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白糖市场回顾与2021年展望.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年白糖市场回顾与2021年展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20年白糖市场回顾与2021年展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20年白糖市场回顾与2021年展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20年白糖市场回顾与2021年展望.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20年白糖市场回顾与2021年展望.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畜产品 分册 2021 年度 中国期货市场年度报告 大宗商品市场解读 之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 2020 年中国期货市场在疫情期间运行平稳 ,有效地发挥了 避险功能,有力支持了实体企业复工复产 , 全年 期货市场资金量 、 成交量 和 持仓量均创历史新高 , 全年共上市 12 个新品种 ,累计 上市 90 个期货期权 品种。 从助力扶贫工作来看, 运用期货工具服务 “三农 ,采用 “保险 +期货 ”模式保障农民基本收入 和服务农 业产业链 , 140 多家公司对接 全国 380 多个扶贫点,积极践行金融扶贫 的重要 工作。 2021 年将是我国开启 “十四五 ”计划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的开局之年。 2021 年 我国期货市场风险管理作用将进一步凸显,不断扩大服务实体经济的空间 , 将形成期货与现货、场内与场 外、线上与线下的互联互通,进一步促进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2021 年我国期货 行业 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金融工作的决 策部署,从国家战略高度建设好期货期权市场和增强国际定价影响力,实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实体企业的 根本宗旨,努力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家重大战 略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为推动期货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和期货行业头部公司, 方正中期期货“ 以金融服务成就美好生活 ”作 为企业发展的 使命,以“成为广受客户信赖的金融衍生品综合服务商”作为企业发展的愿景 , 秉承“客户至 上、专业稳健、开放协同、简单专注、勤奋坚持、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 继续按照“一稳两破局”和打造 好大中台等公司战略推动各项业务发展, 继续坚持为投资者创造价值、为行业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励精 图治,更为专注地发展期货业务,更为用心地提高研发 、 IT 和客户服务水平,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 丰富 、 更及时、 更加贴近市场的 产品与服务。 2021 年 方正中期期货 经营班子将 带领全体员工积极开展期货 期权 经纪、资产管理、 股票期权经纪、 投资咨询、风险 管理和基金销售 等各项业务, 并积极参与各家交易所、期货业协会的“保险 +期货”扶贫项 目, 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继 入选 2018 国务院扶贫办 “企业扶贫 50 佳案例 ”和 荣膺人民日报社 评选的 “2019 年度中国精准扶贫企业 ”后将继续践行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和落实精准扶贫支持“三农”的各项工 作, 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需求,不断 做好 “保险 +期货 ”、仓单服务、基差贸易、场外衍生品 和做市商 等风险管 理业务, 实现 期货市场 服务国民经济的根本宗旨 。 2021 年 方正中期期货将与广大投资者同舟共济,我们 将锐意改革、团结协作、不断创新,力争公司各项业务再创辉煌! 饮水思源,我们深知,方正中期期货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都离不开广大投资者的关注、信任、 支持和参与。