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 / 14 专题研究 |纺织服装 2018 年 03 月 21 日 证券研究报告 本报告联系人:赵颖婕 021-60750604 zhaoyingjiegf Tabl e_Title 纺织服装行业 高端女装 发展路径研究 Table_Aut horHorizontal 分析师: 糜韩杰 S0260516020001 021-60750604 mihanjiegf Table_Summary 核心观点 : 高端女装时尚变化度小, 行业龙头公司在特定产品或风格方面具备较强优势 高端女装行业相对于其他 品牌服饰细分 行业来说 , 时尚变化度较小 , 很多品牌的 经典款式或者系列可以热卖多年 ,主要原因一是产品定价较高,消费频率相对较低,产品设计更加关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款式 ,二是客群定位相对于年龄偏高,着装风格变换相对较少 。 高端女装定位和客户群体和渠道布局都相对有限 , 需要精耕细作明确风格和特色产品的品牌才能突出重围 。 多品牌 集团化 发展是 高端女装公司的 必经之路 高端女装品牌单一品牌天花板效应明显,并且单一品牌运营风险较大,国际知名高端女装公司多以品牌集团形式存在,包括 MaxMara 集团、 Aeffe 时尚集团、 Escada 集团和 Ann Taylor 集团等 。 高端女装多品牌发展主要有两种路径 借鉴国际知名高端女装品牌集团 MaxMara 和 Ann Taylor 公司的经验 , 1951 年 成立的 MaxMara 集团和 1954 年成立的 Ann Taylor 公司均是 全球 规模较大的女装品牌公司, 2015 年 收入规模分别达 13.80 亿 欧元和 25.33 亿 美元,利润规模分别达 8370 万 欧元和 6660 万 美元。 其中 , Ann Taylor 公司在 2016 年 以 21.6 亿 美元的金额出售给女装零售商, 以 2015 财年的 利润估值来看,公司当时的估值水平为 32 倍 ,公司历史估值中枢为 20 倍 。 在 MaxMara 集团 和 Ann Taylor 公司发展多品牌集团的 路径 中, 前者通过 不断拓展不同系列和品牌得以发展壮大 ,后者通过 推出定位稍低的品牌获得持续增长 ,均取得了不错成效。 投资建议 高端女装行业景气度处于上行阶段 。从盈利指标 来看, 自 2017 年 以来 高端女装行业 营收端和利润端 均 恢复增长 ; 从营运 指标来看 ,行业 公司 库存和渠道库存 均 有所改善 (注 :高端女装行业数据由维格娜丝、安正时尚和歌力思 等 四家公司 高端女装 业务数据计算而得 ) 。 国际高端女装集团收入规模都是过百亿 (人民币),而国内高端女装上市公司 2017 年规模在 15-25 亿元之间 , 还存在巨大的成长空间 。 国内高端女装公司选择集团化发展路径中 ,歌力思的发展路径类似 MaxMara 集团 , 安正时尚和维格娜丝的发展类似 Ann Taylor, 建议关注 。 风险提示 高端女装公司由过去单一企业变为多品牌集团,在多品牌的经营之下,管理难度和复杂度进一步提高,可能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高端女装公司渠道多以高端百货为主,未来零售业态发生变化,公司发展会有一定风险。 Table_Report 相关研究 : 纺织服装行业 :建议关注高股息率或分红率具备提升条件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 2018-02-13 纺织服装行业 :品牌服饰行业新零售变革有望加速 2018-02-04 纺织服装行业 :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国内无纺布应用产业快速成长 2017-12-24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2 / 14 专题研究 |纺织服装 目录索引 1 高端女装行业特点 . 4 1.1 时尚变化较小,行业龙头公司在特定产品或风格方面具备较强优势 . 4 1.2 多品牌集团化运作是高端女装公司发展的必经之路 . 5 2 MAXMARA 集团案例分析 . 6 2.1 全球知名的高级女装集团 . 6 2.2 主品牌重视产品本身,专注经典服饰 . 6 2.3 通过不断拓展不同系列和品牌得以发展壮大 . 6 3 ANN TAYLOR 公司案例分析 . 7 3.1 定位职业女装细分市场,打造“美国第一行政品牌” . 7 3.2 推出定位稍低的品牌,获取公司的持续增长 . 8 3.3 公司在不同成长阶段估值水平分析 . 