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探央行数字货币:NFC+SIM卡打造DCEP安全支付环境.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五探央行数字货币:NFC+SIM卡打造DCEP安全支付环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五探央行数字货币:NFC+SIM卡打造DCEP安全支付环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五探央行数字货币:NFC+SIM卡打造DCEP安全支付环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五探央行数字货币:NFC+SIM卡打造DCEP安全支付环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五探央行数字货币:NFC+SIM卡打造DCEP安全支付环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 告 | 行业专题研究 2020 年 07 月 08 日 区块链 五 探央行数字货币 : NFC+SIM 卡 打造 DCEP 安全 支付 环境 延续 此前的 四篇深度研究,我们认为 DCEP 对“双离线”及支付可信执行环境提出要求,而 NFC+SIM 卡将是手机端重要解决途径。 基于 NFC+SIM 卡的移动支付依旧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由于扫码支付的流行,市场低估了 NFC+SIM 卡在移动支付市场所拥有的潜力。NFC+SIM 卡方案具有的可离线使用、硬件安全环境等特点,因此其应用潜力被市场普遍低估。尤其是如果未来央行数字货币 DCEP 可能支持的离线支付场景推广开来, NFC+SIM 卡方案天然支持离线支付,有望打开新的市场。 市场低估了 NFC+SIM 卡移动支付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市场普遍认可扫码支付作为移动支付的最优方案,忽视了 NFC+SIM 卡方案具有的可离线使用、硬件安全环境等特点,低估了此方案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由于 NFC 支付的使用受距离限制,因此很难出现远程盗刷,而二维码支付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支付二维码泄露的风险,相比之下 NFC 支付更为安全。且 NFC密钥一般存在 SIM 卡这类具有 TEE(可信执行环境)的手机硬件中,离线支付需要通过 TEE 进行签名并且检查没有进行过双重支付,这个时候双离线支付的安全性实际上交给支持 TEE 芯片的生产商进行担保,因此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NFC 将成中高端智能手机标配并逐渐普及 ,有利于 NFC 移动支付的推广 。 据艾瑞统计,在国内出货量 TOP5 的智能手机(包括华为、 OPPO、vivo、小米和苹果 )当中, 2014-2017 年上市的手机中 NFC 手机占比得到了明显的增长,其中 2015 年的占比仅为 17.1%,但到 2017 年则增长到了 31.3%。随着成本的逐渐下降,我们认为 NFC 将成为手机的主流配置。 NFC 移动支付有望支持 DCEP 实现离线支付。 在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发布的专利“使用数字货币芯片卡进行离线支付的交易及方法”中可以看到, DCEP 实现离线支付可以依靠数字货币芯片卡 。这一模式实现了“用户 POS 机”链条的离线,而暂时无法实现“ POS 机 银行”链条的离线。 NFC 移动支付作为一种便捷、成熟且安全 的方案,有望在 DCEP离线支付中发挥作用。 智能卡厂商 SIM 智能卡厂商竞争格局稳定。 目前,智能卡行业上市公司主要包括恒宝股份、天喻信息、东信和平与东港股份几家,随着物联网和移动智能应用的发展和普及,主要智能卡厂商的出货量与出货份额在近五年之内区域稳定,所占市场份额无大规模波动,竞争格局较为稳定。 倘若未来 DCEP 离线支付能够采用 NFC+SIM 卡的模式,将为产业带来新的一轮营收和盈利能力的增长, 智能卡市场有望催生新的红利,带动产业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期。 