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2020年 中国BTK抑制剂行业短报告 2020 China BTK Inhibitor Short Report 2020年中国BTK阻害剤業界 概览标签:BTK抑制剂、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 Ibrutinib、Acalabrutinib、Zanubrutinib、Tirabrutinib 报告主要作者:裴兰君 2020/07 报告提供的任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文字、图表、图像等)均系 头豹研究院独有的高度机密性文件(在报告中另行标明出处者除外)。 未经头豹研究院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复制、再造 、传播、出版、引用、改编、汇编本报告内容,若有违反上述约定的行 为发生,头豹研究院保留采取法律措施,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权利。头 豹研究院开展的所有商业活动均使用“头豹研究院”或“头豹”的商号、商标 ,头豹研究院无任何前述名称之外的其他分支机构,也未授权或聘用其 他任何第三方代表头豹研究院开展商业活动2 2020 LeadLeo BTK全称Brutons tyrosine kinase,布鲁顿酪氨酸蛋白激酶,是胞浆内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TEC家族中的一员。BTK仅表达于分化阶段的B细胞,在T细胞或正常浆细胞中不表达, BTK是BCR(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信号通路的关键激酶,在B细胞生长发育、增殖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BTK异常可能诱发癌症或自体免疫疾病。BTK抑制剂是一类可与 BTK共价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通过与BTK结合并抑制其活性。现阶段,全球范围内共获批了4款BTK抑制剂,分别为强生和艾伯维共同研发的Ibrutinib、阿斯利康的 Acalabrutinib、百济神州的Zanubrutinib以及小野制药和吉列德合作开发的Tirabrutinib。在中国上市的BTK抑制剂仅有Ibrutinib和Zanubrutinib,预计中国BTK抑制剂行业市场 规模将快速增长,到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98.9亿元人民币。 自身免疫性疾病适应症将BTK抑制剂推向新的市场高度 已上市的BTK抑制剂适应症集中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套细胞淋巴瘤与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第一代BTK抑制剂缺乏特异性,因此无法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 病的治疗。第二代BTK抑制剂选择性更高,类风湿关节炎为第二代BTK抑制剂试验中最常检测的适应症,BTK抑制剂研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将为多种自身免疫性 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淋巴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需求持续增加 目前,中国淋巴瘤发病率约为6.3/1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约为9万人,发病率年增长率为5%-7%。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的发 病率均在0.1%-0.3%之间,预计到2024年,以上三种疾病的发病人数分别为612.0万、397.1万、676.3万人。肿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人数的增加,将带来药物 需求的增长。 国产BTK抑制剂药物加速上市 中国布局BTK抑制剂的企业数量较少,从研发进展来看,进展最快的是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2020年6月3日获NMPA批准上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 的成人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和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其次是诺诚健华的奥布替 尼,用于治疗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2019年12月,NMPA已受理奥布替尼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的新药 上市申请。 企业推荐: 百济神州、诺诚健华 概览摘要3 2020 LeadLeo 名词解释 - 05 BTK抑制剂定义与作用机制 - 07 全球已上市BTK抑制剂简介 - 08 药物获批与销售概况 - 08 药物疗效与安全性对比 - 09 全球在研BTK抑制剂简介 - 10 中国企业BTK抑制剂布局 - 11 中国BTK抑制剂行业市场规模 - 12 中国双特异性抗体行业投资企业推荐 - 13 百济神州 - 13 诺诚健华 - 15 方法论 - 17 法律声明 - 18 目录4 2020 LeadLeo Terms - 05 Mechanism of BTK Inhibitor - 07 Globally Listed BTK Inhibitor Overview - 08 Overview of Approval and Sales - 08 Comparison of BTK Inhibitors Efficacy and Safety - 09 Overview of BTK Inhibitor in Clinical Stage Worldwide - 10 China BTK Inhibitor Industry Research Status - 11 China BTK Inhibitor Industry Market Size - 12 China BTK Inhibitor Valuable Enterprise Recommendation - 13 BeiGene - 13 INNOCARE - 15 Methodology - 17 Legal Statement - 18 目录5 2020 LeadLeo 靶点:药物治疗针对的目标分子,通常在疾病的病理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药物通过抑制或激活该目标分子的生物活性产生临床药效。 