10 4 投资建议 . 11 4.1 高端女装行业盈利指标持续改善 . 11 4.2 高端女装行业营运指标持续改善 . 12 4.3 推荐标的 . 12 5 风险提示 . 13 5.1 单一品牌到多品牌发展的风险 . 13 5.2 零售业态变化风险 . 13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3 / 14 专题研究 |纺织服装 图表索引 图 1: MaxMara 集团营业收入及增速 . 6 图 2: MaxMara 净利润及增速 . 6 图 3: Ann Taylor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及增速 . 8 图 4: Ann Taylor 公司净利润及增速 . 8 图 5: Ann Taylor 与 LOFT 品牌营业收入(百万美元) . 9 图 6: Ann Taylor 及 LOFT 品牌坪效数据 . 9 图 7: Ann Taylor 公司历史估值水平 . 11 图 8:高端女装行业营业收入及增速(亿元) . 11 图 9:高端女装行业归母净利润及增速(亿元) . 11 图 10:品牌服装各细分板块存货周转率同比变化 . 12 图 11:品牌服装各细分板块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变化 . 12 表 1:高端女装及经典产品系列 . 4 表 2:高端女装品牌集团 . 5 表 3: MaxMara 旗下品牌及风格 . 7 表 4: Ann Taylor 公司旗下品牌及定位 . 8 表 5: Ann Taylor 公司品牌店铺数量 . 9 表 6:国内高端女装公司及旗下品牌 . 12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4 / 14 专题研究 |纺织服装 1 高端女装行业特点 1.1 时尚变化较小 ,行业 龙头公司在特定产品或风格方面具备较强优势 高端 女装行业相对其他的品牌服饰行业来说 , 其时尚变化度是比较小的 。 一方面从价格的角度来看 , 高端女装 (包括奢侈品女装)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消费频率不及服装中的快时尚品牌,使用时间也会相对较长,产品更多的是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款。 从客群的角度来看 ,高端女装定位有经济实力和消费能力的人群,这部分人群一般来说年龄层偏高,相对成熟稳重,因此着装的风格变换相对较少。正所谓“时尚易逝,风格永存”,高端女装品牌有很多经典的产品或者系列可以热卖多年, Chanel的粗花呢外套、 YSL的吸烟装、 Burberry的风衣等,这些服装款式每年依然以经典系列或者设计上稍有调整系列售卖。 高端女装定位的 客户群体和 渠道布局都相对有限 ,不像大众品牌具有庞大的客群基数优势,因此品牌定位尤为重要,如果没有品牌特色、风格不突出,在竞争激烈的高端女装行业将难以立足。纵观国际知名高端女装 品牌,无一不是擅长于某种风格或者以某些特定产品,在此基础上做精做细,再延伸品牌版图,开拓出一片天地。 MaxMara在 1981年推出了“ 101801”系列双排扣驼色大衣,以 完美的设计 、 剪裁 、 用料 、 品质和款式成为时尚经典必备单品 , 在 其后的 25年中,造就了同一款大衣卖出超过 13.5万件的神话。 现在 “ 101801”系列大衣仍然是 MaxMara品牌的经典产品,而 MaxMara也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多品牌女装集团 。 Diane von Furstenberg在 1974年创制了裹身裙 ( Wrap Dress), 到 1976年 DVF品牌已经售出数五百万调裹身裙。时间至今日, Diane von Furstenberg的产品线已经从服饰延伸到 鞋履、手袋、丝巾、眼镜、高级珠宝、行李箱、香水及家居系列 ,但是品牌每年仍然推出各式裹身裙 。 表 1: 高端女装及经典产品系列 品牌 经典产品 推出时间 产品优势 /特点 /影响力 产品图片 Max Mara 双排扣驼色大衣( 101801) 1981 年 略带中性的硬朗、柔软保暖的材质,制作一件需要超过 170 种工序,耗时 168 分钟的手工缝制, 3 厘米缝 11 针才能保证两面完全一样。直到今天还是 Max Mara 最受欢迎的大衣,已经卖出超过 135,000 件( 15 亿人民币)。 Diana von Furstenberg 裹身裙 ( Wrap Dress) 1974 年 从日本和服汲取灵感,把东方的情调融入了西式的裁剪设计当中。