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Table_Title 工业 资本货物 2021 年 新 能源 行业 投资策略 锂电出海 , 风光平价,新能源开启新篇章 Table_Summary 报告摘要 承前启后,新能源汽车有望反转。 2019 年,新能源汽车国补减 半、地补取消,退坡力度超预期,从资源、材料、电芯到整车盈 利承压,全行业向有技术、有产品、有资金实力的公司集中。 2020 年,“十三五”收关、“十四五”规划出台之年,我们认为新能 源汽车产业依然是国家重点支撑的方向,长续航里程的乘用车依 然是主要趋势,高镍三元动力电池快速落地,新能源汽车产销量 将迎反转。随着行业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各 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均具备全球供应能力。全球新能源汽车趋势 不改、特斯拉国产化将极大刺激产业链行业的进步。上游资源产 能有所出清,资源价格触底。我们继 续看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推荐:宁德时代、欣旺达、恩捷股份、星源材质、当升科技、国 轩高科、华友钴业、寒锐钴业、天齐锂业、赣锋锂业。 新能源电力平价主旋律,风电抢装,光伏新技术加速 。国家保障 性收购政策和特高压输电通道快速开工,有力地保障了新能源电 力的消纳,预计 2020 年,风电红色预警区域将全部解除。国家 对新能源的补贴将在 2021 年开始全部取消,实行平价、竞价上 网,新能源的成长空间将打开。风电方面: 2019 年招标量超预 期,整机价格持续上涨,部分零部件供应偏紧, 2020 年装机有 望迎来历史新高。海上风电和大基地项目将 成为风电最重要的发 展方向,项目将维持多年的正增长。 推荐:明阳智能、金风科技、 禾望电气、天顺风能和中材科技。 光伏方面:我国光伏技术和产 业化全球领先并供应全球,全球需求旺盛,将保持增长。 2019 年,国内竞价和平价项目延后, 2020 年上半年将出现抢装。技 术进步是光伏持续发展的重要推手,硅片大型化, HJt 技术路线 的成熟,将推动行业走向新的高度。 推荐:通威股份、隆基股份、 中环股份和捷佳伟创。 风险提示: 新能源鼓励政策落实力度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化, 技术进展缓慢 ,成本下降不明显,特高压电网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新能源汽车市场接受度不及预期,充电网建设滞后,光伏海外市 场波动等。 报告摘要 新能源汽车全球加速,锂电出海 。 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全球主要 经济体共识,更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展 望 2021 年, 新能源汽车是换挡提速之年, 国内补贴弱化,消费 崛起 , 将实现高增长 ; 欧盟 碳排放趋严, 有望继续翻倍增长。 特 斯拉等造车新势力与传统巨头激烈碰撞,加速行业发展与整合。 我国锂电池产业链中优质公司 具备全球供应能力,将形成 立足国 内,加速海外建厂 的局面 。从动力电池类型来看,高镍三元 加速 , 铁锂电池回暖 。 从供需格局看,行业内优质企业订单饱满,供应 偏紧, 价格 或小幅上涨 。我们 认为锂电池产业链充分受益新能源 汽车的大发展,会有更多的企业走向成功 。 继续推荐: 宁德时代、 孚能科技、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恩捷股份、当升科技、容百科 技、德方纳米、星源材质等 ,关注上游锂钴等资源 。 新能源 开启黄金发展期 。 全球视角,发展清洁能源,提倡可持续 发展已成共识,我 国 更是明确提出“ 30 60”“碳达峰”和“碳 中和”战略,为新能源指明方向。 2021 年,是国内光伏和陆上 风电平价的元年,项目储备充足, 进入后补贴时代。我国光伏产 业链长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为全球绿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展 望 2021, 硅片大型化 、双玻组件、以及 HJT 为代表的新技术将 越发成熟, 光伏度电成本依然有下降潜力 。 继续推荐:隆基股份、 通威股份、晶澳科技、京运通、捷佳伟创、福斯特、福莱特等。 风电机组大型化是的必然趋势, 5MW 及以上机组有望陆上吊装, 海上风电将迎来抢装潮,以及具备海外整机配套能力的优质零部 件公司长期向好。 继续 推荐: 禾望电气、 明阳智能、 金雷股份和 东方电缆 。 随着 新能源消费占比的提高及锂电池成本的快速下 降,储能的经济性显现,我们认为 2021 年将成为储能商业化的 转折点。 风险提示: 新能源鼓励政策落实力度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化, 技术进展缓慢 成本下降不明显,新能源汽车市场接受度不及预 期,主流企业扩产进度不及预期,以及其他不可预测风险等。 