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器研究:以智能控制器为切入口,打造大数据闭环.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智能控制器研究:以智能控制器为切入口,打造大数据闭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智能控制器研究:以智能控制器为切入口,打造大数据闭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智能控制器研究:以智能控制器为切入口,打造大数据闭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智能控制器研究:以智能控制器为切入口,打造大数据闭环.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智能控制器研究:以智能控制器为切入口,打造大数据闭环.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报告编码19RI0110 头豹研究院 | 电气设备系列行业概览 400-072-5588 电气设备行业:智能控制器研究以智能 控制器为切入口,打造大数据闭环 报告摘要 工业团队 智能控制器指在仪器、 设备、 装置、 系统中为完成特 定用途而设计的计算机控制单元,一般以微控制器 (MCU) 芯片或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 芯片为核心 部件,通过置入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程序以完成某些 特定的感知、计算和控制功能。汽车电子和智能家 居的发展为智能控制器带来发展空间,同时在利好 政策的推动下,预计智能控制器市场将持续稳定增 长, 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 11.8%, 智能控制器市场 规模到 2022 年将达到 33,649.5 亿元。 热点一:智能控制器专业分工更加明显 热点二:智能控制器将加大在智能家电行业布局 热点三:以智能控制器为切入口,打造大数据闭环 智能控制器在发展初期通常作为整体产品的附属部件, 归属于某一细分行业。当下,智能控制器正在向专业化 分工发展,国际知名厂商例如西门子、惠而浦等逐步将 所需要的智能控制器交由外部专业智能控制器厂商设计 制造,自身则主要负责品牌运营、技术研发和销售渠道 建设等。 家用电器的演变始终朝着愈加高效的方向发展。 现阶段, 家电行业正逐步脱离单体智能阶段, 进入互联智能阶段。 家电间的互联共通不仅有利于智能控制的实现,同时也 推动了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建立。智能化是家电行业变 革的大趋势,整体家电行业的发展将极大程度得益于家 电产品智能化程度的加深,智能控制器行业也将进一步 加大在家电行业的布局。 现阶段,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正在向制造专业化转变, 大部分家电企业将制造业务外包,从而提高了整体市场 的集中度。在智能化需求提升和应用场景扩张的发展背 景下,智能控制器中下游企业的市场布局将结合智能控 制器在各生活场景的数据交互优势,进而打造以物联网 和大数据为核心的数据交互共享平台。 庄林楠 高级分析师 贾欣莹 分析师 邮箱:csleadleo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电子设备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工业阀门行业概 览 电子设备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模具制造行业概 览 电子设备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 SCADA 行业概 览 电子设备系列行业概览 2020 年中国 EMS 行业深度研 究 报告编号19RI0110 目录 1 方法论 . 3 1.1 研究方法 . 3 1.2 名词解释 . 4 2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综述 . 7 2.1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定义及基本结构划分 . 7 2.2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 8 2.3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 . 9 2.3.1 产业上游分析 . 10 2.3.2 产业中游分析 . 11 2.3.3 产业下游分析 . 12 2.4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 . 13 3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驱动与制约因素 . 15 3.1 驱动因素 . 1 5 3.1.1 智能家居为智能控制器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 15 3.1.2 汽车电子智能化提升,智能控制器成为关键 . 16 3.1.3 利好政策推动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 . 17 3.2 制约因素 . 2 0 3.2.1 行业上游原材料成本增加 . 20 3.2.2 智能化水平低 . 21 3.2.3 生产标准尚未统一 . 22 4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趋势 . 22 报告编号19RI0110 4.1 智能控制器专业分工更加明显 . 22 4.2 智能控制器将加大在智能家电行业布局 . 23 4.3 以智能控制器为切入口,打造大数据闭环 . 24 5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25 5.1 全球智能控制器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 25 5.2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 26 5.2.1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 26 5.2.2 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29 报告编号19RI0110 图表目录 图 2-1 智能控制器基本结构概述 . 7 图 2-2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历程 . 9 图 2-3 中国智能控制器产业链. 10 图 2-4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2014-2023 预测 . 11 图 2-5 中国汽车销量,2014-2018 . 13 图 2-6 中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2014-2023 预测 . 14 图 2-7 2018 年中国智能控制器各类市场规模占比 . 14 图 3-1 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2014-2023 预测 . 