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通胀影响研究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1通胀影响研究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1通胀影响研究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1通胀影响研究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1通胀影响研究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1通胀影响研究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nullnullnullnull通胀影响研究报告 核心观点 1 本轮全球 “ 再通胀 ” 三个典型特征 两个维度看此轮再通胀后续发展空间 维持后续国内温和通胀的判断 -1- 特征 一 , 与疫情的演变息息相关; 特征二 , 与疫情时期各国推行政策有关 , 也与美国 1.9万亿新财政刺激计划带来的经济增长预期有关; 特征三 , 经济复苏预期是本轮再通胀的主要动因 , 但流动性因素不能忽视 。 第一个维度: 与疫情前水平比较 , 目前相当部分商品的价格已经不低 , 美债收益率与疫情前相比尚 有较大差距 , 当前美债收益率上升有一定空间; 第二个维度: 与 2009-2010年再通胀进行对照 , 此轮再通胀后续尚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本轮经济复苏并非传统经济周期逻辑下的复苏 , 我们倾向于认为第一个维度更有参照价值 。 再通胀影响我国通胀环境的路径: 1) 成本路径 , 在我国 PPI最近几个月的演变中已经有所呈现; 2) 需求路径 , 涉及到后续我国的出口走势 , 则有不确定性 , 也有不少分歧; CPI: 消费修复会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 , CPI短期难有太好的表现; PPI: 此轮 PPI高点大致在 6、 7月份 , 上升幅度将低于以往均值 , 高点可能在 5-6%。 国投瑞银 目 录 本轮全球再通胀的三个典型特征 本轮再通胀后续发展空间 本轮再通胀对我国通胀环境的影响 2 全球再通胀的内涵与目前演变 风险提示 一、全球再通胀的内涵 与目前演变 3 两个观察项 低通胀持续的时间 是否遭遇外部冲击或金融危机 三种类型 从类型比较来看,本次再通胀与 2009-10年相似,但也有一定差别 图表 1:三类“再通胀”比较 图表 2: 2009年以来,全球大致经历了三次“再通胀” 一、全球再通胀的内涵 与目前演变 因属性差异,再通胀阶段不同的商品价格走势不同 贵重金属:金融属性最强,在“再通胀”阶段没有太好表现 上游商品:从原油至煤炭、铁矿石,金融属性下降,全球供需因素不同 贵重金属、钢铁之外的金属商品(铜锡镍等):金融属性比贵金属、原油弱,但商品属性要更强,是宽松流动性追逐的重 要资产,价格波动更大 能化产品:上游产品,下游原材料,同时受上游商品的影响(主要是原油),和成品需求的影响 一、全球再通胀的内涵 与目前演变 疫情至本轮“再通胀”市场大致经历了 5个不同发展阶段 时段一( 2020.02-2020.04):油价和美债收益率双双快 速下降 时段二( 2020.04-2020.06 ):油价上升,美债收益率 低位波动 时段三( 2020.06-2020.10 ):油价和美债收益率均窄 幅波动 时段四( 2020.10-2021.01 ):油价和美债收益率缓慢 上升,美债利差走阔 时段五( 2021.01-至今 ):油价和美债收益率均快速上 升,美债利差继续走阔 单位: %(左),美元 /桶(右) 图表 3:疫情至本轮再通胀,大致经历了 5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二、本轮全球再通胀的三个典型特征 特征一:从成因来看,本轮全球再通胀与疫情的演变息息相关 疫情出现以来 CRB指数的五个发展阶段与疫情演变、防控息息相关 右轴单位为 %,数据统 计截至 2021年 2月 24日 图表 4:疫情出现 CRB指数经历五个发展阶段 纵轴单位为人数,数据统计截至 2021年 2月 24日 图表 5:疫苗接种范围扩大后全球新增确诊人数快速回落 二、本轮全球再通胀的三个典型特征 7 特征二:与疫情时期各国推行的政策有关,也与美国 1.9万亿美元新财政刺激计划带来的增长预期有关 图表 6:疫情以来美国推出及正在推出的财政刺激或纾困法案 日本 2020年 4月、 5月,推出总规模超过 230万亿日元的经济刺 激计划; 2020年 12月,推出 73.6万亿日元经济刺激计划,其中财政 支出部分 40万亿日元。 