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科创板重构 A 股行业结构,正在形成电子产业、生物医药、新型 IT的产业集群:过去一年中,科创板给 A 股资本市场的结构和投资理念带来了很大的改变,目前总市值近 3 万亿。从长远来看,科创板总市值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更重要的是科创板开始改变 A 股过去以金融等重化周期行业为主的行业结构,带来了 A 股投资逻辑的转换。从科创板行业结构来看,半导体、耐用消费品、生物医药、软件等行业市值最大;虽然科创板和 A 股其他板块相比行业差异巨大,但是如果将科创板放到整个A 股市场中,行业结构改善仍有很大空间。目前已有148家公司上市,19 家正在发行中,但仍有 179 家科创板公司已申报 IPO材料处于排队过程中,仍然较多集中在电子核心产业、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生物医学工程产业。 科创板未来或为中概股及独角兽重要目标市场:今年以来网易、京东等公司赴港二次上市掀起了一阵中概股回归潮。中概股回归中科创板或有可能成为目标市场,目前市值在2000 亿元以上中概股共计12 家。而去年以来,港股生物医药企业也“扎堆”申报科创板上市,典型如昊海生科、君实生物、康希诺等。未来港股企业进行H+A 回归科创板,以及大市值中概股回归科创板或将为科创板乃至 A 股市场行业结构改变贡献重要力量。另一方面统计中国的独角兽企业集中在金融科技、社交媒体等领域。从企业来看不乏平安医保科技、商汤科技、大疆、京东数科等“硬科技”领域的企业。今年以来,已经看到独角兽企业申报科创板并上市,典型代表如奇安信。还有蚂蚁集团,证监会浙江监管局官网公示了蚂蚁集团辅导备案文件。随着科创板的逐渐发展成熟,未来科创板的潜在供给中,一级市场独角兽企业或成为改变科创板市值结构的重要力量。 科创板形成行业集群大市值+稀缺品种国产替代的投资逻辑:总量视角来看,科创板中大市值龙头公司明显更受市场欢迎。过去一年中,市值200亿以上的公司二级市场平均涨幅为47%,市值100 亿以上的公司二级市场平均涨幅为29%,市值50 亿以上的公司二级市场平均涨幅仅为 30%,市值 50 亿以下的公司二级市场平均涨幅仅为-3%。行业视角来看,科创板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投资集群效应。过去一年中表现最好的行业分别为半导体、生物医药、消费电子、医疗器械,行业平均涨幅分别达到 84%、83%、75%、72%。个股视角来看,国产替代(半导体材料等)+稀缺品种受欢迎。总结去年科创板开板至今涨幅超过50%的 TMT 公司,主要有 4 大共性:(1)绝对稀缺;(2)国产替代;(3)市场空间巨大;(4)行业龙头。 Table_Tit le 2020年08月16日 多维透视科创板结构和空间未来可期 Table_BaseI nfo 主题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诸海滨 分析师 SAC执业证书编号:S1450511020005 zhuhbessence 021-35082086 罗丹 分析师 SAC执业证书编号:S1450519090002 luodan1essence 021-35082135 Tabl e_Report 相关报告 从孩子王招股书,看母婴零售市场竞争格局与投资逻辑 2020-08-14 新安洁:重庆市环卫龙头,税费减免+精细化管理带动上半年盈利提升 2020-08-14 成大生物-人用狂犬病疫苗优势龙头,长期看点在研项目 2020-08-14 成大生物公司狂苗销量持续增长;2020 年上半年收入达10亿元 2020-08-12 全市场教育策略报告 2020-08-11 2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科创板另一贡献力量悄然崛起新三板为科创板贡献30%公司,转板收益率平均达58 倍:从去年科创板受理企业IPO 申请开始至今,科创板共受理 471 家公司,其中有 30%的公司来自新三板。按照当前进度划分,38 家来自新三板的公司已经在科创板上市交易,有 7 家正在发行中,还有81家正在科创板IPO 排队过程中。按照在新三板摘牌前市值和在科创板上市首日市值计算,转板后市值较转板前市值涨幅均值高达 761%,中位数达 483%。典型案例如君实生物,在新三板挂牌期间总市值为278亿,在科创板上市首日市值达1316 亿元。