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17年).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G20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17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G20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17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G20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17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G20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17年).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G20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17年).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20国家 数字 经济发展 研究报告 ( 2017 年) 中国信息通信 研究院 2017年 12月 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 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 注明“ 来源: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 院 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 言 以 2008 年金融危机为分水岭,全球经济进入了深度调整的新阶段,新旧经济交替的图景波澜壮阔,传统经济持续低迷,数字经济异军突起。在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新阶段的大背景下,二十国集团(以下简称 G20)数字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正在成为创新经济增长方式的强大动能,不断为全球经济复苏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活力。 本报告主要观点如下: 观点一: G20 国家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2016年,美国数字经济规模全球领先,达到 10.8 万亿美元,占 GDP 比重达到 58.3%,中国数字经济规模 3.4万亿 美元,占 GDP比重 为 30.3%,其余国家数字经济规模由高到低依次为日本、德国、英国、法国、韩国、印度、 巴西 、意大利、加拿大、墨西哥、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南非 ,数字经济已成为 G20各国 GDP增长的核心动力。 观点二: 融合部分是 G20 数字经济增长主要引擎。 2016年, G20国家基础部分 GDP占比基本维持在 3%-8%之间,基础部分是 G20数字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 。而 融合 部分成为 G20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2016年, 大部分 G20国家融合部分占 GDP比重均 超过 10%,部分发达国家甚至超过 50%,融合部分占数字经济总规模比重基本均超过50%。 观点三: G20数字经济行业渗透扩散呈逆向效应,三产高于二产、 二产高于一产。 2016年, G20国家服务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平均值为 27.8%,工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 19.7%,农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 9.2%。 观点四: G20 国家 加强战略 部署 ,推动数字经济全面发展。 G20国家纷纷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重要战略选择,连续 两年的 G20峰会都将数字经济作为关键议题,强调充分释放数字经济驱动经济增长的潜能。 G20国家数字经济 战略重点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技术创新 能力,深化融合创新应用,弥合数字鸿沟,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保障数字经济安全。 未来,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是顺应历史大势,促进包容和可持续增长、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重塑 国际竞争优势、保障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选择。涵盖世界主要经济体的 G20国家代表着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沿力量, 发展 的机遇与挑战 并存 ,积极行动是 G20的一致选择。中国应把握发展大势,强化政策统筹,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主动 应对新经济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充分释放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努力开拓数字经济发展新局面。 目 录 一、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 G20 国家共识 . 1 (一) G20认为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 . 1 (二)数字经济上升为 G20会议重要议题 . 2 (三) G20国家密集出台数字经济战略 . 5 二、 G20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 6 (一) G20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发展差距较大 . 