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观察系列2(诊疗器械)深度报告:聚焦高端品类,着眼全球发展.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内镜观察系列2(诊疗器械)深度报告:聚焦高端品类,着眼全球发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内镜观察系列2(诊疗器械)深度报告:聚焦高端品类,着眼全球发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内镜观察系列2(诊疗器械)深度报告:聚焦高端品类,着眼全球发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内镜观察系列2(诊疗器械)深度报告:聚焦高端品类,着眼全球发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内镜观察系列2(诊疗器械)深度报告:聚焦高端品类,着眼全球发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1 / 51 Table_Main 行业研究 |医疗保健 证券研究报告 医疗保健行业研究报告 2020 年 12 月 21 日 Table_Title 聚焦高端品类,着眼全球发展 内镜观察系列 2(诊疗器械)深度报告 Table_Summary 报告要点: 内镜诊疗需求日益上升,带动配套诊疗器械市场持续扩容 内窥镜配套诊疗器械可大致分为两个板块:内镜诊疗器械(软镜配套)与微创外科手术器械及配件(硬镜配套)。在消化内科领域,国内消化道癌症高发、患者基数大,软镜及镜下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 但 国内软镜诊断率和开展率仍然较低,发展空间较大。在外科领域,以硬镜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手术逐步取代了传统手术,随着微创诊疗需求日益上升,内窥镜配套诊疗器械市场有望持续扩容 ,预计到 2023 年国内 内镜诊疗器械 和 微创外科手术器械及配件 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 50.48 亿元和 345.0 亿元 。 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最快“车道”,带量采购是大势所趋 整体来看,内窥镜行业三大板块的行业壁垒:软镜硬镜配套诊疗器械,配套诊疗器械的研发耗时较短,因此国产替代进程领先内窥镜设备,市场景气度较高。( 1) 内镜诊疗器械 :活检类、止血闭合类已率先实现国产替代, EMR/ESD 类 耗材正逐步 突破,国产替代正在加速, ERCP 类耗材仍处于起步阶段。 和骨科、血管介入等耗材相比,内镜诊疗器械市场规模尚小,短期全国集采压力不大,具备 2-3 年左右的缓冲期 。软组织夹、活检钳等基础性耗材可能成为率先开启带量采购的品种, 国产龙头企业规模优势明显,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 微创外科手术器械 及配件( MISIA) : 微创外科手术基数庞大,造就 MISIA 巨大的市场需求。国内厂商从价格低、临床使用量大的基础性品类切入,与进口品牌差距逐步缩小甚至实现反超,如一次性套管穿刺器、结扎夹等。 腹腔镜吻合器市场规模最大,打响行业带量采购“第一枪” ,一次性套管穿刺器、结扎夹可能成为后续集采品种。 投资逻辑:高端化 +国际化主线下,把握受集采影响小的细分龙头 配套诊疗器械是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最快的“车道”,目前标的较为稀缺。 短期建议关注集采真空期下,基础性品类的快速放量与国产替代趋势 ,大市场、低壁垒叠加性价比优势,国产品牌市占率有望持续快速攀升。 中长期建议围绕“高端化”和“国际化”两条主线,优选高端品类渐丰,全球营销体系完善,受集采影响较小的细分龙头 。 ( 1) 高端化 : 高端诊疗器械是集采的“避风港” ,也是企业转型创新的必要路径 ; ( 2) 国际化 : 海外发达国家医保趋紧 , 国产品牌性价比优势明显,且海外内窥镜诊疗市场更为成熟 , 龙头企业增长温和 , 国产品牌具备较大扩展空间。 投资建议 与盈利预测 内窥镜配套诊疗器械市场前景广阔,进口替代空间大,在分级诊疗、鼓励国产替代等政策以及产品高性价比优势下,成长性强,因此我们给予行业 “推荐” 评级。重点推荐国产内镜诊疗器械龙头 南微医学 以及国内 MISIA 领先企业 康基医疗。 建议关注 国内内镜诊疗器械有力竞争者 安杰思。