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9 月 1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冷链产业链全梳理 未来高增长的迹象在哪里 ?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这个行业,乍一看,国内情景与美日等国水平差异很大,未来也许会有对标上的增长预测。 但仔细梳理下来,我们发现,这个行业当下的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上下游的情况,因此目前要想对标美日,难度较大。 我们先来看一下美股巨头的画风: 2020 年营业收入增速为 -12.01%,净利润增速为 -67.83%,业绩大幅下挫,主要缘于卫生事件导致的出行受限。 其股价自 2010 年到 2020 期间,涨幅为300%,股价直接翻了 4 倍,它就是西斯科 Sysco,所在赛道为冷链供应商。 图:巨头 A 走势 来源: Wind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9 月 1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而国内某细分龙头,在今年 4 月到 8 月之间,短短 4 个月内,暴涨 150%。 图:细分龙头 B 走势 来源:东方财富 Choice 数据 这两大龙头,分别对应美国的 Sysco(西斯科) ,和国内的 海容冷链 。 今天,我们重点要做的,就是对冷链这条产业链的研究。 对冷链产业链,眼下我们要解决几个核心问题: 一是,这条产业链中国和美日水平差异较大,到底为何? 二是,这条产业链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那么未来其高增长的迹象在哪? (壹) 冷链,通常指的是冷链物流( Cold Chain Logistics) ,归属于一种特殊的供应链系统,属于冷链技术和物流体系的统一。冷链物流覆盖四个环节,分别是冷冻加工、冷冻仓储、冷冻运输和冷冻销售。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9 月 1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图:冷链物流产业链 来源:招商证券 关于上述冷链环节中涉及到的上市公司, 梳理如下: 图:冷链产业链 来源:塔坚研究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9 月 1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贰) 在之 前 我们的超市产业链报告中(详见产业链报告库),分析过:未来超市行业突围的路径重点在于扩张 生鲜品类 ,但生鲜这门生意毛利率不高,易损耗,对上游冷链环节要求较高,因此,才有了本篇报告。 冷库在整个冷链物流节中,属于重要的节点。冷库按照使用目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交易型,位于农贸市场基地,一类是周转型,比如第三方仓储、配送中心这类。但目前,我国在冷库储备上,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图:人均冷库容量对比 来源:招商证券 从人均冷库容量维度上看,美国是我国 4 倍 ,日本是我国 3 倍,德国是我国2.5 倍。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9 月 1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而在冷藏车方面,我国人均冷藏车保有量为 0.13 台 /千人,日本为 1.95 台 /千人,美国为 1.76 台 /千人。 从数据的对比来看,我国的冷链设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比如,美日的易腐蚀产品(果蔬、肉类、水产品等),其冷链的流动率(在物流过程中采用冷链物流的比例)为 95%以上,而这个数字在我国只有不到 50%。而这个问题,也导致我国生鲜产品运输途中损耗率为 25%到 30%,而美日在 5%以下。 图:中美日生鲜流通环节对比 来源:中物联冷链委、招商证券 看完上面这组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冷链在中国的市场空间非常大。但注意,我们发现,上述数据中,还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疑问: 根据我们之前在电商产业链报告中的分析(详见产业链报告库),我国的快递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主要原因就是人口密度较高,公路基建较为完善,导致物流成本较低,但在冷链物流上,我国的物流成本竟然比日本、美国还要高出 2到 3 倍。那么,为何会呈现出这样的反差?