走势对比 Table_IndustryList Table_ReportInfo 相关研究报告: 新能源装机目标再获能源局 提升,孚能与吉利合资建设动力 电池工厂 -2020/12/27 【太平洋电新】孚能科技:再 下一城,与吉利成立合资公司 -2020/12/25 关于国新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 源发展白皮书的点评 -2020/12/21 证券分析师:张文臣 电话: 010-88321731 E-MAIL: 执业资格证书编码: S1190518010005 证券分析师:刘晶敏 电话: 010-88321616 E-MAIL: 执业资格证书编码: S1190516050001 证券分析师:周涛 电话: 010-88321940 E-MAIL: 执业资格证书编码: S1190517120001 证券分析师: 方杰 电话: 010-88321942 E-MAIL: 执业资格证书编码: S1190517120002 (15%) 1% 17% 33% 49% 65% 20 /1/ 6 20 /3/ 6 20 /5/ 6 20 /7/ 6 20 /9/ 6 20 /11 /6 电气设备 沪深 300 Table_Message 2021-01-04 行业策略报告 看好 /维持 电气设备 行业 研 究 报 告 太 平 洋 证 券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2021 年新能源行业投资策略 P 2 锂电出海,风光平价,新能源开启新篇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目 录 第一篇:新能源汽车:全球加速,锂电出海 . 5 一、 2020 年回顾:国内回暖,欧洲高增长 . 5 (一) 国内补贴延期,退坡幅度明确 . 5 (二) 全球前三季度数据靓丽 . 6 (三) 新能源汽车行业盈利明显改善 . 7 二、 2021 年,国内外共鸣,锂电全产业链出海 . 8 (一) 国内补贴弱化,消费崛起 . 8 (二) 欧洲碳排放新政加速新能源汽车 推广 . 10 (三) 动力电池和锂电材料加速供应全球 . 12 (四) 正极材料:铁锂与高镍同行 . 14 (五) 隔膜:行业整合基本完成, 价稳量升 . 16 (六) 电解液:景气上行,添加剂市场扩大 . 18 (七) 负极:格局生变,精益求精 . 19 第二篇:新能源:开启黄金发展期 . 21 一、 政策指引,市场化发展 . 21 (一) “ 碳中和 ” 目标定位长期战略 . 21 (二) 全球新能源在电力结构占比 快速提高 . 21 (三) 风光互补,协同发展 . 22 (四) 风光平价项目储备充足,进入后补贴时代 . 22 二、 光伏:技术迭代在即,全球需求旺盛 . 24 (一) 新技术加速落地,带动成本持续下降 . 24 (二) 度电成本快速降低,全球需求爆发 . 25 (三) 中国企业充分受益全球市场 . 26 (四) 主材结构性过剩,辅材紧缺 . 26 (五) 垂直一体化加速组件集中度 提升 . 27 三、 风电:机组大型化,海上抢装 . 27 (一) 2020 年陆上抢装兑现,业绩喜人 . 27 (二) 2021 年,海上 风电抢装 . 29 (三) 平价来临,机组全面大型化 . 30 四、 储能:商业化时代来临 . 31 (一) 储能重要性将显著提高 . 31 (二) 锂电池成本下降,储能经济性有望实现 . 32 (三) 锂电池储能在发输配用各领域均已规模化应用 . 33 风险提示 . 35 2021 年新能源行业投资策略 P 3 锂电出海,风光平价,新能源开启新篇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图表目录 图表 1:新能源乘用车国补政策 . 5 图表 2: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考核指标 . 6 图表 3:国内新能源车季度销量(万辆) . 6 图表 4: 2015 2019 新能源车季度销量占比 . 6 图表 5:欧洲新能源车销量(万辆) . 7 图表 6:欧洲核心五国新能源车月销量(万辆) . 7 图表 7: 28 家新能源车公司总营收(亿元) . 8 图表 8: 28 家新能源车公司扣 非后归母利润(亿元) . 8 图表 9:各细分板块前三季度营收同比 . 8 图表 10: 2020Q3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亿元) . 8 图表 11:纯电动乘用车单车最高补贴( 2019 年开始取消地补) . 9 图表 12:五菱宏光 MINI EV 产销量(辆) . 9 图表 13:特斯拉 MODEL 3 国内销量 . 9 图表 14:比亚迪汉销量 . 10 图表 15:造车新势力销量 . 10 图表 16:欧洲市场新能源车销量估算模型 . 11 图表 17:欧盟新能源车渗透率 预计 . 12 图表 18:欧洲市场新能源车销量结构预计 . 12 图表 19: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 GWH) . 12 图表 20: 2020 年 1-9 月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前十 . 12 图表 21: 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与海外车企合作情况 . 13 图表 22:国内锂电产 业链公司海外扩产 . 13 图表 23: 2020H1 海外市场营收及占比 . 