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策略前瞻性研究 2021年 4月 8日 数字经济系列报告(一) 数字中国:变局与机遇 策 略 深 度 策 略 报 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证券分析师 陈骁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16070001 010-56800138 CHENXIAO397PINGAN 魏伟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13060001 021-38634015 WEIWEI170PINGAN 薛威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19090003 021-20667920 XUEWEI092PINGAN 近年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字经济已 成为引领全球经济社会变革、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0年 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及 “十四五”规划 ,都提出了数字经 济发展的政策部署。 我们认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不仅仅是 政府政策的目标,也是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必然方向,更蕴含了富 有想象力的投资空间和机遇。 数字经济的定义与内涵框架 目前,学术界对数字经济尚无明确公认的定义。总体而言,我们认为数字经济 至少 包含 如下特征: 1) 数字经济的发展以数据为最基础的生产要素,以信息 通信技术( ICT)为主要依托,强调经济当中的数字化信息化驱动 ; 2) 数字 经 济 通常自下而上包含三 方面 : 支持数字经济的底层技术 , 数字技术直接相关的 行业,以及 数字化技术运用到其他传统行业。 3) 随着经济社会与信息技术的 发展,数字经济的边界也在不断变化和拓展。 我们从生产函数、产业分类、经济部门三个角度,划定了数字经济研究的框 架。从生产函数 看 ,数字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产技术、生产关系、生产要 素三个方面;从产业分类 看 ,数字经济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 , 一是与信息通 信本身直接相关的行业,即数字产业化;二是各个传统行业与数字技术的融 合,即产业数字化。从经济部门 看 ,数字经济的研究则涵盖了数字技术在企业 部门、居民部门、金融部门、政府部门的融合与应用。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从数 字经济的规模上看, 1) 当前全球并 无 公认的数字经济规模测算方法,不 同机构测算结果差异 巨大 。 2) 中国数字经济的 绝对规模 处于全球领先位置, 但 GDP 占比 不高,反映出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的问题。 3) 中国数字经济 增 速 较快,且产业政策方向表明 中国 数字经济的 高增长还将延续。 从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上看, 当前有诸多不同维度的 数字经济指标,来衡量不 同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状况。普遍的结论包括: 1) 发达经济体的数字经济发 展程度较高 ; 2) 中国在全球排名不高,可能受到人均指标的拖累,也意味着 中国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第三,中国国内各区域间的数字经济发展并不平 衡,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数字经济体量和深度都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从数字经济的国家战略上看, 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 OECD 成员国均制定了 国家数字发展战略 ;并且近年来的数字化转型政策方针又呈现了一些新的变 化趋势: 一是 国家数字战略越来越多由政府最高层协调;二是对数据资源与数 字安全创新的关注度有所提升; 三 是 人工智能( AI)、区块链、量子计算正受 到越来越多的政策关注 ;四是实施了一系列数字经济领域应对新 冠肺炎疫情 的政策措施。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策略 策略深度报告 2 / 31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数字经济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立足于新生产要素、利用新兴技术、创造出新商业模式的新经济形态,能够有效促进经 济增长。从微观上看,数字经济对企业运营的好处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成本的降低,具体可概括为规模 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和长尾效应;从中观上看,数字经济对于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产业创 新效应、产业融合效应与产业关联效应这三个方面,最终促进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从宏观上看, 数字经济 可以 通过增加生产要素数量、改变产出函数的形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这三个渠道,来促进 宏观经济的增长 。 从全球趋势看 数字经济 的海外投资重点 各国在发展数字经济上均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的战略需要,这也是各国数字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 我们认为在全球范围内布局数字经济产业投资,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对于美国, 由于中美关系的复杂化与 美国的遏制措施,需警惕数字经济投资的风险。 