投资建议: 我们建议关注布局 NFC+SIM 卡产业链 相关公司,包括: 智能卡厂商:恒宝股份、东信和平、东港股份、天喻信息; 终端机具厂商:新大陆、 新国都 ,新开普 。 风险提示 : 区块链技术发展不达预期;央行数字货币最终 未采用 NFC 离线支付 方案 。 增持 ( 维持 ) 行业 走势 作者 分析师 宋嘉吉 执业证书编号: S0680519010002 邮箱: songjiajigszq 分析师 任鹤义 执业证书编号: S0680519040002 邮箱: renheyigszq 相关研究 1、通信:工信部再发文!从 3 点边际变化,看工业互联网发展提速 2020-02-25 2、区块链:布隆伯格建言加密货币监管框架,央行发布金融分布式账本规范 2020-02-24 3、区块链:央行发布金融分布式账本规范、区块链金融有望提速 2020-02-24 -16%0%16%32%2019-07 2019-11 2020-03 2020-07通信 沪深 3002020 年 07 月 08 日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内容目录 1 核心观点 . 3 1.1 核心推荐逻辑 . 3 1.2 我们区别于市场的观点 . 3 2 基于 NFC 离线支付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 3 2.1NFC 提供了一种安全、便捷的移动支付方案 . 3 2.2 NFC 与二维码支付各有优势 . 5 3 离线支付有望与手机 SIM 卡结合 . 7 3.1 NFC+SIM 卡是 NFC 移动支付的主流模式 . 7 3.2 NFC+SIM 卡有望支撑央行数字货币离线支付 . 8 3.3 智能卡产业竞争格局稳定,有望分享 DCEP 时代新红利 . 9 4 投资建议 . 11 风险提示 . 11 图表目录 图表 1: NFC 应用场景广泛 . 4 图表 2: NFC 被动模式原理图 . 4 图表 3: NFC 主动模式原理图 . 4 图表 4: NFCIP-2 网关三种模式原理图 . 5 图表 5: NFC 支付系统结构 . 5 图表 6: NFC 支付与二维码支付对比 . 6 图表 7: 中国 NFC 支付交易规模 . 6 图表 8: 中国 NFC 支付交易规模 . 7 图表 9: NFC 支付系统三种方案 . 7 图表 10: NFC-SWP 终端架构 . 8 图表 11: SWP 技术的 ETSI 标准体系结构 . 8 图表 12:使用数字货币芯 片卡进行离线支付的方法及系统 . 9 图表 13: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亿户) . 9 图表 14:主要 厂商智能卡出货量 (亿张 ) . 10 图表 15:主要 厂商智能卡份额 (亿元 ) . 10 图表 16:主要厂商智能卡业务毛利率表 . 10 图表 17:全球智能卡出货量及 走势预测 . 11 2020 年 07 月 08 日 P.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1 核心观点 1.1 核心推荐逻辑 基于 NFC+SIM 卡 的移动支付依旧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由于扫码支付的流行,市场低估了 NFC+SIM 卡在移动支付市场所拥有的潜力。 NFC+SIM 卡方案具有的可离线使用、硬件安全环境等特点,因此其应用潜力被市场普遍低估。 倘若 未来央行数字货币 DCEP可能支持的离线支付场景推广开来, NFC+SIM 卡方案天然支持离线支付,有望迎来新的市场红利期 。 1.2 我们区别于市场的观点 市场低估了 NFC+SIM 卡移动支付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 市场 普遍认可扫码支付作为移动支付的最优方案,忽视了 NFC+SIM 卡方案具有的可离线使用、硬件安全环境等特点,低估了此方案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由于 NFC 支付的使用受距离限制,因此很难出现远程盗刷,而二维码支付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支付二 维码泄露的风险,相比之下 NFC 支付更为安全。 且 NFC 密钥一般存在 SIM 卡这类具有 TEE(可信执行环境)的手机硬件中 ,离线支付需要通过 TEE 进行签名并且检查没有进行过双重支付,这个时候双离线支付的安全性实际上交给支持 TEE 芯片的生产商进行担保 ,因此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运营商将大概率支持 NFC+SIM 卡模式,产业竞争格局稳定。 