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电话:+86 755 28780808邮编:518129huawei商标声明, , 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商标或者注册商标,在本手册中以及本手册描述的产品中,出现的其它商标,产品名称,服务名称以及公司名称,由其各自的所有人拥有。免责声明本文档可能含有预测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有关未来的财务、运营、产品系列、新技术等信息。由于实践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测信息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本文档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要约或承诺,华为不对您在本文档基础上做出的任何行为承担责任。华为可能不经通知修改上述信息,恕不另行通知。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19。保留一切权利。非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书面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手册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白皮书目 录目 录华为智能安防开放架构与生态白皮书执行概要华为智能安防开放架构与生态白皮书01 02执行概要近年来,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成熟,我们已经看到 AI 以惊人的速度在各个行业中开始应用,如公共安全、环境保护、森林防火、商业零售等,AI 已然成为未来智慧城市、智慧生产、智慧生活的强大动力。安防是业界公认 AI 最先落地的产业,利用视频+ AI + 大数据的能力,让智能视频和数据分析不仅仅应用于安全保障,而是逐步成为企业的全新生产力。不同行业多样化的场景智能需求,驱使着越来越多的算法及应用厂商踏上智能安防道路,因此需要构建一个开放的智能安防生态体系,让所有的合作伙伴可以发挥自身特长,相互合作形成解决方案。 华为智能安防开放架构与生态白皮书旨在展现智能安防时代下,华为依托于云计算、大数据、AI 等 ICT 核心技术,打造软件定义摄像机(SDC)、智能视频云平台(IVS)、智能视图大数据平台(IVD)和智能指挥平台(ICP)智能安防四大核心产品,并围绕四大核心产品打造“平台 + AI + 开放”的生态战略。 本白皮书详细阐述了华为智能安防四大产品的开放架构,并对产品开放能力进行解读:华为软件定义摄像机以专业的 AI 芯、开放的操作系统和开放的算法、应用生态,建设全新的算法商城模式,让摄像机根据不同客户、不同场景的需要,按需定义、持续演进。视频云平台多算法仓架构实现多场景、多厂家、多版本算法的快速集成和并存,将各种算法能力以模块化服务的形式被不同场景应用灵活按需调用,做到算法与应用解耦。智能视图大数据平台通过标准的开放接口与周边采集系统 / 设备、视频分析系统 / 设备对接,实现上下级视图库互联,为各级应用平台提供数据查询检索能力。智能指挥平台通过丰富的开放接口,与火警、匪警、急救、视频监控、无线电通讯系统、 公共电话系统、CAD(计算机辅助调度)业务系统等对接,实现可视应急指挥,对突发事件做出高效的响应。 华为致力于打造智能安防“黑土地”,从以开发者为中心的能力开放平台、以解决方案验证为中心的测试平台、以客户为中心的联创平台三方面全面支撑算法、应用、服务生态的构建,帮助合作伙伴共同成长,实现共赢。最后,本白皮书对安防产业的全面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关注细分场景需求、鼓励算法创新、开放生态合作、AI 人才培养四大倡议,华为希望与安防界合作伙伴一起,共同驱动产业发展,共同为城市、生产、生活的智慧化贡献科技的力量。