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证券研究报 告 Table_Industry 固定收益 Table_Title 后疫情时期信用风险压力较大 Table_ReportDate 2020 年 12 月 28 日 Table_ReportType 2021 年信用债 策略专题 Table_Author 分析师:刘雷 执业证书: S1030519110001 电话: 0755-83199599 邮箱: 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1.经济渐进曲折 债市震荡中蕴含机会 10.29 2.2020 年上半年信用债违约情况 07.14 3.新冠疫情下的信用债市场回顾与展望 04.24 Table_Chart 一年期国开债 与 中期票据收益率 对比 Table_BaseData 主要产品收益率( 12 月 25 日) 单位( %) 到期 收益率 国开债: 1 年 2.61 国开债: 3 年 2.89 国开债: 5 年 3.00 国开债: 7 年 3.19 中票( AAA+): 3 年 3.58 中票( AAA): 3 年 3.74 中票( AA+): 3 年 4.00 中票( AA): 3 年 4.33 中票( AA-): 3 年 6.45 数据来源: Wind 资讯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Table_Summary 核心观点: 1) 疫情防控压力依然很大。 海外疫情持续蔓延,英国等地出现高 传染性变异毒株;国内疫情虽基本得到控制,但输入病例一直 存在,本土病例时有发生。 2021 年确保疫情不出现规模性反 弹的压力依然 较大 。 2) 2021 经济增长关键看消费。 2020 年疫情带来供给中断和需求 萎缩的双重冲击,引起全球经济衰退。市场一致预期 2021 年 我国经济增长 “ 前高后低 ” ,基数效应明显,我们预测全年将 有望实现 8.3%的增速。 ( 1) 投资方面,制造业投资有望反弹, 尽管 2020 年制造业投资恢复较慢,但当前企业效益持续改善, 政策继续鼓励 先进 制造业 的发展;房地产投资韧性或将有所下 降;基建 托底力度可能减弱。 ( 2) 消费 方面,将 是经济完全恢 复的关键,截至 11 月社零仍未恢复到疫情前的增速水平,明 年宏观政策着力需求管理,扩大中等收入居民群体,消费有望 恢复正 常化,汽车消费与在线消费的景气度有望延续。 ( 3) 外 贸方面, 海外经济将渐进复苏趋势 , 进出口有望继续向好。 ( 4) 政策 方面,中央虽提出 “ 不急转弯 ” ,但 “ 渐进退出 ” 是方向, 明年政策组合可能是 “ 流动性调节 +结构性信贷 ” 。 3) 国债利率易下难上,信用风险压力较大。 经济面临的不确定因 素较多,叠加通胀压力不大,前期市场上升幅度较大,货币政 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利率不具备大幅度上行 的条件,震荡中下行的概率较大。明年信用债净融资恐将下降, 高等级信用债收益率可能冲高后回落,而信用利差大概率震荡 为主,高收益债信用利差存在回落的可能,信用债违约风险压 力较大,尤其需要关注下半年。 4) 策略建议。 利率的上行空间有限,关注利率债的配置和交易性 机会,长线资金可在适时布局配置利率债。信用宜采用票息策 略,个券精耕细作,选取恢复能力强的消费、房地产、能源行 业进行配置,避免伪国企、僵尸企 业以及一些已有风险暴露的 区域。低等级信用债仍需审慎,规避存在重大瑕疵和融资渠道 收窄的相关主体。 5)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超预期 国内疫情规模性反弹 1 . 0 1 . 5 2 . 0 2 . 5 3 . 0 3 . 5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1 年期国开债收益率 1 年期中票收益率 ( A A A ) Table_PageHeader 2020 年 12 月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 1 - 正文目录 一、 新冠疫情最新情况 . 4 二、 经济基本面:疫后经济复苏关键看消费 . 4 2.1 2021 年一致预期经济 “ 前高后低 ” . 5 2.2 制造业投资有望反弹 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恐有所放缓 . 7 ( 1) 制造业投资 . 7 ( 2) 房地产投资 . 9 ( 3) 基建投资 . 9 2.3 消费是 2021 年经济的关键 . 10 2.4 进出口景气度有望延续 . 12 2.5 宏观政策虽 “ 不急转弯 ” ,但 “ 渐进退出 ” 是方向 . 13 三、 国债利率易下难上,信用风险压力较大 . 15 3.1 2021 年国债收益率大概率震荡,易下难上 . 16 3.2 信用债净融资恐将下降,收益率可能冲高后回落 . 17 3.3 高等级债信用利差震荡为主,高收益债信用利差存在回落的可能 . 19 3.4 2021 年违约风险压力较大 . 20 3.5 策略建议 . 21 四、 风险提示 . 22 Table_PageHeader 2020 年 12 月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 2 - 图表目录 Figure 1 全 球新冠疫情持蔓延 (例) . 4 Figure 2 海 外主要国家疫情情况 (例) . 4 Figure 3 不 变价 GDP 同比增速 . 6 Figure 4 三驾马车对 GDP 的拉动 (%) . 6 Figure 5 78 年至今我国经济的增长 . 6 Figure 6 GDP 季调环比增速 (%) . 6 Figure 7 固定资产投资 . 7 Figure 8 2017-2020 年月度投资情况 (亿) . 7 Figure 9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 . 7 Figure 10 固定资产投资 (按企业属性 %) . 7 Figure 11 制造业投资 . 8 Figure 12 制造业月度投资情况 (亿) . 8 Figure 13 11 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 (%) . 