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2021年度策略:压制要素消解,业绩复苏之年.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银行行业2021年度策略:压制要素消解,业绩复苏之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银行行业2021年度策略:压制要素消解,业绩复苏之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银行行业2021年度策略:压制要素消解,业绩复苏之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银行行业2021年度策略:压制要素消解,业绩复苏之年.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银行行业2021年度策略:压制要素消解,业绩复苏之年.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UDAwMDE3MDY3NTIwMjAxMjAzMTgxOTQz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相关主管机关核准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据此开展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正在或将要与本研究报告所分析的企业发展业务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对报告的客观性产生影响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证券研究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策略报告 【行业 证券研究报告】 银行行业 压制要素消解,业绩复苏之年 银行行业 2021年度策略 核心观点 利息业务净收入预计量升价平,仍为业绩核心支撑。 1)预计 2021年新增信贷增速同比 2020年出现高点回落,但仍将维持在较高位置。 2020年前10月新增社融增速已经实现 13.7%,而人民币贷款增速也实现了 12.9%的高增速,预计 2021年全年仍将接近 12%左右的高位。 2)净息差预计 2021Q1见底,此后进入复苏区间。 LPR自 4月之后未出现变化,在此前提下,新发贷款收益率有望保持稳健。考虑到让利任务落实到位,叠加重定价的累计 效应,新增贷款收益率松动概率较小。同时 2020年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已经出现缓慢下行趋势,预计 2021年该态势将进一步强化。 中收方面, 2020年前三季度增速有所提升,在让利背景下已经体现出强劲韧性,预计 2021年增速有望超越利息业务净收入,形成显著的业绩增长点。 1)预计后续银行理财子的持续扩大营业有助于扩大银行中收业绩弹性。银行以低风险净值型产品的形态切入低风险资管领域,同时借助自身的渠道优势与客群积累可以有效 扩大资产管理规模。 2)其次,商投一体、综合化经营,预计成为盈利模式多元化的突破口。 3)结合利息业务的分析, 预计 2021年拨备前利润 仍有快速上涨空间 。 资产质量方面, 21年信用成本预计小幅下行,对估值的压制效应有所收敛。1)从上市银行口径观察, 2020年已经采取了大量的新增核销及新增拨备的方式,来应对疫情对银行资产质量的长期影响。 2)拨备计提成为上市银行净利润下滑的最显著要素,预计 2021年该要素面临消解。 3)从后续信用成本的先行观测指标来看,我们认为仍将重点观察信贷的行业投向,在此方面,针对地产基建的信贷占 比仍在快速提升,预计对未来的信用成本形成较强的修复效应。 在资本金方面,我们预计上市银行在 2021年面临较大的资本金补充压力,随着 2020年以来银行在历史估值分位上的不振, 一方面银行在 2021年面临更强的 利润留存需求 ,以形成资本金的内生性补充,另一方面预计在合适的市场条件下,实现多种方式再融资。 今年行业估值全年处于历史低位,与疫情后续的资产质量隐忧相关,但我们 认为该要素将面临逐步消解。在资金配置方面,银行股息率仍在高位,分红 稳定,与银行理财子公司净值化转型及保险资管全面施行新准则完全适应。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今年 三季报公布后,行业净利及资产质量压力更加明朗,板块不确定性有所降低,而目前板块处于历史估值低部,或将迎来估值修复窗口。 当前零售业务息差水平仍较高,资产质量相对较好,在内外部不确定风险增加的情况下,优质零售银行标的仍是稳健收益的好选择。同时我们也建议关注其他中 收业务突出的股份制银行与资产质量优良,估值偏低的大行。 当前板块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我们仍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个股方面,建议关注 兴业银行 (6016,买入 )、招商银行 (60036,增持 )、邮储银行(601658,增持 )。 风险提示 全球疫情影响尚不明确 , 经济外部风险仍较大, 银行未来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质量风险或将增加。