顾 问: 段爱国 余 虎潘志超 赵云凯主 编: 袁 波编 辑: 葛新宇 韩霆军蒋 勇 林 彬刘江雨 刘俊梅 罗文涛 屈 韬 苏 繁 苏 瑞 张 斌 张 蕾产业趋势场景更多元,数据更融合,智能化应用更普遍执行概要0204开放架构与生态体系平台+AI+开放的智能生态体系构建07支撑体系开发、测试、联创三大平台全方位支撑生态的构建落地23行动建议关注细分场景,鼓励算法创新,开放生态合作,AI人才培养28前 篇说起生态,不得不说哥斯达黎加。哥斯达黎加是一个南北美洲的桥梁国家,其国土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0.03%,但拥有全球近5%的物种。这里拥有丰富的热带雨林环境,政府对此不遗余力的保护,为多样化的物种生存创造了“肥沃的黑土地”。近几百年来,南来北往的物种持续不断的进入哥斯达黎加,在这样开放的生态环境中,面对外来的物种的侵入,最终生存者更加强健,其适应性也不断加强,相对夏威夷封闭脆弱的生态环境,哥斯达黎加的生态更健壮,更富有弹性和包容性。美国学者詹姆士穆尔(James F.Moore)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一书,打破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竞争战略理论的限制,引喻了哥斯达黎加式的商业生态系统,力求商业生态系统的“共同进化”。在哥斯达黎加式的商业生态系统中,基于可供各生态成员使用和分享的开放平台,生态成员分工协作,强强联合,共同为用户创造价值,形成生态圈整体价值最大化;在生态圈关系稳定后,生态圈的每个成员在创造价值的同时形成对生态圈的回馈,大家又共同推进生态圈向更健康壮大的方向发展。开放的商业生态系统更能接受新思想、新人物、新组织,也易构成生命力旺盛的繁荣生态圈。华为智能安防致力于构建安防领域的肥沃黑土地,联合众多合作伙伴构建安防领域哥斯达黎加式的商业生态系统,共同成就客户。产业趋势场景更多元,数据更融合,智能化应用更普遍前 篇华为智能安防开放架构与生态白皮书03 04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是除了基本生理需求外的最重要的需求,安防产品和解决方案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也越来越常见,并且已经逐步从基础的安全保障演变为提升生产效率的技术手段之一。随着监控图像的高清化,视频中记录了丰富的价值信息,如物体特征、车辆信息、人脸特征、行为信息等,在安全保障取证各个环节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且视频应用也逐渐从简单的可视化,变成了数字化、智能化的综合应用。在公共安全行业,业务以提升实战效能为目标,向智能研判、多维预判、跨警种协同作战、融合可视指挥演进。智能化的视频监控,可获取更多更深的信息;多维数据汇聚和碰撞,逐步从事后追查走向事前的预判;重大警情案件处置从公安部门单独处理延伸到政府多部门联动,指挥调度从语音调度走向音视频融合,提高案件处置效率。在交通行业,政府不断提出路网数字化管理要求,逐年新增非机动车、行人的交规规章。路口路行业客户要求场景更多元,数据更融合,智能化应用更普遍05 06产业趋势华为智能安防开放架构与生态白皮书 华为智能安防开放架构与生态白皮书产业趋势芯片技术的高速发展为AI提供超强算力保障,使算力更易获得。在前端,摄像机通过AI芯片具备足够算力,为智能算法和应用提供了高效的运行环境。同时在边缘和中心,AI 芯片也为海量视频、图片、数据的深度解析和大数据碰撞、检索提供算力保障。在算力的支撑下,AI 算法也越来越成熟。当前 AI 技术链准备度高,开源社区繁荣,算法演进快速,正在改变行业的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随着行业场景的不断丰富和应用的不断深入,更多成熟可用算法可以融入到行业的生产流程,为行业打造先进生产力。1.1新ICT技术加速安防智能化转型1.2大数据技术提供海量数据高性能处理平台并沉淀有效数据资产,通过广泛汇聚海量数据并高效治理,实现多维数据融合。通过加载不同行业的数据算法模型实现大数据分析,支撑行业的业务预判和决策。通过沉淀算法的模型数据和行业专题数据,积累数据资产和应用成果,支持业务持续创新,为行业提供丰富的生产资料。云计算技术为安防行业提供计算资源池化、软件全分布化、运维自动化的计算平台,云的无差别服务能力,使更多跨警种、跨部门、跨行业的能力开放、服务互通、协同创新成为可能,支撑智能安防服务从公安、政府、企业等专业领域向智慧城市民生领域延伸,各服务和创新成果得到更广泛、更充分的运用。