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医学实验室新模式2.0时代研究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独立医学实验室新模式2.0时代研究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独立医学实验室新模式2.0时代研究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独立医学实验室新模式2.0时代研究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独立医学实验室新模式2.0时代研究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独立医学实验室新模式2.0时代研究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医药生物 独立医学实验室 2.0 时代, 积极拥抱新模式评级: 增持 前次: 增持 分析师 联系人 谢刚 孙建 S0740510120005 021-20315178 021-20315160 xiegangr.qlzq sunjianr.qlzq 2015 年 4 月 9 日 基本状况 上市公司数 147 行业总市值 (百万元 ) 2270508.83 行业流通市值 (百万元 ) 1992993.95 行业-市场走势对比 重点公司基本状况 重点公司 指标 2014A 2015E 2016E迪安诊断 (300244.SZ)股价 (元 ) 90.24 90.24 90.24摊薄每股收益 (元 ) 0.61 0.90 1.23总股本 (亿股 ) 2.06 2.06 2.06总市值 (亿元 ) 186 186 186达安基因 股价 (元 ) 44.87 44.87 44.87摊薄每股收益 (元 ) 0.28 0.34 0.42总股本 (亿股 ) 5.49 5.49 5.49总市值 (亿元 ) 246 246 246股价 (元 ) 摊薄每股收益 (元 ) 总股本 (亿股 ) 总市值 (亿元 ) 备注 : 重点公司排列顺序为 : 本公司推荐一 、 本公司推荐二 、 本公司推荐三投资要点 新医改推动下,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1) 1500 亿总市场,二级医院市场扩容加速,15%+增长 : 2009 年开始的新医改,核心在公立医院改革,旨在通过取消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加成、信息化技术(远程医疗、网络医院、云医院)推动分级诊疗,改善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立基层首诊制度, 2012 年基层医院(包括二级医院)检验收入 1500 亿元,是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利基市场,如迪安诊断, 2010 年二级以下医院的收入占比在 70%左右。而根据卫计委的数据显示, 2009 年开始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人次保持 8%以上的复合增长(快于 2004-08 年的 3.5%) ,同时二级医院检查收入保持15%以上的快速增长。 2)民营医院:新增量, 300%的增长。 2015.3.30,国务院发布医疗服务体系规划纲要 ( 2015-2020 年) 明确提出了要给民营医院留足发展空间, 在 2020 年前每千人床位数实现 300%的增长。基于此,我们认为 独立医学实验室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检验项目最好的承接者,必然会迎来加速增长,对于未来 5 年独立医学实验室的空间测算,我们不再赘述,依然看好 100 亿元 +, 40%+的复合增长。 通过比较美国独立医学实验室新的变化,我们归纳以下四个新的趋势: 新技术全面渗透: LabCorp 和 Quest 在并购过程中积极布局新技术方向,优化服务结构,提升盈利能力。随着基因检测技术在产前筛查、新生儿筛查、肿瘤个性化给药、肿瘤早期诊断等领域应用日渐成熟,也给独立医学实验室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能否抓住新技术,掌握核心资源,布局新的爆发性市场,成为独立医学实验室之间新的战场。 独立医学实验室 +支付方合作: 从美国独立医学实验室龙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发现:随着精准医疗的推动、价格透明度的提升、支付方的多元化,和支付方的密切合作是独立医学实验室业绩稳健增长关键因素。随着国内医改的进程推进、健康商业险快速发展,我们认为独立医学实验室和商业保险的合作,有望打造独立医学实验室快速发展的新的商业模式。 医药生物 证券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2 -专题研究报告 独立医学实验室 +CRO 模式 : 2015 年, LabCorp 以 61 亿美金并购 Covance, Quest 和昆泰合作。在产业链整合、中心实验室业务协同方面开辟了新的道路,国内迪安诊断已经和临床 CRO 公司 BARC 合作,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国内包括迪安诊断、金域检验在内的公司,或许也会尝试和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博济医药等 CRO 龙头开展深入合作,开辟新的市场。 