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我 国 上市 公司 2018 年执行 企 业 内 部 控制 规范 体 系情 况分 析 报告 财政部 会计司 证监会会 计部 证监会上市 部 山东财经大学 为 全 面 、 深 入 了 解 我 国 上 市 公 司 执 行 企 业 内 部 控 制 规 范 体 系 情 况 , 财 政 部、证监会联合山东财经大学,对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 2018 年 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年度报告等公开资料进行了跟踪 分析,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近年来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以及财政部 和证监会在推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和日常监管工作中掌握的有关情 况,形成了我国上市公司 2018 年执行企业 内部控制规 范体系情况分析报告 (以下简称“本报告”)。 本报告首先对所有上市公司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进行了总体分 析。根据财政部、证监会关于 2012 年主板 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 制规范体 系的 通知 ( 财办会2012 30 号 ),主板 上市 公司自 2014 年起全 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因此,本报告选择了纳入实施范围的上市公司 为样本,对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为贯彻落实 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决策 部署,本 报告分 别选择 了金融行 业上市 公司、ST 类上市 公司和 重污 染行业上市 公司为样本,对其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为贯彻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及相关整治要 求,本报告对高危行业上市公司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情况进行了重点 分析。 一、2018 年我国上市公司 执行企业内部控制 规范体系基本情况 ( 一) 总体情 况 1 内部 控制评 价报 告披 露情 况 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 3584 家, 沪市上 市公司 1450 家,深市上市公司 2134 家。深市上市公司中,主板、中小板和创 业板公司分别有473 家、922 家和739 家。2 2018 年,3456 家 上 市 公 司 披 露 了 内 部 控 制 评 价 报 告 , 占 全 部 上 市 公 司 的 96.43% 。如图 1 所示,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比例从 2008 年的 67.17%上升 到2018 年的96.43% 。 图 1 2008-2018 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披露情 况 2018 年,沪市主板、深市主板、深市中小板和深市创业板分别有 1329 家、471 家、919 家和 737 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分别占各板块 上市公司的 91.66% 、99.58%、99.67%和 99.73% 。2013 年至 2018 年 各板块披露 内部控制评价 报告比例情况如表 1 所示。 表 1 2013-2018 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情况 年度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 沪市主板 81.95% 97.29% 86.68% 90.35% 82.88% 91.66% 深市主板 98.96% 98.96% 98.95% 98.74% 99.79% 99.58% 深市中小板 100% 99.32% 100% 100% 100% 99.67% 深市创业板 100% 98.77% 100% 100% 100% 99.73% 2018 年,128 家上市公司未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占全部上市公司的 3.57% 。其中,3 家上市公司 于 2019 年退市,未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35 家 上市公司 因首年 上市豁 免披露;5 家上 市公司 因重大资 产重组 豁免披 露;85 家 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提示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但在公开网站未见相关信 息。相较 2017 年 240 家上市公司未披露内 部控制评价报告,2018 年减少 112 家。3 其中,72 家原 本可以 因首年上 市豁 免披露 内 部控制评 价报 告的上 市 公司自 愿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占首年上市豁免披露公司数量的 67.29% ,比 2017 年 所占比例增长了 6.33 个百分点。 2 内部 控制评 价报 告的 结论 2018 年,在 3456 家披 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3342 家内部 控制评价 结论 为整体 有 效,占比 为 96.70% ;114 家内部 控制 评价结 论为非整体 有效,占 比为 3.30% 。 