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债担保品管理业务数据报告2020 年第三季度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二零二零年十月 一、市场聚焦二、中债担保品业务综览三、重点业务聚焦四、业务动态目录Contents市场聚焦流动性风险监测流动性分层幅度季末扩大。 2020年三季度,市场现券流动性整体居于高位,换手率为201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货币市场流动性保持平衡,流动性分层幅度整体稳定。截至三季度末,中小银行、非法人产品的成员利差1分别为 2BP 和 37BP,环比扩大 1BP、13BP,非银机构的成员利差为 29BP,环比收窄 9BP。担保品利差238BP,环比扩大 11BP。图 1:成员利差和担保品利差(单位:BP)数据来源:中央结算公司担保品利差 中小银行利差 非银机构利差 非法人产品利差2019-090204060801001201402019-10 2019-11 2019-12 2020-01 2020-02 2020-03 2020-04 2020-05 2020-06 2020-07 2020-08 2020-0911 成员利差是指中小银行、非银机构、非法人产品与大型银行之间的融资利率差异,其中大型银行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银行包括其他商业银行和信用社。2 担保品利差是指质押非利率债和质押利率债之间的融资利率差异。市场聚焦债券市场回购风险监测回购交易担保率高位回落。 2020 年三季度,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担保率均呈高位回落趋势。截至三季度末,未到期质押式回购总体担保率7为108.42%,环比下降0.95个百分点;未到期买断式回购总体担保率为 106.24%,环比上升 0.27 个百分点。债券市场杆杆率监测债券市场杠杆率季末上升。 2020 年三季度,债券市场杠杆率呈震荡下行趋势,债券增持前三位的机构类型为商业银行、非法人产品和境外机构,其中境外机构单季增持量为历史最高值。截至三季度末,市场总体杠杆率3为1.13,环比下降0.02,同比持平。机构平均杠杆率4高于 2 倍的有 438 家,占比 5.05%,环比下降 1.4 个百分点,类型以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基金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证券公司为主。分类来看,商业银行、保险机构持平,证券公司、信用社、非法人产品杠杆率均有所上升。商业银行中,全国性商业银行5、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银行类机构6杠杆率微降,外资银行杠杆率上升。非法人产品中,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保险产品、证券基金、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基金特定客户资产管理、社保基金杠杆率上升,信托计划、年金杠杆率下降。7 回购总体担保率是未到期回购交易的担保品市值与到期金额的比值,总体担保率 = ( 未到期回购交易质押券或过户券全价市值 )/ ( 回购到期金额 ),担保率越高代表抵押品越充足。3 市场总体杠杆率 = 托管量 /(托管量 - 质押式回购待购回余额),只统计质押式回购待购回余额不为 0 的机构。4 机构平均杠杆率 = 机构月均托管量 /(机构月均托管量 - 机构月均质押式回购待购回余额)。 5 全国性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其分支行。 6 农村银行类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村镇银行。 32图 2:全市场杠杆率走势2020-09 1.132019-09 1.132020-08 1.11全市场杠杆率图 3:主要市场成员杠杆率图 4:商业银行杠杆率图 5:回购交易总体担保率走势数据来源:中央结算公司数据来源:中央结算公司数据来源:中央结算公司数据来源:中央结算公司201720171.071.01.091.21.111.41.131.61.151.81.172.01.192.22.42.620172017201820182018201820192019 202020202019 20202019 202001010101010101010101 010101 0101 0109090909090909090909 090909 0909 0902020202020202020202 020202 0202 0210101010101010101010101003030303030303030303 030303 0303 03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4040404040404040404 040404 0404 0412121212121212121212121205050505050505050505 050505 0505 0506060606060606060606 060606 0606 0607070707070707070707 070707 0707 0708080808080808080808 080808 0808 081.01.11.21.31.41.51.695%98%100%103%105%108%110%113%114%全市场杠杆率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信用社保险机构非法人产品商业银行质押式回购总体担保率城商行全国性商行买断式回购总体担保率外资行农村银行市场聚焦中债担保品业务综览业务规模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中央结算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管理中担保品余额总计14.24万亿元,较二季度末增加5688.8亿元,环比上升4.16%;较去年同期增加2.02万亿元,同比增加 16.57%(见图 6)。