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 告 2020 年第 四 季度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2021 年 2 月 8 日 I 内容摘要 2020 年 是 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 新冠肺炎疫情 的 严重冲击, 在 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坚强领导 下, 全国 上下齐心协力, 统筹 疫情防控 和 经济社会发展 工作 取得重大 战略成果, “十三五 ” 规划 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我国经济运行 稳定 恢复,成为 2020 年 全球唯一 实现 经济正增长的主 要经济体 , 也是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之一 。 全年国内 生产总值( GDP)同比增长 2.3%, 经济 总量 突破 100 万亿元 , 居民消 费价格 指数 ( CPI)同比上涨 2.5%,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进出口 贸易 逆势 增长 。 中国人民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迎难而上, 主动作为, 加 大 宏观政策应对力度 。 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导向 , 坚持以 总量政策适度、融资成本明显下降、支持实体经济三大确定性 方向 , 应对高度不确定的形势 , 灵活把握货币政策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 做好 “六稳”工作、落实“六保” 任务 ,为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 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是 坚持科学 决策,货币政策响应及时有力 。 总量上 通过降准、 中期 借贷便利、 再贷款、再贴现 等 工具 , 共 推出 9 万多亿元货币支持 措施 。价格上前瞻性 引导 中期借贷 便利和公开市场操作中标 利率 下降 30 个 基点,带动 市场 利率中枢下行 , 1 年期贷款 市场报价利率( LPR) 同步下行 。 二是 坚持 创造 性 应对 , 精准直达支持稳企业保就业 。 根据 II 疫情 防控形势和经济发展需要,分层次、有梯度出台三 批次合计 1.8 万亿元 再贷款 、 再贴现政策 ,创新两项 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 不断 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 工具 体系 。 三是 坚持 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 深化利率 汇率 市场化改革 。 如期 启动并 顺利 完成存量 浮动 利率贷款定 价基准转换, 积极 推广运用 LPR,坚决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促进 利率传导效率 明显 提升 。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增强 汇率弹性, 加强 宏观审慎管理。 四是 坚持主动 作为, 稳定 市场预期 。 重视 预期 管 理 , 完善机制化 的货币政策沟通方式,积极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 五是 坚持市场化 法治化 原则 , 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 牢牢守住不发生系 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总体来看, 2020 年 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现了前瞻性、主动性、精准 性和有效性, 为我国 率先控制疫情 、 率先复工复产 、 率先实现 经济 正 增长 提供了有力支撑 。 多措 并举 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 1.5 万 亿元, 实体部门获得感 明显增强 。 货币政策 目标 顺利实现, 2020 年末 广义货币 ( M2) 同比增长 10.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 13.3%。 企业 综合 融资成本 明显 下降, 2020 年 12 月 企业 贷款 加权 平均利率为 4.61%,较 上年同期 下降 0.51 个 百分点 , 创有统计以来新低 。 信贷结 构持续优化, 2020 年 末 普惠 小微 贷款 和 制造业中长期 贷款 余额同比 分别 增长 30.3%和 35.2%。人民币汇率 以 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 浮 动, 弹性增强 ,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 2020 年 末中国外汇交易 中心( 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 94.84,较上年末升值 3.78%。 目前 我国经济向常态回归,内生动能逐步增强,宏观形势总体向 III 好。 也要 看到, 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仍然复杂严峻, 境内外 疫情变化和 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国内经济 恢复基础尚不牢固 。 对此要深 刻认识和辩证看待,增强 忧患意识 ,坚定必胜信心 , 集中精力办好自 己的事, 努力实现 高质量发展 。 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以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 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 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 署,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坚持稳字当头、抓住重点、守住底线、敢于担当, 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保持 政策 连续性、稳定性、 可持续性, 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搞好跨周期 政策设计,促进经济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内外均衡, 继续做好“六 稳”“六保”工作,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坚持稳字当头,不急转 