAGR 5.7%,价 CAGR 2.8%,量价齐升;分品类,低脂、 50%脂肪、全脂鲜奶规模 2014-2018 年 CAGR 为 9.6%、 9.7%、 8.6%,满足健康需求的低脂以及 50%脂肪鲜奶增速更快。 2020新冠疫情爆发 , 钟南山院士和张文宏教授不约而同强调喝牛奶的重要性,疫情期间虽然液态乳品销售有些小幅下滑,但 是新鲜健康的子类如低温鲜奶却受到了 市场追捧, 资料显示,牛奶中含有大量活性营养物质,如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乳过氧化物酶等,巴氏奶 更好 保留牛奶中的鲜活营养 ,随着巴氏奶话语权增加,包装标注凸显“鲜”“活”,巴氏奶风起难消。 过去两大痛点制约行业发展。 1)消费需求分散化 +冷链运输高成本: 冷链运输成本比常温运输高 80%以上,而巴氏奶保质期短,单个网点单次配送量有限,供应链精细化程度要求极高, 制约渠道扩张 , 相比一二线城市,下线 城市巴氏奶消费基础弱(或更为分散) +冷链物流设施尚未完善,巴氏奶渠道下沉 动力不足 ; 2)稀缺奶源 +渠道开拓初期成本大,导致行业集中度低: 一方面围绕核心城市的牧场具有稀缺性,另一方面在渠道开拓初期,运输成本难以充分摊销,由于极短的保质期,货损高,导致在渠道开拓初期成本较高,两方面构筑了巴氏奶业务较高的进入壁垒,因此巴氏奶市场往往以区域性乳企为主,全国范围内集中度低。 渠道和物流 痛点得到解决 ,受益 消费升级和消费者教育和巴氏奶价格天花板打开 。1)冷链物流发展使得巴氏奶区域性减弱: 我国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发展,冷链政策密集发布,网购平台发展倒逼社会物流效率提升,使得巴氏奶运输半径延长,巴氏奶区域性减弱;同时生鲜电商、社区电商充当终端网点 +送奶工角色,减少中间环节以降低损耗提升流转效率,利用社会冷链资源,将碎片需求集中化,降低冷链运输成本,推动渠道下沉; 2)产品营销双管齐下,巴氏奶渗透率提升: 我们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巴氏奶企业将巴氏奶特有的 “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质 ”含量标注在包装的醒目位臵, 持续进行消费者教育, 巴氏奶升级产品获得销路 , 高端产品推出打开天花板 。 光明 乳业、新乳业 +区域性乳企 的“ 2+N”竞争格局较为清晰 。 光明 乳业 供应链护城河深厚: 合计有约 28 个牧场,辐射以上海为核心的华东地区、华中地区等,中标江苏辉山乳业以及江苏辉山牧业相关资产,拓展江苏、山东、安徽巴氏奶市场;自建物流 +新零售升级的随心订,建立排他性渠道资源。 净利率有提升空间: 华东、华中地区通过渠道不断下沉与精耕,提升净利率;华南、华北一方面跟随行业自然增长,供应链成本有效分摊,另外有望复制优势市场运作经验,并利用产品、品牌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净利率提升空间大; 管理改善,干劲可期: 2020 年 4 月公司公告原华东地区负责人( 主管低温)提升为公司总经理,近期公司三位副总辞职 焕新 ,管理层进一步换新,干劲可期。 新乳业 不断并购整合,扩大规模: 2002 年开启并购整合之路, 2015-2016 年先后并购昆明海子、湖南南山、苏州双喜、朝日乳业,通过 “1+N”模式打破低温鲜奶的区域属性、不断并购整合做强做细区域性乳制品市场,同时逐渐拓展出布局全国的的乳制品产业链,形成 “点面结合 ”的品牌势能; 并购整合能力强,全国化布局日渐完善: 公司收购的标的在收购后实现收入与净利率的共同提升,反映了公司较高的管理水平,通过资源整合、管理输出,提升内部运营效 率。 2019 年公司公告拟收购寰美乳业的 60%股权(持有夏进乳业 93.52%股权、夏进牧业 100%股权),布局西北市场,有望通过其丰富的管理经验,实现 1+1 大于 2,增强效益。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冷链物流发展不及预期 ; 我国南北奶源分布不平衡,且乳企加强对上游奶源的控制,围绕消费地的奶源稀缺性,或制约巴氏奶全国化。 