德国 2020年 3月底 7500亿欧元一揽子救助计划; 2020年 6月 1300亿欧元的一揽子经济复苏计划。 英国 2020年 3月 3300亿英镑的一揽子商业贷款援助计划,与英 国 2019年 GDP比值为 14.9%。 美国 2020年总计超过 3.77万亿美元财政救助计划 拜登上任后推出 1.9万亿美元新刺激计划 二、本轮全球再通胀的三个典型特征 8 特征三:与经济复苏预期相关,但流动性因素同样不能忽视 资金寻找更加安全资产,大宗商品也成为了资金进入的领域 目前经济复苏预期上升 1 月 26 日 IMF上调 2021 年全球经济增速至 5.5% 图表 7: IMF近两次对全球和主要国家经济增速的预测情况 图表 8:本轮再通胀时期, 2Y美国国债收益率不升反降,逼近 IOER 纵轴为当月同比,单位 %,数据截至 2021年 2月 24日 图表 9: IM本轮再通胀时期,铜价的增长幅度强于螺纹钢和焦煤 纵轴单位为 %,数据统计截至 2021年 2月 24日 三、本轮再通胀后续发展空间 维度一:与疫情发生前水平比较 图表 10:第一个维度观察指标的数值表现情况 两个比较时段 时段 1: 2019年均值和高点 时段 2: 2015-2019年均值和高点 目前情况:相当部分商品价格已经不低 原油价格已经超过了 2019年、 2015-19年均值,但与两个时段高点尚有一定的 空间,分别为 11.2%和 28.7%( 2月 24日数据) ; 贵重金属、铜锡镍、铁矿石、螺纹钢等商品的价格均已经超过了 2015-2019年 的高点; 焦煤价格已超过 2019年的均值和高点,也已经超过了 2015-19年的均值,但距 离这一时段高点有 9%的空间; 国债收益率与疫情前比尚有较大的差距,近期上升较快,也有进一步上升空间 三、本轮再通胀后续发展空间 维度二:与 2009-2010年再通胀阶段进行对照 图表 11: 2009-2010年再通胀时期观察指标的数值表现情况 基础:再通胀类型相同,均为受到冲击从底部回升 在此维度下,通胀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三、本轮再通胀后续发展空间 哪个维度更具参考性?我们倾向于第一个维度 图表 12:两个维度下后续指标的发展空间不同 第一个维度空间并不大,第二个维度空间较大 本次再通胀与 2009-10年再通胀的不同 此前的大部分经济波动(包括 2009-10年金融危机)都是由 周期性因素引发的,如企业固定投资和库存投资调整、财 务失衡等, 再通胀对应的是需求复苏 此次波动的根源是疫情导致的外部冲击,其原因不在于经 济本身,因此在疫情得到防控后更多的是向原来的正常状 态回归, 再通胀对应的是供给修复,而非传统意义的经济 复苏 四、本轮再通胀对我国通胀环境的影响 12 再通胀时期,主要国家的 PPI受到比较 明显地影响, CPI、核心 CPI影响并不显 著,全球再通胀对我国通胀环境的 影响也主要影响我国 PPI走势 资料来源: 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图表 13: 2019年下半年以来主要国家 PPI的演变情况 (10 ) (8) (6) (4) (2) 0 2 4 2019 - 08 2019 - 09 2019 - 10 2019 - 11 2019 - 12 2020 - 01 2020 - 02 2020 - 03 2020 - 04 2020 - 05 2020 - 06 2020 - 07 2020 - 08 2020 - 09 2020 - 10 2020 - 11 2020 - 12 2021 - 01 日本 PPI 美国 PPI 欧盟 27 国 PPI 图表 14: 2019年下半年以来主要国家 CPI的演变情况 图表 15: 2019年下半年以来主要国家核心 CPI的演变情况 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 四、本轮再通胀对我国通胀环境的影响 全球再通胀影响我国通胀环境的两 条路径: 成本、需求 图表 16:我国 PPI分析的框架 图表 17:上游原材料价格与我国 PPI走势的联系 图表 18:需求对我国 PPI有较大影响,且是最终决定因素 图表 19:我国出口增速与 PPI同比之间存在典型的正相关性 四、本轮再通胀对我国通胀环境的影响 第一条路径在最近几个月我国 PPI的演 变中已经有所呈现:我国 PPI 对国际原油 