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上游锂电材料(锂钴磁材铜箔等)的投资机会.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再议上游锂电材料(锂钴磁材铜箔等)的投资机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再议上游锂电材料(锂钴磁材铜箔等)的投资机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再议上游锂电材料(锂钴磁材铜箔等)的投资机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再议上游锂电材料(锂钴磁材铜箔等)的投资机会.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再议上游锂电材料(锂钴磁材铜箔等)的投资机会.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Table_Author 分析师:谢鸿鹤 研究助理:郭中伟 研究助理:安永超 电话:021-20315185 电话:0755-22660869 电话:0755-22660869 邮箱:xiehhr.qlzq 邮箱:guozwr.qlzq 邮箱:anycr.qlzq S0740517080003 Table_Industry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 2020年10月16日 贵金属/有色行业 评级:增持 再议上游锂电材料(锂钴磁材铜箔等)的投资机会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写在前面的话:近期国内外新能源市场异常亮眼,市场关心板块内轮动的机会,毕竟相较于中游和下游,上游资源品涨幅的确不值一提。但这仅仅是轮动的机会么? 锂钴磁材等上游锂电材料:三年景气周期很坚实。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后补贴时代,消费驱动与政策驱动并行;海外碳排放标准趋严、补贴不断加码、优质车型竞争崛起,欧洲电动化浪潮势如破竹。3C消费持续恢复,5G手机渗透率明显提升。我们认为,2020Q2下游需求已然筑底,虽然传统需求年内仍形成价格拖累,但需求端持续修复,尤其是 2021 年传统需求修复以及新兴需求不断走高共振是大概率事件;特别的,随着海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力,上游原料龙头企业产业链地位愈发重要,龙头溢价也会愈发明显。 锂:碳酸锂价格上涨亦是题中之义。1)行业普遍亏损,成本支撑价格上涨:受疫情的影响,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超跌至 4 万元/吨,锂辉石价格跌至 390 美元/吨,无论是澳洲矿山、国内锂盐厂还是南美盐湖企业,几无利润可言。2)资本开支放缓,中期供给不确定性上升:2019年澳洲高成本矿山开始关停,2020年南美盐湖企业开始放缓扩建项目的进度,资本开支普遍放缓,这更是对应了未来2年中期供给的不畅。3)库存不是问题,主动补库或将难免:产业链库存多集中于上游矿山和盐湖,锂盐厂的库存多为正常流转库存,且多集中于大厂手中,中游产业链维持低库存状态,库存天数在1个月以内。4)需求端高增长可期,锂价或将筑底回升:在新能源汽车及 3C 消费电子的带动下,未来锂需求增速将维持在 20%以上,若考虑到产业链自身的补库需求,2021年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钴:无钴化不改变三年新周期。1)钴价处于历史长周期的底部:2018Q2以来,受国内新能源汽车退坡影响,钴价持续走低,MB钴价(标准级)由44.13美元/磅最低点跌至12.63美元/磅,钴价自2019年Q3见底,当前价格已经处于 2006 年、2016 年长周期的底部区域,矿山及冶炼厂几无盈利能力,成本支撑下价格将逐渐修复;2)供给端高度垄断,Mutanda 矿山关停,新增产量有限:前十大矿企约占到钴供给端的 70%左右,资源端属于高度集中的品种,价格弹性较大,2019年底嘉能可关停了Mutanda矿山,新增矿山仅有KCC、RTR、Deziwa等少量项目,无大型矿山投产计划,且产能释放较为有序,产能周期见顶;3)“无钴化”并不能改变本轮上行周期:未来 2-3 年来看,无钴电池量产并不现实,未来材料体系的主流仍会以三元为主,短期的趋势是以去钴为主,下游整车厂 Tesla 和宝马的车企直接签订钴采购长单,这也印证了无钴仍是一个长期命题;4)同样,产业链库存周期或成为钴价超预期上涨的催化剂:目前钴库存多集中于上游矿山,尤其以嘉能可为主,但库存多被通过长单的形式进行锁定,产业链中游前驱体厂商库存水平在 1 个月以内,在产能周期、需求周期与库存周期的共振下,钴价存在超预期上涨的可能性。 