裙子为针织面料,裙子长度位于膝盖之上,采用了 V 领设计、紧身袖和腰带系束。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5 / 14 专题研究 |纺织服装 Chanel 粗花呢外套 ( Tweed Jacket) 1953 年 从传统西装面料粗花和男性运动夹克得到了灵感,集时尚和舒适于一身,无领外套款手袖设计,具有实用的四块口袋、多块内衬布让剪裁完全贴身。时至今日,这块服饰没有太大改变,仍然是时尚界的长青单品。 YSL 吸烟装 ( Le Smoking) 1966 年 时尚界第一套无尾版燕尾服(女版西服),将男性元素运用到女性服装里,白衬衣、领结、黑色礼服套装、毛呢礼帽。 1967 年的 YSL 秀引起了顾客狂热的反响,当季款式销售一空,并且在 YSL 设计出第一件吸烟装后,几乎每年都会推出不同款式的吸烟装。 Burberry 风衣 ( Trench Coat) 1914 年 采用的棉质 Gabadine 为 Burberry 研发的耐磨布料,这种纺织技术可确保布料能防雨水、透气、舒适且具有弹性。 Burberry 风衣坚持只在英格兰 Castleford 制造,一件风衣最少要通过26 个独立的审查程序,需要 100 个裁缝合作,超过 300 个机密工序,每个衣领都需手工费时21 分钟缝制。 数据来源: 百度百科 , MaxMara 官网, DVF 官网, Chanel 官网, YSL 官网, Burberry 官网,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1.2 多品牌集团化运作是高端女装公司发展的必经之路 高端女装 单一品牌天花板效应明显 ,并且单一品牌运营风险较大, 如果公司想获得 长久稳健的发展 , 多品牌集团化的运作是必然的选择 。与奢侈品牌集团类似,世界上知名女装公司大都也是多品牌集团,这些公司往往以女装单品牌起家,在资本积累到一定阶段开始集团化运作,包括 Max Mara集团 、 Aeffe时尚集团 、 Escada集团、 Ann Taylor集团 等。 表 2: 高端女装品牌集团 名称 国家 时间 旗下主要品牌 MaxMara 集团 意大利 1951 年 MaxMara、 IBlues、 Marella、 Max&Co、 Sportmax、Pennyblack、 Marina Rinaldi Aeffe 时尚集团 意大利 1974 年 Alberta Ferretti、 Philosophy、 Moschino、 Moschino CHEAP AND CHIC、 CEDRIC CHARLIER、 Emanuel Ungaro Paris、 POLLINI Escada 集团 德国 1976 年 Escada、 Escada sport Ann Taylor 集团 美国 1954 年 Ann Taylor、 Ann Taylor LOFT、 Ann Taylor Factory 数据来源: 百度百科 , Bloomberg,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6 / 14 专题研究 |纺织服装 2 MaxMara 集团案例分析 2.1 全球知名的高级女装集团 意大利品牌 MaxMara成立于 1951年 ,现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知名高端女装集团。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 2300家独立品牌店铺 , 同时旗下服饰品牌也在超过 1万多家品牌店铺内有售。 MaxMara集团营收和净利润规模持续扩大,截至 2015年集团营业收入达 13.80亿欧元 , 五年复合增速为 2.58%, 净利润规模达 8370万欧元 , 五年复合增速为 2.87%。 图 1: MaxMara集团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 2: MaxMara净利润及增速 数据来源: Bloomberg,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 Bloomberg,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2.2 主品牌 重视 产品本身 , 专注经典服饰 虽然目前 MaxMara集团旗下已经有多个女装品牌 , 但是主品牌 MaxMara仍然保持经典的风格 ,重视产品和品质。 Max Mara品牌 侧重于产品本身 。 专注经典服饰的打磨, 注重衣物质感,专注于塑造自身的品牌形象与风格并一路坚持, 不随一时的潮流而丢失自身特色 。 