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7-2018中国移动新闻资讯行业研究报告,2,核心观点2016年移动新闻资讯市场规模达到161.6亿元,增速超过150%,其中,头部和腰部平台营收占比超过90%。信息流广告和垂直服务开发将成为行业变现重点。SMS行业发展重点从流量向内容和技术转移,争取用户注意力成为核心要义。由于精品内容供需失衡,行业版权意识逐步建立,内容方议价能力将提升。自媒体:从野蛮生长迈向产业化,品牌形象逐步建立,上升路径进一步收窄,三年后头部自媒体中机构类将超九成。机构媒体:在品牌和流量中寻求平衡,形态上与不同发展阶段的自媒体日益趋同。其中,流量和变现方面优势微弱的媒体会转化为依赖渠道流量的自媒体。移动新闻资讯行业未来马太效应会更加明显,拉新成本和内容成本上升将加大腰部平台的压力,内容源和用户量的壁垒将减少新进者数量,市场进入诸侯割据阶段。来源:XX研究绘制。,3,中国新闻资讯产业发展概览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产业现状分析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产业链及价值链解析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行业典型产品分析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行业营销玩法梳理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产业发展趋势,123456,4,来源:XX研究及绘制。,互联网新闻行业发展背景,用户习惯,用户注意力向移动端迁徙自我意识觉醒,个性化服务需求增强,产业环境,流量格局出现结构性变化内容量爆炸式发展,传统编辑分发无法满足需求,技术环境,人工智能、AR等新兴技术爆发,助力产业技术革新技术升级促进直播、短视频、语音等内容形态拓展,政策环境,互联网信息服务相关资质的核发和审查严格化交叉领域和新兴领域的政策规定具体化,中国互联网新闻发展环境梳理多方因素综合作用,共同推动互联网新闻行业快速成长2017年中国互联网新闻行业发展背景梳理,5,来源:XX研究及绘制。,智能设备,文字,图片,视频/短视频,手机,电脑,电视/广播,报纸,VR/直播,新经济下的消费升级和内容升级技术风口渐次爆发,多元内容载体蓬勃发展从文字、图片到视频/短视频、直播,从报纸、电视、广播到电脑、手机以及其他智能设备,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历过直播、VR等技术风口的渐次爆发,目前主流的内容载体包括资讯、视频、短视频及直播等。多元内容载体的蓬勃发展,见证了网民内容消费习惯和偏好的不断升级。信息获取途径及形式变迁发展历程梳理,6,来源:中国网民及移动网民数据来自XX,中国3G/4G用户数来自工信部,中国智能手机保有量数据来自XX,XX研究及绘制。,2016年中国移动网民规模7.0亿与2010年相比增长2.3倍2016年中国移动网民在网民整体中的占比95.1%与2010年相比增长1.4倍,2016年中国智能手机保有量10.6亿与2010年相比增长12倍2016年中国3G/4G用户数9.4亿与2010年相比增长20倍,移动化:流量快速迁徙,触网需求升级移动新闻资讯应用已成为获取信息的主流渠道之一在移动设备增长、网速提升、带宽费用降低等大背景下,PC流量快速向移动端迁徙,移动网民快速扩张。受到上网习惯改变和生活节奏加快影响,人们的上网行为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与PC时代获取信息的传统门户、浏览器等相比,移动新闻资讯应用降低了新闻资讯的获取门槛,能够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碎片化地获取信息的需求,已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2010年-2016年中国互联网移动化发展趋势总结,7,直播行业2016年共计124条投融资事件与2014年相比增长2倍人工智能2016年共计85条投融资事件与2014年相比增长3.3倍来源:投融资数据来自XX,XX研究及绘制。,VR行业2016年共计131条投融资事件与2014年相比增长6.9倍AR行业2016年共计145条投融资事件与2014年相比增长1.1倍,科技感:新兴技术爆发,市场高度关注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为新闻资讯领域注入活力2016年是各种新兴技术爆发式发展的一年,直播已成互联网基本设施之一,VR、AR、人工智能等也在应用层面上多点开花。