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华为入局,打造汽车智能化主引擎 华为积极上车,加速布局智能网联蓝海市场,未来新增长极。随着汽车“新四化”推进,汽车电子在整车成本中占比不断提升,成为汽车行业结构性增长点。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相关部件尚为蓝海市场,潜力巨大。自动驾驶方面,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9 年国内自动驾驶市场规模为1125 亿元,预计至2023 年可达2381 亿元,CAGR 20.6%。车联网方面,据IHS数据,预计至2025年国内车联网渗透率可提升77%,对应 9550 亿元的市场空间。华为是世界 5G 通信技术领导者,旗下海思是最大芯片设计厂商,ICT 技术和资金优势明显。在智能手机业务增长进入瓶颈期后,华为顺势切入智能网联汽车,找到中长期新增长点,提出一个架构三个平台战略,定位增量部件Tier 1。 提供全栈式智能网联汽车解决方案,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和云服务五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智能网联方面,发布全球首款支持车路协同C-V2X技术的5G模组MH 5000, 功能强劲,售价极具竞争力。智能驾驶方面,聚焦L4 级解决方案,打造“系统架构可伸缩”的开放式MDC智能驾驶平台。智能座舱方面,打造CDC智能座舱平台,已推出轻量级产品HiCar,未来将基于鸿蒙OS 打造“1+8+N”IoT 生态。智能电动方面,打造VDC智能电动平台发力汽车电动化,多形态电驱、充电及电池管理系统 mPower 已通过 ASILD 认证;直流快充模块HiCharger 直击行业痛点。云服务方面,Octopus 八爪鱼提供高效、便捷的自动驾驶云开发服务;OceanConnect 车联网云服务,打造开放的端、云智能网联解决方案。 积极扩大“朋友圈”,产品陆续量产落地,助力车企伙伴产品力提升。华为定位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积极与东风集团、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比亚迪等车企开展智能网联领域合作。2018 年后合作范围扩大,进度加速。2020年4 月,华为与宁德时代签订合作协议; 5月,与一汽、长安、东风、上汽和广汽等 18 家车企建立5G 汽车生态圈,意在加速5G车载技术在汽车领域商用进程。智能网联、智能座舱和智能电动多款产品已落地。5G T-Box已应用于北汽新能源ARCFOX -T 和上汽荣威MARVEL R。广汽新能源Aion V 配备巴龙5000 芯片,为全球首款量产 5G 车,已与 4 月 27 日开启预售。HiCar 合作车型超120款,目前已在比亚迪汉、新宝骏RC6 及E300 等车型上量产落地。 投资建议:华为深耕ICT 多年,切入汽车行业后在智能网联领域技术、资金优势明显。目前华为已布局全栈式智能网联汽车解决方案,预计在国内车联网、自动驾驶市场红利期卡位成功,建议关注华为汽车产业链和潜在合作伙伴,重点推荐推出搭载华为巴龙5000 芯片的全球首款5G新能源车广汽Aion V 的广汽集团(601238.SH)、与华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的比亚迪(002594.SZ)。关注电机电控及智能座舱产业链,Table_Tit le 2020 年06月07日 汽车 Table_BaseI nfo 行业深度分析 证券研究报告 投资评级 领先大市-A 维持评级 Table_Fir st St ock 首选股票 目标价 评级 601238 广汽集团 13.00 买入-A 002594 比亚迪 68.00 买入-A 002920 德赛西威 50.00 买入-A 603596 伯特利 35.00 买入-A Table_Char t 行业表现 资料来源:Wind资讯 % 1M 3M 12M 相对收益 -2.15 -10.27 -27.66 绝对收益 -0.21 -13.59 -15.41 袁伟 分析师 SAC执业证书编号:S1450518100002 yuanwei2essence 021-35082038 徐慧雄 分析师 SAC执业证书编号:S1450520040002 xuhxessence 相关报告 特斯拉开通软件订阅服务,未来有望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 2020-06-04 软件定义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革命 2020-06-02 北京拟试点家庭摇号,利好新能源产业链 2020-06-01 大众入股江淮控股和国轩高科,中国市场电动化加速 2020-05-31 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推广新能源汽车,有利于推动行业加速发展 2020-05-25 -3%1%5%9%13%17%21%25%2019-06 2019-10 2020-02汽车 沪深300 2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推荐国内自主智能座舱龙头德赛西威(002920.SZ),以及域控制器下游核心执行器厂商如线控底盘的伯特利(603596.SH)等。 风险提示:智能网联技术落地速度不及预期风险;自主销量恶化风险;新能源烧车风险;新能源销量不及预期风险。 qUoWqYkUkUrMuNyRtR9PdN7NsQqQsQqQlOrRoQkPpPsN8OmNvNNZnQsQvPrMwP行业深度分析/汽车 3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内容目录 1. 战略布局智能网联,华为打造新增长极 . 5 1.1. 切入万亿蓝海大市场,华为寻找新的增长点 . 5 1.2. 定位增量部件 Tier 1,一个架构三个平台战略. 7 1.3. 左手技术右手资金,华为优势突出 . 