8 Figure 14 房地产开发投资 . 9 Figure 15 2017-2020 年房地产投资明显下降 (亿) . 9 Figure 16 基建投资 ( %) . 10 Figure 17 三大基建投资增速 ( %) . 10 Figure 1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 . 11 Figure 19 实物商品网上销售额 . 11 Figure 20 全国居民消费支出 (元) . 12 Figure 21 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当月同比 ( %) . 12 Figure 22 进出口金额当月情况 . 12 Figure 23 SITC 各大类 11 月累计出口同比 ( %) . 12 Figure 24 OECD 国家实际 GDP 的同比增速 ( %) . 13 Figure 25 美国、欧元区以及日本的 GDP 增长 ( %) . 13 Figure 26 2020 年一季度我国宏观逆周期调控政策一览表 . 13 Figure 27 主要国家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 ( %) . 15 Figure 28 我国主要部门的杠杆率增加情况 ( %) . 15 Figure 29 国债和公司类债券价格指数 (点) . 15 Figure 30 中短期和长期利率债价格指数 (点) . 15 Figure 31 2020 年信用债表现更好 (点) . 16 Figure 32 2020 年高等级与高收益信用债价格走势 (点) . 16 Figure 33 2009 年迄今 10 年期国债收 益率走势 ( %) . 17 Figure 34 2020 年各期限国债收益率的变化 ( % 2020-12-17) . 17 Table_PageHeader 2020 年 12 月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 3 - Figure 35 核心 CPI 低位运行 ( %) . 17 Figure 36 生猪价格 (元 /公斤) . 17 Figure 37 信用债总发行量、总偿还量与净融资量 . 18 Figure 38 2021 年信用债到期情况 . 18 Figure 39 中票收益率历史分位数 ( %) . 18 Figure 40 2020 年 3 年期各评级中票收益率走势 ( %) . 18 Figure 41 2020 年各评级中票信用利差走势 ( BP) . 20 Figure 42 2020 年各评级 3 年期中期票据信用利差走势 (BP) . 20 Figure 43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信用利差之差 ( BP) . 20 Figure 44 3 年期中票信用利差走势 ( BP) . 20 Figure 45 2014 至今信用债违约规模分布 ( 2020-12-22) . 21 Figure 46 2019 至今信用债月度违约规模分布 ( 2020-12-22) . 21 Figure 47 2014-2020Q3 新增违约主体数量分布 (家 截至 2020-12-22) . 21 Table_PageHeader 2020 年 12 月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 4 - 一、 新冠疫情最新情况 世纪疫情。 新冠疫情是冠状病毒 首次引发全球 大流行。病毒传染性强,部分 感染者无症状,隔离防控难度大,为有效控制疫情,各国都采取了限制人口 流动、居家禁足隔离、取消聚集性活动、关闭非必要经营性场所等空前严格 的防疫措施。因而“封城”、“强制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之类的词语 成了 2020 年的流行主题词。截至 12 月 28 日,全球新冠确诊人数累计超 8000 万,死亡 173 多万例。 2021 年疫情防控压力依然较大。 海外疫情持续蔓延,最近每日新增确诊病例 60 多万例,且南非 、 英国等地出现了传染性更强的 COVID-19 病毒新变种。 国内疫情 虽然 基本得到有效控制,但输入病例 一直存在,本土病例时有发生, 2021 年确保疫情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的压力依然 较大 。我们认为, 2021 年 对疫苗的 接种率 不应过度乐观, 潜在的不确定因素包括: ( 1) 生产能力可 能不足,短时间内难以生产足够多的疫苗,在年底实现全部人口的覆盖 ;( 2) 病毒变异使疫苗存在失去 或降低 免疫疗效 的可能 。 Figure 1 全 球新冠疫情持蔓延 (例) Figure 2 海 外主要国家疫情情况 (例)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世纪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世纪证券研究所 二、 经济基本面:疫后经济复苏关键看消费 2020 疫情引起全球经济衰退 。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活动几近停摆。 2020 年全球经济遭受的冲击既不同于 1929 年的经济大萧条,也不同于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带来的影响,而是供给中断和需求萎缩的双重冲击。 