目前还有成大生物在科创板受理问询阶段,成大生物在新三板挂牌期间总市值也高达158亿。 风险提示:流动性风险、宏观经济下行、新股发行不及预期、新股破发风险。 pcXlVqUoOtR9P9R7NsQnNnPoOeRrRuMfQnMqP9PoOyRNZqNuMNZsQtO3 新三板主题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内容目录 1. 长风破浪会有时:科创板给资本市场带来了什么?. 5 1.1. 长远来看,科创板市值增长空间尚处早期 . 6 1.1.1. 科创板重构A股行业结构,正在形成电子产业、生物医药、新型IT 的产业集群6 1.1.2. 注册制改革大幕开启,从发行视角看科创板未来空间? . 9 1.2. 国际环境因素或为中概股加速回归创造契机 . 9 1.3. 一级市场独角兽或成为另一重要来源 . 12 2. 科创板形成主要投资逻辑:国产替代+稀缺品种受欢迎 . 13 2.1. 总量视角:科创板投资人偏爱大市值公司 . 13 2.2. 行业视角:半导体、生物医药、消费电子、医疗器械受追捧. 13 2.3. 个股视角:国产替代(半导体材料等)+稀缺品种受欢迎. 15 3. 新三板为科创板贡献 30%公司,转板收益率达 58倍. 19 图表目录 图 1: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 . 5 图 2:科创 50 指数走势&科创板整体 PE. 5 图 3:沪深 300 指数行业分布 . 6 图 4:标普 500 指数行业分布 . 6 图 5:科创板分行业市值和 PE 情况. 6 图 6:科创板和非科创板公司行业个数占比、市值占比 . 7 图 7:A股公司行业市值占比 . 7 图 8:148 家已上市,目前还有 179 家在排队上会. 8 图 9:科创板 IPO 排队企业主题行业分布 . 8 图 10:科创板走势和新股发行的关系 . 9 图 11:历年各板块 IPO 发行个数. 9 图 12:市值200 亿以上的中概股行业分布(市值占比) . 10 图 13:2020 年胡润百富中国独角兽榜单行业市值分布及代表公司 . 12 图 14:科创板按照市值分布过去一年平均涨幅 . 13 图 15:科创板行业平均涨幅 . 13 图 16:科创板行业平均 PE(ttm,剔除负值) . 14 图 17:科创板TMT 产业链行业分布. 15 图 18:科创板TMT 产业链公司营收(左)、净利润(右轴)规模分布 . 15 图 19:科创板TMT 公司按营收分组统计. 16 图 20:科创板TMT 公司按归母净利润分组统计 . 16 图 21:科创板受理全部公司中来自新三板公司个数 . 19 图 22:科创板中来自新三板的公司受理进度. 19 表 1:部分中概股回归国内案例一览 . 10 表 2:市值 200 亿以上的中概股名单 .11 表 3:科创板医药公司细分赛道平均 PE(TTM) . 14 表 4:科创板半导体产业公司细分赛道表现. 16 表 5:科创板计算机软件产业公司细分赛道表现. 17 表 6:科创板电子硬件及设备产业公司细分赛道表现. 18 表 7:上市至今区间涨幅超过 50%的科创板 TMT 公司一览. 19 4 新三板主题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表 8:科创板已上市企业中来自新三板的公司转板前后市值涨幅 . 20 5 新三板主题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1. 长风破浪会有时:科创板给资本市场带来了什么? 我们在七月份发布了报告科创板开板一周年,“塔尖明珠”对资本市场带来何种影响?,主要对过去一年科创板二级市场表现、交易情况和新股发行情况进行了回顾与总结。科创板运行一年多,科创板无论从板块属性而言还是从公司质地和估值水平而言,都可谓是金字塔塔尖的“明珠”。过去一年中,科创板给 A股资本市场的结构和投资理念带来了很大的改变,虽然行至估值高位,目前总市值达到 2.96 万亿元,但长远来看,科创板总市值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我们认为科创板仍然是投资主线。 图 1: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 资料来源:Wind、安信证券研究中心制图 图 2:科创50指数走势&科创板整体 PE 资料来源:Wind 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405060708090100110120市盈率(TTM,整体法) 剔除规则 剔除负值 科创50收盘点位(右轴) 6 新三板主题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1.1. 