各类型担保品管理业务中,在支持市场交易方面,质押式回购业务担保品余额占比最大,占比为 37.73%;债券充抵交易保证金业务和社保基金管理业务发展较好,担保品余额分别环比增长29.29%、9.01%;在支持宏观政策方面,支小/支农/扶贫再贷款业务担保品余额增幅最大,环比增长 29.19%;央行质押式回购业务次之,环比上升 18.46%。5图 6:担保品余额变化情况(单位:万亿元)2020.92019201520182014201720132016数据来源:中央结算公司14.2413.2113.9014.5912.207.996.303.06中债担保品业务综览担保品发生额与结构从担保品发生额方面看, 2020 年三季度,市场机构共计质押担保品 229.84 万亿元,解押担保品 229.27 万亿元(见图 7),随着各地经济生产恢复,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担保品相关业务活跃度平稳发展,总体较二季度微幅提升。从担保品结构方面看, 截至 2020 年三季度末,各类型债券担保品组成比例较为稳定,仍以主权债与准主权债为主(见图8)。与去年同期相比,国债变幅较大,占比下降2.11%。从担保品使用效率8角度衡量,三季度末的利率债整体使用效率为 21.35%,较 2020 年二季度末下降0.33%;信用债整体使用效率为9.63%,较2020年二季度末下降2.34%(见图9)。8 担保品使用效率 = 该券种质押余额 / 该券种总托管余额6 7图 7:担保品业务质 / 解押操作量图 8:三季度末管理中担保品券种分布图 9:三季度末管理中担保品占公司托管量情况(万亿)地方政府债051015202530记账式国债 政策性银行债券用作担保品债券面额未用作担保品债券面额信用债新增质押量(万亿元)到期解押量(万亿元)80.9879.48数据来源:中央结算公司数据来源:中央结算公司数据来源:中央结算公司04010502060307080202020190412 0501 0602 0703 0809 0910 11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银行债记账式国债二级资本工具地方企业债政府支持机构债商业银行债券其他43.05%26.20%21.20%1.41%1.72%1.87%2.23%2.30%5.3119.302.7114.743.3513.989.64中债担保品业务综览从机构分类来看,截至 2020 年三季度末,各机构类客户质押债券余额达 11.49 万亿元,以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为主,质押余额占比分别为33.63%、22.65%、22.43%(见图 11、12)。重点业务聚焦8图 10:担保品客户数量情况图 11:三季度机构类客户数量分布情况 图 12:三季度末机构类客户质押余额占比产品客户 客户总数增长率机构客户90009080600010.00%30004.00%800050008.00%20002.00%700040006.00%10000.00%0 -2.00%数据来源:中央结算公司数据来源:中央结算公司202020190412 0501 0602 0703 0809 0910 11商业银行人行分支行信用社保险公司特殊类机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境外机构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银行政策性银行其他商业银行境外机构51.87%18.93%11.08%4.45%3.90%3.85%0.66%1.01%4.25%33.63%22.65%22.43%9.49%8.05%1.65%1.04%0.96%0.10%0.58%同业授信业务的成功开展有助于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稳定中小金融机构同业市场规模,在保障金融稳定性的前提下,支持中小金融机构业务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提高客户融资便利性,降低客户融资成本,从而推动实体经济多层次、高质量发展。2020 年三季度,公司累计办理同业授信业务质押债券 48.21 亿元。支持后疫情时期生产保供后疫情时期,定向结构性货币政策配合积极灵活的财政政策同时发力、双管齐下,公司积极响应,为精准支持疫区经济和受疫情影响的小微民营企业,以及疫情中后期的复工复产提供金融服务支持。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方面,为对冲疫情给小微实体经济造成的冲击,人民银行新创设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即400亿元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4000亿元的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公司积极加强与人民银行及地方分支机构的对接联络,配合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的实施。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累计办理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业务质押债券面额 64.6 亿元。疫情专项再贷款方面, 为支持疫情防控、生产保供,公司在主管部门指导下,迅速出击,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开通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用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支援抗疫一线。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累计办理疫情专项再贷款业务质押债券面额786.56亿元。