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加速了技术风口的到来。新兴技术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获取资讯的方式, 其成产业化的应用,促进了新闻资讯领域的技术升级,并为其注入了新鲜活力。2014年-2016年中国新兴技术行业投融资热度统计,8,数字量根据XX推算,2015年底,中国数字量在世界总数字量中的占比已达到40%左右获取效率个性化的内容获取方式,能够满足用户碎片化的内容获取需求,有利于提高其获取内容的效率来源:XX研究及绘制。,内容分发移动端流量的分散,促使内容生产也渐趋分散,内容量爆炸,需要算法对其进行合理分发去重去噪在海量内容池中进行的反抄袭和反垃圾,需要依靠机器算法进行鉴别和拦截,个性化:数据浪潮下,扩容提效正当时机器算法成内容分发主流,提升环节效率,促进流量格局改变从全量搜索、主动订阅,到编辑推荐,用户获取信息的信噪比不断提高,但在数据量爆发式增长的大环境下,适合于分发头部媒体内容和培育品牌IP的纯编辑推荐方式已不足以完全满足内容生产与获取需求。机器算法的出现,一方面,扩充了内容分发的容量,提高了内容分发的效率;另一方面,促进了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流量格局的结构性变化。此外,面对巨大的内容日产量,机器算法也已取代人工筛查成为鉴定抄袭内容和过滤低质量内容的主要方式,提升了内容筛选等环节的效率。2017年中国内容领域算法分发方式发展驱动因素分析,9,来源:XX研究及绘制。,AC,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依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包括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转载服务、传播平台服务三类,其中,仅有获得了一类资质的新闻网站具有新闻采编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2017年5月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规定指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设立总编辑,总编辑对互联网新闻信息内容负总责;禁止未经许可或超越许可范围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BD,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资质利用各社交应用开展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网络平台,应当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等相关资质,并在许可证载明范围内开展业务;社交平台不得转发网民上传的自制时政类视听新闻节目。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2016年11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要求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和互联网直播发布者在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时,都应当依法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并在许可范围内开展相关信息服务。,中国互联网新闻政策发展分析资质核查严格化,政策规定具体化,推动行业发展更加规范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互联网新闻行业逐步壮大。近年来,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互联网新闻相关政策逐步收紧:一方面,主管部门在相关资质的核发和审查上也更加严格,截止2016年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单位仅有294家;另一方面,对于直播等随着互联网发展而衍生出来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以及社交传播等界限相对模糊的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规定更加具体和清晰。