14 图表 24:宁德时代海外市场营收 . 14 图表 25: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电池装机量( GWH) . 14 图表 26:特斯拉 MODEL 3 搭配不同技术路线动力电池对比 . 15 图表 27: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量(吨) . 15 图表 28: 2020H1 国 内磷酸铁锂市场格局 . 15 图表 29:宁德时代与宝马合作之电池技术路线选择 . 16 图表 30:湿法隔膜生产工艺 . 16 图表 31:湿法隔膜价格(元 /平米) . 17 图表 32:隔膜行业整合 . 17 图表 33: 2020H1 湿法隔膜市场份额 . 17 图表 34:天赐材料和新宙邦研发投入(亿元) . 18 图表 35:消费类市场不同品类电解液价格 . 18 图表 36:六氟磷酸锂价格(万 元 /吨) . 19 图表 37:电解液价格(用于磷酸铁锂电池市场) . 19 图表 38: 2020H1 电解液市场格局 . 19 2021 年新能源行业投资策略 P 4 锂电出海,风光平价,新能源开启新篇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图表 39: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产量(万吨) . 20 图表 40: 2020H1 负极材料市场份额 . 20 图表 41:中国 “30 60” 碳排放目标 . 21 图表 42:国内电力结构 . 22 图表 43:欧洲电力结构 . 22 图表 44:典型光伏出力曲线与负荷曲线对比 . 22 图表 45:典型风电出力曲线与负荷曲线对比 . 22 图表 46:平价项目储备充足 . 23 图表 47:平价项目储备充足 . 23 图表 48:光伏技术进步与转换效率 . 24 图表 49:光伏技术和工艺进步方向 . 24 图表 50:光伏系统成本 . 25 图表 51: 光伏发电量最低中标电价走势(美分 /KWH) . 25 图表 52: 2020 年上半年光伏组件出口各国占比 . 25 图表 53:国内光伏企业国内外收入情况 . 26 图表 54:光伏产业链供给分析 . 27 图表 55:光伏行业集中度 TOP10 . 27 图表 56:国内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GW . 28 图表 57: 风电利用小时数(小时)及弃风率 . 28 图表 58:风电相关上市公 司 2020H1 业绩情况 . 28 图表 59 国内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 29 图表 60: 海上风电建设开工情况(截止 2020H1) . 29 图表 61:全球海 上风电平均度电成本 USD/MWH . 30 图表 62: 各省海上风电项目 LCOE 范围预测 元 /MWH . 30 图表 63:全球风电机组大型化进程 . 30 图表 64:开展 “ 风光水火储一体化 ” 和 “ 源网荷储一体化 ” . 31 图表 65: 2020 年新能源发电侧储能配套政策持续落地 . 32 图表 66:磷酸铁锂、三元电池包价格走势(元 /WH,不含税) . 33 图表 67: 2020 年以来主要风储项目招标价大幅降低 . 33 图表 68:全球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的累计装机规模 . 33 图表 69:中国投运电 化学储能项目的累计装机规模 . 33 图表 70:储能应用领域变化趋势 . 34 图表 71:重点推荐公司盈利预测 . 35 2021 年新能源行业投资策略 P 5 锂电出海,风光平价,新能源开启新篇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第一篇:新能源汽车: 全球加速 ,锂电出海 一、 2020 年回顾: 国内回暖,欧洲高增长 (一) 国内补贴延期,退坡幅度明确 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予极大支持,包括牌照和补贴等,而补贴也是新能源 汽车爆发式增长的最直接推手。随着行业的成熟,国家补贴按计划推出, 2019年国补 减半,地补退出,退坡力度较大,行业也出现了首次负增长。 2020年 4月 23日, 财政部、 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等四部委 联合 发布 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 政策的通知 , 明确 2020年补贴标准在 2019年基础上退坡 10%, 且明确 2021年和 2022年 分别在上一年的基础上退坡 10%。 与 2019年相比, 2020年补贴退坡幅度较小, BEV退坡 10%,PHEV退坡 15%, 新能源客车补贴不退坡 , 2020-4-23至 7-22为过渡期 。 全年来看, 一季度沿用上一年的补贴标准,二季度为过渡期, 而下半年采用新的标准。 由于 2019 年补贴退坡幅度较大,过渡期前、过渡期和过渡期后补贴力度呈现逐步下降。 2020年 补贴退坡幅度较小,对于过渡期内符合 2020技术指标要求的车型,直接开始执行 2020 年补贴标准。 