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农林牧渔行业策略报告:布局生猪后周期,把握种植链机遇.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1年度农林牧渔行业策略报告:布局生猪后周期,把握种植链机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1年度农林牧渔行业策略报告:布局生猪后周期,把握种植链机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1年度农林牧渔行业策略报告:布局生猪后周期,把握种植链机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1年度农林牧渔行业策略报告:布局生猪后周期,把握种植链机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21年度农林牧渔行业策略报告:布局生猪后周期,把握种植链机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1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年度策略 2020年11月18日 农林牧渔 增持(维持) 杨天明 SAC No. S0570519080004 研究员 yangtianminghtsc 冯鹤 SAC No. S0570517110004 研究员 021-28972251 fenghehtsc 陈莉 SAC No. S0570520070001 研究员 SFC No. BMV473 0755-82766183 chenli2832htsc 冯源 SAC No. S0570120070176 联系人 fengyuan016921htsc 1农林牧渔: 生猪调运趋严,市场呼唤屠宰龙头2020.11 2农林牧渔: 行业周报(第四十六周)2020.11 3农林牧渔: 行业周报(第四十五周)2020.11 资料来源:Wind 布局生猪后周期,把握种植链机遇 2021年度农林牧渔行业策略报告 布局生猪后周期正当时,把握种植产业链相关机遇 动物板块:我们认为本轮生猪周期的下行期或将达到 3年(即 21-23年)之久,而我们认为 2021 年是后周期板块逻辑兑现的一年,受益于此,后周期的屠宰肉制品、动物疫苗板块的效应有望强烈凸显,建议关注后周期板块:屠宰肉制品板块(龙大肉食、双汇发展等)、动物疫苗板块(生物股份、瑞普生物等)。种植板块:在“玉米库存见底+草地贪夜蛾虫害+猪饲料需求的强劲拉动”背景下,我们认为玉米大周期已经处于上行期,在玉米的带动下,我国种植产业链,尤其是种子板块有望受益。此外,宠物食品板块高成长性,建议关注中宠股份、佩蒂股份等。 动物板块:生猪养殖产能恢复进行中,后周期扬帆出航 2018 年 8 月,我国首次发现非洲猪瘟疫情,由于没有有效疫苗+防控经验不足,疫情发生以后我国生猪养殖产能整体有较大幅度去化。经过两年多防控实践,现阶段我国生猪养殖产能正处于逐步恢复的阶段,据农业部,20年9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同比增长28%,生猪存栏同比增长 20.7%。2020年为全国生猪产能恢复的拐点,2020年6月和7月全国能繁母猪与生猪存栏分别同比转正,猪多预期不断增强,我们认为后周期屠宰肉制品板块、动物疫苗板块的效应有望在2021年逐步显现。 种植板块:关注粮食安全,聚焦龙头种企 据联合国,“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导致全球饥饿人数在 2020年大幅增加。今年将新增 1.3 亿名饥饿人口,全世界将有 6.9 亿人处于饥饿状态,今年共有 25 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世界濒临至少 50 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我们认为,在世界粮食危机的预期下,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尤为重要。同时,由于玉米供需偏紧,玉米价格的不断上涨可能带动整个种植板块的景气。一直以来我国种业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壮大国内种业已较为紧迫,我们认为积极发展包括转基因技术在内的种业技术有望帮助国内种业做大做强,建议关注具备研发优势与种质储备的种企。 宠物食品板块:国内市场迈向高成长 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目前处于快速成长时期,存在较大的市场增长空间。据Euromonitor 统计,2019 年中国宠物食品市场销售额为 51.51 亿美元,2016-2019 年近 4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0.86%,远超世界平均水平3.77%。无论从宠物数量、养宠渗透率,还是从养宠支出、宠物食品优质化程度来看,国内宠物食品行业在量价两端都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随着养宠文化盛行、单身/二人家庭数量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我们预计未来国内宠物数量仍将持续提升,同时消费者对高品质宠食的追求,推动国产宠食产品向高端、优质方向升级。 