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研究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研究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研究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研究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研究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研究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 研究 医药行业 五年, 200 亿市场! 增持(首次 ) 投资要点 独立医学实验室 : 又称第三方检验,主要承担医疗机构或其他与医学检验相关的企业或机构检验外包业务。 其核心是规模经济,即通过规模经济降低单位成本、获取成本优势、质量优势 、技术优势,从 而 达到多方的共赢,减少医疗费用支出。 未来五年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 新增 200 亿市场 : 我国 独立医学实验室 起步较晚 , 21 世纪初才有第 一家商业化独立医学实验室。但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 发展迅速 , 2014 年市场规模 47.6亿,预计 2015 可达到 75 亿规模 ,近五年复合增长率 50%以上,预计未来五年仍将保持 30%以上增速, 新增 200 亿 市场空间 待挖掘 。因为 1)医疗控费延伸至检验端,使医疗机构检验外包动力进一步增强 。 2) 分级诊疗逐步落实,患者资源下沉,基层医疗机构检验外包比例相对较高。 3)民营医疗机构飞速发展,以中小型医疗机构居多。 4)技术进步驱动行业扩容 。 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 行业多元化格局逐渐形成 : 2015 年是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发展爆发元年,数量由 216 家猛增至 356 家 。龙头公司全国布局已过半程,开始战略布局地级市,向区域性中心实验室发展,近期将出现连锁实验室、区域实验室、医院附属实验室和各专科实验室并存的局面。龙头公司将通过渠道整合、共建实验室、实验室托管等多种方式进行 区域性扩张。 技术进步和互联网 +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 以基因检测和个体化精准医疗为主的分子诊断将是独立医学实验室新增长点 。互联网时代独立医学实验室必须建立在服务信息化和产业平台化的基础上,提高自身服务能力 ,扩大经营规模。并依据自身条件,在医疗机构检验外包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诸如科研服务、司法鉴定、 CRO 服务、食品环境检测、健康体检、慢病管理等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产品 +销售 +服务”诊断产业纵向一体化 趋势明显 : 独立医学实验室 企业处于产业链下游服务端。金域检验和艾迪康仅提供服务;迪安诊断则采取“销售 +服务”的差异化商业模式 , 且正寻求进一步向上游产业链延伸。诊断试剂和仪器研发生产企业向下游服务端延伸。尤其是分子诊断领域企业向遗传学等特检为特色的独立医学实验室优势明显。 迪安诊断 ( 300244) “产品 +服务”一体化助力公司平台化战略 ”: 公司是 A 股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龙头,“产品 +服务”差异化商业模式 使公司的全国网络布局优势明显,公司加快渠道资源整合,设立产业基金,积极探索外延式发展; 公司 通过打造互联网平台 、涉足高端体检和 CRO 服务并积极对接新技术进行业务延伸,打造新增长点 ;公司积极探索慢病管理 , 打造大健康产业闭环。 我们认为,独立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航母正在起航。 美康生物( 300439)布局 独立医学实验室 打造诊断产业一体 化 :公司在原有自产和代理诊断试剂和仪器的基础上,以“ 51%模式”收购和设立区域医检商业 公司,加速整合渠道资源和获取区域客户, 并依托区域经销商异地扩张独立实验室业务。 诊断产业一体化商业模式值得期待。 2016 年 2 月 4 日 证券分析师 洪阳 执业资格证书号码: S0600513060001 0512-62938572 Hongyang614gmail 股价走势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报告 2016 年 2 月 4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 医疗服务市场空间可期 1.1. 我国 医疗服务 行业 景气度 高涨 2015 年以来医疗服务行业 持续受资本追捧 。 截止 2015 年底,由其他行业向医药生物行业跨界转型 的公司 数量 达 80 余家, 其中向医疗服务行业转型公司数量最多; 随着我国医改红利的持续释放, 医疗服务行业受资金青睐将持续发酵。 图表 1: 医疗服务行业受追捧 资料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 1.2. 