伴随着相关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未来互联网新闻行业的发展将更加规范。2017年中国互联网新闻核心政策梳理,10,中国新闻资讯产业发展概览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产业现状分析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产业链及价值链解析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行业典型产品分析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行业营销玩法梳理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产业发展趋势,123456,11,注释:“新闻资讯”服务包含综合新闻资讯与垂直新闻资讯的相关网站或APP。来源:1.XX 家庭办公版 2017.6,基于对40万名家庭及办公(不含公共上网地点)样本网络行为的长期监测数据获得;2.XX.2017.6,基于日均400万手机、平板移动设备软件监测数据,与超过1亿移动设备的通讯监测数据,联合计算研究获得。,4.6,4.6,4.7,4.6,4.3,4.5,4.6,4.6,4.7,4.8,4.6 4.6,4.7 4.7,4.8 4.9,5,5.1,5.3,5.5,5.4,5.4,5.6,5.9,6.1,6.2,88.3%45.0%,90.4%45.3%,91.3%46.8%,88.3%48.3%,87.6%48.6%,88.4%50.4%,87.1%51.5%,86.1%51.1%,84.9%51.0%,87.1%52.3%,86.7%53.9%,89.5%54.9%,90.1%55.5%,2016.6,2016.7,2016.8,2016.9,2017.1,2017.11,2016.12,2017.1,2017.2,2017.3,2017.4,2017.5,2017.6,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发展现状移动新闻资讯月度覆盖人数6.2亿,是低渗透率的高增量市场根据XX网民行为监测系统iUserTracker以及移动网民行为监测系统XX的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6月,PC端新闻资讯服务月度覆盖人数达到4.8亿,在PC网民中的渗透率同比上升1.8%至90.1%;移动端新闻资讯服务月独立设备数达到6.2亿,同比增长34.8%,在移动网民中的渗透率同比上升10.5%至55.5%。移动互联网使得获取资讯服务的门槛和成本都大大降低,也使得人们的资讯消费行为变得更频繁和更多样。虽然移动网络新闻行业渗透率仍然较低,但市场整体增速较快,发展潜能巨大。iUserTracker&XX-2016年6月-2017年6月中国PC端&移动端新闻资讯月度覆盖人数及渗透率,PC端新闻资讯月度覆盖人数(亿人)PC端新闻资讯渗透率(%),移动端新闻资讯月独立设备数(亿台)移动端新闻资讯渗透率(%),40,201.6,186.0,138.9,173.5,162.0,30,12,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发展现状用户使用粘性持续增强,使用次数和时长增速放缓根据XX移动网民行为监测系统XX的监测数据显示,从2016年7月到2016年6月,新闻资讯App的月度总使用次数与月度总有效使用时间整体快速增长,年增长率分别达到了45.1%和38.6%。移动新闻资讯应用通过扩大内容分发容量、提升内容触达效率,提升了其用户粘性,获取了用户更多注意力。但分段来看, 2017年上半年新闻资讯App的月度总使用次数与月度总有效使用时间的增幅均显著低于2016年下半年,移动网民的资讯获取习惯正在形成,移动新闻资讯行业将逐渐回归平稳发展。,185.5,200.6,50,250150,XX-2016年7月-2017年6月,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APP月度总使用次数,发展趋势173.3159.6144.9149.9 153.2,16.7 16.8 16.9 16.116.1116.1217.1 17.2 17.3 17.4 17.5 17.6月度总使用次数(亿次)来源:XX研究及绘制。