外资银行准入逐渐放宽 ,新增同业 竞争将更加激烈。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对于有重大投资机会推荐的,行业可给予“中性” 评级,但内含的推荐中必须含有至少一个明确“买入”评级的投资标的) Table_BaseInfo 行业评级 看好 中性 看淡 (维持 ) 国家 /地区 中国 行业 银行行业 报告发布日期 2020年 12月 03日 行业表现 资料来源: 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 唐子佩 021-63325888*6083 tangzipeiorientsec 执业证书编号: S0860514060001 香港证监会牌照: BPU409 相关报告 拨备压力缓释,业绩拐点明确: 银行行业 2020年三季报综述 2020-11-09 LPR报价不变,银行板块仍具防御性: 2020-09-28 LPR改革成效显著,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不变: 2020-09-21 8月社融高增,银行板块防御性凸显: 2020-09-14 政策推动中国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半年报披露完毕: 2020-09-07 UDAwMDE3MDY3NTIwMjAxMjAzMTgxOTQz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银行行业策略报告 压制要素消解,业绩复苏之年 2 目 录 1. 利息业务净收入预计量升价平,仍为业绩核心支撑 . 4 1.1. 信贷规模增速预计出现回落,但仍处于近年高位 . 4 1.2. 净息差预计 Q1见底,此后进入复苏区间 . 5 1.2.1. 资产端:新增贷款收益率有望保持稳健 5 1.2.2. 负债端:负债成本预计出现下行 7 2. 中收预计持续增厚,驱动盈利愈加多元 . 10 3. 资产质量:信用成本预计小幅下行,对估值的压制效应有所收敛 . 14 4. 上市银行在 2021年预计面临较大的资本金补充压力 . 17 4.1. 可将上市银行资本金压力来源定位为核心一级资本 . 17 4.2. 上市银行 21年在内生与外延资本补充方面仍备多种方式 . 19 5. 估值压制要素逐步消解,资金配置偏好强化 . 21 5.1. 板块估值仍 处于历史低位,可归因为资产质量的过度担忧 . 21 5.2. 宏观趋稳,让利逐步退出,有利估值重振 . 22 5.3. 资金配置有望利好银行这一防御板块 . 23 6.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零售业务强,资产质量佳的银行 . 24 7. 风险提 示 . 25 UDAwMDE3MDY3NTIwMjAxMjAzMTgxOTQz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银行行业策略报告 压制要素消解,业绩复苏之年 3 图表目录 图 1: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速保持稳健( %) . 4 图 2:人民币贷款总量远超其余社融分项(百亿元) . 4 图 3:信贷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比仍维持高位( %) . 5 图 4:上市银行对公贷款行业分布(上市银行公告口径) . 16 图 5:部分行业对公贷款行业分布(人行信贷投向报告口径,万亿元) . 17 图 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在 2020年 Q2显著降低( %) . 19 图 7:资本充足率在 2020年上半年下滑较大( %) . 19 图 8:银行板块 PB( MRQ)处于历史地位 . 21 图 9:估值隐含不良率与显性不良率的差值处于高位 . 21 图 10:六大电厂日均耗煤已达疫情前的 88%(万吨) . 22 图 11:招银理财夜光工业复工指数已达 92%( %) . 22 图 12: GDP同比增速恢复( %) . 22 图 13:银行股的股息率长期高于沪深 300( %) . 23 图 14:上市银行分红率稳定上升 . 23 图 15: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占比持续上升 . 24 表格 目录 表 1:上市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降幅逐渐缩窄 . 6 表 2:上市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不断下行 . 7 表 3:上市银行净息差相比上半年仅 下降 1bp,整体保持平稳 . 9 表 4: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速有所提高 . 10 表 5:银行理财子大面积营业 . 12 表 6: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速降低 . 13 表 7:上市银行加总杜邦分析:资产减值损失对 ROA贡献减弱 . 14 表 8:上市银行不良率稳定,拨备覆盖率仍厚 . 15 表 9:银行净利润留存同比减少加剧核心一级资本紧张 . 18 表 10: TLAC监管要求:造成银行资本金缺口 . 