磁材:新能源车用钕铁硼放量引领行业进入新周期。1)钕铁硼行业整体看是一个市场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高低端钕铁硼盈利水平差异明显,出现了明显的行业景气两极分化;2)新能源车用钕铁硼市场空间广阔,我们预计 2023 年全球新能源车将达到 726 万辆,则对钕铁硼的需求量达到 2.76 万吨,2019-2023 年 CAGR为 35%;3)新能源车用钕铁硼进入壁垒相对较高,尤其是海外车厂供应链体系通常需要经过 2-3 年的认证周期,所以新能源汽车用钕铁硼成为竞争的关键。 锂电铜箔:深蹲起跳,加工费上涨或将重演。21年锂电铜箔将逐渐结束供给过剩的局面,虽然锂电铜箔产能仍按部就班投建释放,但是由于需求的快速增长,最终使得锂电铜箔转归供应不足。我们预计 1)加工费也将21年走入上升通道,当然2020年呈现出来的也可能是进一步的格局重塑进入海内外锂电池巨头产业链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也是必然选择;2)为了能量密度提升,6m锂电铜箔渗透率将持续提升,或将从2019年50%逐渐增加至80%以上,结构性差异也愈发明显,同时4.5m也将逐步得到应用。 投资建议:新能源上游原材料钴锂铜箔铝箔磁材等,需求端逐渐复苏,供给端持续萎缩,“价格历史底、企业盈利底、产业政策底”提供了底部布局机会,重申三年景气上行周期大方向不变。核心标的:赣锋锂业、雅化集团;华友钴业、寒锐钴业、洛阳钼业、盛屯矿业;正海磁材、嘉元科技、诺德股份等。 风险提示:锂钴产能超预期释放、新能源汽车销量低于预期、疫情二期爆发、产业政策波动等风险。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2 - 行业深度报告 内容目录 需求底不断确立,三年景气周期很坚实 . - 5 - 疫情冲击散去,国内新能源车产业链排产逐渐改善 . - 5 - 欧洲新能源车销量持续超预期,电动化浪潮势如破竹 . - 6 - Tesla竞争崛起,传统车企加速电动化进程 . - 8 - 5G时代来临,从边际和结构上拉动钴锂消费 . - 9 - 钴:无钴化不改三年新周期 . - 11 - 钴价处于历史长周期底部 . - 11 - 供给端:高度垄断,Mutanda矿山关停,新增产量有限 . - 12 - 库存多集中于上游矿山,产业链维持低库存 . - 15 - 无钴化是未来3-5年之后的命题,不改变未来三年价格周期 . - 16 - 本轮周期,钴价的高度在什么位置? . - 17 - 锂:碳酸锂价格一定不涨吗? . - 18 - 成本支撑下,碳酸锂价格将逐步企稳 . - 18 - 西澳矿山继续减产,二季度产量同比下滑20% . - 19 - 南美盐湖企业放弃原产量指引,全年产量或低于预期 . - 21 - 资本开支放缓,扩建项目继续延后 . - 22 - 上游去库进行时,产业链中游维持低库存 . - 23 - 供需结构持续改善,价格或将上行 . - 24 - 碳酸锂价格能涨多高? . - 25 - 磁材:新能源车用钕铁硼放量引领行业进入新周期 . - 25 - 行业景气度两极分化 . - 25 - 新能源车带动高性能钕铁硼需求量快速增长 . - 26 - 铜箔:结构为王,深蹲起跳 . - 29 - 风险提示 . - 30 - tOmNxPsOnNmNpMoQbRcM7NoMoOtRrReRqRpPeRoPpQ6MmMvNxNqMpOxNnMnM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3 - 行业深度报告 图表目录 图表1:新能源汽车历史产量情况 . - 5 - 图表2:新能源汽车历史销量情况 . - 5 - 图表3:国内9月动力电池产量同比增长12.7%(GWh) . - 5 - 图表4:欧洲6国9月新能源注册量同比+169%(辆) . - 6 - 图表5:欧洲1-8月电动车销量累计同比+91.43% . - 6 - 图表6:欧洲多国加码新能源车市场 . - 6 - 图表7:欧盟乘用车实际平均碳排放量 . - 7 - 图表8:欧洲主要国家电动车渗透率(%) . - 7 - 图表9:碳排放压力下,欧洲新能源车销量测算 . - 7 - 图表10:Tesla分车型历史销量情况(辆) . - 8 - 图表11:特斯拉Model3为全球最畅销车型 . - 8 - 图表12:tesla全球工厂规划逐步推进 . - 8 - 图表13:传统车企加速新能源车布局. - 9 - 图表14:国内5G手机渗透率提升至60%+ . - 10 - 