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证券研究报告 家电电器 行业 研究 /深度 报告 主要观点: 三大优势吸引家电产业向安徽转移 中国家电产业经历了从沿海省份向安徽进行产业转移的浪潮, 一方面是由于产业自身发展驱使家电企业离开原来的集群,另一方面安徽省的政策优势、集群优势、区位优势也在吸引家电企业向安徽转移。 安 徽省家电产业现状:规模全国第二,配套产业完善 经历过承接产业转移和加入长三角之后,安徽省家电产业发展环境逐步改善。目前安徽省家电产业规模全国第二大,聚集了全国几乎所有的知名品牌,已形成 “ 13+1000” 的 “ 龙头 +配套 ” 产业格局,同时产业集群效应凸显,家电产业增长迅速。 不同阶段安徽家电产业发展主导因素不同 安徽家电产业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国企改制、引入外资、承接本土企业转移、智能化发展。不同阶段,推动安徽家电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各有不同。 安徽紧跟国家政策、顺应产业发展方向,布局智能制造 , 发展智能家居 安徽科技投入逐年提升;合肥、滁州、芜湖三大家电城市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随着政策 落地, 家电 企业也纷纷提升工厂智能化水平,引领安徽省家电业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随着行业发展、国家政策支持,安徽省积极引导智能家电行业发展,提出形成以合肥为主体的 “一体二翼二足多节点 ”智能家居产业格局,吸引 更多 智能家居项目落地。 安徽家电企业众多,涉及品类广泛,形成合肥、滁州、芜湖三足鼎立格局,具有一定集群优势 美的最早进入安徽市场,格力电器和海尔智家布局稍晚;格力涉及品类主要为空调,美的是多品类探索,海尔智家的布局则不仅局限在家电品类, 还 涉及计算机等领域;格力、美的、海尔智家在安徽布局主要集中在合肥。从产业链上游企业看,部分安徽家电产业上游企业同时为美的、格力、海尔提供产品或服务,体现安徽家电产业具有一定集群优势。 投资建议 安徽家电产业具有多方面优势,一定程度拉动了中国家电产业向安徽省的转移,奠定其产业规模全国第二的市场地位。我们认为,安徽省家电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在于智能制造和智能家居。建议关注家电产业在安徽省,尤其是智能制造和智能家居方向的布局及相关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 安徽家电产业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进击的安徽: 安徽优势产业系列之家电 行业 评级: 增 持 报告 日期 : 2020-07-17 行业指数与沪深 300 走势比较 分析师:虞晓文 执业证书号: S0010520050002 电话: 18505739789 邮箱: yuxwhazq 联系人 : 谢丽媛 执业证书号: S0010120050004 电话: 15802117956 邮箱: xielyhazq 相关报告 无 Table_ProfitDetail 家用电器 /行业深度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2 / 39 证券研究报告 正文 目录 引言 . 5 1 安徽三大优势加速中国家电产业转移 . 5 1.1 从向心力和离心力分析中国家电产业集群跨区域迁移 . 5 1.2 安徽省发展家电产业优势众多 . 6 1.2.1 政策优势显著 . 6 1.2.2 产业集群规模庞大 . 7 1.2.3 贯通四方的区位优势 . 9 2 安徽省家电产业现状:规模全国第二,配套产业完善 . 11 2.1 承接产业转移、加入长三角助力快速增长,规模全国第二 . 11 2.2 品牌高度集聚,配套产业更加完善 . 13 3 安徽为什么发展家电产业 . 14 3.1 第一阶段( 7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国企改制 . 14 3.2 第二阶段( 80 年代末 -90 年代末):引入外资 . 15 3.3 第三阶段( 90 年代末 -10 年代初):承接本土家电企业转移 . 16 3.3.1 劳动力成本较低 . 17 3.3.2 运输成本较低 . 18 3.3.3 战略规划加速进程 . 18 3.3.4 自然和人力资源丰富 . 19 3.4 第四阶段( 10 年代初 -现在):智能化发展 . 20 4 安徽省家电产业的未来:智能制造和智能家居为发展方向 . 22 4.1 智能制造 . 22 4.1.1 宏观:安徽大力布局智能制造 . 22 4.1.2 微观:安徽家电企业智能制造案例分析 . 25 4.2 智能家居:安徽省政策积极引导,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国家政策利好 . 26 4.2.1 安徽省智能家居并未领先,政策引领智能家居快速发展 . 26 4.2.2 我国智能家居行业上升空间大,产业政策大力支持行业发展 . 