和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比较敏感,响 应也相对及时 资料来源: 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纵轴: % 图表 20: 2019年以来我国 CPI和 PPI的演变情况 2020年 9-10月受国际油价向下影响, PPI暂停修复进 程; 11月油价下降态势停止, PPI开始重新进入到修复通道 中; 12月国际原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较快上涨推动 PPI修复速度明显加快; 今年 1月,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升,叠 加国内需求持续改善, PPI延续快速修复势头,当月环 比上涨 1.0%,同比增速则提升了 0.7个百分点,为 2019年 6月以来首次转正。 四、本轮再通胀对我国通胀环境的影响 第二条路径由于涉及到后续我国的出口 走势,则有不确定性,也有不少分歧 资料来源: 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纵轴: % 图表 21: 2020年 11月以来,日本、欧盟等国出口增速快速回升 后续我国出口将受到两个层面的相互作用 正向: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的出口需求提升 反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复工复产后,订单归集效应能 在多大程度上的维持 (35 ) (30 ) (25 ) (20 ) (15 ) (10 ) (5) 0 5 10 15 201 9-02 201 9-03 201 9-04 201 9-05 201 9-06 201 9-07 201 9-08 201 9-09 201 9-10 201 9-11 201 9-12 202 0-01 202 0-02 202 0-03 202 0-04 202 0-05 202 0-06 202 0-07 202 0-08 202 0-09 202 0-10 202 0-11 202 0-12 202 1-01 日本 欧盟 27 国 四、本轮再通胀对我国通胀环境的影响 后续国内通胀展望: CPI短期内或难有好的表现 线索一:目前 PPI对 CPI的传导并不顺畅,后续未必能 有效传导 线索二:居民收入受到了较大冲击,消费修复可能会 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 资料来源: 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图表 22: 2013年以来我国 CPI与 PPI之间的传导并不顺畅 资料来源: 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图表 23:居民收入仍在恢复过程中 四、本轮再通胀对我国通胀环境的影响 17 后续国内通胀展望:目前 PPI已经处于第 6轮周期中,高点可能在 5-6%,对应 时点大致在今年 6、 7月 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提供了 PPI向上的基础,但 出口格局的再调整则可能使得我国工业品的需求向下 前 5轮 PPI周期中, PPI左侧(从底部到顶部)平均持 续时间为 24.2个月,右侧平均持续时间为 18.4个月; 左侧平均变动 10.4个百分点,右侧平均变动 10.5个百 分点。 高点对应时间: 第 3轮 PPI周期(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 复苏), PPI向上周期,大致经历了 13个月 如果类比, 则高点对应时间大致在今年 6、 7月 高点判断:可能不会太高 与 年不同,当前经济结构更加依赖于消费; 过高的宏观杠杠率将制约通胀的高度 ; 预计此轮 PPI的上升幅度将低于以往的均值( 10.4%,此轮周 期底部为 2020年 5月 -3.7%),此轮 PPI的高点可能在 5-6% 图表 24: 2002年以来至今我国 PPI经历过 5轮周期,目前正处于第 6轮周期中 风险提示 目前新冠疫苗虽上市,但后续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 国内经济仍处于复苏进程中,但后续演变也有不少不确定性,疫情带来的衍生风险不能忽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