6 月, 世界银行在全球经济展望中指出,新冠疫情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 性危机,除了巨大的人员损失外,还导致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 0 1 0 0 ,0 0 0 2 0 0 ,0 0 0 3 0 0 ,0 0 0 4 0 0 ,0 0 0 5 0 0 ,0 0 0 6 0 0 ,0 0 0 70 0 ,00 0 80 0 ,00 0 0 1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3 0 ,0 0 0 ,0 0 0 4 0 ,0 0 0 ,0 0 0 5 0 ,0 0 0 ,0 0 0 6 0 ,0 0 0 ,0 0 0 7 0 ,0 0 0 ,0 0 0 8 0 ,0 0 0 ,0 0 0 90 ,00 0,0 0 0 0 4 /2 5 0 5 /2 5 0 6 /2 5 0 7 /2 5 0 8 /2 5 0 9 /2 5 1 0 /2 5 1 1 /2 5 全球 ( 不含中国 ): 确诊病例 : 新冠肺炎 : 累计值 全球 ( 不含中国 ): 确诊病例 : 新冠肺炎 : 当日新增 0 5 0 ,0 0 0 1 0 0 ,0 0 0 1 5 0 ,0 0 0 2 0 0 ,0 0 0 2 5 0 ,0 0 0 30 0 ,00 0 0 7 /0 9 0 7 /1 6 0 7 /2 3 0 7 /3 0 0 8 /0 6 0 8 /1 3 0 8 /2 0 0 8 /2 7 0 9 /0 3 0 9 /1 0 0 9 /1 7 0 9 /2 4 1 0 /0 1 1 0 /0 8 1 0 /1 5 1 0 /2 2 1 0 /2 9 1 1 /0 5 11 /12 1 1 /1 9 1 1 /2 6 1 2 /0 3 1 2 /1 0 1 2 /1 7 美国 : 确诊病例 : 新冠肺炎 : 当日新增 巴西 : 确诊病例 : 新冠肺炎 : 当日新增 印度 : 确诊病例 : 新冠肺炎 : 当日新增 意大利 : 确诊病例 : 新冠肺炎 : 当日新增 Table_PageHeader 2020 年 12 月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 5 - 全球经济衰退。世界银行在 12 月预测, 2020 年全球经济萎缩 5.2%,其中发 达国家萎缩 7.0%,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萎缩 2.5%。 2021 年全球经济 恢复 将 不平衡 ,我国 迎来 重要战略机遇期 。全球各国疫情的 暴发时点不一,防疫力度不同,各经济体的经济恢复节奏 也并不 一致。 2021 年是我国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是 “十四五 ”的开局之年,是我 国经济发展 “历史性 ”的重要战略 机遇期。最近,政治局会议指出, “十四五 ”要 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要扭 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 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 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 济体系整体效能 ” 。这给我们指明了未来经济的发展 方向,即 “供给改革 +需求管理 ”, “消费 +投资 ”为支撑点的 “双循环 ”格局 。世 界银行 12 月预测, 2021 年全球经济将增长 4.2%, 其中发达国家增长 3.9%,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 增长 4.6%。 2.1 2021 年一致预期经济 “前高后低 ” 2020 年因新冠而跌宕起伏,经济呈 “V”型走势 。从季度经济数据看,一季度 国内不变价生产总值 GDP 为 18.37 万亿,同比萎缩 6.8%,是 1992 年有季 度统计以来的首次负增长;随着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经 济持续好转,二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实现 GDP 22.55万亿元,增速 3.2%; 三季度 GDP 为 23.92 万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回升至 4.9%;四季度 经济继续回暖,有望录得 5%以上的增速,经济恢复到接近疫情前的水平。 2020 年,我国有望成为全球唯一实现 经济 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全年经济总 量将突破 100 万亿元。 投资率先拉动经济恢复 。从投资、消费、进出口三大需求的贡献看,疫情暴 发后,为了提振经济,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基建投资的力度,在此带动下, 投资率先反弹,拉动经济企稳。一季度,经济停摆, “ 三驾马车 ” 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都落入了负区间;二季度,投资的拉动率先由负转正,拉动经济累计 同比增长 1.5 个百分点;三季度,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2.96 个百分点,进出口 拉动 0.1个百分点,而消费仍是拖累项,拖累经济累计增长负 2.36个百分点。 不过,从当季同比看,经济的恢复已接近疫情前 的水平, “ 三驾马车 ” 三季度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转正,其中三季度最终 消费支出向上拉动 GDP 增长 1.7%,年内首次转正,资本形成总额拉动 GDP 增长 2.6%,较二季度回落 2.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 GDP 增长 0.6%。 Table_PageHeader 2020 年 12 月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 6 - Figure 3 不 变价 GDP 同比增速 Figure 4 三驾马车对 GDP 的拉动 (%)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世纪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世纪证券研究所 因一季度基数偏低, 2021 年经济增速将 “ 前高后低 ”,这是市场的一致预期 。 从 2010 年开始,我国经济一直处于下行通道,疫情之前,经济 处于寻找新的 稳态经济增速阶段,经济长期增长呈 “ L 型 ” 趋势 。 