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838 2019 年中国烧碱行业概览 分析师:王欣耀 2019 年 11 月 概览标签:烧碱、氯碱、化工、一体化 概览摘要:烧碱即氢氧化钠,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碱,是氯碱工业重要组成部分,被广 泛应用于工业领域。过去五年,中国烧碱行业市场规模(按产量计)呈现小幅增长,于 2014 年的 3,063.5 万吨增长至 2018 年的 3,420.2 万吨,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 2.8%。 未来,在烧碱新增产能设备陆续投产,下游需求持续增加的推动下,中国烧碱市场规模有 望于 2023 年达到 3,984.2 万吨。 氧化铝需求持续增加是推动烧碱行业扩容的最主要因素 过去十年,烧碱下游氧化铝行业开工率较高,保持在 90%左右,产量增长迅速,由 2008 年的 2,374.4 万 吨增长至 2018 年的 7,154.7 万吨,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1.7%,对烧碱产量上升形成支撑。未来,伴 随氧化铝新建装置陆续投产,到 2023 年新增氧化铝产能有望突破 700 万吨,将带动烧碱产量持续提升。 烧碱行业内兼并收购进程加快,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现阶段,中国烧碱行业整体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行业参与者众多,且以中小企业为主,产能前十的企业 总产能占比仅为 21.9%。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鼓励优势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产业链的 延伸,推动烧碱企业兼并重组的市场化运作,部分烧碱行业龙头企业已加入兼并收购行列。 生产装置一体化是烧碱行业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烧碱和 PVC 是氯碱工业两大产物,部分氯碱企业通过完善一体化生产装置,降低外购风险及生产成本,提 高自身综合竞争力。氯碱企业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生产装置一体化发展: (1)以盐化工为中心,实现从 上游原盐到烧碱的单产业链一体化生产; (2)煤化工、石油化工、盐化工全面覆盖,实现从上游煤炭、原 盐、原油到烧碱、PVC 的全产业连一体化生产。未来,伴随一体化装置经济效益日益凸显,烧碱行业内将 有更多烧碱企业投入到一体化装置建设上来。 企业推荐: 九二盐业 大沽化工 中银电化 报告提供的任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文字、图表、图像等)均系头豹研究院独有的高度机密性文件(在报告中另行标明出处者除外)。未经头豹研究院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 何方式擅自复制、再造、传播、出版、引用、改编、汇编本报告内容,若有违反上述约定的行为发生,头豹研究院保留采取法律措施,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权利。头豹研究院开展的所有商业 活动均使用“头豹研究院”或“头豹”的商号、商标,头豹研究院无任何前述名称之外的其他分支机构,也未授权或聘用其他任何第三方代表头豹研究院开展商业活动。2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838 目录 1 方法论 . 6 1.1 研究方法 . 6 1.2 名词解释 . 7 2 中国烧碱行业概述 . 8 2.1 烧碱的定义与分类 . 8 2.2 烧碱的制备工艺 . 8 2.3 中国烧碱行业发展历程 . 11 3 中国烧碱行业现状分析 . 13 3.1 中国烧碱行业市场规模 . 13 3.2 中国烧碱行业运行动态分析 . 16 3.2.1 中国烧碱行业进出口分析 . 16 3.2.2 中国烧碱行业供需分析 . 19 4 中国烧碱行业产业链分析 . 20 4.1 上游分析 . 2 0 4.2 下游分析 . 2 3 5 中国烧碱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26 5.1 企业兼并收购进程加快 . 26 5.2 生产装置一体化发展 . 27 6 中国烧碱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29 6.1 中国烧碱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 29 3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838 6.2 中国烧碱行业投资企业推荐 . 31 6.2.1 江西九二盐业有限责任公司 . 31 6.2.2 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33 6.2.3 济宁中银电化有限公司 . 35 4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838 图表目录 图 2-1 隔膜电解法原理 . 9 图 2-2 离子交换膜电解法工艺流程简图 . 10 图 2-3 中国烧碱行业发展历程 . 11 图 3-1 中国烧碱行业市场规模(按产量计) ,2014-2023 预测 . 