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整车行业深度报告:悲观时刻已过把握配置时点.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汽车整车行业深度报告:悲观时刻已过把握配置时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汽车整车行业深度报告:悲观时刻已过把握配置时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汽车整车行业深度报告:悲观时刻已过把握配置时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汽车整车行业深度报告:悲观时刻已过把握配置时点.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汽车整车行业深度报告:悲观时刻已过把握配置时点.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Table_main 行业研究类 模 板 深 度 报 告 汽车整车行业 报告日期: 2021 年 5 月 28 日 悲观时刻 已过 , 把握配置时点 行业 深度 报告 行 业 公 司 研 究 汽 车 整 车 行 业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王敬 执业证书编号: S1230520080009 :王敬、刘文婷 : table_invest 行业 评级 汽车整车 看好 Table_relate 相关报告 1汽车周报:新能源车引领销量高增长 2021.05.23 2浙商证券汽车周报: 4 月零售增长 17%,关注华为产业链 2021.05.16 3汽车销量数据点评:销量符合预期, 新能源高增长 2021.05.12 4浙商证券汽车周报:景气度向上, Q2 配置时点 2021.05.05 5汽车周报:从上海车展看自主品牌的 崛起 2021.04.25 table_research 报告撰写人: 王敬 联系 人: 王敬 报告导读 4 月乘用车终端零售同比增长 17%,新能源车增长 160%,下游需求较 好 。 受缺芯 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市场对二季度板块盈利担忧,我们 预计芯片供给问题 Q3 有望缓解,行业需求将得到释放, 21H2 销量有 望超预期,建议增配汽车板块。 投资要点 4 月零售 同比 增长 17.1%, 较 19 年 4 月增长 7.1% 4月狭义乘用车终端零售 155.6万辆, 同比增长 17.1%, 较 2019年 4月 增长 7.1%, 4 月零售销量同比 稳定 增长,下游需求 较好 。 与 19 年 4 月相比,一线到五线 城 市销量增速分别为 12.6%、 8%、 4.6%、 2.6%、 9.7%, 其中 一线城市 主要是受 益于 新能源车销量的高增长 。 从行业整体来看,新能源车销量高增长拉动了行 业销量双位数增长,若剔除新能源之后,传统车销量增速为 7.8%。 新能源车增长 160%, 特斯拉短期承压 4 月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零售销量 21 万辆, 同比增长 160%, 较 2019 年 4 月 增 长 119%,延续高增长趋势。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 13.5 万辆,较 20/19 年 4 月分别增长 245%/225%; 混动销量 7.5 万辆,较 20/19 年 4 月 分别 增长 80.5%/38.3%。 一二线城市是新能源车主要消费市场, 占比达到 69.4%, 但三 四五线城市销量也大幅增长, 同比增速分别为 203%/188%/213%,消费者对电 动车接受度提高, 行业步入快速普及阶段。 分企业看,特斯拉受刹车事件负面 舆论影响, 4 月 Model 3/Y 销量分别为 0.64/0.55 万辆,环比分别下降 73.8%/ 45.5%,短期销量承压 ;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和理想汽车 4 月 销量分别为 7426、 4990、 5516 辆,较去年均有一定的增长。 关于行业的思考和投资策略 2021 年上半年, 对汽车板块市场情绪形成压制的因素主要有两点:芯片供应不 足和原材料价格上涨 。 5-6 月芯片供应仍然不足,但下半年有望缓解,同时, 原材料价格趋缓,企业成本端压力将减小。上半年零售销量增速较高,说明下 游需求旺盛,但生产和批发受限,我们认为 21H2 销量增速有望超预期,建议 增配汽车板块。 新能源: 美国对新能源车行业的补贴政策逐渐明朗,相关措施年内有望陆续落 地;欧洲在补贴政策的刺激下,新能源车销量高增长;国内在补贴退坡后,供 给端改善驱动需求释放,新能源车月度增速维持在 100%以上,我们预计 2021-2023 年 板块都将维持高景气。重点推荐宁德时代,建议关注比亚迪、亿 纬锂能和国轩高科; 乘用车: 国内自主品牌 在电动智能化时代的崛起势不可挡,新车周期 +电动化 + 智能化将成为整车企业投资的主要逻辑, 推荐强产品周期的 吉利汽车、长城汽 车,关注华为产业链的长安汽车 。 