Table_Tit le 2020 年 05 月 27 日 乳制品 Table_BaseI nfo 行业深度分析 证券研究报告 投资 评级 领先大市 -A 首次 评级 Table_Fir st St ock 首选股票 目标价 评级 600597 光明乳业 买入 -A Table_Char t 行业表现 资料来源: Wind资讯 % 1M 3M 12M 相对收益 -5.29 -8.76 -25.92 绝对收益 -3.38 -12.80 -18.69 苏铖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450515040001 suchengessence 021-35082778 徐哲琪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450519100002 xuzq1essence 相关报告 -9%-6%-3%0%3%6%9%12%15%2019-05 2019-09 2020-01乳制品 沪深 300 行业深度分析 /乳制品 2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内容目录 1. 巴氏奶近年规模增长呈加速态势 . 4 1.1. 巴氏奶营养特性显著高于常温白奶 . 4 1.2. 近年巴氏奶规模增长 呈加速态势 . 4 2. 奶源有一定稀缺性、供应链精细化运作要求高 . 5 2.1. 生产工艺与巴氏奶特性决定供应链节点的地理距离不宜过远 . 5 2.2. 上游:稀缺的城市奶源构筑巴氏奶业务的进入壁垒 . 6 2.3. 下 游:一二线城市是消费主力,并逐步向下线城市渗透 . 7 2.4. 过去两大痛点制约行业发展 . 9 3. 区域性乳企是巴氏奶主要参与者 . 10 3.1. 区域性乳企成为巴氏奶的主要生产主体 . 10 3.2. 区域性乳企普遍盈利水平优异,规模效应驱动行业整合 . 10 4. 站 在新起点,巴氏奶消费风起正当时 . 12 4.1. 渠道突破使得巴氏奶区域性减弱 . 12 4.2. 产品营销双管齐下 . 13 5. 竞争格局:区域乳企为主的“ 2+N”格局 . 14 5.1. 光明乳业:经营目标升级,新鲜战略领导者 . 14 5.2. 新乳业:管理能力优秀,并购整合逐步全国化 . 16 6. 风险提示 . 18 图表目录 图 1:巴氏奶由于灭菌方法造成的营养损失小,因此其营养更接近于原奶 . 4 图 2: 巴氏奶行业增速高于常温白奶(单位:亿元) . 5 图 3:社会冷链设施逐 步完善 . 5 图 4:国际大型乳企进军国内鲜奶市场 . 5 图 5: 满足健康需求的低脂以及 50%脂肪鲜奶增速更快 . 5 图 6:巴氏奶生产工艺 . 6 图 7:分地区奶牛存栏数占比( 2018 年) . 6 图 8:西南地区存栏增加,源于环保压力核心城市存栏减少 . 6 图 9:分地区乳制品消费量占比( 2012 年) . 7 图 10:乳制品主要流入和流出的省份 . 7 图 11:乳制品生产与消费,北方流出、南方流入( 2012 年) . 7 图 12:送奶入户渠道占比 27%. 8 图 13:巴氏奶售价是普通白奶的 1.5-2 倍左右 . 8 图 14:上海地区巴氏 奶渗透率达 72%,显著高于全国的 31% . 8 图 15:光明随心订配送城市 . 8 图 16:长富配送城市 . 8 图 17:区域拓展初期,新乳业运输费用上升 . 9 图 18:超市里巴氏奶竞争激烈程度低于酸奶 . 9 图 19: 2006 年以来常温白奶与低温鲜奶行业增速对比 . 10 图 20:伊利蒙牛利用自身的奶源优势、借助常温长保的产品,规模迅速扩大 . 10 图 21:大规模的区域性乳企的净利率水平显著高于小规模乳企,但也不乏个别小企业盈利能力一枝独秀 .11 图 22: 2014-2018 年生鲜电商规模复合增速 65%. 12 行业深度分析 /乳制品 3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23: 2018 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 3035 亿元,同比增长 19%. 12 图 24:巴氏奶产品结构不断升级,功能性新品满足细分需求 . 13 图 25:光明优倍将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质含量标注在包装上 . 14 图 26: 盒马、每日鲜语鲜奶将免疫球蛋白标注在包装上 . 14 图 27:公司不同区域低温净利率差异大,华北、华南地区净利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 16 图 28: 2016 年公司华东、华中、华南收入占比 67%、 19%、 10%. 16 图 29:光明赞助各类赛事,增强品牌曝光力度,推广低温产品 . 