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保持好 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 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 把好货币供 应总闸门 , 保持 流动性合理充裕, 保持 货币供应量 和社会融资规模增 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保持宏观 杠杆率基本稳定 ,同时根据形 势变化灵活调整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 发挥好结 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的精准滴灌作用,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加大对科 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 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 导机制,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巩固 贷款实际利率下降成果, 促进企业 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发挥市场 IV 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强宏观审 慎管理, 保持 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 加强监测 分 析和 预期管理,保持物价水平 基本 稳定。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 处置、问责制度体系, 维护 金融安全, 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 险的底线。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形成以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V 目录 第一部分 货币信贷概况 . 1 一、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 1 二、金融机构贷款合理增长,信贷结构优化,贷款利率明显下降 . 2 三、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 8 四、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跨境人民币业务保持增长 . 9 第二部分 货币政策操作 . 10 一、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 10 二、适时开展中期借贷便利和常备借贷便利操 作 . 13 三、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 . 14 四、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 16 五、继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 17 六、积极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 . 19 七、发挥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 . 21 八、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 22 九、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 . 23 十、稳妥有序推进金融风险处置,深化金融机构改革 . 25 十一、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 25 第三部分 金融市场运行 . 26 一、金融市场运行概况 . 26 二、金融市场制度建设 . 32 第四部分 宏观经济分析 . 36 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 . 36 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 42 第五部分 货币政策趋势 . 51 一、中国宏观经济展望 . 51 二、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 . 53 VI 专栏 专栏 1 加强存款管理 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 . 6 专栏 2 发展绿色金融推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 20 专栏 3 大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 . 40 专栏 4 合理评估居民部门债务风险 . 44 表 表 1 2020 年人民币贷款结构 . 3 表 2 2020 年分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情况 . 3 表 3 2020 年 12 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情况 . 4 表 4 2020 年 1 12 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区间占比 . 4 表 5 2020 年 1 12 月大额美元存款与美元贷款平均利率 . 5 表 6 2020 年人民币存款结构 . 6 表 7 2020 年社会融资规模 . 8 表 8 2020 年银行间外汇即期市场人民币对各币种交易量 . 24 表 9 2020 年金融机构回购、同业拆借资金净融出、净融入情况 . 27 表 10 2020 年利率互换交易情况 . 28 表 11 2020 年各类债券发行情况 . 30 表 12 2020 年末主要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及占比情况 . 31 表 13 主要发达经济体宏观经济金融指标 . 37 表 14 2020 年全国房屋新开工、施工、竣工面积情况 . 49 图 图 1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 . 2 图 2 经常项目人民币收付金额按月情况 . 10 图 3 同业存单利率、国债收益率向 MLF 利率靠拢 . 12 图 4 银行永续债现券交易成交金额 . 13 图 5 银行间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化情况 . 29 图 6 居民杠杆率的国际比较 . 44 图 7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 . 