16 图 3-2 中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 预测 . 17 图 3-3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相关政策 . 18 图 3-4 2018 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控制器厂商的智能控制器细分业务经营情况 . 21 图 4-1 建立数据交互共享平台的四个环节 . 24 图 5-1 全球智能控制器行业竞争格局 . 26 图 5-2 拓邦股份主要发展战略. 28 图 5-3 朗科智能主要经营模式. 31 报告编号19RI0110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 从移动互联网、 人工智能及智慧家居行业等领域 着手, 研究内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 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 发展, 扩张, 到企业走向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 的产业模式,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3 月完成。 报告编号19RI0110 1.2 名词解释 控制单元:是整个 CPU 的指挥控制中心,由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和操作控制器三 个部件组成,对协调整个电脑有序工作极为重要。 MCU:Micro Control Unit,即微控制单元,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或者单片机。MCU 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及其发展,将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 CPU、随机存取存储 器(RAM) 、只读内存(ROM) 、定时计数器和多种 I/O 接口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形成 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 DSP 芯片: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即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SP 芯片指能够 实现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芯片, 其内部采用程序和数据分开的哈佛结构, 具有专门的硬 件乘法器,可以用来快速的实现各种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分立半导体:是半导体元器件以封装形式又分为分立和集成。 IC:Integrated Circuit,即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IC 是采用一定的 工艺, 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 二极管、 电阻、 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 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 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 成为具有所 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 即印制电路板, 又称印刷线路板, 是重要的电子部件、 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也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 EMS: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即指电子制造服务,指为电子产品品牌拥 有者提供制造、采购、部分设计以及物流等一系列服务的生产厂商。 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即原始设计制造商。制造商设计出产品后,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被另外一些企业看中, 要求配上后者的品牌名称来进行生产, 或者 稍微修改部分产品设计来生产。 其中, 承接设计制造业务的制造商被称为 ODM 厂商, 报告编号19RI0110 其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是 ODM 产品。 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即原始设备制造商,指由代工企业负责 生产,采购方负责销售的生产方式。 白色家电: 是家电行业的一种分类的具体类别名称, 指可以替代人们家务劳动的电器产 品, 主要包括洗衣机、 部分厨房电器和改善生活环境、 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家电产品 (如 空调、电冰箱等) 。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 成光能。 LED 利用固体半导体芯片作为发光材料, 在半导体中通过载流子发生复合放出 过剩的能量而引起光子发射,利用三基色原理,添加荧光粉,可以发出任意颜色的光。 HID: High Intensity Discharge,即高压气体放电灯,一般由高压包、镇流器(安定 器) 、灯泡组成。 ERP 系统: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ERP 系统是建立 在信息技术基础上, 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 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 为企业 员工及决策层提供决策手段的管理平台。 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是指将印刷电路板(PCB)空板通过表面 组装技术,再进行封装插件的整个制程。 客户的集中度: 指担保机构前几家最大客户的担保余额占总担保余额的比例, 该指标反 映了担保机构是否遵循风险分散的原则去经营担保业务。 三网融合:指物联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融合。 互联网+:指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 升和组织变革, 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 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 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报告编号19RI0110 大数据: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 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 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 高增长 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交互: 即交流互动, 是很多互联网平台追求打造的一个功能状态。 