风险提示:农产品价格上涨不及预期,转基因审批进度不达预期,发生自然灾害的风险,种子品种推广不达预期,新冠疫情持续扩散,国际局势动荡,非洲猪瘟疫情集中爆发,食品安全问题。 EPS (元) P/E (倍)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收盘价 (元) 投资评级 目标价 (元) 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19 2020E 2021E 2022E 002726 CH 龙大肉食 12.49 买入 16.16 0.24 0.80 1.01 1.16 52.04 15.61 12.37 10.77 000895 CH 双汇发展 51.95 买入 64.80 1.57 1.92 2.16 2.42 33.09 27.06 24.05 21.47 300119 CH 瑞普生物 22.00 增持 25.38 0.48 0.81 0.94 1.12 45.83 27.16 23.40 19.64 600201 CH 生物股份 22.80 增持 26.46 0.20 0.42 0.63 0.87 114.00 54.29 36.19 26.21 002891 CH 中宠股份 54.40 增持 55.68 0.44 0.83 1.16 1.48 123.64 65.54 46.90 36.76 300673 CH 佩蒂股份 35.97 买入 54.45 0.29 0.75 0.99 1.27 124.03 47.96 36.33 28.32 资料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15)117334919/11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农林牧渔 沪深300行业评级: 相关研究 一年内行业走势图 重点推荐 行业研究/年度策略 | 2020年11 月18日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2 正文目录 动物板块:把握生猪后周期主线,积极布局屠宰肉制品+动保 . 4 屠宰肉制品板块:生猪周期下行确立,屠宰端受益,肉制品市场扩容 . 4 生猪养殖行业产能扩张迅速,周期下行趋势已经确立 . 6 下行趋势下,屠宰行业历经整合已蓄势待发 . 8 冷鲜肉有望消费升级,肉制品有望继续扩容 . 11 动物保健板块: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动物疫苗业绩有望持续释放 . 13 生猪养殖规模企业占比提升,猪用疫苗市场快速提升 . 13 种植板块:严守粮食安全,看多国内种业 . 15 种子板块:粮食安全为底线,粮食价格上升带动种植需求高涨 . 15 国内口粮无虞,饲用粮紧缺风险加大 . 15 玉米价格高涨,转基因政策落地预期不断强化 . 17 宠物食品板块:国内市场迈向高成长 . 19 海外市场:近千亿美元市场,2019年美国占比达36% . 19 国内市场:方兴未艾,勇争潮头 . 20 投资建议 . 21 重点推荐标的 . 21 龙大肉食(002726 CH,买入,目标价:16.16元) . 21 双汇发展(000895 CH,买入,目标价:64.80元) . 21 生物股份(600201 CH,增持,目标价:26.46元) . 21 瑞普生物(300119 CH,增持,目标价:25.38元) . 22 佩蒂股份(300673 CH,买入,目标价:54.45元) . 22 中宠股份(002891 CH,增持,目标价:55.68元) . 22 风险提示 . 23 图表目录 图表1: 猪周期的形成原因 . 4 图表2: 自2019年10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开始回升 . 5 图表3: 全国生猪存栏于2019年10月达到低点 . 5 图表4: 从周期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本轮生猪周期已经进入下行期 . 5 图表5: 2019年,我国前22大养殖集团生猪出栏量情况(万头) . 6 图表6: 部分生猪养殖上市公司出栏规划(万头) . 7 图表7: 发生非瘟疫情以前,全国每年出栏生猪 6-7亿头 . 7 图表8: 非洲猪瘟疫情加速行业洗牌,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 7 图表9: 发生非瘟疫情以来,全国屠宰开工率下滑趋势明显 . 8 图表10: 除去春节因素,7月和8月为全年屠宰低位 . 8 图表11: 肉制品加工相关政策盘点 . 9 图表12: 生猪屠宰相关政策盘点 . 9 hVeXkUhZjYiVgVtVwV8OcMbRpNrRnPnNeRoPmNkPrQwOaQqRzQNZoNpNvPrNmP行业研究/年度策略 | 2020年11 月18日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3 图表13: 2019年屠宰企业同比减少超过 47% . 10 图表14: 生猪定点屠宰A级企业家数(单位:家) . 10 图表15: 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同比变化情况(单位:%) . 