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阿里巴巴新基建洞察之5G智能经济应用场景研究报告主编 | 肖剑监制 | 刘松、宿宸设计统筹 | 王甸甸 联合设计制作 | 阿里云设计中心出品团队 | 联合出品 | 阿里巴巴新基建洞察之5G智能经济应用场景研究报告124563CONTENT阿里巴巴新基建洞察之5G 技术简述5G 商业进展5G 智能经济应用场景5G 对行业带来的影响阿里巴巴 5G 研究及实践结束语5G 智能经济应用场景研究报告5G 的四大方向性应用场景5G 的重要行业应用5G 标准进展5G 商用进展5G 手机进展5G 中国进展高速率(eMBB)低时延(uRLLC)大连接(mMTC)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3新基建的号角吹响,作为新基建之首的 5G,也按下了加速键。仅 3 月份三大运营商就发布了近 50 万个 5G 基站主设备集采。随后工信部要求三大运营商在今年三季度提前完成全年的 5G 基站建设,因疫情而延滞的大规 模 5G 基站建设拉开了序幕。当疫情让诸多社会公共服务几乎停摆的时候,以 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正在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载体。而 5G 在新基建中处于最根本的通信基础设施。它与 4G 最大的区别在于已经突破了面向个人的移动互联网范畴,广泛进入到产业和行 业领域中。但只有完成 5G 的商业闭环,才算是迎来 5G 真正的春天。在5G商用的半年时间里,大家似乎身边并没有感受到 5G 带来的变化,甚至连 5G 手机都看不到几款。那么 5G 真的很快吗?5G 真的会引爆行业应用和机遇吗?哪些行业是 5G 的典型应用场景?它们都有哪些价值?这正是本研究报告要探索的内容。在新基建成为政府热词和工作重心的今天,我们对 5G 的最新进展、发展问题及应用场景做出深度梳理。5G 对各个行业应用的匹配度和成熟度并不一致,阿里巴巴认为 5G 带来直接变化的四大通用应用方向为视觉锐度、极致体验、端云一体以及现场增强。结合 5G 在各个行业的落地,我们梳理出 5G 行业应用成熟度分析,并详细分析了各个行业的 5G 应用落地相关领域。在这个变化和不确定性成为常态的时代里,新基建不仅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提供载体,更将催生出新的业务形态和发展模式。序515G 技术简述三大技术特性决定行业应用方向 15G 是第五代无线技术通信技术,其相对于 4G 而言,最核心的技术指标聚焦在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三个主要应用场景方向上。而这三个方向的落地其实各不相同。虽然 5G 在实验环境下(网络空载单点测试)无线下载速率可达 2000M4000Mbps(综合中国/日本/英国/印度/意大利测试结果),但实际上在现网应用中并没有这么快,韩国及美国是全球最早商用 5G 的国家(其中韩国截至2019年底已经超过 400 万用户),在真实现网中测试,5G 下载速率大约在 300600Mbps ,约为 4G 下载速率的 24 倍。5G 类似 4G,均有速率叠加技术(载波聚合)不断进行速率升级,因此 5G 的下载速率还可以更快,这完全取决于业务场景需求和运营商成本投入。 图: 1 5G 时代三大技术应用场景 Source: ACRC面向全行业的大连接物联网10Gbps的理论峰值速率5GeMBB极致移动带宽uRLLC超低延时通信mMTC海量机器互连1ms的空口延时超高可靠性高速率(eMBB)165G技术简介5G 超高可靠超低时延(时延低于1毫秒)通信,主要面向车联网、工业控制等对时延和可靠性具有高要求的垂直行业。5G 标准的制定,西门子/博世等企业均参与其中,提出了从运动控制、控制设备互联、可移动生产 设备、AR 等 5G 技术在工厂生产区内部的诸多未来应用场景以及相应的需求。但该场景的落地仍然需要较长时间。(目前工厂的生产线对无线网络在带宽、时延、可靠程度的需求的指标总体较低,西门子/博世主要布局在未来的 “智慧工厂”所需要的灵活性、移动性和多用途适用性以及“制造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高可靠性)5G mMTC 主要是针对未来物联网海量低功耗、低带宽、低成本和时延要求不高的场景所设计,但从目前 5G 的标准进展来看,mMTC 是争议最大的一个领域。也是目前仍未完成标准的领域。5G 革命性不仅仅在于它涵盖更多应用场景和更复杂的技术,还在于其有更强的包容性,目前看R16版本预计将现有的 NB-IoT/eMTC 标准纳入 5G 物联网中。在实际商用中,目前部署的 NB-IoT/eMTC 单基站设计容量可接入数万终端,但国内 NB-IoT 平均每个基站仅接入了数百个终端,利用率过低。而 5G mMTC 设计每平方公里可实现 100 万终端的大容量接入,目前来看技术 超前市场发展,因此 mMTC 的广泛应用及规模应用预计将更加漫长。