因为广大投资者的理解和信任,我们有更加强大的动力和 更 坚定的信心。因为广大投资者的 关心和支持,我们持续、快速成长。因为广大投资者的每一次参与、每一个建议,我们 会 更加努力,进一 步改善服务、提升质量, 在服务投资者的道路上 不断奋进。 在 2021 年 来临之际,方正中期期货全体员工谨 向广大投资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美好的祝福!恭祝您 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事业兴旺!万事如意! 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总裁 上海际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 2021 年 1月 FOUNDER CIFCO FUTURES CO.,LTD 2020 年 证券时报 -券商中国 2020 中国优秀期货公司君鼎奖 证券时报 -券商中国 2020 中国杰出 IT 服务期货公司君鼎奖 人民日报 -国际金融报 2020 先锋期货公司 证券时报 -期货日报 中国期货公司最佳掌舵人 许丹良 证券时报 -期货日报 最佳宏观策略分析师 证券时报 -期货日报 最佳金融期货分析师 证券时报 -期货日报 最佳农副产品期货分析师 证券时报 -期货日报 最佳工业品期货分析师 证券时报 -期货日报 最佳金融量化策略工程师 证券时报 -期货日报 最佳期权分析师 2019 年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优秀会员白金奖 郑州商品交易所 优秀会员 郑州商品交易所 品种服务优秀会员(玻璃) 郑州商品交易所 品种服务优秀会员(动力煤) 郑州商品交易所 品种服务优秀营业部(玻璃)邯郸营业部 郑州商品交易所 品种服务优秀营业部(动力煤)上海世纪大道营业部 大连商品交易所 优秀会员金奖 大连商品交易所 优秀产业服务奖 大连商品交易所 优秀机构服务奖 大连商品交易所 优秀农产品服务奖 大连商品交易所 优秀化工产品服务奖 大连商品交易所 优秀黑色产品服务奖 大连商品交易所 优秀期权市场服务奖 大连商品交易所 优秀国际市场服务奖 大连商品交易所 优秀技术支持奖 上海期货交易所 优秀会员金奖 上海期货交易所 钢材产业服务奖 上海期货交易所 铜产业服务 阿 奖 上海期货交易所 铅锌产业服务奖 上海期货交易所 镍产业服务奖 上海期货交易所 黄金产业服务奖 上海期货交易所 白银产业服务奖 上海期货交易所 能化产业服务奖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 优秀会员奖 私募排排网 最值得信赖金融机构资管奖 第十三届全国期货实盘交易大赛 优秀交易指导奖 东方财富风云榜 -最佳期货公司 第十七届中国财经风云榜 杰出掌门人 第十七届中国财经风云榜 期货业扶贫奖 第十七届中国财经风云榜 期货业品牌奖 证券时报 -券商中国 2019 中国杰出 IT 服务期货公司君鼎奖 证券时报 -期货日报 中国最佳期货公司 证券时报 -期货日报 中国期货公司金牌管理团队 证券时报 -期货日报 中国期货公司最佳掌舵人 许丹良 证券时报 -期货日报 中国金牌期货研究所 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 证券时报 -期货日报 最佳精准扶贫突出贡献奖 证券时报 -期货日报 最佳资产管理领航奖 证券时报 -期货日报 最佳期货 IT 系统建设奖 证券时报 -期货日报 最佳中国期货经营分支机构奖 方正中期期货上海 期货大厦营业部 证券时报 -期货日报 最受欢迎期货经营机构公众号 证券时报 -期货日报 最佳宏观策略分析师 证券时报 -期货日报 最佳金融期货分析师 证券时报 -期货日报 最佳农副产品期货分析师 证券时报 -期货日报 最佳工业品期货分析师 证券时报 -期货日报 最佳期权分析师 人民日报 -国际金融报 中国精准扶贫企 业 公司简介 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简称“方正中期期货”)是由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方正证券”)控股的大型综合类期货公司,目前在北京、上海、长沙、天津、包头、 保定、邯郸、唐山、青岛、太原、西安、南昌、武汉、宁波、杭州、常州、南京、苏州、扬州、岳阳、株洲、郴州、常德、广州、深圳等地设有 36 家分支机构。同时,依托 方正证券旗下营业网点,已逐步形成覆盖全国的业务网络。 方正中期期货是中国期货业协会理事单位( 001 号会员)、大连商品交易所理事单位、郑州商品交易所监事单位、北京期货商会副会长单位;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 交易所 、郑州商品交易所会员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结算会员;公司具有开展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基金销售业务资格;下设子公 司 上海际丰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 “ 际丰投资 ” )从事风险管理等相关业务。 