我国医疗服务市场迎来确定性增长 CAGR15%+ 过去的十年里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迅猛,卫生总费用翻两翻,复合增长率达到 17%。 “健康中国 2020”战略研究报告提出到 2020 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 GDP 的比重 要 达到 6.5% 7%。按照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到 2020 年,全国 GDP 可达 90 到 100 万亿,卫生总费用有望 达到6.3 到 6.7 万亿的规模 ,年复合增长率 12.9%。 2014 年我国卫生总费用35378.9 亿元 , 我国卫生市场在 未来 五年 将 有近 3 万亿的增量市场 。 图表 2: 我国卫生市场未来五年近 3 万亿增量空间 资料来源: 卫生统计年鉴 ,东吴证券研究所 3317271605101520253035医疗服务 医疗器械 制药生物 互联网医疗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报告 2016 年 2 月 4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014年 我国 医疗机构业务收入 21972万亿,十年年复合增长率达 19%。 图表 3: 我国卫生机构业务收入 CAGR19% 资料来源: 卫生统计年鉴 ,东吴证券研究所 基于以下原因我们认为我国医疗服务市场未来 5 年 将保持 15%以上的高速增长。 1)人口老龄化 进一步加剧 和二胎政策 的 放开带来医疗服务 市场 新的增量。 2)新医改引入社会资本办医,“鲶鱼效应”将充分激活供给侧竞争,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3) 城镇化发展,群众健康意识的增强推动医疗服务刚需持续增长。 4) 医疗需求呈现多层次、多元化 和医疗支付方式的改变将推动部分医疗需求向消费需求转变。 图表 4: 我国医疗服务市场未来 5 年扔将保持 15%以上的高速增长 资料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报告 2016 年 2 月 4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 独立医学实验室 规模经济的产物 独立医学实验室( ICL) :又称第三方检验, 是独立于医疗机构之外独立提供 医学检验 服务的公司。 独立医学实验室 源于 20 世纪 20年代的美国, 初为大型医院商业化运营其临床实验室,为中小医院提供委托检测服务。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 , 演变成现在独立运营的 独立医学实验室 平台, 现已成为 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1. 医学诊断服务 产业链 上游:检验仪器和检验试剂生产商,目前以罗氏为代表的 6 家外企占据中国 IVD 市场 60%份额,国内 以科华生物为代表的 IVD 企业行业集中度较低。 中游:医学诊断服务企业。 1) 按照产业链构成分为单纯独立医学实验室和平台型独立医学实验室。前者仅提供医学诊断服务,后者除了提供医学诊断服务外 还代理和销售或(和)自产诊断试剂仪器; 2) 按照经营模式分为连锁式经营和单体经营。 3) 按照业务领域分为综合型和专业型,前者除提供医学检验诊断服务外还提供科研服务、 CRO 服务、健康管理等,后者则专于医学检验诊断服务 或医学检验中某一专 业细分领域 。国外龙头企业多为 连锁综合型 单纯独立医学 实验室 ,如 美国的 Quest 和Labcorp;而国内龙头企业多为连锁综合型独立医学实验室, 金域检验为单纯型 ,而迪安诊断为 平 台型 。 下游: 专业 型 独立医学实验室 服务对象 通常为医疗机构,而综合型独立医学实验室 服务对象除了医疗机构外还 包括个人、科研单位、医药企业等。 图表 5: 国内 独立医学实验室 服务产业链 资料来源: 迪安诊断官网, 东吴证券研究所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报告 2016 年 2 月 4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2. 为什么独立医学实验室能够存在? 核心:需求 +规模经济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专业化分工时代对低成本的追求催生规模经济的繁荣 ICL 繁荣 的 基础: 200 亿 新增 市场 待挖掘。 独立医学实验室虽起源于美国,但在医疗保障更为健全的欧洲和日本同样发展良好。根据 Quest、 Labcorp、 Labco 和 BML 四个龙头公司的年报推测美欧日独立实验室市场市场规模已分别达 200 亿美元、 145 亿美元和 100 亿美元,渗透率约为 38%、 50%和 67%。 图表 6:欧美日 ICL 市场规模(亿美元)和渗透率 资料来源: 公司 年报 ,东吴证券研究所 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2010 年 独立医学实验室市场 规模 仅为 13 亿,而 2014 年这一数字达到 47.6 亿,年复合增长率54%。我们预计 2015 年这一数字将达到 75 亿左右。 