NFC 移动支付 系统的核心是 SE 安全模块,因为密钥和金融账户都存储在其中。运营商将大概率支持 NFC+SIM 卡模式,也就是 SE 安全模块置于 SIM 卡中。 目前, 智能卡行业上市公司主要包括恒宝股份、天喻信息、东信和平与东港股份 几家 ,随着物联网和移动智能应用的发展和普及,主要 智能卡 厂商 的 出货量与出货份额在近五年之内 区域稳定 ,所占市场份额无大规模波动, 竞争 格局较为稳定 。 若 DCEP 离线支付采用 NFC+SIM 卡模式, 产业 将迎来新的一轮红利期 。 2 基于 NFC 离线支付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1NFC 提供了一种安全、便捷的移动支付方案 NFC 提供了一种简单、 非 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消费更简单直观的交换信息、访问与服务。 NFC( Near FieldCommunication, NFC) , 中文全称为近场通信技术。 NFC 是在非接触式射频识别 ( RFID) 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无线互联技术研发而成, 为 日常生活中各种电子产品提供了一种十分安全快捷的通信方式 ,即两个设备靠近就可以完成数据通信 。 NFCIP-1 标准规定 NFC 的通信距离为 10 厘米以内,运行频率为 13.56MHz,传输速度有 106 Kbit /s、 212 Kbit /s 或者 424Kbit /s 三种。 NFC 功能应用现在已经普遍应用在金融支付、 在交通、电子产品、零售商超、娱乐、医疗、身份识别等等众多领域 。 2020 年 07 月 08 日 P.4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1: NFC 应用场景广泛 资料来源: 电子发烧友网 、 国盛证券研究所 NFC 有被动模式和主动模式两种工作模式 。 被动模式如 下 图所示, NFC 发起设备 ( 也称为主设备 ) 需要供电设备, 供电设备 为 主设备 提供 能量来提供射频场,并将数据发送到 NFC 目标设备 ( 也称作从设备 ) ,传输速率 有 106kbps、 212kbps 或 424kbps 三种选择 。从设备 可以不需要供电设备 , 原因是从设备 不产生射频场, 而是利用主设备产生的射频场转换为电能,为从设备的电路供电,接收主设备发送的数据,并且利用负载调制 ( loadmodulation) 技术,以相同的速度将从设备数据传回主设备。 由于在这种 工作模式下 射频场 不在 从设备 中 产生 ,而是被动接收主设备产生的射频场,所以被称作被动模式,在此模式下, NFC 主设备可以检测非接触式卡或 NFC 目标设备,与之建立连接。主动模式如下图所示,目标设备和发起设备在向对方发送数据时,都需要主动产 生射频场,因此称为主动模式,这种 模式下 供电设备需要功能来提供产生射频场的能量。这种通信模式是对等网络通信的标准模式,连接速率非常快速。 图表 2: NFC 被动 模式 原理图 图表 3: NFC 主动 模式 原理图 资料来源: CSDN, 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CSDN、国盛证券研究所 NFCIP-2 标准 规定了一种灵活的网关系统,用于和非接触式智能卡兼容 ,具体 有 三种工作模式 : 点对点通信模式、读写器模式和 NFC 卡模拟模式 。 点对点模式下两个 NFC 设备可以直接交换数据; 例如多个支持 N FC 的数字相机、智能手机之间可以利用 NFC 技术进行无线互联,实现虚拟名片或数字相片等数据交换。读 /写模式下 NFC 设备作为非接触读写器使用,从中读取非接触标签中的内容,采集数据并发送到对应的应用进行处理 ; 例如支持 NFC 的手机在与标签交互时扮演读写器的角色,开启 NFC 功能的手机可以读写支持 NFC 数据格式标准的标签。 模拟卡片模式 就是将具有 NFC 功能的设备模拟成一张标签或非接触卡, 通过 POS 机( 非接触读卡器)的 RF 来供电,即使 NFC 手机没2020 年 07 月 08 日 P.5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电也可以工作,例如支持 NFC 的手机可以作为门禁卡、银行卡等而被读取。 