19 表 11: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工具有效性分析 . 20 表 12:截至 2020年 9月 30日上市银行 PB估值普遍低于 1倍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UDAwMDE3MDY3NTIwMjAxMjAzMTgxOTQz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银行行业策略报告 压制要素消解,业绩复苏之年 4 1. 利息业务净收入预计量升价平,仍为业绩核心支撑 1.1. 信贷规模增速预计出现回落,但仍处于近年高位 预计 2021年新增信贷增速同比 2020年出现高点回落,但仍将维持在较高位置,从而继续形成新增社融的核心支撑。 2020年前 10月新增社融增速已经实现 13.7%,而人民币贷款增速也实现了 12.9%的高增速,预计 2021年全年仍将接近 12%左右的高位。 央行行长易纲在 6月的陆家嘴论坛上提出下 半年货币政策仍将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预计带动全年社融规模增量超过 30万亿元,贷款新增近 20万亿。截至 20年 10月份,社融规模增量已经达到 31万亿,预计在接下来的两个月还会进一步增长。人民币贷款增速在 20年保持稳定,截至 20年 10月人民币贷款增量已经超过去年末,达到 17万亿的规模,预计能够完成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 20万亿的目标 。 图 1: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速保持稳健( %) 图 2:人民币贷款总量远超其余社融分项(百亿元) 数据来源: 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从社融结构观察,企业和政府债券占比有所提升,贷款占比仍然处于高位 。 2020年 10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占同期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的 5.92%,与去年同期的 67.24%相比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占据绝对优势,是新增社融的主要支撑。总体上,新增人民币贷款增速保持稳定,总量远远超过其他社融分项。 预计 21年随着疫情相关刺激政策的退出及名义 GDP的自然回升,社融增速同比 20年会出现下降,但仍在 12%左右的高位,预计贷款仍将作为 社融的重要支撑,新增贷款增速预计也将维持高位。 从社融的各项看,新增信贷、地方政府债的大量发放是支撑今年社 融高增长的主要原因。其中今年政府债净增额度 8.5万亿,其中包括中央财政赤字 2.78万亿、特别国债 1万亿、地方财政赤字 9800亿以及地方债 3.75万亿。但我们预计, 1) 21年货币、财政政策趋于回到疫情前的“控杠杆,开正门,堵偏门”的正常“不松不紧”的轨道上,特别国债不再,财政赤字大概率也只 会小幅上行 ,因此 21年政府债新增至少会减少 2万亿元; 2)信用违约事件频发的背景下, 预计明年 新增企业债也会相比今年可能出现较大规模的减少 ,市场需求收敛,同时对应企业融资来源进一步回归银行表内信贷 ; 3)目前权益市场体量尚小,对社融增长边际刺激有限; 4)资产新规延期,仍然预计 21年委托贷款与信托贷款等表外融资渠道会持续收敛,这会对应表内信贷需求的重新上升。 -50%0%50%100%150%200%新增人民币贷款 新增委托及信托贷款企业债券融资 股票融资-20%0%20%40%60%80%100%2019-10 2019-11 2019-12 2020-012020-022020-032020-042020-052020-062020-072020-082020-092020-10新增人民币贷款 新增外币贷款 新增委托及信托贷款企业债券融资 股票融资 政府债券UDAwMDE3MDY3NTIwMjAxMjAzMTgxOTQz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银行行业策略报告 压制要素消解,业绩复苏之年 5 图 3:信贷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比仍维持高位( %) 数据来源: 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同时从具体的行业需求及银行自身供给意愿观察,预计零售端仍将成为银行后续投放重点,同时在对公行业方面,两新一重行业及普惠金融仍将形成强劲驱动,尤其是前者,近年来已经成为银 行的对公新增投向重心,预计在 21年形成较强的边际拉动。 1.2. 净息差预计 Q1见底,此后进入复苏区间 1.2.1. 资产端:新增贷款收益率有望保持稳健 监管引导金融向实体经济让利, 2020年贷款收益率出现整体下行,但于年底已出现拐点。 2020年受疫情影响,大量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在监管要求金融向实体经济让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背 景下,金融企业利润出现部分下滑,从而形成今年全年对银行板块的估值压制重大要素。