51 1 第一部分 货币信贷概况 2020 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 署,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 规模合理增长,结构持续优化,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货币政 策 目标顺利实现 , 为我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 济正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 一、 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2020 年,在新冠肺炎疫情 冲击和 国内外经济复杂形势 影响 下 ,银 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变化的不确定性明显加大。中国人民银行根据疫情 防控和经济社会恢复阶段 性 特点,及时调整政策力度和节奏,综合运 用降准、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 MLF)、公开市场操作等 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总量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既保障了疫 情突发阶段维护金融体系正常运行和支持“保供”、复工复产的应急 性流动性需求,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恢复进程及时把握好流动性支持 力度,逐步将流动性总量恢复到正常合理水平。同时,通过提前公告 货币政策操作安排等方式加强预期管理,及时熨平短期扰动因素,引 导市场利率围绕央行政策利率 波动 ,有效发挥政策利率的中枢作用 。 市场预期 平稳 使得金融机构对流动性的预防性需求减少 , 2020 年 末 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 2.2%,比上年 末低 0.3 个百分点。 2 数据来源:中国货币网。 图 1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 二、金融机构贷款 合理 增长, 信贷 结构优化, 贷款利率 明显 下降 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 ,节奏把握合理 。 2020 年末,金融机 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 178.4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5%,比年初增加 19.8 万亿元,同比多增 3.0 万 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为 172.7 万亿元,同 比增长 12.8%,比年初增加 19.6 万亿元,同比多增 2.8 万亿元。为应 对疫情冲击, 2020 年 上半年尤其是 第 一季度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力度 加大;经济逐步恢复后,贷款投放转为正常节奏,下半年信贷增量同 比大体持平略有增长。 2020 年 四个季度贷款增量分别为 7.1 万亿 元、 5.0 万亿元、 4.2 万亿元、 3.4 万亿元,同比分别多增 1.3 万亿元、 1.1 万亿元、 2111 亿元、 1911 亿元,逐季回稳。 信贷结构 不断 优化,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较快增长。 2020 年末,企(事)业单位贷款比年初增加 12.2 万亿元,同比多增 2.7 万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为 35.2%,增速连续 14 个月上升; 0 1 2 3 4 2 0 2 0 . 0 1 2 0 2 0 . 0 2 2 0 2 0 . 0 3 2 0 2 0 . 0 4 2 0 2 0 . 0 5 2 0 2 0 . 0 6 2 0 2 0 . 0 7 2 0 2 0 . 0 8 2 0 2 0 . 0 9 2 0 2 0 . 1 0 2 0 2 0 . 1 1 2 0 2 0 . 1 2 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以利率债为质押的 7 天期回购加权平均利率( D R 0 0 7 ( % ) 3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 15.1 万亿元,同比增长 30.3%,较 2019 年末提 高 7.2 个百分点;支持小微经营主体 3228 万户,同比增长 19.4%。 2020 年,普惠小微贷款增加 3.5 万亿元,同比多增 1.4 万亿元。 表 1 2020 年人民币贷款结构 单位:亿元 12 月末余额 同比增速 当年新增额 同比多增额 人民币各项贷款 1727452 12.8% 196340 28196 住户贷款 631847 14.2% 78657 4354 企(事 业单位贷款 1084388 12.6% 121673 27192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 5121 -47.9% -4706 -3773 境外贷款 6096 13.6% 717 424 注 : 企(事)业 单位贷款 是指 非金融企业 及 机关团体贷款。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表 2 2020 年分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情况 单位:亿元 新增额 同比多增 中资大型银行 87430 19710 中资中小型银行 106968 6497 小型农村金融机构 25210 4343 外资金融机构 638 -392 注 : 中资大型银行是指本外币资产总量大于等于 2万亿元的银行(以 2008 年末各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为参考标准)。 中资中小型银行是指本外币资 产总量小于 2万亿元的银行(以 2008年末各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为参考标准)。 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 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创 有统计以来 新低。 2020 年, LPR 改革持续 深化,贷款利率隐性下限被完全打破,利率传导效率进一步提升。贷 款利率保持低位运行,为顺利完成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 1.5 万亿元创造了良好的利率环境。 2020 年 12 月 , 1 年期 LPR 较上年 同 期 下降 0.3 个百分点至 3.85%, 5 年期以上 LPR 下降 0.15 个百分点至 4.65%; 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5.03%,同比下降 0.41 个百分点 , 创有 4 统计以来新低 。