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中国欧盟商会7 中国欧盟商会版权所有europeanchamber 3中国欧盟商会目 录执行摘要 .6一 . 业绩回顾 . .81.1 更强劲的财务表现依然未能掩盖潜在挑战 .81.2 收入和利润增长,但可持续性存疑 .9二 . 艰难的前景 . .132.1 反腐运动深得人心,但其他老问题依然存在 .142.2 哪些企业最受影响? .162.3 中国的科技法规对欧洲企业有何影响? .172.4 国家安全相关的担忧依然不减 .182.5 去过剩产能的努力值得肯定,但问题依然存在 .192.6 吸引和留住人才愈发困难 .21三 . 欧洲企业展望 .233.1 去年的悲观局面出现局部反弹 .233.2 国有企业重返“黄金时代”.253.3 未来的挑战显而易见 .263.4 中国本土企业日益成为创新领域的竞争对手 .27四 . 未兑现的改革承诺 . .344.1 决定中的承诺仍未兑现 .344.2 自由贸易区遭遇欧洲企业的冷落 .354.3 知识产权和环境领域的法律对欧洲企业有何影响? .364.4 对十九大后市场经济改革前景信心不足 .384.5 双边贸易和投资关系明显缺乏互惠互利,在市场准入方面尤为明显 .38五 . 欧洲企业的应对 .405.1 欧洲企业继续削减成本 .405.2 无意与中国本土企业在第三方市场开展合作 .415.3 研发环境正在改善,但仍面临重大挑战 .425.4 欧盟对华投资前景如何? .435.5 欧洲企业需要更有力的中欧投资协定以增强扩张信心 .45六 . 附录 .466.1 中国各地增速不均 . .466.2 各分会外国投资情况 .476.3 各地错失商机情况 .486.4 各地面临强制性技术转让要求的情况 .496.5 各地产能过剩情况 .496.6 各地研发环境 .50七 . 关于调查动机与问卷设计 .51八 . 样本概述 .528.1 行业 .528.2 企业规模及在华运营时间 .53九 . 关于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 .54十 . 关于中国欧盟商会 .554合作伙伴 中国欧盟商会图表目录图 1: 对半数的受访企业而言,经营状况依然富有挑战 .8图 2: 中国大陆经营难度(按行业).9图 3: 经济回暖助力营业额增长 .9图 4: 2016 年与 2015 年中国大陆营业额比较(按行业).10图 5: 实现息税前利润增长的企业比例创 2012 年以来的新高 . 10图 6: 2016 年中国大陆息税前利润 (按行业).11图 7: 2016 年与 2015 年中国大陆息税前利润比较(按行业).11图 8: 收起了迎接欧洲企业的红地毯 .13 图 9: 市场开放的承诺未能兑现 .13 图 10: 市场状态:喜忧参半(按行业).14 图 11:腐败问题对欧盟企业造成的影响大幅减少 . 14图 12: 错失的商机年同比变化趋势 .15图 13: 监管障碍影响盈亏.15图 14: 中小型企业更受影响.16图 15: 法律和金融服务业遭受的监管障碍影响尤甚 .16图 16: 受管制的互联网接入妨碍欧洲企业在华扩张 .17图 17: 互联网限制造成切实损失 .17图 18: 许多欧洲企业避免转让技术,部分则不然 . 18图 19: 国家安全相关法规仍被视为不公平 . 18图 20: 在对欧洲至关重要的行业依然存在产能过剩 .19图 21: 解重新调整经济需要对产能过剩采取强硬路线 .20图 22: 吸引外籍雇员与中国人才的重大差异 . 21图 23: 人力资源总体挑战依然严峻 .22图 24: 2016 年的经济复苏带来了更积极的短期经济前景 .23图 25:短期增长前景(按行业). 23图 26: 短期盈利能力前景(按行业). 24图 27: 短期竞争压力和生产力前景 .24图 28: 国有企业强势回归 . 25图 29: 本土私营企业加剧市场竞争 .26图 30: 欧洲企业不能对中国本土创新能力掉以轻心 .27图 31: 欧洲企业可以向本土私营企业学习 . 275中国欧盟商会图 32: 本土企业在消费品和服务行业增强了竞争力 . .32图 33: 欧洲企业在工业品领域仍保持强势 . 32图 34: 中国本土企业在一些行业的创新能力上快步追赶 .33图 35: 中国政府的成绩单喜忧参半 . 34图 36: 三中全会的改革日程未能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 35图 37: 自由贸易区继续受到冷落 . 35图 38: 知识产权保护:框架强大,执行乏力 . 36图 39: 在司法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被视为最有改进空间 . 