图表 4: NFCIP-2 网关 三种 模式 原理图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 整理、 国盛证券研究所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即时采用 NFC 技术通过手机等手持设备完成支付, 具有快捷、安全的特点 。 NFC 移动 支付的处理在现场进行,并且在线下进行,不需要使用移动网络,而是使用 NFC 射频通道实现与 POS 收款机或自动售货机等设备的本地通讯。用户端的支付设备载体主要是手机、钱包等,商户端是 NFC 支付终端 ,手机碰下刷卡器就可以完成支付,十分便利。银行、银联等金融机构以及第三方支付公司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推出手机电子钱包、手机电子现金等应用,消费者可以使用手机直接 POS 机进行消费,或通过手机短信或 移动网络 进行充值 。 NFC 移动支付系统的系统主要包括商户POS 机、 POS 机接入管理系统、模拟银行支付平台、卡应用下载管理平台 等。 图表 5: NFC 支付 系统结构 资料来源: 一卡通网 、 国盛证券研究所 2.2 NFC 与二维码支付各有优势 在消费者层面, NFC 与二维码之间 有 竞争 关系 ,两者各有优缺点 。 由于 NFC 支付的使用2020 年 07 月 08 日 P.6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受 距离限制,因此很难出现远程盗刷 , 而 二维码支付存在一定的风险, 尤其是 支付二维码 泄露的风险, 相比之下 NFC 支付更为安全。建立在 NFC 技术的移动支付可以不需要网络,但 二维码支付需要网络,因此相比之下 NFC 支付也更加便捷。然而 NFC 支付 需要手机具有 NFC 模块,对成本带来一定负担 ,但二维码可以应用于所有 智能 手机 ,易于推广普及 。随着技术的发展 和成本的下降 ,现在越来越多的手机都支持 NFC, 在未来的支付领域, NFC 移动支付依旧拥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图表 6: NFC 支付 与二维码支付 对比 支付通道 远程盗刷风险 支付依托 离线支付 设备 支持 NFC 不会出现 银行卡等 强实名账户 支持 支持 NFC 的手机 二维码 二维码泄露时有风险 第三方弱实名账户 不支持 普通 可联网智能手机 资料来源: 公开 资料整理、 国盛证券研究所 2017 年我国移动 NFC 支付规模达到了 48.9 亿元,而且从 2017Q1-2018Q1 的环比增速来看,该市场规模正进入加速增长阶段。 2018Q1 我国移动 NFC 支付规模继续保持着加速增长的速度,达到 29.4 亿元。 可见,虽然在支付应用规模上不及二维码支付,但 NFC支付依旧拥有一定的市场。 图表 7: 中国 NFC 支付 交易规模 资料来源: 艾瑞咨询 、 国盛证券研究所 NFC 将成中高端智能手机标配并逐渐普及。 据艾瑞统计,在国内出货量 TOP5 的智能手机(包括华为、 OPPO、 vivo、小米和苹果)当中, 2014-2017 年上市的手机中 NFC 手机占比得到了明显的增长,其中 2015年的占比仅为 17.1%,但到 2017年则增长到了 31.3%。随着成本的逐渐下降,我们认为 NFC 将成为手机的主流配置。 2020 年 07 月 08 日 P.7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8: 中国 NFC 支付 交易规模 资料来源: 艾瑞咨询 、 国盛证券研究所 3 离线支付有望与手机 SIM 卡结合 3.1 NFC+SIM 卡是 NFC 移动 支付 的主流模式 NFC 支付系统的核心是 SE 安全模块。 NFC 支付系统组成部分包括 安全单元、 NFC 前端及 OTA:安全单元 SE( Secure Element)负责确保支付系统的安全, SE 可以是固化在手机中也可以存在于 SIM 卡、 SD 卡这样的可拆卸装置中; NFC 前端芯片通过连接的天线负责无线通讯; OTA( Over The Air)空中下载控制部分负责对于存储在 SE 中的 NFC 支付应用的下载和管理。 其中, SE 安全模块是 金融账户的载体,也是 NFC 支付系统的核心,运营商、银行和手机厂商都在争夺 SE 模块的控制权。因此, SE 安全模块的载体可以有 SIM 卡、 SD 卡、内置在手机硬件中等。 2013 年底安卓操作系统 4.4 以上版本支持了 HCE(host-based card emulation,主机卡模拟 )技术,该技术使基于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直接实现卡模拟技术成为可能 , 不再要求手机中必须存在安全单元。 