作为中国期货行业最早成立的公司之一,方正中期期货以传统经纪业务为根基,在巩固市场优势地位的同时,持续推动业务转型升级,打造行业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平 台。公司以经纪业务为资源平台,不断加快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等相关创新业务的发展步伐,行业排名、市场竞争力、总体盈利水平等均实现稳步提升。 近年荣誉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仅作参考之用。方正中期 期货 研究院力求准确可靠,但对于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 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 客户特殊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需要,不能当作购买或出售报告中 所提及的商品的依据。本报告未经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许可,不得转 给其他人员,且任何引用、转载以及向第三方传播的行为均可能承担 法律责任,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不承担因根据本报告操作而导致的 损失,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交易风险。本报告版权归方正中期 期货有限公司所有。 重 要 事 项 期 市 有 风 险 , 投 资 需 谨 慎 农畜产品 分册 2021 年度报告中国期货市场 年度 报告 1 1 白糖: 白糖供需大体平衡 糖价继续宽幅 震荡 2020 年白糖市场回顾与 2021 年展望 方正中期 期货 研究院 张向军 摘要 2020 年国内外糖价走势先抑后扬,国际糖价波幅较大,供需预期由短缺 -过剩 -短缺的变化令 糖价剧烈震荡。国内糖价相对稳定,外糖表现以及进口糖政策变化是主要影响因素。由于实 施三年的配额外进口糖特别保障措施到期, 5 月份之后进口糖数量增幅明显,特别是 8 月、 10 月 、 11 月 分 别创出同期和单月的历史新高。此外糖浆进口也大幅增长,供应端压力增大 是国内糖价弱于外糖的重要原因。目前市场普遍认为 2020/21 年度全球食糖供应将出现小幅 短缺,下游消费恢复增长以及食糖产量可能增幅有限,其中印度、巴西的产糖及出口表现对 糖价影响较大。国内预计食糖产量稳中有增,外糖进口保持较高水平,而食糖消费将有所增 加,国际糖价的指引以及关于进口糖、国储糖的政策调整是糖价走势的重要影响因素。整体 农畜产品 分册 2021 年度报告中国期货市场 年度 报告 2 2 而言,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市场,食糖供需不会出现严重短缺或过剩,糖价可能会持续 2019 年以来的震荡走势。产区天气以及主要出口 国的政策调整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内糖价相对 国际市场走势会较为平稳。预计 2021 年郑糖期货价格可能会在 48006000 元区间波动。 农畜产品 分册 2021 年度报告中国期货市场 年度 报告 3 3 目录 第一部分 白糖价格历史走势回顾 . 5 一、 1995 年至 2005 年国内白糖现货价格回顾 . 5 二、产量增减带来期糖牛熊交替 . 7 三、 2020 年白糖期货行情回顾 . 10 第二部分 2020/21 年度全球食糖或有所短缺 .12 一、 2019/20 年度供需先松后紧 . 12 二、 2020/21 年度预计供需缺口稍有扩大 . 13 三、国内食糖继续增产 外 糖进口显著增加 . 16 四、国内含糖食品产量整体下降 . 20 第三部分 供需平衡表预测及解析 .21 一、国内食糖供需形势预测 . 21 二、国际食糖供需形势略趋紧 . 23 第四部分 国际原糖持仓及国内食糖价差分析 .24 一、 2020 年原糖净多持仓显著增加 . 24 二、期现价差及郑糖跨合约套利 . 26 第五部分 白糖期货价格技术分析与展望 .28 一、技术分析 . 28 二、季节性分析 . 29 农畜产品 分册 2021 年度报告中国期货市场 年度 报告 4 4 三、期权交易分析 . 30 第六部分 对 2021 年糖价的行情展望 .31 第七部分 相关股票价格及涨跌幅 .32 农畜产品 分册 2021 年度报告中国期货市场 年度 报告 5 5 第一部分 白糖价格历史走势回顾 一、 1995 年至 2005 年国内白糖现货价格回顾 长期看,自 1995 年以来白糖现货价格波动很有规律,基本间隔 4、 5 年出现高点或低点的循环。 在 2010 年之前大部分时间在 20005000 元区间波动,此后 5000 元左右转为支撑,糖价高点则提升至 7000、 8000 元。在白糖期货市场诞生( 2006 年 1 月 6 日)前,现货价格主要经历了四次较大波动。 