在监管要 求下,上半年开始,上市银行贷款收益率下行,今年前三季度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 4.14%,较去年同期下降 14bps,但从四季度数据观察,已出现较明确的信号拐点。 LPR自 4月之后未出现变化,在此前提下,新发贷款收益率有望保持稳健。 LPR报价在 2020上半年经过了两次调整,一年期 LPR分别下 调 10bps和 20bps,五年期 LPR分别下调 5bps和10bps,自 4月调低之后未发生变化,一年期 LPR维持在 3.85%,五年期 LPR维持在 4.6%。在机制设计上, 2020年 LPR定价机制已经重新建立,要求对公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实施存量浮动贷款利率定价基准转换,其中在个人住房贷款重定价日的确定上,大部分银行提供了“ 2021年 1月1日”和“贷款发放对应日”两个选择,也有银行统一为“ 2021年 1月 1日”。由此市场早在 2020年初即形成一致预期,即在 2021年银行面临重定价压力,但由于监管规定重定价的周期最短为 1年,由此预计一次性冲击预计能在 21年第一季度就全部结束。随着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进一步修复,我们预计货币政策在下一个阶段基本会回归常态化,同时考虑到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的约束效 应下,通过 LPR进一步下行达成非对称性降息的难度加大,我们预计 LPR在明年保持稳定的可能性较高。从而预计在收入端,明年银行新发贷款收益率将会保持平稳。 -200204060801002019-012019-022019-032019-042019-052019-062019-072019-082019-09 2019-10 2019-11 2019-122020-012020-022020-032020-042020-052020-062020-072020-082020-092020-10新增外币贷款 新增委托贷款 新增信托贷款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企业债券融资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UDAwMDE3MDY3NTIwMjAxMjAzMTgxOTQz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银行行业策略报告 压制要素消解,业绩复苏之年 6 考虑到让利任务落实到位,叠加重定价的累计效应,新增贷款收益率松动概率较小。 在 11月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今年前 10个月,金融系统通过降低利率为实体经济让利约 6250亿元 ,通过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这两项直达工具让利大约2750亿元,这两个渠道加起来共让利 9000亿元,再加上通过减免服务费用、支持企业进行重组和债转股等措施,金融系统合计向实体经济让利大约 1.25万亿元,预计全年可以完成让利 1.5万亿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其中一半来自于利率的下行,银行今年积极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主动向实体经济让利,同时今年已经下行的基准部分将自然过渡到下一年,从而预计明年来自让利 政策的压力较小,预计不会继续降低新增贷款收益率,可能会保持稳定。 表 1:上市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降幅逐渐缩窄 2019-09-30 2019-12-31 2020-03-31 2020-06-30 2020-09-30 工商银行 3.65% 3.84% 3.51% 3.69% 3.41% 建设银行 3.72% 3.88% 3.63% 3.74% 3.60% 农业银行 3.68% 3.83% 3.59% 3.72% 3.55% 中国银行 3.52% 3.65% 3.40% 3.47% 3.26% 交通银行 3.86% 4.04% 3.81% 3.87% 3.66% 邮储银行 3.92% 4.04% 3.83% 3.96% 3.84% 招商银行 4.33% 4.28% 4.24% 4.23% 4.11% 兴业银行 4.07% 4.30% 3.89% 4.13% 3.86% 民生银行 4.22% 4.56% 4.12% 4.38% 4.04% 浦发银行 4.51% 4.56% 4.10% 4.16% 3.94% 中信银行 4.19% 4.48% 4.22% 4.30% 4.10% 平安银行 5.16% 5.17% 4.95% 4.90% 4.71% 光大银行 4.78% 4.76% 4.59% 4.68% 4.47% 华夏银行 4.42% 4.46% 4.44% 4.44% 4.39% 浙商银行 4.81% 4.89% 4.81% 4.73% 4.62% 北京银行 4.25% 4.36% 4.17% 4.23% 4.05% 南京银行 4.36% 4.79% 4.11% 4.61% 4.06% 宁波银行 3.95% 4.72% 3.87% 4.51% 3.79% 江苏银行 4.12% 4.16% 4.24% 4.21% 