信息化技术应用、互联网化 :在和医院、患者、医师的沟通中, LabCorp 和 Quest 都积极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随着医改的进程和新技术的出现,处于快速扩张期的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方向,我们认为未来新扩张方式方面有望出现新的模式,如迪安诊断与阿里健康云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检验科托管等合作。 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 2.0 时代,把握新机遇者,强者恒强。 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经过近 5 年的快速扩张,形成了目前四强寡头格局,金域、迪安、艾迪康、高新达安占据 70%左右的市场份额,经过 2009-12 年的快速扩张期之后,面临互联网、大批新技术涌现、商业健康险快速发展、新的商业模式出现的情况下,独立医学实验室也面临新的挑战,能否把握机遇实现模式创新、二次创业成为此时衡量行业发展的关键,我们认为坚持连锁化扩张,同时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战略取胜的公司,有望实现强者恒强,迅速凸起,引领行业发展。 通过对独立实验室 2.0 时代 5 大趋势(持续扩张、新技术攫取、支付方合作、互联网化、与 CRO 合作)的比较,我们认为迪安诊断依然保持了较快的扩张速度,在基因测序等技术方面快速抢占市场,并且开展了商业健康险、阿里健康、 CRO 合作尝试,有望首先建立新的“大健康”生态圈,未来有望超于处于第一梯队的金域检验,成为行业新模式引领者;金域检验也保持较快的扩张速度,实验室以珠三角为核心,向外扩张,同时实现国际化突破,仍然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在新模式的探索方面落后于迪安;艾迪康储备了 300 多项的特检项目,采取一定的差异化竞争,但在信息化方面主要停留在物流管理方面,对于新模式的尝试目前还没有看到;高新达安起步晚,集中在分子诊断领域,有一定的差异化,但扩张速度上落后于前三者。 综合比较,我们建议关注持续稳健扩张,并积极尝试探索新模式,打造“大健康”生态圈的迪安诊断。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3 -专题研究报告 内容目录 本报告核心观点 . - 5 -和市场相同的观点: . - 5 -和市场不同的观点: . - 5 -互联网化背景下,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弯道超车” . - 7 -和美国相比,新环境下我国行业扩容有望“弯道超车” . - 7 -冷思考: 600 亿美元 *33% vs 1500+亿元 * 3%?不容置疑的大市场爆发前夜! - 10 -再论美国巨头成长史,审视新环境下的 ICL . - 11 -在并购中成长起来的 60 倍股 . - 11 -他山之石:从 LabCorp 和 Quest 成长路径探寻 ICL2.0 . - 14 -趋势一:持续并购,强者恒强 . - 14 -趋势二:新技术(基因检测、个性化诊疗)是业绩快速成长的重要支撑 . - 17 -趋势三:和支付方加强合作 . - 17 -趋势四:注重信息化建设,积极拥抱移动互联 . - 18 -趋势五: ICL+CRO(独立医学实验室 +合同研究组织) . - 19 -我国行业迎来 2.0 时代,拥抱新挑战 . - 20 -扩张步伐持续推进,并购集中度提升,强者恒强 . - 20 -新技术应用方面,迪安诊断优势明显 . - 22 -与支付方合作方面,国内刚起步 . - 22 -互联网 +:新模式、新机遇、新市场 . - 22 -和 CRO 合作,初步尝试,有待深入 . - 24 -重点公司汇总 . - 25 -迪安诊断:独立医学实验室 2.0 时代的领军者 . - 25 -图表目录 图表 1:美国独立医学实验室成长路径分析 . - 7 -图表 2:国内独立医学实验室成长路径分析 . - 8 -图表 3: 2009-12 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人次增速加快(亿人次) . - 8 -图表 4: 2010-12 年二级以下医院检验收入保持 15%以上的增长(亿元) . - 8 -图表 5:迪安诊断接近 70%的销售收入来自二三级医院 . - 9 -图表 6: 2009 年开始民营医院数量快速扩张(家) . - 9 -图表 7:美国私人诊所实验室数量占比达 89% . - 9 -图表 8:美国临床检验市场竞争格局 . - 9 -图表 9:美国医学实验室检验产业市场规模达到 600 亿美元( 2014) . - 10 -图表 10:美国实验室检验服务在医疗卫生支出中占比不足 3% . - 1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4 -专题研究报告 图表 11:国内临床检验市场保持 20%+增长(亿元) . - 11 -图表 12:依然是三级医院增长驱动整个检验市场的增长 . - 11 -图表 13: 2008-14 年美国独立医学实验室数量保持稳定增长 . - 11 -图表 14: Quest 和 LabCorp 双寡头市场占有率接近 70% . - 11 -图表 15: Quest, 15 年 30 倍股 . - 12 -图表 16: LabCorp, 15 年 60 倍股 . - 12 -图表 17:美国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 13 -图表 18: 1996-2014 年 Quest 营业收入增长图 . - 13 -图表 19: 1989-2014 年 LabCorp 营业收入增长图 . - 13 -图表 20: 1998-2014 年 Quest 并购情况 . - 15 -图表 21: 1996-2015 年 Quest 成长路径详图 . - 16 -图表 22: 