图 1-1 南宁白糖现货价格长期走势图 资料来源: Wind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一) 1995 年 5 月 1999 年 11 月 在 1995/96 榨季,按计划进口 100 万吨食糖即可满足 国内 市场需要 。 由于走私 猖獗 ,实际净进口 食糖 246.3 万吨,使 得 投放市场食糖总量达到 900 多万吨,大大超过了当年市场 760 万吨的需求量, 市场糖价暴跌。 1997/98 和 1998/99 连续两个榨季食糖大幅度增产、加上进口糖,食糖供过于求,同 时,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 、国内食糖消费萎缩,市场糖价又一次暴跌。 农畜产品 分册 2021 年度报告中国期货市场 年度 报告 6 6 (二) 1999 年底 2001 年 5 月 1999 年底,广西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寒流袭击,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的霜冻天气,大面积的甘蔗被 冻坏,糖价一周之内从 1985 元 /吨暴涨至 2800 元 /吨,最高升至 4350 元 /吨。为平抑糖价, 2001 年国 家采取抛售国储糖和增加进口等措施,下半年糖价开始回落。 (三) 2001 年 6 月 2003 年 8 月 2002 年食糖产量迅速增长,达到 850 万吨, 2003 年进一步提高,达到 1063 万吨 ,比上年增产 213 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受加入 WTO 影响,食糖进口量较大,使国内糖价急转直下,由 2001 年年初的每吨 4200 元下跌到 2002 年 4 月 的 2600 元 /吨 ,到 2003 年 8 月最低跌至每吨 1954 元。 (四) 2003 年 9 月 2006 年初 受 2003 年糖料播种面积减少和天气持续干旱的影响, 2004 年 食糖 供求缺口 达到 140 万吨。食 糖市场价格从年初的每吨 2080 元逐步上扬, 10 月份最高达到 3300 元 /吨。 2004/05 榨季,全国食糖产量 917 万吨,食糖消费 1100 万吨,市场存在较大缺口。 且 进口食糖无 利可图。 于是 食糖价格从 2005 年初的 2560 元 /吨开始,迅速上涨到 3 月份的 2850 元 /吨, 4 月份上涨 到 2900-3000 元 /吨。 6 月份国家拍卖 41.8 万 吨国储糖,糖价不仅没有下跌,反而加速上涨到 3200- 3400 元 /吨,进入 8 月下旬,在消费旺季的拉动下,糖价再上一个台阶,升至 3700 元 /吨, 9 月、 10 月糖价基本维持在 3800-3900 元 /吨,进入 12 月份,受国际糖价大幅上涨和国内提高甘蔗收购价以及 产区制糖企业推迟开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糖 价出现大幅度上涨,最高达到 4300 元 /吨。年波动达到 1800 元 /吨,涨幅为 69%。 农畜产品 分册 2021 年度报告中国期货市场 年度 报告 7 7 2006 年 1 月 6 日起郑商所白糖期货开始交易,期现价格走势的联动性非常明显,尽管后来糖价创 出历史新高,整体波动区间显著上行,但价格高 /低点间隔 4、 5 年循环出现的规律依然存在。 二、产量增减带来期糖牛熊交替 图 1-2. 郑商所白糖指数长期走势图 资料来源:文华财经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回顾以往市场表现,糖价牛熊行情交替与食糖供需形势密不可分。由于食糖消费逐年稳步增长, 所以食糖产量的增减是推动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国内白糖期货于 2006 年 1 月挂牌上市,至 2019 年 经历了三次熊市( 20062008 年、 20112014 年、 20172018 年)和两次牛市( 20092010 年、 20152016 年)。 第一次熊市: 2006 年初白糖期货上市伊始,正值国内食糖连续第三年减产,市场大肆推高糖价。 为稳定价格、保证市场需求,国家在当年累计抛储百万吨,加上 2006/07 年度国内开始进入增产周 农畜产品 分册 2021 年度报告中国期货市场 年度 报告 8 8 期,且国际糖价也冲高回落,到当年 9 月份,期货糖价回落至 3200 元,较高点几乎跌去一半。 2007 年糖价走势相对平淡,波幅较 2006 年明显收敛,只是糖价在回落至 3400 附近时引发政策收储,虽然 当年收储数量不大,但对提振市场信心有帮助,当年四季度糖价回到 4000 元上下波动。 2008 年迎来 第三年增产,虽然当年 2 月份曾因南方产区出现罕见的冰冻天气而刺激糖价一度 飙升至 4800 元,但 随着全年产量创历史新高的局面日益明朗,糖价重新回到四千元下方。而且,由于美国次贷危机逐渐 显现,糖价跟随其他大宗商品持续下行, 10 月国庆长假之后一路跳水,最低下探至 2800 元左右。 