对于欧盟 ,一是加大对欧盟先进硬件设备与精密仪器工业 的投资;二是与欧盟本地企业合作进行相关领域数字化发展的开发与运营, 提供本土 先发经验 优势 。 对于 日韩 ,投资重点应当放在电子制造领域 ,还可以 在产业数字化与数字经济的发展和规则制定上进行合作。 对于发展中经济体 ,考虑数字经济的重要市场进行开发,与当政府 、 企业合作培育当地数字经济相关产业。 从“十四五”规划看 数字经济 的 中国投资主线 数字经济领域的投资涵盖的范围广阔,包含的细分领域也非常多。从十四五规划的产业政策布局当中,我 们可以粗略梳理出数字经济领域未来五年的几条主要的投资主线: 第一,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 1) 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关键算法、传感器 等; 2) 通用处理器、 云计算系统和软件核心技术 一体化研发; 3) 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神经芯片、 DNA存储 等前沿技术 , 信 息科学与生命科学、材料 等基础学科的交叉创新。 第二,数字产业化发展。 1)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 等新兴数字产业,以及相关 的 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 等产业; 2) 5G的建设和应用,试点 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 能源、智慧医疗 等重点领域; 3) 第三方大数据服务 产业; 4) 共享经济和平台经济 。 第三,产业数字化转型。 1) 工业互联网 和 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建设,个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 2) 众包设计、智慧物流、新零售 等 服务业新模式 ; 3) 智慧农业 。 第四,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1) 5G通信与数据存储、处理的基础设施 ; 2) 城乡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 等。 3)城乡 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大数据中心 。 第五,数据安全、网络安全服务。 1) 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 2) 人工智能安全技术 创新。 风险提示 1)全球经济复苏低于预期,拖累数字经济领域的投资与发展; 2)数字经济领域技术发展遭遇瓶颈,例如 人工智能等技术难以实现突破性发展; 3)货币政策过快收紧导致无风险利率走高,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动 荡,可能影响数字经济领域的投资收益水平; 4)各国对于数字信息的安全性与个人隐私的保护,可能影 响大数据及相关应用;而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反垄断,也可能影响其发展。 策略 策略深度报告 3 / 31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正文目录 一、 数字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5 1.1 变化中的数字经济边界 . 5 1.2 改良中的数字经济框架 . 6 1.3 发展中的数字经济历程 . 10 二、 国内外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12 2.1 规模测度:各国数字经济规模及对比 . 12 2.2 指数测度:各国数字经济指数及测度 . 15 2.3 政策视角:各国数 字经济战略及创新 . 17 三、 数字经济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18 3.1 微观企业: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长尾效应 . 18 3.2 中观产业:产 业创新、融合与关联效应 . 19 3.3 宏观经济:数据要素、生产函数与全要素生产率 . 20 四、 数字经济全球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 .21 4.1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强化优势,补齐短板 . 21 4.2 全球数字 经济投资机遇 : 寻机海外 , 布局 “十四五 ”. 23 五、 风险提示 .25 附录 1:主要研究机构数字经济指数汇总 .26 附录 2: “十四五 ”规划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部署 .28 参考文献: .30 策略 策略深度报告 4 / 31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图表目录 图表 1 OECD的数字经济研究内涵和框架 . 7 图表 2 数字经济发展的系统性分析框架 . 8 图表 3 数字经济研究的内涵和框架 . 9 图表 4 数字经济产业分类的总体框架 . 10 图表 5 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与数字经济时代 . 11 图表 6 数字经济发展的历程 . 12 图表 7 麦肯锡 :互联网经济占 GDP比重( iGDP) . 13 图表 8 波士顿咨询 :支出法测算 e-GDP占总 GDP比重 . 13 图表 9 联合国:各国 ICT部门的增加值占比( %) . 13 图表 10 埃森哲:支出法测算数字经济规模占 GDP比重 . 14 图表 11 中国信通院:数字经济规模及占 GDP比例 . 14 图表 12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测算(单位:万亿元) . 15 图表 13 主要研究机 构数字经济指数汇总 . 16 图表 14 近年来各国推出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 17 图表 15 数字经济促进中观产业发展的效应 . 19 图表 16 数字经济促进宏 观经济增长的效应 . 