图表 1: 新能源乘用车国补 政策 资料来源: 四部委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指标考核 取消 ,回归市场 。为了促进新能源车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 展,新能源车政策 整体表现为“扶优扶强”, 即 对长续航里程和搭载高能量密度动力 电池的车型 提供 更高补贴。从 2017到 2019年, BEV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门槛由 90Wh/kg 提高到 125Wh/kg,并对高能量 密度给予更高补贴。 随着新能源车补贴退坡,行业的发 展逐步转为市场推动,并且过于追求电池系统高能量密度,也给行业带来一定 安全 隐 患。 2020年国补政策取消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考核,在满足能耗等指标前提下,搭载 不同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均可以拿到 1倍补贴。 2021 年新能源行业投资策略 P 6 锂电出海,风光平价,新能源开启新篇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图表 2: 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考核指标 资料来源: 四部委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二) 全球前三季度数据靓丽 三季度 国内 销量同比 转正 ,四季度迎旺季 。 受疫情影响, 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在 2月份触 底 ,除 7月份环比有所下滑外,其他月份环 比均实现增长。从同比数据来看, 7、 8、 9 月新能源销量分别同比增长 19.3%、 25.8%和 67.7%。 Q3国内新能源车销量 34.5万辆,同 比增长 41%。前 9个月累计销量 73.3万辆,同比下降 17.7%。此外,由于 2019年补贴逐步 退坡,在二季度抢装现象比较明显,并对 19年三季度形成一定透支。今年过渡期内基 本开始执行 2020年补贴标准,二季度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抢装,三季度实现环比增长 34%。 从历史销量数据来看, 2015 2018年,四季度销量占全年销量比例超过 40%。 2019年由 于补贴大幅退坡以及二季度抢装,导致四季度抢装效应不明显,四季度销量占全年比 例仅有 28%。今年除了补贴退坡之外,叠加疫情影响,上半年需求在下半年释放,四季 度有望迎来强势抢装。预计四季度新能源车销量有望环比增长 30%, 2020年总销量同 比 19年基本持平。 图表 3: 国内新能源车季度销量(万辆) 图表 4: 2015 2019新能源车季度销量占比 资料来源: 中汽协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 中汽协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2021 年新能源行业投资策略 P 7 锂电出海,风光平价,新能源开启新篇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欧洲碳排放新规 生效,新能源汽车高增长。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欧盟制定了 严格 碳排放减排目标。早在 2009年,欧盟就推出首个乘用车二氧化碳减排法案 EC 443/2009, 目标 2015年和 2020年乘用车平均碳排放目标值分别为 130g/km和 95g/km。 2019年欧盟推 出新的法案: EU 2019/631,目标 2025年、 2030年乘用车平均碳排放相对 2021年分别下 降 15%和 37.5%。这些法案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欧洲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根据 ACEA公布 的数据, 2020H1欧洲市场(欧盟 +EFTA+UK)实现新能源车销量 39.9万辆,同比增长 62%。 欧洲市场汽车销量较大的核心五个国家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新能源车 销量增速更高。从 6月开始,核心五国新能源车总销量同比增速均超过 100%。 2020Q3核 心五国新能源车销量 23.9万辆,同比增长 247%, 1-9月核心五国累计销量 47.5万辆,同 增 151%。 图表 5: 欧洲新能源车销量(万辆) 图表 6: 欧洲核心五国新能源车月销量(万辆) 资料来源: ACEA,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 各国官网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三) 新能源 汽 车行业盈利 明显改善 第三季度整体营收 同比转正 , 盈利大幅上升 。 