1989-2015 年 LabCorp 成长路径详图 . - 17 -图表 23: LabCorp 各项业务销售占比 . - 17 -图表 24: Quest 各项业务销售占比 . - 17 -图表 25:健康保险 +政府支付占据 Quest 订单量的 62% . - 18 -图表 26:健康保险 +政府支付占据 Quest 收入的 70% . - 18 -图表 27: 2005-14 年 Quest 业绩波动较大 . - 18 -图表 28: 1998-2014 年 LabCorp 业绩增长稳定 . - 18 -图表 29: LabCorp 和 Quest 在医保部门合作和信息化方面的应用 . - 19 -图表 30: 独立医学实验室 +合同研究组织 . - 19 -图表 31:国内主要独立医学实验室扩张步伐网络图 . - 20 -图表 32:国内独立医学实验室全局图(除四家主要的连锁实验室) . - 21 -图表 33:四大独立医学实验室检验业务领域 . - 22 -图表 34:独立医学实验室借助“互联网 +”实现运营模式升级(迪安诊断) . - 23 -图表 35:艾健康社区医疗服务系统(艾迪康) . - 24 -图表 36:独立医学实验室连锁企业都在尝试互联网模式 . - 24 -图表 37:迪安诊断各业务增长情况(百万元) . - 25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5 -专题研究报告 本报告核心观点 和市场相同的观点: 美国的独立医学实验室从出现到至今,经历了 50 多年的时间,达到 220亿美元左右的市场规模,在整个医学检验市场占据 35%左右的市场份额。近 5 年,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出现,包括基因检测等新的检测项目引入,成为该行业发展的新的引擎。 我国的独立医学实验室经过 20 年左右的发展,市场规模达到 40-50 亿元,在整个医学检验市场占据 3%左右的市场份额,相比美国,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还处于高速成长期,整个行业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和市场不同的观点: 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发展是否会照搬美国的发展模式?我们的答案是不会。 市场化程度不同 :因为在美国高度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中,医院、私人诊所、独立医学实验室既是合作关系又是竞争关系,特别是医院附属医学实验室扮演者独立医学实验室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角色。而在我国现有医疗体制下,三级医院作为医疗主要提供方,没有形成大的联合体, 而且国家的医改方向是将三级医院的患者分流,在这种背景下,三级医院关注患者流胜于关注样本流。 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面临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国内的医改进程中,我们认为:独立医学实验室在未来平衡的市场份额中更有可能扮演医学检验的规范提供方和服务托管方(基层 +二级医院) ,在分级诊疗改革过程中,这部分可预见的市场份额或可能超过 30%,总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450 亿元,相比现在有 10 倍市场空间(考虑检验价格的降低 30-50%,市场空间 200-300 亿元) 。 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此阶段的外延并购和美国 90 年代后的扩张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美国双寡头起于 90 年代初的并购外延,其主要目的是: 获得新技术,调整业务结构,提升盈利能力:遗传学检验 行业处滞涨阶段,通过集中度的提升,维持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并购后的整合成功与否关乎公司业绩稳定性: 更多的是并购有实力、有技术特色的企业,而不是自建,这个阶段更重要的任务是整合。 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除了 4 家区域性连锁企业外, 其余 100 家左右以区域性单体实验室为主,而且整个行业也不同于美国的滞涨,我国检验行业和独立医学实验室渗透率均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我们认为此阶段的并购更多的是想在行业爆发前占地盘,此阶段对公司的关注不是利润规模,而是公司并购过程中现金流的控制。 美国奥巴马医改( 2010)和中国新医改( 2009)对国内外独立医学实验室带来的是挑战?机会? 奥巴马医改 (价值医疗取向) 给独立医学实验室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在美国检验实验室市场稳定的竞争格局下(非常重要的前提! ! ) ,美国总统奥巴马 2010.3 签署新的医改法案,通过患者保护和平价医疗法案( ACA) ,其中规定降低联邦医保(老年人, medicare)的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6 -专题研究报告 实验室检验费用(价格) ,同时其他第三方保险机构也加强了这方面的成本控制,导致 2010 年整个检验市场规模呈现负的增长,后续随着医改推进,医保覆盖面的提升,行业的规模逐步呈现恢复性增长的趋势,我们认为在此背景下,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新技术的引进和更多区域的覆盖。 