MaxMara品牌 初创时的目标是为女人的衣橱提供基本的组成部分(主打基本款),不仅要做到价格合理,而且要领导时尚的潮流,设计均是始于面料,注重衣服质感。 MaxMara产品制作过程非常严谨 。 MaxMara大衣的生产基地在意大利米兰以南,一个叫做 Reggio Emilia的城镇里, 大衣布料几乎都来自于 意 大利 。 制作工序高达 170个步骤,如严格检测布料、剪裁、缝制、输送、局部熨烫、蒸气整烫、复检等。为了保护布料维持原样,会用绸缎盖住已剪裁好的布料,缝制好的大衣一定要求立即竖排挂好,以确保大衣形态立体。缝制大衣时,车间会先让技术优良的工人车缝过一次,命令计算机记录当下手工车缝的速度,接下来,每回工人按下脚踏板时,车缝速度就会与第一次完全符合,确保每次车缝速度与品质一致 。 2.3 通过不断拓展不同系列和品牌得以发展壮大 MaxMara集团不拓展男装童装等业务线 , 而是专注于女装品牌 。 MaxMara集团擅长于挖掘不同风格的细分市场,旗下多个品牌源自于 MaxMara主品牌的系列,例如 Marella、 iBlues,或者本身就是主品牌的副牌,例如 Sportmax,所以从多品牌发展路径的角度来说, MaxMara集团是通过 针对不同女性风格创立不同的服装系列和品牌 ,扩大市场份额。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7 / 14 专题研究 |纺织服装 表 3: MaxMara 旗下品牌及风格 品牌 时间 客群 风格特点 MaxMara 1951 年 注重衣服质感的职业女性,年龄层划分不明显 融合法国及意大利的风格,讲求简洁线条和剪裁,设计简单自然、端庄大方,注重质感,不跟随流俗 Sportmax 1967 年 18-30 岁追求独特风格、热爱自由打扮的年轻女性 年轻的副牌,年轻和休闲的时尚路线,有着时尚、自由、前卫的时尚理念,引领时尚潮流 Pennyblack 1978 年 钟情于易于穿着、风格不失华美、同时具有很高性价比的服饰的女性 打造具有女性风情、符合时尚潮流而又易于穿着的服饰。紧跟流行趋势,采用sport-chic 设计风格,款式时尚新潮,却又没有任何夸张的设计。采用高级面料,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iBlues 1980 年 典雅时尚的女性 源自于为 MaxMara 提供容易搭配的半裙、裤子、针织衫和衬衣的 iBlues 系列。擅长在传统的裁缝中将布料混合和配搭,令简洁的款式变得更具型格 Marina Rinaldi 1981 年 大尺码女性 为“大号美人”提供良好的耐穿性、优良的质量和很强时尚感的服饰 Max&Co 1986 年 年轻时髦的女性 自由表达个性不受任何束缚的时装和配饰系列,面向未来、给人清新自由感觉的现代、年轻服饰系列。设计风格是聪慧、动态、变化、连贯、新潮,保持高品质 Marella 1988 年 职业女性 起源于 MaxMara 品牌一个知名系列,后形成独立品牌运作。风格优雅,注重”整体风貌”,强调品质与价格的平衡 数据来源: 百度百科 ,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3 Ann Taylor 公司案例分析 3.1 定位职业女装细分市场,打造“美国第一行政品牌” Ann Taylor品牌创立于 1954年 , 最初“ Ann Taylor”是用于命名第一家店里最畅销的衣服风格,后来 成为了品牌的名字。 Ann Taylor品牌 主要竞争较高价格的高端女装市场,店铺位置主要位于商场和高档零售中心 。 1983年, Ann Taylor已经从一个 在美国 康涅狄格州 起家 的 地区品牌发展成为一个全美品牌,在美国有 47家店。2000年 11月,首次推出自己的网上商店 anntaylor, Ann Taylor商店的产品都能在网上销售,拓宽了客户覆盖面。在 2012年,公司在加拿大开设了第一家门店,标志着公司在国际扩张工作中迈出的第一步。 在 2013年,通过公司的网站 向全球 100多个国家 销售产品, 公司的品牌覆盖范围扩展到美国以外的客户。 Ann Taylor女装款式经典 , 有 “ 美国第一行政品牌 ” 之称 , 截至 2015财年 ( 2015年 1月 31日) Ann Taylor公司主营业务收入 25.33亿美元 , GAAP普通股股东可分配净收入为 6660万美元 , 全球店铺数量 1030家 。公司在 2013财年利润最高达 1.01亿美元,随后开始下滑,尤其是 2015财年下滑了 33.69%,主要由于美国零售行业不景气且交通不顺畅,导致公司加大了促销力度,全年毛利率较前期下降 2.92个百分点 。同时,在一季度 时公司由于整合组织流程以支持全渠道零售战略,支付了 1730万美元的费用。