通过某个具有交互功 能的互联网平台, 让用户在上面不仅可以获得相关资讯、 信息或服务, 还能使用户与用 户之间或用户与平台之间相互交流与互动。 bp: base point,即基点,是衡量债券或期票利率变动的最小计量单位,1 个基点等于 0.01。 PC:Personal Computer,即个人计算机,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能独立运 行且具有特定功能的设备。 报告编号19RI0110 2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综述 2.1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定义及基本结构划分 智能控制器指在仪器、设备、装置、系统中为完成特定用途而设计的计算机控制单元, 一般以微控制器 (MCU) 芯片或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 芯片为核心部件, 通过置入相应的 计算机软件程序以完成某些特定的感知、 计算和控制功能。 智能控制器主要由任务描述和信 息传达、控制对象的状态监测、推理决策与控制三部分组成,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家电、健康 护理、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汽车电子等。 智能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分为组织级、 协调级和执行级三个层级 (见图 2-1) 。 组织级具有 学习、规划和推理决策能力,能够对任务进行规划,将所有行为进行归类并传递给协调级; 协调级由任务分配器和多个协调器组成, 负责对任务进行协调和分配, 将指令下达到执行级; 执行级负责执行协调级下达的指令并完成具体动作, 对精确性要求极高, 能准确执行规定的 工作。 图 2-1 智能控制器基本结构概述 来源:头豹研究院绘制 报告编号19RI0110 2.2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21 世纪 90 年代,小家电行业诞生,作为家电上游行业的智能控制器行业逐步从家电 整机制造行业中分离, 成为一个新兴行业。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自起步至今大致可划分为三 个发展阶段(见图 2-2) : 缓慢成长期(1990-2000 年)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起步较晚,90 年代早期进入智能 控制器行业的专业制造商规模较小, 大部分以小家电厂商为主要客户, 单个厂商的业务体量 相对较小。 这一时期, 大家电厂商主要通过自产或进口智能控制器来满足需求, 中国智能控 制器市场中尚未产生规模化的制造厂商,行业发展缓慢。 高速发展期 (2001-2010 年) : 中国家电产品由传统的机械式运行模式转变到单体智能 控制模式, 这一转变带动了智能控制器行业的高速增长。 智能控制器行业下游产品性能需求 不断提升, 促使智能控制器制造厂商不断提升研发水平。 这一时期, 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 模持续扩大,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 产业升级期(2011 年-至今) :自 2011 年以来,家电制造行业进入了由单体智能家电 向互联智能家电的转变阶段, 应用场景不断变化, 智能控制器的下游领域相应进行了产业升 级。 这一阶段, 中国智能控制器制造厂商凭借技术和研发实力的提升, 产业逐步由单体化向 智能化升级。 报告编号19RI0110 图 2-2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绘制 现阶段, 智能控制器在中国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 在技术发展方面, 智能控制器正逐 步实现传统机械操作向电子化和智能化操作的升级转变。 当下中国智能控制器正处于智能化 的关键节点, 智能控制器已成为物联网时代的关键连接控件, 在物联网应用中, 智能控制器 主要用于将前段设备采集传输的数据反馈给云端分析, 为下游用户提供更实时、 准确的服务; 在应用领域方面, 中国智能控制器主要应用领域为汽车电子和大型生活电器, 智能控制器在 小型生活电器中的应用尚未普及。 2.3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上游主要由分立半导体、PCB、集成电路、电阻和电容和其他元器 件行业构成; 中游是智能控制器制造行业; 行业下游为智能控制器应用行业, 主要包括家用 电器、电动工具、健康及护理、汽车电子和智能建筑及家具等行业。 报告编号19RI0110 图 2-3 中国智能控制器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绘制 2.3.1 产业上游分析 行业上游主要有分立半导体、PCB、集成电路、电阻和电容和其他元器件行业。行业上 游原材料产品结构趋于高端,行业整体自动化水平有所提升,厂商议价能力强。 PCB 作为搭配电子零组件的基板,同时也是承载电子元器件并连接电路的桥梁,因此 是制造智能控制器的重要元器件之一。PCB 应用较为广泛,PCB 第一大应用领域为电脑, 应用领域份额占比为 26.2%;第二大应用领域为手机,应用领域份额占比为 23.7%。第三 大应用领域为消费电子, 应用领域份额为占比 13.2%。 其他应用涉及电脑、 手机、 消费电子、 汽车、 通讯基建、 医疗及国防航天等方面。 PCB 行业下游应用领域的广泛为智能控制器行业 的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同时也提升了智能控制器行业的电子化和智能化水平。 现阶段在严格 的环保限产政策下,PCB 油墨价格持续上调,致使 PCB 生产成本增加,中小型 PCB 生产厂 商在供应链方面将面临风险,对智能控制器行业将造成一定的影响。 集成电路是制造智能控制器的另一重要元器件, 在市场需求增加以及政策扶持的双重推 动下, 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根据沙利文数据显示, 中国集成电路行业 报告编号19RI0110 规模由 2014 年的 490.6 亿美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841.3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4.4%。 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已逐渐形成 “设计-制造-封测” 的专业分工格局, 行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 珠三角和京津环渤海地区。 图 2-4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2014-2023 预测 来源:fsTEAM 软件采编,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3.2 产业中游分析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中游呈现增长趋势。 