36图 40: 环境领域的法律实施:一个国家,两套体系 . 37图 41: 不公正的环境法规执法(按分会). 37图 42: 欧洲企业仍未获得公平的竞争环境 . 37图 43: 外资企业感受到的中国政府待遇(按行业). 39图 44: 缺乏互惠互利,新瓶装旧酒 . 39图 45: 欧洲企业努力保持灵活经营 . 40图 46: 欧盟 - 中国的全球商业合作水平低 . 41图 47: 中国的创新和研发环境 . 42图 48: 研发环境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 42图 49: 欧洲企业仍对中国研发贡献巨大 . 43图 50: 欧洲企业依然青睐中国大陆 . 43图 51: 欧洲企业对未来投资保持谨慎 . 44图 52: 开放的市场会吸引更多欧洲投资 . 44图 53: 基于更好的市场准入的投资决策(按行业).45图 54: 强有力的中欧投资协定将改变欧洲在华投资的格局 . 45图 55: 2016 年与 2015 年在中国大陆营业额比较(按分会).46图 56: 中国的增速不均还体现在企业息税前收益的演变(按分会). 46图 57: 在华息税前收益率年同比情况(按分会). 47图 58:受欢迎程度因地而异 . 47图 59:欧洲企业感觉在中国大陆最发达的地区更不受欢迎 . 48图 60:市场准入问题在北京和上海尤为普遍 . 48图 61:强制性转让技术问题在沈阳和天津最为突出 . 49图 62:产能过剩无处不在,但沈阳最为严重 . 49图 63:华南地区的市场化经济是研发的领导者 . 50样本概况 1: 受访企业细分(按行业). 52样本概述 2: 受访企业细分(按规模). 53样本概述 3: 受受访企业细分(按在华 大陆 时间).536合作伙伴 中国欧盟商会1 Magnus, George,中国经济重新企稳,但金融乱象疑点重重,Georgemagnus,2017 年 3 月 21 日,查阅日期 2017 年 4 月 15 日,2 经商便利度指数(1 表示对企业最友好的法规),世界银行,查阅日期 2017 年 4 月 16 日,执行摘要在商业信心调查 2017中,许多欧洲企业表示仍面临诸多有中国特色的运营难题,以及对经济放缓的担忧,这一情况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导致企业利润下滑和发展受阻。除了这些不同而且老生常谈的问题之外,本年度的调查还显示,相比此前,人们有理由在部分领域抱持更乐观的态度。 近段时间,尽管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悲观预测甚嚣尘上,欧洲企业却报告其去年的经营状况有所改善,超过 50% 的企业销售额高于 2015 年。此外,信息和通信技术、汽车、机械设备、化妆品、环保和零售企业的收入也都有增长。更值得注意的是,更多的企业表示,其息税前利润创下了自 2010 年以来的最佳纪录。旅游、航天、教育、制药和工程等行业甚至取得了 70% 到 100% 不等的快速利润增长。这些靓丽的业绩表现部分缘于需求的增长和审慎的成本管理。 除此之外。尽管中国政府依然任重道远,但其知识产权保护体制已经有不小进步,习近平主席倡导的反腐运动更是成效卓著。此外,企业对于法律救济缺失和劳资争议的担忧也有所减弱。 受访企业财务表现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 2016 年上半年中国政府在经济领域注入的重大财政刺激。受访企业对多项指标的观感相比 2015 年四季度和 2016 年一季度的低点出现了反弹,当时中国经济正面临严峻的下行压力,上年度的调查正是于此时开展的。相比之下,今年的调查则是在有关利好政策已通过中国的金融体系发挥作用后进行的。因此,欧洲企业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仍有理由担忧。超过 60% 的受访企业将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列为最担忧的因素,紧随其后的是当前面临的难以招募和留住合格的人才,这一问题随着当地雇员的薪酬要求不断提高而越发凸显。中国面临的巨额债务负担如同不断侵蚀的阴影,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于中国经济的担忧。瑞银投资银行前顾问、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 George Magnus 警告道:“按照不同的估算方式, 中国的 债务与 GDP 比率约为 260%-300%,其增长速度及 8 年左右的持续时间均令中国成为面临高衰退风险的典型案例,并将对今后几年的增长造成相应后果。”