如表 2 所 示, 在内部 控制评价 结论 为非整 体 有效的上市 公司中,26 家为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无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48 家为财 务报告内 部控制 无效、 非财务报 告内部 控制有 效,40 家 为财务 报告 内部控制和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均无效。从 2013 年到 2018 年,主动披露内部控制非整体 有效的上 市公司比例越来越高。 表 2 2013-2018 年内部控制有效性结论披露情 况 年度 整体 有效 非财务报 告内控无 效、财务 报告内控 有效 财务报告 内控无 效、非财 务报告内 控有效 整体 无效 其他 1 总计 2018 公司数量 3342 26 48 40 0 3456 占比 96.70% 0.75% 1.39% 1.16% 0.00% 100% 2017 公司数量 3177 13 33 21 1 3245 占比 97.90% 0.40% 1.02% 0.65% 0.03% 100% 2016 公司数量 2898 10 18 4 0 2930 占比 98.91% 0.34% 0.61% 0.14% 0% 100% 2015 公司数量 2649 7 16 6 0 2678 占比 98.92% 0.26% 0.6% 0.22% 0% 100% 2014 公司数量 2538 9 16 6 2 2571 占比 98.72% 0.35% 0.62% 0.23% 0.08% 100% 2013 公司数量 2287 9 8 6 2 2312 占比 98.92% 0.39% 0.35% 0.26% 0.09% 100% 1 其他情形包括:2013 年,2 家 上市公司未出具内部控制评价结论;2014 年,2 家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存在 重大缺陷但未区分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2017 年,1 家上 市公司无法确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4 3 内部 控制缺 陷的 认定 标准 2018 年,在 3456 家披 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3429 家披露了 内部控制 缺陷认 定标准 。其中,3427 家分 别 披露了财 务报告 和非财 务报告内部 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占比为 99.16%,比 2017 年上升 0.14 个百分点;2 家披露 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但未区分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占比为 0.06% ,比 2017 年下降 0.06 个 百 分 点 ;27 家 未 披 露 内 部 控 制 缺 陷 认 定 标 准 , 占 比 为 0.78% ,比 2017 年下 降 0.08 个百分点。如 表 3 所示,自 2015 年 起,绝大多数 披露内部控 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都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表 3 2013-2018 年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 情况 年度 区分财报和非财报披露 未区分财报和非财报披露 未披露 合计 家数 占比 家数 占比 家数 占比 家数 占比 2018 3427 99.16% 2 0.06% 27 0.78% 3456 100.00% 2017 3213 99.02% 4 0.12% 28 0.86% 3245 100.00% 2016 2868 97.88% 6 0.21% 56 1.91% 2930 100.00% 2015 2631 98.24% 7 0.26% 40 1.50% 2678 100.00% 2014 2113 82.19% 36 1.40% 422 16.41% 2571 100.00% 2013 1739 75.35% 40 1.73% 529 22.92% 2308 100.00% 4 内 部控制 缺陷 的数量 及内 容 2018 年, 在 3456 家 披露内 部控制 评价 报告 的上市 公司中 ,披 露内 部控制 存在缺陷的有 1200 家,占比为 34.72%,其中 123 家披露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 陷,74 家披露内部控制存在重 要缺陷,1084 家披露内部控制存在一般缺陷 (有 上市公司同时披露了多种内部控制缺陷类型 )。如表 4 所示,2018 年披露内部 控制存在缺陷的上市公司的数量和比例同以前年度相比均有较大幅度上升。 表 4 2013-2018 年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情况 年度 存在缺陷的公司数量 2 无缺陷的公司数量 重大缺陷 重要缺陷 一般缺陷 合计 占比 无缺陷 占比 2018 123 74 1084 1200 34.72% 2256 65.28% 2 因少数上市公司同时披露了多种内部控制缺陷类型,故存在缺陷的公司合计数 可能小于存在重大、重要 和一般缺陷的公司 的计算加总数。5 年度 存在缺陷的公司数量 2 无缺陷的公司数量 重大缺陷 重要缺陷 一般缺陷 合计 占比 无缺陷 占比 2017 69 51 890 963 29.68% 2282 70.32% 2016 42 40 895 942 32.14% 1989 67.86% 2015 36 57 817 869 32.45% 1809 67.55% 2014 39 53 455 524 20.38% 2047 79.62% 2013 31 37 377 428 18.51% 1884 81.49% (1 )关 于财 务报告 内 部控制的 重大 缺陷和 重 要缺陷。2018 年,92 家上市 公司披露了 203 个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31 家上市公司披露了 39 个财 务报告内 部控制 重要缺 陷。