目前, 在三网融合的发展背景下, 智能控制器 在行业发展及升级中占据重要地位, 逐步成为打造大数据闭环的关键切入口。 基于以下两方 面因素的驱动,智能控制器的市场渗透率有望加大:电子设备在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 等方面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场景得以增加, 扩大了智能控制器下游应 用行业例如电动家具、汽车电子和智能建筑等行业的市场份额;终端消费者的需求提高, 促使智能控制器在家用电器、 电动工具及设备和健康护理等产品中的应用加深, 进而加大了 其市场渗透率。 由于应用场景的增加和应用程度的加深, 智能控制器行业在产业链中的话语 权将得到提升,与下游应用行业的协调发展能力预计将进一步增强。 报告编号19RI0110 2.3.3 产业下游分析 智能控制器行业下游应用广泛, 涉及领域众多, 主要包括家用电器领域、 电动工具及设 备领域、健康及护理领域、汽车电子领域和智能建筑及家居领域等。根据沙利文数据显示, 2018 年中国智能控制器各应用领域市场规模占比中,汽车电子、家用电器和电动工具及设 备占据前三大份额,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 23.6%,13.2%和 11.8%,合计共占约 50%的份 额。 伴随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 各产品及行业领域的互通性不断加强, 大数据应用 等智能化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持续刺激家用电器、 汽车电子和电动工具及设备等领域对智能 控制器需求的增长。 家用电器是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另一大下游应用领域, 家用电器的使用需求反向推进智 能控制器的生产和制造, 中国家用电器的发展对智能控制器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家电 行业发展至今主要经历了两个转折点: 是由传统的机械式家电向单体智能家电转变。 单体 智能家电可通过传感器和智能控制器开采集机器运行信息, 并根据指令进行一定程度的智能 化控制;是单体智能家电向互联智能家电转变。互联智能家电是在单体智能家电基础上, 通过物联网使得单体智能家电实现互联, 搭建单体智能产品、 终端和云平台一体的智能控制 系统。 在三网融合的发展背景下, 家用电器的发展将趋于更加智能化, 对智能控制有了更高 的需求, 扩大了智能控制器的下游应用市场, 智能控制器的家电领域应用在下游应用的份额 占比将进一步扩大。 汽车电子领域在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下游应用中所占份额最大。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数据显示,中国 2018 年的汽车销量为 2,808.1 万辆,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 4.6%,汽车工 业总体运行平稳,未来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的需求将推动智能控制器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应 用。 报告编号19RI0110 图 2-5 中国汽车销量,2014-2018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fsTEAM 软件采编,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4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 近年来,智能移动端的快速发展大大加速了全球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原本以 PC 机为终 端的互联网时代加入了移动终端,并进一步向物物互联发展。智能家居、智能楼宇、智能社 区乃至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已形成一定规模。智能控制器在信息采集和处理方面具有一定优 势, 物联网的发展将对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提出更多的需求。 在此发展背景下, 智能控制 器市场空间逐步扩大, 根据沙利文数据显示, 中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由 2014 年的 9,612.5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18,963.1.2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8.5%。汽车电子和智能家居的 发展为智能控制器带来发展空间, 同时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 预计智能控制器市场将持续稳 定增长,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 11.8%,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到 2022 年将达到 33,649.5 亿元。 报告编号19RI0110 图 2-6 中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2014-2023 预测 来源:fsTEAM 软件采编,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0 世纪 70 年代微电子技术与电子技术迅速发展,为智能控制器的小型化、实用化发 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智能控制器开始取代常规的机械结构式控制器, 更加广泛应用于汽车电 子、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及设备、智能建筑及家居、健康及护理等领域。根据沙利文数据, 2018 年智能控制器行业重点布局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及设备三大领域,其中汽 车电子市场占比 23.6%,家用电器市场占比 13.2%,电动工具及设备市场占比 11.8%,智 能建筑及家居、健康及护理和其他市场分别占比为 10.3%、3.5%和 37.6%。 图 2-7 2018 年中国智能控制器各类市场规模占比 来源:fsTEAM 软件采编,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报告编号19RI0110 3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驱动与制约因素 3.1 驱动因素 3.1.1 智能家居为智能控制器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智能家居原理为利用信息传感设备将家居相关的各子系统结合起来, 并与互联网相连接, 进行监控、管理和信息交换。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的一种重要应用,在 2011 年中国工信部 颁布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被列为九个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中国家电企业纷纷 布局智能家居行业,大型家电企业长虹、美的、TCL 和海尔等陆续实行智能化转型战略,加 大对智能家居的投入。