20 图表 17 全球主要经济体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一览 . 22 图表 18 “十四五 ”规划对数字经济领域的安排部署 . 24 策略 策略深度报告 5 / 31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以土地、劳动力、资本为关键生产要素,数字经济则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十 九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增列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进一步提出推进数 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数字化发展。这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人民日报 , 2021.1.20 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 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3.5 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 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3.16 近年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全球经济社 会变革、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 字经济”;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十四五”规划更是提出了数 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在 2025年达到 10%的量化指标,并从数字经济、数字社会、 数字政府和数字生态四个方面提出了未来五年的政策部署。 我们认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 字中国”,不仅仅是政府政策的目标,也是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必然方向,更蕴含了富 有想象力的投资空间和机遇。 一、 数字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随着 20世纪 4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关注到 了数字化对经济 增长的巨大潜力,引发了影响之后数十年社会经济变革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也被称为数 字 化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于将信息数字化,依托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提高经济运转效率,实现社会生产、 资源合理分配的新型经济模式 数字经济。 追本溯源,数字经济一词最早由加拿大学者唐泰普斯科特( Don Tapscott)在 1995年提出 。彼 时,其 对数字经济的认知尚停留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领域中,他 提出 ,由于新经济中信息以字节 形式储存在电脑中,以光速传播于网络中 ; 利用二进制代码,所有信息和传输都可以用 0和 1这两 个数字来体现和完成,所以称之为数字经济 1。 他认为,数字经济是有关技术、智能机器的网络系 统,将智能、知识及创新联系起来,以促进财富及社会发展的创造性突破。 1.1 变化中的 数字经济 边界 目前,学术界对数字经济 尚无明确公认 的定义,不同机构和学者基于差异化经济社会环境给出了差 异化的理解。 我们将近年来权威的研究机构和学者对数字经济进行的定义总结如下 : 1 TAPSCOTT D.The digital economy:Promise and peril in the age of networked intelligenceM.New York: McGraw- Hill,1995. 策略 策略深度报告 6 / 31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OECD( 2014) 将数字经济视为一种广义的数字技术集群,从生态系统视角对数字经济的范围 进行了界定 数字经济是一个由数字技术驱动的 、 在经济社会领域发生持续数字 化转型的生 态系统,该生态系统至少包括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 2。 美国经济分析局 (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BEA, 2016)从商业化运作层面解读数字经 济,认为数字经济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一是与计算机网络运行相关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二是 基于网络实现商业往来的电子商务业务,三是由数字经济使用者所创造和使用的数字媒体 。 BEA 主要从互联网和相关信息通信技术( ICT)的角度来定义数字经济。 G20 杭州峰会 发布了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 2016),其中将数字经济定义为: 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 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曼彻斯特发展信息中心的 Bukht 和 Heeks( 2017) 撰文 通过 三个逐级递进的层次来定义数字经 济 。 第一, 数字经济的核心 是生产基础数字产品和服务的 IT/ICT部门 ,包含软件制造业、信息 服务业、数字内容产业等 ;第二, 狭义的数字经济 可以定义为经济产出当中完全或主要来源于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商品或服务;第三, 广义的数字经济 可以定义为信息通信技术在所有 经济领域的使用,称为“数字化经济” 3。 中国信息化百人会 发布的 2017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 指出 , 数字经济是全社会信息活动的 经济总和。 