分子靶向药物: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主要针对恶性肿瘤病理生理发生、发展的关键靶点进行治疗干预。 B细胞:也称为B淋巴细胞,是一种淋巴细胞亚型的白细胞,通过分泌抗体在适应性免疫系统的体液免疫成分中起作用。 PI3K: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磷脂酰肌醇3-激酶,一种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与部分癌基因的产物相关,本身具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活性,也具有磷脂酰肌 醇激酶的活性。 PIP2:Phosphatidylinositol(4,5)bisphosphate,磷脂酰肌醇二磷酸,可被激素或细胞因子受体介导活化的磷酸脂酶C(PLC)水解为第二信使分子肌醇三磷酸(IP3)和 二酰基甘油(DAG)参与信号传递。 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上皮生长因子受体,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胶质细胞、角质细胞等细胞表面,EGFR信号通路对细胞的 生长、增殖和分化等生理过程发挥重要的作用。 MCL:Mantle Cell Lymphoma,套细胞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最常见的表现是淋巴结肿大,经常伴随全身症状。 CLL: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种原发于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肿瘤细胞为单克隆的B淋巴细胞,形态类似正常成熟的小淋巴细胞,蓄积 于血液、骨髓及淋巴组织中。 SLL: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原发于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癌细胞在骨髓中呈现后会进入血细胞。 WM:Waldenstrms Macroglobulinemia,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由小B淋巴细胞、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的淋巴瘤,常常侵犯骨髓,也可侵犯淋巴结和脾脏。 MZI:Marginal Zone Lymphomas,边缘区淋巴瘤,一种较为常见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PCNSL: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在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人群中的发病率显 著高于正常人群。该病病理上为浸润整个脑实质、脊髓及软脑膜等多个部位的弥漫性病变。 RA:Rheumatoid Arthritis,类风湿关节炎,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滑膜增生、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及关节软骨和骨基质破坏为主要特征,病变呈对称性、破坏 性发展,最终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NMPA: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名词解释(1/26 2020 LeadLeo SLE: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系统性红斑狼疮,人类自身免疫系统失败引起的慢性炎症,身体组织被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可导致严重器官并发症甚至死亡。常 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和肿胀、发烧、胸痛、脱发、口腔溃疡、淋巴结肿大、疲劳和皮疹。 MS:Multiple Sclerosis,多发性硬化症,一种受免疫系统攻击,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病变,使信号在大脑和身体之间传播变得困难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PV:Pemphigus Vulgaris,寻常型天疱疮,一组由表皮内棘层松解引起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 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美国国会即联邦政府授权,是美国专门从事食品与药品管理的最高执法机关,亦是国际医疗审核权 威机构。 EMA: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欧洲药品管理局,欧盟医药产品的审评机构。 IND: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Application,新药研究申请,开始人体临床试验之前所需的申请及批准过程。 NDA:New Drug Application,新药上市许可申请,临床试验结束之后,药物申请者可提交NDA,申请批准药物销售。 临床试验:验证或发现试验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以确定该药物治疗价值及安全性的调查研究。 名词解释(2/27 2020 LeadLeo 8 2020 LeadLeo BTK抑制剂定义与作用机制 BTK异常可能诱发癌症或自体免疫疾病,BTK抑制剂是一类可与B T K共价结合的小分子化 合物,通过与BTK结合并抑制其活性 来源:CNKI,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BTK全称Brutons tyrosine kinase,布鲁顿酪氨酸蛋白激酶,是胞浆内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TEC家族中的一员。