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债担保品管理业务数据报告2020 年第二季度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二零二零年七月 一、市场聚焦二、中债担保品业务综览三、重点业务聚焦四、业务动态目录Contents市场聚焦流动性风险监测流动性分层幅度季节性扩大。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消散,金融市场日益活跃,2020 年二季度,中小银行、非银机构、非法人产品的成员利差1呈现震荡扩大,担保品利差不断收窄。截至二季度末,中小银行成员利差为1BP,环比持平;非银机构、非法人产品的成员利差分别为 20BP、24BP,环比扩大 5BP、9BP。担保品利差2为 27BP,环比收窄 1BP。 图 1:成员利差和担保品利差(单位:BP)数据来源:中央结算公司担保品利差 中小银行利差 非银机构利差 非法人产品利差2019-060204060801001201402019-07 2019-08 2019-09 2019-10 2019-11 2019-12 2020-01 2020-02 2020-03 2020-04 2020-05 2020-0611 成员利差是指中小银行、非银机构、非法人产品与大型银行之间的融资利率差异,其中大型银行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银行包括其他商业银行和信用社。2 担保品利差是指质押非利率债和质押利率债之间的融资利率差异。市场聚焦债券市场回购风险监测回购交易担保率高位回落。2020年二季度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担保率均呈下降趋势。截至二季度末,未到期质押式回购总体担保率7为 109.37%,环比下降 0.79%;未到期买断式回购总体担保率为 105.97%,环比下降 0.55%。债券市场杆杆率监测债券市场杠杆率季节性波动变化。2020 年二季度,债券市场杠杆率微幅下降,证券公司杠杆率波动幅度较为明显。截至二季度末,市场总体杠杆率3为 1.15,环比下降 0.01,同比下降0.02。机构平均杠杆率4高于2倍的有531家,占比6.45%,环比上升0.89个百分点,类型以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基金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证券公司为主。分类来看,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证券公司、信用社、非法人产品杠杆率均有所上升。商业银行中,全国性商业银行5、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银行类机构6杠杆率保持稳定,外资银行杠杆率上升。非法人产品中,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保险产品、证券基金、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基金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年金、社保基金杠杆率上升,信托计划杠杆率下降。7 回购总体担保率是未到期回购交易的担保品市值与到期金额的比值,总体担保率 = ( 未到期回购交易质押券或过户券全价市值 )/ ( 回购到期金额 ),担保率越高代表抵押品越充足。 3 市场总体杠杆率 = 托管量 /(托管量 - 质押式回购待购回余额),只统计质押式回购待购回余额不为 0 的机构。4 机构平均杠杆率 = 机构月均托管量 /(机构月均托管量 - 机构月均质押式回购待购回余额)。 5 全国性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其分支行。 6 农村银行类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村镇银行。 32图 2:全市场杠杆率走势2020-06 1.152019-06 1.132020-05 1.11全市场杠杆率图 3:主要市场成员杠杆率走势图 4:商业银行杠杆率图 5:回购交易总体担保率走势数据来源:中央结算公司数据来源:中央结算公司数据来源:中央结算公司数据来源:中央结算公司201720171.071.01.091.21.111.41.131.61.151.81.172.01.192.22.42.620172017201820182018201820192019201920192020202020202020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90909090909090909090909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101010101010101010101010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12121212121212121212121205050505050505050505050505050505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707070707070707070707070808080808080808080808081.01.11.21.31.41.51.695%98%100%103%105%108%110%113%114%全市场杠杆率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信用社保险机构非法人机构商业银行质押式回购总体担保率城商行全国性商行买断式回购总体担保率外资行农村银行市场聚焦中债担保品业务综览业务规模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中央结算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管理中担保品余额总计13.68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3547.24亿元,环比上升2.53%;较去年同期增加1.01万亿元,同比增加 7.97%(见图 6)。