具体而言,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信息为关键资源,以信息网络为依托,通过信息通 信技术与其他领域紧密融合,形成了基础型、融合型、效率型、新生型、福利型五个类型的数 字经济。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是我国长期跟踪数字经济领域的研究机构之一,其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 白皮书( 2020年)当中对数字经济的最新定义是 :“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 以数字技术为 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不断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 总体而言, 我们认为 数字经济的 定义至少 体现了如下 三大 特征: 第一, 数字经济的发展 以数据为 最基础的 生产要素,以信息通信技术( ICT)为主要依托 ,强调经济 当中 的数字化信息化 驱动 特征 。 第二 , 数字经济的不同定义中, 通常都自下而上包含 三个层面的内 容,一是支持数字经济 的底层技术(通常指 ICT,但这个范围随着技术的进步也在拓宽 ,本文 后续将 统一 称为“数字化技术” ),如 当前的 5G、物联网、区块链等;二是与 数字化技术 直接相关并产出商 品和服务的行业,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信息通信、软件服务业等;三是 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其他传统 行业 ,体现为各个行业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与数字化的融合。 第三, 数字经济的概念 并不是一成不变 的,随着经济社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的内涵与边界也在不断变化和拓展。 1.2 改良中的 数字经济框架 目前,众多研究机构与学者对于数字经济的内涵和 分析 框架也提出了不同的理解。例如,中国信通 院的“四化”框架,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总结的数字经济五个层次,赛迪智库提出的数字经济内涵的四 个维度 等。 我们将其 总结 如下: 2 OECD.Measuring the Digital Economy:A New Perspective.OECD Publishing,2014:45-49. 3 Bukht,R.,and R.Heeks.Defining,Conceptualizing and Measuring the Digital Economy.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Working Paper,2017. 策略 策略深度报告 7 / 31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1. “核心 -狭义 -广义 -数字社会” 四层次框架( OECD, 20204) OECD 对数字经济的概念定义是市场研究引用最多的框架之一 , 其 分“核心 -狭义 -广义 -数字社会” 四个层次定义了数字经济的框架 。其中, 核心定义 是指数字内容、 ICT商品、数字服务相关的经济活 动,主要包含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通信业、互联网行业、软件服务业等 ICT产业相关的经济活动 规模。 狭义定义 是指依赖于数字投入的经济活动,主要包含数字媒体、电子商务、平台经济、共享经 济、电子政务等利用数字化工具的数字部门的经济活动规模。 广义定义 则 是指对数字投入有明显作 用的、 GDP生产边界内的经济活动,主要包含数字化农业、数字化工业、数字化服务业等数字化产 业的经济活动规模。 数字社会 除包含前述范围外,还包含未被统计在 GDP以内的其他数字化交易和 活动,如免费的数字服务 等 。 图表 1 OECD的 数字经济研究内涵和框架 资料来源: OECD( 2020) ,平安证券研究所 2.“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 -数字化治理 -数据价 值化” “四化 ”框架(中国信通院, 2020) 中国信通院构建了以数据价值化为基础、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核心、数字化治理为保障的“四 化”协同发展生态,四者构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其中, 数字产业化 是指为数字经济发 展提供技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信息通信产业,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 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 产业数字化 是指传统产业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数量和效率提升, 其新增产出构成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化治理 指运用数字技术,建立健全行政管理的制度 体系,创新服务监管方式,实现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组织、行政监督等体制更加优化的新型政 府治理模式。 数据价值化 是指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化培育,包括数据的采集、确权、标注、定 价、交易等诸多内容。 3.“数字基础 -数字治理 -数字产业 -数字融合” 四维度内涵(赛迪智库 , 2020) 数字经济的内涵可以从“数字基础、数字治理、数字产业、数字融合”这四个维度理解: 1)数字基 础 以数据、算力和算法为核心,包含了高要求通信设施、数据中心、物联网数据采集设施以及关键共 性技术等新型基础设施。 2)数字治理 包括“互联网 +政务服务”以及基于政务大数据的决策支撑, 此外还有以智慧城市为代表的智慧化城市建设与管理。 3)数字产业 包含电子信息制造、软件与信息 4 OECD, A roadmap toward a common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the Digital Economy, 2020. 