零部件: 零部件领域我们 看好 具有长期成长逻辑的投资机会 ,从产业发展趋势 看, 2021 年将是智能驾驶加速商业化的元年,我们认为未来 5-10 年智能驾驶 将孕育巨大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德赛西威、中科创达,以及即将上市的相关 table_page 汽车整车行业专题 2/1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初创公司 。 传统零部件,我们看好客户拓展顺利和产品升级逻辑的标的,重点 关注 拓普集团、 新泉股份、精锻科技,星宇股份、福耀玻璃等。 风险提示 乘用 车销量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不及预期; 芯片供应不及预期 。 table_page 汽车整车行业专题 3/1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正文目录 1. 4 月乘用车零售销量稳定增长 . 4 2. 头部自主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 6 3. 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 快速提高 . 9 3.1. 4 月国产特斯拉销量短期承压 . 9 3.2. 自主和新势力电动车发力 . 12 4. 投资策略 . 15 5. 风险提示 . 15 图表目录 图 1: 2018-2021.4 乘用车终端零售销量及增速 (万辆 ) . 4 图 2: 2019-2021.4 各类城市销量增速 . 4 图 3: 2021.4 月纯电动和混动乘用车销量 (万辆 ) . 5 图 4: 2021 年 4 月各系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及增速 (万辆 ) . 6 图 5: 德系主要车企乘用车 零售销量及增速 (万辆 ) . 6 图 6: 日系主要车企乘用车 零售销量及增速 (万辆 ) . 7 图 7: 美系主要车企乘用车 零售销量及增速 (万辆 ) . 7 图 8:自主主要车企乘用车零售销量及增速 (万辆 ) . 8 图 9: 韩系主要车企乘用车零售销量及增速 (万辆 ) . 8 图 10: 2021 年 4 月豪华品牌销量及增速 (万辆 ) . 9 图 11: 2021 年 1-4 月 国产 Model 3 和 Model Y 销量 (辆 ) . 9 图 12: 2021 年 1-4 月 国产 Model 3 各线城市销量 (辆 ) . 10 图 13: 2021 年 1-4 月 国产 Model Y 各 线城市销量 (辆 ) . 11 图 14: 2019-2021 年 4 月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及增速 (万辆 ) . 13 图 15: 2019-2021 年 4 月 BEV 销量及增速 (万辆 ) . 13 图 16: 2019-2021 年 4 月 PHEV 销量及增速 (万辆 ) . 13 图 17: 2021 年 4 月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前十企业 (辆 ) . 14 图 18: 2020.8-2021.4 月宏光 Mini EV 销量 (辆 ) . 14 图 19: 2021 年 4 月宏光 Mini EV 各线城市销量占比 . 14 图 20: 2020.8-2021.4 月比亚迪汉销量 (辆 ) . 14 表 1: 2021 年 4 月新能源汽车对终端销量影响 (万辆 ) . 5 表 2: 2021.1-4 月各一线城市国产 Model 3 销量 (辆 ) . 10 表 3: 2021.1-4 月主要二线城市国产 Model 3 销量 (辆 ) . 10 表 4: 2021.1-4 月各一线城市国产 Model Y 销量 (辆 ) . 11 表 5: 2021.1-4 月主要二线城市国产 Model Y 销量 (辆 ) . 12 table_page 汽车整车行业专题 4/1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1. 4 月 乘用车 零售 销量 稳定 增长 4月狭义乘用车终端零售同比增长 17.1%。 4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零售销量 155.6万辆, 同比增速达到 17.1%,环比下降 6.2%;较 2019 年 4 月增长 7.1%。 1-4 月累计销量 671.6 万辆,同比 20 年 1-4 月增长 53.1%,较 19 年 1-4 月增长 4.2%,从终端零售可以看出下游 消费需求旺盛,行业处于向上通道。我们预计 21 年全年销量同比增长 10%-12%。 图 1: 2018-2021.4 乘用车终端零售销量及增速 (万辆 ) 资料来源:浙商证券研究所 整理 注: 2021-04 增速为相较于 2019-04 的数据 一线城市增速 较高 , 新能源车贡献主要增量 。 