行业应用需要持续演进,始终保持技术先进性,对齐对应行业内智能化的最新成果。行业场景化算法业务属性强,长尾算法居多,有效性依赖于行业场景的数据样本。为了保持先进性,算法需要持续演进和训练,要求承载算法运行的安防平台可持续平滑演进,支持高效灵活的算法更新。段的数字化和应用的智能化,需要多维数据的融合存储及综合应用。在业务定位上智能化的视频监控已从传统的安防系统变成交通行业生产系统的一部分,能够指导和辅助交通疏导,提升管理水平,改善城市服务。智慧园区正在从传统的园区安防转向融合园区通行、物业管理的一体化综合应用,除周界防范、人脸识别、车牌识别、行为分析智能能力外,可持续叠加与园区管理深度结合的更多更精准智能能力,从而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安全等级和应用效率。在更多的其他行业,匹配行业场景碎片化、环境多样化的特点,更需要大量匹配行业属性的长尾小算法,这些算法根植于行业生产流程,需要具备快速上线、持续演进、按需使用的能力,解决客户实际问题。开放架构与生态体系平台+AI+开放的智能生态体系构建07 08华为智能安防开放架构与生态白皮书开放架构与生态体系安防的演进已不仅仅局限于视频图像的编解码技术、存储技术,智能时代下,安防需要更多的ICT能力,华为将依托核心技术积淀,把计算、存储、联接、云化、智能、安全等各个领域的珍珠串起来,在构建“全栈云、全智能、全场景”的机器视觉和大数据解决方案基础上,构建“平台+AI+生态”的智能安防开放体系。华为智能安防解决方案聚焦四大核心产品:软件定义摄像机SDC、智能视频云平台IVS、智能视图大数据平台IVD、智能指挥平台ICP。也致力围绕这四大产品构建算法、数据、应用、服务的开放能力,打造在智能安防的核心开放基座。华为软件定义摄像机(SDC)搭载海思专业AI芯片,其算力最高可达16T,让摄像机的全面智能化部署成为可能;同时基于容器架构,打造业界首创摄像机OS,解耦摄像机软硬件功能,推出“软件定义”架构;建立算法、应用丰富的摄像机商城,摄像机更新加载算法、应用如手机在Store下载APP一样简单,业务不中断。图 1. 华为智能安防开放生态体系平 安城 市雪 亮工 程全 息社 区智 慧交 通智 慧电 力智 慧园 区智 慧监 所智 慧商 业算 法 合 作应 用 合 作开 发 者 社 区 远 程 实 验 室 区 域OpenLabs 华 为 专 业 认 证软 件 定 义 摄 像 机 智 能 视 频 云 平 台 智能视图大数据平台 智 能 指 挥 平 台人脸算法 人体算法车辆算法 行为算法物品识别人像大数据 车辆大数据园区安防 智慧商业停车场应用 服 务合 作顶层规划 网络规划实施与服务 现场督导第三方集成实施 软件定义摄像机2.1图 2. 华为软件定义摄像机开放架构SDC Store运营SDC Studio开发工具链SDC操作系统芯片算法商城在线训练容器管理服务框架容器引擎CPU GPU DSP Sensor NPU TEE算法容器人脸 车辆 烟雾检查.在线开发验证 打包发布生命周期管理2.1.1 SDC生态链我们首先明确定义SDC应用(后续称为APP)和算法的区别。算法是狭义上的概念,和深度学习的多层神经网络相对应,其最终的物理实例即为一个或者多个可以在端侧AI芯片上加载运行的模型文件;应用是对具体的一个或多个算法的高层包装,它获取算法的输入,执行具体算法,获取算法的结果,并提供最终用户所需的业务呈现。即APP被最终用户可见,而算法仅为APP开发者可见。SDC 操作系统:SDC需要有专属OS,以标准、归一化的软件运行环境,实现软硬件解耦,以开放服务化接口,打造丰富生态,奠定摄像机“软件定义”的基础。华为以容器技术率先打造首款SDC OS,实现摄像机多算法独立运行,隔离算法升级、切换中的业务影响,实现业务“0”中断。SDC Studio开发工具链:提供算法在线训练、在线开发验证和打包发布,提供通用算法模型、算法模型文件格式转换、数据的自动标注等服务,降低开发成本,提升调测效率。同时结合算法商城,实现SDC上的算法与应用管理。SDC Store: 建立算法商城,实现算法与应用的上线、审核、发布、下线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给客户不同场景、持续演进的智能算法与应用。09 10图 3. 