,29.0,31.2,30.9,32.2,37.3 38.1,39.4 40.2,20,50,XX-2016年7月-2017年6月,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APP月度总有效使用,时间发展趋势35.033.736.133.0,16.7 16.8 16.9 16.1 16.1116.12 17.1 17.2 17.3 17.4 17.5 17.6月度总有效使用时间(亿小时),24.9%,24.5%,16.2%,11.4%,13,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发展现状移动综合资讯平台可分为传统转型、门户转化及新兴崛起三类目前的综合新闻资讯平台主要可以划分为传统新闻机构转型、门户转化和新兴崛起三大类。1)其中,拥有互联网新闻采编资质的传统新闻机构自建的新闻平台,媒体公信力较强,兼有新闻内容生产方和综合资讯分发渠道双重身份,对于“两会”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也更有优势。2)而主流门户转化而来的新闻平台,继承了其PC端多年积累的品牌优势,结合海量自媒体内容,能够通过“编辑+算法”的分发方式,为用户提供类型广泛、内容垂直的资讯,满足用户的长尾资讯需求。3)此外,主要诞生于移动端的新兴崛起类新闻平台,先天适应小屏浏览、碎片化阅读等移动化玩法,主要通过兴趣推荐为用户精准匹配感兴趣的资讯内容,提升其资讯获取效率。2017年中国移动端综合新闻资讯平台主要类型特征梳理,传统新闻机构转型媒体公信力较强兼具新闻生产和分发双角色来源:XX研究及绘制。,门户转化类品牌优势“编辑+算法”分发,新兴崛起类适应移动化玩法多为算法分发,个性化推,荐功能普,及,H5、小游戏,门户网站新 驻社交及资,直播、视,闻客户端,讯平台,频、音频,频道,客户端,14,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发展历程移动新闻资讯行业已进入下半场,精细化运营是主调1)伴随着移动流量增长,门户网站先后推出了移动客户端,同时,一些聚合类资讯平台也开始出现在移动端。2)移动新闻资讯玩家增多,市场力量显现,为了寻求差异化优势,各平台纷纷探索直播、短视频、语音等多元内容输出形式,同时结合个性化推荐提升运营效率;这个阶段,传统新闻机构也开始了移动化布局。3)技术加持下,移动新闻资讯行业获得了资本关注,竞争程度日升,各大平台都开始通过打造自媒体生态和富媒体内容布局提高产品壁垒。4)伴随着行业热度的持续发酵,精细化运营将成为移动新闻资讯行业下半场的主调,一方面,平台的内容价值将显现,另一方面,技术迭代,来源:XX研究及绘制。,爆发期热度持续,转向精细化运营,萌芽期集中上线,战略布局资本运作,2010发展阶段:,2014,2015成长期根据市场自我完善,个性化推荐、直播等渐成标配,将成为平台新鲜活力的来源。2017年中国移动新闻资讯行业发展历程梳理加大短视频、直播布局资本热度 自媒体扶上升 持计划媒体账号入等创新报道形式 传统新闻机构集中推出聚合类新闻客户端2016,人工智能、VR等技术导入原创保护、内容过滤机制2017参与者进入技术迭代,15,抢占流量Step 1扩大用户覆盖,建立流量基础,提升品牌影响力来源:XX研究及绘制。,培育内容Step 2培育自媒体生态和IP内容,争取用户注意力,建立行业壁垒,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发展阶段发展重点从流量向内容和技术转移,争取用户注意力成核心移动红利期,大量参与者涌入移动资讯赛道,除内容相关产业外,也出现了部分跨界玩家。渠道的分散促进了流量的重新分配,降低了中心媒体的内容议价权。这一阶段,移动新闻资讯平台的战略重点在于建立流量基础,形成自有品牌。渠道整合基本完成后,各家的主要目标从争取用户规模向争取用户注意力转化,对优质内容的需求不断提升:从纯新闻向综合资讯延伸,从文字向短视频、音频等多种内容形态方向拓展,内容外延整体扩大,头部内容方(包括媒体和自媒体)的议价能力将提升。这一阶段,移动新闻资讯平台的战略重点在于打造内容生态,建立行业壁垒。内容格局建立后,自媒体生态和自制特色内容将形成平台的内容壁垒,行业进入成熟期,寡头格局基本确定,通过技术加速产业发展、加深平台壁垒将成为各家共同目标。这一阶段,移动新闻资讯平台的战略重点在于加大技术探索,赋能内容分发和商业化。2017年移动新闻资讯行业发展阶段梳理,探索技术Step 3通过技术探索赋能平台内容分发和商业化,加速产业发展,161.6,16,注释:1.互联网新闻资讯市场规模包含传统新闻机构设立的新闻网站/客户端、门户网站/客户端、新兴崛起类新闻网站/客户端及其他媒体平台收入,不包含其旗下其他业务收入(如视频、社交、搜索等业务收入及线下收入);2.互联网新闻资讯市场规模及移动端新闻资讯市场规模统计口径为企业收入,包含广告收入、用户付费等多种收入来源。