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8 / 14 专题研究 |纺织服装 图 3: Ann Taylor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及增速 图 4: Ann Taylor公司 净利润 及增速 数据来源: Bloomberg,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 Bloomberg,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2016年 , 美国女装零售商 Ascena零售集团以 21.6亿美元现金加股票收购 Ann Taylor公司 ,以 2015财年的利润水平来看,当时公司估值为 32.42倍。 Ascena零售集 本身拥有 Dress Barn和 Maurices两个平价女装品牌、 Lane Bryant和 Catherines两个大码女装品牌和青少年服装品牌 Justice, 收购 Ann Taylor后 Ascena集团品牌矩阵将进一步丰富至覆盖高端女装品牌 ,集团 将形成北美最大以及最多样化的服装零售商,并享有扩大其女装服饰市场领导地位的机遇。 3.2 推出定位稍低的品牌,获取公司的持续增长 Ann Taylor公司旗下有两个主要品牌 , 分别是 Ann Taylor和 LOFT。 LOFT品牌最初是作为 Ann Taylor的延伸以及在中高端女装市场的补充 ,其 商品价格适中 ,专注于对价格较为敏感的客户。品牌最初以 Ann Taylor的副线存在 , 品牌名称 叫 Ann Taylor Loft。开设的前 30家 Ann Taylor Loft是 工厂店奥特莱斯店的 类型, 1996年也有一些 Ann Taylor店铺转为 Ann Taylor Loft店铺。到 1998年,新开设了 16家 Ann Taylor Loft商店,这 16家商店不再是工厂店或奥特莱斯店 , 而是在地区购物中心等地方开设的专卖店。从多品牌发展的角度来说, Ann Taylor公司 推出 定价稍低的品牌 ,以覆盖更广阔的客群,获得公司的持续增长。 表 4: Ann Taylor公司旗下品牌及定位 品牌 时间 客群 价格 品牌风格 Ann Taylor 1954 年 25-55 岁现代职业女性 价格属于接近奢侈品水平但可以接受 帮助有时尚意识但是时间有限的客户一站式购齐(提供全方位的职业和休闲装,连衣裙,上衣,日常服装,鞋子和配饰)并推荐搭配方案。致力于帮助女性塑造自信、成功与美丽,追求高质量与质感。 LOFT 1998 年 喜欢 Ann Taylor 风格、生活方式较为休闲轻松、对价格较为敏感的女性 价格 适中 风格较偏休闲,以经典而轻松的样式备受欢迎,以优雅为致胜的秘诀 数据来源: Bloomberg, 百度百科,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尽管 Ann Taylor品牌成立时间更早 , 但由于 LOFT品牌定位更为大众化 , 无论是品牌总收入还是品牌店铺数量 , LOFT品牌规模都是大于 Ann Taylor品牌 。并且 Ann Taylor品牌店铺数量最 高达 400多家(含 Ann Taylor Factory),而 LOFT品牌店铺数量最高达 650多家(含 LOFT Outlet),并且店铺数量还在持续增长。 在 Ann Taylor渠道 数量比较饱和不再扩张的情况下 , LOFT品牌渠道数量还在不断扩张 ,收入规模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9 / 14 专题研究 |纺织服装 也在持续扩大,后期 公司整体业绩增长也主要靠 LOFT品牌来推动 。同时,根据我们测算公司两个品牌的坪效数据来看,在 2010年之后,两个品牌渠道扩张均放缓,收入增长主要依靠内生的坪效增长而提升。 图 5: Ann Taylor与 LOFT品牌营业收入 (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 Bloomberg,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表 5: Ann Taylor 公司品牌店铺数量 年末各类店铺数量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Ann Taylor 350 354 359 357 348 349 320 291 266 280 275 268 245 Ann Taylor Factory 27 26 36 51 57 68 91 92 92 99 101 108 116 Ann Taylor