华为软件定义摄像机 APP 开发全流程一个全新APP开发上线的完整流程包括六个步骤:1.算法的开发者遵循端侧AI专用芯片NNIE的开发指南,在开发者自身环境完成模型训练和调测工作,最后将达到设计目标的模型文件通过ModelArts的模型转换服务完成模型转换。2.1.2 SDC算法模型开发SDC硬件集成了AI专用芯片NNIE,NNIE 是Neural Network Inference Engine的简称,是海思媒体SoC中专门针对神经网络特别是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加速处理的硬件单元,支持现有大部分的公开网络,如Alexnet、VGG16、Googlenet、Resnet18、Resnet50 等分类网络,Faster RCNN、YOLO、SSD、RFCN 等检测网络,以及SegNet、FCN 等场景分割网络。如果使用其他深度学习的框架,SDC Studio需要利用模型转换服务或者其他开源转换工具将其模型文件转换为Caffe格式后再转换为WK模型文件格式,同样其网络层次的定义必须满足NNIE的约束。注:算法开发者可以参考海思文档HiSVP 开发指南获取具体的开发指导。2.1.3 SDC APP集成方案开放性的SDC OS,不仅仅包括为实现软硬件解耦而封装的底层硬件能力,还包括一个完整摄像机产品所需要的公共软件能力,比如提供实况视频流的查阅能力,提供ONVIF/GB-T 28181/GB-T 1400等行业标准的北向接入协议的能力。实时智能APP的开发者聚焦于自身核心业务的开发,完成后可快速集成SDC OS公共软硬件能力,高效打造成各自行业中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商用产品,快速上市。注:APP开发者可以参考SDC 服务化接口开发指南获取具体的开发指导。开放架构与生态体系华为智能安防开放架构与生态白皮书 华为智能安防开放架构与生态白皮书开放架构与生态体系新开发算法数据半自动标注、模型训练、模型生成在线真机调试打包发布本地成熟算法外来成熟算法 本地模型训练ModelArtsSDC集成 SDC算法商城2.APP的开发者集成算法模型文件,完成算法所需要的视频输入获取、模型文件加载运行、算法结果呈现等功能代码的开发。3.将最终稳定的软件代码和算法模型文件一起打包为RPM软件包,提交到算法商城。4.算法商城对开发人员提交的RPM软件包进行必要的检验、测试工作之后正式对外发布,供最终用户选用。5.最终用户可以搜索、下载算法商城发布的RPM软件包,并通过SiMS工具安装到SDC摄像机。6.对于非免费的APP,需要通过APP自定义的渠道购买License文件并加载到SDC之上后,APP才可以正常运行。其他已经完成开发的算法可通过华为区域OpenLab进行本地的数据训练后实现本地化适配,再通过算法上城打包上线。11 12图 5. 华为软件定义摄像机APP License 控制2.1.5 SDC APP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为了维护 SDC 生态链的健康成长,APP 的开发者权益必须得到保护,必须保证 APP 未经开发者许可不会被盗用。基于 SDC OS 提供的唯一硬件标识的生成功能,结合 APP 自身的 License 文件和校验机制可以保证APP 的知识产品不受侵犯。客户决定购买特定APP 安装到SDC上之后,从SDC获取唯一标识,将此唯一标识提供给APP 开发者,APP 开发者基于唯一标识生成包含License 文件的RPM补丁包,客户将此补丁包安装到SDC上。APP 运行时,通过 utils.iaas.sdc 获取当前唯一标识,并读取 License 文件,基于自身 License 文件的生成机制,校验License和唯一标识的一致性,如果校验结果不一致,则拒绝运行,由此保证APP不可能被盗用。对于智能 APP,其算法模型文件也是关键资产,为了保证不被盗取,RPM 软件包安装的是 APP 开发者加密后的模型文件,在 APP 运行后,由 APP 将解密之后的文件内容传递给 algorithm.iaas.sdc 服务进行算法模型的加载和运算。加解密算法完全由APP 自身控制,由此保证算法模型文件内容不会被盗用。2.1.4 SDC APP生命周期管理机制SDC OS中APP在独立的容器中运行,是一个RPM格式的普通软件包,包括其运行所依赖的全部文件。APP生命周期管理指RPM包的安装、升级、补丁和卸载。