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国产替代不及预期;疫情影响海外销售风险 。 Table_Invest 推荐 |首次 Table_PicQuote 过去一年 市场行情 资料来源: Wind Table_DocReport 相关研究报告 国元证券行业研究 -内镜观察系列 1:国产替代浪潮下砥砺前行(内镜设备篇) 2020.12.17 国元证券行业研究 -2021 年医药生物行业策略报告:聚焦黄金赛道,寻找疫后高光 2020.12.15 Table_Author 报告作者 分析师 刘慧敏 执业证书编号 S0020520110001 电话 021-51097188 邮箱 liuhuimingyzq 联系人 朱琪璋 电话 021-68869125 邮箱 zhuqizhanggyzq 感谢实习生邵瑾良在资料搜集和文字整理方面做出的贡献。 附表: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Table_Forecast 公司代码 公司名称 投资评级 昨收盘 (元) 总市值 ( 百万元 ) EPS PE 2019A 2020E 2021E 2019A 2020E 2021E 688029 南微医学 买入 187.49 24999.92 2.28 2.27 3.08 82.35 82.72 60.92 资料来源: Wind,国元证券研究所 注:收盘日期为 2020 年 12 月 21 日 -11%10%31%51%72%12/23 3/23 6/22 9/21 12/21医疗保健 沪深 300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 / 51 目 录 1. 内窥镜 配套诊疗器械:内镜诊疗器械 +MISIA . 6 1.1 消化道早筛需求庞大 ,内镜诊疗器械市场有望持续扩容 . 6 1.2 微创 外科手术逐步替代传统开放手术 ,驱动 MISIA 市场高速增长 . 7 1.3 国产替代 +渗透率提升是内镜行业主逻辑,配套诊疗器械一马当先 . 9 2. 聚焦高端品类,着眼全球发展 . 13 2.1 内镜诊疗器械:细分领域逐个突破,国产替代已是大势所趋 . 13 2.1.1 内镜诊疗器械市场景气度高 ,有望率先实现国产替代 . 13 2.1.2 内镜诊疗器械细分领域逐个突破 . 14 2.1.3 代表公司:波 士顿科学 . 24 2.2 微创外科手术器械及配件:品类少,市场大的黄金细分赛道 . 27 2.2.1 MISIA 市场空间广阔,需求庞大 . 27 2.2.2 穿刺器, 结扎夹率先实现突破,国产市占率已超进口 . 28 2.2.3 桐庐产业集群发展的前世今生 :微创外科器械产业基地的发展经验借鉴 . 30 2.3 行业政策 &未来趋势分析 . 31 3.投资建议及相关标的 . 34 3.1 南微医学:国内内镜诊疗器械领航者,引领国产替代浪潮 . 34 3.1.1 营销网络遍布全球,国内 +海外双轮驱动发展 . 35 3.1.2 镜下耗材产品线丰富,器械高端化持续推进 . 36 3.1.3 三大 产品系构建长期竞争力,公司成长未来可期 . 39 3.2 康基医疗:聚焦一次性硬镜耗材优质赛道,未来成长性无虞 . 44 3.2.1 一次性耗材成行业风口,公司产品组合全面 . 44 3.2.2 细分龙头产品高增长、高毛利、低渗透率,增长逻辑明显 . 45 3.2.3 需求导向型研发设计模式造就高临床实用型产品 . 47 3.3 安杰思:国内内镜诊疗器械的有力竞争者 . 49 图表目录 图 1:内镜诊疗器械和 MISIA 是内窥镜手术中的配套诊疗器械 . 6 图 2:我国消化道癌种新发和死亡病例位居前列 . 6 图 3:日本消化道癌种不同阶段 3 年生存率情况( %) . 7 图 4:中国、美国和日 本不同阶段确诊率对比( %) . 7 图 5:微创外科手术的优势 . 8 图 6:中国和美国 MIS 数量及渗透率对比(台、 %) . 8 图 7:中国 2015-2024E 微创外科手术数量(百万台) . 8 图 8:微创手术利好医院、患者和医保三方 . 9 图 9: 2013-2018 中国 医用内窥镜进出口情况(亿元) . 9 图 10: 2013-2018 年中国医用内窥镜进口依存度变化 . 9 图 11: 2012 年国内基层医院内镜开展率较低 . 1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3 / 51 图 12:奥林巴斯在中国的发展战略 . 10 图 13:中国内窥镜市场目前国产替代进程情况 . 11 图 14:全球内镜诊疗器械市场规模情况(单位:亿美元) . 13 图 15: 2018 年全球内镜诊疗器械市场竞争格局 . 13 图 16: 2012-2017 年中国内镜诊疗器械市场规模(亿元) . 14 图 17:全球内镜诊疗器械细分领域市场规模(单位 :亿美元) . 14 图 18: 2018 年国内内镜诊疗器械细分产品份额占比( %) . 