2014 年我国医疗机构业务收入 21972亿元,通常检验收入约占业务收入 8%-10%,据此推算,我国医学检验市场约 1750 亿到 2200 亿之间,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渗透率仅 2.2%-2.7%,相比欧美日差距甚远。在医疗服务行业高景气的大背景下, 我们预计未来 5 年我国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仍将以年复合增长率 30%的速度增长, 到 2020 年,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市场规模将达到 近 300 亿 ,渗透率达 9%左右。 也就意味着未来五年, 独立医学实验室 行业将新增 200亿市场! 20014510038%50%67%0%10%20%30%40%50%60%70%80%050100150200250美国 欧洲( E) 日本 (E)市场规模 渗透率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报告 2016 年 2 月 4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 7:我国医疗机构检验外包规模测算 资料来源: 卫生统计年鉴; 东吴证券研究所 ICL 核心竞争力:规模经济 利润是决定 医疗 机构是否有意愿开展 某个检验项目 动力所在。独立医学实验室 出现以前,中小型医院之所以将部分检验项目外包给大医院是因为中小型医院病源不足 导致检验量不足 ,进而使中小型 医疗机构 开展这些项目会没有盈利, 与其亏损来做不如外包给有条件的大医院。然而大医院由于其业务重心并不在检验外包,不能提供完善的外包服务。 独立医学实验室 的出现不仅解决 中小型医疗机构检验外包的问题,同时 也为 大医院解决 因社会需要 而不得不开展亏损检验项目的难题。 检验外包的商业模式核心是规模经济。 我们总结 独立医学实验室 规模经济的几点优势如下: 成本优势: 检验项目收费 标准由各省编制 , 医疗机构根据收费标准进行检验收费。而 独立医学实验室 的项目价格通常只有标准收费的 70%-80%。 规模化检验使试剂、仪器、人工等成本费用降低了 30%以上,同时由于 独立医学实验室 试剂等用量大,其采购议价能力 的提高带来了采购成本降低 。 质量优势: 一方面内部专业化分工, 如迪 安诊断在生化、免疫等 5 个大平台下进一步细分了 16 个专业实验室。另一方面 独立医学实验室独立医学实验室 外部 质量管理 要求 严格, 有些实验室 甚至已通过 ISO17025 和 CAP 双重认证 ;国内独立医学实验室还要参加定期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报告 2016 年 2 月 4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技术优势: 独立医学实验室 相对于医疗机构有更多的检验项目。国内三甲医院检验科室检测项目通常不会超过 1000 项,而卫生部的临床检验目录 有 1500 余项。 国外 独立医学实验室 龙头通常可承担 4000 项 以上检验 项目, 国内 独立医学实验室 龙头起步较晚, 但龙头企业金域检验目前检验项目已达 2200 余项 ,迪安诊断 1500 项左右 。 新技术新仪器通常价格昂贵 而医院受政策和价格限制无法及时更新 , 独立医学实验室 由于量大成本低,在新技术新仪器的引进更新上能够更加及时,为新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图表 8:独立医学实验室规模效应明显(万份) 图表 9:独立医学实验室配置更多检验项目(项) 资料来源: 前瞻网 ,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前瞻网 ,东吴证券研究所 合作共赢: 独立医学实验室 的出现和医疗机构检验科并不构成竞争关系,相反是一种互补合作关系。 医疗机构可以将自身不愿做或不盈利的项目交给 独立医学实验室 来做, 独立医学实验室 通过承接多个医疗机构的样本形成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实现盈利。 这种商业模式实现了患者、医疗机构、国家社会和 独立医学实验室 公司 的共赢。 010002000300040005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报告 2016 年 2 月 4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 10: ICL 规模经济的优势 资料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 2.3. 新形势下多因素驱动我国 ICL 行业高速增长 美国 ICL 发展历程对我国的启示 2.3.1.1 美国 ICL 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五个阶段 雏形期 ( 1920s):规模化、低成本 商业模式 确立。 20 世纪 20 年代初,美国近一半医院有临床检验实验室, 其中一些技术实力较强、设备较齐全的医院开始承接其他医院的检验项目, 形成了早期的检验外包服务。这一方面给医院提供了额外的收入,另一方面 集中检验的规模效应早就了低成本的商业模式 。 发展起步期( 1950s-60s): 检验技术和实验室信息系统的进步 使真正意义上的 ICL 得以发展。 