6 (二) G20数字经济基础部分稳定,融合部分成为主要引擎 . 9 (三) G20数字经济行业渗透率呈现三产高于二产、二产高于一产的特征 14 三、 G20 推动数字经济全面发展 . 20 (一)强化技术创新能力 . 20 (二)深化融合创新应用 . 25 (三)弥合数字鸿沟注重普惠共享 . 27 (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 29 (五)保障数字经济安全 . 32 四、 G20 数字经济发展展望 . 34 (一) G20数字经济发展探索 . 35 (二)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建议 . 38 附件一:测算方法. 42 附件二:数据说明. 49 图表 目录 图 1 G20主要国家数字经济战略 . 6 图 2 2015-2016 年 G20数字经济规模 . 7 图 3 2015-2016 年 G20数字经济 GDP占比 . 8 图 4 2016年 G20 数字经济基础部分规模及其 GDP占比 . 10 图 5 2016年 G20 数字经济融合部分规模及其 GDP占比 . 12 图 6 2016年 G20 数字经济基础部分和融合部分占比 . 12 图 7 2016年 G20 服务业数字经济占比 . 15 图 8 2016年 G20 工业数字经济占比 . 16 图 9 2016年 G20 农业数字经济占比 . 19 附图 1 数字经济测算框架 . 42 表 1 ICT服务业增加值前十名的经济体 . 10 附表 1 中国 ICT 投资统计框架 . 46 附表 2 报告测算所需要的数据及数据来源 . 49 专栏 1:中国贵州省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先机 . 13 专栏 2:美国创新战略 . 20 专栏 3: G20数字医疗发展 . 26 专栏 4: G20提升数字素养的举措 . 28 专栏 5: G20国家数字政府建设 . 30 专栏 6:主要经济体网络安全战略 . 33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G20 国家数字 经济 发展研究报告( 2017 年) 1 一、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 G20 国家共识 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传统产业数字化创新转型步伐加快,促进了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发展最快、创新最活跃、辐射最广泛的经济活动,作为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作用日益凸显。 ( 一 ) G20 认为 数字 经济 是全球经济增长 重要驱动力 在 G20杭州峰会上发布的 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中给出了数字经济的定义,即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G20数字经济概念具有丰富内涵。首先,从本质上看,数字经济是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它建立在信息通信技术的重大突破的基础上,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驱动的产业梯次转型和经济创新发展为主引擎,在基础设施、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治理结构上表现出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显著不同的新特点。其次,从构成上看,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部分。数字产业化,也称为数字经济基础部分,即信息产业,具体业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通信业、软件服务业等。产业数字化,即使用部门因此而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也称为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包括传统产业由于应用数G20 国家数字 经济 发展研究报告( 2017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 字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数量和生产效率提升,其新增产出构成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去年 G20杭州峰会,还是今年 G20汉堡峰会,都明确指出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日益重要的驱动力。数字经济驱动经济增长的基本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减少了信息流动障碍,加速了资源要素流动,提高了供需匹配效率,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为推动创新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培育新市场和产业新增长点。 数字经济领域不断孕育出新模式新业态,成为激发创新创业的重要驱动力量,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柔性化、网络化、个性化生产将成为制造模式的新趋势,全球化、服务化、平台化将成为产业组织的新方式。 三是推动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增长。 数字经济有助于提高连接水平,降低要素流动障碍,推动实现经济与社会、物质与精神、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时数字经济降低了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壁垒,从而为落后地区、低收入人群创造了更多经济机会,共享发展成果,有减少发展不平衡。 ( 二 ) 数字经济 上升为 G20 会议重要议题 从去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到今年的汉堡峰会,数字经济都是重要议题。两次会议的重点虽然各有侧重,但都强调各成员国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数字经济的繁荣和蓬勃发展。 