10 图表16: 2020年第44周,全国定点屠宰量同比变化已经转正,为 78周以来的首次 11 图表17: 冷鲜猪的市场接受度位列第一 . 11 图表18: 消费者购买猪肉时最关心卫生安全 . 11 图表19: 我国屠宰行业占有率(2019年) . 12 图表20: 我国肉制品行业占有率(2019年) . 12 图表21: 生猪屠宰企业运营流程 . 12 图表22: 口蹄疫市场苗市场规模测算 . 13 图表23: 2016-19年,国内主要上市公司出栏量(万头) . 13 图表24: 2019年各区域留种母猪时间分布 . 13 图表25: 2014-19年,牧原股份生猪养殖防疫费用在养殖成本中占比 . 14 图表26: 2015-19年,温氏股份生猪养殖防疫费用在养殖成本中占比 . 14 图表27: 2020年Q1-3动保相关公司营收同比+29% . 14 图表28: 2020年Q1-3动保相关公司净利润同比+57% . 14 图表29: 我国粮食周期已经到达上行期 . 16 图表30: 2019年我国小麦库消比为 115.8% . 16 图表31: 近年我国小麦生产-消费盈余量较大 . 16 图表32: 2019年我国稻谷库消比处于高位 . 16 图表33: 2007年以来我国稻谷生产消费差值均为正 . 16 图表34: 2020年以来玉米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 17 图表35: 近年我国玉米生产-消费缺口较大 . 17 图表36: 目前我国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的安全证书已经获得农业部批准 . 17 图表37: 2019年以来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推广加速 . 18 图表38: 我国转基因玉米种子市场测算 . 18 图表39: 2019年,美国宠物食品市场占全球的 36.28% . 19 图表40: 2019年,美国宠物食品销售规模 343.45亿美元 . 19 图表41: 2019年,美国养狗家庭有 6340万家,占所有养宠家庭的 74.68% . 19 图表42: 2016-19年,中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增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 20 图表43: 中国单身家庭、二人家庭占比呈上升趋势 . 20 图表44: 重点公司估值表(数据截至 2020年11 月18日收盘价,公司推荐文字、目标价及盈利预测均来源于华泰证券). 22 图表45: 报告提及公司一览表 . 23 行业研究/年度策略 | 2020年11 月18日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4 动物板块:把握生猪后周期主线,积极布局屠宰肉制品+动保 屠宰肉制品板块:2021年有望开启屠宰肉制品企业的红利期 1)行业整合方面:2019-2020 年行业整合幅度已经较大,龙头屠宰产能的扩展与渠道扩容带来冷鲜肉、肉制品较大发展空间; 2)龙头渠道优势明显:龙头借助冷链、库存、生鲜渠道的优势不断扩充产能并提升肉制品销量; 3)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消费升级趋势则有望促进高毛利率、高品质的肉制品(尤其是特色肉制品和低温肉制品)高速发展; 4)生猪产能恢复迎来拐点:2020 年为全国生猪产能恢复的拐点,2020 年 6 月和 7 月全国能繁母猪与生猪存栏分别同比转正,生猪出栏量大幅提升的预期不断增强,屠宰肉制品龙头有望迎来红利期。我们建议布局屠宰肉制品龙头,如龙大肉食、双汇发展。 动保板块:2021年为动保企业的业绩释放期 1)2020年为全国生猪产能恢复的拐点,受益于疫苗渗透率的提升与生猪产能的强劲恢复,我们预计 2021 年动物疫苗销量有望大幅提升,以猪用口蹄疫疫苗为例,我们测算 2021年口蹄疫市场苗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41.80 亿元,相比 2020 年的 25.58 亿元增长 16 亿元以上; 2)龙头企业通过研发及服务有望加大市占率: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我们认为通过不断的研发(包括 P3实验室的建设)、改进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动保龙头有望取得相对于行业的优势,不断扩大疫苗市占率。 屠宰肉制品板块:生猪周期下行确立,屠宰端受益,肉制品市场扩容 由于中国生猪需求量较为稳定,而供给端的周期性波动导致了中国生猪供需基本面的周期性波动,从而形成了以生猪价格的周期性上涨和下跌为标志的生猪产业周期性变化。猪周期一般以“猪肉价格上涨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增市场生猪供应大增猪肉价格下跌养殖户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猪肉价格再次上涨”为一个完整的循环。 2006 年以来,猪周期大致为四年一个完整周期,是由生猪的生理繁育周期决定的。