长远来看,科创板仍存增长空间 1.1.1. 科创板重构 A股行业结构,正在形成电子产业、生物医药、新型IT的产业集群 科创板承担了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助推器作用,最大的意义在于改变了 A股过去以金融等周期行业为主的行业结构。和美股相比,海外成熟资本市场的主要行业集中在信息技术、医疗保健、消费等领域,而以沪深 300 指数成分(指数调整前)为代表的 A股市场过去仍以传统行业为主,也正因如此,投资人的投资偏好和习惯在过去二十年间仍以追逐周期的涨跌为主。科创板的诞生除了改变了 A股现有的行业结构,更为重要的是,带来了 A股价值投资逻辑的转换,从过去的追逐周期逐渐转换为“科技牛”龙头价值投资的思路。 图 3:沪深300指数行业分布 图 4:标普500指数行业分布 资料来源:Wind 资料来源:Wind 从目前的科创板行业结构来看,半导体、耐用消费品、生物医药、软件等行业市值最大;从估值来看,半导体、医药、软件、医疗器械等行业估值较高。如果将科创板和 A股非科创板公司分开来看,行业特征更加明显。科创板中市值占比最高的行业为信息技术、医疗保健,而非科创板公司中市值占比最高的行业为工业、金融。 图 5:科创板分行业市值和 PE情况 资料来源:Wind 7 新三板主题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6:科创板和非科创板公司行业个数占比、市值占比 资料来源:Wind 虽然科创板和 A 股其他板块相比行业差异巨大,但是如果将科创板放到整个 A 股市场中,行业结构改善仍有很大空间。可以看到,加入科创板公司以后,也仅将医药生物行业的市值占比从 9.75%提升到 10.58%,电子设备行业的市值占比从7.26%-9.41%,信息技术行业的市值占比从 7.45%提升至 8.21%。而标普 500 指数中信息技术行业占比达36.3%。 图 7:A股公司行业市值占比 资料来源:Wind 从科创板供给角度来看,目前已有 148 家公司上市,19 家正在发行中,但仍有 179 家科创板公司已申报 IPO 材料处于排队过程中。从供给企业的行业来看,仍然较多集中在电子核心产业、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生物医学工程产业。 0%10%20%30%40%50%60%70%0%5%10%15%20%25%30%35%40%45%材料 电信服务 房地产 工业 公用事业 金融 可选消费 能源 日常消费 信息技术 医疗保健 公司个数占比(不含科创板) 公司个数占比(科创板) 公司市值占比(不含科创板) 公司市值占比(科创板) 8 新三板主题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8:148家已上市,目前还有179家在排队上会 资料来源:Wind、安信证券研究中心制图 图 9:科创板IPO排队企业主题行业分布 资料来源:Wind 1 1 1 1 2 2 2 2 2 2 2 3 3 3 3 4 4 4 4 4 6 8 17 21 23 24 31 0 5 10 15 20 25 30 35排队公司个数 9 新三板主题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1.1.2. 注册制改革大幕开启,从发行视角看科创板未来空间? 过去一年中,科创板月度的新股发行速度和科创板二级市场的走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二者之间可能并非因果关系。 图 10:科创板走势和新股发行的关系 资料来源:Wind、安信证券研究中心制图 从整个 A 股来看,二级市场的承接能力和 A 股发行速度也影响市场整体表现,注册制之下2020年为 IPO“大年”。2009 年至今,各个板块 IPO 平均每年发行家数约为 200 家,截至今年 7 月 31 日,A股各个板块 IPO 发行家数已达到 204 家,和 2019 年全年水平一样,预计今年全年各板块 IPO 发行家数或达到 400 家左右。 图 11:历年各板块IPO发行个数 资料来源:Wind、安信证券研究中心制图,注:截至20200731 1.2. 