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5.30%,同比下降 0.44 个百分点。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4.61%,同比下降 0.51 个百分 点,超过同期 LPR 降幅,连续两个月创 有统计以来新 低,充分体现 了 LPR 的方向性和指导性。 表 3 2020 年 12 月新发放贷款加权 平均利率情况 单位: % 12 月 比 9 月变化 同比变化 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5.03 -0.09 -0.41 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5.30 -0.01 -0.44 其中 : 企业贷款 加权平均利率 4.61 -0.02 -0.51 票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 3.10 -0.13 -0.16 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5.34 -0.02 -0.28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2020年 12月 , 一般贷款中利率高于 LPR的贷款占比为 66. 04%, 利率等于 LPR 的贷款占比为 7. 02%,利率低于 LPR 的贷款占比为 26.93%,贷款利率加减点区间整体较 2019 年 12 月 明显 下移 。 表 4 2020 年 1 12 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区间占比 单位: % 月份 LPR 减点 LPR LPR 加点 小计 (LPR, LPR+0.5%) LPR+0.5%, LPR+1.5%) LPR+1.5% , LPR+3%) LPR+3%, LPR+5%) LPR+5% 及以上 1 月 20.63 1.75 77.62 19.95 24.70 16.83 8.95 7.17 2 月 31.41 2.12 66.47 17.72 21.02 12.29 6.91 8.53 3 月 24.42 2.75 72.83 19.39 22.81 14.35 8.87 7.42 4 月 20.72 3.72 75.56 17.40 25.35 14.91 9.88 8.01 5 月 22.36 5.24 72.41 14.76 25.31 14.10 9.88 8.36 6 月 24.00 5.97 70.03 14.95 25.63 13.21 8.84 7.40 7 月 21.69 5.86 72.45 13.63 26.19 14.17 9.48 8.97 8 月 24.48 6.29 69.23 13.26 23.77 13.62 9.41 9.15 9 月 24.89 7.41 67.70 13.31 23.74 14.09 8.78 7.79 10 月 23.63 7.08 69.28 13.76 22.63 13.40 9.67 9.82 11 月 25.89 5.99 68.12 13.33 23.41 13.47 9.02 8.88 12 月 26.93 7.02 66.04 13.56 22.62 13.17 8.83 7.86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5 受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持续宽松 推动 ,外币存贷款利率有所下降。 2020 年 12 月,活期、 3 个月以内大额美元存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 0.16%和 0.59%,分别较 2019 年 12 月下降 0.14 个和 1.34 个百分点; 3 个月以内、 3(含) 6 个月美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 1.22%和 1.36%,分别较 2019 年 12 月下降 1.79 个和 1.65 个百分点。 表 5 2020 年 1 12 月大额美元存款与美元贷款平均利率 单位: % 月份 大额存款 贷 款 活期 3 个月以内 3(含 3 个月 6 个月 6(含 6 个月 12 个月 1 年 1 年以上 3 个月以内 3(含 3 个月 6 个月 6(含 6 个月 12 个月 1 年 1 年以上 1 月 0.31 1.94 2.46 2.61 2.61 2.62 2.88 2.78 2.58 2.52 3.71 2 月 0.28 1.97 2.47 2.48 2.52 2.47 2.76 2.76 2.43 2.58 3.49 3 月 0.21 1.43 1.84 1. 72 1.77 1.68 2.19 1.92 1.80 1.57 2.85 4 月 0.21 1.06 1.90 2.02 2.08 1.88 2.15 2.26 1.97 1.82 2.43 5 月 0.21 0.95 1.32 1.38 1.61 1.74 1.71 1.73 1.59 1.62 2.27 6 月 0.20 0.75 1.32 1.30 1.41 1.45 1.57 1.47 1.41 1.46 2.42 7 月 0.21 0.70 1.07 1.16 1.39 1.46 1.53 1.43 1.32 1.32 2.17 8 月 0.23 0.73 0.96 1.24 1.36 1.43 1.46 1.40 1.28 1.30 1.95 9 月 0.21 0.72 0.92 1.16 1.18 1.39 1.37 1.24 1.35 1.29 2.46 10 月 0.19 0.65 0.94 1.08 1.11 1.27 1.37 1.26 1.22 1.31 1.87 11 月 0.20 0.61 0.89 0.96 1.13 1.08 1.35 1.21 1.35 1.33 2.21 12 月 0.16 0.59 0.79 0.86 1.09 1.19 1.22 1.36 1.25 1.30 2.10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存款增长 较快 。 2020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 218.4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2%,比上年末高 1.6 个百分点 ; 人民币各项存 款余额为 212.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2%,比上年末高 1.5 个百分点 ; 外币存款余额为 8893 亿美元,比年初增加 1315 亿美元,同比多增 1013 亿美元。 