我们选取产业链中 28家主营业务和新能 源车关度较高的公司进行分析 ,包括 上游钴、锂,中游电池及材料、电机电控,以及 下游整车和充电设施 等。这 28家公司整体盈利情况和新能源车销量挂钩十分明显,一 季度下滑、二季度回暖、三季度同比实现增长。 2020Q1行业实现营收 501.9亿元,同比 下降 29%,行业出现整体亏损,扣非后净利润为亏损 10亿元,亏损主要来源于下游车企 和上游资源企业。 Q2行业营收同比小幅下滑,行业盈利迅速回升,扣非后盈利 20.1亿 元,同比仅下滑 23%。 随着三季度 国内 新能源 车 销量同比增长 41%,行业整体盈利能力 超预期,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32.1亿 元, 同比增长 68%。 2021 年新能源行业投资策略 P 8 锂电出海,风光平价,新能源开启新篇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图表 7: 28家新能源车公司总营收(亿元) 图表 8: 28家新能源车公司扣非后归母利润(亿元) 资料来源: 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 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电池及材料板块 占据盈利 主体。 随着新能源车销量环比改善和三季度同比高速增长, 新能源车各细分板块的营收在三季度均实现 同比 转正,其中充电桩板块在二季度 同比 已经实现转正。 28家公司中, 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为正 的企业共有 22家, 占比近 80%。电池及材料板块 13家公司共实现盈利 23.5亿元,同比增长 9%,占据产业链总盈利 的 73%。 整车板块实现盈利 4.27亿元,同比增长 212%。 上游资源类企业盈利 2.64亿元, 同比 增长 15%。 电机电控板块实现扭亏。 图表 9:各细分板块 前三季度营收同比 图表 10: 2020Q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亿元) 资料来源: 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 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二、 2021 年, 国内外共鸣,锂电全产业链出海 (一) 国内 补贴弱化,消费崛起 2021年 国内 新能源车 市场, 补贴效应将进一步弱化 。 根据 2020年 4月四部委发布的 关 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 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 2021 年新能源行业投资策略 P 9 锂电出海,风光平价,新能源开启新篇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 2022年底 。 原则上 2020 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 坡 10%、 20%、 30%。 我国早期对 BEV乘用车国补金额最高为 6万元,部分城市地补配套比 例为 1:1。 在不考虑其他指标加权影响下, 单车最高补贴金额达到 12万元。 图表 11: 纯电动乘用车单车最高补贴( 2019年开始取消地补) 资料来源: 四部委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优质车型推出促进消费端崛起 。 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在结构上变化非常明显。 我们认为有三大类车型热销验证了消费端正在崛起。第一类是完全不依靠补贴的五菱 宏光 Mini EV。五菱宏光 Mini EV于 2020年 7月 24日上市,售价区间 2.88 3.88万元,单 车续航 120 170km。 Mini EV从 7月份上市到 9月,产销比例均接近 100%,月销量迅速上 升到 2万辆。 第二类是高 端车型 Tesla Model 3, 月销过万辆,并且 在国内销售区域较 广,包括上海、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等 , 2021年,国产 Model Y即将上市,势必引 起新的消费热情 。 第三类是自主品牌中比亚迪汉、以及造车新势力崛起。 比亚迪汉于 7 月份上市, 采用刀片电池技术,目前受制于刀片电池产能不足,还处于爬坡中。造车 新势力 蔚来等 产销量快速上升 ,随着造车新势力销售网络 的 完善,消费者认可 程度 将 快速 提高 ,蔚来、 理想 和 小鹏 等月产销量均处于环比逐步提升中。 图表 12: 五菱宏光 Mini EV产销量(辆) 图表 13: 特斯拉 Model 3国内销量 2021 年新能源行业投资策略 P 10 锂电出海,风光平价,新能源开启新篇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资料来源: 第一电动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 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图表 14: 比亚迪汉销量 图表 15: 造车新势力销量 资料来源: 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 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群雄逐鹿,国内爆发 。