如表 5 所示 ,财 务报告内 部控制 存在重 大缺陷 的公 司数量和缺陷数量,同以前年度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 重要缺陷的公司数量同以前年度相比有一定幅度增长,但缺陷数量有所下降。 表 5 2013-2018 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披露 情况 年度 重大缺陷 重要缺陷 公司数量 缺陷数量 公司数量 缺陷数量 2018 92 203 31 39 2017 55 107 24 41 2016 24 44 15 18 2015 26 47 21 28 2014 25 64 13 17 2013 18 31 16 26 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的内容上看,与以前年度的统计 结果类似 ,会 计系统 方 面缺陷最 多, 有 51 个 ,占比 21.07% ,主 要 表现在收入 确认和成本结转、重大会计事项处理、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等方面;关联交易方 面的缺陷 有 49 个,占 比 20.25%,主 要表 现 在关联交 易未 经审批 、 关联方占用 资金等; 资金 活动方 面 的缺陷有 34 个 ,占 比 14.05%,主 要表 现 在资金保 管不 善、募集资金未按照恰当用途使用等方面;对外担保方面的缺陷有 15 个,占比 6.20% ,主要 表现 在未 经审批对 外提 供担保 ; 销售及收 款方 面的缺 陷 有 14 个6 占比 5.79% ,主要表现在对客户的信用授权审批不严、应收款项催收不利等方 面。 (2 )关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72 家上市公司披 露了 95 个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48 家上市公司披露了 64 个非财务报 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如表 6 所示,2018 年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或重要缺 陷的公司数量和缺陷数量,同以前年度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 表 6 2013-2018 年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披 露情 况 年度 重大缺陷 重要缺陷 公司数量 缺陷数量 公司数量 缺陷数量 2018 72 95 48 64 2017 34 64 34 52 2016 22 28 30 37 2015 16 19 36 48 2014 18 26 44 71 2013 16 20 24 50 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的内容上看,关联交易方面的 缺陷有 19 个, 占比 11.95% ,主要 表现 为未 能识别关 联方 ,关联 交 易未及时披 露等;信 息披 露方面 的 缺陷有 16 个, 占比 10.06% ,主要 表现 为重 大事项未披 露或者未及时披露;投资管理方面的缺陷有 11 个,占比 6.92%,主要表现为对 外投资审 批程序 不完善 ,投资后 出现较 大规模 损失;社 会责任 方面的 缺陷有 10 个,占比6.29%,主要表现为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和环境保护方面存在问题。 5 内 部控制 审计 报告 2018 年,2722 家上市 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审 计,占全 部上 市公司 的 75.95%。沪 市主 板 、深市主 板、 深市中 小 板和深市 创业 板分别有 1411 家、471 家、543 家和 297 家 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分 别占各板块上市公司总量的 97.31%、99.58% 、58.89%和40.19%。 在 2722 家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审计的上市公司中,有 2714 家公司披 露了内部 控制审 计报告 ;有 8 家 公司在 年报 中提示披 露了 内 部控制 审计报告以 及意见类 型,但 公开网 站未见相 关信息 。如 图 2 所示 ,出具 内部 控制审计 报告 的比例从2008 年的 19.73%上升到2018 年的 75.95%,上升幅度较大。7 图 2 2008-2018 年内部控 制审计报告的出具情 况 在 2714 家披露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中, 标准无保留意见 2559 家,占比 为 94.29%;非标准无保留意见 155 家,占比为 5.71%,其中,带强调事项段无 保留意见 60 家,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无保留意见 15 家,否定意见 76 家,无法表示意见 1 家,保留意见 3 家。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类型的比例 如图 3 所示。 图3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 分布图 如图 4 所示,在 2011-2018 年全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中,比例最 高 的 是 标 准 无 保 留 意 见 , 平 均 占 比 96.23% , 其 次 是 带 强 调 事 项 段 的 无 保 留 意 见,平均占比2.12%;再次是否定意见,平均占比 1.26%。