从 4 月数据来看,一线城市较 2019 年 4 月增长 12.6%, 二至 五线城市较 2019 年 4 月分别增长 8%、 4.6%、 2.6%和 9.7%。 一线 城市增速 高 于 二至五线 城市,主要是由于一线城市新能源车销量高增长,在供给端改善 后,高性价比的新能源车上市,驱动了下游需求的释放,限牌限行的一线城市新能源车 需求释放。 图 2: 2019-2021.4 各类城市销量增速 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研究所 整理 注: 2021.04 增速为相较于 2019.04 的数据 table_page 汽车整车行业专题 5/1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4 月 新能源 车 同比增长 160%。 4 月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零售 销量 21 万辆, 同比增长 160%, 较 2019 年 4 月 增长 119.2%, 新能源车销量高增长提升了乘用车整体销量增速 。 其中纯电动销量 13.5 万辆, 较 2019 年 4 月 增长 224.6%,混动销量 7.5 万辆, 较 2019 年 4 月 增长 38.3%。 可以看出,一二线城市是新能源车主要消费市场,但三四五线城市销量 也大幅增长,消费者对新能源车接受度提高,行业步入快速普及阶段。相比之下,传统 燃油车销量增速缓慢,二、五线城市分别增长 0.6%、 3.6%,一三四线城市出现不同程度 的下降 。 表 1: 2021 年 4 月新能源汽车对终端销量影响 (万辆 ) 一线 二线 三线 四线 五线 合计 2019.4 14.50 66.79 31.07 21.47 11.53 145.36 2021.4 16.33 72.14 32.49 22.04 12.65 155.64 YOY 12.62% 8.01% 4.55% 2.63% 9.72% 7.07% 2019.4 新能源 2.89 4.67 1.18 0.60 0.24 9.58 2021.4 新能源 4.94 9.65 3.58 1.88 0.96 21.01 YOY 70.93% 106.40% 203.39% 213.54% 298.47% 119.18% 2019.4 剔除新能源 11.61 62.11 29.89 20.87 11.29 135.78 2021.4 剔除新能源 11.39 62.49 28.91 20.16 11.69 134.63 YOY -1.90% 0.61% -3.30% -3.43% 3.55% -0.84% 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研究所 整理 图 3: 2021.4 月纯电动和混动乘用车销量 (万 辆 ) 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研究所 整理 4 月传统 燃油 车销量 同比增长 7.8%,保持稳定的增速,与 19 年 4 月相比,下滑 0.8%, 在整体行业需求增速中枢下降的情况下,新能源车对燃油车 体现出一定的替代效应 。 4 月 纯电动车渗透率 达到 8.7%,接近新兴技术在 10%-50%渗透率快速提升的区间,我们认为 未来 5 年新能源车将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预计到 2025 年渗透率可以达到 20%-25%。 table_page 汽车整车行业专题 6/1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 头部 自主 市场份额有望 持续 提升 4 月 乘用车 销量稳定增长 , 但各系别销量分化,其中 自主 、德系、美系 乘用车销量 较 2019 年 4 月 分别 增长 16.6%、 10.4%、 8.4%,韩系 、日系 销量 分别下降 40%、 1.3%。我们 认为未来二线合资 品牌将逐渐出现,韩系、法系市场份额将被合资和自主瓜分。美系福 特和通用产品力下降,未来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 图 4: 2021 年 4 月 各系狭义乘用车 零售销量 及增速 (万 辆 ) 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研究所 整理 德系 : 4 月 终端销量 41.5 万辆, 较 2019 年 4 月 增长 10.4%。 分车企看, 一汽大众销 量 16.9 万辆, 较 19 年 4 月 增长 22.8%; 上汽大众销量 11.7 万辆, 较 19 年 4 月 下滑 19.5%; 华晨宝马 、北京奔驰 销量 6、 6.2 万辆, 较 19 年 4 月 分别 增长 36.3%、 33.7%。 可以看出, 上汽大众销量下滑明显,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 19 年中保研碰撞实验成绩较差 导致帕萨特 销量 遇冷 。豪华品牌保持 20%以上的增速,主要是消费升级下更新需求释放 。 