20 世纪 50 至 60 年代, 技术进步使 临床检验对仪器 和 实验室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 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 伴随而来的是 对检验仪器和实验室信息系 统设备的资本支的增加 , 这 凸显了独立医学实验室的规模化运营优势, 促使真正意义上的 独立医学实验室 公司开始形成 。 缓慢扩张期( 1960s-1980s 中期): 医保控费驱动检验外包。 19 世纪60 年代美国推行 Medcare 和 Medaid 医改政策使美国医疗需求极大释放 ,20 年 美国医疗支出由 26 亿美元上涨到 256 亿美元 。 20 世纪 80年代初,美国政府和商业医疗保险机构 先后开始修改 医疗保险政策,增大了医院控制成本的压力, 促使医院将更多的检验项目外包给运营成本更低的独立医学实验室。 在此背景下, 1986 年, 独立医学实验室检验市场份额达到 20%,医院附属 实验室占 60%。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报告 2016 年 2 月 4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快速扩张期( 1980s 中期 -1990s 中期): 更严 格的控费标准进一步驱动检验外包。 美国于 1988 年通过了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 更加严格监 管私人诊所的临床检验 。 极大地提高了私人诊所实验室进行临床检验的成本。同时,健康管理组织在大力引导其参保成员去 费用更低的 医院就诊。 到 1996 年 ,私人诊所的检验市场份额由 20%降到 8%,而相应的独立医学实验室市场份额增加到 36%,医院附属实验室进一步下降到 56%。 发展成熟期( 1990s 中期至今): ICL 渗透率 稳定在 35%-40%,行业集中度在并购中得到提高。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临床检验行业监管逐步完善,行业格局趋于稳定。行业 内以 Quest 和 LabCorp 两家的经营规模最大, 通过连续的收购兼并市场份额由 2000 年的 50%提高 到2014 年 的 68%左右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图表 11:美 国 独立医学实验室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 迪安诊断招股书; 东吴证券研究所 小结 : 从美国 ICL 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医疗控费、 技术升级 和更严格的实验室监管标准 成为 ICL 行业的主要驱动因素。 医疗控费压缩医疗机构利润,技术升级使 医疗机构承受更大的检验成本,更严格的实验标准使占市场 12%的私人诊所市场转移至 独立医学实验室 。三轮驱动使美国 独立医学实验室 行业快速发展。 2.3.1.2 我国 ICL 发展起步晚, 发展快,行业呈跳跃式发展 初步形成期 ( 2000 年前 ): 独立医学实验室 在医疗控费条件下 初步形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报告 2016 年 2 月 4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成。 1985 年我国开始 医疗改革, 以控费为中心, 改革支付方式,将经费按享受人数和定额标准包给医院,激励医院主动控制成本和费用开支 。1992 年以后医疗开始向市场化方向发展。这一时期 国内 独立医学实验室企业逐步形成,发展缓慢 ,行业以单体专业型 独立医学实验室 为主, 呈现小散乱态势。 快速扩张期( 2001-2013):龙头企业凸显,连锁 ICL 开始迅速扩张。2001 年金域检验开始涉足医学检验领域,随后 迪安诊断、艾迪康等连锁独立医学实验室 企业迅速建立并开始全国扩张。 2009 年新医改全面推行,卫生部鼓励第三方医学诊断的发展,并开始医保控费、分级诊疗、鼓励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为我国 独立医学实验室 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截止 2013 年底 金域检验已在 22 个省市设立了中心实验室。 扩张升级期( 2013 至今):战略下沉 +业务延伸 +技术升级。 纵向:独立医学实验室 巨头 逐步完成全国布局的同时开始战略下沉,布局地级市;横向:技术升级增加检 验项目,业务延伸涉足 CRO、健康管理等。中心实验室数量: 金域检验: 27 家;艾迪康: 15 家;迪安诊断: 20 高新达安: 8 家。龙头企业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呈多样化发展,并开始走国际和国内合作化道路。 图表 12: 我国 医学实验室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 万方数据 ; 东吴证券研究所 小结: 我国 ICL 的萌芽和快速发展 正值先后两次医改 。 我国 ICL行业跳跃式发展(用 20 年时间走完了美国 60 多年的历程 ) 得益于 新形势下我国医改红利的释放和 21世纪的检验技术 的 高速革新 ,化学发光和精准医疗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引爆行业扩容。 