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报告编码19RI0796 头豹研究院 | 公用事业系列深度研究 400-072-5588 2019 年 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市场研究 报告摘要 TMT 团队 智慧水务指利用物联网、 智能传感、 云计算、 大数据 等技术对供水、 排水、 节水、 污水处理、 防洪等水务 环节进行智慧化管理。在中国城镇人口日益增长的 发展背景下,城镇水务建设需求不断提高,智慧水 务应用规模逐步扩大。中国智慧水务市场规模从 2014 年的 65.6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86.0 亿元, 年 复合增长率达 7.0%。 热点一:窄带物联网 NB-IoT 快速渗透至智慧水务领域 热点二:发展“供排污”一体化智慧管控系统 热点三:智慧水务融合于智慧城市发展体系 自 2017 年窄带物联网 NB-IoT 进入商业应用阶段,窄带 物联网 NB-IoT 快速渗透至多个公共服务应用领域,其 中, 智慧水务是窄带物联网 NB-IoT 重点发展的应用领域 之一, 窄带物联网 NB-IoT 在智慧水务领域快速渗透助力 行业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多个地区的水务公司陆续开展“供排污”一体化 工作, 在“供排污”一体化发展步伐日益加快的背景下, “供 排污”一体化智慧管控系统的应用需求亦不断增长, 发展 “供排污”一体化智慧管控系统是智慧水务行业发展的重 要趋势。 智慧水务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水务通过提 高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系统的智慧化水平打造智 慧水环境,有力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智慧城市 进一步升级发展,智慧水务将逐步融合于智慧城市发展 体系,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将逐步提升。 梁安兴 邮箱:csleadleo 分析师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公用事业系列深度研究 2020 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设 计咨询行业概览 公用事业系列深度研究 2019 年中国本地生活综合服 务行业概览 公用事业系列深度研究 2019 年中国生活污水处理行 业概览 1 报告编码19RI0655 目录 1 方法论 . 4 1.1 方法论 . 4 1.2 名词解释 . 5 2 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市场综述 . 7 2.1 智慧水务行业定义及构成 . 7 2.2 智慧水务行业核心技术 . 7 2.3 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发展历程 . 8 2.4 中国智慧水务产业链 . 10 2.4.1 产业链上游 . 11 2.4.2 产业链中游 . 12 2.4.3 产业链下游 . 13 2.5 中国智慧水务行业规模 . 14 3 中国智慧水务行业驱动因素 . 16 3.1 窄带物联网 NB-IoT 快速渗透至智慧水务领域 . 16 3.2 供水、排水管网建设需求日益增长 . 17 3.3 水务信息化步伐逐步加快 . 19 4 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制约因素 . 21 2 报告编码19RI0655 4.1 水务数据问题突出 . 21 4.2 智慧水务人才不足 . 22 5 中国智慧水务行业相关政策法规 . 23 6 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发展趋势 . 25 6.1 发展“供排污”一体化智慧管控系统 . 25 6.2 智慧水务融合于智慧城市发展体系 . 26 6.3 与消费者在线互动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 27 7 中国智慧水务行业竞争格局 . 29 7.1 中国智慧水务行业竞争格局概览 . 29 7.2 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 30 7.2.1 科荣股份 . 30 7.2.2 水联网 . 31 7.2.3 华旭科技 . 33 3 报告编码19RI0655 图表目录 图 2-1 智慧水务系统构成 . 7 图 2-2 智慧水务核心技术 . 8 图 2-3 中国智慧水务发展历程 . 9 图 2-4 中国智慧水务产业链 . 10 图 2-5 阀门不同分类方式 . 12 图 2-6 智慧水务管理平台服务构成 . 14 图 2-7 中国智慧水务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 15 图 3-1 NB-IoT 智慧水表应用服务 . 17 图 3-2 中国供水、排水管道长度,2013-2017 年 . 18 图 3-3 智慧水务管网压力监测、损漏监测示意图 . 19 图 3-4 中国省级以上水利部门配置各类服务器数量,2013-2017 年 . 20 图 4-1 GIS 系统应用结构. 21 图 4-2 智慧水务复合型人才要求 . 22 图 5-1 中国智慧水务相关政策法规 . 24 图 6-1 “供排污”一体化智慧管控系统 . 26 图 6-2 “水电气热”四表合一抄收系统 . 27 图 6-3 智慧水务平台与消费者在线交互示意图 . 28 图 7-1 智慧水务系统集成商不同发展路径 . 29 图 7-2 科荣股份智慧水务平台构成 . 