来源:根据公开数据及XX统计预测模型估算,XX研究及绘制。,95.9,547.3,9.4,15.2%110.534.3,42.8%157.964.1,36.4%215.4,41.6%304.9233.1,36.4%416.0334.0,31.5%450.7,265.4%,87.0%,152.1%,44.2%,43.3%,34.9%,2013,2014,2015,2016,2017e,2018e,2019e,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行业市场规模2016年移动新闻资讯市场规模达到161.6亿元,增速超150%2016年,移动端新闻资讯企业收入规模达到161.6亿元,在互联网新闻资讯市场规模中占比约75%,与去年相比,上升了34个百分点。2016年移动端新闻资讯收入同比增长152.1%,涨幅显著,伴随着人口红利的殆尽,未来其增势将逐渐放缓,到2019年,移动端新闻资讯收入增速将降至34.9%,市场规模达到450.7亿元,在互联网新闻资讯市场规模中占比超过80%。整体来看,各新闻平台在产业链上下游进行的深度布局,为商业化提供了更多机会,未来移动端新闻资讯行业的收入来源将从主要的传统硬广向软文植入、信息流广告等原生营销形式不断拓展,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2013-2019年中国互联网新闻资讯及移动端新闻资讯企业收入规模及趋势,互联网新闻资讯收入规模(亿元)互联网新闻资讯收入规模增长率(%),移动端新闻资讯收入规模(亿元)移动端新闻资讯收入规模增长率(%),17,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市场格局头部、腰部平台营收占比超90%,市场将进入诸侯割据阶段从用户规模来看,头部和腰部平台占据了移动新闻资讯市场的主要份额,用户规模占比均超过50%,集中度相当,而聚集在尾部应用中的用户相对较少,未来用户还会向第一、第二梯队进一步集中。从营收规模来看,市场呈现倒三角结构,超过60%营收集中在头部平台,接近30%营收集中于腰部平台,整体营收水平伴随着平台数量集中度的上升而下降。随着内容竞争愈加激烈,未来马太效应将更加明显,一方面,拉新成本逐渐上升、版权市场走向成熟,将给腰部平台带来较大压力;另一方面,在内容源和用户量的壁垒前,移动端综合新闻资讯平台新进者将逐渐减少,市场进入诸侯割据阶段。,注释:由于头部平台、腰部平台和长尾应用彼此间存在用户重合,故其用户规模在总用户规模(已去重)中的占比加总不等于100%。来源:XX研究及绘制。,2017年中国移动新闻资讯平台营收规模集中度示意图,头部平台腰部平台长尾应用,2017年中国移动新闻资讯平台用户数量集中度示意图,头部平台腰部平台长尾应用,TOP2平台,日活均超五千万,用户规模占比超50%,营收规模占比超过60%TOP3-TOP8平台,日活均超千万,用户规模占比超50%,营收规模占比约30%长尾平台,数量众多,用户规模和营收规模占比均低于10%,18,中国新闻资讯产业发展概览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产业现状分析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产业链及价值链解析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行业典型产品分析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行业营销玩法梳理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产业发展趋势,123456,19,注释:受篇幅限制,并未将产业链各环节中的所有企业全部展现,此处仅作示例;其中,部分企业在产业链中具有多重角色,并未全部展示,此分类仅作示意。logo按企业中文全称首字母顺序排列,不涉及企业排名。来源:XX研究及绘制。,新兴崛起传统新闻机构转型,垂直类,媒体机构传统新闻机构网络媒体,体育,财经,科技,时尚,娱乐,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产业链梳理2017年中国移动新闻资讯行业产业链,个人用户UGC,其他合作方,广告主电商网站游戏厂商,内容方自媒体,服务企业,支付平台,其他服务企业,技术支持,移动新闻资讯平台门户转化,数据服务,投资机构、第三方数据公司等,营销服务商游戏代理商其他代理商,上游合作方,代理商,用户,五大门户,社交平台在线视频平台,传 播渠道,短视频平台,20,注释:蓝色箭头表示资金流走向,绿色箭头表示服务走向。来源:XX研究及绘制。