图表 9: NFC 支付系统 三种方案 资料来源: 一卡通网 , 国盛证券研究所 NFC+SIM 卡 方案 是主流的选择 。 支持 NFC 的手机可以采用的解决方案很多,其中以SIM 卡为中心的 NFC+SWP 解决方案 广为 SIM 卡商和移动运营商青睐 。 NFC+SWP 相比较 全手机方案 即所有硬件数据读写、 安全保证均在手机实现,手机与 NFC 芯片接口2020 年 07 月 08 日 P.8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由各厂家自行定义,较难统一运营。 NFC+SWP 方案 接口基本标准化, NFC 产业链发展最为完善,从芯片制造商到 SIM 卡商、终端制造商、到运营商,均匀大量厂家、运营商支持。 SWP 方案有三种实现方式,分别是 NFC-SIM 方案、 NFC-SD 方案以及全终端方案。目前银联首推 SWP-SD 方案,国内三大运营商 则主推 SWP-SIM 方案。 NFC-SIM 卡 是能够适应大部分没有 NFC 功能的 手机 的 卡 , 但需要 占用手机 SIM 卡 卡槽,需要手机 开机状态 下 向其供电以加大发射功率便于识别 。如果 手机本身 有 NFC 功能, 则 不需 要电信运营商的 NFC-SIM 卡,只需要将公交卡或银行卡写 入 NFC 芯片,不用占用 手机 SIM 卡卡槽,关机也能完成支付。 NFC 手机可以当作 NFC 读卡器使用,能读其他 NFC 标签。 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在更换手机后不至于重新设置密钥信息,可以在 SIM/SD 卡中保存移动支付的密钥信息。此时, NFC 芯片提供射频接口,负责转发射频数据给 SIM 卡。对 SIM卡而言,不需要像双界面 SIM 卡那样增加非接触接口,而使用 SWP 接口实现与 NFC 芯片的连接。在标签模式下, NFC 芯片类似于桥接器,在阅读器和 SIM 卡之间转发数据。 SWP 方案和双界面卡方案、贴膜卡 等 方案相比,其优势在于 产业链比较成熟 、 SWP 相关规范属于国际规范,并且支持 NFC 技术的三种工作模式 卡模拟模式、读卡器模式以及点对点模式。目前 SWP 方案已有成熟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其 ETSI 标准体系如 下 图所示。 图表 10: NFC-SWP 终端架构 图表 11: SWP 技术的 ETSI 标准体系结构 资料来源: CSDN, 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CSDN、国盛证券研究所 3.2 NFC+SIM 卡有望支撑央行数字货币离线支付 NFC 移动支付有望支持 DCEP 实现离线支付。 在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发布的专利“使用数字货币芯片卡进行离线支付的交易及方法”中 可以看到 , DCEP 实现离线支付可以 依靠 数字货币芯片卡,其具体流程是:受理终端( POS 机)把 交易金额 通过蓝牙、红外线、 NFC 等近距离无线连接的方式发送到支付方用户终端设备, POS 机接收 交易信息并 与商业银行建立网络连接后,将交易信息发送至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之后央行收到 相应的 变更属主的请求,完成离线支付。这一模式实现了“用户 POS 机”链条的离线,而暂时无法实现“ POS 机 银行”链条的离线。 NFC 移动支付作为一种便捷、成熟且安全的方案,有望在 DCEP 离线支付中发挥作用。 2020 年 07 月 08 日 P.9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12:使用数字货币芯片卡进行离线支付的方法及系统 资料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专利, 国盛证券研究所 NFC+SIM 卡方案为离线支付提供可信环境,应用潜力巨大。 由于央行 数字货币 的 离线支付 依靠 可信硬件来实现 ,即 在支持 TEE(可信执行环境)的手机里,规定离线支付需要通过 TEE 进行签名并且检查没有进行过双重支付,这个时候双离线支付的安全性实际上交给支持 TEE 芯片的生产商进行担保。这种 TEE 芯片卡具有验证数字货币真伪、交易合法性等功能。应该是一种加密的,具有强大抗破解能力的芯片卡。 