2020 年为对冲疫情影响, 政府部门加强了 逆周期调节 , 主要目标是防止经济 陷入深度的衰退 , 不会 强 行逆转经济下行趋势 。 从节奏和力度上看, 2020 年政策未“大水漫灌”,保持 了一定的“克制” 。 2021 年 市场一致预期, 经济增速将呈 “ 前高后低 ” ,因 2020 年一季度经济的低基数 效应 , 一季度经济增速将达到全年的高点。当前, 季 度 环比数据的分析比使用同比数据更有意义,从环比增速看,经济并未延续 高增速, 2020 年三季度, GDP 环比增速 2.7%,比二季度的 11.7%大幅下行。 结合历史数据, 我们预计如果 2021年能够保持 2011-2012 GDP环比平均 2.0% 的增速, 2021 年就将有望实现 8.3%的增速 。这一预测偏中性, 若 按 2008 年 金融危机 后 有 环比 数据的 2011 年 平均增速 2.08%测算, 2021 年 经济增速为 8.7%左右 , 我们认为因政策力度没有 2008 年 4 万亿 规模大,且这次政策较为 克制,采用 2011-2012 年的平均增速作为预测的基准,可能更较为合适。 Figure 5 78 年至今我国经济的增长 Figure 6 GDP 季调环比增速 (%)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世纪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世纪证券研究所 -8 -6 -4 -2 0 2 4 6 8 0 5 10 15 20 25 30 1 6 -0 6 1 6 -0 9 1 6 -1 2 1 7 -0 3 1 7 -0 6 1 7 -0 9 1 7 -1 2 1 8 -0 3 1 8 -0 6 1 8 -0 9 1 8 -1 2 1 9 -0 3 1 9 -0 6 1 9 -0 9 1 9 -1 2 2 0 -0 3 2 0 -0 6 20 -09 GDP 不变价(万亿) GDP 不变价同比( % 右轴) -10 -5 0 5 10 15-06 15-09 15-12 16-03 16-06 16-09 16-12 17-03 17-06 17-09 17-12 18-03 18-06 18-09 18-12 19-03 19-06 19-09 19-12 20-03 20-06 20-09 对 GDP 累计同比的拉动 :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对 GDP 累计同比的拉动 : 资本形成总额 对 GDP 累计同比的拉动 : 最终消费支出 GDP: 不变价 : 累计同比 0 2 4 6 8 10 12 14 16 0 2 0 0 ,0 0 0 4 0 0 ,0 0 0 60 0 ,00 0 8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GDP: 不变价(亿) GDP: 不变价 : 同比( % 右轴) - 4 0 - 2 0 0 20 40 60 80 GDP: 环比 : 季调 GDP: 季度环比折年率 Table_PageHeader 2020 年 12 月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 7 - 2.2 制造业投资有望反弹 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恐有所放缓 2020 年投资恢复较快, 但 已现疲弱 迹象, 民间投资意愿不强 。 1-11 月份,不 含农户 的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 为 49.96万 亿元,同比增长 2.6%。 从月度数据看, 二季度在 政府 部门投资的带动下,投资较快恢复,但 投资并未在高位持续, 增速有所回落,出现疲弱的迹象 。 从环比看, 3 月 ,投资 环比 增速为 5.25%, 随后逐月降低, 11 月的 环比 增速仅为 2.8%。主要的原因是, 民 间投资意愿不 强 ,占投资总额 55%左右的民间投资恢复并不如总投资数据这么强, 11 月 民 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值为 27.81 万亿,累计同比增长仅 0.2%,明显低于全 社会投资 2.6%的增速 , 说明 民间 资本投资的意愿不强,投资更多靠 政府投资 的拉动,这也可以从不同企业属性的企业投资增速得到佐证, 11 月 国有及国 有控股单位 投资的累计同比为 5.6%,而 股份有限公司 的投资同比为 -12.2%。 Figure 7 固定资产投资 Figure 8 2017-2020 年月度投资情况 ( 亿 )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世纪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世纪证券研究所 Figure 9 民间 固定资产投资 Figure 10 固定资产投资 (按企业属性 %)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世纪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世纪证券研究所 ( 1) 制造业投资 2020 年 制造业投资恢复比房地产和基 建 投资慢 。 