仔猪育肥需要5-6个月,而能繁母猪产仔又需要 4个月的时间,再加上 1-2个月的保育期和1-2个月的配种期以及后备母猪转能繁母猪的 5 个月左右,总计 18 个月的繁育周期。部分养殖户看到生猪价格上涨的信号开始补栏,至少要 18 个月之后补栏的产能才能转化为市场上的育肥猪供应,而由于市场上的养殖户行为具有一致性,大量育肥猪的上市改变了供需结构,此时可能恰好是生猪周期的低谷。 图表1: 猪周期的形成原因 资料来源:大连商品交易所,华泰证券研究所 行业研究/年度策略 | 2020年11 月18日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5 2018年我国发生了非洲猪瘟疫情,造成了全国大量生猪产能的淘汰,再加上本来2019年就是本轮猪周期的上行期,二者叠加,本轮猪周期达到了历次“最强”。据农业部,2019年9月全国能繁母猪仅为1913万头,仅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前3145万头的60.83%(2018年 8 月)。大幅度的去产能也带来了生猪价格的大幅度上涨,此前历次生猪周期中,生猪价格最高仅为 21元/公斤左右,而此轮周期生猪价格已经持续一年以上超过 21元/公斤。 目前我国生猪产能恢复良好,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到今年 9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已经连续12 个月增长,生猪存栏也连续 8 个月增长,特别是今年的 6 月份和 7 月份,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先后实现同比增长,这是生猪生产恢复的两个重要的时间拐点。8 月份、9 月份增幅进一步扩大,9月底能繁母猪同比增长 28%,生猪存栏同比增长 20.7%。农业部预测,年底有望实现全年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水平的目标。 图表2: 自2019年10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开始回升 图表3: 全国生猪存栏于2019年 10月达到低点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华泰证券研究所;注:农业部数据仅披露到 2020 年 3月,后续数据为我们根据农业部披露的环比增幅的预测值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华泰证券研究所;注:农业部数据仅披露到 2019 年 11月,后续数据为我们根据农业部披露的环比增幅的预测值 图表4: 从周期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本轮生猪周期已经进入下行期 资料来源:中国畜牧业信息网,华泰证券研究所 今年以来,随着生猪生产恢复,猪肉市场总体呈现出供应改善、价格振荡回落的态势。从生产方面来看,自从今年 3月份以来,生猪出栏连续 7个月环比增长,前期新增产能正在陆续释放,产能正在变成产量。我们认为经历了逾两年的上行周期,生猪周期已经正式进入下行期,生猪产业链后端的屠宰肉制品行业有望受益。伴随着屠宰量上升与生猪价格下降的双重趋势,龙头屠宰肉制品企业有望享受屠宰市场扩张与肉制品市场扩容的双重红利。 -50%-40%-30%-20%-10%0%10%20%30%4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08 2009 2010 2011 2011 2012 2013 2014 2014 2015 2016 2017 2017 2018 2019 202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 yoy(右)-50%-40%-30%-20%-10%0%10%20%30%4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2008 2009 2010 2011 2011 2012 2013 2014 2014 2015 2016 2017 2017 2018 2019 2020(万头)生猪存栏 yoy(右)0102030405060020406080100120140160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元/公斤)(元/公斤)22个省市:平均价:仔猪 22个省市:平均价:生猪(右) 22个省市:平均价:猪肉(右)行业研究/年度策略 | 2020年11 月18日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6 生猪养殖行业产能扩张迅速,周期下行趋势已经确立 自 2019 年起,全国猪价进入 20 元/公斤以上高价区间。超高的猪价吸引了养殖户、中小企业以及规模企业的“疯狂”扩张。从全国的情况来看,生猪养殖规模化进程提速明显。2019 年,我国前 22 大生猪养殖集团生猪合计出栏量 6208 万头,较 2018 年合计出栏量6770万头下滑8.30%,下滑幅度小于行业整体的产能去化幅度(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全国生猪出栏量为 54419万头,同比下降21.6%),相应地,我国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的占比有比较明显的提升。 