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20 年 6 月 14 日 非银行金融 厚积薄发,拐点将至 保险 行业 2020 年 下半年 投资策略 行业 中期报告 保险行业 2020 年下半年 投资观点: 年初以来多家险企整体战略及未来取向有所分化,疫情冲击下转型战略使保费承压。随疫情负面冲击逐渐退去,险企转型成效或将厚积薄发 , 保费与利率拐点值得期待。 负债端: 保费收入改善可期, 互联网 健康 养老 助力 ( 1)在疫情导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下滑预期下,财富效应减弱,保费收入增速分化。 寿险方面, 在代理人展业恢复及险企积极转型下,二季度新单保费有望出现拐点 ;财险方面, 随乘用车市场继续回暖 ,预期车险保费将有所改善,同时非车险继续贡献增长点。 ( 2)疫情冲击下线上化经营及健康意识突显。互联网保险及健康险政策落地, 养老金融的发展, 保费保持较高增速,促进下半年保费增速回暖。 资产端: 聚焦另类投资,期待利率拐点 ( 1)净投 资收益受长端利率影响下滑。 全球经济波动下,长端利率出现下行趋势, 上市险企净 投资收益 有所下滑。随疫情负面冲击有所释放,利率拐点 或将到来 。( 2) 险企投资结构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高股息股票,另类投资比重,投资收益震荡调整。 估值 : ( 1) 新业务价值是内含价值增量的重要组成,内含价值的稳健增长是保险股价值提升的核心。( 2) 目前各险企虽面临 疫情叠加 转型压力,但估值处于十年中低位水平,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投资建议:( 1) 短期 推荐 :新华保险( 601336.SH/1336.HK) ,中国人寿 (601628.SH/2628.HK)等业绩边际改善, 在代理人扩员下 NBV 及营收 超预期的公司 。 ( 2) 长期 推荐 : 较早布局金融科技领域且内含价值最为稳健的 正在转型中的 中国平安( 601318.SH/2318.HK), 和 股息率较高且估值最低的中国太保 (601601.SH/2601.HK),受利率影响较 小 的 财 险 龙 头 中 国 人 保 (601319.SH/1339.HK) , 中 国 财 险( 2328.HK) 。 ( 3) 建议 关注: 港股上市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6060.HK)。 风险提示: 保费收入不及预期 ; 商车费改影响大于预期 ; 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大于预期 ; 利率下行加剧 ; 监管部门的政策变动 证券 代码 公司 名称 股价 EPS PEV( X) 投资 评级 19A 20E 21E 19A 20E 21E 601318 中国平安 74.28 8.17 10.06 12.18 1.13 0.95 0.80 买入 601601 中国太保 29.47 3.06 3.48 3.93 1.21 1.09 0.97 买入 601628 中国人寿 26.86 2.06 2.22 2.58 0.85 0.78 0.71 买入 601319 中国人保 6.34 0.51 0.43 0.55 1.21 1.09 0.97 买入 601336 新华保险 45.67 4.67 5.2 5.79 0.68 0.60 0.54 买入 2318 中国平安 78.40 8.17 10.06 12.18 1.13 0.94 0.80 买入 2601 中国太保 21.75 3.06 3.48 3.93 0.43 0.38 0.34 买入 2629 中国人寿 15.08 2.06 2.22 2.58 0.45 0.41 0.37 买入 1339 中国人保 2.39 0.51 0.43 0.55 0.43 0.38 0.34 买入 1336 新华保险 25.50 4.67 5.2 5.79 0.37 0.33 0.29 买入 2328 中国财险 6.84 1.09 0.89 1.03 0.85 0.75 0.67 买入 资料来源 : Wind, 光大证券研究所测算 ,股价及汇率时间为 2020 年 6 月 11 日 增持 (维持) 分析师 王一峰(执业证书编号: S0930519050002) 010-56513033 wangyfebscn 联系人 郑君怡 010-56513153 zhengjyebscn 行业与 沪深 300 对比图 资料来源: Wind 相关研报 行业龙头地位稳固,承保利润持续释放 中国 财 险 ( 2328.HK ) 投 资 价 值 分 析 报告 2020-5-28 新业务价值承压,期待渠道改革拐点 中国平安( 601318.SH) 2020 年一季报点评 2020-4-24 NBV 逆势增长,短期利润承压 中国人寿( 601628.SH) 2020 年一季报点评 2020-4-24 疫情冲击新单,投资带动利润增长 中国太保( 601601.SH) 2020 年一季报点评 2020-4-26 新单逆势增长,投资大增利润 新华保险( 601336.SH) 2020 年一季报点评 2020-4-29 承保利润提升,投资端稳健 