4.22% 贵阳银行 4.93% 5.03% 5.05% 5.08% 5.10% 上海银行 3.74% 3.77% 3.72% 3.65% 3.61% 杭州银行 4.08% 4.54% 4.14% 4.40% 4.03% 江阴银行 4.18% 4.18% 4.06% 4.26% 4.06% 苏农银行 4.25% 4.28% 4.26% 4.09% 4.19% 无锡银行 4.19% 4.20% 4.22% 4.18% 4.19% 张家港行 4.86% 4.80% 4.95% 4.80% 4.87% 常熟银行 5.44% 5.61% 5.24% 5.49% 5.20% 成都银行 3.88% 4.31% 3.95% 4.29% 3.86% 郑州银行 4.55% 5.17% 4.62% 4.96% 4.71% UDAwMDE3MDY3NTIwMjAxMjAzMTgxOTQz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银行行业策略报告 压制要素消解,业绩复苏之年 7 长沙银行 4.99% 4.91% 紫金银行 4.22% 4.55% 3.94% 4.22% 3.78% 青岛银行 4.32% 4.52% 4.41% 4.45% 4.32% 西安银行 4.50% 4.63% 4.49% 4.52% 4.50% 苏州银行 4.52% 4.91% 4.51% 4.72% 4.43% 青农商行 4.30% 4.94% 4.19% 4.82% 4.12% 渝农商行 4.54% 4.47% 4.43% 4.34% 4.36% 上市银行加总 3.91% 3.91% 3.81% 3.76% 3.73% 国有行加总 3.68% 3.68% 3.58% 3.54% 3.51% 股份行加总 4.41% 4.41% 4.28% 4.20% 4.16% 城商行加总 4.16% 4.17% 4.14% 4.09% 4.07% 农商行加总 4.50% 4.50% 4.40% 4.34% 4.33% 数据来源: 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1.2.2. 负债端:负债成本预计出现下行 2020年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已经出现缓慢下行趋势,预计 2021年该态势将进一步强化。从银行的负债端结构来看,影响银行负债成本的因素有存款利率、向中央银行借款利率,同业 负债利率以及债券融资利率。由于存款对银行的负债端最为重要,所以存款利率是银行负债成 本的重要影响因素。 19年下半年以来,各家银行提高结构性存款占比,以实现对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的替代,尤其在 今年前 4个月,结构性存款规模出现持续增长,时点规模已达到 12万亿元。此后为了降低银行的负债利率,监管部门明确要求各银行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 同时, 2020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比较宽松,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向市场释放流动性, 资金市场的利率水平较低,同业负债以及债券融资成本降低。 四季度以来,人行货币政策司公布的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招标结果已经清晰显示出现降息,10月到 11月的是 2.75%,而 9月同期的利率则是 3%。这已明确标志国库现金定存的利率确实下降。考虑到人行招标利率的指示效应,我们预计存款利率松动的政策空间充足。 存款成本受益于央行的系统性政策,进入缓慢下行周期, 2020年上市银行平均前三季度的计息负债成本率分别为 2.32%, 2.28%, 2.25%。同时考虑到,今年以来针对利率端的政策调整仅针对 LPR的单边下行,已经形成了非对称性降息态势,同时随着明年的重定价进程加速,预计将促使负债端利率下调更具合理性。 表 2:上市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不断下行 2019-09-30 2019-12-31 2020-03-31 2020-06-30 2020-09-30 工商银行 1.67% 1.76% 1.62% 1.71% 1.58% 建设银行 1.76% 1.76% 1.73% 1.75% 1.72% 农业银行 1.75% 1.80% 1.66% 1.74% 1.63% UDAwMDE3MDY3NTIwMjAxMjAzMTgxOTQz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银行行业策略报告 压制要素消解,业绩复苏之年 8 中国银行 1.89% 1.93% 1.82% 1.77% 1.66% 交通银行 2.54% 2.56% 2.50% 2.42% 2.33% 邮储银行 1.56% 1.59% 1.53% 1.60% 1.59% 招商银行 1.89% 1.91% 1.88% 1.81% 1.77% 兴业银行 2.68% 2.66% 2.52% 2.46% 2.39% 民生银行 2.79% 2.69% 2.65% 2.50% 2.49% 浦发银行 2.61% 2.54% 2.37% 2.35% 2.36% 中信银行 2.45% 2.44% 2.48% 2.39% 2.32% 平安银行 2.72% 2.64% 2.59% 