疫情冲击下,很多制造业企 - 3 0 - 2 5 - 2 0 - 1 5 - 1 0 -5 0 5 10 0 1 0 0 ,0 0 0 2 0 0 ,0 0 0 3 0 0 ,0 0 0 4 0 0 ,0 0 0 50 0 ,00 0 6 0 0 ,0 0 0 7 0 0 ,0 0 0 1 8 -1 2 1 9 -0 1 19 -02 1 9 -0 3 1 9 -0 4 1 9 -0 5 1 9 -0 6 1 9 -0 7 1 9 -0 8 1 9 -0 9 1 9 -1 0 1 9 -1 1 1 9 -1 2 2 0 -0 1 2 0 -0 2 20 -03 2 0 -0 4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2 0 -0 9 2 0 -1 0 2 0 -1 1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值(亿)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 % 右轴)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80,000 90,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20 2019 2018 2017 - 3 0 - 2 5 - 2 0 - 1 5 - 1 0 -5 0 5 10 15 0 5 0 ,0 0 0 1 0 0 ,0 0 0 1 5 0 ,0 0 0 2 0 0 ,0 0 0 2 5 0 ,0 0 0 3 0 0 ,0 0 0 3 5 0 ,0 0 0 4 0 0 ,0 0 0 45 0 ,00 0 1 8 -1 2 19 -01 1 9 -0 2 1 9 -0 3 1 9 -0 4 1 9 -0 5 1 9 -0 6 1 9 -0 7 1 9 -0 8 1 9 -0 9 1 9 -1 0 1 9 -1 1 1 9 -1 2 2 0 -0 1 2 0 -0 2 2 0 -0 3 2 0 -0 4 2 0 -0 5 20 -06 2 0 -0 7 2 0 -0 8 2 0 -0 9 2 0 -1 0 2 0 -1 1 民间投资累计值(亿) 民间投资累计同比( % 右轴) -30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国有及国有控股 私营企业 股份公司 Table_PageHeader 2020 年 12 月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 8 - 业面临 诸 多 的 困难 。 11 月 制造业投资 累计 19.09 万亿,同比 下降 3.5%,仍未 转正。 不过, 制造业投资有加速的迹象 , 从月度数据看 , 11 月制造业投资 2.56 万亿,同比增速录得 12%,为年内最高增速。 从行业看,部分行业显示出强大 的成长潜力 ,如医药制造业 , 黑色金属冶炼 , 计算机通信,石油、煤炭及其 他燃料加工业 ,这 四个子制造行业 11 月 累计投资 增速分别 27.3%、 25.4%、 14.5%、 6.1%。 Figure 11 制造业投资 Figure 12 制造业月度投资情况 ( 亿 )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世纪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世纪证券研究所 Figure 13 11 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 (%)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世纪证券研究所 2021 年 制 造业投资 值得关注 。 首先,制造业企业的效益 持续 改善 , 前 11 个 月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已转正 , 实现利润 5.74 万 亿元,同比增长 2.4%。 分行业看 , 1-11 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 11.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 利润同比增长 3.8 个百分点,是对工业利润增长贡献最大的板块 ; 电子行业 自 4月份累计利润增速转正以来,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 1-10月份增长 15.7%。 其次, 政策 继续鼓 励 先进 制造业 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产业供应链 的 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 , 要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针 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 ,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 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 ,搞出更多独门绝技 。”“ 要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 程,打牢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基础 ” 。 此外,政策也担心 - 4 0 - 3 0 - 2 0 - 1 0 0 10 20 0 5 0 ,0 0 0 1 0 0 ,0 0 0 1 5 0 ,0 0 0 2 0 0 ,0 0 0 2 5 0 ,0 0 0 1 8 -0 2 1 8 -0 4 1 8 -0 6 18 -08 1 8 -1 0 1 8 -1 2 1 9 -0 2 1 9 -0 4 1 9 -0 6 1 9 -0 8 1 9 -1 0 1 9 -1 2 2 0 -0 2 2 0 -0 4 2 0 -0 6 20 -08 2 0 -1 0 投资累计值(亿) 投资累计同比( % 右轴) - 4 0 - 3 0 - 2 0 - 1 0 0 10 20 0 1 0 ,0 0 0 2 0 ,0 0 0 3 0 ,0 0 0 4 0 ,0 0 0 5 0 ,0 0 0 6 0 ,0 0 0 70 ,00 0 80 ,00 0 90 ,00 0 制造业当月投资额 当月同比 (% 右轴 )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Table_PageHeader 2020 年 12 月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 9 - 过度建设投资的问题,要求“ 要加强统一规划和宏观指导,统筹好产业布局, 避免新兴产业重复建设 。 ” ( 2) 房地产投资 2020 房地产投资 继续表现 出了韧性 。 