国内的医改重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患者结构性分流带来独立医学实验室重大的爆发机会: 在国内独立医学实验室快速成长期(非常重要的背景! ! ) , 2009 年,国内开始新的医改,重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前者主要通过分级诊疗、多点执业,在患者分流的同时,增加医生市场化供给;后者主要通过医保介入的价格调整(药品、检验服务价格)来引导形成以加之医疗为核心的医疗体制。我们认为前者可以迅速积聚二级医院患者人群,自然带来更大的检验需求,作为以规模化、集约化取胜的独立医学实验室有望受益于该过程;和美国相比,我国检验收入占比达 10%,远高于美国的 2-3%,我们认为在患者分流的基础上,检验价格的降低是必然的趋势,我们认为这更加强了二级医院、基层医院的外包动力,使独立医学实验室市场获得加速增长。尽管政策的落地需要时间,但是我们认为相比 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发展已经进入 2.0 阶段 : 4 新个方向。 新技术全面渗透: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在产前筛查、新生儿筛查、肿瘤个性化给药、肿瘤早期诊断等领域应用日渐成熟,也给独立医学实验室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能否抓住新技术,掌握核心资源,布局新的爆发性市场,成为独立医学实验室之间新的战场。 独立医学实验室 +支付方合作 :从美国独立医学实验室龙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发现:随着精准医疗的推动、价格透明度的提升、支付方的多元化,和支付方的密切合作是独立医学实验室业绩稳健增长的很关键的因素。随着国内医改的进程推进、健康商业险快速发展,我们认为独立医学实验室和商业保险的合作,有望打造独立医学实验室快速发展的新的商业模式。 独立医学实验室 +CRO 模式 : 2015 年, LabCorp 以 61 亿美金并购Covance, Quest 和昆泰合作。在产业链整合、中心实验室业务协同方面开辟了新的道路,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国内包括迪安诊断、金域检验在内的公司,或许也会和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博济医药等开展深入合作,开辟新的市场。 互联网化 :随着医改的进程和新技术的出现,处于快速扩张期的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方向,我们认为未来新扩张方式方面有望出现新的模式,如迪安诊断与网络医院(云医院) 、基层医疗机构检验科托管等合作。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7 -专题研究报告 互联网化背景下,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弯道超车” 和美国相比,新环境下我国行业扩容有望“弯道超车” 美国:独立医学实验室核心竞争力在于集约化,起源于医疗机构控费机制和监管标准的提升,经过 60 年的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 。美国商业化运营的临床检验实验室起源于医疗机构自设附属机构,承接外来医院的检验项目,为医院增加额外利润。而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起源于持续的控费压力和实验室监管标准提升,从上个世纪 60 年代起,私人诊所实验室和医院复杂的特检项目逐步流入以连锁化、集约化方式经营的独立医学实验室,截止 2014 年,经过近 60 年的发展,独立医学实验室市场份额已经达到 35%左右。 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行业扩容驱动因素:新医改推进、老龄化、新技术的推动 。和美国相比,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发展不足 15 年,真正规范发展仅仅是最近 5-6 年的时间,所以,行业整体处于快速成长期;我们认为,随着 2009 年开始新医改的持续推进,公立医院成本控制压力加大、分级诊疗、医生多点执业政策陆续落地、民营医院服务能力提升,都将促使行业进入快速爆发期。 从我国目前 4 家主要连锁化经营的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发展路径看,行业处于“跑马圈地”快速成长期 。独立医学实验室销售规模最大的金域检验( 2014 年, 20 亿元) 2001 年开始涉足独立医学实验室业务,开启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发展道路,经过 2005-06 年的铺垫,以及 2009 年行业规范出台后的快速区域扩张,截止 2014 年,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仍然处于“全国分散、区域集中”的阶段。 图表 1:美国独立医学实验室成长路径分析 诞生期1950-60s第一次扩张期1960-80s第二次扩张期1980s中 -90s中雏形期1920s确立规模化、低成本优势的商业模式1925年,美国出现医院商业化运营其临床检验实验室,承接来自其他医院的检验业务,约占14%左右的临床检验市场份额。依靠检验技术和信息系统的进步逐步扩大市场规模。对检验仪器和实验室信息系统设备的资本支出要求的提高, 更加凸显了独立医学实验室的规模化运营优势 。首家独立医学实验室诞生。驱动力:美国政府和商保机构控费。