数字 内容、 ICT 商品、数字 服务 相关的生产经济 活动 核心定义 依赖 于数字投入 的 生产经济 活动 狭义定义 对 数字投入有明 显作用的 生产经 济 活动 广义定义 其他 依赖于数字 投入或对数字投 入有明显作用的 生产经济 活动 数字社会 经济活动,数字化订购 & 数字化交付 以自由交易为 基础解释 以生产为基础 解释 G DP 生产 边界 数 字 经 济 测 算 规 模 策略 策略深度报告 8 / 31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技术服务、互联网等,是数字经济核心部分。 4)数字融合 是指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应用,是 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应用场景与落脚点。 4.“数字基础设施 -数字化交易 -数字化商业 -虚拟经济” 四层次内涵(唐杰, 20185) 数字经济的内涵分为“ 3+1”共四个 层次。前三个层次自下而上分别是: 数字基础设施, 包括硬件、 软件、通信技术、网络和人力资本; 数字化交易, 包括在线销售和企业内部的数字化管理在内的局 部数字交易活动; 数字化商业, 涵盖从采购、生产、销售到配送全过程的全网络的电子商务活动。在 这三个层次之上,是纳入网络社交和互联网搜索的纯粹数字化的虚拟物品和交易,是最顶层的“ 虚 拟经济 ”。 5.“技术 -产品 /服务 -市场 -产业 -政策” 五要素框架(张晓, 20186) 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构建以技术、产品 /服务、产业、市场、政策五大核心要素组成的系统性分析框 架。其中, 技术要素 是指信息技术的演进与模式创新,能够催生各式各样的数字经济新业态; 产品 / 服务要素 是指数字时代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民更高层次的需求,从而体现消费升级; 市场要素 是指数字时代的企业在先发优势、维达多定律与马太效应的作用下成为具有寡头垄断的平台经济体, 具有典型的双边市场特征。 产业要素 主要指数字时代产生的新问题和新需求推动了技术创新和新型 产品与服务的发明,最终发展形成了新产业。 政策要素 是指数字经济对人性弱点的利用、对传统模 式的颠覆、对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的保护,都需要进行监管。 图表 2 数字经济发展的系统性分析框架 资料来源:张晓( 2018),根据内容有所调整,平安证券研究所 6.“基础型 -融合型 -效率型 -新生型 -福利型” 五层次内涵 (中国信息化百人会 , 2017) 数字经济包含五个层次和类型。 1) 基础型数字经济层 以信息产业为主,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 信息通信业和软件服务业等。 2) 融合型数字经济层 以信息资本投入传统产业而形成, 主要体现为信 息通信技术不断融入传统产业的生产、销售、流通、服务等各个环节,形成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并带来 更多产出。 3) 效率型数字经济层 是指信息通信技术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而增加的经济总量 部分。 4) 新生型数字经济层 是指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技术融合不断催生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 5 唐杰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 J.经济研究参考 ,2018(51):43-52. 6 张晓 . 数字经济发展的逻辑 :一个系统性分析框架 J. 电子政务 , 2018, No.186(06):11-19. 信息技术 创新 信息技术 应用 信息技 术滥用 数字政策 体系建设 合理 利用 资本 投入 数字经济相关产品与服务创新 金融基础设施 数字市场 交易 物流基础设施 消费能力提升 分工 垄断性 企业 企业家 精神 传统产业 新产业 其他类型 经济发展 数字创业 企业增加 数字 统一市场 网民增加 信息基础 设施完善 数字经济发展 经济 水平 提高 失业 就业 社会稳定 - - - - - - - 技术 产业 政策 市场 产品 / 服务 策略 策略深度报告 9 / 31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并形成了富有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新产业。 5) 福利型数字经济层 是指信息通信技术在经济社会领 域 普及和推广带来的社会正外部效应 ,包括 更多 的社会 信任、 更高 的公共 安全 、更广的社会参与 等 潜在社会福利的提升。 6.小结 数字经济的内涵 和框架是展开数字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 ,这个框架目前仍然在不断完善和改良的过 程当中 。如上所述 , 目前众多机构和学者对数字经济框架的勾勒从多种角度切入,有诸如数字技术、 产业数字化 、数字化治理 等共同的 内容 ,也有 许多各自不同的要素 ,对未来研究的开展都具备 很好 的 借鉴意义 。总体上, 我们 考虑构建 数字经济框架时遵循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 , 以及 与现有的经济 分析框架 的 适应性和匹配性 ,从 生产函数、产业分类、经济部门三个角度划定数字经济研究的框架。 从生产函数的角度, 数字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生产技术。 数字经济的底层技术促 进全要素生产率发展,提升生产效率。这包括当前数字经济的重要底层技术,例如 ABCD( AI人工 智能, Block Chain区块链, Cloud Computing云计算,大数据 Data),以及 5G、互联网、物联网 等重要的底层基础设施。 二是生产关系。 主要是指数字经济带来生产关系的变化,进而改变了生产 函数的形式;这具体表现在由于数字技术催生各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制度等。 三是生产要素。 主要包括数字要素的价值化、确权、定价、交易、市场化,数据资产的核算等内容。 