G20杭州峰会在数字经济议题上达成重要成果,首次把数字经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G20 国家数字 经济 发展研究报告( 2017 年) 3 与创新、新工业革命、结构性改革并列,作为推动经济创新增长的四项行动之一,以应对全球经济增速低缓、复苏乏力的挑战。同时,峰会还通过了 G20 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这是全球首个由多国领导人共同签署的数字经济政策文件。该倡议敏锐地把握了数字化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为世界经济摆脱低迷、重焕生机指明了新方向,提供了新方案,带来了新希望。 G20 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阐述了数字经济的概念、意义和指导原则,提出了创新、伙伴关系、协同、灵活、包容、开放和有利的商业环境、注重信任和安全的信息流动等七大原则,明确了宽带接入、 ICT 投资、创业和数字化转型、电子商务合作、数字包容性、中小微企业发展等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的六大关键优先领域,在知识产权、尊重自主发展道路、数字经济政策制定、国际标准的开发使用、增强信心和信任、无线电频谱管理等六大领域鼓励成员加强政策制定和监管领域的交流,营造开放和安全的环境。面向未来,将鼓励 G20成员开展多层次交流,交流政策制定、立法经验和最佳实践,在培训和研究领域积极开展合作,与国际组织及其他团体积极互动,共同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2017 年 4 月,在德国举行的首次 G20 数字化部长会议 上, 发布了 G20数字经济部长宣言主报告以及数字化路线图、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数字技能、 G20数字贸易优先事项三个分报告。 G20数字经济部长宣言承认并重视数字化在创造经济繁荣、推进包容性经济增长和全球化发展方面的潜力,认为数字基础设施至关重要,强G20 国家数字 经济 发展研究报告( 2017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4 调 ICT技术作为当今数字经济支柱的重要性,重申了对国际电联“连通 2020议程”的承诺,以及“到 2025年各国国内所有人都能实现互联”的目标,呼吁进一步帮助所有人能够使用互联网,缩小当前存在的数字差距。数字化路线图为数字化中的 11个重大关键问题初步勾勒出了解决方案。这些重要问题包括改善网络接入、扩大数字化基础设施、支持创新、促进竞争、支持中小企业、鼓励生产数字化、消除数字鸿沟、增强数字经济信任、提高在线消费者保护、衡量数字经济以及弥合数字性别鸿沟。 2017 年 7 月,汉堡峰会通过二十国集团汉堡峰会公报塑造联动世界。公报认为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全球化、创新、包容和可持续增长的驱动力,有助于减少不平等,强调要更好发挥数字化潜力。为此,公报建议缩小数字鸿沟,提升民众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营造数字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特别是确保有效竞争以促进投资和创新,鼓励发展和使用市场和产业引领的、基于开放、透明和共识原则的国际标准;建立对数字技术的信任需要有效的消费者保护、知识产权、透明度、信息通信技术使用安全、尊重适用的隐私、数据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框架下的信息自由流动、建设性地参与世贸组织电子商务相关议题的讨论和与数字贸易各方面有关的其他国际论坛,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 德国担任 G20轮值主席国期间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是对 G20杭州峰会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对数字经济未来发展的展望,意义重大。 2018年,阿根廷担任 G20轮值主席国期间,预计数字经济仍将成为 G20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G20 国家数字 经济 发展研究报告( 2017 年) 5 议的重要议题。 ( 三 ) G20 国家密集出台数字经济战略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未消除,世界经济正处在动能转换的换挡期。数字经济正在经历高速增长、快速创新,并广泛应用到其他经济领域中,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发展日益重要的新动能。 世界各国普遍认为数字经济是世界经济未来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各国共识。 G20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纷纷出台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数字议程等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构筑新一轮经济浪潮下的领先优势。 发达国家不断升级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美国自 2011 年起先后发布联邦云计算战略、大数据的研究和发展计划、支持数据驱动型创新的技术与政策等细分领域战略。英国于 2015 年发布英国2015-2018数字经济战略,并于 2017年发布最新英国数字经济战略。德国 2014 年发布数字议程( 2014-2017)。法国的法国数字化计划(Plan France Num rique)也旨在建立一个更具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体。日本从 2001年以来,先后出台 e-Japan战略、 u-Japan战略、i- Japan 战略、ICT 成长战略等,其雄心勃勃的创建最尖端 IT国家宣言旨在到 2020年建成强大的数字经济国家。墨西哥国家数字化战略( 2013 年)旨在使墨西哥成为 “拉丁美洲的领先数字化国家. ”。 