9 2. 华为智能网联解决方案,助力车企造好车. 13 2.1. MH5000 模组,打造 5G+C-V2X网联系统 . 13 2.2. 依托 L4 级 MDC,打造可伸缩的智驾平台 . 15 2.3. 先 CDC 平台后鸿蒙 OS,逐步构筑 IoT 生态 . 16 2.4. 打造 VDC 电动平台,助力车企差异化开发. 18 2.5. Octopus+OceanConnect,高效开放云服务 . 19 3. 扩大合作朋友圈,产品有序落地. 19 4. 标的推荐. 21 4.1. 广汽集团 . 21 4.2. 比亚迪 . 22 4.3. 德赛西威 . 23 4.4. 伯特利 . 23 图表目录 图 1:全球和中国乘用车市场增速已明显放缓 . 5 图 2:汽车电子在整车成本中占比不断提升. 5 图 3:汽车电子的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5 图 4:预计至 2023 年电子系统平均单车价值可达 1650 美元 . 6 图 5:中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 2023 年预计在 2381 亿元 . 6 图 6:预计至 2040 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销量可超3 千万辆 . 6 图 7:车联网 2025 年全球和中国市场空间预计分别为 1.7 和0.96 万亿元 . 6 图 8:消费者业务在华为营业收入中占比已过半(单位:亿元) . 7 图 9: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平台期 . 7 图 10:华为布局智能网联汽车路线图 . 8 图 11:传统汽车“电子+电气(EE)”架构 . 9 图 12:华为提出“计算+通信(CC)”架构 . 9 图 13:华为芯片全景图 . 9 图 13:华为昇腾系列产品规划. 10 图 14:华为鲲鹏系列产品规划.11 图 16:鲲鹏920 内存带宽超出业内主流 46% .11 图 17:巴龙5000 关键参数 . 12 图 18:华为蝉联全球电信设备市场份额第一(2019) . 12 图 19:华为5G 专利数位列全球第一. 12 图 20:华为研发费用投入巨大(单位:十亿元). 13 图 21:2019 年华为研发费用率超 15%. 13 图 14: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13 图 23:5G+C-V2X示意图 . 14 图 24:华为5G 车载模组 MH5000 . 14 图 25:MH5000 兼容 2G/3G/4G/5G . 14 行业深度分析/汽车 4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26:MH5000 硬件接口类型高达 18 种 . 14 图 27:华为自研智能驾驶计算平台 MDC. 15 图 28: MDC 的系统架构可按需伸缩 . 15 图 29:MDC 300 尺寸标准,接口丰富 . 16 图 30:华为“1+8+N”物联网战略 . 16 图 31:华为 CDC 智能座舱平台 . 17 图 32:华为 HiCar 技术架构 . 17 图 33:华为 HiCar 是映射方案的 2.0 升级版 . 17 图 34:鸿蒙 OS 路线图 . 18 图 35:VDC 智能电动平台 . 18 图 36:华为 HiCharger . 19 图 37:OceanConnect 车联网云服务 . 19 图 38:华为积极开展汽车领域对外合作. 20 图 39:华为5G 汽车生态圈. 20 图 40:Aion V 外观设计运动炫酷 . 22 图 41:Aion V 内饰设计科技感十足 . 22 图 42:比亚迪汉流线型外观 . 22 图 43:比亚迪刀片电池针刺试验结果 . 22 表 1:高性能 AI训练芯片参数对比 . 10 表 2:5G 模组厂商及所用芯片 . 14 表 3:华为在汽车领域已有多款产品落地 . 21 行业深度分析/汽车 5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1. 战略布局智能网联,华为打造新增长极 1.1. 切入万亿蓝海大市场,华为寻找新的增长点 全球乘用车市场增速放缓,汽车电子成为结构性增长点。汽车工业经历百年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市场,但总体增速已明显放缓,行业急需结构性新增长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和中汽协数据,2019 年全球乘用车总销量为 6434 万辆,同比下降 6%,中国乘用车销量为 2144万辆,同比下降 9%。随着汽车“新四化”的推进,汽车电子在整车成本中占比不断提升,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数据 2020 年达 50%,IHS 预计至 2023 年电子系统平均单车价值可达 1650 美元,是乘用车中少数单车价值量提升的部件。据中国产业信息预测,2021 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可超 2 万亿元,国内市场规模亦可达 8894 亿元,空间广阔。 图 1:全球和中国乘用车市场增速已明显放缓 资料来源: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中汽协,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图 2:汽车电子在整车成本中占比不断提升 图 3:汽车电子的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15%-10%-5%0%5%10%15%2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全球乘用车销量 中国乘用车销量 全球乘用车销量yoy 中国乘用车销量yoy 0%10%20%30%40%50%60%197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5年 2020年E 汽车电子占整车成本比例 汽车电子占整车成本比例 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E 2021年E 2022年E 全球市场规模 中国市场规模 行业深度分析/汽车 6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4:预计至2023年电子系统平均单车价值可达 1650美元 资料来源:IHS,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汽车电子中的蓝海市场。