中国人保( 601319.SH) 2020 年一季报点评 2020-4-30 -20%-15%-10%-5%0%5%10%15%20%19/0619/0719/0819/0919/1019/1119/1220/0120/0220/0320/0420/05保险 (申万 ) 沪深 300 2020-06-14 非银金融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投资聚焦 研究背景 2020 年初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响, 同时, 全球经济波动下,长端利率出现下行趋势,险企负债端及投资端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 ,今年以来保险行业保费收入放缓,利润分化 。 疫情及转型是如何影响 今年以来保险业经营的 ? 随 着 疫情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有所释放,各行各业复工复产有序展开,我们如何看待 二季度及下半年 保险行业的发展? 疫情后时期 保险行业存在什么机遇与挑战?本篇报告将为您阐述。 我们的 创新之处 和市场上的行业报告不同,我们 分析 了 疫情及转型对今年以来保险股的影响,从 定性和定量两方面 预测 疫情负面冲击退去 后 ,在 公司战略差异 下2020 年 二 季度 及全年保险行业发展 , 以 及“疫情”后时期保险行业的机遇和挑战。 ( 1)对 疫情 及保险公司转型 如何对今年保险业经营 产生影响进行分析。 ( 2)对 二 季度保费收入及全年保费收入做出预判。 ( 3)从互联网保险及健康险的机会入手,对“疫情”后时期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同时, 提出 “疫情”后时期保险行业未来发展的挑战。 ( 4)基于基本面分析同时结合估值变化等敏感性测试给出长期投资建议。 投资观点 我们认为短期来看,疫情虽然较大影响保险公司展业及保费收入增长,但长期来看“疫情”推动了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一方面,“疫情”带来的对线上 销售、承保、理赔、退保的需求,推动保险行业从传统向创新发展,从线下向线上发展,推动互联网保险进程。另一方面,“疫情”带来的人民群众对保险认知的改变及健康保障意识的提升将带动健康险养老险的增长,同时财险方面,责任险方面也会有所发展。综上所述,保险行业短期或有波动,长期价值提升潜力大。 投资建议: ( 1)短期推荐:新华保险( 601336.SH/1336.HK) ,中国人寿 (601628.SH/2628.HK)等业绩边际改善,在代理人扩员下 NBV 及营收超预期的公司。( 2)长期推荐:较早布局金融科技领域且内含价值最为稳健的正在转型中的中国平安( 601318.SH/2318.HK),和股息率较高且估值最低的中国太保 (601601.SH/2601.HK),受利率影响较小的财险龙头中国人保(601319.SH/1339.HK),中国财险( 2328.HK)。( 3)建议关注:港股上市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 (6060.HK)。 2020-06-14 非银金融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证券研究报告 目 录 1、 今年以来保险业经营回顾 . 4 1.1、 寿险:保费增速放缓,新单保费增速分化 . 7 1.2、 产险:车险保费增速下滑,综合成本率下行 . 8 1.3、 健康险:疫情提升保险意识促进健康险大幅增长 . 10 1.4、 资产端:净投资收益下滑,利润分化 . 10 2、 二季度及全年展望:转型成效厚积薄发,保费与利率拐点将至 . 11 2.1、 保费收入增速改善,新单保费迎来拐点 . 11 2.2、 投资端压力加大,聚焦另类投资 . 13 2.3、 利率已小幅上行,险企估值或修复 . 14 3、 疫情后时期保险行业机遇与挑战 . 14 3.1、 机遇:健康养老市场空间巨大 . 14 3.2、 机遇:互联网保险再次启航 . 18 3.3、 挑战: NBV 承压,增速分化 . 23 3.4、 挑战:投资收益率假设影响内含价值可靠性 . 23 4、 投资建议 . 24 5、 重点标的 . 26 5.1、 新华保险( 601336.SH/1336.HK) . 26 5.2、 中国人寿( 601628.SH/2628.HK) . 27 5.3、 中国平安( 601318.SH/2318.HK) . 28 5.4、 中国太保( 601601.SH/2601.HK) . 30 5.5、 中国人保( 601319.SH)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 1339.HK) . 31 5.6、 中国财险( 2328.HK) . 33 6、 风险分析 . 34 2020-06-14 非银金融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4- 证券研究报告 2020 年以来保险股股价下跌幅度较大 。 