1986年,临床检验市场份额:医院附属实验室 60%,私人诊所实验室 20%,独立医学实验室 20%。25年时间市场份额增加 20%驱动力 : 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通过 ,更严格的行业监管标准出台。1995年,临床检验市场份额:医院附属实验室56%,私人诊所实验室8%;独立医学实验室36%。10年时间市场份额提升16%美国独立医学实验室成长路径分析聚焦、升级、 集中度提升期1990s中 -至 今驱动力:行业渗透率稳定在 35%左右,内部通过并购活动集中度提升。聚焦: Quest于 2012、 2013年相继剥离 oralDNA(唾液检测)和 HemoCue(检测产品)部门,聚焦主业。并购驱动集中度提升:行业内并购重组活动频繁,行业双寡头 Quest和 Labcorp市场份额从2000年的 50%提升到 2008年64%。技术升级,高值检测占比超过30%:基因、分子诊断比例提高( Quest基因诊断比例从2000年的 9%提高到 2014年的25%左右(同时,高值检测合计占比达 34%) 。渗透率稳定在 35%左右来源:齐鲁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8 -专题研究报告 新医改推动下,独立医学实验室对应的利基市场快速扩容,检查市场保持 15%以上的快速增长 。 2009 年开始的新医改,核心在公立医院改革,旨在通过取消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加成、信息化技术(远程医疗、网络医院、云医院)推动分级诊疗,改善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立基层首诊制度,而基层医院(包括二级医院)因为设备、人才、技术方面的缺乏和国家总额预付费的压力下,外包动力充足,成为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利基市场,如迪安诊断, 2010年二级以下医院的收入占比在 70%左右。而根据卫计委的数据显示, 2009 年开始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人次保持 8%以上的复合增长 (快于 2004-08 年的 3.5%) , 同时二级医院检查收入保持 15%以上的快速增长。 图表 2:国内独立医学实验室成长路径分析 夯实、尝试区域扩张期2005-2006年快速扩张期2007-2013年持续扩张 +升级期2014-至今起步探索时期1994-2004年建立规范实验室 。 探索商业模式1、 金域检验 1994年成立,2001年完成改制;2、 迪安诊断 2001年成立,2004年涉足独立医学实验室业务。3、 艾迪康 2004年成立。4、 高新达安 2004年成为达安基因独立子公司。建立完善的质量体制 ,优化内部流程管理,初步尝试区域扩张。1、迪安设立杭州实验室 .2、金域完成多项质量认证 :法国 BVQI认证( 2004)、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20014.12)、启动 CAP认证( 2005.10)、流程再造及 LIR信息化管理系统上线( 2006)。3、艾迪康成立 4家跨区域连锁实验室(杭州、 上海、济南、合肥),国内首家跨区域经营的独立医学试验企业 .4、高新达安重组建立广州、上海临检中心 。初步实现全国的集团化扩张,同时完善流程建设。2009年卫生部出台技术规范、标准截止 2013年1、金域完成 22个省级中心建设。2、迪安完成 13个。3、艾迪康: 15个。4、高新达安: 8个。持续跑马圈地,同时加强国际合作、 提升 高端检测 、模式创新 。1、 2012年金域检验 -Quest联盟实验室开业2013年共建凯杰分子病理示范实验室、与法国梅里埃诊断战略合作签约。石家庄、太原、海口子公司开业。国际化拓展: 在香港建立第二家独立实验室,以高端检测为主 ,同时开始了国际化拓展。2、迪安诊断收购博圣 ,拓展新筛、产筛业务 ; 与阿里健康合作,探索新模式 。国内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成长路径分析来源:金域、艾迪康、迪安、达安官网及公司公告,齐鲁证券研究所 图表 3: 2009-12 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人次增速加快(亿人次) 图表 4: 2010-12 年二级以下医院检验收入保持15%以上的增长(亿元) 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医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其他医疗卫生机构519661863410473545171923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2010 2011 2012三级医院 二级医院 一级医院来源:卫计委,齐鲁证券研究所 来源:卫计委,齐鲁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9 -专题研究报告 同时,民营医院的快速扩张也给独立医学实验室市场带来新的确定性增量 :民营医院天然追求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成为独立医学实验室新的增量市场。卫计委数据显示, 2009 年新医改开始,民营医院的数量快速扩张,截止 2014 年底达到 13300 家,在数量上已经和公立医院相当。 2015.3.30,国务院发布医疗服务体系规划纲要( 2015-2020 年) 明确提出了 要给民营医院留足发展空间,在2020 年前每千人床位数实现 300%的增长。 