各类型担保品管理业务中,在支持市场交易方面,质押式回购业务担保品余额占比最大,占比为 41.39%;债券充抵交易保证金业务和协议存款质押业务平稳发展,担保品余额环比增长 2.62%;在支持宏观政策方面,央行质押式回购担保品余额增幅最大,环比增长 8 倍;支小 / 支农 / 扶贫再贷款业务次之,环比上升 31.68%。5图 6:担保品余额变化情况(单位:万亿元)2020.62019201520182014201720132016数据来源:中央结算公司13.6813.2113.9014.5912.207.996.303.06中债担保品业务综览担保品发生额与结构从担保品发生额方面看,2020 年二季度,共计质押担保品 223.89 万亿元,解押担保品224.65 万亿元(见图 7),随着各地经济生产恢复,流动性需求加大,担保品相关业务活跃度较一季度明显提升。从担保品结构方面看,截至 2020 年二季度末,各类型债券担保品组成比例较为稳定,仍以主权债与准主权债为主(见图8)。与去年同期相比,记账式国债变幅较大,占比提升1.52%。从担保品使用效率8角度衡量,二季度末的利率债整体使用效率为 21.68%,较 2020 年一季度末下降2.78%;信用债整体使用效率为11.97%,较2020年一季度末提升5.23%(见图9)。8 担保品使用效率 = 该券种质押余额 / 该券种总托管余额6 7图 7:担保品业务质 / 解押操作量图 8:二季度末管理中担保品券种分布图 9:二季度末管理中担保品占公司托管量情况(万亿)地方政府债051015202530记账式国债 政策性银行债券用作担保品债券面额信用债新增质押量(万亿元)到期质押量(万亿元)68.9668.23数据来源:中央结算公司数据来源:中央结算公司数据来源:中央结算公司04010502060307080202020190109 0210 0311 0412 0506 0607 08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银行债记账式国债二级资本工具地方企业债政府支持机构债商业银行债券其他40.87%28.62%20.56%2.00%1.79%0.71%2.32%3.14%5.6118.322.8213.593.9312.739.95中债担保品业务综览从机构分类来看,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各机构类客户质押债券余额达10.4万亿元,以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为主,质押余额占比分别为33.33%、24.33%、23.02%(见图 11、12)。重点业务聚焦8图 10:担保品客户数量变化情况图 11:二季度末机构类客户数量分布情况 图 12:二季度末机构类客户质押余额占比产品客户 客户总数增长率机构客户9000600010.00%30004.00%800050008.00%20002.00%700040006.00%10000.00%0 -2.00%数据来源:中央结算公司数据来源:中央结算公司202020190109 0210 0311 0412 0506 0607 08商业银行人行分支行信用社保险公司特殊类机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境外机构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银行政策性银行其他商业银行境外机构54.04%17.65%10.77%4.55%3.88%3.47%0.52%0.98%4.14%33.33%24.33%23.02%9.92%7.75%0.87%0.45%0.23%0.10%重点产品推荐目前,在公司担保品管理业务中,涉及市场创新类的主要包括社保基金管理、协议存款质押、债券充抵交易保证金9、跨境担保品业务等,并持续向纵深发展。2020 年二季度社会生产逐步恢复,金融市场进入平稳运行,各项市场创新类业务取得良好发展。跨境担保品业务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推进、资本项目逐步开放,公司于 2017 年起,与多家境内外金融机构合作,在跨境业务场景中引入担保品管理服务,以更安全的风险管理机制保障更顺畅的资金融通。公司支持优质人民币债券作为担保品进行境外融资,为境内金融机构海外融资提供新助力,通过担保增信,盘活存量债券资产,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为其深度参与国际市场提供便利、低成本的渠道。2020 年 4 月,公司支持首单自贸区外币融资担保品管理业务,为金融机构开展自贸区融资开辟新的路径;并成功支持财政部国合司关于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质押业务,有效拓宽境内机构海外融资渠道。2020 年二季度,公司累计支持跨境担保品业务质押债券 79.3 亿元。充抵保证金业务为提高期货市场运行效率,更好地发挥市场功能,公司于 2015 年起支持中金所开展国债作为期货保证金业务试点,至今已稳健运行五年有余。在该业务框架下,投资者可使用托管在公司的合格债券充抵期货交易保证金,从而降低现金占用与交易成本,提升资产使用效率与参与活跃度。该业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拓展投资品种及参与主体范围。2020年2月,证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允许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分批参与国债期货业务,五大国有银行成为首批试点参与国债期货交易。7 月 1 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办法和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规定,代表着保险机构正式获准参与国债期货交易。这是完善国债期货投资者结构,提升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健全市场风险防控机制的重要体现,有利于进一步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保障期现货市场的平稳发展。为进一步推广债券充抵期货交易保证金业务,公司于 6 月 开展多次拜访交流、在线培训等活动,取得较好的推广效果,得到市场高度认可。二季度,公司累计支持国债充抵期货保证金质押债券 46.16 亿元。支持后疫情时期生产保供后疫情时期,定向结构性货币政策配合积极灵活的财政政策同时发力、双管齐下,公司积极响应,为精准支持疫区经济和受疫情影响的小微民营企业,以及疫情中后期的复工复产提供金融服务支持。