明年国内新能源车市场至少会有 四 方面的明显增量。第一、今 年下半年投产的车型在明年全年均有望贡献增量,包括五菱宏光 Mini EV、比亚迪汉等, 预计 2021年 贡献增量超过 10万 辆。 第二、造车新势力方面,随着新建网点增加,覆盖 城市数量增加,并且 2020H1基数较低,预计 2021年贡献增量超过 10万辆。第三、特斯 拉上海工厂产能已经爬坡到 25万辆,月产量可以达到 2万辆。国产 Model3从 4月开始上 量交付,目前月销量 1.1万辆。随着 Model3标准版价格下降到 25万, Model3产销量还 有提升空间,并且 Model Y将 于 2021年 开始交付, 国产后价格将大幅降低, 我们预计 2021 年特斯拉有望贡献增量超过 10万辆。第四、合资车企发力 ,包括大众 ID.4,宝马 iX3等。 大众 MEB平台纯电动 SUV车型 ID.4在国内将由 上汽大众 上海安亭工厂和 一汽大众 佛山工 厂同时生产,对应版本分别为 ID.4 X和 ID.4 Corzz,单车续航均为 550km。目前 MEB平 台首款车型 ID.3在欧洲市场已经达到了月销 9千辆。 ID.4预计将于 2021年一季度在国内 上市,凭借德国大众的口碑与技术实力、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的经销商网络, 预计 ID.4 明年有望贡献增量 5 10万辆。 2021年,特斯拉、比亚迪、造车新势力、五菱宏光、大众 合资 等均值得期待 。 传统主 机厂 面对 电动化趋势也在积极转型,长城汽车纯电动品牌欧拉 今年 三季度销量 1.4万辆, 同增 180%。并且优质车型供给增加将会进一步推动消费市场崛起。我们预计 2021年国 内新能源车市场增速有望超过 30%。 (二) 欧洲 碳排放 新政 加速 新能源汽车推广 2021 年新能源行业投资策略 P 11 锂电出海,风光平价,新能源开启新篇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欧盟法案 EU 2019/631于 2020年 1月 1日已经开始执行。根据该法案规定, 2021年乘用车 平均 碳排放计算规则 相对 2020年 主要有 4点变化。第一, 2021年乘用车碳排放测试标准 由 NEDC切换为 WLTP, 2021年碳排放目标值相当于是 2020年的 NEDC值 95g/km。 第二, 碳 排放低于 50 g/km的乘用车数量权重由 2变为 1.67。 第三、 WLTP测试标准带来 PHEV车型 碳排放值上升,符合碳排放低于 50g/km的 PHEV车型数量减少。第四 , 2021年要求 100% 新销售乘用车纳入碳排放考核 ,而非 95%。 2021年 欧洲 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有望达到 13%,同比增速高达 90%。 我们根据 欧盟法案 对欧洲市场(包括英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进行 大概 测算。 尽管对于不同车型, WLTP测 试结果相对 NEDC提高幅度不同,但是整体而言 WLTP测试提高幅度 20%。 并且目前对全 行业的 NEDC平均值统计比较完善。 我们以 NEDC值作为基数进行测试。 假设 碳排放低于 50g/km的 PHEV平均碳排放值为 40g/km, HEV平均碳排放值为 95g/km,燃油车为 120g/km。 并且假设 BEV和 PHEV销量大概为 1:1。 测算结果表明,为 了达到欧盟法律规定要求, 2021 年、 2025年、 2030年欧盟新能源车渗透率应该分别为 13%、 30%和 50%。 欧洲 2021年新能 源车销量将达到 195万辆, 同比增长接近翻倍。 图表 16: 欧洲 市场 新能源车销量估算模型 资料来源: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此外,根据欧洲交通与运输机构在 2020年 10月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为了达到欧盟法 律要求,欧盟 EU27在 2021年新能源车渗透率将达到 13.8%, EU27+英国渗透率为 14%。 从 市场格局来看, 2021年欧洲市场大众销量预计超过 50万辆,位居行业第一; PSA、雷诺 和宝马销量大概均为 18万辆, FCA-特斯拉联盟和戴姆勒销量预计位居行业第五和第六。 特斯拉德国柏林工厂预计将于 2021年 7月 投产,一期产能 15万辆,主要用来生产 Model Y。 2021 年新能源行业投资策略 P 12 锂电出海,风光平价,新能源开启新篇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随着欧洲 主流车企加速布局电动化,以及欧洲严格碳 排放 考核政策, 2021年 欧洲新能 源车市场有望继续保持 翻倍 式增长。 