28 5 安徽家电产业相关公司 . 30 5.1 主要公司:知名家电企业云集,合肥、滁州、芜湖三足鼎立 . 30 5.2 重点公司:格力、美的、海尔等龙头公司带动安徽家电产业发展 . 32 5.3 上游企业:集群优势显著 . 36 6 投资建议 . 38 风险提示: . 38 家用电器 /行业深度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3 / 39 证券研究报告 图表目录 图表 1 克鲁格曼向心力与离心力模型 . 5 图表 2 安徽发展家电产业扶持政策 . 7 图表 3 合肥家电产业集群 . 8 图表 4 滁州家电产业集群 . 8 图表 5 芜湖家电产业集群 . 9 图表 6 安徽省区位优势明显 . 10 图表 7 大家电销量对比(按卖家所在地划分) . 11 图表 8 大家电销售额对比(按卖家所在地划分) . 11 图表 9 安徽省家电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同比 . 12 图表 10 安徽省家电产业利润总额及同比 . 12 图表 11 安徽省规模以上家电企业增加值及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 . 12 图表 12 安徽省 “ 四大件 ” 产量及同比增长率 . 13 图表 13 安徽 “ 四大件 ” 总产量及其占全国百分比 . 13 图表 14 安徽省部分家电工业园区 . 14 图表 15 改革开放后中国家电企业迅速发展 . 15 图表 16 家电企业纷纷 寻求差异化竞争 . 16 图表 17 21 世纪初安徽家电产业迅速发展 . 17 图表 18 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比较 . 17 图表 19 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比较 . 17 图表 20 广东、四川距离华东市场较远 . 18 图表 21 中央与地方制定战略规划推动安徽承接产业转移 . 19 图表 22 安徽省煤炭产量及占全国比例 . 19 图表 23 安徽省精炼铜产量及占全国比例 . 19 图表 24 各省人口排名 . 20 图表 25 安徽省各学历人口占比 . 21 图表 26 安徽省近年来专利数量情况 . 21 图表 27 2019 年安徽省部分省级或市级智能工厂名单 . 23 图表 28 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R&D 经费及 YOY . 23 图表 29 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R&D 项目平均经费及 YOY . 23 图表 30 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R&D 人员全时当量及 YOY . 24 图表 31 2018 年我国智能家居厂家区域分布 . 27 图表 32 2018 年我国智能家居集成服务商区域分布占比 . 27 图表 33 2016-2020 年世界智能家居市场规模 . 28 图表 34 全球使用智能系统家庭数量和年均支出 . 28 图表 35 2012-2020 年各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 . 29 图表 36 2018 年全球主要国家智能家居渗透率 . 29 图表 37 中国智能家居产业政策分析 . 30 图表 38 部分家电企业在安徽省的布局情况 . 31 图表 39 格力电器在安徽省的子公司及其基本情况 . 32 图表 40 格力 电器(芜湖)有限公司营收及 YOY . 33 家用电器 /行业深度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 及评级说明 4 / 39 证券研究报告 图表 41 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净利润及 YOY . 33 图表 42 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营收及 YOY . 33 图表 43 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净利润及 YOY . 33 图表 44 美的 集团在安徽省的子公司及其基本情况 . 34 图表 45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营收及 YOY . 35 图表 46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净利润及 YOY . 35 图表 47 海尔智家在安徽省的子公司及其基本情况 . 36 图表 48 安徽 家电产业链上游主要企业及其客户 . 37 图表 49 家电上游企业营收及净利润 . 38 图表 50 家电上游企业营收及净利润 . 38 图表 51 家电上游企业营收及净利润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