BTK仅表达于分化阶段的B细胞,在T细胞或正常浆细胞中不表 达,BTK是BCR(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信号通路的关键激酶,在B细胞生长发育、增殖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BCR信号通路是B细胞发育的关键,也与多种B细胞相关肿瘤与 实体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BTK异常可能诱发癌症或自体免疫疾病。BTK抑制剂是一类可与BTK共价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通过与BTK结合并抑制其活性。 BTK活化过程示意图 BTK抑制剂在B细胞癌症中的作用机制 BCR 信号 BTK无法向BCR通路传导信号 B细胞粘附和运动受损 BTK抑制剂与 BTK选择性结合 B细胞肿瘤萎缩 或消失 B细胞癌中的B细胞受体信号传导 BTK抑制剂治疗B细胞癌症 抗原 B细胞抗 原受体 B细胞膜 增殖 BCR 信号 过度磷酸化信号级联 B细胞活性上调 BTK活化与 活动增强 分化 转移 B细胞肿瘤增长 B细胞抗 原受体 抗原 BTK抑制剂 PI3K PIP2 PIP3 cBTK mBTK Lyn Syk BLNK IKK PLC- PIP2 DAG IP3 PKC Ca2+ MEK/ERK P38 MAPK JNK/SAPK NF-KB STAT3 BAP-135 细胞增殖、存活、分化、血管新生、抗原表达、细胞因子合成等 胞内 细胞膜上的一些受体接收到相 应配体的刺激被激活,活化的 受体会募集并磷酸化胞内的信 号转导激酶PI3K 磷酸化的PI3K将膜 上的PIP2转化为第 2信使PIP3 PIP3结合到BTK的PH 结构域,BTK随后被 募集至细胞膜 BTK Tyr-551 残基被Syk和 Lyn激酶磷酸 化,BTK接着 在 Tyr-223 残 基进行自磷 酸化反应, 从而具备生 理活性 活化的BTK进而与衔接蛋白 BLNK结合,生成的复合物 随后活化PLC-2 进而引发级联反应最 终导致细胞内持续的 钙离子内流,并间接 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如 MEK/ERK、p38 MAPK、 NK/SAPK通路9 2020 LeadLeo 全球已上市BTK抑制剂简介(1/2)药物获批与销售概况 全球范围内共获批了4款B T K抑制剂,分别为强生和艾伯维共同研发的I b r u t i n i b、阿斯利 康的Acalabrutinib、百济神州的Zanubrutinib以及小野制药的Tirabrutinib 截至2020年6月,全球范围内共获批了4款BTK抑制剂,分别为强生和艾伯维共同研发的Ibrutinib(伊布替尼)、阿斯利康的Acalabrutinib(阿卡替尼)、百济神州的 Zanubrutinib(泽布替尼)以及小野制药和吉列德合作开发的Tirabrutinib。 药品名称 公司 获批上市日期 获批适应症 月用药费用 全球销售额(亿美元) Ibrutinib + 美国:2013.11 MCL, CLL/SLL, WM, MZI, cGVHD 14,918美元 中国:2017.08 MCL, CLL/SLL, WM 医保报销前: 22,680元人民币 医保报销后: 8,000元人民币 Acalabrutinib 美国:2017.10 MCL 14,896美元 美国:2019.11 CLL/SLL 14,896美元 Zanubrutinib 美国:2019.11 MCL 13,114美元 2019年美国市场销售额72万美元 中国:2020.06 MCL, CLL/SLL 赠药前: 22,600元人民币 赠药后: 8,000元人民币 Tirabrutinib 日本: 2020.03 PCNSL - - 全球已上市4款BTK抑制剂概况 2.00 14.43 30.83 44.66 62.05 80.85 0 20 40 60 80 100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0.03 0.62 1.64 0.0 1.0 2.0 2017 2018 2019 来源:诺诚健华招股书,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10 2020 LeadLeo 全球已上市BTK抑制剂简介(2/2)药物疗效与安全性对比 从作用机制来看,B T K抑制剂可分为两类:不可逆抑制剂和可逆抑制剂,不可逆抑制剂 可提高药物利用效率,可逆抑制剂相较于不可逆抑制剂副作用可能较小 从作用机制来看,BTK抑制剂可分为两类:不可逆抑制剂和可逆抑制剂,不可逆抑制剂理论上可彻底阻断信号通路,提高药物利用效率,可逆抑制剂对靶点蛋白不会造成永 久破坏,副作用相较于不可逆抑制剂可能较小。Ibrutinib作为第一个上市的BTK抑制剂,销量强劲,但其不足在于是多激酶靶点抑制剂,易脱靶到其他靶点,容易引起出血、 皮疹、腹泻及房颤等副作用,后续BTK抑制剂基于更优选择性的思路设计。已上市4款BTK抑制剂均为不可逆共价抑制剂。 全球已上市4款BTK抑制剂疗效与安全性对比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分类 Ibrutinib Acalabrutinib Zanubrutinib Tirabrutinib 分子式 主要脱靶靶标 ITK、EGFR、TEC、BMX Minimal ITK(弱) TEC(弱) ORR 二线MCL 65.8% 81.0% 84.0% - 一线CLL/SLL 85.0% 86.0% 96.7% - 副作用 出血(%)(所有级别) 50% 31% 25% - 腹泻(%)(所有级别) 54% 31% 23% 21% 疲劳(%)(所有级别) 50% 27% 18% 恶心(%)(所有级别) 33% 18% - 15% 头疼(%)(所有级别) - 38% - - 54% 50% 31% 25% 27% 18% 38% 50% 33% 23% 18% 21% 1511 2020 LeadLeo 全球在研BTK抑制剂简介 第一代B T K抑制剂缺乏特异性,因此无法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第二代B T K抑制剂 将为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BTK异常可能诱发癌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BTK抑制剂可通过与BTK结合抑制其活性,因此,BTK抑制剂适应症范围广,可用于治疗B细胞癌症以及B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 病,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套细胞淋巴瘤、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天疱疮等。 