1.APP安装需要申请运行时所需的最大内存资源和存储所需要的数据资源。2.APP升级,即安装同一个APP不同版本的RPM软件包,升级完毕后,APP将被重启,前后版本的数据上图即为SDC OS 提供的轻量级服务化架构。以服务的形式提供基础硬件和公共软件能力,这些能力包括:video.iaas.sdccodec.iaas.sdccrypto.iaas.sdcalgorithm.iaas.sdcptz.iaas.sdcutils.iaas.sdcevent.paas.sdcstorage.paas.sdcvideo.paas.sdcapigw.paas.sdcportal.paas.sdc提供智能算法输入数据- 视频流数据- 的订阅功能提供媒体芯片的编解码功能提供安全芯片的加解密功能提供AI专用芯片的算法模型文件加载和运算功能提供摄像机云台控制功能提供摄像机底层资源的其他管理功能,比如部分外设控制等提供通用事件发布和订阅功能提供磁盘分区管理以及NO-SQL、SQL 存储功能提供实况视频流管理控制功能提供各个APP 北向接入协议的扩展定义功能提供各个APP 专属WEB SERVER 的集中接入功能SDCAPP License购买网站1、获取唯一标识2、提供唯一标识,购买License3、下发包含License的RPM补丁包4、安装补丁图 4. 华为软件定义摄像机轻量级服务化架构基础硬件能力服务层video.iaas.sdc codec.iaas.sdc crypto.iaas.sdc algorithm.iaas.sdc ptz.iaas.sdc utils.iaas.sdc公共软件能力服务层按需定制业务软件层(APP)人脸/人体识别 水污染检测 城管事件检测智能交通 建筑工地安全检测 .SDC服务化接口portal.paas.sdc apigw.paas.sdc storage.paas.sdcvideo.paas.sdc .event.paas.sdc盘空间和挂载目录完全一致,升级不会删除已安装的数据盘中的任何数据。3.APP补丁,对应独立的RPM补丁软件包,补丁的安装等同于覆盖性安装,简单将补丁包的文件拷贝到APP安装目录之下,安装完毕之后会重启APP。4.APP卸载时会删除APP安装时申请的系统盘和所有数据盘资源。开放架构与生态体系华为智能安防开放架构与生态白皮书 华为智能安防开放架构与生态白皮书开放架构与生态体系华为智能视频云平台通过北向和南向能力开放,促进智能安防的生态发展,帮助客户基于视频云的开放能力,把智能安防能力嵌入到自己的业务系统中,打造适合自己的独具特色的安防应用。13 14图 6. 华为智能视频云平台开放架构图 7. 华为视频云平台多算法仓框架在南向能力开放上,华为视频云支持多厂家设备接入,对第三方设备进行管理。支持与第三方联网平台接入,实现第三方的接入的存储,管理和转发。视频云平台通过对智能算法插件化的管理,可以快速接入第三方智能分析和检索算法,视频云平台统一管理算法插件的生命周期,通过软件与硬件的解耦,实现按需部署加载算法插件,智能调度算法插件的运行,并监控算法插件的运行状态。在北向能力开放上,视频云平台通过API提供了丰富的平台能力,包括设备管理、视频调度、视频结构化、海量数据极速检索、智能布控等服务能力,应用厂商基于视频云平台开放的能力接口,可以快速构建一个功能全面,反应灵敏的应用系统。算法插件开发华为视频云已经实现视频、图片等数据的接入,同时也已经将当前主流的人脸识别、车辆识别、视频结构化、行为分析等智能业务实现了端到端打通。算法开发者按照华为视频云南向算法开放接口完成算法插件封装之后,即可在华为视频云平台上进行快速部署测试及功能应用。注:算法开发者可以参考华为IVS南向算法开放接口描述(X.X.X.X).pdf获取具体的开发指导。2.2.1 南向能力开放设备接入服务视频云平台设备接入服务支持通过标准协议接入第三方厂商的设备,也支持通过第三方厂商SDK 的对接,兼容国内外主流厂商的视频编码设备。视频云平台设备接入服务支持的对接协议包括:GB/T28181 协议、GB35114 协议、ONVIF协议、千里眼协议、AXIS 协议等。接入服务支持的业界主流厂商 SDK,可支持第三方的前端摄像机接入 , 同时接入服务支持第三方告警系统接入,包括从文告警系统、西门子告警系统、博世告警系统等。