图表15: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亿部) . - 10 - 图表16:手机电池容量进一步提升 . - 10 - 图表17:国内金属钴价格走势(单位:万元/吨) . - 11 - 图表18:国内硫酸钴价格走势(单位:万元/吨) . - 11 - 图表19:钴价处于历史长周期的底部. - 12 - 图表20:钴供给端高度集中 . - 12 - 图表21:2020H1主要矿山钴产量同比下滑25%(单位:吨) . - 13 - 图表22:钴未来三年增量项目梳理(单位:吨) . - 14 - 图表23:刚果(金)确诊人数走势 . - 14 - 图表24:刚果(金)约占全球供应量的70% . - 14 - 图表25:刚果金铜钴矿山地理位置图. - 14 - 图表26:KCC库存水平测算 . - 15 - 图表27:国内冶炼厂库存周转天数进一步降低 . - 15 - 图表28:钴需求结构拆分 . - 16 - 图表29:钴供需结构预测 . - 17 - 图表30:钴占电池成本的测算 . - 17 - 图表31:国内碳酸锂价格走势 . - 18 - 图表32:国内氢氧化锂价格走势 . - 18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4 - 行业深度报告 图表33:锂辉石价格持续回落(单位:美元/吨) . - 18 - 图表34:碳酸锂成本曲线(单位:万元/吨). - 18 - 图表35:西澳矿山产能不断“出清” . - 20 - 图表36:西澳矿山(不含Greenbushes)二季度产量同比下滑20% . - 20 - 图表37:SQM锂业务跟踪(半年度) . - 22 - 图表38:资本开支放缓,扩建项目不断延后. - 23 - 图表39:西澳矿山库存测算(单位:实物吨) . - 23 - 图表40:国内锂盐厂商库存周转天数(单位:天) . - 23 - 图表41:锂需求结构测算 . - 24 - 图表42:全球碳酸锂供需平衡表 . - 24 - 图表43:碳酸锂占电池成本比例的测算 . - 25 - 图表44:烧结钕铁硼产业链示意图 . - 25 - 图表45:钕铁硼下游应用领域 . - 26 - 图表46:高端磁材盈利水平较高 . - 26 - 图表47:新能源车单车对高性能钕铁硼磁材需求量(Kg) . - 27 - 图表48:汽车各主要应用磁材部分示意图 . - 27 - 图表49:新能源汽车领域高性能钕铁硼市场空间测算 . - 27 - 图表50:国内外主要高性能磁材生产企业 . - 28 - 图表51:铜箔加工费历史走势 . - 29 - 图表52:锂电铜箔供需平衡表 . - 29 - 图表53:6m产品需求情况预测 . - 30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5 - 行业深度报告 需求底不断确立,三年景气周期很坚实 疫情冲击散去,国内新能源车产业链排产逐渐改善 国内新能源产业链逐渐回暖。受疫情影响,2020年1-9月,国内累计实现新能源车销量 73.4 万辆,同比下滑 17.7%。但 2 月份以来,新能源车销量逐月回升,其中9月新能源车销量为13.8万辆,同比增长67.7%,9月销量创历史新高。此外,据SMM报道,国内10月新能源车产业链排产环比改善30%+,产业链景气度持续上行。 图表1:国内新能源汽车历史产量情况 图表2:国内新能源汽车历史销量情况 来源:中汽协,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中汽协,中泰证券研究所 国内2020年1-9月动力电池产量累计43.6GWh,YOY-31%。但同样地,在 2 月见底后,动力电池产量逐渐回升,国内 9 月动力电池产量为8.6GWh,同比增长12.7%,其中三元电池产量4.4GWh,占总产量58.7%,同比下降 4.3%,环比增长 33.4%;磷酸铁锂电池产量 3GWh,占总产量40.4%,同比增长45.4%,环比增长8.5%。 图表3:国内9月动力电池产量同比增长12.7%(GWh) 来源:中汽协,中泰证券研究所 0510152025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0510152025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0510152025动力电池 三元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 其他材料电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6 - 行业深度报告 国内新能源车发展方向不动摇。