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9 月 1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叁) 高额的成本,显然会制约行业的发展,通过冷链设备领域几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近年的增长情况也不是非常乐观,并没有进入高速增长期: 图:冷链设施代表公司数据情况 来源:塔坚研究 其中,冷冻机和冷库的收入增速并不乐观,甚至还出现了负增长情况。目前来看,只有冷藏车的增速较为乐观,但又 存在波动性较大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重点探究我国冷链高成本的原因。首先,我们从冷链运输的产品来进行推导。首先,我国冷链运输的产品和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异。 图:不同品类冷链渗透率 来源:华创证券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9 月 1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从我国各大品类冷链渗透率数据上来看,速冻食品和水产品的渗透率水平较高,其次为乳制品和肉制品,明显处于低位的是水果和蔬菜。 根据商务部披露的数据,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冷链的渗透率在 95%到99%之间,其中易腐食品的冷藏运输率已经超过 90%,某些产品(家禽、蛋奶)冷链流通率达到 100%。对比下来,我国果蔬的冷链渗透率提升空间更大。 图:冷藏运输率对比 来源:商务部、招商证券 注意,我国果蔬领域的渗透率尤其低,那么,果蔬与肉类产业链差异在哪,为什么冷链运输渗透率会有这么明显的差异?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9 月 1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肆) 答案:上游、下游规模化程度。 先来看上游: 上游的品类,可以分为速冻食品、肉制品、乳制品、水果和蔬菜。高渗透率品类,其实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生产,这一点,我们通过产业内代表上市公司数量可以看出。 比如,速冻食品的代表公司有三全食品、安井食品,乳制品领域已经形成以伊利和蒙牛为主的双寡头局面,此外还有光明、新希望、科迪乳业等上市公司,肉制品领域有温氏股份、牧原股份、圣农发展等。 而对于水果和蔬菜这两个领域,还未形成规模化生产,也就没有相当体量的上市公司出现。 这点,与美国有显著差异,根据招商证券统计,美国农业产值的 10%由 400个大农场贡献, 40%由中等规模农场贡献,而我国以商品化经营为主的农户占比仅有 2%。 接着看下游: 冷链环节的下游,主要是超市和餐厅。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9 月 1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数据来看,美国餐饮标准化程度为 70%,日本为 90%,中国为 30%。因此,对于冷链的研究,整体上需要重点关注下游餐饮标准化和竞争格局的动态情况。 综上来看,冷链行业低速发展的源头在于,上游和下游的集中度、标准化程度都不高,而上游农业机械化程度提升,将会是一个长期缓慢过程,从中短期来看,只有下游餐厅、超市的集中度、标准化提升可为冷链带来爆发机会。 所以,对于中美日三个地区的冷链行业来说,商业模式上才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 美国、日本上游规范化化程度高,因此冷链公司的发展模式是以 B2B 为主,而我国冷链行业当下的商业模式,还处于以 C2C 为主的阶段。 我们认为,这样的上下游差异,是我国冷链始终无法进入高速发展期的主要矛盾,美国冷链巨头的发展历史,也可以侧 面印证我们的观点。 美国的冷链供应巨头为 Sysco, Sysco 的核心业务是为 B 端供应食材,且这部分食材 60%为生鲜产品。它为超过 60 万家的餐饮、医院和政府机构等服务。 美国的食材供应市场受到地域限制,竞争格局较为分散,龙头 Sysco 的市占率有 16%, CR3 为 28%,其客户类型常年稳定,餐厅类客户为公司贡献 60%以上的收入。 优塾 发布于 2020 年 9 月 1 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图: Sysco 客户贡献收入情况 来源:招商证券 Sysco 的采购模式以中央直采为主,公司根据对客户需求量的预测值来对上游集中采购,后再发往各个地区的运营公司,这一点主要受益于上游农业机械化率高,大农场经营模式。如果是小农模式,则只能以分区采购为主,再运往各个地区运营商。 因此,梳理下来我们可以发现,美股冷链巨头 Sysco 的发展壮大,大背景在于餐厅连锁化程度提升,同时,上游农业机械化水平和人工产值均高,也利于Sysco 这样的食材供应商集中采购。 同时, Sysco 也开始向上游布局,为餐饮供应旗下品牌菜系。目前 Sysco 共有13 个自主品牌,它自营的产品 主要以美式、意大利、墨西哥等各个主流菜系所需要的食材为主,产品覆盖鲜冻肉、海鲜、家禽、水果蔬菜等品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