新形势下未来五年行业有望 CAGR30%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报告 2016 年 2 月 4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我国 独立医学实验室 发展不到 20 年,经历了近 10 年 的快速发展期,独立医学实验室 企业 跑马圈地已过半程, 龙头企业全国中心省市布局 已基本完成 , 市场规模 5 年复合增长率 50%以上。然而 新医改形势下驱动行业 迅速扩容的 医疗 控费、分级诊疗、民营医院发展 等因素依然存在,另外新技术 的应用将 是长期驱动因素。 因此, 再次强调: 我们认为 未来五年我国 ICL 行业有望保持 30%的年复合增长率,目标规模 近 300 亿。 医 疗 控费: 医疗控费由降低药占比、械占比和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治疗费开始向降低检查化验费延伸, 部分省市相继出台了医疗服 务价格调整政策,进一步压缩医院医学检验服务利润。 图表 13:我国 部分省份已开始检验控费 时间 省份 检验控费内容 2015 年 7 月 福建省 启动省属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改革,检验项目平均降价 12% 2015 年 10 月 江苏省 降低 2006 年以来新增的检验项目、国产试剂可以替代进口试剂的部分检验项目及业务量大的部分常规检验项目价格,包括大生化检验、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乙肝两对半定性检测等常规检验套餐价格 2015 年 10 月 五部委 发布关于印发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旨在控制医疗服务费用不合理增长,强调医疗控费,降低检查和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 资料来源: 政府公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分级诊疗: 长期以来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无人问津。政策引导和支付端改革双轮驱动分级诊疗的实施。分级诊疗推动患者资源下沉,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量。但 国内三甲医院本身 -能够进 行 700-800 项检测,基本占据卫生部 1500 余项检测项目 90%以上的市场,患者资源的部分减少 不足以使大医院提高检验外包 量,检验外包动力来自于二级以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报告 2016 年 2 月 4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 14: 分解诊疗推动患者资源下移增加低级别医疗机构检验外包量 资料来源: 前瞻网, 东吴证券研究所 民营医疗机构发展迅速给 ICL 带来巨大增量市场 : 截止 2015年 4 月,我国民营医院数量达 13153 家,和公立医院数量持平。但民营医院普遍规模较小,患者数量较少,不足以开展多数检验项目,外包动力较公立医院强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政策引 导民营医院发展,目标是到 2020 年民营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量占比将达到 20%。 图表 15: 我国民营医院数量增加迅速(单位:所) 图表 16: 我国民 营医院服务量占比仍 较小尚有很大提升空间 资料来源: 卫生统计年鉴, 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卫生统计年鉴, 东吴证券研究所 05000100001500020000公立医院 民营医院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报告 2016 年 2 月 4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低级别医疗机构为 ICL 企业收入主要来源。 迪安诊断 2011 年医学诊断服务收入 42.61%来源于二级医院, 26.39%来源于一级医院,还有 18.9%来源于无等级医疗机构,来源于三级医院的收入仅占 12.10%。而我国 医院 业务收入中 公立 三级医院占比达 53.91%。相应的我国民营医院数量达13000 余家,但 95%以上均在 200 张床位以下,规模普遍较小。民营医院的发展为 独立医学实验室 行业提供 广阔的市场。 图表 17: 迪安诊断近 90%收入来自于低级别医院 图表 18: 我国民营医院 95%在 200 张床位以下 资料来源: 迪安诊断招股书, 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卫生统计年鉴 ,东吴证券研究所 技术进步 将 持续推动我国 ICL 行业扩容。 新技术、新设备 将加快在我国落地, 独立医学实验室 以其灵活的经营模式相比公立医院和规模较小的民营医院能更及时 应用新技术。化学发光技术相比酶免疫技术检测更精确更快速,其价格是 后者的 2-4 倍;基因测序技术的成熟和推广扩宽 其临床应用范围。