1-11 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 6.8%,其中住宅投资增长 7.4%, 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增长 6.6%。 从月度 同比看 ,房地产投资已有回落的迹象 , 11 月房地产投资 1.29 万亿,同比增 长 10.9%,比 10 月份的年内高点 12.7%有所回落。 2021 年房地产 投资力度 或有所下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 解决好大城市住 房突出问题 ”作为年度重点任务 。 房地产市场总体的政策基调未变,即“ 要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房地 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 不过, 与以往不一样的地方是,会议强调要发展长租 房市 场 ,要求“ 要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逐 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 ”,“ 土 地供应要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 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国有和民营企业都要发挥功 能作用。要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整顿租赁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对 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 ”尽管不少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表示, 房地产是现 阶段我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但 我们认为,短时间内房地产发生 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不大, 2021 年房地产投资大概率依然稳健,只是力度可能 有所减弱 。 Figure 14 房地产开发投资 Figure 15 2017-2020 年房地产 投资明显下降 ( 亿 )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世纪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世纪证券研究所 ( 3) 基建投资 2020年基建托底经济的作用明显 。 1-11月,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同比 3.32%, 其中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 17.5%, 交通运输、仓储和 邮政业同比 增长 2.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同比 下降 0.3%。与之对 - 2 0 - 1 5 - 1 0 -5 0 5 10 15 0 2 0 ,0 0 0 4 0 ,0 0 0 6 0 ,0 0 0 8 0 ,0 0 0 1 0 0 ,0 0 0 1 2 0 ,0 0 0 1 4 0 ,0 0 0 1 7 -1 2 1 8 -0 2 1 8 -0 4 1 8 -0 6 1 8 -0 8 1 8 -1 0 1 8 -1 2 1 9 -0 2 1 9 -0 4 1 9 -0 6 1 9 -0 8 1 9 -1 0 1 9 -1 2 2 0 -0 2 2 0 -0 4 2 0 -0 6 2 0 -0 8 2 0 -1 0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 : 累计值(亿)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 : 累计同比 (% 右轴 ) 8,00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20 2019 2018 2017 Table_PageHeader 2020 年 12 月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 10 - 应的是,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放量, 截至 11 月底,累计发行地方债 6.26 万亿, 其中新增债券 4.49 万亿,再融资债券 1.77 万亿。新增债券中,专项债全年 计划 3.75 万亿 ,且 增加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主要用于铁路、轨道交通等基础 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保、产业园区等领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2021 年基建托底力度可能减 弱 。 一是传统基建方面 。近 年来,传统基建投资 增速维持在个位数, 2013 至 2017 年,基建投资保持平均保持了 20%的增速, 但 2018 至 2019 年基建投资增速只有 3.5%。在严防产能过剩,铁路公路已较 为发达成熟的背景下,缺少优质项目 , 大搞传统基建的动力不足。 2020 年 前 三季度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 从 月度 数据上看, 5 月是今年 基建投资 增速 的高峰, 同比增长 10.9%, 这 与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高峰 匹配,但 5 月后, 基础设施投资当月同比逐月下降, 11 月同比增速为 5.9%。 二是新基建方面 。 目前新基建的体量有限,对拉升基建投资的影响不显著。 