14 图 3-2 中国烧碱装置扩能统计(不完全统计) . 15 图 3-3 中国氧化铝产量及投产项目统计 . 16 图 3-4 中国烧碱进出口情况 . 17 图 3-5 中国烧碱进出口价格,2014-2019 年 9 月 . 18 图 3-6 中国烧碱供需表观图,2014-2018 年 . 19 图 4-1 烧碱行业产业链 . 20 图 4-2 中国各类原盐占比及产地分布图 . 21 图 4-3 中国原盐产量及下游消费占比情况 . 22 图 4-4 中国原盐价格变动图,2014-2019 年 11 月 . 22 图 4-5 中国烧碱下游需求占比,2018 年 . 23 图 4-6 中国纸及纸板产量和消费量情况,2008-2018 年 . 25 图 5-1 氯碱行业兼并收购事件(部分) . 27 图 5-2 氯碱工业一体化生产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 5-3 氯碱一体化项目(部分) . 29 图 6-1 中国烧碱产能分布,2018 年 . 30 图 6-2 中国烧碱产能前十企业,2018 年 . 31 图 6-3 九二盐业企业介绍 . 33 5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838 图 6-4 大沽化工介绍 . 34 图 6-5 中银电化介绍 . 36 6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838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 从盐化工、 煤化工、 石油化工、 环保等领域着手, 研究内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 业走向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 业模式,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最新动向,报告内容及数据会随着行业发展、技术革新、 竞争格局变化、政策法规颁布、市场调研深入,保持不断更新与优化。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11 月完成。 7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838 1.2 名词解释 烧碱:氢氧化钠,化学式为 NaOH,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碱,易溶于水形成碱性溶 液,也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发生潮解和变质反应。 隔膜电解法:利用多孔渗透性的隔膜材料作为隔层,以石墨为阳极(或金属阳极) ,铁 为阴极, 把阳极产生的氯气与阴极产生的氢氧化钠和氢气分开, 从而获得烧碱的一种方 法。 离子交换膜电解法: 应用化学性能稳定的全氟磺酸阳离子交换膜, 将电解槽的阳极室和 阴极室分开,从而获得烧碱的一种方式。 去产能: 化解产能过剩, 为解决产品供过于求而引起产品恶性竞争的不利局面, 寻求对 生产设备及产品进行转型和升级的方法。 三废:工业污染源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总称。 8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838 2 中国烧碱行业概述 2.1 烧碱的定义与分类 烧碱, 即氢氧化钠, 化学式为 NaOH, 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碱, 易溶于水形成碱性溶 液, 也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发生潮解和变质反应。 烧碱是氯碱工业重要组成 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根据形态不同,烧碱可分为固态烧碱和液态烧碱两类,具体如下: (1)固态烧碱 固态烧碱即固碱, 是以固态形式表现的烧碱, 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固碱为片碱。 片碱具 有较强的吸水能力,常被用作干燥剂使用。 (2)液态烧碱 液态烧碱即液碱, 是以液态形式表现的烧碱。 由于生产工艺不同, 液碱浓度通常在 30%- 32%或 40%-42%之间。液碱和固碱除表现形式不同外,在其他方面,如应用领域、生产厂 商等,差别较小。 2.2 烧碱的制备工艺 烧碱制备工艺包括苛化法、电解法两类,具体如下: (1)苛化法 苛化法制备烧碱使用纯碱溶液(Na 2 CO 3 )和消石灰(Ca(OH) 2 )为原料,使其发生 苛化反应, 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钙沉淀, 后经蒸煮浓缩制得烧碱。 具体工艺流程包括以 下四个步骤:配置,在苛化槽中将纯碱与洗涤水配置成含有 12% Na 2 CO 3 的纯碱溶液, 并用蒸汽加热至 85左右;苛化,将消石灰加入预过滤装置中,在不断搅拌下发生苛化 9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838 反应,生产含有碳酸钙的氢氧化钠悬浮液(11% NaOH) ;分离,将悬浮液输送至澄清槽 进行澄清; 蒸发, 澄清后的清液有泵打入液碱高位槽, 再流入预热过, 经烟气余热加热后, 在流入蒸发锅,水分不断蒸发,可得到烧碱,进入成品槽。由于苛化法以纯碱为原材料,原 材料费用较高且产量小,目前苛化法已经被电解法取代。 (2)电解法 电解法主要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NaCl)获得烧碱。电解法生产烧碱的同时还产生氯 气和氢气,因此在电解法生产烧碱过程中,选择能够分开阳极产物(氯气)和阴极产物(氢 气和烧碱) 的分离膜至关重要。 根据电解过程中使用材料不同, 可将电解法分为隔膜电解法 和离子交换膜电解法两类,具体如下: 隔膜电解法 隔膜电解法是利用多孔渗透性的隔膜材料作为隔层,以石墨为阳极(或金属阳极) ,铁 为阴极,把阳极产生的氯气与阴极产生的氢氧化钠和氢气分开,从而获得烧碱的一种方法 (见图 2-1) 。隔膜电解法具有生产强度小、产品纯度低、环境污染大等缺点,正不断被离 子交换膜电解法所取代。 图 2-1 隔膜电解法原理 10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838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离子交换膜电解法 离子交换膜电解法是应用化学性能稳定的全氟磺酸阳离子交换膜, 将电解槽的阳极室和 阴极室分开,从而获得烧碱的一种方式。该法所得烧碱纯度高、投资小、对环境污染小、能 耗低,是电解法生产烧碱的发展方向。 离子交换膜电解法工艺流程由四个部分组成: a.配水, 离子交换膜电解法对盐水的纯度 要求较高,在电解前,技术人员需将化盐水中的杂质(硫酸根等)通过相关处理脱除,并对 化盐水按比例配置, 重新调和制成生产所需盐水类型; b.化盐及盐水精制, 化盐水配置好后, 技术人员需将其调节至电离适合温度与原盐接触, 并缓慢加入适量氢氧化钠分解有机质, 除 掉悬浮物等杂质。 处理后的盐水需被送入螯合树脂塔进行二次精制, 从而使盐水中的各离子 含量达到电解标准;c.电解盐水,精制后的盐水被送入阳极室进行电解,实现淡盐水和氯气 分离;d.淡盐水脱氯,淡盐水含有大量游离氯需进入脱氯泵借助还原试剂进行脱氯处理,脱 氯过程中产生大量游离氯需进行回收处理, 回收后的氯气可循环使用在离子膜烧碱制备的第 一步盐水处理(见图 2-2) 。 图 2-2 离子交换膜电解法工艺流程简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1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838 2.3 中国烧碱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烧碱行业最早兴起于 20 世纪 20 年代末,中国实业家通过开办氯碱化工厂,以期 振兴中国化工产业。 中国烧碱行业发展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 先后经历体质改革、 生产技术 革新、产业结构调整等事件,发展历程可分为探索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平 稳发展阶段(见图 2-3) 。 图 2-3 中国烧碱行业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探索阶段(1929-1948 年) 1929 年,中国爱国实业家吴蕴初先生在上海创建中国第一家氯碱厂-上海天原电化厂 (现上海天原化工厂) ,生产烧碱、盐酸、液氯等产品,拉开中国烧碱行业的序幕。在爱国 实业家的倡导下, 西山化学厂、 沈阳化工厂、 天津大沽化工厂先后建成, 开始探索生产烧碱。 但受战乱影响,以上氯碱厂先后经历多次搬迁,生产水平受限。1949 年前,烧碱平均年产 量仅 1.5 万吨。 此阶段,中国烧碱企业主要以自发的形式开展,未取得规模效应,未受到国家支持,烧 12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838 碱生产技术从欧美国家引进,以水平隔膜电解槽为主,且烧碱品质较差。 (2)初步发展阶段(1949-1977 年)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鼓励化工产业发展,氯碱厂恢复重建,烧碱行业得到 初步发展。 1952 年, 锦西化工厂建成水银电解槽, 烧碱纯度大幅提升, 1956 年锦西化工厂 再次建成中国首台水银整流器,推动烧碱技术升级。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出资 6.45 亿元在 衢州、广州、武汉、福建、合肥、常州、北京、上海等城市设立 13 个年产 0.75-3 万吨/年 规模的氯碱厂,并于 1959 年建成,推动烧碱产能大幅提升。1974 年,中国首批 40 台、 30cm 2 金属阳极隔膜电解槽在上海天原化工厂投产。 此阶段, 中国烧碱行业主要由政府主导, 在提高设备生产能力的基础上, 对电解技术和 配套设备进行改进。 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烧碱制备技术还处于隔膜电解法阶段, 尚 未在离子膜电解法上有所突破,行业整体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3)快速发展阶段(1978-2010 年) 1978 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阶段,对外贸易程度加深。1984 年,在国家批准下,北京 化工机械厂引进离子膜电解槽生产技术, 推动中国烧碱生产技术向离子膜电解技术革新。 伴 随改革开发的深入,中国氯碱企业纷纷从欧美日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如 1986 年,盐锅 峡化工厂引进日本旭化成离子膜法电解技术等,推动中国烧碱行业规模化发展。