全球企业BTK抑制剂布局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适应症 华氏巨球蛋白 血症 (WM) 慢性淋巴细胞 白血病 (CLL) 套细胞淋巴瘤 (MCL) 小淋巴细胞性 淋巴瘤 (SLL) 边缘区淋巴瘤 (MZL) 原发性中枢神 经系统淋巴瘤 (PCNSL) 类风湿关节炎 (RA) 系统性红斑 狼疮 (SLE) 多发性硬化 (MS) 寻常型天疱疮 (PV) 临床I期 临床II期 临床III期 申请上市 批准上市 自身免疫性疾病 B细胞癌症 SLE为BT K抑制剂治疗的第二常见适应症 RA为BT K抑制剂治疗的第一常见适应症 第一代BTK抑制剂缺乏特异性,因此无法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12 2020 LeadLeo 中国企业BTK抑制剂布局 中国布局B T K抑制剂的企业数量较少,从研发进展来看,进展最快的是百济神州的泽布 替尼,其次是诺诚健华的奥布替尼 中国布局BTK抑制剂的企业数量较少,从研发进展来看,进展最快的是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2020年6月3日获NMPA批准上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套细胞 淋巴瘤(MCL)患者和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其次是诺诚健华的奥布替尼,用于治疗肿瘤及自身免 疫性疾病,2019年12月,NMPA已受理奥布替尼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的新药上市申请。 中国企业BTK抑制剂临床阶段与竞争力分析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华氏巨球蛋白血 症 (WM) 慢性淋巴细胞白 血病 (CLL) 套细胞淋巴瘤 (MCL) 小淋巴细胞性淋 巴瘤 (SLL) 滤泡性淋巴瘤 (FL) 类风湿关节炎 (RA)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竞争力 百济神州 诺诚健华 赛林泰 艾森生物 导明医药 恒瑞医药 人福医药 亨利医药 迈度医药 必贝特 I期 临床前 申请上市 申请上市 已上市 已上市 已上市 II期 II期 申请上市 申请上市 I/II期 I/II期 I/II期 I期 I期 I期 I期 I期 I期 I期 I期 临床前 临床前 临床前 临床前 临床前13 2020 LeadLeo 14 2020 LeadLeo 中国BTK抑制剂行业市场规模 根据销售端预测,2 0 2 0年- 2 0 2 4年,中国B T K抑制剂行业市场规模将由1 4 . 1亿元人民币 增长至98.9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1.7%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BTK抑制剂行业市场规模(按销售额预测),2018-2024年预测 亿人民币 截至目前,在中国上市的BTK抑制剂仅有2017年8月获批的伊布替尼(用于单药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套 细胞淋巴瘤患者)和2020年6月获批的泽布替尼,2019年伊布替尼中国样本公立医院和连锁药店销售额合计3亿人民币,加入未被收录统计的中小医院和私立医院,预计全国 销售额不超过5亿人民币,不足全球销售额的1%。诺诚健华的奥布替尼于2019年11月向NMPA递交了上市申请,2020年有望获批上市,进一步拓宽中国BTK抑制剂市场规模。 根据销售端预测,2020年-2024年,中国BTK抑制剂行业市场规模将由14.1亿元人民币增长至98.9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1.7%。 3.8 5.0 14.1 28.3 49.5 70.7 98.9 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中国BTK抑制剂行业市场规模 年复合增长率 2018-2019年 30.3% 2020-2024年预测 81.7% 2017年8月,伊布替尼获批用于单 药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 巴细胞淋巴瘤(SLL)、套细胞淋 巴瘤患者) 2019年11月,诺诚健华的奥布 替尼向NMPA递交了上市申请, 大概率于2020年上市,将成为 第二款中国上市的本土企业研 发的BTK抑制剂 伴随BTK抑制剂研发技术的成熟、 优化,将有更多药物上市(适应症 范围涵盖肿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同时已上市BTK抑制剂获批更多适 应症,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15 2020 LeadLeo 公司名称:百济神州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0年 中国公司总部:中国北京 百济神州是处于商业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主要研发及商业化用于治疗癌症的创新型分子靶向及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多个候选药物已处于后期临床试验阶段,现今已发 展成全方位一体化的全球生物技术公司,其产品维达莎于2018年实现在中国的商业化供应,瑞复美于2018年获批用于治疗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二者均被纳入国 家医保目录。2019年,替雷丽珠单抗在中国获批上市,泽布替尼成为中国首个获得FDA批准的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 来源:百济神州公司官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BTK抑制剂行业投资企业推荐百济神州(1/2) 百济神州主要研发及商业化用于治疗癌症的创新型分子靶向及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产 品泽布替尼成为中国首个获得FDA批准的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 百济神州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在研状况例举 用法 主要适应症 临床申 请 Ia期临 床 Ib期临 床 II期临 床* II期临 床* III期临 床 上市 单药 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 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zanubrutinib对比伊布替尼 初治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zanubrutinib对比BR 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zanubrutinib对比伊布替尼 肺部窘迫新冠肺炎 联合用药+GAZYVA 复发/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 联合用药+TISLELIZUMAB 胶质母细胞瘤16 2020 LeadLeo 苏州生产基地:苏州生产基地设有研发中心以及生产工厂,能够实现小分子药物的研发、中试和 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以及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工艺研发、小试和中试等功能。 