8 保留意见占比 0.11% 0.04% 0.09% 0.09% 0.10% 0.11% 0.00% 0.00% 0.07% 无法表示意见占比 0.04% 0.08% 0.00% 0.00% 0.19% 0.06% 0.00% 0.00% 0.05% 否定意见占比 2.80% 1.92% 1.00% 0.87% 1.05% 0.72% 0.26% 1.49% 1.26%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的无保留意见占比 0.00% 0.08% 0.04% 0.00% 0.00% 0.00% 0.00% 0.00% 0.02%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无保留意见占比 0.55% 0.27% 0.35% 0.35% 0.05% 0.44% 0.00% 0.00% 0.25% 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占比 2.21% 2.04% 3.42% 3.26% 2.68% 1.93% 1.44% 0.00% 2.12% 标准无保留意见占比 94.29%95.57%95.10%95.43%95.93%96.74%98.30%98.51%96.23%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均值 91.00% 92.00% 93.00% 94.00% 95.00% 96.00% 97.00% 98.00% 99.00% 100.00% 101.00% 保留意见占比 无法表示意见占比 否定意见占比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的无保 留意见占比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无保 留意见占比 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占比 标准无保留意见占比 图4 2011-2018 年全部上 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 意见 分布图 ( 二) 纳入实 施范 围上市 公司 内部控 制规 范体系 实施 情况 1 内 部控制 评价 报告披 露情 况 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我国主板上市公司共有 1923 家,全部应 纳入企 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范围,其中, 沪市主板上市公司 1450 家, 深市主板上 市公司473 家。 2018 年, 在纳入 实施 范围的 上市公 司中 , 有 1800 家 披露了 内部 控制评价 报告,占比为 93.60% 。其中,沪市主板和深市主板分别有 1329 家和 471 家上 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分别占各板块上市公司的 91.66% 和 99.58%。 在 纳 入 实 施 范 围 的 上 市 公 司 中 , 有 123 家 未 披 露 内 部 控 制 评 价 报 告 , 占 比 为 6.40% 。其中,有 2 家上市公司于 2019 年退市,未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有 35 家上市公司因首年上市豁免披露;有 5 家上市公司因重大资产重组豁免披 露,有 81 家上市公司 在年报中提示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但相关报告在公 开网站 有缺失 。如表 7 所示 ,2011-2018 年, 纳入 实施范 围的上 市 公司披 露内 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比例整体先下降后回升,沪市主板表现尤为明显。 表 7 纳入实施范围上市公 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披露 情况 年度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 整体 100.00% 100.00% 100.00% 97.83% 90.44% 92.76% 87.18% 93.60% 沪市主板 100.00% 100.00% 100.00% 97.29% 86.68% 90.35% 82.81% 91.66% 深市主板 100.00% 100.00% 100.00% 98.96% 98.95% 98.74% 99.58% 99.58% 2 内 部控制 评价 报告的 结论9 2018 年,在 1800 家披 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1740 家内部 控制评价结论为整体有效,占比为 96.67%;60 家内部控制评价结论为非整体有 效,占比 为 3.33% ;如 表 8 所示 ,在 内部控 制评价结 论为 非整体 有 效的上市公 司中,15 家为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无效、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22 家为财务 报告内部 控制无 效、非 财务报告 内部控 制有效 ,23 家为 财务报 告内 部控制和非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均无效 表 8 纳入实施范围上市公 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结 论披 露情况 年度 整体 有效 非财务报 告内控无 效、财务 报告内控 有效 财务报告 内控无 效、非财 务报告内 控有效 整体 无效 其他 总计 2018 公司数量 1740 15 22 23 0 1800 占比 96.67% 0.83% 1.22% 1.28% 0.00% 100% 2017 公司数量 1593 8 18 12 1 1632 占比 97.61% 0.49% 1.10% 0.74% 0.06% 100% 2016 公司数量 1512 9 14 3 0 1538 占比 98.31% 0.59% 0.91% 0.19% 0% 100% 2015 公司数量 1392 5 8 5 0 1410 占比 98.72% 0.35% 0.58% 0.35% 0% 100% 2014 公司数量 1416 8 13 5 1 1443 占比 98.13% 0.55% 0.90% 0.35% 0.07% 100% 2013 公司数量 1038 8 5 1 0 1052 占比 98.67% 0.76% 0.48% 0.09% 0% 100% 2012 公司数量 852 0 0 1 0 853 占比 99.88% 0.00% 0.00% 0.12% 0.00% 100.00% 2011 公司数量 66 0 1 0 0 67 占比 98.51% 0.00% 1.49% 0.00% 0.00% 100.00% 3 内 部控制 缺陷 的认定 标准10 2018 年,在 1800 家披 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1799 家分别披 露了财务报告和 非 财 务 报 告 内 部 控 制 缺 陷 认 定 标 准 , 占 比 为 99.94% ,较 2017 年上升了 0.12 个百分 点;仅 1 家上市公司未 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占比 为 0.06%。