6 表 6 2020 年人民币存款结构 单位:亿元 12 月末余额 同比增速 当年新增额 同比多增额 人民币各项存款 2125721 10.2% 196457 42840 住户存款 925986 13.9% 112954 15912 非金融企业存款 660180 10.9% 65740 32799 机关团体存款 298738 0.6% 1569 -9818 财政性存款 44771 9.6% 3931 3630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 183108 6.8% 10645 -891 境外存款 12938 14.5% 1618 1209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专栏 1 加强存款管理 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 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有利于保持 金融机构负债成本合理稳定, 促进降低 社会融资成本,为有序 推进 利率市场化 改革 营造良好条件 。中国人民银行 高度重 视 加强存款管理, 根据 储蓄管理条例 、 人民币单位存款管理办法等有关规 定,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银发 2020 59 号), 要求金融机构严格执行存款利率和计结息管理规定。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市 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简称利率自律机制),对存款利率进行行业自律管理,维 护存款市场有序竞争。 一是督促整改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 2019 年以前,部分金融机构为吸收存 款,发行了活期存款靠档计息、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和周期付息等所谓 “创 新 ”产品。这些产品的实际利率水平明显超出同期限存款利率,且违反了定期存 款提前支取按活期计息、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等规定。为维护 存款市场竞争秩序, 2019 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加强 存款自律 管理,督促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有序整改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对于活期存 款靠档计息产品,整改前(截至 2019 年 5 月 16 日)的余额为 6.7 万亿元, 要求 自 2019 年 5 月 17 日起金融机构逐步整改, 2019 年 12 月 1 日起停止新办,余额 自然到期。截至 2020 年末,活期存款靠档计息产品余额为 1.2 万亿元,较整改 前压降 5.5 万亿元,压降比例超过 81%。对于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产品, 整改前(截至 2019 年 12 月 16 日)的余额为 15.4 万亿元,要求金融机构自 2019 年 12 月 17 日起立即停止新办,并于 2020 年末将余 额压降至零。为落实整改要 求, 2020 年 12 月部分银行发布公告,宣布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调 整 定期存款 7 靠档计息产品计息规则 ,明确提前支取按活期利率计息。 截至 2020 年末,定期 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产品已顺利实现余额清零目标,共压降 15.4 万亿元。 二是将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纳入自律管理。 结构性存款收益一般包括保底 收益和挂钩衍生品产生的收益两部分,其中保底收益率与一般存款的利率性质相 同。但部分金融机构为吸引客户,将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设定较高,一定程度 破坏了存款市场竞争秩序。为引导结构性存款规范有序发展, 2019 年 12 月中国 人民银行组织利率自律机制将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纳入自律管理范围,督促银 行合理确定利率水平。同时,银保监会也采取措施,督促银行有序发展结构性存 款业务。 2020 年 12 月,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为 1.25%,较 2019 年 12 月下降 1.18 个百分点。同时,结构性存款的整体预期收益率和兑付收益率也快速下行, 2020 年 12 月分别为 3.09%和 3.03%,较 2019 年 12 月下降 0.5 个和 0.54 个百分 点。 2020 年末结构性存款余额为 6.3 万亿元,较 2020 年 4 月的最高点 10.7 万亿 元减少 4.4 万亿元。 三是加强 对异地存款的管理。 异地存款是指 地方法人 银行通过在没有设立实 体网点的地市开立的账户吸收的存款,既包括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也包括通 过 自身 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吸收的存款。近两年,部分地方法人银行通 过吸收异地存款实现快速扩张,偏离了服务本地的定位。由于异地存款稳定性较 差,积累的流动性风险易快速传染,不利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金融体系稳定。 为引导地方法人银行更好地服务本地,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中国人民银行将于 2021 年第一季度起,将地方法人银行吸收异地存款情况纳入宏观审慎评估 ( MPA),禁止其通过各种渠道开办异地 存款,已发生的 存量存款自然到期结清。 无 实体 经营 网点,业务 在线上开展 的银行除外 ,但此类银行 展业范围不受空间限 制,实质上已成为全国范围内经营的银行, 所以存款利率自律要求参考 国有银行 执行 。 存款基准利率作为利率体系的“压舱石”,要长期保留。下一步,人民银行 将继续发挥利率自律机制的作用,加强对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结构性存款、异 地存款的管理,防止非理性竞争,维护存款市场有序竞争,保持银行负债端成本 稳定,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创造良好环境。 8 三、 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2020 年 末,广义货币供应量 ( M2) 余额为 218.7 万亿元,同比 增长 10.1%,比上年末高 1.4 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 ( M1) 余额 为 62.6 万亿元,同比增长 8.6%,比上年末高 4.2 个百分点。流通中 货币 ( M0) 余额为 8.4 万亿元,同比增长 9.2%,比上年末高 3.8 个百 分点。 2020 年 现金净投放 7125 亿元,同比多投放 3144 亿元。 初步统计, 2020 年 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 284.83 万亿元,同比 增长 13.3%,增速比上年末高 2.6 个百分点 ; 全 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 为 34.86 万亿元,比上年多 9.19 万亿元 , 主要有以下特 点:一是人民 币贷款比上年明显多增。