15 图 19: EMR 手术过程图例 . 18 图 20: ESD 手术过程图例 . 18 图 21: 2013-2017 年国内医院胆胰疾病出院人数(万人) . 21 图 22:各国 ERCP 开展率对比(每 10 万人开展例数) . 21 图 23:波士顿科学内镜诊疗业务发展历程 . 24 图 24:波士顿科学内镜诊疗业务收入及增速情况(单位:亿美元、 %) . 25 图 25:波士顿科学一次性内镜产品情况 . 27 图 26:中国 MISIA 市场规模情况(单位:亿元) . 27 图 27: 2019 年中国 MISIA 市场竞争格局(销售收入计) . 27 图 28: MISIA 国产市占率变化情况 . 30 图 29: MISIA 中国医院渗透率变化情况 . 30 图 30:南微医学营收及增 速(亿元、 %) . 34 图 31:南微医学归母净利润及增速(亿元、 %) . 34 图 32:南微医学毛利率与净利率情况(单位: %) . 35 图 33:南微医学费用率情况(单位: %) . 35 图 34:南微医学分业务收入占比情况(单位: %) . 35 图 35:南微医学内镜诊疗器械分产品收入(单位:亿元) . 35 图 36:南微医学大陆与海外收入占比情况(单位: %) . 36 图 37:南微医学海外分地区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 36 图 38:南微医学 “1+3+N”持续创新体系 . 39 图 39:肿瘤消融技术方法图示 . 40 图 40:南微医学 EOCT 技术图示 . 40 图 41:中国 2015-2023E 年 MISIA 市场规模情况(单位:十亿元) . 44 图 42:康基医疗上市产品与在研管线产品情况梳理 . 45 图 43:国内 MISIA 市场前五大国内厂商产品线覆盖比较 . 45 图 44:康基医疗主要产品 2017-2019 年销售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 46 图 45:康基医疗营业收入情况及增速(单位:亿元、 %) . 47 图 46:康基医疗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单位:亿元、 %) . 47 图 47:康基医疗分产品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 47 图 48:康基医疗毛利率和净利率情况(单位: %) . 47 图 49:康基医疗需求导向性产品研发案例节选 . 48 图 50:安杰思营业收入情 况及增速(亿元, %) . 49 图 51:安杰思扣非归母净利润及增速(亿元, %) . 49 图 52:安杰思五大类产品收入情况(单位:万元) . 49 图 53:安杰思毛利率按产品拆分(单位: %) . 4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4 / 51 表 1:内镜诊疗器械细分种类产品情况 . 15 表 2:基础类耗材 2018 年市场规模与市占率情况(亿元、 %) . 16 表 3:基础类内镜诊疗器械 -活检钳与软组织夹国内市场空间测算 . 17 表 4: ESD 与 EMR 手术优劣势与操作方法情况 . 19 表 5:主流厂商高频电 刀性能对比 . 19 表 6: EMR/ESD 类诊疗器械国内市场空间测算 . 20 表 7:中国 ERCP 手术开展情况 . 21 表 8:主流厂商 ERCP 诊疗器械产品线对比 . 22 表 9:国产 ERCP 诊疗器械性价比优势明显(单位:元) . 22 表 10: ERCP 类诊疗器械国内市场空间测算 . 22 表 11: EUS 类诊疗器械 国内市场空间测算 . 23 表 12: 2020E-2025E 国内内镜诊疗器械市场空间测算(单位:亿元) . 24 表 13:波士顿科学内镜诊疗产品线情况 . 25 表 14:微创外科手术器械及配件( MISIA)细分产品情况 . 28 表 15: 2019 年国内 MISIA 细分产品国产市占率 . 28 表 16:南微医学 2017/2018 年实施两票制与相邻不实施省份经营情况对比 . 31 表 17:内窥镜配套诊疗器械带量采购进度情况(截止 2020 年 12 月 18 日) 32 表 18:国内内镜诊疗项目收费情况 . 33 表 19: 各省市消化内镜手术按病种分类( DRGs)收费情况(单位:元) . 33 表 20:南微医学内镜诊疗器械产品线情况 . 36 表 21:国内已获批内镜耗材制造商产品线对比(截至 2020 年 9 月) . 37 表 22:南微医学软组织夹与其他主要厂商产品对比 . 38 表 23:南微医学软组织夹产品规格型号情况 . 38 表 24:南微医学标准款与高性能款软组织夹销售情况 . 