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应用,独立医学实验室将获得更大的技术和成本优势。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报告 2016 年 2 月 4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 19:体外诊断技术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 东吴证券研究所 3. 我国 ICL 现状和发展趋势 3.1. 我国 ICL 发展现状 和问题 总体呈跳跃式发展, 2015 爆发元年 我国 独立医学实验室 真正起步于 21 世纪初,广州金域检验于 2001年首先将独立医学实验室模式商业化运作, 由此揭开 我国 独立医学实验室 的发展 进程。 此后虽然 独立医学实验室 数量增加缓慢,但每年都在以50%以上的增长率高速增长, 2001 年仅有两所, 2005 年增加到 16 所, 2015年猛增到 356 所(未统计期间因各种原因 吊销注册的 ) 。 图表 20:我国 ICL 数量迅速增长(数量:所) 资料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 (截止 2015 年底) 2 3 6 10 16 2537 50 7089 107123 1532163560501001502002503003504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报告 2016 年 2 月 4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问题一: 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 数量 远远 不能 满足需求。 美国 2014 年有医院附属实验室 8900 所,私人诊所实验室 121200 所,独立医学实验室数量达到 5900 个。 我国截止 2014 年底有医院 25000 所,基本每个医院都会设置检验科,但 不同等级和不同类型的医院检验量和检验项目量差距较大 , 基层卫生机构 91.5 万 个 ,但百分之九十设备陈旧、远远达不到标准化要求。 我国现有 356 个检验所远远不能满足 25000 所医院和 91.5万个基层卫生机构的检验外包需求。 图表 21:美国独立医学实验室数量众多(数量:所) 资料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 跑马圈地已过半程 ,龙头企业凸显 ICL 龙头 中心实验室全国布局 ,跑马圈地已过半程 : 我国 独立医学实验室 由缓慢发展期进入高速发展期仅用 十年时间,在此期间,我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 独立医学实验室 企业。以金域检验为代表的综合型 独立医学实验室 公司在全国省会城市或重要二线城市已基本完成布局。 图表 22: 金域检验全国中心实验室网络 图表 23: 我国重要 ICL 公司检验所数量 资料来源: 金域检验官网, 东吴证券研究所(截止 2015 年底) 资料来源: 东吴证券研究所 (截止 2015 年底) 89001212005900医院附属实验室私人诊所实验室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报告 2016 年 2 月 4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寡头格局渐行渐显。 2014 年 美国 Quest和 Labcorp 两家在美国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市场占有率达 68%,两极格局早已 形成。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处于快速扩张期,跑马圈地为主,兼并收购提高行业集中度为辅。但未来行业集中度提升是必然趋势。 根据 2015 年销售数据来看, 金域检验营收 24 亿左右,艾迪康 15 亿左右,迪安诊断 11 亿左右,市场占有率分别约 32%、 20%和 14.7%。金域检验于 2001 年开始涉足医学检验, 艾迪康和迪安诊断分别成立于 2004 年,是我国较早成立的独立医学实验室企业,先发优势明显,行业格局初步形成。随着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数量的增加,竞争将趋于激烈 ,我们预计行业龙头将强者恒强,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 。 图表 24: 2015 年我国 ICL 行业市场份额分布 资料来源: 公司业绩预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问题二: 我国 ICL 发展地区差别明显 。 上海、北京、广东、浙江、江苏五省 独立医学实验室 数量占比近 50%,总体来看北京和南方地区发展较快,北方总体发展较慢, 我们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建立在经济的检验外包意识和理念上 的差距上的 。 