平台接入服务视频云平台联网接入服务支持与第三方视频监控平台对接,支持对接协议包括 GB/T 28181、DB33、GB35114、Milestone等,基于以上协人像应用 车辆应用 综合安防应用多算法集成(半结构数据) 多算法集成(结构化数据)商业应用第三方视图库电力生产应用 生态环境监控 农业管理RESTful APls GAT1400设备管理 视频管理 智能分析 智能检索 布控告警多维数据碰撞特征值视频/图片 结构化数据多算法融合一人一档 数据订阅.多算法管理 分布式高性能 多算法编排 统一资源调度智能视频云平台2.2ISV应用 应用ARESTful APIs 1400接口智能分析服务 智能检索服务应用B 应用C视图库第三方分析算法第三方检索算法检索算法A检索算法B.分析算法A分析算法B.视频管理服务 设备管理服务 智能数据开放 布控告警服务 一人一档服务设备接入服务第三方设备 第三方接入平台平台接入服务插件A.插件B 插件A.插件B议,视频云平台可以提供设备共享、目录同步、目录订阅和通知、设备控制、告警上报、录像检索/浏览/回放/下载等能力。智能算法集成华为视频云提出多算法仓架构,设计算法接入接口及相关数据格式约束,实现一套平台运行多家算法的能力,此种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行性,同时算法厂家也可以通过接入到华为视频云平台,加入到华为的算法生态圈。开放架构与生态体系华为智能安防开放架构与生态白皮书 华为智能安防开放架构与生态白皮书开放架构与生态体系2.2.2 北向能力开放设备管理服务视频云平台对外开放设备管理能力,通过北向 API 接口开放给第三方应用调用,第三方可以把设备管理能力集成到自己的应用系统中。视频云平台开放的设备管理能力包括:1. 设备组管理接口:通过提供设备分组创建,查询,删除,修改接口, 视频云平台提供了对设备逻辑分组管理的能力。2. 设备管理接口: 通过提供设备的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类管理接口,视频云平台提供了对摄像机等设备进行维护的能力。视频管理服务视频云平台对外开放视频管理能力,通过北向API 接口,第三方拥有对视频进行管理调度的能力。1.提供摄像机实时视频相关的能力接口,包括:实时视频播放 ( 包括裸码流或 YUV 流 ),实时浏览书签设置,实时浏览时,进行云台的控制、预置位的设置、巡航轨迹、巡航计划的设置等。2. 提供历史录像的丰富管理能力接口,包括:查询下载录像、回放控制、设置录像的策略 /计划/留存期、开始/停止本地/平台/前端录像,录像锁定和解锁等。智能分析服务视频云平台的智能分析管理能力,通过北向HTTP REST 接口开放,支持第三方指定平台集成的智能算法对摄像机实况 / 录像,视频文件 , 图片进行结构化分析,分析类型包括车辆,车牌分析,人体,人脸,摘要,行为分析等。视频云平台 API 支持对摄像机的实时 / 历史视频和图片创建分析任务,通过对分析任务的管理,让第三方可以调度视频云平台的解析资源。视频云算法插件生命周期管理华为视频云平台在安装算法插件时会对算法插件的完备性进行校验,校验信息包括数字签名信息、算法包目录层级、算法配置信息;完成安装后,可以在任意一台虚拟机或者容器环境中激活算法插件,用户就可以使用该插件进行相关智能分析业务。同时视频云平台会结合算法插件的能力进行智能分析业务调度,包括并行分析的视频、图片、特征数据的管理及对比能力等,保证算法插件运行稳定。停止算法插件对应的智能分析业务后,可以对算法插件执行卸载操作,此时会从视频云平台中清除该算法插件对应的全部信息。算法License授权管理算法插件作为算法生态伙伴的宝贵财产,如何保证算法插件被合法使用,保障算法开发者的利益是算法生态伙伴关注的首要问题,基于此种情况,华为提供了2 种算法License 的授权管理方案:1. 中心软 License 方案:该方案通过使用 License 文件实现算法 License 的授权,由一个 License 授权管理 Service 完成对平台内某一算法插件对应的全部 License 授权,该 Service 运行在指定的虚拟机或者容器环境上,算法插件中需要自带向该 Service 申请授权的 Client,以实现算法插件自动完成License 申请和授权的操作。2. 中心硬件加密狗方案:该方案主要针对不具备中心软 License 授权的能力的算法厂商,其实现方案与中心软 License 方案一致,只是将 License 文件替换为硬件加密狗,之后由该 License 授权管理Service 完成从硬件加密狗中读取 License 授权信息以及对视频云平台内对应算法插件运行所需License 授权的工作。