10月9日,国常会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鼓励操作系统开发、快充和换电等,要求 2021 年起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B 端新能源车销量需求得到稳定保障;此外,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25%,按照2800万辆汽车销量进行计算,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700万辆,对应2019-2025年CAGR为34%。 欧洲新能源车销量持续超预期,电动化浪潮势如破竹 补贴政策、碳排放压力以及优质车型带动下,欧洲新能源车销量持续超预期。2020年1-8月,欧洲地区累计实现新能源车销量58.63万辆,同比增长91.43%;全球实现新能源车销量133.67万辆,同比增长4.3%。9月欧洲新能源车销量表现更加亮眼,大众ID.3开始交付,欧洲德法英等六国实现新能源车注册量12.97万辆,同比增长169%,环比增长77%,预计全年销量达到110-120万辆。 欧洲多国新能源补贴政策不断加码:1)德国:6月3日德国政府审核通过总额高达 1300 亿欧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内容包括在 2020 年 7 月 1日至12月31日期间将德国增值税19%的普通税率降至16%;拨款500亿欧元用于推动电动汽车发展以及设立更多充电桩;对BEV补贴再增加1500 欧元(最高 6000+1500), PHEV 补贴增加 750 欧元(最高4500+750); 2)法国:计划未来五年每年生产 100 万台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的目标,为实现该目标,将推出针对法国汽车行业超 80 亿欧元的刺激计划,包括把电动汽车购车补贴从 6000 欧元提高至 7000 欧元,扩大有资格领取“旧车换现金”补贴的家庭数量等。全球新能源车市场或将迎来政策加码期,欧盟正致力于“经济绿色复苏方案”,在多国新能源汽车刺激政策之下,欧洲新能源车市场或强劲复苏。 图表6:欧洲多国加码新能源车市场 国家 政策内容 德国 在2020年7月1日至12 月31日期间将德国增值税19%的普通税率降至16%;拨款500亿欧元用于推动电动汽车发展以及设立更多充电桩;对BEV补贴再增加1500欧元(最高6000+1500),PHEV补贴增加750欧元(最高4500+750) 图表4:欧洲6国9月新能源注册量同比+169%(辆) 图表5:欧洲1-8月电动车销量累计同比+91.43% 资料来源:各国官网、中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Marklines、中泰证券研究所 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7 - 行业深度报告 法国 计划未来五年每年生产100万台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的目标,为实现该目标,将推出针对法国汽车行业超80亿欧元的刺激计划,包括把电动汽车购车补贴从6000欧元提高至7000欧元 欧盟 在未来2年推动 200亿欧元的清洁能源汽车采购计划,2025年之前新建200万个公共充电桩,对零排放汽车免征增值税 荷兰 在2020共提供1720万欧元补贴,其中1000万用于补贴新电动车,720万欧元用于补贴二手电动车;明确了对购买或租用新电动车(续航120km,售价 1.2-4.5万欧)补贴4000欧元,二手电动车补贴2000欧元 希腊 希腊政府希望到2030年三分之一的新车实现电动化,政府将在18个月内资助1亿欧元用于购买新能源车,预计覆盖约1.4万辆电动车25%的成本,叠加生态奖金及免税政策,单车最高奖励接近1万欧元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中泰证券研究所 欧洲碳排放目标进一步趋严:根据2030气候目标计划,2030年乘用车碳排放需较 2021 年下降约 50%,则对应 2030 年碳排放目标下降至47.5g/km(此前为59g),碳排放目标进一步趋严。欧洲电动车渗透率仍处于低位,发展空间广阔,其中挪威9月电动车渗透率为81.6%,瑞典新能源车渗透率为 34%,德国渗透率为 15.6%,法国电动车渗透率为10.6%,英国渗透率为10.5%,西班牙渗透率为5.7%,意大利渗透率为4.4%。在碳排目标、销量结构假设下,2030 年欧洲电动车年均销量在700万辆+,渗透率50%左右。 