38 表 25:南微医学 EOCT 和竞争对手产品性能对比 . 41 表 26:南微医学在研产品项目情况 . 41 表 27:南微医学收入拆分和盈利预测 . 42 表 28:南微医学盈利预测与估值 . 43 表 29:康基医疗主要产品细分市场占比与排名情况 . 46 表 30:安杰思在研项 目情况 . 5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5 / 51 投资要点 :内镜配套诊疗器械空间广阔,国产替代扬帆起航 微创诊疗需求日益上升,带动内窥镜配套诊疗器械市场持续扩容 。 在消化内科领域 ,国内消化道癌症高发、患者基数大,软镜及镜下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但国内软镜诊断率和开展率仍然较低,发展空间较大。 在外科领域 ,以硬镜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手术逐步取代了传统手术,随着微创诊疗需求日益上升,将带动内窥镜配套诊疗器械市场持续扩容,我们 预测到 2023 年中国 内镜诊疗器械 和 微创外科手术器械及配件 市场将分别达到 50.48 亿元和 345.0 亿元。 国产替代进程领先内窥镜设备,多款基础类诊疗器械市占率超过进口。 整体来看,内窥镜行业三大板块的行业壁垒软镜硬镜配套诊疗器械,配套诊疗器械研发耗时较短,因此国产替代进程领先内窥镜设备。基础类诊疗器械是一类应用广泛,功能简单的内窥镜配套诊疗器械,如 软组织夹、活检钳、穿刺器 等,产品技术壁垒较低, 国内厂商凭借结构、功能上的微创新完成超越,叠加价格优势明显,已经基本实现了国产替代。 从整体来看,随着国内企业研发能力的提升,我国内窥镜配套诊疗器械的国产替代开始向高端品类延伸。 带量采购趋于常态化后, 国内厂商依靠单一基础性品类快速放量的发展“红利期”或将结束,建议围绕 “高端化” 和 “国际化” 两条主线 ,优选高端品类渐丰,全球营销体系完善,受集采影响较小的细分龙头是当下内窥镜配套诊疗器械行业的投资逻辑 。 ( 1)高端化: 高端诊疗器械是集采的“避风港”品种 , 从 目 前省市已经实施高值耗材 集采的 品种来看,产品特异性低 、 国产替代能力强、术式成熟的细分产品 成为集采偏好品种 。 国产高端品类性能还未完全达到临床需求,且市占率较低,因此 被纳入带量采购的可能性较小 ,如内镜诊疗器械中的 ERCP 类诊疗器械, MISIA 中的一次性超声刀头等。 高端诊疗器械是“价格悬崖”下企业转型的必要路径。 从政策导向看 ,带量采购倒逼企业走出舒适区,坚持创新驱动,专注于高级手术配套的专用诊疗器械、高端诊疗器械是企业转型的必要路径。 高端诊疗器械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从市场空间看, 高端诊疗器械的市场规模更大,根据弘则研究数据, ESD/EMR/ERCP 手术配套诊疗器 械占内镜诊疗器械市场的 60%以上,且单价较昂贵,目前仍被进口厂商占据。 ( 2)国际化: 海外市场是规避集采的另一战略洼地。 从市场空间看 , 美国、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占据全球 50%以上的市场份额 。海外发达市场 微创外科手术渗透率高 ,龙头企业增长温和,国内企业具有较大拓展空间。 海外发达国家医保趋紧,国产性价比优势明显。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老龄化趋势增强以及疫情的影响下,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面临医保开支过大的压力,因此在医疗耗材的选择上偏好高性价比产品,国内企业具备一定竞争优势。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6 / 51 1. 内窥镜 配套诊疗器械:内镜诊疗器械 +MISIA 内窥镜配套诊疗器械分为两个板块:内镜诊疗器械(软镜配套)与微创外科手术器械及配件( MISIA,硬镜配套) 。根据南微医学招股说明书, 内镜诊疗器械是指在软镜诊疗过程中使用的手术器械 ,主要应用于 消化内科、呼吸科 。根据康基医疗招股说明书, 微创外科手术及配件( MISIA)是指腹腔镜、胸腔镜、宫腔镜及关节镜等硬镜手术中使用的诊疗器械(不包含内窥镜设备) ,广泛应用于 普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和骨科 五个科室。 图 1:内镜诊疗器械和 MISIA 是内窥镜手术中的配套诊疗器械 资料来源:奥林巴斯公告,康基医疗招股说明书,国元证券研究所 1.1 消化道早筛需求庞大 ,内镜诊疗器械市场有望持续扩容 消化道癌症高发、患者基数大,中国内镜诊疗需求巨大。