16 图 30: 新乳业以西南地区为主,华北华中收入占比增加 . 17 图 31:低温液态奶收入占比提升 . 17 图 32:公司收购的标的在收购后实现收入提升 . 17 图 33: 公司收购的标的在 收购后实现净利率提升 . 17 图 34: 新乳业通过“ 1+N”模式打破低温鲜奶的区域属性、不断并购整合做强做细区域性乳制品市场 . 18 表 1:巴氏灭菌的活性物质在热处理工艺中变化最小, -乳球蛋白含量高 . 4 表 2:一张表总结巴氏奶生产消费与上下游的关系 . 9 表 3:我们选取辽宁、福建、山东等地的区域性乳企,分析盈利能力(单位:吨、万元, 2017年) .11 表 4:我国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发展,冷链政策密集发布 . 12 表 5:公司历年战略规 划 . 15 表 6:光明乳业工厂于牧场布局 . 15 表 7:新乳业工厂与牧场布局 . 17 行业深度分析 /乳制品 4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1. 巴氏奶近年 规模增长 呈加速态势 1.1. 巴氏奶营养特性显著高于常温白奶 巴氏奶是以巴氏消毒法(在 72-90 的条件下加热 10-15 s) 进行灭菌处理的液体奶 , 该种灭菌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鲜奶中的营养成分和 活性 物质 。 而常温奶是利用超高温灭菌法 ,在 120-150 的条件下, 进行 0.5-4 s 的瞬间灭菌 处理而制成的一种液体奶 。 由于 杀菌温度控制得 较低 , 巴氏奶与高温灭菌奶相比含有 更多 的 营养成分,例如 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等 。 图 1: 巴氏奶由于灭菌方法造成的营养损失小,因此其营养更接近于原奶 资料来源: 中国乳业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表 1:巴氏 灭菌的活性物质在热处理工艺中变化最小, -乳球蛋白含量高 工艺名称 生物学性状 物理化学性状 乳果糖含量( mg/L) 糠氨酸含 量 - 乳球蛋白含量 保质期 巴氏杀菌 ( 72-90, 15 s) 减少微生物的数量对不至于危害公众健康的程度 在热处理工艺中变化最小 40 0.2 2500 冷藏下 10 天 间接法超高温灭菌 ( 120 150 , 0.5-4 s) 有效杀灭和抑制残留微生物及其孢子生长 在热处理工艺中变化较大 300 600 1.4 26 50 300 常温下 9个月 资料来源: 中国乳业、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1.2. 近年 巴氏奶规模增长 呈加速态势 巴氏奶增长强劲 。 根据欧睿数据, 2019 年巴氏奶规模 343 亿元 , 同比增 11.6%( 2015/16/17/18为 6.1%/8.2%/9.7%/10.7%),并预计 2018-2024 年复合增速 8.9%, 高于常温白奶的 4.2%,驱动因素在于消费者健康意识加强、国内和国际大型乳企 消费者教育 , 以及电商平台提高配送效率 。 量价均有贡献, 产品结构升级伴随 。 根据欧睿数据, 2014-2018 年量 CAGR 5.7%,价 CAGR 2.8%,量价齐升,分品类,低脂、 50%脂肪 、 全脂鲜奶规模 2014-2018 年 CAGR 为 9.6%、9.7%、 8.6%, 满足健康 需求 的低脂以及 50%脂肪鲜奶增速更快 ,表明行业在成长期( 更 多在于量提升),而部分成熟市场进入产品结构升级阶段。 78 490 74 456 0.039 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超高温灭菌奶 巴氏奶 生乳 行业深度分析 /乳制品 5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2: 巴氏奶行业增速高于常温白奶 (单位:亿元) 图 3: 社会冷链设施逐步完善 资料来源: 欧睿、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图 4: 国际 大型乳企进军国内鲜奶市场 图 5: 满足健康 需求 的低脂以及 50%脂肪鲜奶增速更快 资料来源: 草根调研、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欧睿、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 奶源 有一定 稀缺性、供应链精细化运作要求高 2.1. 