第一次牛市: 2009 年国内外食糖重新开始减产周期,且美国政府推出 QE 量化宽松刺激政策,中 国也出台四万亿的利好措施,国内外糖价迎来新一轮牛市行情。到 2009 年底,郑糖期货价格上摸至 5600 元,较年初几乎翻一倍。 2010 年国内食糖继续减产,巴西、泰国的食糖产量及预期, 全球食糖 市场的供给 缺口 扩大至 940 万吨(原糖值),这也是继 2008/09 制糖年出现 1170 万吨的供给缺口之 后的第二个供小于求的年份。 供需矛盾尖锐加上美国继续推出货币刺激政策,国际糖价再创新高,国 内糖价也跟随走高,政策抛储不但未能缓和上涨速度,反而造成供应紧张的预期, 11 月份糖价突破了 七千元。 第二次熊市: 2011 年国内外食糖迎来增产周期,年初经历惯性冲高之后进入宽幅震荡,国内政策 抛储力度进一步加强,进口规模也有所扩大,当年国内食糖总供应量较上一年增加 40 万吨。随着供 需形势的转变,糖价也出现牛熊市场交替的拐点。 2012 年起白糖市场正式进入熊市 ,尽管国内政策由 抛储转为收储,但仅刺激价格出现短暂反弹,未能扭转下跌趋势。而且,人为造成国内糖价一度大大 高于国际市场,配额外高关税进口也有可观利润,于是 2011/12 年度外糖进口量由上年度 207 万吨大 增至 426 万吨。加上国内食糖产量增加了 106 万吨,于是供应压力导致糖价回到 5000 元附近寻找支 农畜产品 分册 2021 年度报告中国期货市场 年度 报告 9 9 撑。 2013、 2014 年食糖继续增产,进口量也维持在 400 万吨上下徘徊,市场总供应量则分别接近 1600、 1800 万吨。虽然 2013 年国家收储数量达到空前的 180 万吨,但无法改变供应过剩的事实,反 而使得国内外食糖价差继续 扩大,进口量居高不下。 第二次牛市: 2015 年国内糖价由熊市向牛市转变,由于 2014/15 年度食糖减产 280 万吨,且外糖 进口量受到有效控制,国内食糖供应形势向利多倾斜。 2016 年国内糖价进入本轮牛市的第二年, 2015/16 年度食糖产量创出 870 万吨的新低,且外糖进口量继续受到有效控制,国内食糖供应形势倾 向利多。不过,由于销售形势相对低迷,糖价上涨走势并不顺利。而且,国家恢复抛储调控,供应缺 口被有效弥补。 第三次熊市: 2017 年国内食糖进入增产周期,全球市场也由短缺向过剩转化,国内外糖价都结束 上涨趋势转为回 调。 2016 年 12 月抛储行为打破了此前在榨季不会抛储的预期,也为贯穿 2016/17 制 糖年度的政策抛储做好了铺垫。 2017 年 5 月下旬商务部公布对进口食糖征收保障特别关税,郑糖价格 当日高开低走,外糖持续下跌使得提高关税的作用大大降低。进入 2018 年以后,国内糖价整体下 行,特别是期货价格走势更弱。国内食糖连续第二年增产,而销售形势不乐观。此外,国际市场面临 严重过剩,印度、泰国食糖产量创出新纪录,巴西减产的影响被抵消,国际糖价也创下 2015 年 10 月 份以来的新低。 进入 2019 年之后,国内糖价止跌回升。但是,没有像以 前那样再次出现牛熊循环。一方面国内 食糖继续小幅增产,且 即将取消进口糖特别保障关税 的传闻令糖价承压。但另一方面,广西推迟糖 厂兑付甘蔗收购款,并且实施临时收储,大大缓解了糖厂的资金压力。且下调增值税令 3 月食糖销量 创历史单月新高对糖价有利好刺激。 特别是,国 际食糖可能在 2019/20 年度、 2020/21 年度存在 350 农畜产品 分册 2021 年度报告中国期货市场 年度 报告 10 10 万吨、 600 万吨供应缺口的预期对糖价构成长期支撑。但是,在供需形势向利多转变过程中,因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糖价大幅走低。巴西甘蔗制糖比例大幅上升,巴西食糖增产近千万吨。而且, 2020/21 年度预 计泰国、欧盟等食糖减产,但印度、巴西食糖产量仍将达到历史较高水平。这样,全 球食糖供需可能大致平衡,糖价缺乏大涨暴跌的基础。 三、 2020 年白糖期货行情回顾 图 1-3. 2020 年白糖指数走势图 资料来源:文华财经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一)第一阶段( 2020 年 14 月):糖价回落探底 在 1 月中旬之前,印度、泰国食糖大幅减产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国际糖价不断走高,郑糖主力合 约也一度上涨到 5900 元上方。不过,此后因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国内期货糖价回落调整。而国际 糖价继续走高, ICE 原糖价格在 2 月中旬曾达到 15 美分以上,春节后郑糖快速反弹,主力合约在 5800 元附近波动多日。接着,因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糖价冲高回落,郑糖也跟随外糖一起回 农畜产品 分册 2021 年度报告中国期货市场 年度 报告 11 11 调。为了防止疫情传播,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发布“居家令”,食糖消费萎缩。