广州生产基地:与广州市政府共建,采用全球领先的现代化生产设备KUBio整体解决方案,支持 抗体药物在中国的临床研究及产业化。 与勃林格殷格翰合作生产:替雷利珠单抗由勃林格殷格翰位于上海的世界级生物制药生产基地生 产。 与康泰伦特合作生产:与康泰伦特达成了泽布替尼的生产协议。 百济神州收入状况 来源:百济神州公司官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BTK抑制剂行业投资企业推荐百济神州(2/2) 百济神州开发了癌症生物学自由平台,整合先进药物研发模式和过程,研发出分子靶 向药物、免疫肿瘤学疗法以及联合疗法 百济神州产品线丰富 分子靶向药物 在研的布鲁顿氏酪氨 酸激酶(BTK)小分 子抑制剂。 Zanubrutinib 由 百 济 神州自主研发,目前 正在全球及中国进行 广泛的关键性临床试 验项目,作为单药和 与其他疗法进行联合 用药治疗多种B细胞 恶性肿瘤 在研PARP1 和 PARP2小分子抑制 剂,目前在中国开 展作为单药治疗铂 敏感卵巢癌维持疗 法和BRCA胚系突 变卵巢癌的关键临 床试验。同时,正 在就单药和与替雷 利珠单抗联合治疗 多种实体恶性肿瘤 进行全球临床开发 在研新型具有RAF单 体和二聚体抑制活性 的小分子激酶抑制剂。 其作为单药或联合用 药治疗MAPK通路有 突变的癌症的一期临 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适应症包括第一代 BRAF抑制剂无效的 BRAF基因突变型和 KRAS/NRAS基因突变 型癌症 Zanubrutinib Pamiparib Lifirafenib 替雷丽珠单抗 人源性单克隆抗体, 属于一类被称为免疫 检查点抑制剂的肿瘤 免疫药物。替雷利珠 单抗是第一款由百济 神州的免疫肿瘤生物 平台研发的候选药物, 正作为单药疗法及联 合疗法开发针对一系 列实体瘤和血液肿瘤 治疗适应症 免疫肿瘤学疗法 0.24 1.31 2.23 2.30 0.67 2.05 2.54 1.98 4.28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2017 2018 2019 销售收入 合作收入 合计 销售收入逐年增加 强大的生产能力 亿美元17 2020 LeadLeo 公司名称:北京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5年 中国公司总部:中国北京 北京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诚健华”)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医药公司,拥有一体化生物医药平台,开发用于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同类 最佳或同类首创药物,并最终实现商业化。自主研发的一体化生物医药平台功能包括药物靶目标识别和验证、临床前评估、临床试验设计和执行、药物制造和质量控制, 以及商业化生产及销售。诺诚健华已拥有均衡的管线组合,候选药物均是针对经过验证的或新颖的生物通路,重点研发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两个治疗领域,其 中BTK抑制剂奥布替尼(ICP-022)的新药上市申请(NDA)已获NMPA受理。 来源:诺诚健华公司官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BTK抑制剂行业投资企业推荐诺诚健华(1/2) 诺诚健华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医药公司,拥有一体化生物医药平台,开发用于 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同类最佳或同类首创药物 诺诚健华BTK抑制剂研发状况 产品 适应症 全球权力 临床前 I期临床 II期临床 III期临床 新药申请日期 BTK 抑制 剂 复发难治CLL/SLL 2020年1月进入优先 审评 复发难治MCL 2020年3月进入优先 审评 复发难治MZL 复发难治CNSL 复发难治WM 复发难治非GCB DLBCL(双重突变) FL(联合用药) B细胞恶性肿瘤 SLE 美国研发状态18 2020 LeadLeo 科研与管理团队优势:施一公博士是诺诚健华的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与联合创始人。施一公博士是著名结构生物学家,主要运用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手段进行肿瘤发生和细胞调 亡的分子机制、与重大疾病相关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内生物大分子机器的结构与功能三个领域的研究。施一公博士任西湖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 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与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成员。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张泽民博士是著名癌症基因组专家,前美国GENENTECH、ROCHE公司生物信 息首席科学家,拥有60项美国专利以及众多欧洲专利。委员栗占国博士是知名风湿免疫疾病专家,亚太风湿病联盟(APLAR)主席、中国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分会主任委员。