31 图 7-3 水联网 LeakView 系统功能构成 . 32 4 报告编码19RI0655 1 方法论 1.1 方法论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从物联网、大数据、水务等领域着手,研究内容 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业走向上 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业模式, 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最新动向,报告内容及数据会随着行业发展、技术革新、 竞争格局变化、政策法规颁布、市场调研深入,保持不断更新与优化。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09 月完成。 5 报告编码19RI0655 1.2 名词解释 物联网:通过 RFID、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 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 络概念。 云计算:一种可迅速提供并发布网络、服务器、储存、应用等计算资源的模型,用户可 通过网络按需访问计算资源共享池,实现管理成本或服务供应商干预最小化。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 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各种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 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建筑信息管理: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应用于建筑工程设计、 施工、 运营、 维护等全生命周期过程的一种信息化技术, 通过信息化、 数字化和参数化的方式 建立、表达和呈现工程模型。 二次供水: 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 加压, 通过管道再供用户或自用的 形式。 人工智能: 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 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 感 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 NB-IoT:由通信行业标准化组织 3GPP 制定的构建于蜂窝网络的标准化物联网授权频 谱通信技术。 LoRa:由 Semtech 公司研发的低功耗广域网无线通信技术。 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分布式架构,将应用程序的不同 功能单元进行拆分,并通过功能单元之间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的模型。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 6 报告编码19RI0655 标并读写相关数据的技术。 机器学习: 专门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的学 科,使计算机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并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 图像识别: 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 分析和理解, 以识别各种不同模式的目标和对 象的技术。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是电信中用于手机及数据终端的高速无 线通讯标准技术。 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内存存取,无需依赖 CPU 大量中断负载的存取 方式。 7 报告编码19RI0655 2 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市场综述 2.1 智慧水务行业定义及构成 智慧水务指利用物联网、智能传感、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供水、排水、节水、污水 处理、防洪等水务环节进行智慧化管理。智慧水务通过结合传感器、通信网络、水务信息系 统提升水务信息化水平,实现水务管理协同化、水资源利用高效化、水务服务便捷化。智慧 水务系统由智慧给水系统、智慧排水系统、智慧防洪系统、智慧污水回用系统、智慧节水系 统等子系统构成。 图 2-1 智慧水务系统构成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2 智慧水务行业核心技术 智慧水务的核心技术包括物联网、智能传感、云计算、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GIS) 、 建筑信息管理(BIM) 、人工智能等。智慧水务将各类核心技术运用于智慧抄表、水务设备 标识管理、水务数据智能交互、水务数据智能分析、管网优化设计等业务领域,显著提升水 务管理效率。 8 报告编码19RI0655 图 2-2 智慧水务核心技术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3 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发展历程 智慧水务发展至今经历了初步发展期、稳健发展期、快速发展期三个阶段。 