图表 17: 欧盟新能源车渗透率预计 图表 18: 欧洲市场新能源车销量结构预计 资料来源: T&E,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 T&E,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三) 动力电池和锂电材料 加速 供应全球 国内动力电池技术不断升级。 在我国政府扶持下,国内新能源车销量高增, 中游 动力 电池行业 装机量 迅速扩大。 2015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 15.6GWh,上升到一个新的 台阶。 2019年国内装机量达到 62GWh。在如此大规模装机量,并且还在快速增长的背景 下,我国动力电池技术 能够实现大规模 装机应用,不断进行 技术迭代和技术革新。 2020 年 1 9月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十强中,国内企业占据 半壁江山 ,包括宁德时代、比亚 迪、中航锂电和国轩高科 ,以及远景集团收购的 AESC。 图表 19: 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 GWh) 图表 20: 2020年 1-9月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前十 资料来源: 高工锂电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 SNE Research,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海外 动力电池订单从定点 逐步 开始 落地。 在国内市场的培育下, 国内优质动力电池企 业立足国内,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2018年宁德时代取得大众 MEB平台定点,亿纬 锂能 2021 年新能源行业投资策略 P 13 锂电出海,风光平价,新能源开启新篇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和孚能 科技 在 2018年取得戴姆勒定点,欣旺达在 2019年取得雷诺日产定点 , 2020年, 国轩高科引进大众。从合作进度来看,预计在 2021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有望大规模出 口海外市场。 图表 21: 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与海外车企合作情况 资料来源: 公司官网,公司公告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锂电材料也在加速开拓全球市场。 随着 国内 电池 材料企业在海外市场供给增加, 部分 企业已经开始选择直接在海外建厂 。 动力电池企业中,宁德时代德国工厂已经于 2019 年 10月动工,预计 2021年开始投产, 2022年可实现 14GWh产能。电池材料企业中,电解 液企业新宙邦、天赐材料均选择在欧洲建厂。正极材料容百 锂电 将在韩国扩产高镍三 元。科达利将在德国、瑞典和匈牙利扩产锂电池结构件。 在 2020年及以前,中国的锂 电池及材料企业主要是国内生产,供应全球, 2021年后,将呈现国内外同步生产,供 应全球的景象。 图表 22: 国内锂电产业链公司海外扩产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2021 年新能源行业投资策略 P 14 锂电出海,风光平价,新能源开启新篇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海外市场给国内企业带来的增量越来越明显 。 从动力电池及材料类公司披露的财务数 据看, 2020H1包括宁德时代、当升科技、新宙邦、恩捷股份等在海外市场均取到较好 营收水平。当升科技 2020H1海外市场营收 5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例 46%。近几年宁德 时代海外营收规模迅速增长。 2020H1宁德时代海外营收 22.4亿元,同比增长 189%。 图表 23: 2020H1海外市场营收及占比 图表 24: 宁德时代海外市场营收 资料来源: 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 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四) 正极材料 : 铁锂 与 高镍 同行 动力电池 两大技术路线:三元与 磷酸 铁锂。 与三元电池比较, 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 偏低,但是在成本方面占优,并且循环寿命更长以及安全性相对更高。 从 2017年开始, 国补标准和电池能量密度直接挂钩。 铁锂电池装机量从 2016到 2019年基本持平 ,三元 电池装机量从 6.3GWh快速提升到 40.8GWh,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87%,三元电池实现完 美逆袭。 图表 25: 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电池装机量( GWh) 资料来源: 真锂研究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2020年 铁锂技术路线表现非常亮眼。 