从产业分类的角度, 数字经济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见图表 3), 一是与信息通信本身直接相关的 行业, 根据国民经济分类主要有四个: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 子设备制造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 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二是传统产业的数字化, 即各个传统行业 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可以粗略分为农业数字化、工业数字化和服务业数字化。 从经济部门的角度, 数字经济的研究则涵盖了数字技术在国民经济四大部门的融合与应用:一是企 业部门的数字化生产,主要包括数字技术对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改善;二是居民部门的数字化消费, 主要指的是数字技术带来的新兴消费模式和业态;三是金融部门的数字化金融,即我们通常所述的 金融科技等相关内容;四是政府部门的数字化治理,是指数字技术优化政 府治理模式。 图表 3 数字经济研究的内涵和框架 资料来源: 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宏观经济 增长 /GDP 产出 T F A L DK( )* , ,* 全要素生产率 劳动力 要素 数据 要素资本要素生产函数 企业部门 政府部门 居民部门 金融部门 计算机、通信 和其他电子设 备制造业 电信、广播 电视和卫星 传输服务 互联网和 相关服务 软件和信息 技术服务业 数字技术提升全 要素 生产率 数字经济改善 生产关系 数据要素的价值 化与市场化 农业 数字化 工业 数字化 服务业 数字化 数字化生产:数字技术 运用于企业生产 数字化消费:数字技术 带来的新消费模式 数字化金融:数字技术 对金融业态的影响 数字化治理:数字技术 优化政府治理模式 信息通信相关行业 传统产业的数字化 策略 策略深度报告 10 / 31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图表 4 数字经济产业 分类 的总体框架 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平安证券研究所 1.3 发展中的数字经济历程 如果将视角拉长到人类历史发展的 整个阶段,我们可以大致将主导世界增长的经济阶段粗略分为农 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数字经济时代。 经济形态的区分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子:生产要素、核心驱动力和载体形态。 农业经济 的生产要 素是土地与劳力,核心驱动力是农业技术,载体形态是农耕工具和牲畜驯化; 工业经济 的生产要素 则更加丰富,除劳动力与土地之外,还增加了资源与资本,核心驱动力是工业技术,载体形态是机器 与工厂; 数字经济 (早期称作“信息经济”)的生产要素除了劳动力、土地、资源、资本之外,还增 加了信息数据,核心驱动力是信息通信技术,载体形态是互联网、计算机以及由此形成的现代信息 网络。 广义上的数字经济发展最早可上溯到 20 世纪 40-60 年代,以美国研制出第一台通用计算机埃尼阿 克为开端。尽管目前各方研究在时间划分上存在一些差异,但大体都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电子计算机诞生( 20世纪 40-60 年代)。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标志着数字经济时代正式开始。早期计 算机的硬件经历了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的演进,软件也经历了从机器、汇编语言到标准 化程序设计语言和人机会话式的 BASIC语言的发展。总体上,电子计算机在这个阶段完成了体积缩 小、价格下降、计算速度提高等进化。 2.个人电脑时代( 20世纪 70年代中期 -90 年代中期)。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进一步缩小了电子计 算机的体积,个人电脑( PC)的出现使得计算机开始进入中小企业和居民生活当中,并在商业领域 广泛运用。这一阶段,个人电脑硬件向着便携式演进,半导体芯片领域快速发 展,而软件则在编程语 言、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方面有诸多创新。 3. PC 互联网时代( 20世纪 90年代中期 -21世纪初)。 伴随着个人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经 济开始腾飞。从美国国防部 1969 年建立的阿帕网,到之后逐渐形成了 NSFnet、万维网等主干网。 直到 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执政后推出“信息高速公路”战略,标志着计算机网络进入信息高速公 策略 策略深度报告 11 / 31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路发展阶段。以此为开端,网络浏览器的开发、搜索服务、电子商务、网络硬件等领域都出现了突破 性的创新,当下的诸多互联网巨头也是从此时开始起步。但是,由于个人计算机速度、存储规模 和网 速等客观限制,很多商业模式在彼时得不到有效支撑,最终导致了 2000年科网泡沫的破灭。 4.移动互联网时代( 21世纪初 -2015 年左右)。 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与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网络经 济以移动互联网的形式再度复兴。从 3G到 4G的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升级,以 iphone为代表的智能 手机取代传统手机,互联网企业平台化趋势愈发明显,共享经济模式受到广泛关注,云计算于 2006 年最早提出,并开始引领 IT技术的发展趋势。 5.全面数字经济时代( 2016 年之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关键基础 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微电子技 术,在制造工艺上不断逼近物理极限。