2020 年至今(截至 6 月 11 日)申万 保险指数下跌 14.7%,下跌幅度较大,中国太保下跌幅度最大为 23%,中国人寿下跌 19%,新华保险下跌 9%,中国人保下跌 17%,中国平安下跌12%。 2020 年一季度保险板块业绩分化原因 :( 1)负债端,寿险方面,“疫情”带来的人均产能下滑叠加险企价值转型导致行业保费收入增速放缓;财险方面,新车销量持续低迷叠加“疫情”影响续期保单,总体增速大幅放缓;( 2)投资端,股票市场波动与长端利率下行导致 Q1 投资收益 承压,部分险企通过实现浮盈增润。 图 1:近一年 申万 保险 指数 走势 图 2:今年以来各 A 股上市保险公司股价走势 资料来源: wind,股价截至 2020 年 6 月 11 日 资料来源: wind,股价截至 2020 年 6 月 11 日 1、 今年以来 保险业经营回顾 一 季度 保险行业整体保费收入增速放缓,不同险种增速下滑程度分化。保险业原保费收入为 1.67 万亿,同比增长 2.3%,增幅同比下降 13.6bps。寿险同比下滑 0.6%,增幅同比下降 15.2bps。健康险同比增长 21.6%,增幅同比下降 17.5bps。意外险同比下滑 11.7%,增幅同比下降 35.8bps。财产险同比增长 0.3%,增幅同比下降 7.7 bps。 分险种来看。 意外险增速下滑最大,增速由正转负,而健康险虽增幅下降 17.5bps 但总体增速仍为各类险种最快 , 达 21.6%。行业寿险及财产险均基本与去年 同期 持平。 -20%-15%-10%-5%0%5%10%15%20%沪深 300 保险 (申万 ) -35%-30%-25%-20%-15%-10%-5%0%5%中国平安 中国人寿 中国人保 中国太保 新华保险 2020-06-14 非银金融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5- 证券研究报告 图 3: 2020 年一季度行业整体保费收入增速放缓 资料来源: wind 图 4: 2020 年一季度行业健康险增速放缓幅度较小 资料来源: wind 图 5: 2020 年一季度行业意外险保费收入增速下滑较大 资料来源: wind -30.00%-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亿元) 同比增速 -30.00%-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健康险保费收入(亿元) 同比增速 -15.00%-10.00%-5.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17-012017-032017-052017-072017-092017-112018-012018-032018-052018-072018-092018-112019-012019-032019-052019-072019-092019-112020-012020-03意外险保费收入(亿元) 同比增速 2020-06-14 非银金融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6- 证券研究报告 图 6: 2020 年一季度行业财险保费收入下降幅度增大 资料来源: wind 疫情 期间 银保监会推出各类政策推动行业发展。 银保监会 先后发布 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服务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和 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 等通知。 险企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支持疫情 防控 ,( 1)扩展保险责任, 截至目前 已有 超过 35 家 人身保险公司将 现有 400 余款的意外险和疾病险责任范围,扩展至包含新冠肺炎导致的身故、伤残和重疾的赔付 。( 2)保险服务线上化,保障投保人利益。( 3)开发并销售保障复工的创新险种。 表 1:疫情以来推出有关防控的保险政策 时间 监管动态(政策或意见) 主要内容 2020/1/26 发布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服 务配合做好工作的通知 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保障金融服务顺畅;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强化疫情防控金融支 持; 做好受困企业金融服务(主要针对疫情严重地区及医院、医疗科研单位) 2020/2/3 关于做好财产保险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保险理赔服务和保险产品开发有关工作的通知 一是开通绿色通道,确保理赔服务及时到位。二是简化理赔流程,提高保险理赔效率。三是 创新理赔方式,确保理赔服务畅通 。四是扩展责任范围,为疫情防控提供产品供给。五是合理开发产品,维护财产保险市场秩序 2020/2/3 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人身保险服务工作的通知 一是开通绿色通道,确保理赔服务及时到位。