此时 , NFC+SIM 卡的方案由于 交易 受距离限制、 依托 强实名 等 特点,在物理层面以及 法律 层面 保证安全 性,提供 了 优于 其他类型方案的 可信执行环境 。 这种方案要求 通过 建立标准统一的芯片 且 所有 支付节点都要 安装才能保证离线 支付 安全 可靠, 随着 近年来 支持 NFC 功能 成为 中高端手机的标配并逐渐普及, 此类方案 应用 潜力非常大 。 NFC+SIM 卡有望支撑央行数字货币离线支付 。 至 2020 年 3 月,我过移动用户达到 15.9 亿,随着终端的智能化发展,手机NFC 支付有望在 DCEP 等新兴支付场景下焕发活力。 图表 13: 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亿户) 资料来源: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盛证券研究所 3.3 智能卡 产业 竞争格局稳定 ,有望分享 DCEP 时代新红利 NFC 支付的核心是 SE 安全模块的控制权,运营商将 大概率 支持 NFC+SIM 卡模式。NFC 移动支付 系统的核心是 SE 安全模块,因为密钥和金融账户都存储在其中。运营商1414.214.414.614.81515.215.415.615.81616.22018.3 2019.3 2020.3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亿户)2020 年 07 月 08 日 P.10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将大概率支持 NFC+SIM 卡模式,也就是 SE 安全模块置于 SIM 卡中。 SIM 智能 卡厂商竞争格局稳定。 目前, 智能卡行业上市公司主要包括恒宝股份、天喻信息、东信和平与东港股份 几家 ,随着物联网和移动智能应用的发展和普及, 主要 智能卡厂商 的 出货量与出货份额在近五年之内 区域稳定 ,所占市场份额无大规模波动, 竞争 格局较为稳定 。 产业 在 等待新的一轮红利的到来。 图表 14: 主要 厂商智能卡出货量 (亿 张 ) 图表 15: 主要 厂商智能卡 份额 (亿 元 )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 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国盛证券研究所 DCEP 时代的移动支付有望进一步催生智能卡市场红利。 随着 DCEP 的临近,移动离线支付成为一种 全新的支付形态, NFC+SIM 卡的方式从技术角度完全可以支持 DCEP 离线支付。 DCEP 时代移动支付推动下,智能卡市场有望催生新的红利,带动产业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期。从几家厂商智能卡业务的毛利率情况来看,毛利率趋于稳定,其中东港股份在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的促进下毛利率所有提升。倘若 未来 DCEP 离线支付能够采用NFC+SIM 卡的模式,将为产业带来新的一轮营收和盈利能力的增长。 图表 16: 主要 厂商智能卡业务 毛利率表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智能卡市场需求依旧强劲 , 下游各类应用 空间广阔 。 随着智能卡技术的日趋成熟,智能卡的应用领域也更加广泛, 不仅是 NFC 移动支付, 在社保、金融、通信、交通、教育、安全证件、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 都 得到规模化的发展与应用 。由于 NFC 技术的 拓展性、便捷性、安全性等优势,智能卡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下游应用空间广阔。 2018 年全球智能卡出货量达 368 亿张,较 2017 年上涨 2%。预计到 2022 年全球智能卡出货量将达到384 亿张。 05101520252015 2016 2017 2018 2019恒宝股份 天喻信息 东信和平051015202530354045502015 2016 2017 2018 2019恒宝股份 天喻信息 东信和平 东港股份20%22%24%26%28%30%32%34%36%38%40%2015 2016 2017 2018 2019恒宝股份 天喻信息 东信和平 东港股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