中国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 G20杭州峰会、世界经济论坛、党的十九大 等重G20 国家数字 经济 发展研究报告( 2017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6 要场合多次指示,要把握好数字经济带来的机遇,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李克强总理也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合作,壮大数字经济。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出台了 “中国制造 2025”、 “互联网 +”行动、国家信息化发展纲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等系列重大战略和政策措施。 2017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首次 提出要 促进 数字经济加快成长, 7 月 12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制定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 图 1 G20主要国家数字经济战略 二、 G20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一)G 20数字经济总体规模 发展差距 较大 G20 国家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美国数字经济规模全球领先。 测算表明, 2016年,美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 10.8万亿美元,位列第一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G20 国家数字 经济 发展研究报告( 2017 年) 7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 3.4万亿美元,日本、德国、英国分别位列第三至五位,数字经济规模均突破 1 万亿美元。2016 年数字经济规模第 6 至 15 位的国家分别是法国、韩国、印度、巴西、意大利、加拿大、墨西哥、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数字经济规模均超过1000 亿美元。南非数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2016 年数字经济规模仅为 483 亿美元。与 2015 年相比,除英国、墨西哥、俄罗斯、澳大利亚四国之外,其余 12 国数字经济均有不同程度增长,G20 数字经济持续增长态势较为 稳定。 1 图 2 2015-2016年 G20数字经济规模 数字经济已成为带动 G20国家 GDP增长的核心动力。 据测算, 20161鉴于数据可得性,本报告测算不包含阿根廷、沙特阿拉伯、土耳其 。同时 由于欧盟是区域 一体化组织,欧盟主要国家已包含在 G20 国家 中,所以 本报告 测算也不包含欧盟。由于 汇率变动 原因 , 测算结果可能 与其他 研究报告存在一定偏差 。本报告 数据 除 特殊说明外,均来自于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测算。数字 经济相关数据为增加值 口径。 数字 经济具体测算方法参见附件。 G20 国家数字 经济 发展研究报告( 2017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8 年德国、英国、美国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较为接近,分别为 59.3%、58.6%和 58.3%,数字经济在其 GDP 中占据主导地位。日本 、韩国、法国、墨西哥、中国数字经济 GDP占比也超过 30%,位列第 4至 8位。加拿大、巴西、意大利、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南非、印度尼西亚数字经济 GDP占比介于 10%至 30%之间。 图 3 2015-2016年 G20 数字经济 GDP占比 总的来看,G20 数字经济发展呈现以下明显特征: 数字经济与各国 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 总体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数字经济占比越高。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数字经济占比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 中国 、印度、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南非。 数字经济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换道超车的重要战略机遇。 数字经济背景下,各国面临相同的战略机遇,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赢得发展先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凭借自身大国大市场优势, 结合自身发展需要, 开展 本土化创新,充分释放数字技术应用潜力, 2016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G20 国家数字 经济 发展研究报告( 2017 年) 9 年数字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位,远超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为中国经济腾飞开辟了新的道路。 (二)G20 数字 经济 基础 部分稳定, 融合 部分 成为主要引擎 数字经济基础部分是 G20 数字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 数字经济基础部分即信息产业的发展,可以为国民经济各领域提供丰富的信息技术、信息产品和 信息 服务,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从基础 部分规模看, 2016年美国基础部分规模位列第一,达到 1.3万亿美元,中国次之,基础部分规模达到 7825亿美元,日本位列第三,为 3915亿美元。德国、英国、韩国、法国、印度数字经济基础部分规模均超过 1000亿美元,位列第四至八位。 巴西 、意大利、加拿大、墨西哥、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基础部分规模介于 300亿美元至 1000亿美元之间。南非数字经济基础部分规模最小,为 97 亿美元。