二是 适当扩展保险责任 ,发挥保险保障功能。三是 丰富产品供给 ,加大一线人员保障力度。四是强化销售管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五是加强疫情防控,维护稳健经营。六是做好信息报送,保持联络通畅。 2020/2/11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广人身保 险电子化回访工作的通知 明确了电子化回访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规定了保险公司开展电子化回访的条件 ;要求保险公司保障投保人自主选择回访方式的权利 ;回访内容、完成回访、回访质量管控等作出了规定 ;认可电子化回访的效力 2020/2/26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健康保障委托管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一是明确保险公司开展健康保障委托管理业务开展条件,同时规定 可将疾病审核和费用支付等纳入委托事项 ; 二是回归业务本源,取消产品备案 ; 三是取消委托投资功能,规范管理费用 , 要求保险公司不得将健康保障委托管理业务异化为理财业务 ; 四是加强业务监管,防范潜在风险。 2020/4/2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长期医疗保 险产品费率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 通过引入费率调整机制,解决了困扰医疗保险发展的制度障碍,明确传达了 鼓励发展长期医疗保险 的积极信号 .一是明确费率可调的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范围 ; 二是明确费率调整的基本要求 ; 三是明确产品条款及产品说明书相关内容 ; 四是明确费率调整的信息披露要求 ; 五是规范保险公司销售行为,明确对违规行为的监管措施。 资料来源:银保监会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叠加近期险企战略转型从负债端及投资端两方面 显著影响保险 行业。 一方面, 疫情使得负债端代理人人均产能下滑从而导致保费收入下滑,同时疫情通过影响资本市场投资收益率影响保险投资端。另一方面, 保险公司不同的战略方向进一步导致保费收入及 NBV 短期分化,同时投资策略导致的差异也让险企利润分化 。最后, 新单保费收入及投资差异将同时通过新业务价值影响险企内含价值的增长。 -5.00%0.00%5.00%10.00%15.00%2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财产险保费收入(亿元) 同比增速 2020-06-14 非银金融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7- 证券研究报告 1.1、 寿险 : 保费增速放缓,新单保费增速分化 分险企来看,在新冠“疫情”叠加险企价值“转型”的背景下,上市险企一季度寿险保费收入分化。 国寿 /平安 /新华 /太保 /人保 2020 年 1-3 月分别实现保费收入 3078/1742/582/918/536 亿元,同比增长 13%/-11%/35%/ -1%/-9%, 3 月单月保费增速分别为 -4%/-5%/19%/-4%/-10%。 一季度险企寿险新单保费增长差异加大,整体呈下行趋势。 2020 年一季度太保 寿险新单保费 同比 下滑幅度高达 30%,平安 同比 下滑 19%,国寿同比 增长 16%,新华 同比 增长 174%。国寿和新华新单 同比 正增长分别得益于开门红较早启动和通过银保趸交扩大规模,整体来看,受疫情影响,一季度新单保费 同比 增长下行趋势明显。 图 7: 2020Q1 寿险保费收入增速分化(亿元) 图 8: 2020Q1 寿险新单保费分化 (亿元) 资料来源: wind 资料来源: wind 人均 产能下 滑叠加代理人留存率降低 影响寿险 保费收入。 由于保险行业特别是寿险行业是代理人驱动型的,整个行业代理人渠道保费占整体保费收入的 80%左右。此次 疫情防控主要包括居民家隔离,减少出行限制大规模聚集和人口流动, 代理人展业需要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 此次疫情对保险业寿险负债端的影响主要是人均保单件数 及件均保费 ,导致的整体保费收入下滑。同时人均 产能 下滑导致代理人脱落率提升,留存率降低也间接导致代理人人数小幅下滑。两者的同时作用 进一步 导致总保费收入下滑。 图 9:代理人渠道是寿 险销售主要渠道 ( 2019 年) 图 10:人均 产能 下滑是保费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 资料来源: wind 资料来源: wind -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新华 国寿 太保寿 人保寿 平安寿 2020Q1寿险保费收入 同比增速 -80%-60%-40%-20%0%20%40%60%80%020040060080010001200新华 国寿 太保 平安 2020Q1寿险新单保费收入 同比增速 0%20%40%60%80%100%120%中国平安 中国太保 中国人寿 新华保险 代理人渠道 银保渠道 团体或其他渠道 2020-06-14 非银金融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8- 证券研究报告 五家险企转型方向差异,导致业绩分化。 