并且,国际原油价格 因需求下降而大幅走低,刺激巴西提高甘蔗制糖比例,巴西食糖增产势头强劲。除了国际糖价下跌造 成的利空影响之外,国内大量进口糖浆,且实施三年的配额外进口糖特别保障措施即将到期,这些因 素 也给糖价带来压力。到四月底前后, ICE 原糖价格下探至 10 美分以下,郑糖主力合约一度跌破 4800 元。 (二) 第二阶段( 2020 年 58 月):糖价底部震荡 此后,多国为重振经济出台了力度可观的刺激措施,原油及股市回升带动糖价反弹。因出口 增长及新冠疫情日益严峻, 5、 6 月份巴西桑托斯港食糖外运受阻,大量船只滞留。而各国陆续解除对 居民出现的限制,食糖需求增长,部分地区出现供应趋紧的情况,对国际糖价有支持, ICE 原糖主力 合约价格在进入 6 月份之后回升到 12 美分以上。郑糖主力合约在四月底止跌后转为震荡整理,主力 合 约在 49005200 元区间内波动。现货价格相对坚挺对期货价格有支持作用,而配额外进口关税下调 使得外糖冲击的影响增大,郑糖反弹空间受到抑制。 国内 6 月份进口糖数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市场重点关注对配额外进口糖政策的调整。 7、 8 月份郑 糖继续震荡反复, 国际糖价走势因巴西食糖增产势头强劲以及泰国、欧盟、俄罗斯食糖减产而存在 较大不确定性,而国内市场因销售形势逐渐好转以及 7 月份进口糖数量意外减少带来利多支持。 农畜产品 分册 2021 年度报告中国期货市场 年度 报告 12 12 (三) 第三阶段( 2020 年 9 月以后):糖价冲高回落 震荡加剧 9 月份郑糖走势冲高回落,主力合约在 5300 元上 方遇阻,而 5200 元附近有获得支撑的迹象。现 货销售旺季对糖价有支持作用,而外糖进口增加以及宏观面的系统性风险则带来利空影响。全球食糖 增产前景强烈,但消费恢复部分抵消增产压力。气象机构预测“拉尼娜”现象可能会持续到今年冬 季,未来食糖生产形势存在不确定性。原油价格波动以及美元汇率变化也将影响糖厂生产的热情,在 增产预期已被消化的背景下,糖价可能维持震荡格局。 10 月份郑糖走势冲高回落,主力合约在距 5400 元仅咫尺之遥的地方遇阻,随后震荡下行,国庆节后的升幅被全部回吐。国内糖价冲高主要受国 际糖价走强的带动,而随着消费 旺季结束,新糖陆续上市导致供需形势发生转变,特别是外糖及糖浆 进口增加带来利空影响。 11 月初在广西召开全国糖会,预期 2020/21 年度食糖小幅增产令糖价继续走 弱。不过,气象机构预测“拉尼娜”现象会持续到今年冬季,我国南方地区冬季可能出现低温冻害, 降雨也可能同比增加,这对未来食糖生产构成潜在威胁。此外,国际市场食糖可能存在小幅缺口的预 期对糖价也有望提供支持。 第二部分 2020/21 年度全球食糖或有所短缺 一、 2019/20 年度供需先松后紧 2019/20 年度全球食糖供需形势演变极具戏剧性。在 2019 年末期,专业机构普遍预期全球食糖将 会出现数百万吨的供应缺口,泰国、印度等国受不利天气的影响而显著减产,而巴西食糖产量可能与 上年大体相当,但食糖消费会维持稳定增长的势头。不过,在 2020 年 2 月中旬前后,全球突然爆发 新冠疫情,很多地区实施“居家令”,集会、演出、体育赛事等团体活动大部分被取消,旅行人数也 农畜产品 分册 2021 年度报告中国期货市场 年度 报告 13 13 急剧减少,食糖消费预期会下降 5%左右。此外,受国际原油价格深幅下跌以及本国货币大幅贬值的 影响,巴西糖厂提高甘蔗制糖比例,预计 2020 年食糖产量可能会增加 1000 万吨。 这样,全球食糖供 需形势由短缺向过剩转变, ICE 原糖价格一度跌破 10 美分 /磅下探至十余年来的低点。 此后,多国为重振经济出台了力度可观的刺激措施,原油及股市回升带动糖价反弹。因出口增长 及新冠疫情日益严峻, 5、 6 月份巴西桑托斯港食糖外运受阻,大量船只滞留。而各国陆续解除对居民 出现的限制,食糖需求增长,特别是部分地区前期因疫情阻碍食糖进口,库存薄弱亟待补充,对国际 糖价有支持, ICE 原糖主力合约价格在进入 6 月份之后回升到 12 美分以上。泰国、印度食糖总共同比 减产约 1200 万吨,虽然巴西增产势头强劲,但全球供应并未显 著增长,而且食糖消费也没有如预期 那样达到数百万吨的减幅。这种转变推动糖价脱离底部回升。 进入三季度之后,泰国、欧盟、俄罗斯等地区食糖减产预期强烈,抵消印度食糖即将出现恢复性 增产的压力。而且,印度迟迟不能落实 2020/21 年度食糖出口补贴,市场预期印度糖出口量可能会显 著减少。而全球消费恢复增长的可能性增大,这样出现供应缺口的担忧使得 ICE 原糖近月合约价格回 到 15 美分以上。 二、 2020/21 年度预计供需缺口稍有扩大 虽然 2021 年巴西食糖产量很可能继续保持在历史高位附近,但随着消费的增加,供应缺口或许 还会扩大。据囯际糖业组织( ISO )在 11 月中旬预测, 2019/20 年度全球食糖过剩 190 万吨, 2020/21 年度可能出现 350 万吨的供应缺口。预计 2020/21 年度食糖产量 1.711 亿吨,消费量为 1.746 亿吨, 较上年增加 2.9%。 