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NDUSTRYANALYSIS医疗数字化创新季刊医药数字化转型框架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来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能够推动人类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向智慧经济形态转化,极大地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效率,提高产品、企业、产业附加值,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是工业4.0和后工业经济的本质特征。现阶段,我国面临国内外严峻的发展形势,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贸易保护、企业竞争加剧等问题严重制约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数字经济成为稳定市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中国政府将数字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要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医疗健康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数字化技术将会带来颠覆式创新,重塑整个医疗健康产业生态。在医疗健康这个大概念中,医药是构建医疗健康生态的支柱,中国医药市场的规模从2012年的9555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15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0.7%。医药行业必须顺势而为,契合数字化发展大势,主动求新突变,更好地为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向前发展贡献力量。微软在帮助医药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微软举办的“AI心助医,转型突围”的线上专享论坛上,微软亚太区生命健康行业总经理Keren Priyadarshini提到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见解“数字化时代,企业成就云端转型依赖三大因素:首先是信任,数据不会被货币化,而是在授权,不会与医疗健康客户竞争;其次是全球技能,全球化的云基础设施布局以及全球合作生态系统;三是安 全 与合 规,应 对 任 何安 全问题。”从目前医药市场发展看,医药产业数字化具备非常好的市场基础。为了更好地剖析中国医药行业数字化创新现状,探析未来创新模式,蛋壳研究院通过大量的行业专家访谈和企业调研,结合市场数据,在借鉴相关研究方法和理论的基础上,深度解析医药行业的数字化发展现状,推出医疗数字化创新季刊-医药数字化革新,以期为医药数字化创新的参与者提供参考和借鉴。前言医疗数字化创新季刊医药数字化革新完整版目录第一章洞察:医药数字化进行时1、数字经济时代降临:市场潜力超 50 万亿元,产业数字化正在提速2、潜力图谱-各行业数字化创新自画像第二章驱动:多重因素推动下的医药数字化浪潮1、政策:东风已到,倒逼企业转型升级2、行业:破茧重生,找到关键节点,解决关键问题(一)医药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全景图(二)医药全产业链需解决重点问题3、市场:医药数字化市场潜力可期4 . 、“ 疫 情 ”冲 攻 :时 势 造 英 雄 (一)新的社会习惯正在快速成型:当医院无法满足就诊开药的需求,患者正流向互联网平台及药店(二)新技术进一步加速落地:当临床试验项目和供应链中断,医药企业顺势而为制定长远的应对方案 (三)压力下的医药行业自我升级:医疗预算减少、药企销售收入减少、政策进一步加速第三章模式:医药行业数字化新形态1. 外界因素推动医药产业相关企业数字化转型2. 结合数字化技术,从价值角度识别数字化场景3. 三大价值路径下的数字化技术创新产品解析(一) 赋能科学研究:缩短研发周期,提高成功率(二) 重构企业运营:提升运营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三) 优化用户体验:满足医生临床需求,改善患者用药体验 4. 医药数字化创新优质企业盘点第四章路径:微软助力医药数字化行业转型实践分享1. 微软医药数字化业务介绍2. 微软数字化业务&生态体系3. 可应用于医药行业的数字化核心产品:微软数字化的四驾马车4. 微软数字化转型方法框架 :先改变自己再赋能客户5. 典型案例:案例一:定制个性化的安全报告解决方案帮助GSK实现安全生产管理案例二:华素制药-Microsoft Dynamics 助力华素制药实现全面多类型客户网络和精细化终端销售管理第五章趋势:数字化时代医药行业的未来走向趋势一:“要素数字化流程数字化服务数字化”成为演变路径趋势二:数据分析是竞争优势,产品定制化服务是关键趋势三: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数据安全将成为重点问题趋势四:数字化原生企业将成为药企的主流商业模式趋势五:后疫情时代:医药企业加速从医药IT应用向医药DT应用演进第一章洞察:医药数字化进行时INSIGHT数字经济包含三大部分:第一是数字产业化,即信息通信产业,如电信业、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等;第二是数字化治理,主要利用数字技术完善治理体现,提升综合治理能力;第三是产业数字化,指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某一个产业进行升级,带来产出增加及效率提升,这也是本报告重点研究的部分。产业数字化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帮助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升级,从组织活动、流程、业务模式、员工能力等全方面进行重构,最终通过数字化技术带来生产数量和生产效率的提升。而我国正在处于一个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高速阶段,以数字技术、产品、服务为主要输出,正在加速对于传统产业进行融合渗透,推动企业效率、质量的提升。最新的研究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同期中国GDP达到91.9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4.8%。将数字经济规模按可比口径计算,数字经济实现名义增长20.9%,占比提升1.9%,预计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能达到50万亿元。除了庞大的市场潜力外,多年以来数字经济对于市场经济的拉动非常明显,已经成为强化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它对于GPD增长的贡献度长期保存在55%70%的区间。