平台API同时支持第三方输入图片进行实时的解析,包括车辆,人脸的实时特征提取,图片目标特征提取等。注:在创建分析任务和实时解析时,可以自由选择南向集成的算法仓中指定算法。智能检索服务智能检索能力构建在智能分析的结果之上,视频云平台北向通过 HTTP REST 接口,支持第三方应用平台向视频云平台进行各类智能化检索,检索对象包括:1. 对抓拍库 / 历史视频进行人脸,人体,骑行人结构化和以图搜图检索。2.对抓拍库进行人脸N:N碰撞分析检索。3.对静态库人员进行结构化和以图搜图检索。4.对静态库人员进行N:N碰撞分析检索。5. 对抓拍库 / 历史视频进行车辆结构化和以图搜图检索。6. 输入图片进行人脸1:1比对。7. 对视频文件进行摘要检索。15 16开放架构与生态体系华为智能安防开放架构与生态白皮书 华为智能安防开放架构与生态白皮书开放架构与生态体系17 18智能视图大数据平台 IVD 遵从 GAT 1400.1-2017 规范,参照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 第 3 部分:数据库技术要求设计,完全兼容公安部标准,并结合大数据云平台和云存储产品深度优化的一套多维大数据软件产品,通过标准的开放接口与周边采集系统 / 设备、视频分析系统 / 设备对接,实现上下级视图库互联,为各级应用平台提供数据查询检索能力。2.3.1 符合GAT 1400标准的采集设备/采集系统接入能力开放IVD提供符合GAT1400标准的采集设备接入,提供注册、保活、校时和采集等接口。1.注册接口:采集设备(电警/卡口摄像机、视频摄像机IPC)、采集系统(卡口平台、路人库等)可通过注册接口注册到IVD。2.保活接口:用于保持成功注册的采集设备/采集系统在IVD中的在线状态。3.校时接口:提供校时服务给周边系统(采集设备、采集系统、分析系统和应用系统),统一校时。4.采集接口:将人脸、人员、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等结构化数据和图片通过采集接口上传到IVD保存。图 8. 华为智能视图大数据平台开放架构智能视图大数据平台2.3布控告警服务视频云平台北向提供 HTTP REST 接口,支持应用平台,其他系统信息在视频云平台上创建和管理布控任务,并订阅接收布控告警信息。视频云平台开放的能力包括:1.人脸/车辆布控名单管理:支持黑名单管理,白名单管理,红名单管理,实现不同的布控策略。2.人脸/车辆布控卡口组管理:支持创建和管理布控卡口组,方便第三方预先设置布控范围。3.人脸/车辆布控任务管理:基于布控名单,卡口组/摄像机列表创建布控任务,并提供创建,查询,删除,修改接口。4.布控告警信息订阅接口: 支持第三方订阅和接收布控任务产生的实时告警信息。5.历史告警查询接口: 查询布控任务产生的历史告警信息记录。一人一档服务视频云平台提供一人一档服务,以视频大数据为基础, 实现海量人像信息档案化,高速准确检索。视频云平台通过HTTP REST接口给应用系统开放一人一档能力,提供:1.档案管理能力:支持档案管理和检索,包括档案删除,合并,结构化数据查询,以图搜档,以图搜图等。2.技战法能力:支持频次查询,同行分析查询,落脚点分析,时空分析,以人找人等。数据订阅服务视频云平台支持应用系统和其他信息系统订阅平台的智能数据,包括车辆,人脸,人体的智能分析结构化数据,特征数据,图片等。视频云平台通过两种方式对外开放智能据:1.通过华为视频云平台的数据订阅HTTP REST接口,供第三方接收视频云平台产生的智能数据 。2. 通过符合 GAT1400 的采集接口,第三方可以获取符合 1400 协议的智能数据。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与第三方的视图库对接。注册接口视图分析/检索系统(VCM)视图采集共享系统(VCM)标准网关/非标采集系统(VCM)视频应用平台保活接口 采集接口 校对接口数据查询服务 设备查询服务 布控告警服务 订阅通知服务GAT1400 GAT1400ISV应用GAT 1400标准采集设备/采集系统人像大数据应用 车辆大数据应用 警务大数据应用 . 第三方视图库.开放架构与生态体系华为智能安防开放架构与生态白皮书 华为智能安防开放架构与生态白皮书开放架构与生态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