支小、支农、扶贫再贷款方面,公司全力配合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加速落实再贷款政策,为实体经济发展、中小微企业低成本融资提供支持。此外,中心聚焦重点帮扶领域,助力脱贫攻坚战,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累计办理支小、支农、扶贫再贷款业务质押债券面额 7016.66亿元。中期及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方面,为保障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三季度人民银行共开展三期中期借贷便利操作,资金规模为 1.7 万亿元,质押托管于公司的债券面额 1.87 万亿元。地方财政部门资金管理方面,随着社会生产逐步恢复,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各地方财政部门资金存放需求有所回升。2020 年三季度,公司继续支持有需求的地方财政部门回收发放财政库款,为后疫情时期财政资金周转管理提供支持。重点产品推荐目前,在公司担保品管理业务中,涉及市场创新类的主要包括社保基金管理、协议存款质押、债券充抵交易保证金9、跨境担保品业务、同业授信业务等,并持续向纵深发展。2020 年三季度中国经济稳步复苏,社会生产逐步恢复,金融市场进入平稳运行,各项市场创新类业务取得良好发展。跨境担保品业务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推进、资本项目逐步开放,公司于 2017 年起,与多家境内外金融机构合作,在跨境业务场景中引入担保品管理服务,以更安全的风险管理机制保障更顺畅的资金融通。公司支持优质人民币债券作为担保品进行境外融资,为境内金融机构海外融资提供新助力,通过担保增信,盘活存量债券资产,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为其深度参与国际市场提供便利、低成本的渠道。9 月,公司成功支持境内金融机构与境外银行跨境融资担保业务落地,为金融机构参与跨境融资业务提供高效完善的人民币债券担保品管理方案;成功支持货币互换业务到期担保债券完成置换,为货币互换业务提供安全稳健的质押期间管理服务。2020 年三季度,公司累计支持跨境担保品业务质押债券 122.35 亿元。充抵保证金业务为提高期货市场运行效率,更好地发挥市场功能,公司于 2015 年起支持中金所开展国债作为期货保证金业务试点,至今已稳健运行五年有余。在该业务框架下,投资者可使用托管在公司的合格债券充抵期货交易保证金,从而降低现金占用与交易成本,提升资产使用效率与参与活跃度。2020 年 2 月,证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允许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分批参与国债期货业务,五大国有银行成为首批试点参与国债期货交易。这是完善国债期货投资者结构,提升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健全市场风险防控机制的重要体现,有利于进一步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保障期现货市场的平稳发展。2020 年 8 月,债券作为期货保证金业务成功推广至商品期货市场。8 月 3 日,公司支持大商所首批债券作为期货保证金业务落地;9 月 10 日,公司支持郑商所首批债券作为期货保证金业务落地;10月19日,公司支持上期所首批债券作为期货保证金业务落地。至此,公司已实现债券作为期货保证金业务在境内期货市场的全面实施。2020 年三季度,公司累计支持债券充抵期货保证金业务质押债券 72.23 亿元。同业授信业务在当前市场信用及流动性结构化分层的背景下,公司与商业银行深入合作,于 2019 年首次将专业的担保品管理工具引入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生态体系。2020 年 8 月,公司与浙商银行成功举办全面合作签约暨同业担保品创新产品发布仪式,9月7日成功落地银行同业授信业务。9 包括债券作为期货保证金、债券充抵上海国际黄金交易保证金业务。1110重点业务聚焦本期专栏2020 中债担保品国际论坛成功举办9 月 15 日,由中央结算公司主办的 2020 中债担保品国际论坛在京沪深三地同步召开。来自境内外170余家机构的近300余名代表共襄盛会。本届论坛以“变局与新局 挑战与使命”为主题,聚焦国际金融市场热点议题,共同探讨后疫情时期全球金融市场与担保品管理行业的创新与发展,为境内外参会嘉宾提供跨国界、多领域、高层次的开放性对话平台。论坛通过京沪深三地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的互动方式,以对话推动共识,以共识促进合作,为参与机构呈现了一场思想盛宴。业务动态12中央结算公司总经理陈刚明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今年以来截至 8 月末,公司累计支持宏观政策实施操作 19.12 万亿元,支持各类债券发行 14.51 万亿元,交易结算超1100万亿元,切实发挥国家战疫“金融后盾”作用,维护债券市场平稳运行。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指出,大力发展更有深度和广度的离岸市场,对于建立市场化的汇率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可从支持境外央行入市交易,积极推动中资机构“走出去”,以及在中央银行支持下开展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面,进一步鼓励境外机构投资中国市场。财政部国库司副主任许京花表示,近年来,中央结算公司高效保障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地见效,提升政府债券在二级市场流动性。