从数字经济的结构来看,产业数字化部分的规模达到24.9万亿元,占数字经济的比重达到79.5%,占比高于数字产业化部分(数字化治理未形成产业规模),这表明中国正有大批的企业正在从业务、技术、产品、服务等维度进行数字化升级。医药行业的数字化属于产业数字化的一个领域,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在这样数字化的浪潮中,已经有大批的医药行业的相关企业正在进行数字化升级,并且正在不断提速。“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国内、跨国制药企业的中国分支,在中国孵化一些适合中国本土市场的数字化创新,并把它复制、传递到全球的新兴市场,这个趋势非常明显。”四大医疗行业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俞超1、数字经济时代降临市场潜力超 50 万亿元,产业数字化正在提速医疗数字化创新季刊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蛋壳研究院制图数字经济市场规模与GDP贡献度 数字经济结构04蛋壳研究院通过公开资料及相关研究报告对目前主要行业的数字化总体发展情况与行业增长情况进行了梳理,梳理后,我们发现:医药行业保持较高的行业增长率,但是整体的数字化程度相对较低,未来数字化升级潜力巨大。研究表明,各行业的发展速率与其数字化深度呈现正向关系,数字技术对于行业的渗透会直接影响该领域企业的发展状况,比如金融与保险、信息与通讯技术属于第一批接触数字技术的行业,数字技术已经在这些领域根深蒂固,并衍生一系列数字化产品(数字保险、数字金融等);而类似于房地产、冶矿等行业则受制于其行业本身的属性,该类行业数字化程度较低,数字技术很难对其产生催化剂作用。回过头来看下医药行业的数字化发展情况,与其他高度数字化及低数字化的行业不同,医药行业更为特殊。医药行业的市场增长率约10%,属于高速发展中的行业,未来仍然将保持高速增长,而医药行业的数字化程度相对较低,整体评分不到15分。实际上,长期高速增长及现阶段低数字化对于医药行业数字化是一个机遇也是挑战。医药行业的高速发展主要收益于刚性需求、人口增长、生活物质水平提高等多重因素。医药行业数字化程度低,却保持高速发展,这意味着当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入到医药行业中时,其发展的速率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动,数字化的应用将为医药行业带来更高速度的增长。主要行业数字化总体发展情况与行业增长情况2、潜力图谱-各行业数字化创新自画像数 据 来 源:IHS,麦肯 锡,蛋壳研究院制图医疗数字化创新季刊 05第二章驱动:多重因素推动下的医药数字化浪潮DRIVE截止2018年,我国的基本药物已达685种涉及剂型1110余个、规格1810余个。在药品种类不断完善的同时,高价药、过度用药、药品质量等问题依然存在。从2015年开始,医疗改革进入关键阶段,各类医药行业政策密集发布。我们通过政府文件、公开资料等渠道对医药领域有重大影响的国家级政策进行了收集、整理及分析,从医药的研发生产、商业流通、医疗服务及医药消费这四个层面对相关政策的目的进行了盘点:纵观5年来颁布的政策,医药领域的政策目的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研发生产层:鼓励优质创新药品研发、对优质创新药实行优先审批、深化审评改革解决再审药品积压问题、完善药品全流程监管。医药商业层:健全可靠的药品监控追溯体系、降低药品流通成本、鼓励药品由院内流向院外市场。医疗服务层:实行医药分开、制定并鼓励“互联网+医疗”、推进分级诊疗。医药消费层:从医保体制层面保障患者用药的刚性需求、从药品供应及支付两个方面降低医保报销成本,减低医保支付压力。整体来看,医药行业政策发布主体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包含国务院、卫计委、商务报、国家医保局等多部门;政策发布数量众多,各类国家级重点政策数十份,文件数百份,各级政府纷纷发布落实细节;政策全面覆盖医药研发生产、商业流通、医疗服务及医药消费四大领域。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数字医疗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和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另一方面,随着医保局的成立和两票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4+7”带量采购等系列政策的出台,控费降价成为了医药改革的主题,这将倒逼药企采用数字化技术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每一次世界的技术浪潮,从未落下过生命科学行业。就像电子病历和云技术一样,医药行业终将拥抱数字化的浪潮。”BMS IT HeadTony Liu1、政策:东风已到,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医疗数字化创新季刊医药领域重点相关政策解读06数据来源:政府文件、公开资料、蛋壳研究院整理医药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长周期、高技术密集型特点,属于弱周期行业,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主要满足医疗刚性需求。中国医药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及探索,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主要包含医药制造及医药流通两大领域。从最上层的原材料供应,到医药研发及生产,通过流通渠道达到经销商、平台企业等中间环节,再到医院、药店等零售渠道,最终面向用药群体,整个流程包含十几个关键流程以及众多参与主体。综合所有的资料,我们从关键环节、流程及主体等方面对医药产业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医药制造领域:指药品从原材料到最后药品的成型,是一个从“0”到“1”过程,涉及医药原料供应、医药研发及最后的医药生产三大环节。整个过程包含药材种植、原材料加工、早期研发、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审批上市、生产供应链、药品生产等步骤,其主体是原料企业、医药研发企业、医药生产企业,同时还需要药品研究所、企业研发中心、高等院校、CRO、CSO及CMO等企业提供各类支持服务。医药流通领域:指药品批量生产后,药品从药企到最后面向用药群体的过程,涉及医药商业、医药营销及医药服务三大环节。作为药品从药企流向市场的关键阶段,整个过程中包含了药品的物流运输、药品监管、分销、流通渠道、市场营销、医生服务、行医问诊、用药咨询、用药管理等诸多步骤,涉及主体包括各级经销商、平台类企业、医院、医 生、各 类 药 店、医 药电 商 及 最 终的用药 群 体。医药产业关键环节产业全景图2、行业:破茧重生,找到关键节点,解决关键问题(一)医药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全景图数据来源:蛋壳研究院制图医疗数字化创新季刊 0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