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最新全国癌症统计数据, 2015 年全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数为 392.9 万人,其中 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均为消化道癌症) 发病人数在所有癌种中分别位居第二、三、六位,恶性肿瘤死亡病例数为 233.8 万人,其中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在所有癌种中分别位居第三、四、五位。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消化道癌症发病率虽然较低,但 由于诊断率低,实际死亡率更高,而且由于中国人群基数大,实际患者人数远高于美国和日本 。 图 2:我国消化道癌种新发和死亡病例位居前列 资料来源:国家癌症中心,国元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7 / 51 消化道癌症早筛治愈率高,国内诊断率较低,有较大提升潜力 。对于消化道癌症来说,越早发现、越早诊疗,存活率也越高。 消化道癌症发展进程缓慢,早筛窗口期长、可行性强, 以结直肠癌为例, “息肉 -腺瘤 -癌”是结直肠癌最重要的发病机制,从息肉到腺瘤,进而发展至肠癌的周期大约需要 1015 年,为 结直肠癌 的早诊提供足够的窗口期 。根据日本癌症统计中心数据显示, 不同临床分期的消化道癌症患者生存率差异较大,早期( I 期)消化道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远高于进展期患者( III/IV 期) 。早发现、早诊断是控制消化道疾病和提升生存率的重要方式,而 内镜及镜下活检是消化道疾病筛查的“金标准” 。但是国内消化道癌症的诊断率较低,以胃癌为例,目前我国发现的胃癌约 90%属于进展期,进展期胃癌患者即使接受了外科手术,五年生存率仍低于 30%,而早期胃癌治疗后 5 年生存率可超过 90%甚至达到治愈效果 ,但我国I 期胃癌的确诊率低于 10%。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的 I 期确诊率也仅有 5%( 2013 年)和 13%( 2016 年)。 图 3:日本消化道癌种不同阶段 3 年生存率情况( %) 图 4:中国、美国和日本不同阶段确诊率对比( %) 资料来源:日本癌症统计中心,国元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5-year Survival Rate in the Member Hospit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Cancer Centers (Diagnosed in 2009-2011) 资料来源: NCBI,国元证券研究所 1.2 微创外科手术逐步替代传统开放手术 ,驱动 MISIA 市场高速增长 微创外科手术优势明显,逐渐替代传统开放手术成趋势 。微创手术是指使用微小或无创伤完成的医疗手术,涵盖微创外科手术( MIS)、微创操作( MIP)和其他微创手术三个独立的细分领域。其中 MIS 主要包括腹腔镜、胸腔镜、宫腔镜和关节镜手术,并广泛应用于普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和骨科五个科室。与创伤较大的传统开放手术相比, MIS 具有 创伤较小、相应痛感更低、疤痕更小、并发症更少、感染风险更小、住院时间和恢复时间更短 等诸多优势,近些年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青睐。同时,医院管理者和医生对于 MIS 的认识和接受度也发生了转变,将 MIS 的开展作为医院着力建设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MIS 逐步从一项新技术上升到学科诊疗理念层面。据国家卫建委 2018 年发布的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数据,在外科领域,以腔镜(硬镜)为代表的 MIS 逐步取代了传统手术, 在部分三级甲等医87.60% 90.30%79.60%57.40%81.20%51.70%44.50%77.50%27.10%6.60%18.80%13.10%0%10%20%30%40%50%60%70%80%90%100%胃癌 结直肠癌 食管癌I期 II期 III期 IV期41%30%13%24%19%5%33%4%8%0% 20% 40% 60% 80% 100%日本 2015美国 2000中国 2016日本 2017美国 2016中国 2013日本 2015美国 2006中国 2017I期 II期 III期 IV期胃癌 结直肠癌 食管癌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8 / 51 院中,腔镜手术的占比已经达到 80以上 。 