二是委托贷款降幅收窄,未贴现的银行承兑 汇票全年有所增长。三是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明显高于上年。四是政 府债券融资比上年明显多增。五是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融资 比上年少增,贷款核销比上年多增。 表 7 2020 年社会融资规模 2020 年 12 月末 2020 年 存量 (万亿元 同比增速 ( % 增量 (亿元 同比增减 (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 284.83 13.3 348633 91898 其中:人民币贷款 171.60 13.2 200310 31475 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 2.10 -0.6 1450 2725 委托贷款 11.06 -3.4 -3954 5442 信托贷款 6.34 -14.8 -11020 -7553 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 3.51 5.3 1746 6503 企业债券 27.62 17.2 44466 11082 政府债券 46.06 22.1 83370 36166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 8.25 12.1 8923 5444 其他融资 8.07 21.1 14081 -67 其中: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 1.89 12.5 2109 -1925 贷款核销 5.28 30.0 12180 1629 9 注: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指一定时期末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 额。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额。 2019 年 12 月起,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将“国债”和“地方 政府一般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与原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合并为“政 府债券”指标,指标数值为托管机构的托管面值; 2019 年 9 月起,人民银行完善 “社会融资规模”中的“企业债券”统计,将“交易所企业资产支持证券”纳入 “企业债券”指标; 2018 年 9 月起,人民银行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纳入社会 融资规模统计; 2018 年 7 月起,人民银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法,将“存款 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在“其他融 资”项下单独列示。表中同比数据按可比口径计算。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 理委员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部门。 四、 人民币汇率 双向浮动 ,跨境人民币业务保持增长 2020 年,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基本平衡,市场预期总体平 稳。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贬有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 持基本稳定。前 5 个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外经济受到冲击, 国际外汇市场波动加大,人民币汇率对美元有所贬值,对一篮子货币 小幅升值。 6 月份后,我国率先控制住了疫情,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转为升值,对一篮子货币汇率 也 升值。从全年来看, 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有效发挥了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 器的作用。 2020 年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 报 94.84,较上年末升值 3.78%;参考特别提款权( SDR)货币篮子的 人民币汇率指数报 94.23,较上年末升值 2.64%。 2019 年末至 2020 年 末 ,国 际清算银行测算的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升值 4.05% 和 3.33%; 2005 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 2020 年 末 ,人民 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升值 37.67%和升值 51.32%。 2020 年末,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 6.5249 元,较上年末升值 6.92%, 2005 年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 至 2020年 末 累计升值 26.84%。 2020年, 10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化波动率为 4.5%。 2020 年,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合计 28.4 万亿元,同比增长 44%, 其中实收 14.1 万亿元,实付 14.3 万亿元 ; 经常项目跨境人民币收付 金额合计 6.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3%,其中,货物贸易收付金额 4.8 万亿元,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 目 收付金额 2 万亿元;资本项目人民 币收付金额合计 21.6 万亿元,同比增长 59%。