从基础部分 GDP 占比看, G20 数字经济基础部分占 GDP 比重基本维持在3%-8%之间,2016 年韩国基础部分占 GDP 比重最高,为 11.3%,日本位列第二,为 7.9%,英国基础部分 GDP 占比为 7.4%,位列第三,美国基础部分 GDP 占比为 7.2%,位列第四,中国和墨西哥并列第五,均为 7.0%。其余 国家 基础部分占 GDP比重均在 3%-6%之间波动。 G20 国家数字 经济 发展研究报告( 2017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10 图 4 2016 年 G20数字 经济基础部分规模及其 GDP占比 从 ICT 分类看, ICT 服务业增加值呈现出较为集中的发展格局。排名前十位的国家或地区 依次 为美国、欧盟、中国、日本、印度、加拿大、巴西、韩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其中,美国、欧盟与中国三大经济体的 ICT服务业增加值占到排名前十位经济体的 80%。 表 1 ICT服务业增加值前十名的经济体 经济体 增加值 (十亿美元) 在前十名中的占比( %) 1 美国 1106 42 2 欧盟 697 26 3 中国 284 11 4 日本 223 8 5 印度 92 3 6 加拿大 65 2 7 巴西 54 2 8 韩国 48 2 9 澳大利亚 32 1 10 印度尼西亚 30 1 前十名总量 2657 100 数据来源:联合国,2017 年信息经济报告 全球电子信息制造领域企业投资并购活跃,产业格局不断调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G20 国家数字 经济 发展研究报告( 2017 年) 11 2016 年前三季度全球技术类并购金额 同比增长 30%。随着戴尔收购EMC、安华高收购博通、英特尔收购阿尔特拉等存储、传感器和集成电路领域的并购,大型企业整合生态的趋势愈发明显。与此同时,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正在吸引产业各方投资,全球人工智能近五年投资的平均年增速超过 40%,目前得到 投资的企业已经超过 1400家。 数字经济融合部分是 G20 数字经济增长主要引擎。 2016 年,数字经济融合部分排名前 5 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英国,融合 部分规模分别达到 9.5 万亿美元、2.6 万亿美元、1.9 万亿美元、 1.8万亿美元和 1.3万亿美元,融合部分占 GDP比重分别为51.1%、 23.3%、 38.5%、 53.0%和 51.3%。 法国 、韩国、巴西、印度、加拿大、意大利、墨西哥、澳大利亚、俄罗斯数字经济融合部分规模均超过 1000 亿美元,融合部分 GDP 占比超过 10%。印度尼西亚、南非融合部分规模较小,仅分别为 586亿美元和 386亿美元,占 GDP比重也较小,其中,印度尼西亚仅为 6.3%。综合来看,在数字经济总规模中,融合部分占据主导地位, 2016年, G20国家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占数字经济总 规模 的比重均超过 50%,除印度尼西亚之外的其他 15国,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在总规模中的占比都超过 70%,德国甚至高达89.4%,融合部分已成为 G20数字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G20 国家数字 经济 发展研究报告( 2017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12 图 5 2016 年 G20数 字经济融合部分 规模及其 GDP占比 图 6 2016 年 G20数字 经济基础部分和 融合部分占比 总体而言,从内部结构看, G20数字经济发展呈现以下明显特征: 基础部分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先导,但未来国际竞争的焦点在于数字经济融合部分。 G20国家作为基础部分的 ICT产业近年来 普遍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发展水平,而融合部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年 提升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 驱动 新模式、新业态的蓬勃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新就业模式,重塑社会治理格局,将成为各国经济焕发新活力的重要源泉。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G20 国家数字 经济 发展研究报告( 2017 年) 13 专栏 1:中国 贵州省 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先机 作为中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贵州省,在全国率先发声, 2017年 2月率先出台全国首个省级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2017 2020年),以省委、省人民政府的名义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意见,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新跨越的重要举措,作为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的重要方向,实施数字经济倍增计划,创造性提出并加快发展资源型、技术型、融合型、服务型“四型”数字经济,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 、同步小康 。 通过近一年的发展,贵州数字经济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新动能优势持续显现。 通过抓新产业培育,加快壮大信息产业规模,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数字产品技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2017年 1-9月,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引领的数字经济主体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 14.6%,拉动工业增长 1.3 个百分点,仅次于白酒和电力,成为全省工业第三大增长点,并且地位还将持续巩固。 