,周边服务,移动新闻资讯平台,用户商家,购买付费版1)新闻分发服务;2)付费版:无广告、频道定制等增值服务1)广告收入;2)线下活动收入产品宣传、游戏分发等,线下活动收入,1)用户打赏收入;2)其他渠道服务收入,带宽/服务器提供商,数据服务提供商,付费使用,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价值链梳理广告仍是平台主要收入来源,内容方收入类型丰富2017年中国移动新闻资讯产业价值链分析,自媒体主播媒体机构,1)流量分成;2)内容导购收入分成;3)内容付费分成;4)版权合作付费/头部签约费用;5)提供展示平台1)提供内容;2)增强平台活跃度(流量、黏性等),内容提供方,服务对象,21,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产业链分析自媒体:从野蛮生长迈向产业化,品牌形象逐步建立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去中心化”特征的逐步显现,自媒体作为领域广泛且类型丰富的新兴内容源,获得了资本的高度关注。2010年至今,内容创业领域的投资热度显著提升,其中,2014年至2015年,投融资事件的增长率达到144.2%。而2015年至2016年,虽然其投资密度基本持平,但投融资事件增长率走低,内容创业市场出现冷静信号。未来,在资本的介入下,自媒体的产业化进程将大大加快,同时,商业化压力也将加大。整体而言,自媒体所覆盖的内容类型更丰富了,自媒体内容的分发渠道也在不断拓展,整个产业链条正在走向成熟。未来,自媒体的内容生产将更加专业,品牌形象也将逐步建立。,来源:投融资数据来自XX,XX研究及绘制。,6,20,19,29,52,233.3%,-5.0%,52.6%,79.3%,144.2%127,1.6%129,2010,2013,2011 2012投融资事件数,2014 2015 2016投融资事件增长率(%),2010-2016年中国内容创业投融资事件分布,内容类型更丰富除了传统的文章写作,还向直播、短视频等内容领域延伸,从社交媒体向新闻客户端等内容分发平台发展,分发渠道拓展,运营方式从个体户式的作坊运营转向专业化和机构化,自媒体工作室、自媒体联盟纷纷出现,产业链条成熟化,2017年中国自媒体发展特征梳理,22,站内收入自媒体在平台内的变现方式主要包括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的硬广植入和目前炙手可热的营销软文输出,这两块收入需与平台分成。此外,还有部分来自用户的收入。,站外拓展自媒体平台外变现的想象空间主要来自其在平台上获取的粉丝积累,支持其向其他平台甚至线下进行导流和转化。,直播 打赏,在线授课 课程/咨询费摄影摄像服务 线下收入,营销软文等服务性投放分成(将需求打包到自媒体收入平台上,供其选择性对接),02,硬广植入分成,01,03,用户打赏、内容付费分成(C端)来源:XX研究及绘制。,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产业链分析自媒体:站内收入以硬广和软文为主,垂直度高者潜力大消费升级背景下,人们衣食住行及各类长尾需求全面释放。出于自媒体门槛低、数量多的特点,其生产的内容基本能够覆盖用户范围广泛、类型垂直的内容需求,并延伸出多样化商业路径。在移动新闻资讯平台内,自媒体的变现方式包括硬广植入和营销软文输出等,此外,通过粉丝积累,自媒体还能向其他平台(含自有APP)或线下进行导流和变现。其中,垂直度高的自媒体,对于后续的变现探索而言,潜力巨大:1)生产垂类内容的自媒体往往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垂直行业资源;2)其对垂直领域用户具有较大影响力,并且能够与粉丝建立更强的关联性。2017年中国自媒体变现路径梳理,23,A自有新闻网站/客户端内容分发来源:XX研究及绘制。,B与其他新闻平台建立版权合作,C开设账号入驻其他新闻平台,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产业链分析传统新闻机构:兼顾新闻生产与分发,多渠道输出原创内容移动新闻资讯产业链中,作为拥有新闻采编资质、在内容生产上具有多年积淀优势的传统新闻机构,既能通过自有渠道分发新闻,也是新闻内容的主要生产方。伴随着移动化进程的推进,除了在自有网站和客户端上分发专业编辑生产的原创新闻内容,传统新闻机构也会通过版权合作、账号入驻等方式,为其他移动新闻资讯平台输送新闻内容。对于兼具新闻内容方和渠道方双重身份的传统新闻机构而言,借助其他渠道实现内容在移动端的广泛传播是其重要的移动化布局之一,同时也能助力其自身品牌溢价的提升。2017年中国原创新闻平台内容输出路径梳理,24,来源:XX研究及绘制。