根据畜牧业协会统计数据,2017 年,规模场(年出栏生猪 500 头(含)+)出栏量占比43.30%。从规模场出栏占比看,2008-17年,我国生猪规模养殖场出栏比例由 27.28%提升至43.30%,年均提升1.78个百分点,规模程度虽有提升,但我国生猪养殖整体仍然以散养为主。养殖集中度看,2018年,我国生猪养殖企业CR5为6.39%,对比美国(CR5)38.11%(USDA数据),我国生猪养殖企业集中度仍较低。 图表5: 2019年,我国前 22大养殖集团生猪出栏量情况(万头) 1 温氏股份 1852 2 牧原股份 1025 3 正邦科技 578 4 新希望 355 5 正大集团 350 6 天邦股份 244 7 双胞胎 200 8 中粮肉食 199 9 大北农 163 10 广西扬翔 150 11 德康集团 150 12 佳合牧业 120 13 光明 116 14 大象 108 15 天康生物 84 16 唐人神 84 17 安佑 76 18 铁骑力士 75 19 海大集团 74 20 金锣 70 21 广西农垦 69 22 傲农生物 66 合计 6208 注:正大集团、双胞胎集团、广西扬翔、德康集团、佳合牧业、光明集团、大象农牧、安佑集团、铁骑力士、金锣集团、广西农垦未上市 资料来源:中国猪业高层交流论坛,公司公告,华泰证券研究所; 以涉及生猪养殖业务的部分上市公司为例,2018 年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等九家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出栏生猪共 4914.79 万头,按全国出栏 69382 万头计算(国家统计局数据),上述九家公司出栏量占比仅为 7.08%,2019年九家公司出栏 4571.28万头,占比 8.40%,按照上市公司 2020 年规划,九家公司预计出栏生猪 5500 万头左右,我们预计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以九家上市公司规划的产能数据来看,如果上市公司保持稳定的扩张节奏同时假设上市公司能够完成目标,我们预计2021-2024年九家上市公司出栏量有望分别达到10583、15850、19200、22600万头,按照正常年份全国年出栏 65000万头生猪来计算,21-24年九家上市公司出栏占比 CR9有望分别达到16.3%、24.4%、29.5%、34.8%,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进度将大大加速。 行业研究/年度策略 | 2020年11 月18日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7 图表6: 部分生猪养殖上市公司出栏规划(万头)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温氏股份 2229.70 1851.66 1000 2100 3300 4400 5600 牧原股份 1101.10 1025.33 1750 2633 4000 5000 6000 新希望 255.37 355.00 800 2500 4000 5000 6000 正邦科技 553.99 578.40 900 1200 1500 1500 1500 天邦股份 216.97 243.94 400 700 900 900 900 大北农 168.00 164.18 200 500 700 700 700 海大集团 70.00 70.00 100 300 500 500 500 中粮肉食 255.00 198.50 200 400 600 800 1000 天康生物 64.66 84.27 150 250 350 400 400 总计 4914.79 4571.28 5500 10583 15850 19200 22600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证券研究所;注:温氏股份目标出栏量为 2024年 5600万头,牧原股份为 2023年 5000万头,新希望为 2022 年 4000 万头,正邦科技为 2020 年 900 万头,天邦股份为 2021 年 700 万头,大北农为 2021 年 500 万头,海大集团为2022年500 万头,中粮肉食为2023年800 万头,天康生物为2023年400万头;其他数据为假设上市公司保持稳定的扩张节奏,我们根据上市公司出栏规划做出的出栏量预测 图表7: 发生非瘟疫情以前,全国每年出栏生猪 6-7亿头 图表8: 非洲猪瘟疫情加速行业洗牌,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大连商品交易所,华泰证券研究所 生猪养殖的集中化与规模化的迅速发展也反过来会促进生猪屠宰行业的规模化。