2020 年五家险企整体战略及未来取向有所分化。公司产品销售量价产生不同的战略方向。平安和太保着重保险回归保障,险企重价值转型导致短期保费承压,但 长期贡献价值 。参考国际经验,价值化转型为保险公司长期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利差驱动到死差驱动是保险行业长期稳健发展的核心。同时疫情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有所释放,各行各业复工复产有序展开,预期国内疫情环境 改善 叠加转型成效下,险企经营将厚积薄发 。 表 2:险企战略转型各不相同 险企 战略计划 战略转型情况 中国平安 寿险:“ 2355”改革工程计划(准备筹建互联网寿险公司)积极调整代理人队伍,科技赋能提高准入门槛并加强培训考核,减少代理人规模,通过提升队伍产能带动增长。 2018 年中期开始代理人清虚,重价值保费,淡化开门红,保费结构持续调整,降低年金分红险,提升长期保障及长期储蓄型险种销售。短期保费受较大影响。金融科技继续投入。 中国太保 从转型 1.0 的“两个聚焦”发展策略向转型的“两个聚焦”发展策略向转型 2.0 的“三个聚焦”延续 代理人清虚较早,代理人数量下滑但人均产能提升困难。开始科技转型道路。 中国人寿 “鼎新工程”从人力驱动向人力与科技双轮驱动转型;从规模取向价值与规模有机统一转型;资产端投资部进行市场化改革 目前仍以人力驱动,未来发展科技驱动,短期保费受人力驱动增 长迅猛。 新华保险 “ 1+2+1”战略。以寿险业务为核心,定位个险核心渠道,多渠道合力发展;布局养老、健康产业 高保障型健康险销售导致近年保费承压。 CEO 调整后,公司总体产品战略重新搭配年金等理财产品销售,人力驱动战略及银保渠道 重新开启。 中国人保 高质量发展转型的“ 3411”工程;从银保业务为主向个险业务为主转型 寿险仍以银保渠道为主;财险运用科技手段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 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战略分化 , 不同公司件均保费各不相同,平安、太保专注保障型产品,新华、国寿年金型产品价格优惠力度大,但在突发“疫情”下保险公司策略分化, 我们认为,疫情导致的人均 产能 的显著下滑将是导致保费收入显著下滑的主要原因。 疫情 赔付对行业总体冲击不大 。 根据中国保险业协会数据, 截至 5 月 18日,保险行业抗疫专属理赔累计 19.71 万件,累计赔付金额 4.39 亿元,其中,人身险公司方面累计赔付 2.91 亿元,财产险公司方面累计赔付 1.48 亿元。行业向国际 /境外捐款、捐物总额达 3056 余万元 。寿险方面, 由于本次“疫情”影响,涉及的主要保险合同包 括寿险、意外险及健康险(包括重疾险和医疗险),但负有赔付义务的合同仅限寿险及极少部分重疾险 及百万医疗险 。 疫情赔付对行业总体冲击不大 。 表 3:可赔付新型肺炎的险种及赔付责任范围 险种 赔付情况 寿险 因新型肺炎引起的 身故或全残 可赔付 意外险和重疾险 除监管要求扩展外, 一般保险合同 名录中并未存在新型肺炎的赔付责任,保险公司不需要赔付;由于肺炎造成的深度昏迷(用呼吸机维持96 小时后) ,或者 其他重疾类似 肾衰竭透析 90 天 以上 , 以及 有身故责任的重疾险可以赔付,等待期一般是 90 或 180 天。 百万医疗险 赔付免赔额(通常为 1 万)以外 的 医疗费用, 由于 国家财政免费治疗确诊病例, 实际 赔付率 不高 资料来源: 慧择保险网, 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1.2、 产险: 车险保费增速 下滑 , 综合成本率下行 “ 疫情”对产险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车险,历年车险占产险保费收入的比例 在 60%左右,新车销量大幅下滑是 1-2 月财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的主要原因。 此次疫情一方面影响新车销量导致车险新单下滑,另2020-06-14 非银金融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9- 证券研究报告 一方面现有保单续保受到一定障碍。据汽车业协会数据, 1 月新车销量 同比下滑近 20%, 2 月新车 同比 下滑 80%, 下滑幅度进一步扩大 。 汽车行业持续低迷将导致车险增速继续下滑, 2 月车险保费下滑幅度较 1 月进一步加剧 ,单月保费平均下滑 7%左右。 3 月汽车销量下滑幅度并未增加,车险增速大幅回升。 