农畜产品 分册 2021 年度报告中国期货市场 年度 报告 14 14 导致 2020/21 年度供需形势存在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一是产区天气,特别是巴西、印度、泰国 等主要产糖国的天气,这将决定全球食糖总体产量的多寡;二是印度食糖出口补贴政策最终能否落 实,这对于全球食糖贸易量有 相当大的影响。 图 2-1. 全球主要产糖国(地区)产量形势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 USDA)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一)巴西食糖 2021 年产量预计稳中有降 2020 年巴西食糖预计大幅增产 1000 万吨,甘蔗制糖比例显著增加是主要原因。据 巴西制糖工业 协会组织 Unica 统计 , 截至 11 月 上半月, 巴西甘蔗主产区 中南部地区产糖量为 3766 万吨,较上年 同期增长 1159 万吨,增幅达 44.46%。 且 4-11 月份累计食糖出口量已经超过 2500 万吨。 自 4 月 1 日以来, 巴西中南部地区甘蔗压榨量为 5.8573 亿 吨,较上年同期 增加 3.69%。 累计的 甘 蔗 制 糖的比例为 46.49%,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 34.8%。 2020 年巴西食糖较上年增产 1000 万吨的目标已经超额实现,甘蔗制糖比例大幅提高是主要原 因。目前看, 2021 年制糖比例继续提升的空间很小,且主产区长期干旱对甘蔗生长不利,甘蔗产量恐 农畜产品 分册 2021 年度报告中国期货市场 年度 报告 15 15 怕会有所下降。所以,市场普遍预期 2021 年巴西食糖产量较 2020 年稳中有降。减幅与产区天气、原 油价格以及巴西货币汇率都有关系。 图 2-2. 巴西甘蔗制糖比例由低转高 资料来源: Unica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二) 印度糖产量预计恢复性增长 2021 年印度食糖产量预期会恢复到 3200 万吨左右,季风降雨及时,以及甘蔗种植面积增加是重 要因素。据印度糖业协会( ISMA)的统计,截至 12 月 15 日,印度 2020/21 榨季已有 460 家糖厂开 榨,同比增加 48 家,已产糖 738 万吨,同比增加 61%。 印度国内食糖消费量大约为 2600 万吨,这样可能会出现 500 万吨的过剩。 印度 政府已 表示 提供 3500 亿卢比的食糖出口补贴,用于出口 600 万吨的食糖,这将有助于消化结转的供过于求的食糖库 存 。 农畜产品 分册 2021 年度报告中国期货市场 年度 报告 16 16 图 2-3. 印度食糖产量及出口形势 资料来源: Wind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三 、国内食糖继续增产 外糖进口显著增加 (一) 2020/21 年度食糖可能小幅增产 2019/20 年度国内食糖小幅减产,由 上个制糖期产糖 1076.04 万吨下降至 1041.51 万吨。其中,甘 蔗糖产量由 944.5 万吨降至 902.23 万吨,甜菜糖产量则由 131.54 万吨增至 139.28 万吨。开榨前期甘 蔗糖分偏高,不少糖厂提前开榨令 11、 12 月食糖产量同比大增。但这也导致生产季后期甘蔗有限, 3、 4 月份产量显著低于往年同期。 农畜产品 分册 2021 年度报告中国期货市场 年度 报告 17 17 图 2-4. 国内食 糖生产进度 资料来源:中糖协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2020/21 年度预计国内食糖产量将达到 1050 万吨,甜菜糖增产是主要原因,且增产集中在内蒙古 地区。而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因糖料作物种植面积有所下降预计导致食糖减产,传统甘蔗产区仅云 南预期有所增产。 11 月初在广西召开全国糖会,对于 2020/21 年度全国食糖生产形势的预测如下: 表 2-1:2020 年糖料种植面积及 2020/21 年度食糖产量预计 省区 2020 年糖料种植面积 2019/20 年度预计产糖量 全国合计 2082 1050 广东 144 65 广西 1120 600 云南 440 220 海南 26 12 其他 5 2 黑龙江 6 1.5 农畜产品 分册 2021 年度报告中国期货市场 年度 报告 18 18 新疆 102 60 内蒙古 230 85 其他 9 4.5 数据来源:中糖协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单位 :万亩、万吨 (二)外糖进口增幅较大 2020 年外糖进口先慢后快,由于实施三年的配额外进口糖特别保障措施于今年 5 月下旬到期,在 此之前进口速度较缓慢,在特别关税停止征收之后进口糖数量逐渐增加。据海关统计, 今年 1-11 月 份我国累计进口糖 436 万吨,同比增加 118 万吨,同比增长 37.1%。 其中, 10 月份我国进口糖 88 万 吨,同比上年同期增加 43 万吨,同比增长 94.3%,创下历史单月进口量的新高 。 此外, 2020 年 111 月份糖浆进口量达到 97.15 万吨,同比增加 84.33 万吨,增幅达 658%。