32.0%20.0%14.7%5.3%4.0%24.0%金域检验艾迪康迪安诊断达安基因康圣环球其他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报告 2016 年 2 月 4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 25:我国 ICL 各省分布(数量:所) 资料来源: 东吴证券研究所(截止 2015 年底) 3.2. 我国 ICL 行业发展趋势 趋势一: ICL 龙头分级连锁 布局下沉 +多样化竞争格局 地级市市场近真空 +基层天然的检验外包市场引导 ICL 布局下沉。我国 独立医学实验室 龙头在省会城市的市场竞争已逐渐趋于激烈,尤其是北京和上海, 现在 独立医学实验室 数量均在四十所以上。而我国大部分地级市尚没有 第三方检验。原因主要是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大多集中在省会城市和重要二线城市,这些地方医疗体系健全,检验外包理念较为成熟;而地级市则较为保守,目前已有的地级市检验所大多规模较小。随着自上而下的 独立医学实验室 行业布局推进,地级市医疗机构将逐渐改变现有检验市场模式, 我国地级市 独立医学实验室 真空将成为 独立医学实验室 企业布局的下一个金矿。 图表 26:我国 ICL 城市分布比例 资料来源: 东吴证券研究所(截止 2015 年底) 41 4032 322717 1714 1311 11 11 11 11 108 7 6 6 6 65 5 3 3 32 2 0 0 0051015202530354045上海 北京 广东 浙江 江苏 湖北 湖南 四川 山东 河南 辽宁 陕西 天津 云南 安徽 山西 重庆 福建 河北黑龙江江西 吉林内蒙古广西 贵州 海南 甘肃 新疆 宁夏 青海 西藏13.61%86.39%地级市 省会城市和重要二线城市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报告 2016 年 2 月 4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基层医疗机构区域整体检验外包是趋势。 美国医保控费 和严格的实验室监管标准使私人诊所实验室检验市场占比由 1986年的 20%变为 1996年的 8%,仅有占百分之 四十的私人诊所实验室在进行一些常规检测。美国是政策限制私人诊所实验室的发展; 我国 基层卫生机构患者数量少 ,人员费、设备维护费等成本高,基层卫生机构没有设置检验科或把检验科做大的动力。 北京、贵州、四川、海南等 多省份已启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检验外包工程,且多数是在政府主导下的招标或协商下单。 随着分级诊疗的逐步推进,我国患者资源将逐步下沉,首诊 在基层将成为趋势,将促进更大的检验外包市场。 图表 27: 部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已在尝试整体检验外包 ICL 公司 省份 年份 服务范围 金域检验 海南省 2015年 海口市所有社区服务站、乡镇卫生院 医学检验服务(试点) 大家检验 四川省 2016年 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学检验服务 大家检验 四川省 2015年 武侯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学检验及病理检测服务 资料来源: 金域官网,招标公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分级连锁 +区域实验室 +医院实验室 , 多样化检验市场格局将形成。连锁综合 独立医学实验室 巨头布局下沉的同时 , 地级市区域 独立医学实验室 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再加上区域中医院附属实验室的存在, 连锁综合实验室 、 区域实验室 、区域医院附属中心实验室和单一专业技术型实验室将并存。 此外,托管医院实验室、和医院或区域商家共建 实验室等扩张模式将得到综合运用,如金域检验依托从化妇幼保健院 建立了从化金域医学检验中心。 龙头企业将凭借企业管理和规模优势在区域内寻找合作伙伴进行异地连锁标准化复制,建立分级连锁的综合型实验室同时辅以并购来进行 异地扩张或获取新技术。 如迪安诊断在加快布局省会城市的同时开始 通过自建、共建、收购等多种方式 布局地级市 。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报告 2016 年 2 月 4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 28:迪安诊断分级连锁布局 资料来源: 迪安诊断官网和公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趋势二: 新技术 +业务延伸 分子诊断即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诊断将成为未来发展热点。 从国外看 ,美国 独立医学实验室 巨头 Quest 和 Labcorp 公司 在基因检测和特检 的收入占比 都在 30%以上 , Labcorp 通过 自主研发和 收购兼并整合建立 了 12 个特检平台 ,进行在肿瘤风险预测、心血管 疾病风险预测、感染性疾病风险预测等专业性检测,使医学检验由被动 进行疾病信息检测转为进行疾病风险性的 主动 监测。 