,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产业链分析新闻资讯平台:布局品牌媒体内容和优质自媒体,打造差异化优质内容能够获取人们的注意力,从而实现流量的收集、分发和变现,已经成为各移动新闻资讯平台的竞争核心。一方面,品牌媒体内容成为了各平台关注的重点,平台常通过建立版权合作或邀请账号入驻等形式导入其内容。另一方面,优质自媒体也成为了各平台争夺的资源,平台通过推出补贴机制、扶持战略、创业服务等方式吸引自媒体的入驻。各移动新闻资讯平台能够助力品牌媒体内容的广泛传播,而对于自媒体而言,1)首先,平台能够提供流量巨大的分发渠道和科学智能的分发方式,提升自媒体内容的分发效率;2)其次,平台会通过广告分成、现金补贴等形式,为自媒体提供资金支持,还通过原创保护、数据指导等方式,为其健康发展提供助力;3)平台还会为内容创业者提供行业沙龙、融资对接、办公空间等创业服务,激发自媒体创业创新的活力。未来,差异化内容将助力各移动新闻资讯平台品牌形象的重新建立,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2016-2017年中国移动新闻资讯平台内容布局梳理,大鱼计划,芒种计划2.0,双10亿补贴,媒体合伙人战略2.0,百亿分润计划,25, 内容可沉淀,传播度高 加强了内容的去中心化,对分发和筛选,短视频,要求更高 实时、直观、互动性强, 具有不可跳跃的线性播放特性 是图文新闻资讯的延伸和补充,适合用于,重大时效性事件的新闻报道来源:XX研究及绘制。,直播,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产业链分析新闻资讯平台:短视频和直播快速崛起,富媒体资讯成重点受到用户阅读习惯等因素影响,目前信息载体仍以图文为主。但在智能手机广泛普及、带宽升级、上网资费下降等大趋势下,经历过直播平台的资本热潮和短视频自媒体的集中爆发等事件后,简洁生动的短视频和互动性强的直播内容的获取率整体提升:一方面,视频类内容的制作门槛降低,视频类内容大规模爆发;另一方面,分发渠道的普及和机器推荐机制的出现,提升了视频类内容的分发效率。整体而言,短视频信息点密集,对筛选和分发的要求更高,而直播作为图文资讯的补充,更适合与重大时效性新闻事件结合。目前,各移动新闻资讯平台都在广泛布局图文资讯外的富媒体内容形式。2017年中国主流富媒体内容形式特征梳理 信息点密集、可操作性强,26,来源:XX研究及绘制。,信息流广告,A,B,汽车频道下申请试驾,C,体育频道下预订赛事场地,E,移动新闻资讯平台商业机会点梳理,D,娱乐频道下热门作品投拍,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产业链分析新闻资讯平台:信息流广告和垂直服务开发是变现重点出于产品定位与功能设计的不同,与社交平台相比,移动新闻资讯平台上,内容方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链较难建立和沉淀,打赏、付费阅读等用户付费类的商业模式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但同样的,与社交平台相比,移动新闻资讯平台用户亲密度较低,用户对内容流中出现预期外内容的心理边界已建立,因而对信息流广告具有较高的包容度。除此之外,由于垂直领域的内容生产具有与产业链上下游结合紧密的特质,通过提高围绕新闻资讯产业链形成的数据的使用率,建立汽车频道下在线申请试驾、体育频道下在线预订赛事场地、娱乐频道下热门作品投拍等内容与服务相结合的多元发展模式,能够进一步开发C端收入。2017年中国移动新闻资讯平台商业机会点梳理,低于每周一次 每周一次,每天 没事就看看,10-30mins,只看摘要/标题,不点开,27,-3.9%,-5.2%,11.5%,7.0%,12.0%,0,-12.3%每天一次,2012-2017年中国网民资讯获取频率变化,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产业链分析用户:资讯获取高频长时化,每天多次和大于5分钟比例增长与五年前相比,资讯获取频率低于(含)每天一次的中低频网民显著减少,而每天多次获取资讯的中高频网民占比提升;资讯浏览时长低于5分钟的短时的资讯获取行为显著减少,而资讯浏览时长高于5分钟的中长时长的资讯获取行为整体增长。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人们内在的焦虑感,转化成了对外部动态的高度关注,从而培育出了高频的资讯浏览习惯。同时,伴随着资讯外延的不断拓展和内容的逐渐丰富,人们的各种长尾兴趣点在其中都能得到满足。