其 中, 11 月份进 口量为 11.63 万吨,同比增加 8.35 万吨。 导致食糖及糖浆大量进口的重要原因在于国内糖价明显高于国际糖价,以配额内进口糖为例, 2019 年国内外平均价差为 2126 元, 2020 年 111 月平均价差为 1599 元。可见,进口糖利润虽在下 降,但仍远高于 国产糖,只有在进口利润大幅萎缩之后,进口糖数量才可能真正得到控制。考虑到国 内糖料收购价格的现状,国产糖价格难以向下跟进口糖接轨,只有在国际糖价显著上涨之后,国内外 价差才有望收敛至较为合理的水平。 农畜产品 分册 2021 年度报告中国期货市场 年度 报告 19 19 图 2-5. 国内糖价与进口成本价差 资料来源:文华财经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图 2-6. 中国近年食糖进口形势 资料来源:中糖协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农畜产品 分册 2021 年度报告中国期货市场 年度 报告 20 20 四 、国内含糖食品产量整体下降 图 2-7. 中国近年 含 糖 食品生产 形势 资料来源: Wind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据有关部门统计,进入 2020 年以来碳酸饮料及乳制品产量同比有所增加,其他如糖果、果汁、 软饮料等主要含糖食品都有不同程度减产。 2020 年 110 月份,乳制品累计产量同比增加了 2.6%,软 饮料则减产 8%。 16 月份,碳酸饮料累计产量同比增加 3%,糖果减产 20.8%,果汁及果汁饮料减产 10.3%,冷冻饮品减产 10.6%,罐头减产 18%。 2020 年含糖食品产量减少部分是受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人们外出旅行、聚会以及观看体育赛 事、文艺演出等行为都有所下降,对于快消食品的需求减少。 2021 年这部分需求有望恢复,但出于 健 康原因对于含糖食品消费习惯的改变恐怕依然存在。再考虑到替代甜味剂挤占食糖份额,整体看国内 食糖消费恐怕已到顶点。 农畜产品 分册 2021 年度报告中国期货市场 年度 报告 21 21 第三部分 供需平衡表预测及解析 一、国内食糖供需 形势预测 表 3-1:中国食糖供需 形势 (万吨) 2016/17 年度 2017/18 年度 2018/19 年度 2019/20 年度 2020/21 年度 (预测) 国内产量 929 1031 1076 1042 1050 国产糖结转库 存 60 58 45 35 57 进口量 230 243 324 375 350 政策抛储 109 - - - 40 消费量 1520 1520 1520 1500 1530 供应 -消费 -192 -188 -75 -48 -33 数据来源:中糖协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中国国内食糖生产 2019/20 年度较上年小幅减产,在 2016/17、 2017/18、 2018/19 年度连续增产 之后,表面上是进入减产周期,但 2020/21 年度预计将再次增产,尽管增幅较小,但以往 24 年增 产、减产周期交替的规律可能被打破。而且,自 2017/18 年度以来食糖产量稳定在 10001100 万吨, 2020/21 年度依然有很大可能会继续保持在这个水平。 外糖进口是弥补国内食糖供需缺口的重要手段。 2020 年 5 月下旬配额外进口糖特别保障措施结 束,关税税率恢复到 2017 年 5 月之前的水平( 50%),进口成本下降刺激进口糖增加。影响食糖进口 农畜产品 分册 2021 年度报告中国期货市场 年度 报告 22 22 量的主要因素是国内外价差及政策监管,目前看 2020/21 年度进口规模可能继续保持在 300400 万吨 之间。 国储糖也是调控市 场供需的重要手段,而且目前国储糖数量庞大,能够保证国内食糖不会出现明 显短缺。 9 月份国家发改委等公布了 中央储备糖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 进一步明确了在出现 以下情况时才能动用中央储备糖: 全国或部分地区食糖明显供不应求或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发生重 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需要动用中央储备糖的;国务院认为需要动用中央储备糖的其他情形。 其 次,将以前储备糖轮换频率由 5 年(原糖)、 15 个月(白糖)调整为原糖年度轮换 1520%,白糖每 年轮换一次。还有,取消了原来对于原糖储存时间一般不超过 7 年,白糖储存时间不超过 18 个月的 规定。新的储备糖管理办法提高了政策管理的透明度,对于动用中央储备糖的条件以及轮换频率的说 明减少了市场对于国储动向不明的担忧,且有望提高必要时储备糖投放的速度,增强调控效果。 2020/21 年度国内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