截至 2010 年,本土氯碱企业先后从日本、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引进数十种离子膜法电解槽,总产 能超过 1,300 万吨/年。 与此同时,中国本土企业加快离子膜电解技术的研发进程。1993 年,沧州大化集团采 用了北京化工机械厂自主研发的 MBC-2.7 型复极式离子膜法电解槽,成为中国首家使用本 土自产离子膜法电解槽的企业, 为推广国产化离子膜法电解槽开创先河, 推动中国烧碱行业 快速发展。截至 2010 年底,中国烧碱产能已超过 3,000 万吨/年,其中离子膜烧碱的产量 13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838 占总产量的比例已超过 50% (4)平稳发展阶段(2011 年至今) 政府大力支持、生产技术革新推动中国烧碱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烧碱行业产能过剩、 污染问题也受到公众关注。 “十二五”以来,中国政府颁布多项环保政策,要求烧碱企业提 高自身三废处理能力, 同时伴随去产能政策的不断落地, 烧碱行业新增企业数量及产能增速 放缓。此阶段,中国烧碱行业产业结构发生改变,高污染隔膜电解技术快速被被淘汰,离子 膜电解技术主导地位日益突出。 与此同时, 行业内污染大、 规模小的中小企业被兼并收购或 被淘汰,烧碱行业整体趋于平稳发展。 3 中国烧碱行业现状分析 3.1 中国烧碱行业市场规模 烧碱作为氯碱化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下游应用领域广泛, 过去五年, 下游行业利润逐 渐增加,拉动烧碱整体需求提升。但结合化工行业去产能计划的不断落实,2015 年起,中 国开始实施新环境环保法及烧碱装置安全设计规范 ,高耗能、高污染的烧碱行业受 到一定影响,部分中小企业面临停产,致使 2015 年烧碱产量呈现小幅下降。整体而言,过 去五年,中国烧碱行业市场规模(按产量计)呈现小幅增长,并于 2014 年的 3,063.5 万吨 增长至 2018 年的 3,420.2 万吨,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 2.8%。未来,伴随去产能计划的完 成, 烧碱供需格局有望改善, 行业将趋于合理发展, 中国烧碱市场规模将呈现持续稳定上升 之势, 并于 2023 年达到 3,984.2 万吨 (见图 3-1) 。 中国烧碱行业市场规模得以稳定上升, 主要得益于以下两大因素: 14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838 图 3-1 中国烧碱行业市场规模(按产量计) ,2014-2023 预测 来源:国家统计局,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烧碱装置扩能 烧碱装置扩能推动行业扩容。受环保政策制约,山东、河北等地区烧碱产能在 30 万吨 以下的小企业将面临停产, 行业扩容新一轮看点在于部分行业大型老牌企业的新增产能和产 能改建。 根据企业氯碱装置投产计划, 预计未来五年, 中国氯碱产能将保持 5%的增速扩张, 其中烧碱产能增加将超过 200 万吨,产能集中在华北、西北地区,助推行业扩容(见图 3- 2) 。 15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838 图 3-2 中国烧碱装置扩能统计(不完全统计)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下游需求持续增加 下游需求趋增对烧碱产量持续上升形成支撑。 烧碱下游应用领域众多, 其中氧化铝需求 占比约 34.1%,是烧碱下游核心应用领域。以氧化铝为例,过去 10 年,中国氧化铝产量呈 现稳定上升趋势,并由 2008 年的 2,374.4 万吨增长至 2018 年的 7,154.7 万吨,期间年复 合增长率达到 11.7%(见图 3-3) 。结合未来五年多个氧化铝项目陆续投产 ,到 2023 年新 增氧化铝产能将突破 700 万吨,带动烧碱需求量提升,推动烧碱行业发展。 16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838 图 3-3 中国氧化铝产量及投产项目统计 来源:WIND,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3.2 中国烧碱行业运行动态分析 3.2.1 中国烧碱行业进出口分析 (1)进出口量分析 中国是烧碱净出口国, 自产烧碱能够满足下游生产企业需求, 整体进口量处于低位水平。 过去五年,中国烧碱进口量在 1 万吨左右浮动,对中国市场影响小。相对进口而言,在中国 烧碱市场供大于求的状态下,本土烧碱企业寻求海外市场,烧碱流向与“一带一路”覆盖国 家基本一致,中国烧碱每年出口量在 150-200 万吨。但由于最近五年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化 工行业去产能计划,中国化工企业进入去产能化、转型升级阶段,烧碱行业受到影响,整体 17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838 产能增速放缓, 中国烧碱市场供大于求状态发生逆转, 推动中国国内烧碱价格上涨, 内外盘 市场价格出现倒挂,烧碱生产企业出口意向下降,致使中国烧碱出口量从 2014 年的 201.2 万吨下降至 2018 年 147.6 万吨(见图 3-4) 。虽然烧碱产能增速放缓,但烧碱出口仍然是 企业经营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支撑中国烧碱行业扩容的重要因素。 