相较于发动机、底盘和车身控制等传统汽车电子控制装臵,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相关部件尚为蓝海市场,潜力巨大。自动驾驶方面,据 IHS预测数据,至 2040 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销量可超 3000 万辆;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9年国内自动驾驶市场规模为1125亿元,预计至2023年可达2381亿元,CAGR 20.6%。车联网方面,据 IHS 数据,2020 年全球车联网渗透率约 20%,中国为 24%,预计至 2025年可分别提升至 65%和 77%,分别对应 16920 和 9550亿元的市场空间。 图 5:中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2023年预计在2381亿元 图 6:预计至2040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销量可超 3千万辆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IHS,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图 7:车联网2025年全球和中国市场空间预计分别为 1.7和 0.96万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14年 2016年 2018年 2020年E 2022年E 中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 65% 77% 0%10%20%30%40%50%60%70%80%9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15年 2020年E 2025年E 全球规模 中国规模 全球渗透率 中国渗透率 行业深度分析/汽车 7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智能网联汽车,有望成为华为中长期新的增长点。消费者业务是华为目前增长的主力,2019年为华为贡献 4673 亿营业收入,占比 54.41%。华为消费者业务以智能手机为主,2019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13.71 亿台,同比下降 2.41%,华为的市占率已达 17.51%。目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进入平台期,华为也需要寻找新的中长期增长点。类似于功能手机向智能汽车的迭代,汽车也正在由传统的出行工具向未来的移动终端转换。这一转换中,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扮演着极其重要角色,对应芯片、通信和 AI 等技术正成为造车的新壁垒,而在这一领域传统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并无明显优势。华为凭借多年 ICT 技术积累,布局智能网联汽车,既符合其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也顺应了产业趋势。 图 8:消费者业务在华为营业收入中占比已过半(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图 9: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平台期 资料来源:IDC,Strategy Analytics,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1.2. 定位增量部件Tier 1,一个架构三个平台战略 2013年自车联网切入,2018年后加速布局,定位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2013 年,华为发布车载通信模块 ME909T,成立车联网业务部。经过五年的沉淀, 2018 世界移动大会上海期间,华为首次公开解读其 C-V2X 车联网战略,定位车联网和数字智能大交通使能者。同年,华为多款车联网关键产品面世,从全球首款 8 天线 4.5G LTE 调制解调芯片巴龙 765、OceanConnect 车联网平台、LTE-V2X 车载终端到商用解决方案 RSU,形成了较完整的产品线。2019 年4 月17 日,华为首次以 Tier1 的身份亮相国内 A 级车展上海车展,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现场表示:华为不造车,而致力于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2019年 5月 29 日,任正非签发组织变动文件,同意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39.30% 48.38% 54.41% 0%10%20%30%40%50%6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2017年 2018年 2019年 消费者业务 运营商业务 企业业务 其他业务 消费者业务占比 0%2%4%6%8%10%12%14%16%18%20%0246810121416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E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亿台) 华为份额(%) 行业深度分析/汽车 8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案事业部 BU,隶属于 ICT 管理委员会管理,在华为组织架构中属于一级部门,这也标志着华为正式进军智能电动车供应链。 