图表 29: 2014 年 Labcorp 各项销售业务占比 图表 30: 2014 年 Quest 各项销售业务占比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东吴证券研究所 60.83%33.69%5.48% Core TestingGenomicand EsotericTestingOther55%34%3%8%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报告 2016 年 2 月 4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我国基因检测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基因检测早期主要用在产前筛查和政府买单的“两癌筛查”。近期国家才开始试点基因检测在遗传病诊断专业、产前筛查与诊断专业和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 的应用。我国基因检测的龙头企业华大基因成立于 1999 年,但直到近两年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医学检验所,短短 3 年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 11 所医学检验所。迪安诊断则通过收购在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上具有优势的博圣生物来取得技术上的进步;艾迪康和分子诊断龙头企业之一博奥生物进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战略合作。 图表 31:华大基因医学检验所数量迅速增加 公司名称 成立时间 注册资本(万元) 长垣华大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2015 年 11 月 9 日 1000 云南华大昆华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2015 年 10 月 23 日 2000 成都华大创新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2015 年 8 月 6 日 1000 天津华大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2014 年 10 月 9 日 1000 广州华大基因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2014 年 1 月 27 日 1000 北京华大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2014 年 1 月 20 日 800 上海华大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2013 年 9 月 29 日 800 南京华大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2013 年 9 月 3 日 800 本溪华大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2013 年 1 月 23 日 800 深圳华大临床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2012 年 3 月 20 日 1000 武汉华大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2012 年 2 月 17 日 9400 资料来源: 东吴证券研究所 拓展业务领域 ,充分利用 ICL 平台资源。 独立医学实验室 具有先进的检验设备和专业技术,而这些除了可以用在临床医学检测,还可以进行科研检测、司法检测、健康体检等领域,传统的 独立医学实验室 都会进行 相应的 科研服务 ,综合型 独立医学实验室 则将业务进一步延伸。如迪安诊断和金域检验已经或将要开展司法鉴定、健康管理、食品和环境检测、 CRO 服务等。 美国 独立医学实验室 巨头甚至在 CRO 领域强强联合:2015 年伊始 Quest 和昆泰 合资设立新公司 , Labcorp 和科文斯合并。国内迪安诊断和泰格医药也已建立起合作框架。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专题报告 2016 年 2 月 4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 32: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业务结构 资料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 整理 趋势三: “ 互联网 +” 促进产业模式升级 服务信息化 互联网时代,任何服务都离不开网络,在信息化带动下, 独立医学实验室 服务将更为便捷和准确高效。 为了更好的服务 客户, Labcorp 开发了 Beacon , Quest 应用了 Care360, 金域检验在做数字化病理诊断系统,迪安诊断 推出来客户服务系统,可以实时查看检查结果。 图表 33:迪安诊断客服服务系统 资料来源: 迪安诊断官网, 东吴证券研究所 产业平台化 独立医学实验室 传统的 B2B 商业模式在互联网时代 不免 显得太单调 。随着网络医院 、处方药网售等一系列互联网医疗活动的探索,而作为医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