9 报告编码19RI0655 图 2-3 中国智慧水务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 初步发展期(1990-1999 年) 1990-1999 年,在自动化、视频监控等技术发展推动下,水务基础信息自动化采集开 始实现, 行业处于初步发展期。 在视频监控技术应用实践中, 水务工作人员可通过视频监控 了解水库、 大坝、 河道等基础水利设施情况, 大幅减少人力监测成本。 在自动化技术助力下, 阀门、 泵站操控实现自动化, 水务数据测量水平进一步提高, 水务工作人员可便捷获取水质、 水压、水位、雨量等水务基础数据,人工操作量显著降低。 (2) 稳健发展期(2000-2009 年) 2000-2009 年,通信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水务基础信息逐步实现联通,水务信息化发 展步伐日益加快, 行业处于稳健发展期。 在通信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宽带网络逐渐 推广,各类水务基础信息开始实现互通,水务管理效率大幅提升。此外,自动化技术在水务 领域的应用层次进一步加深,城市供水网络基本实现自动化。 (3) 快速发展期(2010 年至今) 2010 年至今,物联网、智能传感、云计算等技术快速渗透至水务领域,水务管理智慧 10 报告编码19RI0655 化水平显著提升,智慧水务加速实现。在物联网、智能传感、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引领下,多 个智慧水表、 智慧排水应用方案快速落地, 应用规模不断扩大, 水务管理智慧化水平进一步 提升,智慧水务行业发展步伐日益加快。 2.4 中国智慧水务产业链 智慧水务产业链包括上游的水表供应商、 阀门供应商、 水泵供应商, 中游的自动化方案 服务商、智能技术服务商,下游的系统集成服务商。 上游的水表供应商、阀门供应商、水泵供应商分别为下游的系统集成服务商提供水表、 阀门、水泵等硬件设备。 中游的自动化方案服务商为下游的系统集成服务商提供设备自动化解决方案, 智能技术 服务商为下游的系统集成服务商提供物联网、智能传感、云计算、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 (GIS) 、建筑信息管理(BIM) 、人工智能等技术服务。 下游的系统集成服务商为最终用户提供智慧水务应用服务。 图 2-4 中国智慧水务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1 报告编码19RI0655 2.4.1 产业链上游 智慧水务产业链上游主要涉及智慧水务应用方案中的硬件设备, 包括水表、 阀门、 水泵 等。 (1) 水表供应商 水表是用于测量水流量的仪表, 市场中的主流水表产品包括机械水表、 超声波水表、 电 磁水表等,其中,电磁水表精确度较高,价格较高,市场单价达 1.5 万元以上,超声波水表 精确度低于电磁水表,平均市场单价约为 6,000 元,相比电磁水表、超声波水表,机械水表 精确度更低,市场价格更低。 中国水表供应商数量众多, 行业集中度低, 市场竞争激烈, 中国典型代表厂商包括宁波 水表、三川智慧、华旭科技、东海集团、新天科技等,海外典型代表厂商包括代傲水表、科 隆水表等。 (2) 阀门供应商 阀门是水务系统中的重要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 溢流泄压等功能。阀门可按驱动方式、温度范围、压力范围等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除水 务领域外,阀门还可运用于化工、油气、造纸等多个领域。市场中的阀门产品种类繁多,不 同性能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异明显,市场价格区间约为 60010,000 元。 中国阀门供应商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低,代表厂商包括纽威阀门、中核阀门、江一阀 门、冠龙阀门、三花阀门等。 12 报告编码19RI0655 图 2-5 阀门不同分类方式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3) 水泵供应商 水泵指利用机械能为液体增压以保证液体流通的装置, 其性能主要通过流量、 吸程、 扬 程、轴功率、水功率、效率等指标进行衡量。离心泵是中国市场中的主流水泵产品,其平均 市场单价约为 2,000 元。相比水表、阀门,水泵的生产技术更高,行业集中度更高,中国市 场中的典型水泵供应商有格兰富、威乐、凯泉、南方泵业、凯士比、新界泵业等。 2.4.2 产业链中游 (1) 自动化方案服务商 自动化方案服务商为下游需求方提供针对供水系统、 排水系统、 污水处理系统等水务管 理系统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其中,PLC 为自动化解决方案中的核心应用设备。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集合 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主要由 CPU 结构、存 储器、电源模块、外部设备接口等部分组成,能够实现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的逻辑控制、过程 控制、顺序控制、数据处理、通信联网等功能,具有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编程简单、使 用方便等特点。 