三是, 除了上述传 统基建项目不足,新基建体量有限的因素外, 市场的一致性预期 2021 年地方 政府债券的发行大概率缩量,尤其是专项债券的规模, 政府债券的缩量将减 小基建投资的规模 。 Figure 16 基建投资 ( %) Figure 17 三大基建 投资增速 ( %)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世纪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世纪证券研究所 2.3 消费 是 2021 年经济的关键 2020 年消费恢复缓慢,但汽车消费与在线消费可喜。 首先,整体看 ,截至 11 月 底, 消费仍未恢复到疫情前的增速水平 。 统计 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11 月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95 万 亿,同比增长 5%, 扣除价格因素,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实际增长 6.1%,而去年同期社零的增速为 8%。其次 汽车消费可喜。 疫 情之后 政府部门 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促进汽车消费,如 将年底到期的新能源 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长 2 年 。政策促进下, 汽车购置及升 级换购需求持续释放,汽车销售保持 了 两位数增长 , 11 月限额以上单位汽车 - 3 0 - 2 0 - 1 0 0 10 20 1 7 -1 2 1 8 -0 2 1 8 -0 4 1 8 -0 6 1 8 -0 8 1 8 -1 0 1 8 -1 2 1 9 -0 2 1 9 -0 4 1 9 -0 6 1 9 -0 8 1 9 -1 0 1 9 -1 2 2 0 -0 2 2 0 -0 4 2 0 -0 6 20 -08 2 0 -1 0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 累计同比 - 4 0 - 2 0 0 20 40 60 1 7 -1 2 18 -02 1 8 -0 4 1 8 -0 6 1 8 -0 8 1 8 -1 0 18 -12 1 9 -0 2 1 9 -0 4 1 9 -0 6 1 9 -0 8 19 -10 1 9 -1 2 2 0 -0 2 2 0 -0 4 2 0 -0 6 2 0 -0 8 2 0 -1 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 Table_PageHeader 2020 年 12 月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 11 - 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 11.8%, 增速与 10 月份基本持平,连续五个月两位数 增长。 三是 线上消费 增速维持在两位数 。 1-11 月份 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 11.5%, 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累计同比超过 15%。 Figure 1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 Figure 19 实物商品网上销售额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世纪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世纪证券研究所 2021 年消费是经济 增长 的关键 。 促消费关键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消费能力, 二是消费意愿。 目前看,两者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 :一是 可支配收入下 降,增速仍未恢复 ,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 萎缩了 3.9%,随后 逐步恢复,到了三季度 实际增速年内首次转正,实际增速由上半年的下降 1.3% 转为增长 0.6%,不过从同比增速看,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还未恢复到疫情之 前的水平,第三季度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的同比增速为 6.95%,低于去年第 三季度的 8.84%。二是 居民实际消费意愿不强 。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 费支出 14923 元,实际下降 6.6%,其中下降最多的是 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 支出 , 下降 27.7%。 为了促进消费, 扩大内需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出台了政策, 要求“促进就业, 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这 契合了 消费 一般 规律, 即 消费本身不是一个可以通过政策就可以扩大的内需, 只有消费者有消费的能力,愿意消费,消费才能复苏恢复。 此外, 一、二线城市以外的下沉市场 可能继续 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动能 , 2021 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 。 从数据看 农村市场潜力 巨大, 2020 年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前三季度城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