伴随去产能计划的 完成,中国烧碱行业供给格局将日趋完善,未来,烧碱出口也将趋于合理化。同时结合“一 带一路”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越南、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等国对烧碱的需求增加, 烧碱出口量有望触底反弹。 图 3-4 中国烧碱进出口情况,2014-2018 年 来源:WIND,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进出口价格分析 从烧碱进出口价格走势上看,2014 年 1 月-2019 年 9 月,受国际形势、汇率影响,液 碱进口平均单价在 350-5,500 美元/吨之间波动,波动幅度最大,片碱进口平均单价波动幅 度次之,在 500-1,000 美元之间浮动,但由于中国烧碱进口量小,进口价格波动对中国市 场影响小。相比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的进口烧碱,2014 年 1 月-2019 年 9 月,中国出口烧碱 价格浮动小,其中液碱出口平均单价在 200-500 美元/吨之间浮动,固碱出口平均单价在 18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838 300-600 美元/吨之间浮动。 从进出口价格差上看, 液碱进口价格和出口价格形成明显价格差, 这主要由于液碱有严 格的运输要求, 澳大利亚为中国液碱主要进口国, 运输成本较高, 中国液碱出口国集中在 “一 带一路”国家,相对进口成本,出口运输成本较低。固碱进出口市场相对稳定,固碱进出口 价格差小。 从出口价格上看,烧碱出口价格长期处于低位水平,中国作为烧碱主要输出国,出口- 内销价格逆差将影响中国烧碱出口量。受到装置检修及部分东南亚国家出口恢复等因素影 响,2019 年底,中国烧碱价格有望提升,具体原因如下:供应,韩国、日本等国化工厂 烧碱装置陆续进入停工检修阶段, 对中国烧碱出口价格形成支撑; 需求, 印度等国恢复烧 碱进口, 阿联酋新建氧化铝冶炼厂投产, 烧碱需求增加, 中国作为以上国家烧碱主要进口国 将受益(见图 3-5) 。 图 3-5 中国烧碱进出口价格,2014 年 1 月-2019 年 9 月 来源:WIND,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9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838 3.2.2 中国烧碱行业供需分析 从供给上看,过去五年,中国烧碱产能除 2015 年出现小幅下降,整体产能呈现小幅上 升,增速放缓,五年产能增加仅 350 万吨,与产量增速持平。从开工率上看,烧碱行业整体 开工率保持高位,在 80%上下浮动,烧碱供应充足。 从需求上看,过去五年,中国烧碱表观需求量从 2014 年的 2,858.9 万吨增长至 2018 年的 3,276.7 万吨,整体增速高于烧碱产量(见图 3-6) 。在环保政策的影响下,烧碱行业 供需比从 2014 年的 1.07 下降至 2018 年的 1.04,供过于求局面有所改善。 图 3-6 中国烧碱供需表观图,2014-2018 年 来源:WIND,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整体上看, 中国烧碱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仍然存在, 去产能是目前烧碱行业最主要的发展 方向。但伴随行业内市场竞争加剧、环保政策施压,落后生产装置将被淘汰,小规模生产企 业将快速出清,行业有望进入健康发展阶段,烧碱供需将持续改善。 20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838 4 中国烧碱行业产业链分析 中国烧碱行业产业链上游主体为原盐供应商, 为烧碱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 中游主体为 烧碱生产企业, 负责烧碱的生产与销售, 是烧碱生产技术的所有者; 下游主体为烧碱需求生 产企业(见图 4-1) 。 图 4-1 烧碱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4.1 上游分析 原盐是烧碱合成主要原材料。 烧碱合成所需原盐有三大来源: (1) 开采盐湖矿制得的湖 盐,主要分布在盐湖地区,在中国原盐产量中,湖盐占比最高达到 55%左右; (2)以海水 为原料晒得的海盐,分布在沿海地区,在中国原盐产量中,海盐占比约 30%; (3)开采地 下天然卤水或岩盐矿床加工制得的井矿盐,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井矿盐占比约 15% (见图 4-2) 。 21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838 图 4-2 中国各类原盐占比及产地分布情况,2018 年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盐资源丰富, 是全球最大的原盐生产国与消费国, 过去五年, 中国原盐产量呈现波 动下滑趋势,由 2014 年的 6,433.8 万吨下降至 2018 年的 5,836.2 万吨,但年产量整体保 持在 6,000 万吨左右。 盐是国家计划分配的重要物质之一, 用途广泛, 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