9 包括债券作为期货保证金、债券充抵上海国际黄金交易保证金业务。本期专栏自贸区开放新动能,跨境融资转型升级新助力首单自贸区外币融资担保品管理业务落地2020 年 4 月 3 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银行”)与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交银租赁”)联合落地实施首单自贸区外币融资担保品管理业务。这是自贸区金融业务中首次引入担保品管理机制,标志着中债担保品管理服务在自贸区项下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上海自贸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再添助力与硕果。上海自贸区是国家金融创新的“桥头堡”、“试验田”,在投资贸易便利化的推进过程中,跨境资金的风险防控要求也不断增加。而自贸区外币融资业务是公司服务国家建设自贸区战略,积极响应境内外客户诉求的尝试与抓手:在本业务中,中国银行向交银租赁的境外子公司提供美元贷款,用于国内航运等业务;交银租赁作为担保人提供其持有的人民币国债作为担保。公司履行担保品管理人职责,对担保资产池进行估值、盯市、押品评估等监控工作,并为参与双方提供担保品资产池全面、详实的数据信息。作为担保品管理试水金融租赁领域的首秀,本次创新业务立足自贸区功能定位和产业体系,回归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一方面打通企业跨境融资通道,丰富自贸区融资方式;通过首次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参与担保品业务为非银金融机构建立起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公司首次将中债担保品违约处置机制引入跨境融资业务,为跨境业务提供高效、专业和市场化的违约处置支持,能进一步增强海外企业流动性风险防范能力,助力打造担保品管理服务完整闭环,对于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能具有重要意义。疫情专项再贷款方面,为支持疫情防控、生产保供,公司在主管部门指导下,迅速出击,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开通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用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支援抗疫一线。截至二季度末,公司累计办理疫情专项再贷款业务质押债券面额786.56亿元。支小、支农、扶贫再贷款方面,公司全力配合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加速落实再贷款政策,为实体经济发展、中小微企业低成本融资提供支持。截至二季度末,累计办理支小/支农/扶贫再贷款质押债券面额 3603.48 亿元。此外,中心聚焦重点帮扶领域,助力脱贫攻坚战,截至二季度末,公司累计办理“三区三州”地区再贷款业务质押债券面额 78.07 亿元。中期及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方面 ,为保障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二季度人民银行共开展三期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及一期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操作,资金规模为 4561 亿元,质押托管于公司的债券面额 5127.03 亿元。地方财政部门资金管理方面 ,随着社会生产逐步恢复,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各地方财政部门资金存放需求有所回升。2020 年二季度,公司继续支持有需求的地方财政部门回收发放财政库款,为后疫情时期财政资金周转管理提供支持。1110重点业务聚焦业务动态为落实第十次中英财金对话关于“双方同意推动人民币债券成为英国市场合格担保品”相关成果,公司与国际掉期与衍生工具协会(ISDA)启动联合白皮书项目,就中国债券充抵非集中清算衍生品初始保证金的意义及可行性进行研判,并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3. 推进中英财金对话成果落实工作6月初,公司在债券杂志发表后疫情时期应推动人民币债券资产跨境应用专题研究文章,从担保品管理视角,解读全球各央行非常规货币政策对国际市场安全资产供需造成的影响,并阐述人民币债券资产安全稳健的特质以及作为担保品跨境运用的意义和思考。2. 发表疫情相关专题研究4月3日,公司支持实施首单自贸区外币融资担保品管理业务,标志着公司自贸区跨境担保品管理服务的成功创设。此次业务涉及质押债券面额2.7亿元,并首次在跨境融资业务中应用中债担保品违约处置机制,为金融机构构建起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1. 首单自贸区外币融资担保品管理业务落地13重要声明中央结算公司尽力保证本报告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但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对于因本报告不准确或内容缺失造成的任何损失,中央结算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部分内容所依据的信息来源于第三方,但本报告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涉观点仅代表研究人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央结算公司观点,仅供用户参考。本报告中的信息及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任何要约或投资建议,不构成任何投资研究决策的建议。业务动态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二零二零年七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