图 5:微创外科手术的优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国元证券研究所 国内 MIS 渗透率和可开展 MIS 的医院占比逐步提升,相比美国仍有巨大增长潜力。从人均接受 MIS 数量来看, 中国每百万人口接受 MIS 的数量及 MIS 渗透率分别从2015 年的 4284 台及 28.5%增长至 2019 年的 8514 台及 38.1%,美国 2019 年这一数据分别为 16877 台及 80.1%。从可开展 MIS 的医院数量及占比来看, 2019 年底中国 23735 家医院中可开展 MIS 的医院占比为 18.5%,美国 2019 年这一比例为71%。 相比美国,国内 MIS 渗透率及可开展 MIS 的医院占比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随着 患者负担能力的提高、医生对 MIS 的认知和接受程度的提升、以及能够进行 MIS的医院和医生的增加 ,预计到 2024 年,中国每百万人口接受 MIS 的数量及 MIS 的渗透率将分别增长至 18242 台及 49%。 图 6:中国和美国 MIS 数量及渗透率对比(台、 %) 图 7:中国 2015-2024E 微创外科手术数量(百万台) 资料来源:康基医疗招股说明书,国元证券研究所 注: MIS 渗透率指 MIS 数量占普外科、妇产科(不包括流产)、泌尿外科、胸外科及骨科开展的外科手术总数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 灼识咨询,国元证券研究所 428485141687728.50% 38.10%80.1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15年 -中国 2019年 -中国 2019年 -美国每百万人口接受 MIS的数量(台) 渗透率( %)5.8 6.98.3 10.011.9 13.215.718.622.126.00%5%10%15%20%25%051015202530微创外科手术数量(百万台) 同比(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9 / 51 在医保控费的大环境下,微创外科领域未来发展大势所趋。 在医保控费趋势下,药品和耗材零加成, 从医院角度看, 医院将更加重视提升诊疗服务能力,手术室翻台率更高的微创外科将成为医院的建设重点; 从患者的角度来看 ,将更加倾向于接受恢复时间更短、手术副作用更小的微创手术; 从医保局的角度看 ,虽然微创手术价格略高于传统手术,但由于腔镜手术用药少且患者恢复时间更短,节省大量住院费用,医保制度的压力也就随之减小。因此,微创外科领域未来发展前景巨大,是一个有利于支付方、患者、医院和医生等各利益相关者的黄金赛道。 图 8:微创手术利好医院、患者和医保三方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国元证券研究所 1.3 国产替代 +渗透率提升是内镜行业主逻辑,配套诊疗器械一马当先 进口依存逐年下降,产品供给向国产倾斜。 2018 年我国内窥镜行业进出口总额为 52亿元,其中进口金额为 45.1 亿元,出口金额为 6.9 亿元,贸易逆差为 38.2 亿元。 从对外贸易看 ,中国内镜市场主要以进口为主 ,进口金额远高于出口金额。国内内窥镜发展较晚,自主生产能力和研发技术水平与国外产品仍有一定差距,尤其在高端市场,医疗机构、健康服务机构等下游客户主要还是依赖进口。 从国产替代进程看, 进口依存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从 2013 年的 23.7%下降至 2018 年的 20.6%,国产品牌逐步下沉,国产替代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快。 图 9: 2013-2018 中国医用内窥镜进出口情况(亿元) 图 10: 2013-2018 年中国医用内窥镜进口依存度变化 资料来源:商务部,国元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商务部, Frost&Sullivan,国元证券研究所 2.38 2.77 3.82 5.245.81 6.8824.230.3 3240.6 42.445.10510152025303540455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