图表7:欧盟乘用车实际平均碳排放量 图表8:欧洲主要国家电动车渗透率(%) 来源:EEA,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各国官网、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9:碳排放压力下,欧洲新能源车销量测算 2020 2021 2025 2030 碳排放目标(g/km) 95 95 81 47.5 达标比例(%) 95% 100% 100% 100% 欧洲乘用车总销量(万辆) 1343 1410 1467 1542 燃油车碳排放较2019年下降幅度 2% 4% 10% 20% 燃油车平均碳排放(g/km) 120 117 110 98 PHEV平均碳排放(g/km) 46 46 46 46 超级积分数量乘数 2 1.67 1 1 EV销量占比(%) 80% 80% 80% 80% PHEV销量占比(%) 20% 20% 20% 20% 电动车(EV+PHEV)销量(万辆) 117 173 386 793 电动车渗透率(%) 9% 12% 26% 51% 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欧盟乘用车平均碳排放量(g/km) 81.60% 34% 26.50% 20.20% 15.60% 14.60% 10.60% 10.50% 5.70% 4.40% 0.00%20.00%40.00%60.00%80.00%100.00%电动车渗透率(%)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8 - 行业深度报告 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 Tesla竞争崛起,传统车企加速电动化进程 特斯拉Model 3显著放量,市场认可度凸显,是全球最为畅销车型。2018年 5 月后,随着电池产线问题得到解决,周产量得到迅速提升,2018年 6月底达到5000辆,因此进入到2018Q3,特斯拉Model 3销量得到显著提升,单季度销量达到约5.3万辆。从各品牌车型销量来看,Model 3销量远超其他品牌电动车型,2020年1-8月,特斯拉Model3销量19.61万辆,市场份额为 13.66%,排名第二的车型雷诺 ZOE 销量仅为 5.28万辆。 特斯拉加速全球化进程,产能逐步释放。上海工厂已于 2020 年 1 月 7日正式交付第一辆国产Model3,并且已具备产量超3000辆/周生产力,年产能15万辆,ModelY预计21 年开始量,电池PACK产能将快速提升。德国柏林Gigafactory4也正式落地,首批交付预计在2021年开始。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计划在2030年前特斯拉将每年生产2000万辆电动车。 图表12:tesla全球工厂规划逐步推进 图表10:Tesla分车型历史销量情况(辆) 图表11:特斯拉Model3为全球最畅销车型 排名 品牌/车型 2020年 1-8月 2020年 1-8月份额占比 1 Model 3 196106 13.66% 2 雷诺ZOE 52835 3.68% 3 现代Kona EV 31909 2.22% 4 日产聆风 31603 2.20% 5 大众e-Golf 29319 2.04% TOP5合计 341772 23.80% 全球合计 1435606 100%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EV sales、中泰证券研究所 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1600002016Q12016Q22016Q32016Q42017Q12017Q22017Q32017Q42018Q12018Q22018Q32018Q42019Q22019Q42020Q12020Q22020Q3ModelS&X Model3&Y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9 - 行业深度报告 来源:公司公告,中泰证券研究所 特斯拉鲶鱼效应带动传统车企加速电动化进程。2019 年大众启动 MEB平台,规划到2025年BEV销量占比达到20%+,新能源车销量达到300万辆,首款新能源车型ID3已经于8月底在欧洲开始交付;奔驰计划推出EVA和MMA平台,规划到2021年拥有超过25款电动车(5 BEV,20 PHEV), 2025年超35款(10 BEV,25 PHEV),到2030年电动化车型销量占公司总销量的50%以上。 