传统的摩尔定律即将走到尽头,数字经济开始向着物联网、云 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向发展: 2005 年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物联网概念; 2016 年云计算进入 全面爆发阶段,全球云服务市场规模迅速膨胀; 2008年大数据被正式提出,目前已在政府决策、交 通、物流、金融、电商、广告等领域广泛运用;人工智能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覆盖了从手机、平板、 电脑,到机器人、 VR、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诸多领域。此外、区块链、平台经济等 新业态纷纷涌 现 7。 图表 5 人类历史发展进程 与数字经济时代 资料来源: 头豹研究院 8,平安证券研究所 7 张辉 ,石琳 .数字经济 :新时代的新动力 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9,18(02):10-22. 8 头豹研究院 , 2020 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应用精品报告 , 2020.05 生产要素 土地、劳动力 土地、劳动力、资本 土地、劳动力、资本、数据 核心驱动力 农业技术 工业技术 信息通信技术 载体形态 农耕工具、牲畜 机器、工厂 计算机、互联网、现代信息网络 狩猎 畜牧 信 息 经 济工 业 经 济农 业 经 济 蒸汽机 纺织 互联网 5G 以自然资源为主,并 对自然条件十分依赖 的经济发展时代 对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并在生产过程中逐 渐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以工业发展为重要 驱动力的经济发展时代 以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 高科技为基础,信息产业起主 导作用,基于信息、知识、脑 力的一种新型经济时代 蒸汽时代 (蒸汽技术的使用) 蒸汽时代 (蒸汽技术的使用) 数 字 经 济 时 代 人类经济时代发展历程 生 产 力 水 平 养殖 种植 电灯、电话、 电影 发电机 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智能 策略 策略深度报告 12 / 31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图表 6 数字经济发展的 历程 资料来源: 张辉等( 2019) ,平安证券研究所 二、 国内外 数字经济 发展现状 目前,学术界与各国的研究机构开发了各种不同的指标来衡量数字经济的发展程度。 例如, 测算经 济体中数字经济的规模及占 GDP 的比重; 计算经济体当中 ICT 部门的增加值及占比; 构建数字经 济指标体系并跟踪数字经济指数的变化趋势 等。 当前,资本市场诸多涉及数字经济的研究多直接引 用其中一个或几个指标 来描述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 , 但 缺乏横向的梳理和对比。实际上,各类衡量 体系由于包含的指标与口径不同,其测算出的国内外数字经济发展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2.1 规模测度:各国数字经济规模及对比 对于数字经济规模的测算,通常有两个口径的指标,一是测算与 数字经济技术直接相关的 信息通信 部门( ICT部门)的 增加值;二是测算 包括传统产业数字化在内的 广义数字经济体量。 1. ICT 部门增加值 及占 GDP比重 ( 联合国、 麦肯锡、波士顿) 联合国、麦肯锡、波士顿咨询用不同方法测算了 ICT部门增加值在 GDP 中的占比,这可以看作 对 数 字经济规模 的狭义 测算。 具体 来 看: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 测算 了 ICT产业 增加值 占 GDP比重 ,定义为 iGDP指数 。其 结果表明, 2010 年中国的互联网经济 体量仅 占 GDP的 3.3%,落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 ; 而到 2013年,中国的 iGDP 指数升至 4.4%,已经达到全球领先国家的水平,居于 全球 第五名。美国 2010 年互联网 经济占 GDP 比例 3.8%,较中国高,而 2013 年被中国反超,占比 4.3%。英国于 2010 年和 2013年皆位列第一名, 互联网经济占 GDP比重分别为 6.0%和 6.3%9。 9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 , 中国的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对生产力与增长的影响 ,2014.08 2016 年之后21 世纪初 - 2015 年左右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 21 世纪初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 - 90 年代中期 电子计算机诞生 电子管 - 晶体管 - 集成电路 机器、汇编语言 - 标准化程 序设计语言 - 人机会话式 BASI C 语言 计算机体积缩小、价格下 降、计算能力提高 个人电脑时代 PC 互联网时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 全面数字经济时代 20 世纪 40 - 60 年代 大规模集成电路 个人电脑出现 ,硬件便携 半导体芯片快速发展 编程语言、操作系统、数据 库等方面有诸多创新 阿帕网 - NSFn e t - 万维网等, 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战略 网络浏览器的开发、搜索 服务、电子商务、网络硬 件等领域的突破性创新 互联网巨头起步 2000 科网泡沫破灭 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升级 智能手机出现 互联网平台化趋势 共享经济模式 云计算引领 IT 技术发展 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微电子 技术发展,制造工艺逼近 物理极限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 区块链、平台经济等新业 态纷纷涌现 策略 策略深度报告 13 / 31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