生产 工艺 与巴氏奶特性 决定 供应链节点的地理距离不宜过远 巴氏奶生产工艺: 巴氏奶采用 100%新鲜生乳,工厂在验收和预处理原料奶后(检验、过滤杂质和冷却), 进行二度杂质分离 , 使用一次性低强度加热法将牛乳进行 杀菌( 72 到 90之间加热 10-15s) ,而后迅速冷却至 04 并进行无菌灌装,最后通过冷链物流运送到终端。 巴氏鲜奶 对原奶菌落指标要求高,需使用高品质原奶加工,为了抑制细菌增长, 牛奶从挤出到生产必须在 24 小时内完成 , 挤出 -生产 -销售 全程 的 温度始终都须控制在 0 6 , 由于含有较多的活性物质,巴氏奶 保质期一般 不超过 7 天。 因此, 巴氏奶 生产与运输在时间与温度控制上均要求严格 , 牧场 -工厂 -市场运距越短,对于乳企来说越经济, 围绕巴氏奶消费市场的牧场为巴氏奶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一般情况下牧场到市场不超过 300 公里 , 根据冷链条件有所差异 )。 221 234 253 278 308 343 369 394 419 445 472 800 826 871 892 925 942 959 977 997 1,018 1,037 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巴士奶 常温白奶 05101520253035400246810121416182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保有量 :公路冷链运输车(万量) 保有量 :公路冷链运输车 :同比(右轴) 9.60% 9.70% 8.60% 8.0%8.2%8.4%8.6%8.8%9.0%9.2%9.4%9.6%9.8%低脂鲜奶 50%脂肪鲜奶 全脂鲜奶 2014-2018年规模 GACR 巴士奶 CAGR=9.2% 常温白奶 CAGR=3.3% 白奶整体 CAGR=4.7% 巴士奶 CAGR=8.9% 常温白奶 CAGR=4.2% 白奶整体 CAGR=5.5% 行业深度分析 /乳制品 6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6: 巴氏奶生产工艺 资料来源: 畜牧与饲料科学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2. 上游 : 稀缺的城市奶源 构筑 巴氏奶业务的进入壁垒 我国 牛奶供需存在区域性不平衡。 供给角度, 2018 年 华北(包括河北、内蒙古等) 、 西北(包括宁夏、新疆等) 、东北 奶牛存栏数分别占全国的存栏数的 26.7%、 26.8%、 14.4%,合并占据了 全国的 67.9%。 消费量角度, 2012 年 最大的消费地集中在以上海为代表的华东地区和以北京为代表的华北地区,其乳制品消费量分别占全国的 34.7%和 17.8%。由于南北奶源分布不均匀,导致华南、西南 等地 区 牛奶净流入 较多, 2012 年牛奶净流入量前三的省份分别为广东、浙江和重庆,而净流出较多的省份主要为内蒙古、河北等地。 近年来 西南地区存栏数增加,源于环保压力核心城市存栏数减少。 2018 年 西南地区 奶牛存栏数 143 万头, 占比 13.8%,较 2003 年大幅增 9.35pct。 而 源于环保压力,近年核心城市对规模较小、环保 标准不达标的奶牛养殖场实行退养, 上海、 北京以及浙江 部 分城市的 奶牛存栏数减少。 稀缺的城市奶源构筑乳企巴氏奶业务的进入壁垒。 巴氏奶对于原奶质量要求高,加上 精细化的供应链需求,稳定、优质、近距离的奶源是关键,而近年围绕核心城市奶牛存栏数减少 、环保要求提升增加养殖成本、乳企加大对上游牧场控制 ,因此奶源 具有稀缺性,特别是围绕核心城市的奶源, 成为巴氏奶业务的进入壁垒。 光明乳业拥有 28 座 自营现代化牧场、 7 万头奶牛,处于国际先进奶牛单产水平; 新乳业拥有分布在四川、云南、浙江、山东等地区的 11个规模化与标准化牛场,奶牛总存栏数 1.9 万 头。 