1在华经营环境也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实际上,近 50% 的会员企业表示 2016 年的处境更为艰难。世界银行在经商便利度排名中将中国列为全部 183 个国家和地区的第 78 位,2也佐证了这一发现。考虑到中国经济在全球的重要地位,这一表现无疑是令人失望的。受访企业对于中国是否真正致力于营造更便利的行政环境和确保不断深化公平竞争环境表示怀疑。欧洲企业在他们拥有更多运营自由的领域表现抢眼,但繁琐的监管程序和含糊其辞且经常被任意曲解的法律仍旧构成了一系列的挑战。 在许多案例中,由于监管障碍而导致错失商机的情况给欧洲在华企业带来了重大的收入损失。超过 40% 的受访企业表示,这些错失的商机相当于其年收入的 10% 甚至更多,而这一数字可能决定了他们是否亏损。就此而言,中小型企业以及律师事务所和金融服务这两个中国监管最严格的领域受到的影响最大。而且,这两个行业特别容易7中国欧盟商会3 致欧盟议会和理事会的联合通信:欧盟对华新战略元素,欧盟委员会,布鲁塞尔,2016 年 6 月 22 日,查阅日期 2016 年 6 月 23 日,第 5 页,4 Hanemann, Thilo和Mikko Huotari,创纪录的流动和发展失衡:2016年中国在欧投资,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和荣鼎咨询公司,2017年1月10日,第3篇,查看日期 2017年4月16日,;2016 年 4 季度欧盟 - 中国 FDI 监控更新:公众版,荣鼎咨询公司,2017 年 1 月,查看日期 2017 年 4 月 16 日,。欧盟商会发布的商业信心调查 2016中提到,2015 年该数字为 93 亿欧元,但根据最新获取的数字,已更新为 100 亿欧元。5 Hamilton, David 和 Joseph Quinlan,2017 年跨大西洋经济:美国与欧盟间工作机会、贸易和投资年度调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跨大西洋关系研究中心和美国对欧商会,2017年,查看日期 2017 年 4 月 20 日,第 vii 页,6 创新可以定义为通过引入新事物和新方法在市场中创造价值:速度与激情,经济学人,2015 年 9 月 12 日,查看日期 2017 年 4 月 14 日,; 相比之下,“发明”可定义为“之前从未出现的事物,或创造之前从未出现的事物的过程”:“发明”,剑桥词典,查看日期 2017 年 4 月 14 日,受到中国严厉的互联网管制影响,进而影响到他们的业绩。而且,只有 4% 的受访企业认为对外资企业的市场开放度在 2016 年明显提高,在重要的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31% 的受访企业甚至指出,市场正在收窄甚至封闭。 2013 年颁布的三中全会决定中勾勒的经济改革日程曾经受到热捧,但目前仍未达到预期。以下数字凸显了欧洲企业的失望情绪: 近半数的受访企业感到不再像首次进入市场时那样受到欢迎; 过去四年里,超过半数的企业一直表示,与中国本土企业相比,外资企业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在环保执法方面,61% 的受访企业认为针对外资企业的执法更为严格,而认为针对中国私营企业和国有企 业的执法更为严格的受访企业比例仅分别为 14% 和 17%; 尽管连续两年反映过该问题,但仍有 37% 的受访企业表示国家安全相关的法律对外资企业构成了更多限制。 习近平主席于 2017 年 1 月发表的达沃斯演讲以及同月颁布的国务院第 5 号文件均提出要改善外资企业和外国投资的在华经营环境。这表明至少在纸面上,中国仍致力于自由贸易和开放,甚至可能比过往任何时候更甚。然而,受访企业对于中国的经济改革日程在短期内取得重大进展并不乐观只有 15% 的受访企业认为监管障碍在未来五年内将会减少,40% 的受访企业则认为监管障碍实际还会增加。 欧盟与中国之间双边贸易和投资关系中的互惠互利仍是争论的焦点。根据 2016 年 6 月欧盟委员会报告欧盟对华新战略元素所述,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为其贡献了约 15% 的贸易额很显然,中国对欧盟与欧盟对中国的依赖程度难分伯仲。3因此,2016 年中国对欧盟的投资实现年同比 77% 的跳跃式增长至 350 亿欧元,而同期反向流动的资金则锐减 23% 至 80 亿欧元,这一状况令人担忧。4可供参考的是,2016 年欧盟对美投资约为 2770 亿美元。554% 的受访企业表示,与中国本土企业相比,外资企业遭受了不公平待遇,79% 的受访企业表示缺乏互惠互利最明显的的表现是市场准入壁垒。