随着 国补政策取消 动力电池 能量密度考核, 动力 电池 技术路线 选择 回归市场。 凭借低成 本优势,五菱宏光 Mini EV搭载磷酸铁锂电池, 2021 年新能源行业投资策略 P 15 锂电出海,风光平价,新能源开启新篇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售价降低至 2.88万元 3.88万元。在不依靠补贴政策情况下五菱宏光 Mini EV实现月销 2万辆。在续航里程方面,比亚迪汉长续航版工况续航里程达到 605km,铁锂不 再 局限 于短续航里程车型。此外,特斯拉 Model 3标准版由三元切换成铁锂 , 铁锂技术路线 不 再低端。 2020年铁锂技术路线在低端市场,长续航市场和高端市场均取得突破性成绩 , 基本上已经实现了 BEV乘用车各个应用场景的全面覆盖。 图表 26: 特斯拉 Model 3搭配不同技术 路线动力电池对比 资料来源: 工信部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持续攀升。 随着铁锂 技术路线复活,铁锂正极材料产量迅速上升。 从 5月份开始,行业铁锂正极 产量 同比转正,并持续实现环比增长。 目前磷酸铁锂正极 材料行业不断洗牌,部分企业已经停止生产。 2020H1铁锂正极产量中,德方纳米市占 率 22%,位居首位 。除了国轩高科和比亚迪,铁锂正极材料产量靠前的企业还有贝特瑞、 湖南裕能、湖北万润等。 图表 27: 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量 (吨) 图表 28: 2020H1国内磷酸铁锂市场格局 资料来源: 鑫椤咨询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 鑫椤咨询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铁锂路线不唯一,高镍三元继续崛起。 我们认为 动力电池市场,三元与铁锂技术路线 将长期并存,并非“二选一”的关系。铁锂技术路线在中低端市场成本优势比较明显, 有望继续发力。但是在高端市场,采用铁锂技术 路线会面临较高的技术难度,高镍三 元将有更大的性价比优势。并且两大技术路线的选择也 取决 于车企的技术实力。即将 2021 年新能源行业投资策略 P 16 锂电出海,风光平价,新能源开启新篇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于 2021年初上市的大众 ID.4,采用宁德时代配套方形 811电池。单车电量 57kWh,电池 模组能量密度达到 230Wh/kg。 此外,宁德时代与宝马合作中, 2019年开始持续配套 811 电池,包括宝马今年推出的 iX3车型。 特斯拉的高端车型依然是高镍路线。造车新势力 仍然以高镍三元为主。 2021年,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占比将大幅提升。 图表 29: 宁德时代与宝马合作之电池技术路线选择 资料来源: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正极材料市场,虽然总体格局比较分散,但是各个细分领域的行业龙头已经逐步清晰。 铁锂正极方面, 德方纳米配套宁德时代,并且受益于储能市场崛起。三元正极方面, 容百科技在高镍出货量方面位居行业龙头,当升科技在海外市场已经大规模出货。 我 们认为德方、容百和当升这几家正极材料企业,各有特色,也各有各的 成长 机遇。 (五) 隔膜 : 行业 整合 基本 完成 ,价稳量升 隔膜行业工艺技术壁垒高。 隔膜行业 两大技术路线:湿法和干法。由于湿法隔膜可以 做的更薄,并且制孔可以 做的更均匀,目前湿法隔膜相对干法隔膜已经取得压倒性优 势。干法隔膜在成本上占优势,未来储能市场放量,干法隔膜也可能会实现逆袭。隔 膜行业核心技术在制膜和涂覆,尤其是制膜环节,对工艺要求非常高。并且基膜单线 设备投资高,工艺直接影响良品率,从而影响成本和产品性能。 图表 30: 湿法隔膜生产工艺 2021 年新能源行业投资策略 P 17 锂电出海,风光平价,新能源开启新篇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资料来源: 星源材质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隔膜行业在价格战中逐步洗牌 。 湿法隔膜 2015Q1平均价格为 5元 /平米,到 2019年底, 平均售价仅有 1.4元 /平米。 5年时间隔膜价格下降了 72%。 虽然 19年新能源车补贴价格 大幅下降,但是到 19年下半年,湿法隔膜价格已经逐步开始稳定。 图表 31: 湿法隔膜价格(元 /平米) 资料来源: 高工锂电 ,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恩捷、中材对 湿法 隔膜行业进行整合 。恩捷股份除了直接扩产隔膜产线,也在积极收 购隔膜行业优质资产。 恩捷股份在 2018年 11月 完成收购江西通瑞, 2020年 3月完成收购 苏州捷力,并且目前正在规划收购纽米科技( 3C消费类隔膜)。 此外,中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