图 7:分地区奶牛存栏数占比( 2018 年) 图 8: 西南地区存栏增加,源于环保压力核心城市存栏 减少 资料来源: 中国奶业年鉴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中国奶业年鉴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12.6% 1.1% 4.7% 26.7% 26.8% 13.8% 14.4% 华东地区 华南地区 华中地区 华北地区 西北地区 西南地区 东北地区 -300-200-1000100200300400500600700四川省 西藏自治区 山东省 宁夏 辽宁省 山西省 安徽省 青海省 吉林省 贵州省 广东省 云南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湖北省 天津市 福建省 浙江省 陕西省 北京市 黑龙江 内蒙古 河北省 2003-2018奶牛存栏数变化(千头) 行业深度分析 /乳制品 7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9:分地区 乳制品消费量 占比( 2012 年) 图 10: 乳制品主要流入和流出的省份 资料来源: 中国奶业年鉴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中国奶业年鉴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图 11: 乳制品生产与消费, 北方流出、南方流入 ( 2012 年 ) 资料来源: 中国奶业年鉴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注: 空心代表流出 、 实心代表流入,流入 /流出越大,空心 /实心越大 ) 2.3. 下游 : 一二线城市是消费主力 , 并逐步向下线城市渗透 渠道结构 :送奶入户稳定,电商发展快。 巴氏奶家庭自饮居多,作为日常营养品,消费频次高, 保质期短且新鲜度要求高 使得消费者一次购买量较少 ,无法囤货 。 送奶入户渠道通过日配 (或者一周几次) 上门方式,满足消费者高频消费需求,成为巴氏奶消费的主要渠道, 占比 27%,同时日配的方式也更易 培养重度饮奶习惯,通过送奶入户渠道教育的消费者粘性极高。 近年来电商渠道发展快,主要系线上流量红利、冷链物流逐渐完善,以及新兴模式例如社区电商、生鲜电商崛起。 消费主力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以及经济发达地区 。 一方面, 巴氏奶售价是普通白奶的 1.5-2 倍左右 ,一二线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的居民消费水平高,健康意识强,巴氏奶消费更受青睐;另一方面,由于巴氏奶需要全程冷链,而一二线等城市的冷链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需求量大规模效应 下更加导致运输成本摊薄 。 根据凯度数据,上海地区巴氏奶渗透率达 72%, 显著高于全国的 31%;作为巴氏奶消费大省的山东、云南,省会济南的低温奶占有率达 50%, 昆明的巴氏奶消费量达到云南全省的二分之一。 下线城市稳步渗透 :随着城镇化率提升、消费水平上行,下线城市居民收入增加,健康意识增强, 加上 冷链物流设施完善,巴氏奶逐步向下线城市渗透。 例如,光 明、长富巴氏奶的配送区域均已渗透到 华东地区 的县级市。 35% 7% 12% 18% 9% 11% 8% 华东地区 华南地区 华中地区 华北地区 西北地区 西南地区 东北地区 广东 浙江 重庆 福建 山东 陕西 河北 内蒙古 -300 -200 -100 0 100 200 300乳制品净流入 (万吨 ) 系列 2 行业深度分析 /乳制品 8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12: 送奶入户渠道占比 27% 资料来源: 中国产业信息网、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图 13: 巴氏奶售价是普通白奶的 1.5-2 倍左右 图 14: 上海地区巴氏奶渗透率达 72%,显著高于全国的 31% 资料来源: 天猫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凯度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图 15: 光明随心订配送城市 图 16: 长富配送城市 资料来源: 天猫、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凯度、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一张表总结 巴氏奶 产业链 。 