在我们2020 年 4 月 24 日的报告美国肉类产业专题报告:合纵连横,拥抱肉类产业历史变局中,我们分析了美国猪肉产业、牛肉产业与鸡肉产业的变化趋势,并得到几点规律: 1) 生猪养殖与屠宰的双向规模化是产业发展的规律:在生猪产能集中化比较成熟的市场(比如美国),养殖端的规模化后期,庞大的养殖产能需要寻找产能输出端,在周期底部的“需求方市场”下,越大的养殖产能就需要承受越大的渠道压力; 2) 规模化本身并不能平抑猪周期的波动:猪价波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季节、疫病、饲料价格等,规模化提升并不能解决其他因素;规模养殖企业养殖效率高,由此造成产能的扩张更为迅速和剧烈,由于自身的资金、技术、成本优势,规模企业对价格的安全边际更高,可以忍受更大的价格降幅,以求度过生猪周期的底部; 3) 头部企业具有较大的养殖惯性:在周期波动的时候规模企业很难及时削减产能,从而造成猪周期波动幅度加大,而散户则相反,退出产能非常迅速; 4) 屠宰肉制品端的话语权会不断加强:猪肉作为无差异商品,想要通过提升差异化来获取行业溢价的难度很大,我们认为在“后非洲猪瘟时代”,成本控制将成为养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前非洲猪瘟时代”,全国产能紧缺,企业能繁母猪的数量、增长速度、资本的获取能力、防控疫情的能力更为重要。而在行业已经适应非瘟的环境之后,产能也已经在迅速恢复,养殖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来取得相对于行业的优势。在养殖企业的激烈竞争中,我们认为屠宰肉制品企业有望获取更大的话语权。 -25%-20%-15%-10%-5%0%5%1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万头) 全国生猪出栏量(万头)yoy(右)行业研究/年度策略 | 2020年11 月18日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8 下行趋势下,屠宰行业历经整合已蓄势待发 我们认为,在经历了非瘟的洗礼之后,各大企业的防疫、育种、饲料供给系统、信息化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未来 2-3年将是企业之间激烈竞争的时间,在行业整体水平都取得了较大进步的情况下,想要取得相对于行业平均成本优势的难度较大。而下游的屠宰肉制品则进入了享受周期红利的时期。 发生非瘟疫情以来,全国屠宰开工率下滑趋势明显,从 19年年初的68.4%一路震荡下滑,到 2020 年上半年时,全国屠宰企业开工率只有 20-25%,为 2016 年以来的最低值。20年 9月和10月,全国屠宰开工率已经回升到了 30%以上,历史上最近 5年 9月和 10月的开工率均值为 38.0%和30.7%,目前开工率已经非常接近历史均值。开工率的回升预示着屠宰行业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高猪价+低开工率”困境,从生猪产能恢复与开工率数据的双重印证上看,我们认为屠宰肉制品行业的行业拐点已经来临。 图表9: 发生非瘟疫情以来,全国屠宰开工率下滑趋势明显 图表10: 除去春节因素,7月和 8月为全年屠宰低位 资料来源:涌益咨询,华泰证券研究所 注:数据为 2016年1月至2020年 10 月 资料来源:涌益咨询,华泰证券研究所 目前我国猪肉制品行业集中度低,据我们测算 CR4 不足 30%(详见我们 2020 年 6 月 1日的报告周期的重塑与屠宰肉制品历史机遇),行业集中度有很大提升空间。随着居民消费水平以及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不断上升,消费者将更青睐大品牌的肉制品。同时,政府颁布一系列关于生猪养殖、屠宰和肉制品加工的有关法规,加强对肉制品生产各环节的监管。产业的标准化发展趋势也潜在要求行业向集中化发展。 2005 年起我国对肉制品加工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对肉制品加工企业的设备、加工的关键环节做出明确规定。2011年与2014年国务院数次发文要求整顿肉制品市场,打击不规范生产厂家。2019 年商务部要求部分产业率先推进产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肉制品行业是其中之一。产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能够打击非法食品加工行为,设备成本与追溯体系建立也对企业实力提出了一定要求。大型肉制品加工企业能更好地建立追溯系统,也能够发挥自身品质优势。 0%10%20%30%40%50%60%70%80%2016-01 2017-01 2018-01 2019-01 2020-01屠宰企业开工率全国平均0%10%20%30%40%50%6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11月12月屠宰企业开工率全国平均行业研究/年度策略 | 2020年11 月18日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9 图表11: 肉制品加工相关政策盘点 政策名称 发布部门 实施日期 主要内容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 国务院 2005年12月 明确对肉制品加工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 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 质监局 2006年12月 明确规定肉制品生产的关键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