图 10:华为布局智能网联汽车路线图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创建“计算+通信”架构,软件定义汽车。传统汽车采用电子电气(EE)架构,以硬件定义规格,采用的是“总线网络分散控制”的架构方式,不同功能对应不同 ECU,这些 ECU往往由不同供应商提供,对应专用算法。但随着电子化程度提升,汽车传感器数量储蓄增加,需处理的信息量日益庞大,对算力的要求呈几何级上升,ECU数量出现爆发式的增长,目前典型豪华车上的 ECU 数量已超过百个。EE 架构下算力不能协同,程序无法统一维护升级,内部通信需求增加导致线束成本上升等局限性日益暴露。面对这一情况,各车企和 Tier 1 纷纷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中提出用 CC(计算与通信)架构取代 EE架构。基于 CC 架构,华为将汽车所有功能归类后交由智能座舱、整车控制和智能驾驶三个平台控制,通过自研芯片和操作系统将每一个平台都打造成一个生态系统,并推动标准统一以便执行部件配合和第三方开发。华为计划未来能在 CC 架构下可以做到软件可升级、硬件可更换、传感器可拓展,达到软件定义汽车,持续创造价值的目标。 行业深度分析/汽车 9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11:传统汽车“电子+电气(EE)”架构 图 12:华为提出“计算+通信(CC)”架构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1.3. 左手技术右手资金,华为优势突出 中国最大芯片设计厂商,世界 5G通信技术领导者,ICT技术优势明显。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李克强指出“汽车技术发展的两个方向是智能化和网联化,两者相结合称之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以芯片为基础,网联化以通信技术为基础,华为在这两大领域均建立了自己的护城河。华为是全球最大的通信技术提供商,旗下海思是中国最大的芯片设计厂商。 芯片是汽车智能化中最核心的增量部件,是构建计算产品、上层软件和应用的底座。目前,华为已发布一系列可用于汽车领域的芯片产品,主要包括 AI 芯片昇腾、高性能 CPU 芯片鲲鹏和通信芯片巴龙,前两款芯片用于华为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后一款芯片则用于智能座舱平台。 图 13:华为芯片全景图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1)AI 芯片昇腾:华为在 2018 全联接大会上推出昇腾910 和昇腾 310 两款商用 AI芯片,前 者用于云端,后者用于边缘。昇腾基于华为自研的达芬奇计算架构,该架构针对 AI 运算特征设计,以高性能 3D Cube 计算引擎为基础,相比传统的 CPU和 GPU可实现算力和能效比的大幅提升。昇腾 910 昇腾基于 7nm增强版 EUV工艺,以超高的计算能力为特征,半精度(FP16)256 TFLOP/s 的算力比英伟达的 V100 GPU的 125 Tera FLOPS 高一倍,在典型的 ResNet-50 网络训练中与华为 MindSpore 相配合,比现有主流训练单卡配合TensorFlow相比,性能提升近 2 倍。昇腾 310 则是一款主打低功耗的端侧芯片,采用的是 行业深度分析/汽车 10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12nm 制程工艺,其最大功耗仅为 8W,算力达到 16 TOPS,能效比为 2TOPS/W,优于英伟达 Xavier (算力 30 TOPS,功耗 30W,能效比 1 TOPS/W)和 Mobileye EyeQ 4(算力2.5 TOPS,功耗 3W,能效比 0.83 TOPS/W)这两款目前主流的自动驾驶芯片。 图 14:华为昇腾系列产品规划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表 1:高性能AI训练芯片参数对比 AI芯片 TPU v3 V100 GPU 昇腾 910 公司 谷歌 英伟达 华为 发布时间 2018 年 5 月 2017 年 3月 2018 年 10 月 架构 Systolic Array Volta SM 达芬奇 内存 32GBHBM 16GB HBM2 未知 最大功耗 约 200W 300W 310W 性能 约 100PFLOP/s 单精度(FP32):15TFLOP/s 半精度(FP16): 256 TFLOP/s 双精度(FP64):7.5TFLOP/s 整数精度(INT8):512 TOP/s 混合精度矩阵乘法累加:120Tensor TFLOP/s 工艺制程 16/12nm 12nm 7nm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CPU 芯片鲲鹏:鲲鹏处理器基于 Armv8 架构,处理器核、微架构和芯片均由华为自主研发设计。华为在 2019 年 1 月发布最新一代产品鲲鹏 920,通过优化分支预测算法、提升运算单元数量、改进内存子系统架构等一系列微架构设计,性能大幅提升,其主频可达 2.6GHz,单芯片可支持 64 核。该芯片集成 8 通道 DDR4,相比竞品,内存带宽提升了46%、总 I/O 带宽提升 66%,网络带宽提升 4 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