中概股加速回归科创板或成目标市场 7 月 27 日,据新京报报道,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表示,北京将对赴美中概股进行梳理,对于符合回归条件的,支持其回归 A股或回归港股发展;暂不符合条件的,北京企业上市综合服务平台可以提供全面服务。同时,北京也将加强与证监会等监管部门的沟通,争取出台051015202530253035404550556065科创板收盘价(流通股本加权平均) 月度新股上市个数(右轴) 81.09 -15.07 -19.29 6.71 -5.97 57.14 4.73 -9.57 22.85 -20.26 33.44 15.75 -40.00-20.0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主板 中小企业板 精选层 科创板 创业板 沪深300历年涨跌幅(%,右轴) 10 新三板主题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相关支持政策,在新三板或其他板块进行试点,引导中概股回国发展。 今年以来,网易、京东等公司赴港二次上市掀起了一阵中概股回港潮。在当今复杂国际形势下,国际大环境因素或为中概股加速回归创造契机。 表 1:部分中概股回归国内案例一览 代码 公司简称 回归前上市地 是否A股、H股同时上市 回归后代码 总市值(亿人民币) 市盈率 2019 营收(亿人民币) 2019 归母净利(亿人民币) 事件 PWRD.O 完美世界 美国 否 002624.SZ 688 42.17 80.08 15.03 完美世界在 2015年7月完成私有化后,在 2016年3月通过资产注入完美环球的方式正式回归A股 QIHU.N 三六零 美国 否 601360.SH 1,283 22.54 126.56 59.80 360 在 2016 年 7月完成私有化后,很快在2018年2月借壳回归 A股,回归上市首日,360 开盘价达65.67元,市值达 4441.96 亿元 BABA.N 阿里巴巴 美国 否 09988.HK 52,367 32.06 5,097.11 1,492.63 2019 年 11 月 26 日,阿里巴巴回归港交所二次上市 NTES.O 网易 美国 否 09999.HK 4,941 20.15 592.41 212.38 2020年6月11 日在港交所主板以股份代号9999开始交易 JD.O 京东集团 美国 否 09618.HK 8,427 116.01 5,768.88 121.84 2020 年 6月 18 日上午九时正式在港交所交易 688981.SH 中芯国际 美国OTC市场、香港 是 00981.HK 2,721 281.35 217.97 15.58 2020 年 6月 19 日下午5点左右,根据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发布的公告,同意中芯国际在科创板的首发申请。中芯国际的过会标志着科创板迎来首只二次上市的红筹股 资料来源:Wind 根据科创板上市规则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若干意见的通知及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已境外上市红筹企业的市值要求调整为符合下列标准之一: (一)市值不低于 2000 亿元人民币; (二)市值 200 亿元人民币以上,且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 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统计目前中概股中市值在 200 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共计 52 家,可选消费、信息技术、电信服务行业市值占比较高。目前总市值在 2000 亿元以上的中概股共计 12 家。未来中概股回归港股或科创板或成为趋势。 图 12:市值200亿以上的中概股行业分布(市值占比) 资料来源:Wind 可选消费 58.1% 信息技术 11.4% 电信服务 10.7% 能源 8.9% 金融 3.8% 工业 2.4% 房地产 2.2% 医疗保健 2.0% 公用事业 0.3% 材料 0.2% 可选消费 信息技术 电信服务 能源 金融 工业 房地产 医疗保健 公用事业 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