Arnold J. Levine博士是著名肿瘤学家,肿瘤抑制蛋白分子p53首次发现者,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终身荣誉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来源:诺诚健华官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BTK抑制剂行业投资企业推荐诺诚健华(2/2) 施一公博士是诺诚健华的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与联合创始人,诺诚健华科学顾问团队 涵盖结构生物学家、癌症基因组专家、风湿免疫疾病专家与肿瘤学家 诺诚健华核心技术产品优势 Pan-FGFR抑制剂: ICP-192 ICP-192是目前中国领先的pan-FGFR抑制剂之一,具 有独特的结构,以有限的体内药物暴露量取得高抗肿瘤 疗效。 临床进展 进行中的临床试验:I/IIa期研究以确定实体瘤患者的 MTD和/或OBD与PK/PD 耐受性良好,无治疗相关的剂量限制性毒性 暴露量的增加与剂量成正比 8毫克剂量(每天一次)治疗时血浆浓度超过治疗性 浓度 8毫克或以上剂量(每天一次)治疗时可观察到PD指 标 计划中的试验 具有FGFR融洽的胆管癌患者 具有FGFR 2/3 基因突变的尿道上皮癌患者 对具有FGFR突变的其他实体瘤在美国进行扩展试验 ICP-105是一种高选择性的FGFR4抑制剂, 能有效地与FGFR4结合,抑制肝癌中 FGF19过表达介导的FGFR4信号激活,通 过阻断下游ERK信号通路的激活发挥抗 肿瘤作用。ICP-105主要用于治疗FGFR4 通路过度激活的晚期肝癌(HCC)。 临床进展: 目前正在中国进行一项临床I期的剂量递 增试验,以评估ICP-105在实体瘤病人中 的MTD和/或OBD。诺诚健华计划启动一 项开放的临床IIa研究,以评估ICP-105 在具有FGFR4通路过度激活的HCC患者 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索ICP-105和免 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用药来治疗具有 FGFR4通路过度激活的晚期HCC FGFR4抑制剂: ICP-105 投资亮点 ICP-192 的目标选择性比 Erdafitinib的报告数据更高 ICP-105对FGFR家族其 他亚型抑制作用比对 FGFR4的抑制作用弱几千 倍19 2020 LeadLeo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深入研究10大行业,54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已经积累了近50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10,000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 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从医疗服务、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领域着手,研究内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 发展,扩张,到企业走向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业模式,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 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分析定性 内容背后的观点,客观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研究院的每一份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最新动向,报告内容及数据会随着行业发展、技术革新、竞争格局变化、政策法规颁布、市场调研深入,保持不断更新 与优化。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砥砺前行的宗旨,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从执行的层面阅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方法论20 2020 LeadLeo 本报告著作权归头豹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刻、发表或引用。若征得头豹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 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头豹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本报告分析师具有专业研究能力,保证报告数据均来自合法合规渠道,观点产出及数据分析基于分析师对行业的客观理解,本报告不受任何第三 方授意或影响。 本报告所涉及的观点或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报告仅在相关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发放,并仅为提供信息而发放,概不构成任何广 告。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头豹可能会为报告中提及的企业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融资或咨询等相关服务。本报告所指的公司或投资标的的价值、价 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 本报告的部分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头豹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做任何保证。本文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头豹于发布 本报告当日的判断,过往报告中的描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头豹可发出与本文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和文章。 头豹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头豹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读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 修改。任何机构或个人应对其利用本报告的数据、分析、研究、部分或者全部内容所进行的一切活动负责并承担该等活动所导致的任何损失或伤 害。 法律声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