根据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由 2014 年的 1,420.0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 3,998.5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9.5%。人工智能在家居领域 应用的不断深化, 促使智能家居行业不断完善, 市场规模保持稳步增长, 预计未来五年将保 持 15.9%的年复合增长率,市场规模到 2023 年有望达到 8,696.4 亿元。 智能控制器作为智能家居建设的关键部件, 是智能家居的信息处理中心。 当下, 在智能 家居快速发展浪潮的带动下, 网络和通信技术、 信息智能处理技术正面临新一轮的技术革新, 将进一步深化智能控制器的生产研发, 提升智能控制器品质质量, 加速整体行业发展并迎来 新的发展空间。 报告编号19RI0110 图 3-1 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2014-2023 预测 leadleo/pdfcore/show?id=5fa368532d5b8732c6f999fc 来源:fsTEAM 软件采编,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3.1.2 汽车电子智能化提升,智能控制器成为关键 在智能控制器下游应用领域中, 汽车电子、 家用电器和电动工具及设备占据了智能控制 器市场的前三大份额。汽车电子是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和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的总称。 根据沙利文数据显示,2018 年汽车电子在中国智能控制器各应用领域市场规模占比为 23.6%。 汽车电子在智能汽车、 无人驾驶、 车联网等快速崛起的背景下开始走向汽车行业发展前 端,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普及不断推动未来汽车向“智能化、电 动化、共享化”发展;消费升级使得消费者更注重汽车体验,促进了汽车电子智能化需求 的升级。根据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规模由 2014 年的 3,528.3 亿元增长 至 2018 年的 5,994.6 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 14.2%。 智能控制器作为汽车电子中自动控制 的核心部件, 在应用场景不断扩大的趋势下, 逐步成为汽车电子发展的关键。 汽车电子智能 化需求提升,为智能控制器行业的发展提供稳固的下游市场。 报告编号19RI0110 图 3-2 中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 预测 来源:fsTEAM 软件采编,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3.1.3 利好政策推动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 2015 年中国国务院发布 中国制造 2025 中提到要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通过 “三步走” 来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并将智能制造定位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 2016 年,中国发改委发布的关于请组织申报“互联网+”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的通知中提 到,应当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问题,为构建“互联网+”领域创新网络,促进人工智能 技术的发展。同年,中国国务院发布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 , 规划 提出,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 是培育发展新动能、 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 2017 年中国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指出到 2020 年,人工智能总体 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 人工智能行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发改委 2017 年 在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中同样提到,以新一代人 工智能技术的行业化和集成应用为重点,推进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 2018 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产业级的人工智能应用,报告指出中国智能行业将 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 报告编号19RI0110 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 ,发展智能产业。 中国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 注重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 将人工智 能技术纳入专项建设内容, 加快科技发展, 将智能制造作为重点发展对象, 这一系列利好政 策将极大程度推进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的发展。 图 3-3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相关政策 来源:头豹研究院绘制 报告编号19RI0110 报告编号19RI0110 3.2 制约因素 3.2.1 行业上游原材料成本增加 智能控制器行业上游原材料主要有分立半导体、 集成电路 IC、 PCB、 电阻和电容等元器 件。受上游部分元器件(如电容、电阻等)涨价的影响,中国部分智能控制器企业毛利率出 现明显下滑。 电阻和电容是家电制造最基础的元器件, 持续的缺货以及交期的大幅拉长, 必 然影响电子整机产品的生产。 2018 年电阻电容产品在市场中出现长时间缺料和价格上涨,影响范围涉及集成电路、 芯片内置、5G 基站、液晶显示器、智能手机、安防、汽车、家电、无人机等行业。价格上 涨和电容产品短缺的原因在于:受电动汽车等行业的发展带动,电容产品需求量迅速增加, 一些日系厂商暂时放弃了消费电子领域的部分市场, 而中国台湾地区和大陆的几家企业供应 能力有限, 供需失衡成为涨价的核心动力。 智能控制器的基础元器件的缺乏直接导致中游企 业生产成本的增加, 毛利率明显下降。 根据沙利文数据显示, 中国智能控制器生产企业如和 而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