PLC 在工业自动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除水务建设外, PLC 还广泛 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轻纺、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中 13 报告编码19RI0655 国 PLC 销售额从 2014 年的 74.3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88.4 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 4.4%。 在中国市场中,自动化方案服务商以海外厂商为主,典型代表包括施耐德、欧姆龙、西 门子、罗克韦尔、三菱等,此类厂商发展起步早,在 PLC 技术研究、行业应用等方面投入 大,其 PLC 产品在稳定性、可靠性、通用性等方面表现出色。中国自动化方案服务商以信 捷电气、浙江中控、和利时、汇川技术等厂商为代表,其产品以小型 PLC 居多。 (2) 智能技术服务商 智能技术服务商为下游的系统集成服务商提供物联网、智能传感、云计算、大数据、地 理信息系统(GIS) 、建筑信息管理(BIM) 、人工智能等技术服务,下游的系统集成服务商 亦设有各类核心技术团队, 但因智慧水务涉及智能技术类型繁多, 系统集成服务商常遇到内 部技术团队无法满足智慧水务项目的技术应用需求, 系统集成服务商可通过与智能技术服务 商合作来填补技术短板, 从而为最终用户提供更到位的服务, 切实满足客户的应用需求。 GIS 技术及相关数据服务为下游系统服务商最常引进的智能技术服务类型, GIS 系统的地理信息 数据量庞大,系统集成商直接从 GIS 技术服务商引进 GIS 系统及相关数据库能显著提高平 台系统构建效率。典型的 GIS 技术服务商有超图软件、ESRI、中地数码、中海达等。 2.4.3 产业链下游 下游的系统集成服务商通过集成物联网、智能传感、云计算、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 (GIS) 、建筑信息管理(BIM) 、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以及水表、水泵、阀门等设备为最终 用户提供智慧水务应用服务。 在系统集成服务商提供的智慧水务应用服务方案中, 智慧水务 管理平台发挥着关键作用, 其可对水务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设备监控、 实时检测, 为水务工 作人员提供应用决策方案, 提升水务管理效率。 智慧水务管理平台提供的服务涵盖水务的生 产管理、运维管理、经营管理、客户服务、综合管理等多个方面。除智慧水务管理平台外, 集成服务商还能为用户提供与智慧水务管理平台配套的水务设备产品。 14 报告编码19RI0655 图 2-6 智慧水务管理平台服务构成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在中国市场中,智慧水务系统集成服务商典型代表包括威派格、上海熊猫、青岛三利、 中韩杜科、舜禹水务、新界泵业、三川智慧、华旭科技、上海三高等,其中,中韩杜科、新 界泵业、华旭科技、三川智慧等厂商在水表、水泵等设备监控系统方面具有技术发展优势, 威派格、 青岛三利等厂商在二次供水设备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上海三高由水务管理软件服务 商逐步发展成智慧水务系统集成服务商。 智慧水务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智慧水务管理平台产品研发是系统集成商的重点发展关注 点之一,2018 年上半年,新三板上市企业舜禹水务的智慧水务相关软件及系统研发支出达 85.5 万元,2018 年,A 股上市企业威派格的“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二次供水智慧管理平台” 项目获得上海市服务业引导发展资金 75.0 万元, “分质供水设备及其智慧管理系统开发与 产业化” 项目获得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发展资金 252.7 万元, 智慧水务管理平 台产品的研发支出和相关资金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有利于提高智慧水务管理平台产品性能。 2.5 中国智慧水务行业规模 智慧水务发展情况与城镇发展情况紧密相连, 中国城镇人口数量从 2014 年的 7.5 亿增 15 报告编码19RI0655 长至 2018 年的 8.3 亿,在中国城镇人口日益增长的发展背景下,城镇水务建设需求不断提 高,智慧水务可显著提升水务管理效率,其应用规模逐步扩大。 按照中国水务建设规模、 智能技术在中国水务市场的渗透率以及智慧水务项目平均市场 价格进行计算,中国智慧水务市场规模从 2014 年的 65.6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86.0 亿 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7.0%。伴随着中国城镇化速度逐渐加快以及物联网、智能传感、云计 算等技术在智慧水务领域的应用层次逐步深化, 中国智慧水务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预计 至 2023 年,中国智慧水务市场规模将达 116.5 亿元,2018 至 2023 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 6.3%。 图 2-7 中国智慧水务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6 报告编码19RI0655 3 中国智慧水务行业驱动因素 3.1 窄带物联网 NB-IoT 快速渗透至智慧水务领域 窄带物联网 NB-IoT 是专用于物联网的通信网络技术, 具有低功耗、 强覆盖、 大连接量、 低成本等突出特点,可显著提升物物相连效率,打造高效物联网。