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图 2 经常项目人民币收付金额按月情况 第二部分 货币政策操作 2020 年 ,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 中国 人民银行以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 务院决策部署, 坚持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的根本方法,稳健 的 货币 政策灵活适度、精准导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 “ 六稳 ” 工作、落实 “ 六保 ” 任务 , 为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灵活 开展 公开市场操作 11 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2020 年,中国人民银行密切监 测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 状况 ,进一步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前瞻性、精 准性和时效性,在运用降准、再贷款 、 再贴现、 MLF 等工具投放中长 期流动性的基础上,以 7 天期逆回购为主灵活 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始 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供求平衡。 同时,通过在公开市场业务交 易公告中提前公布操作计划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市场沟通,提高 货币政策透明度,有效稳定市场预期。 第四季度,影响流动性供求的 季节性、市场 性 因素较多,中国人民银行合理 把握 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和节奏,精准对冲短期因素扰动, 12 月下旬通过开展 14 天期逆回购 操作投放跨年资金,满足市场需求,维护年末市场流动性平稳。 引导市场利率围绕央行政策 利率 波动 。 2020 年, 为应对疫情冲 击, 中国人民银行 前瞻性引导政策利率下行, MLF 和逆回购操作中 标利率 均 下行 30 个基点, 并 通过 LPR 传导进一步降低民营和小微企 业融资成本。 下半年 , MLF 和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均保持不变,展现 稳健货币政策姿态。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 连续性,通过每日操作持续释放央行短期政策利率信号,引导货币市 场 短期 利率围绕公开市场 7 天期 逆回购 操作利率在合理区间 波动 。 MLF 利率作为 中期政策利率 , 对市场 中长期 利率的引导效果显现, 12 月 份 同业存单利率、国债收益率均有所下行 , 并向 MLF 利率靠拢。 判断短期利率走势首先要看政策利率是否发生变化,主要是央行 公开市场 7 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是否变化,而 不应过度关注公开市场 操作数量。公开市场操作数量会根据财政、现金等多种临时性因素 以 12 及市场需求情况灵活调整, 其变化并不完全 反映 市场利率走势,也不 代表央行政策利率变化 。其次, 在观察 市场利率时重点看 市场主要利 率指标( DR007)的加权平均利率水平,以及 DR007 在一段时期的平 均值,而不是个别机构的成交利率或受短期因素扰动的时点值。 图 3 同业 存单利率、国债收益率向 MLF 利率靠拢 连续 开展央行票据互换 ( CBS) 操作。 2020 年第四季度, 中国人 民银行开展 了 3 次、 150 亿元 CBS 操作 , 期限 均 为 3 个月,费率 均为 0.10%。 2020 年,中国人民银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稳定开展 CBS 操 作,累计操作量 610 亿元, 对于提升银行永续债的二级市场流动性, 支持银行 特别是中小银行 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发挥了积极作用 ,进一 步增强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 常态化在香港 发行 人民币 央行票据。 2020 年第四季度,中国人 民银行 在香港成功发行 3 期共 350 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 其中, 1 年 期 150 亿元、 3 个月期和 6 个月期各 100 亿元。 2020 年, 中国人民银 行 总共 在港发行 12 期、 1550 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 。在香港常态化发 行人民币央行票据 , 不仅丰富了香港市场人民币投资产品和流动性管 理工具,而且带动了境内外市场主体在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及开 2.60 2.70 2.80 2.90 3.00 3.10 3.20 3.30 3.40 3.50 3.60 中期借贷便利 (ML F ) 利率( 1 年) 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 10 年) 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 (A AA , 1 年) % 13 展人民币业务,对促进离岸人民币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 中银 香港于 2021 年 1 月 27 日 启动香港人民币央票回购做市机制,提 高香港人民币央票二级市场流动性。 据统计, 2020 年,除香港人民币 央行票据以外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量超过 1300 亿元,比 2019 年增 加 30%。同时,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发行方式和发行地点也更加多样化, 人民币离岸市场活跃度进一步提升。 图 4 银行 永续债现券交易成交 金额 二、 适时 开展中期借贷便利和常备借贷便利操作 适时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 保证中长期流动性合理供给,发挥 中期政策利率信号作用和利率引导功能。 2020 年,累计开展中期借贷 便利操作 51500 亿元,期限均为 1 年。第一至第四季度分别开展中期 借贷便利操作 6000 亿元、 4000 亿元、 17000 亿元、 24500 亿元,期末 余额为 51500 亿元,比年初增加 14600 亿元。中期借贷便利采取招标 方式, 2020 年 2 月 17 日中标利率下降 10 个基点至 3.15%, 2020 年 4 月 15 日中标利率进一步下降 20 个基点至 2.95%。 及时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 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按需足额提供 0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020 - 1 2020 - 2 2020 - 3 2020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