资讯获取了网民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拉长了整体浏览时长。,网民资讯获取频率变化比例(%)样本:N=1004,于2017年5月通过XX调研获得。,低于每周一次,-9.1%每周多次(7次),每天2-4次,-6.5%,-5.1%,2.5%,3.0%,2.8%,3.3%,0,2012-2017年中国网民资讯获取时长变化,网民资讯浏览时长变化比例(%),点开,没事就 只看摘要/5-10次 看看 标题,不 5mins 5-10mins 10-30mins 30-60mins60mins,28,7.576.56,互动氛围推荐匹配度,周围的人都用知名度,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产业链分析用户:期望度最高的内容丰富度、时效性和价值仍有提升空间与用户在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上的转变相呼应,用户对内容品质(内容丰富度、内容时效性和内容价值)和内容媒介品牌(知名度)的期望度较高。从满意度的角度来看,用户对内容类应用在周围社交圈中的渗透率、版面设计、互动氛围以及广告体验等方面的满意度,均超过了对这些方面的期望值;而在用户期望度最高的内容方面,满意度整体低于期望值。对于内容行业而言,内容丰富度、内容时效性和内容价值仍是获取和留存用户的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2017年中国内容行业用户满意度和期望度对比版面设计8,内容丰富度内容更新速度/时效性用户期望度样本:N=1004,于2017年5月通过XX调研获得。,广告体验内容价值用户满意度,29,中国新闻资讯产业发展概览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产业现状分析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产业链及价值链解析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行业典型产品分析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行业营销玩法梳理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产业发展趋势,123456,30,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平台发展综述 为更完整的介绍行业情况,XX以充分展现每一家企业的特色和优势为出发点,撰写了部分典型企业的案例介绍,案例部分平台出现先后按其中文名称拼音首字母排列。 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未能将所有优秀企业呈现在报告当中,敬请谅解。差异化协同同时布局多种平台类型,通过平台定位、内容类型、分发方式等多方面协同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代表平台:腾讯新闻与天天快报生态效应以流量巨大、发展成熟的超级APP为基础形成生态,在技术、数据、流量等方面能够获得较大助力,并形成生态内的内容联动。多见于社交平台、浏览器等在移动新闻资讯领域的跨界布局。代表平台:UC头条、新浪新闻、百度新闻PC优势延续继承了PC时代的编辑优势,又结合机器算法,同时实现热点内容和个性化内容的高效分发。代表平台:网易新闻、凤凰新闻移动独立崛起诞生于移动端,企业自有产品类型相对单一,广泛布局外部内容源,主打兴趣推荐。代表平台:今日头条、一点资讯、ZAKER来源:XX研究及绘制。,31,百度新闻产品发展分析从机器分发到智能分发,全新内容交互方式成核心优势百度新闻作为聚焦于综合新闻领域的内容分发平台,主要内容来自于百家号以及与众多媒体建立的内容合作。此外,还能通过智能交互、语音播报等形式,进行多维度内容重组和无屏场景内容输出。其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在编辑分发时代率先上线内容聚合与机器分发功能,实时地按照新闻热度分发给广大用户;2)在内容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根据用户标签,实现覆盖多种形式的、垂直内容的智能分发。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特色功能的上线,为百度新闻客户端带来了全新内容交互方式,成为其核心优势之一。目前听新闻功能的用户留存率超过7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