二是融合发展加快推动转型升级。 通过抓数字 经济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根据贵州省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建立的全国首个面向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指标评估体系测算,贵州省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水平为 35.6,与农业深度整合水平为G20 国家数字 经济 发展研究报告( 2017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14 31.3,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水平为 31.6。各行业涌现了一批融合典型,工业方面有海信电子、航天电器、汇通华城,农业方面有瓮福“福农宝”,服务业方面有货车帮、阳光优车酷等。通过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有效提升公共服务现代化水平,优化政务服务、支撑精准扶贫、推进智慧旅游等,形成数字惠民 新成效。 三是加快构建了数字流动新通道。 通过实施信息基础设施三年会战,大力提升现代信息网络发展水平,建成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全省行政村通光纤和 4G 覆盖比例分别达到 90%、 96%,有线电视“广电云”实现村村通、户户用,宽带、泛在、融合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形成,积极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需要。 (三 ) G20 数字经济 行业 渗透率呈现 三产高于二产 、二产高于一产的特征 G20数字经济在各行业中的发展呈现出较大差异,数字经济占本行业增加值比重呈现出三产高于二产、二产高于一产的典型特征。 服务业中的数字经济。 2016年, G20国家服务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由高到低分别为德国、英国、美国、日本、法国、中国、韩国、墨西哥、加拿大、 巴西 、意大利、澳大利亚、印度、南非、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德国服务业数字经济占比最高, 高达 55.9%,英国服务业数字经济占比为 53.6%,美国服务业数字经济占比为 53.3%,研发和其他商业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公共管理和社会保障服务业等行业数字经济 发达 成为这些国家服务业数字经济占比 较高 的重要原因。 发展中国家印度尼西亚服务业数字经济占比仅分别为 9.4%,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G20 国家数字 经济 发展研究报告( 2017 年) 15 金融业、批发零售业数字经济发展相对较快。 图 7 2016年 G20服务业数字经济占比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增渗透社会应用领域,成为行业转型发展的基础技术。当前,云计算服务应用日益广泛,亚马逊、微软、阿里云等云服务提供商的收入高速增长;大数据、人工智能也成为各公司关注的焦点,将成为未来企业 创新 变革的基础性技术。在生产领域,各国纷纷将智能制造作为战略方向,正加快打造 云化 IT 基础设施、网络协同生产、柔性制造等能力;在生活领域,智能家居进入大众视野,智能化家电通过网络相连,大量数据实时传送到云端,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服务。在 公共 服务领域,信息技术正加速改造传统政务、交通、能源等服务方式,提高了服务水平,也给各行业带来了重大影响,比如智慧法院,语音识别技术的成熟将逐步替代人工进行庭审记录,基于云 +大数据的实时分析,能够降低法官的误判率,甚至取代法官。 工业中的数字经济。 2016年, G20国家工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G20 国家数字 经济 发展研究报告( 2017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16 值比重由高到低依次为德国、 韩国 、美国、英国、 日本 、法国、墨西哥、中国、加拿大、巴西、意大利、俄罗斯、印度、南非、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德国工业数字化发展全球领先,工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高达 41.8%,韩国紧随其后,为 41.3%,美国、英国、日本工业数字化水平也分别为 35.9%、 33.7%和 29.6%,电子机器设备 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采矿业等行业数字化占比较高成为这些国家工业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印度、南非、印度尼西亚, 工业数字经济占比仅分别为 9.0%、 7.6%和 3.7%,这些国家 机械设备制造业、电子机器设备制造等行业 数字经济发展相对较快。 图 8 2016年 G20工业数字经济占比 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发展迅速,竞争格局初步形成。随着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控制技术的快速融合,初步显现出以开放化平台为核心,向下整合硬件资源、向上承载软件应用的发展趋势。当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将工业互联网 平台 作为战略布局的重要方向。通用电气 公司(GE)于 2013 年推出了以 PaaS 为核心的 Predix 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G20 国家数字 经济 发展研究报告( 2017 年) 17 品,正式开启国际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序幕。随着 GE Predix平台产品的推出 ,其他国际产业巨头纷纷加入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竞争,西门子推出了 Sinalytic平台,对所有跨业务的远程分析和维护服务进行整合; IBM推出了以 PaaS为核心的 数据 分析及应用开发平台; SAP基于大数据分析引擎推出 HANA平台等。