新医改 +新技术 +互联网叠加影响下,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扩容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立足于国内医疗环境和技术环境分析,我们认为国内独立医学实验室和美国相比,拥有更好竞争环境,行业扩容有望实现弯道超车(保守说,用更短的时间实现渗透率大幅提升) 。 从市场空间讲 ,美国独立医学实验室获得 35%的市场空间是在和医院附属检验实验室争夺私人诊所( Physician-office laboratories)的过程中获得的。美国临检实验室市场,私人诊所实验室数量占据了89%,成为医院附属实验室和独立医学实验室重要的样品来源,但是在检验收入上,医院附属检验实验室是美国最大的商业化运作的检验实验室,是独立医学实验室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面对这样的强大对手,获得 35%的市场份额得益于更优的成本控制、更高效的流程控制以及技术不断升级(病理诊断、基因检验等复杂特检项目的技术优势) 。因医疗体制不同,国内不存在类似美国医院附属检验实验室的机构,可以想象的市场空间更大(不考虑分级诊疗的影响,目前二级医院检验市场占比 30%左右) 。 从竞争角度讲 ,国内独立医学实验室 100 家左右,连锁化经营的主要有 4 家,且还没有面对三级医院检验科的直接竞争,相比美国,竞争环境更好。 新技术 +互联网化 有望助力独立医学实验室“弯道超车”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成熟、成本降低以及应用推广和互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业产业链的影响,我们认为独立医学实验室有望通过自建、并购、战略合作等方式快速获得新技术、打造互联网化的新的运营模式,实现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的“弯道超车” 。 图表 5:迪安诊断接近 70%的销售收入来自二三级医院 图表 6: 2009 年开始民营医院数量快速扩张(家)12.10%42.61%26.39%18.90%迪安诊断客户类型(以销售收入计算, 2010)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无等级医疗机构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201002201005201008201011201102201105201108201111201202201205201208201211201302201305201308201311201402201405201408201411民营医院 公立医院来源:迪安诊断招股书,齐鲁证券研究所 来源:卫计委,齐鲁证券研究所 图表 7:美国私人诊所实验室数量占比达 89% 图表 8:美国临床检验市场竞争格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10 -专题研究报告 冷思考: 600 亿美元 *33% vs 1500+亿元 * 3%?不容置疑的大市场爆发前夜! 美国 VS 中国: 滞涨的 600 亿美元市场 VS CAGR8%的 1500 亿元 。 2010年美国启动联邦健康改革、及持续的失业率影响,导致 2010-2014 年美国临床检验市场一直维持在 600 亿美元左右;相比之下,我国临床检验市场对应的 1500 亿元, CAGR20%+,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 我们认为国内的独立医学实验室处在最好的市场 。 冷思考一:检查价格还有很大降低空间,带来检查人数的大幅提升。 美国的实验室检验市场仅占医疗卫生支出的 2-3%左右,但是我国的临床检验(门诊 +住院的检查收入)占医疗总收入的 10%,我们认为美国开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的控费改革、 2010 年的联邦健康改革、 2014.3 平价医疗法案,非常好的限制了过度检查,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近 2 年国内包括重庆、湖北、安徽、三明、南宁开始的检查价格下调文件,我们认为未来 5 年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我国的检查收入在医疗收入中的占比有望降低到 3-5%的范围。 冷思考二:成熟阶段的美国市场,独立医学实验室 200 亿美元的市场,发展初期的国内市场,独立医学实验室呢 ?美国医改取向(价值医疗) 、6.5%89.1%4.3%美国检验实验室结构 ( 2014,数量计算 )Hospital-based laboratoriesPhysician-office laboratoriesIndependent clinical laboratories40%33%7%20%私人诊所 ( physician office laboratories)独立医学实验室 ( independent clinical laboratories)医院检验实验室 ( hospital-based laboratories: hospital patient(40%)& outreaching(20%)并购私人诊所 ,提高标本量来源20%左右来自院外 (包括私人诊所)承接高值、复杂的特检项目,提升盈利能力建立强大的物流体系和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 ,承接私人诊所的检验项目来源: LabCorp 公司 2014 年年报,齐鲁证券研究所 来源: QUEST 公司 2014 年年报,齐鲁证券研究所 图表 9:美国医学实验室检验产业市场规模达到600 亿美元( 2014) 图表 10:美国实验室检验服务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