图 11: 2020Q1 汽车销量单月同比下滑显著 (辆) 图 12: 2020 年 3 月产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回暖 (万元) 资料来源:银保监会,汽车业协会 资料来源: wind 图 13:产险保费收入占比细分( 2019 年) 资料来源:银保监会 非车险方面,总体增速受疫情影响小于车险。 疫情管控导致出行出游人数受限,旅行意外险直线下滑,但由于意外险占产险公司保费收入比例低于5%, 2019 年全行业产险意外险仅 贡献 527 亿的保费收入,总体对产险公司影响不大。货运险及交通运输等受影响的其他非车险险种占比低于 1%,预计保费会略有下滑但非车险压力总体不大。 疫情期间非车险拉动保费收入正增长,综合成本率下降。 2020Q1 行业车险保费累计 1939 亿( YOY-2.7%)拖累总财产险( 2962 亿)增速至 0.3%。分公司来看,三家险企保费收入均维持 同比 正增长,其中太保财增速最快高达 10%,人保财增速最慢为 1.7%。 2020Q1 财产险综合成本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平安下滑 0.5pct,太保下滑 1.2pct。 -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0%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2019-012019-022019-032019-042019-052019-062019-072019-082019-092019-102019-112019-122020-012020-022020-03汽车销量单月值 同比 -15.00%-10.00%-5.00%0.00%5.00%10.00%15.00%20.00%-1,000,0002,000,0003,000,0004,000,0005,000,0006,000,000人保财险 平安财 太保财 1月单月保费 2月单月保费 3月单月保费 1月同比增速 2月同比增速 3月同比增速 8188 527 车险 保证 健康 责任 农业 企 /家财险 意外 工程 单位:亿元 2020-06-14 非银金融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0- 证券研究报告 图 14: 2020Q1 财险保费增速分化 (亿元) 图 15: 2020Q1 综合成本率下降 资料来源: wind 资料来源: wind 短期来看,此次疫情影响出行导致车险出险率下行,抵减车险保费收入的下滑带来的净利润下滑。 产险赔付支出一季度下滑 11.7%至 1261 亿元,综合成本率下降。长期来看此次“疫情”引起的数字化理赔及线上服务加速发展,总体赔付率将不升反降,车险综合成本率下行趋势将持续。 1.3、 健康险:疫情提升保险意识促进健康险大幅增长 短期疫情影响下,健康险保费增长势头不损,未来半年或将迎来一波小阳春。 不同于寿险和财险业务的分化局面,健康险业务在今年 1 月仍旧保持较高的增速。具体来看, 1 月人保健康保费收入达到 48.88 亿元,同比增长23.06%;平安健康更是在 2019 年 1 月同比翻番达到 7.39 亿元之后,今年 1月再度 同比 增长 72.53%,保费收入达到 12.75 亿元 , 2 月平安健康险保费收入继续上行 , 同比 增速高达 109%。我们参考 2003 年非典时期数据来分析疫情对后续健康险保费的影响。数据显示,非典疫情缓解后,健康险单月保费收入迎来迅速反弹, 2003 年 5 月、 6 月和 7 月单月保费同比分别增长3.09、 2.65 和 1.58 倍,远高于前后两年同期水平及同年其他月份水平。 疫情影响下人们保险意识有所提升,促进疫情期间健康险保费大幅增长。 图 16: 2002-2004 年 健康险保费收入增速 图 17:平安健康 2020 年 1-4 月保费收入 (亿元) 资料来源: wind 资料来源: wind 1.4、 资产端: 净投资收益下滑,利润分 化 2020Q1 上市险企净投资收益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总投资收益率分化。 中国人寿( 5.13%) 新华保险( 5.10%) 太平洋保险( 4.50%) 中国0.0%2.0%4.0%6.0%8.0%10.0%12.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人保财 平安财 太保财 2020Q1财险保费收入 同比增速 -1.4%-1.2%-1.0%-0.8%-0.6%-0.4%-0.2%0.0%95.5%96.0%96.5%97.0%97.5%98.0%98.5%平安 人保 2020Q1 2019Q1 同比 -100%-50%0%50%100%150%200%250%300%35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0%20%40%60%80%100%120%01020304050607019/0119/0219/0319/0419/0519/0619/0719/0819/0919/1019/1119/1220/0120/0220/0320/04健康险 同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