如表 9 所示 ,自 2015 年起,绝大多数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 公司都能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表 9 2013-2018 年纳入实施范围上市公司内部 控制 缺陷认定标准披露情 况 年度 区分财报和非财报披露 未区分财报和非财报披露 未披露 合计 家数 占比 家数 占比 家数 占比 家数 占比 2018 1799 99.94% 0 0.00% 1 0.06% 1800 100.00% 2017 1629 99.82% 2 0.12% 1 0.06% 1632 100.00% 2016 1531 99.54% 3 0.20% 4 0.26% 1538 100.00% 2015 1405 99.65% 4 0.28% 1 0.07% 1410 100.00% 2014 1374 95.22% 24 1.66% 45 3.12% 1443 100.00% 2013 987 93.82% 25 2.38% 40 3.80% 1052 100.00% 4 内 部控 制 缺陷 的数量 及内 容 在 1800 家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812 家披露内部控制不存 在缺陷,占比为 45.11% ;988 家披露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占比为 54.89% ,其中 65 家披露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52 家披露内部控制存在重要缺陷,937 家披 露内部控制存在一般缺陷(有上 市 公 司 同 时 披 露 了 多 种 内 部 控 制 缺 陷 类 型 ) 。 如表 10 所 示,2018 年内部控 制存 在缺陷 的 上市公司 的数 量及比 例 ,较以前年 度相比均有显著增加。 表 10 2013-2018 年纳入实 施范围上市公司内部 控制 缺陷披露情况 年度 存在缺陷的公司数量 3 无缺陷的公司数量 重大缺陷 重要缺陷 一般缺陷 合计 占比 无缺陷 占比 2018 65 52 937 988 54.89% 812 45.11% 2017 39 37 765 803 49.20% 829 50.80% 2016 33 33 718 754 48.99% 785 51.01% 3 因少数上市公司同时披露了多种内部控制缺陷类型,故存在缺陷的公司合计数 可能小于存在重大、重要 和一般缺陷的公司的计算加总数。11 年度 存在缺陷的公司数量 3 无缺陷的公司数量 重大缺陷 重要缺陷 一般缺陷 合计 占比 无缺陷 占比 2015 22 46 635 666 47.23% 744 52.77% 2014 32 40 356 408 28.27% 1035 71.73% 2013 16 30 258 272 25.86% 780 74.14% (1 )关 于财 务报告 内 部控制的 重大 缺陷和 重 要缺陷。2018 年,48 家上市 公司披露了 105 个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22 家上市公司披露了 28 个财 务报告内 部控 制重要 缺 陷。如表 11 所 示,2018 年,财 务报 告内部 控制重大缺 陷的公司数量及缺陷的数量,较以前年度大幅上升;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 陷的公司数量同2017 年相比有小幅增长,但缺陷的数量有所下降。 表 11 2013-2018 年纳入实 施范围上市公司财务 报告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情 况 年度 重大缺陷 重要缺陷 公司数量 缺陷数量 公司数量 缺陷数量 2018 48 105 22 28 2017 30 67 20 35 2016 18 37 14 17 2015 14 31 17 21 2014 21 56 8 11 2013 6 11 15 26 (2 )关 于非 财务报 告 内部控制 的重 大缺陷 和 重要缺陷 。2018 年,41 家上 市公司披露了 52 个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31 家上市公司披露了 38 个 非财务报 告内 部控制 重 要缺陷。 如表 12 所示 ,2018 年非 财务 报告 内部控制重 大和重要缺陷的公司数量和缺陷数量较 2017 年均有显著增加。 表 12 2013-2018 年纳入实 施范围上市公司非财 务报 告内部控制缺陷披露 情况 年度 重大缺陷 重要缺陷 公司数量 缺陷数量 公司数量 缺陷数量 2018 41 52 31 38 2017 21 36 22 33 2016 18 24 23 2812 2015 13 16 31 41 2014 13 19 34 54 2013 11 13 21 29 5 内 部控制 审计 报告 2018 年,在纳入实施范围的 1923 家上市公司中,有 1882 家上市公司开展 了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占比为 97.87% ;41 家上市公司未开展内部控制审计业 务,占比为 2.13%。