而 2015年后,更多的产业巨头加入到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竞争格局中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博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英特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PTC 的 ThingWorx平台、IBM 的 Bluemix 平台,以及发那科的资源管理平台等。 当前 ,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一批领先企业率先推出 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如和利时开发工业自动化 通用 技术平台IAP,三一重工基于 Hadoop搭建工业大数据分析平台,名匠开发出工厂数据集成管理系统,海尔构建人机物互联平台 Cosmo等。然而 国内的平台产品 在性能和适用性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国内现有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偏重传统工业,系统架构理念过时,对云、大数据、开源操作系统等新兴技术应用不足;另一方面,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系统的集成能力有限,在细分领域基于经验知识的数据建模和分析能力不足。此外,国内数据平台多为专用系统和单项应用,缺乏基于平台二次开发的支撑能力。 智能制造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一是 智能制造标准 成为国际竞合制高点。作为综合性的复合领域,智能制造运用了大量先进技术,涉及众多学科的交叉,出现了大量空白领域,需要制定新的标准。当前,不论是从德国 “工业 4.0”的下一步重点发展方向,还是 美国 工业互联G20 国家数字 经济 发展研究报告( 2017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18 网的最新动态来看,智能制造相关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已经成为未来新工业革命的战略高地,国际 竞合 将加剧。各国将以本国主导的参考架构为核心,重点推进新技术、融合技术领域标准实施,并加快向国际标准化组织输出标准。二是智能制造密切相关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以工业机器人和 PLM 为例,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近期年平均增长率超过 15%,预计未来 5 年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 6%左右。三是涌现出一批专业化服务提供商。围绕智能制造建设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数据集成、系统集成、数据分析和应用开发等需求,各类服务提供商迎来发展良机,并涌现出一批领先企业。例如,数据集成领域的 Pivotal、 Informatica、 Cloudera等,系统集成领域的 Dematic、Reis和宝信软件等,数据分析领域的 IBM、 Teradata和昆仑数据等,以及应用开发领域的 NI、SoftBank 等。四是新兴技术催生出更多新产品。图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不断向工业领域渗透,并催生了众多新的工业产品。例如, VR/AR技术开始在工业设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Autodesk将最新的 AR技术整合到自家原有的 CAD设计软件中,使原来的平面三维设计转化为 真正的立体空间三维设计,从而能保住工程人员更好、更快地进行产品设计;深度学习领域的最新成果也开始应用在工业机器人产品之中,日本发那科与人工智能创业公司 Preferred Networks 进行合作,采用深度神经网络帮助机器人实现对分拣工作的自主学习,以提升机器人产品的智能程度,降低使用难度。 农业中的数字经济。 2016年, G20国家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G20 国家数字 经济 发展研究报告( 2017 年) 19 值比重由高到低依次为英国、德国、韩国、美国、 日本 、法国、俄罗斯、意大利、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巴西、墨西哥、印度、印度尼西亚。英国 农业数字经济占比高达 25.1%,德国 21.3%,韩国14.7%,位列前三位,美国、日本、法国 位列第 4-6 位,农业数字经济占比均超过 10%。南非、巴西、墨西哥、印度、印度尼西亚农业数字经济占比低于 5%。 图 9 2016年 G20农业数字经济占比 总体来看,G20 数字经济发展呈现以下明显行业特征: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高于第二产业, 第二 产业高于第一产业。 2016年, G20国家服务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平均值为27.8%,工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 19.7%,农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 9.2%。 各国三次产业中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行业相对 较为 集中。 服务业中,金融服务业、研发和其他商业服务业、批发零售业数字经济发展较快;工业中,电子机器设备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数字经济G20 国家数字 经济 发展研究报告( 2017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 发展相对较快。 三、G 20 推动 数字经济全面发展 ( 一 )强化技术创新能力 各国积极制定相关激励战略,加速数字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数字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