欧盟对华投资陷入停滞不前的境地 , 与此相对的是,中国企业在欧盟的扩张却几乎畅通无阻。鉴于外资企业在华并购受到诸多限制,其目前的扩张方式主要依靠自然增长。56% 的受访企业表示,若市场准入有所放宽将准备追加投资。因此只要降低准入壁垒,将会有大量外国投资进入中国经济。 欧盟商会会员认为,中欧间贸易增长的关键在于成功签订包含强有力的市场开放条款的中欧投资协定 。协定应最快于未来 12 个月内完成,亦或尽快达成。欧洲企业希望通过中欧投资协定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 改善监管环境 (36%); 自由进入新商业领域或产品细分市场 (16%); 降低在华并购壁垒 (13%);以及 在控制在华运营方面获得更多自主权,降低对本土商业伙伴或合资企业的要求 (13%)。 最后,今年的调查也提醒了整个欧洲。中国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受访企业认为本土私营企业已大幅提高创新能力,6特别是在切入市场和业务模式创新方面。尽管在工业产品领域的产品 / 服务和流程创新方面被认为进展不大,但 60% 的欧洲在华企业预期,到 2020 年前后,中国本土企业将会在创新能力方面迎头赶上。8合作伙伴 中国欧盟商会一、业绩回顾中国经济在 2016 年下半年出现好转,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上半年实行的重大财政刺激所致。7在经历四年的持续下跌后,生产者价格指数于 2016 年夏季转正,表明制造业开始回暖。除此以外,审慎的成本控制和需求的增长也是导致许多企业录得优于 2015 年的财务结果的两大因素。尽管如此,近半数的受访企业却表示,经营环境越发艰难。1.1 更强劲的财务表现依然未能掩盖潜在挑战尽管财务表现出现了令人可喜的反弹,但约一半的受访企业认为 2016 年的经营环境比前一年更为艰难。图 1:对半数的受访企业而言,经营状况依然富有挑战去年贵公司在华经营状况发展如何?2017N=5522014 2015N=5412016N=506 N=570经 营 变 得 更 加 困 难经 营 状 况 有 所 改 善 几 乎 没 有 变 化7 Magnier, Mark,中国的刺激措施有助于经济软着陆,华尔街日报,2016 年 6 月 1 日,查看日期 2017 年 4 月 15 日,;Magnier, Mark,中国 GDP 向经济改革发出干扰信号,华尔街日报,2015 年 7 月 15 日,查看日期 2017 年 4 月 15 日,9中国欧盟商会N=44N=12酒店N=68N=49机械设备 IT 和电信运输、物流和配送环保N=13 N=14航空航天制药N=13N=16食品和饮料法律N=26 N=23化工和石油专业服务医疗设备金融服务N=74N=29N=28 N=21土木工程与建筑N=14汽车和汽车配件N=570201745%49%经营变得更加困难几乎没有变化经营状况有所改善图 2:中国大陆经营难度(按行业)去年贵公司在华经营状况发展如何?1)N=54620172010N=3673%2%N=2622011N=2241%2012 2013N=4524% 2%3%N=4532014 2015N=1992%N=5062016增加 ( 5 - 20%)大幅增加 ( 20%) 大幅减少 ( 20%)保持不变 ( +/- 5%) 减少 ( 5 - 20%)图 3:经济回暖助力营业额增长贵公司2016年的中国大陆营业额相比2015年状况如何?1)按行业来看,经营环境几乎没有任何改善的迹象。事实上,在八个行业中,半数或以上的受访企业甚至认为经营环境变得更为艰难。只有环保行业逆势而上,近三分之一的受访企业表示 2016 年的业务经营更为顺畅环境保护法自 2015 年 1 月正式实施以来,执行日益严格,市场规模更大,可预测性也更强。1.2 收入和利润增长,但可持续性存疑在本年度的调查中,受访企业中收入出现增长的百分比自 2011 年以来首次上扬。1) 仅限所选行业1) 已排除“不适用”10合作伙伴 中国欧盟商会N=21N=16食品和饮料IT 和电信金融服务N=22土木工程与建筑N=14N=642%N=44机械设备法律N=25N=13航空航天酒店N=14环保 运输、物流和配送N=47专业服务N=73汽车和汽车配件N=28医疗设备2%N=28N=13 N=11化工和石油制药大幅减少 ( 20%)大幅增加 ( 20%) 减少 ( 5 - 20%)增加 ( 5 - 20%) 保持不变 ( +/- 5%)201739%10%16%N=5462%33%图 4:2016年与2015年中国大陆营业额比较(按行业)贵公司2016年中国大陆营业额相比2015年状况如何?1)2)5信息来源:商业信心调查数据,罗兰贝格战略咨询公司分析2017N=5632016N=50620152014N=4532013N=4522012N=2242011N=2622010N=3902009N=199N=230A负持 平正企 业 概 况 - 财 务 信 息图 5:实现息税前利润增长的企业比例创2012年以来的新高请描述贵公司2016年中国大陆息税前利润的变化趋势。 