在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 1882 家上市公司中,7 家上市公司 在年报中提示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以及意见类型,但未能通过 公 开 网 站 获 取。在 1875 家披 露了 审计意见 的上 市公司 中 ,1757 家标 准无 保留 意见,占比 为 93.71%;118 家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占比为 6.29%,其中,54 家带强调事项 段无保留意见,12 家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无保留意见,52 家否定意 见。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类型的比例如图 5 所示。 图 5 纳入实施范围上市公 司内部控制审计意见 分布 图 如图 6 所 示 , 在 2011-2018 年 纳 入 实 施 范 围 上 市 公 司 内 部 控 制 审 计 意 见 中 , 标 准 无 保 留 意 见 平 均 占 比 为 95.19% ,2011 年 占 比 最 高 , 达 到 98.51% , 2016 年占比最低,为 93.54% 。非标审计意见中,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在 历年出具的非标准意见中占比最高,平均占比为 2.97% ;其次是否定意见,平 均占比为1.44%。13 无法表示意见占比 0.00% 0.06% 0.00% 0.00% 0.28% 0.00% 0.00% 0.00% 0.04% 否定意见占比 2.77% 2.18% 1.36% 1.08% 1.41% 0.86% 0.35% 1.49% 1.44%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的无保留意见占比 0.00% 0.06% 0.06% 0.00% 0.00% 0.00% 0.00% 0.00% 0.02%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无保留意见占比 0.64% 0.29% 0.52% 0.54% 0.00% 0.76% 0.00% 0.00% 0.34% 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占比 2.88% 2.89% 4.52% 4.67% 3.72% 2.85% 2.23% 0.00% 2.97% 标准无保留意见占比 93.71% 94.52% 93.54% 93.71% 94.59% 95.53% 97.42% 98.51% 95.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均值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无法表示意见占比 否定意见占比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的无 保留意见占比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无 保留意见占比 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占比 标准无保留意见占比 图 6 2011-2018 年纳入实施范围上市公司内部 控制 审计意见分布图 ( 三) 金融业 上市 公司内 部控 制情况 分析 1 内 部控制 评价 报告披 露情 况 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沪深两市金融业上市公司共有 91 家,其 中,沪 市主板 64 家,深市主 板 14 家,深市中小板 12 家,深市创业板 1 家;保险业上 市公司 7 家,货币金融服务业上市公司 29 家,资本市场服务业上市公司 44 家,其他金融业上市公司 11 家。 2018 年,在金融业上市公司中,86 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占比为 94.51% 。5 家 沪市主板 上市 公司未 披 露内部控 制评 价报告 , 其中,4 家 上市公司因首年上市豁免披露,1 家 上 市 公 司 在 年 报 中 提 示 披 露 了 内 部 控 制 评 价报告, 但相关 报告未 能通过 公 开网站 获取。 未披露内 部控制 评价报 告的 5 家 上市公司中,2 家 为 货 币 金 融 服 务 业 上 市 公 司 ,2 家为资本市场服务 业 上 市 公 司,1 家为其他金融业上市公司。 2 内 部控制 评价 报告的 结论 2018 年,86 家披露了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金融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 结论全部为整体有效,占比为 100.00%。 3 内 部控制 缺陷 的认定 标准 2018 年,86 家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金融业上市公司均区分了财务报 告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并进行了披露。如表 13 所示,财务报告 缺陷认定标准方面,83 家上市公司区分了定量和定性标准,81 家上市公司区分 了重大、重要和一般缺陷的标准。非财务报告缺陷认定标准方面,79 家上市公14 司区分了定量和定性标 准,81 家上市公司区分了重大、重要和一般缺陷的标 准。 表 13 2018 年金融业缺陷 认定标准披露情况 分类 定量和定性认定标准 定性认定标准 区分定量和 定性标准 区分重大、 重要和一般 缺陷 重大、重要 和一般缺陷 标准均详细 只有重大和 重要缺陷标 准详细 只有重大缺 陷标准详细 均不 详细 财务 报告 数量 83 81 9 46 16 14 占比 96.51% 94.19% 10.47% 53.49% 18.60% 16.28% 非财务 报告 数量 79 81 31 35 11 7 占比 91.86% 94.19% 36.05% 40.70% 12.79% 8.14% 在 金 融 业 上 市 公 司 内 部 控 制 评 价 报 告 中 , 定 性 认 定 标 准 的 披 露 还 不 够 详 细。