图表13:传统车企加速新能源车布局 分车企(万辆) 新能源车规划 大众 公司规划2025年BEV销量目标分别为300万辆,占比20%+,预计海外销量200万辆 宝马 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达到30% 戴姆勒 2030年EV及PHEV销量合计占据乘用车新车销量50% 沃尔沃 2025年电动车销量累计超100万辆,电动车占比50% PSA 2023年前推出34款车型,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达到80%左右 FCA 计划在 2022 年前实现旗下过半车型电动化 丰田 到2025年,丰田在全球电动车销量要在550万辆以上。其中,HEV、PHEV车型的销量约在450万辆以上,EV、FCEV的销量约在100万辆以上 本田 到2025年欧洲市场销售的三分之二车辆为电动车 现代-起亚 预计到2025年共推出44款新能源车,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达到167万辆 雷诺-日产 2022年前发布12款纯电动车,2025年电动车销量占比达到40% 福特 欧洲2022年底前电动车销量超过燃油车,占比54% 通用 2026年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规划为100万辆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5G时代来临,从边际和结构上拉动钴锂消费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10 - 行业深度报告 国内5G手机渗透率提升速度超市场预期。随着5G建设加速、应用加速推广以及消费高预期,再叠加5G手机可向下兼容4G、3G制式,未来5G增长将对非 5G 手机的替代,而这将是推动全球智能手机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信通院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8月,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690.7万部,环比增加20.6%,5G手机出货量为1617万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60.10%。 根据 IDC 数据显示,2020 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3.43 亿台,YOY-17.39%,预计全年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滑 10%至 12 亿台。2020年 10 月苹果发布会,iPhone12 将支持 5G信号,预计明年将逐渐迎来5G手机“换机潮”,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增速将恢复至5%。 更为重要的是,5G 智能手机边际提升锂钴消费量。根据 GSMArena,4g手机平均电池容量为3000mAh,截止目前上市或者将上市的多款5G手机,电池容量多为 4000-5000mah,预计整体带电量较 4G 手机提升10%以上。而 2020 年上市的机型中,除 Apple 外,其他手机品牌电池容量较 2019 年的旧版机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整体提升幅度在 10%左右。 图表16:手机电池容量进一步提升 品牌 2019年上市机型 2020年上市机型 手机型号 电池容量(mah) 上市日期 手机型号 电池容量(mah) 上市日期 oppo OPPO Reno Ace 4000 2019 年 10 月 Reno4 SE 4300 2020 年 9 月 OPPO Reno 4000 2019 年 9 月 Reno4 4020 2020 年 6 月 Oppo A5 4230 2018 年 12 月 A32 5000 2020 年 9 月 Oppo R17 3500 2018 年 8 月 K7 4025 2020 年 8 月 vivo Vivo IQOO Pro 4500 2019 年 8 月 iQOO5 Pro 4000 2020 年 8 月 Vivo IQOO 4000 2019 年 3 月 iQOO5 4500 2020 年 8 月 Vivo IQOO Neo 4500 2019 年 7 月 iQOO Neo3 4500 2020 年 4 月 Vivo S5 4100 2019 年 11 月 S7 4000 2020 年 8 月 Vivo X27 4000 2019 年 3 月 X50 4200 2020 年 6 月 Vivo X27 Pro 4000 2019 年 4 月 X50 Pro 4315 20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