LOFT( LOFT) 207 268 343 416 464 512 510 506 502 500 512 539 537 LOFT Outlet 0 0 0 0 0 0 14 18 36 74 96 110 127 数据来源: Bloomberg,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图 6: Ann Taylor及 LOFT品牌坪效数据 数据来源: Bloomberg,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0 / 14 专题研究 |纺织服装 3.3 公司在不同成长阶段估值水平分析 公司 于 1999年申报上市,在此时公司已经形成 Ann Taylor和 LOFT两大品牌正营 ,其中 Ann Taylor店铺数量 330家(含 11家工厂店),规模体量较大,品牌发展也已经较为成熟, LOFT品牌店铺数量 75家,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公司整体的营收规模由1989年的 3.54亿美元增长至 1999年的 10.85亿美元, CAGR为 11.85%,净利润规模也从亏损变为盈利 6453万美元,所以我们认为上市前是 Ann Taylor品牌高速发展和LOFT品牌培育的阶段 。我们根据公司上市之后的财务数据,将公司上市之后的发展分为了四个阶段。 第 一 阶段是从 1999年至 2002年(公司财年 2000年至 2003年)的新品牌扩张期。这一阶段公司主品牌 Ann Taylor发展 比较 稳定 ,店铺数量增长 47家至 377家,品牌规模达 8.29亿美元, 新品牌 LOFT以每年增长 30多家的速度增长至 207家,品牌规模也达到了 4.40亿元。 在此时期公司营收规模达 13.81亿美元, CAGR为 8.39%,但是年增速由双位数下降至个位数 , 净利润规模达 8003万美元, CAGR为 7.44%,但每年波动较大。此阶段 新品牌 LOFT还未能达到较强的盈利能力 ,虽然店铺数量增长较快,但是 公司整体坪效水平在下滑 , 处于渠道扩张期 。这一阶段公司估值水平在 10-30倍之间 , 估值中枢为 20倍。 第二阶段是从 2003年至 2006年(公司财年 2004年至 2007年)的新品牌高速发展期。这一阶段 公司主品牌 Ann Taylor发展 仍然 比较 稳定,店铺数量增长至 405家,品牌规模增长至 9.13亿元, CAGR为 2.44%。 新品牌 LOFT开始进入 加速成长期,品牌渠道以每年新增 50多家加速扩张增长至 464家,品牌营收规模达 11.47亿美元,CAGR为 27.07%,渠道数量和品牌规模已经超过主品牌,且 新品牌 内生增长开始显现,坪效和同店持续提升。此阶段公司渠道策略取得了较好成效,公司的渠道大都布局在美国销量最好的零售中心,并且毛利率也由前一阶段的 50%左右的水平上升至 55%左右的水平。 在此时期公司营收规模达到 23.43亿美元, CAGR为 14.13%,净利润规模达 1.43亿美元, CAGR为 10.45%,在新品牌高速发展的带动下,营收和净利润都保持了双位数的增长。这一阶段公司估值水平在 15-50倍之间 , 估值中枢为25倍。 第三阶段是从 2007年至 2010年(公司财年 2008年至 2011年)的新老品牌调整期。这一阶段公司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两大品牌均进入了调整期, Ann Taylor品牌渠道关闭了一些经营不善的店铺 ,而 工厂店占比有所提升 ,品牌规模一度下降至最低的 4.57亿美元。 LOFT品牌收入规模略有下滑至 11.17亿 美元,渠道数量虽然有所增长,但增长的基本上是奥特莱斯店。 在此时期公司营收和净利润水平都在下滑 ,店铺 数量 、坪效和同店均在下滑。这一阶段公司估值水平在 10-25倍之间 , 估值中枢为 20倍。 第四阶段是从 2011年至 2014年(公司财年 2012年至 2015年)的恢复增长期。这一阶段公司主品牌止跌回升,渠道数量小幅增长至 361家,收入规模增长至 9.53亿元, CAGR2.49%。 新品牌 LOFT重新 进入增长轨道 ,店铺数量增长至 664家,收入规模也增长至 15.81亿美元, CAGR9.08%。这阶段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此时期,公司经历了几年的调整,产品和渠道都有较大的优化,公司也开始推进全渠道营销,线上增长较快,同时公司也开始进行了海外布局,拓展新的市场。 在此时期公司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