2018 年 , 财 务 报 告 定 性 认 定 标 准 均 不 详 细 的 金 融 业 上 市 公 司 占 比 为 16.28% , 非 财 务 报 告 定 性 认 定 标 准 均 不 详 细 的 金 融 业 上 市 公 司 占 比 为 8.14% 。 2017 年财务 报告和 非 财务报告 定性认 定标准 均不详细 的金融 业上市 公司占比分 别为 16% 和 13.33%。可以看出,2018 年金融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定性认定 标准披露情况与2017 年相比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4 内 部控制 缺陷 的数量 及内 容 在 86 家披 露内 部控制 评价报告 的金 融业上 市 公司中,28 家 披露内 部控制 不存在 缺陷, 占比 为 32.56% ;58 家披露 内部 控制存 在缺陷 ,占 比 为 67.44%, 其中,存在重要缺陷的上市公司有 2 家。 将金融业 上市 公司按 照 行业进行 分类 ,7 家 保 险业上市 公司中 有 6 家存在 一般缺陷,占比为 85.71%;无重大或重要缺陷。27 家货币金融服务业上市公司 中有 1 家 存在非 财务 报告内部 控制重 要缺陷 ,为该公 司连续 第二年 披露存在非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23 家存在一般缺陷,占比为 85.19% ;无重大缺 陷。42 家 资 本 市 场 服 务 业 上 市 公 司 中 有 1 家存在非财务报告 内 部 控 制 重 要 缺 陷,该公司 2017 年曾披露存在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 24 家上市公 司存在一般缺陷,占比为 57.14%;无重大缺陷。10 家其他金融业上市公司有 5 家存在一般缺陷,占比为 50%;无重大或重要缺陷。 5 内 部控制 审计 报告15 2018 年,86 家金融行 业上市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 行了审计 ,占 全部金 融 行业上市 公司 的 94.51% 。在 86 家开 展了内 部控制有效 性审计的上市公司中,85 家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占比为 98.84% ;1 家被出 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占比 1.16% ,为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 计意见类型的比例如图 7 所示。 98.84% 1.16% 标准无保留意见 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 图7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 分布图 ( 四)ST 类 上市 公司内 部控 制情况 分析 1 内 部控制 评价 报告披 露情 况 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沪深证券交易所 ST 类上市公司共有 88 家,其 中,沪市主板49 家,深市主板 17 家,深市中小板 21 家,深市创业板 1 家。 2018 年,在 88 家 ST 类上市公司中,81 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 告,占比 为 92.05% 。 其中,沪 市主 板、深 市 主板、深 市中 小板和 深 市创业板分 别有 46 家、16 家、18 家和 1 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分别占各 板 块 ST 类上市公司的 93.88%、94.12%、85.71% 和 100.00%。7 家上市公司未披 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占比为 7.95%,其中,3 家上市公司于 2019 年退市未披 露,1 家上市公司因重大资产重组豁免披露,3 家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提示披露了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但公开网站未见相关信息。 2 内 部控制 评价 报告的 结论 2018 年,在 81 家披露 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 ST 类上市公司中,62 家内部 控制评价结论为整体有效,占比为 76.54%;19 家内部控制评价结论为非整体有 效,占比 为 23.46% ; 其中,4 家为 非财务 报 告内部控 制 无 效、财 务 报告内部控16 制有效,5 家为 财务报 告内部控 制无效 、非财 务报告内 部控制 有效,10 家为财 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均无效。 3 内 部控制 缺陷 的认定 标准 如表 14 所示,在 81 家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 ST 类上市公司中 ,80 家 公司区分 了财务 报告缺 陷认定的 定量和 定性标 准,75 家 公司区 分了 重大、重要 和一般缺 陷标准 。在非 财务报告 缺陷认 定标准 方面,79 家公司 区分 了定量和定 性标准,72 家公司 区分了重大、重要和一般缺陷标准 。 表 14 2018 年 ST 类上市公司缺陷认定标准披露 情况 分类 定量和定性认定标准 定性认定标准 区分定量和 定性标准 区分重大、重 要和一般缺陷 重大、重要和 一般缺陷的标 准均详细 只有重大和 重要缺陷的 标准详细 只有重大 缺陷的标 准详细 均不详 细 财务 报告 数量 80 75 6 54 12 8 占比 98.77% 92.59% 7.41% 66.67% 14.81% 9.88% 非财务 报告 数量 79 72 26 27 11 16 占比 97.53% 88.89% 32.10% 33.33% 13.58% 19.75% 在 ST 类 上市公 司内部 控制评 价报告 中,2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