自 2017 年窄带物联网 NB-IoT 进入商业应用阶段, 基于窄带物联网 NB-IoT 的应用方案不断增多, 窄带物联网 NB- IoT 快速渗透至多个公共服务应用领域,其中,智慧水务是窄带物联网 NB-IoT 重点发展的 应用领域之一,窄带物联网 NB-IoT 在智慧水务领域快速渗透助力行业进一步发展。 智慧水表是窄带物联网 NB-IoT 在智慧水务领域的重要应用体现。NB-IoT 智慧水表可 实现智能抄表、管网监控、水泵站监控、水质监测、节水管理等多项功能,相比传统水表, NB-IoT 智慧水表在数据传输安全性、 网络覆盖面、 传输功耗、 人工成本等方面表现更出色。 在数据传输安全性方面, 窄带物联网 NB-IoT 为广域网授权频谱技术, 频谱资源由国家统一 分配,不易受到其他频段干扰,工作频段被清频风险低,数据安全性、稳定性高。在网络覆 盖面方面,窄带物联网 NB-IoT 具有强覆盖特点,相比 LTE,NB-IoT 提升 20dB 增益,覆 盖能力提升百倍,NB-IoT 智慧水表在楼道或地下等隐蔽地方仍能保持良好传输效果。在传 输功耗方面, NB-IoT 波形简单, 5w/h 电池可续航约 10 年, 而传统智慧水表仅能续航 2 至 3 年。在人工成本方面,NB-IoT 智慧水表可通过高频次数据传输完成抄表工作,大幅降低 人工成本,显著提升管理效率。 2017 年以来,在华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 NB-IoT 产业代表企业带动 下, NB-IoT 智慧水表项目陆续在广东省深圳市、 江西省鹰潭市、 福建省福州市等地方开展, NB-IoT 智慧水表应用推广步伐日益加快,助力智慧水务进一步升级发展。 17 报告编码19RI0655 图 3-1 NB-IoT 智慧水表应用服务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3.2 供水、排水管网建设需求日益增长 供水、 排水管网建设是水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对城市生活和生产用水流通网络有重要 影响,在城镇化步伐逐渐加快的发展背景下,中国供水、排水管网建设需求不断提高,管网 规模愈发扩大,城市水网建设、维护难度亦随之加大,智慧水务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 计算等技术有效提高城市用水管网管理效率, 市场对智慧水务的需求将愈发提高, 供水、 排 水管网建设需求日益提高是智慧水务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中国供水、排水管道建设需求增长明显。根据统计局数据,中国供水管道长度从 2013 年的 64.6 万公里增长至 2017 年的 79.7 万公里,年复合增长率达 5.4%。中国排水管道长 度从 2014 年的 46.5 万公里增长至 2017 年的 63.0 万公里,年复合增长率达 7.9%。随着 中国供水、排水管道建设需求的逐步提升,管网规模愈发扩大,管网建设、维护难度亦显著 加大。 18 报告编码19RI0655 图 3-2 中国供水、排水管道长度,2013-2017 年 来源:国家统计局,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智慧水务可有效提高城市水网管理效率,降低供水、排水管网建设、维护难度。管网压 力监测和管网损漏监测是智慧水务的重要任务, 在智慧水务应用方案中, 智慧水务系统通过 压力变送器、 液位变送器、 温度变送器等传感设备实时监测管网多个关键节点的压力、 流量、 温度等状况,并通过 NB-IoT、LoRa 等通信网络将监测数据及时传送至数据监测中心进行 分析, 当管网出现压力值异常或损漏情况时, 管网维护人员可通过数据监测中心获得管网信 息并及时对管网进行维护, 城市供水、 排水服务稳定性得到有效保障, 城市管网管理效率进 一步提高。 19 报告编码19RI0655 图 3-3 智慧水务管网压力监测、损漏监测示意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智慧水务可显著提升城市水务网络管理效率, 大幅降低城市水网建设、 维护难度, 在供 水、排水管网建设需求日益增长的发展背景下,智慧水务的市场需求将不断提高。 3.3 水务信息化步伐逐步加快 水务信息化是实现智慧水务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 中国水务信息化应用设备数量日益增 多,水务信息化逐步加快,有力推动智慧水务行业进一步发展。 中国水务信息化设备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中国省级以上水利部门配置各类服务器数 量从 2013 年的 3,273 套上升至 2017 年的 7,213 套, 年复合增长率达 21.8%, 水务信息化 设备数量不断增多,水务信息化步伐日益加快,助力智慧水务升级发展。 20 报告编码19RI0655 图 3-4 中国省级以上水利部门配置各类服务器数量,2013-2017 年 来源:中国水利部,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017 年,中国水务信息化成绩斐然,信息化设备数量进一步提高,各类水利信息采集 点数增长明显, 无人机、 应急通信车等新型设备加入水务信息化服务行列。 中国水利部数据 显示,截至 2017 年年底,中国省级以上水利部门配置各类服务器 7,213 套,同比增长 31.8%,中国省级以上水利部门各类信息采集点达 42 万个,同比增长 133.3%,县级以上 水利部门配置各类卫星设备2,731套 , 具备北斗卫星短报文传输能力的报汛站达7,900 个, 新配置应急通信车 68 辆、无人机 409 架、集群通信终端 5,767 个。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