2.42% 2.39% 光大银行 2.63% 2.58% 2.47% 2.48% 2.39% 华夏银行 2.43% 2.36% 2.32% 2.21% 2.25% 浙商银行 2.94% 2.81% 2.93% 2.74% 2.91% 北京银行 2.57% 2.50% 2.48% 2.39% 2.41% 南京银行 2.83% 2.81% 2.64% 2.64% 2.64% 宁波银行 2.44% 2.31% 2.42% 2.22% 2.26% 江苏银行 3.03% 3.00% 2.86% 2.81% 2.75% 贵阳银行 2.67% 2.66% 2.75% 2.73% 2.70% 上海银行 2.50% 2.50% 2.41% 2.31% 2.25% 杭州银行 2.64% 2.63% 2.50% 2.47% 2.40% 江阴银行 2.29% 2.28% 2.18% 2.28% 2.26% 苏农银行 1.94% 1.95% 2.01% 1.95% 1.94% 无锡银行 2.51% 2.48% 2.41% 2.41% 2.40% 张家港行 2.25% 2.25% 2.19% 2.21% 2.19% 常熟银行 2.36% 2.39% 2.27% 2.32% 2.32% 成都银行 2.07% 2.07% 2.18% 2.09% 2.08% 郑州银行 2.86% 2.89% 2.64% 2.65% 2.59% 长沙银行 2.43% 2.44% 2.44% 2.41% 2.37% 紫金银行 2.25% 2.30% 2.07% 2.10% 2.00% 青岛银行 2.49% 2.42% 2.38% 2.37% 2.36% 西安银行 2.49% 2.51% 2.64% 2.59% 2.62% 苏州银行 2.71% 2.62% 2.54% 2.39% 2.43% 青农商行 2.22% 2.19% 2.14% 2.15% 2.07% 渝农商行 2.38% 2.31% 2.33% 2.21% 2.24% 上市银行加总 2.06% 2.05% 1.99% 1.95% 1.91% 国有行加总 1.81% 1.80% 1.75% 1.73% 1.69% 股份行加总 2.52% 2.50% 2.42% 2.35% 2.31% 城商行加总 2.64% 2.63% 2.54% 2.49% 2.45% 农商行加总 2.32% 2.31% 2.25% 2.20% 2.19% 数据来源: 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UDAwMDE3MDY3NTIwMjAxMjAzMTgxOTQz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银行行业策略报告 压制要素消解,业绩复苏之年 9 从经营结果上来看, 2020年息差表现稳健,上市银行净息差虽有小幅下降,但整体变化不大,但预计在 2021年会出现复苏走势。 2020年上市银行平均净息差小幅下降,第 3季度平均净息差较上半年只下降了 1bp,虽然今年在让利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下,银行的资产端收益率不高,但受益于负债端的成本下行,银行的净息差下降幅度较小。 2020年上市银行上半年净息差与上年同期相比仅下降 5bps,第三季度净息差与上年同期相比仅下降 6bps。一方面是未来 LPR下行的概率较低,另一方面是政策持续引导银行降低负债端的成本, 2021年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和 LPR重定价环境下,银行净息差能够在一季度之后继续保持稳定。 表 3:上市银行净息差相比上半年仅下降 1bp,整体保持平稳 2019/9/30 2019/12/31 2020/3/31 2020/6/30 2020/9/30 工商银行 2.07% 2.07% 2.05% 1.94% 1.92% 建设银行 2.12% 2.09% 2.08% 2.02% 2.00% 农业银行 2.02% 2.00% 2.08% 2.02% 2.00% 中国银行 1.73% 1.73% 1.72% 1.71% 1.70% 交通银行 1.48% 1.50% 1.49% 1.44% 1.46% 邮储银行 2.40% 2.40% 2.38% 2.29% 2.28% 招商银行 2.50% 2.44% 2.50% 2.43% 2.41% 兴业银行 1.51% 1.51% 1.53% 1.53% 1.58% 民生银行 1.59% 1.59% 1.66% 1.64% 1.70% 浦发银行 2.03% 1.96% 1.88% 1.75% 1.68% 中信银行 1.86% 1.98% 1.91% 1.90% 1.89% 平安银行 2.53% 2.45% 2.56% 2.52% 2.44% 光大银行 2.25% 2.25% 2.28% 2.15% 2.14% 华夏银行 2.08% 2.17% 2.32% 2.30% 2.25% 浙商银行 1.99% 2.02% 2.13% 1.97% 1.86% 北京银行 1.86% 1.86% 1.89% 1.83% 1.80% 南京银行 1.67% 1.64% 1.69% 1.58% 1.59% 宁波银行 1.66% 1.60% 1.67% 1.60% 1.65% 江苏银行 1.20% 1.28% 1.50% 1.50% 1.56% 贵阳银行 2.27% 2.30% 2.37% 2.44% 2.46% 上海银行 1.38% 1.40% 1.49% 1.50% 1.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