1) 当地奶源是关键 ,辽宁、山东等地原奶自给率高于 100%,而云南是西南地区原奶自给率最高的省份,其巴氏奶消费量亦较高; 2) 冷链物流角度, 我国华东、华北地区冷藏车保有量占总体的 44.2%、 20.5%, 冷链物流7% 20% 16% 27% 31% 其他 大卖场 电商平台 送奶入户 中小超市、便利店等 15.2 21.5 32.2 15.8 20.2 17.8 19.5 12.0 13.0 05101520253035光明鲜牛奶 光明优倍 光明致优 长富巴氏鲜牛奶 新希望24小时 伊利金典 蒙牛特仑苏 伊利普通纯牛奶 蒙牛普通纯牛奶 价格(元 /L) 31% 72% 0%10%20%30%40%50%60%70%80%巴氏奶在全国 巴氏奶在上海 行业深度分析 /乳制品 9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发达 是华东(江浙沪、 福建等)、华北地区(山东等)等地巴氏奶消费量较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3) 居民消费水平角度, 巴氏奶定价较高,同时活性物质更加丰富,而居民健康意识随居民消费水平提升而增强,因此居民消费水平推动巴氏奶消费提升,例如上海、福建、山东、辽宁(东三省中经济水平最强); 表 2: 一张表总结巴氏奶生产消费与上下游的关系 乳制品企业加工数量(个) 自给率 巴氏奶产 量(万吨) 人均巴氏奶产量(千克 /人) 2017 年 1000头以上 养殖场 户数占比 2019 年人均收入水平(元 /人) 备注 辽宁 24 111.2% 17.26 3.95 23% 29701 原奶自给率高、冷链较发达、人均 消费水平高 上海 10 76.9% 巴氏奶消费标杆城市 41% 64183 原奶自给率中等、冷链发达、人均 消费水平高 福建 14 65.8% 6.62 1.69 59% 32644 冷链发达、人均消费水平高 云南 18 84.2% 6.00 1.25 12% 20084 原奶自给率高、企业消费者教育 山东 59 106% 10.99 1.10 5% 29205 原奶自给率高、企业消费者教育、 人均消费水平高、冷链较 发达 重庆 2 21.0% 2.20 0.72 5% 26386 宁夏 20 178% 0.40 0.59 42% 22400 吉林 6 271.2% 1.30 0.48 3% 22798 四川 31 43.8% 3.11 0.37 6% 22461 河南 88.4% 2.60 0.27 7% 21964 资料来源:中国奶业年鉴、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注 : 自给率 =本地乳企乳制品产量 /当地生鲜乳产量 。 2.4. 过去 两 大痛点制约行业发展 痛点一 :消费需求分散化 +冷链运输高成本。 为抑制细菌增长,巴氏奶需要全程冷链运输与储藏( 2-6 ),不考虑冷库费用,冷链运输成本比常温运输高 80%以上 ,而巴氏奶保质期短,单个网点单次配送量 有限 ,形成了消费需求分散化 +冷链运输高成 本的痛点,供应链精细化运作要求极高 。 进一步,相比一二线城市,下线城市巴氏奶消费基础弱 (且更为分散) +冷链物流设施尚未完善, 一定程度上 制约 巴氏奶渠道下沉。 痛点 二 : 稀缺奶源 +渠道开拓初期成本大,导致 行业集中度低 。 围绕核心城市的牧场具有稀缺性 , 同时,在渠道开拓初期,运输成本难以充分摊销,而由于极短的保质期,货损高(销量难以预测、企业对当地市场运作经验不足),导致在渠道开拓初期成本较高,两方面构筑了巴氏奶业务较高的进入壁垒,因此巴氏奶市场往往以区域性乳企为主, 全国范围内 集中度低, 但 单个区域中 巴氏奶 竞争 激烈 程度低于酸奶、 常温 白奶。 图 17: 区域拓展初期,新乳业运输费用上升 图 18: 超市里 巴氏奶竞争激烈程度低于酸奶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草根调研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4.0%4.5%5.0%5.5%6.0%6.5%7.0%7.5%20%22%24%26%28%30%32%34%2015 2016 2017 2018 2019运输费占销售费用比例 运输费占收入比例 行业深度分析 /乳制品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