2020 年 5 月工信部发文关于深入推动移动 物 联 网全面发展的通知也应证了这一点,通知要求到 2020 年底,NB-IoT 网络实现县级以上城市主城区普遍覆盖。未来物联网的连接和承载仍将以 NB-IoT 为主,5G 则满足高速率/低时延场景需求。低时延(uRLLC)2大连接(mMTC)3715G 商用进展商用1年的5G进入规模起步初期2目前已经商用 5G 的国家一共至少 50 个,在中国之前正式放号的国家一共有 8 个:韩国、美国、瑞士、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及阿联酋。日本在 2020 年 3 月 25 日正式开始商用。从 OpenSignal 现网实际测试来看,相比 4G 速率,5G 最多提高 2.7 倍(美国)。其中我国运营商由于加速了 5G 网络建设,在目前网络利用率较低、国内用户较少的情况下 5G 现网测试速率是 4G 速率的 810 倍。目前全球 5G 用户数非常少,2019 年底全球突破1000 万用户。美国两大运营商只是在部分城市开通 5G 商用。整体上韩国在覆盖上占据全球先发截止到目前,5G 标准并未完全制定!5G 标准分为 R15(可简单理解为某一阶段标准)、R16 (可简单理解为 后一阶段标准)版本。R15 支持 5G 三大场景中的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和超可靠低时延(URLLC)两大场景,并已经于2018 年 6 月份冻结(独立组网标准)。而 R16 版本(mMTC)的冻结,3GPP 在 2019 年明确宣 布推迟到 2020 年 3 月份。由于疫情的影响,目前继续顺延,已经至少推迟到 2020 年 6 月底。5G 标准进展15G 商用进展285G商用进展韩国将实现 5G 全国土覆盖)。终端的发展从来不是独立完成的,需要和芯片厂商、网络厂商联动,在实际网络中进行频繁的测试及联调。受中美科技制裁影响,5G 终端的发展走的并不太顺利。在 5G 手机基带芯片上,华为第一次超过了高通,2019 年 7 月底发布的华为 5G 手机 Mate20X,直接内置华为海 思 Balong5000 双模芯片(支持 SA 及 NSA 双模),而前期在国外上市的 5G 手机,大部分使用高通X 50 芯片(只支持 NSA 单模),且芯片性能测试上华为更加领先。高通的 X55 双模 5G 芯片直到 2020 年 2 月 19 日才正式推出。落后华为 7 个月。目前在国内外上市的 5G 手机,品牌和款型有限,除了华为以外(注:华为海思手机芯片只自用,不外卖),市场上陆续有使用高通 X50 芯片的三星、OPPO、VIVO、小米、联想、中兴等手机。19 年底联发科双模芯片也正式发布。(苹果手机由于 iPhone11 在 2019 年上半年定型,当时 5G 芯片并不成熟,因此没有使用 5G 芯片,不支持 5G,在 2020 年即将发布的 iPhone12 上才会正式搭载高通 X55 5G 芯片)。因为各国网络频率及网络环境不同,第一批上市的 5G 手机需要进行大量的现网测试和参数调测,这也是5G 手机规模商用不可或缺的阶段。所以 2019 年中市场上的 5G 手机处于小批量试水和实验阶段。并且除了华为以外,图: 2 华为第一次在 5G 基带芯片领域超越高通 Source: 21st CBH5G 手机进展39大部分前期手机(使用 X50 芯片的 5G 手机)在 2020 年下半年后,将难以使用中国的 5G 网络(高通 X50 芯片不支持 5G 独立组网)。全模 5G 手机真正的成熟规模出货期,受疫情影响,至少要在 2020 年 6 月份以后。4G 时代,中国商用时间大致晚于美国、日本、韩国 2 年左右,而5G时代,中国基本上与美国、韩国处于全球最早商用的同一时间段。2019 年 6 月 6 日,工信部向四大运营商(含广电)发放 5G 商用牌照,目前正在进行 5G 网络建设过程中 ,2019 年 11 月三大运营商正式发布资费。截至 2019 年底全国 5G 商用用户突破 300 万。由于 5G 无线频段比 4G 频段更高,因此 5G 单基站覆盖范围更小,5G 网络相比 4G 需要建设更多宏基站( 达到同样覆盖,5G 基站数量约为 4G 的 2 倍),这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更长的建设周期。因此全球大部分运营商的 5G 建设是结合 4G 覆盖进行补充。在数据量较大的热点地区(例如金融街、CBD 等商务区)建设 5G 基站来分流手机上 网流量。我国运营商最开始的方案也是先采用非独立组网(NSA)与 4G 结合,再逐步过渡到未来的 5G 独立组网(SA)。但 2020 年由于新基建的建设,我国 5G 建设快速跃进为更激进的独立组网方案(注:5G 网络切片技术必须在独立组网基础上才可实现)。独立组网意味着运营商更大的投资成本(独立组网需要新建 5G 核心网,非独立组网则不需要,2020 年三大运营商 5G 资本开支至少将超过 2000 亿人民币)。5G 中国进展45G商用进展图: 3 5G 投资巨大导致电信/联通合建网络 Source:运营商财经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