目前,政府债券已经成为市场上使用最广泛的券种,随着中国债市持续开放,以政府债券为代表的人民币债券担保品的跨境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证监会公司债券监管部副主任卢大彪提到,担保品管理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不仅是流动性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也在提供监管抓手、促进互联互通、提升要素流动效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市场信用分化,基础设施应发挥穿透监管的制度优势,为金融市场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服务。中央结算公司副总经理徐良堆在指出,疫情冲击下,全球优质担保品的供需不平衡进一步加剧。存量大、收益率稳健的优质人民币债券,成为了国际投资者青睐的新的安全资产。公司将在多个领域推动人民币债券资产的跨市场使用,加快形成跨境担保品合作新业态。在主题演讲环节,论坛还邀请到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就后疫情时代人民币汇率与制度型金融开放进行了专业分享。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以及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相关领导在围绕“期货市场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改革开放与发展”的专题演讲中表示,继去年集中签署合作备忘录后,中央结算公司与各家期货交易所将债券作为期货保证金制度全面引入了期货市场,为深化债券市场与期货市场联动、增加金融服务有效供给开创了崭新局面。在圆桌论坛环节,来自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石油集团养老资产管理公司和金杜律师事务所的专家从担保品赋能实体经济角度出发,深度挖掘了担保品管理在助力市场复苏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线上对话”环节,来自腾讯集团、新加坡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欧清银行、明讯银行、摩根大通银行、渣打银行、安本标准投资管理公司等境内外机构的专家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发表了“云演讲”,以全球视角探讨金融科技发展、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放与融合等重要议题。中债担保品国际论坛是中央结算公司创办于2017年的系列品牌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四届,每年邀请来自主管部门、行业自律组织、要素平台和境内外金融市场的专家,共同探讨担保品管理行业最新发展与趋势,为中国债券市场开放创新、推动国际化交流与共享搭建平台。9 月 15 日,中央结算公司与 ISDA 合作撰写的联合白皮书使用人民币债券充抵场外衍生品交易保证金正式发布。作为境内金融基础设施与国际权威行业协会的首次合作,联合白皮书以更高站位、更全视角探讨使用人民币债券作为国际场外衍生品交易保证金的可行性,为人民币债券资产的跨境应用打开新思路,帮助全球投资者更加高效地应对市场变革。下一阶段,公司将与ISDA协会、境内外机构加强合作,在担保品领域搭建联接中国与国际市场的桥梁。3. 公司与 ISDA 联合白皮书正式发布8月11日,公司与浙商银行在沪成功举办全面合作签约暨同业担保品创新产品发布仪式。上海市金融监管局总经济师陶昌盛、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管理部副主任荣艺华、公司总经理陈刚明、浙商银行董事长沈仁康出席并致辞,公司副总经理徐良堆围绕商业银行同业担保品创新发表主题演讲。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数十家金融机构代表出席并见证合作签约和产品发布。本次签约标志着公司与浙商银行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中债担保品创新产品助力银行同业授信领域取得关键性突破。9月7日,公司支持浙商银行首批同业担保品业务落地。2. 与浙商银行全面合作签约暨同业担保品创新产品发布仪式成功举办7 月 30 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十批金融创新案例发布,公司与中国银行、交银租赁联合落地实施的首单自贸区外币融资担保品管理业务成功入选。1. 外币融资担保品管理业务成功入选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案例15重要声明中央结算公司尽力保证本报告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但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对于因本报告不准确或内容缺失造成的任何损失,中央结算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部分内容所依据的信息来源于第三方,但本报告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涉观点仅代表研究人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央结算公司观点,仅供用户参考。本报告中的信息及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任何要约或投资建议,不构成任何投资研究决策的建议。业务动态使用人民币债券充抵场外衍生品交易保证金CCDC-ISDA 联合白皮书1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