大部分行业的受访企业表示 2016 年的营业额有所增长。不过,在金融服务业,受访企业中报告实现年同比增长的比例从55%降至47%,其中一个季度甚至出现下滑。该行业在2016年四季度受到了监管机构难以预测的“窗口指导”的冲击。后续未公开的要求严格限制了可进行的交易量以及银行可贷出的外币金额,并且增加了管理负担,所有这几点都侵蚀了相关企业的利润。根据报告,2016 年的市场开放步伐缓慢(参见图 9),但欧洲企业的正息税前利润表明,其表现依然可圈可点。1) 已排除“不适用”2) 仅限所选行业11中国欧盟商会6N=21N=74专业服务N=68金融服务N=23N=16食品和饮料N=28医疗设备N=13制药N=12酒店N=264%N=14环保 法律土木工程与建筑运输、物流和配送N=14N=29N=13 N=44IT 和电信化工和石油航空航天 汽车和汽车配件N=49机械设备正 持 平 负11%17%71%N=5632017图 6:2016年中国大陆息税前利润 (按行业)请描述贵公司2016年中国大陆息税前利润的变化趋势。1)A航空航天N=11IT 和电信N=20运输、物流和配送N=17金融服务N=65汽车和汽车配件N=40环保N=12化工和石油N=25 N=41机械设备N=24医疗设备N=21法律N=15食品和饮料N=14土木工程与建筑N=57专业服务企 业 概 况 - 财 务 信 息2017N=4713%37%35%16%大幅减少 ( 20%)减少 ( 5 - 20%)保持不变 ( +/- 5%)增加 ( 5 - 20%)大幅增加 ( 20%)图 7:2016年与2015年中国大陆息税前利润比较(按行业)贵公司2016年的在中国大陆息税前利润相比2015年状况如何?1)2)金融服务企业由于收紧资本外流管制遭受连带损失,致使超过四分之一的企业息税前利润出现年同比下滑。1) 仅限所选行业1) 不包括“无法回答”的受访企业2) 仅限所选行业12合作伙伴 中国欧盟商会在分析自 2016 年二季度以来大多数行业出现业绩反弹的原因时,令企业受益的是 2016 年上半年开始的大规模经济和财政刺激方案,而不是重大改革措施或经济结构的变化。如果将稳定作为 2017 年的目标,人们不禁要问,这一动力还能促进增长多久?瑞银投资银行前顾问 George Magnus 最近得出结论:“如果经济政策和管理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这种状况很可能只能再持续两到三年时间。8此外,中国挥之不去的债务危机更加让人为其经济的前景感到担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17 年 4 月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性报告中指出:“尽管近期增长前景已经企稳,但运用政策手段控制杠杆和金融风险仍旧受制于当局的长期增长目标,即:截至 2020 年,使平均收入和中国经济规模翻番。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不断扩大信贷规模。”持续借贷的结果是“累积了大量超出预算的信贷(据国际清算银行估算,现今的信贷缺口已达 25% 左右),有证据表明,如此规模的信贷激增往往非常危险。激增的持续时间越长,规模越大,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便越高,在汇率弹性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更是如此。”98 Magnus, George,中国经济重新企稳,但金融乱象疑点重重,Georgemagnus,2017 年 3 月 21 日,查阅日期 2017 年 4 月 15 日,9 全 球 金 融 稳 定 报 告: 纠 正 政 策 组 合, 国 际 货 币 基 金 组 织,2017 年 4 月, 查 看 日 期 2017 年 4 月 20 日, 第 24 页,13中国欧盟商会8信息来源:商业信心调查数据,罗兰贝格战略咨询公司分析B 中 国 商 业 环 境 展 望 总 体20%31%49%无 变 化不 及 首 次 进 入 中 国 市 场 时 受 欢 迎与 首 次 进 入 中 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