图 5: 德系主要车企乘用车 零售销量 及增速 (万辆 ) 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研究所 整理 table_page 汽车整车行业专题 7/1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日系: 4 月 终端销量 36.1 万辆, 较 2019 年 4 月 下降 1.3%。其中一汽丰田、广汽丰田 销量分别为 6.3、 6.7 万辆,增速分别为 -1.7%、 27.3%;广汽本田 、东风本田、东风日产 销量分别为 6.2、 7.1 万和 8.1 万辆, 增速分别为 -9.7%、 14.6%和 -9.7%。 其中 , 广汽 丰田、 东风 本田 销量增速 高于行业平均 。 东风日产、广汽本田 4 月销量表现欠佳,主要原因在 于日产奇骏、本田飞度等主打车型竞争力减弱,销量下滑明显。 图 6: 日系 主要车企乘用车 零售销量 及增速 (万辆 ) 资料来源:浙商证券研究所 整理 美系: 4 月 美系零售 14.2 万辆, 较 2019 年 4 月 增长 8.4%。上汽通用销量 10.8 万辆, 较 2019 年 4 月增长 6.5%;长安福特销量 2 万量, 增长 16.1%; 广汽 菲克销量仅 0.2 万辆, 下滑 60.1%; 受刹车事件负面舆论影响, 特斯拉 4 月销量大幅下滑, Model 3 销量 0.64 万 辆 , Model Y 销量 0.55 万辆 。 图 7: 美系 主要车企乘用车 零售销量 及增速 (万辆 ) 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研究所整理 自主品牌 : 4 月 自主品牌乘用车零售销量 57.7 万辆, 较 2019 年 4 月 增长 16.6%,龙 头企业 销量 表现强劲。长安汽车销量 9.1 万辆, 较 2019 年 4 月 增长 100%,主要受益于蓝 鲸 NE 系列 发动机的全面使用以及 CS75、逸动 、欧尚、 UNI-T 等 主打 车型 的持续畅销 ; 长城汽车 7.7 万辆,增长 36%;吉利销量 8.5 万辆,增长 1.2%;奇瑞汽车、 比亚迪、 广汽 乘用车、上汽乘用车销量分别增长 55.4%、 38.9%、 10.1%、 6.1%、 6.1%。 从自主品牌销 table_page 汽车整车行业专题 8/1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量表现可以看出自主乘用车竞争力逐渐提高,我们认为一线自主品牌在电动智能化时代 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具备长期成长价值 。 图 8: 自主主要车企乘用车 零售销量 及增速 (万辆 ) 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研究所整理 韩系: 4 月 韩系 乘用车 零售销量 4.2 万辆, 较 2019 年 4 月 下滑 40%,其中北京现代 销量 2.9 万辆, 较 2019 年 4 月 下滑 36%;东风 悦达 起亚销量 1.2 万辆, 下滑 47.7%,我们 认为韩系品牌在国内竞争力下降 。 图 9: 韩系 主要车企乘用车 零售销量 及增速 (万辆 ) 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研究所整理 豪华品牌 保持高增长 。 4 月 豪华品牌零售销量 22.3 万辆, 较 2019 年 4 月 增长 40.1%。 分品牌 看,奥迪、宝马、奔驰、凯迪拉克、沃尔沃销量分别为 6.5、 6、 6.5、 2、 1.3 万辆, 增速分别为 60.3%、 36.3%、 33.9%、 19.6%、 39.6%。 近年来国内 乘用车换购 和增购比例 提升 ,消费升级推动 豪华车 销量增长。 我们认为豪华车销量有望继续保持正增长。其竞 争对手特斯拉目前受刹车事件影响,短期利好豪华品牌乘用车 。 table_page 汽车整车行业专题 9/1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图 10: 2021 年 4 月 豪华品牌销量及增速 (万辆 ) 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研究所整理 3. 新能源 车渗透率有望快速提高 3.1. 4 月 国产特斯拉销量 短期承压 4 月 份国产特斯拉 Model 3 销量 0.64 万辆, 环比下降 73.8%;国产 Model Y 销量 0.55 万辆, 环比下降 45.5%。 特斯拉 4 月在华销量大幅下滑 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上海车展维权事件之后,特斯拉“刹车失灵”负面舆论愈演愈烈 ; 特斯拉 后续公关处理方式强硬,和车主沟通不到位,品牌形象受损 。 2021 年 1-4 月国产 Model 3 零售销量 5.9 万辆,国产 Model Y 销量 2.2 万辆。短期特 斯拉销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对产业链相关公司股价形成压制 。 图 11: 2021 年 1-4 月 国产 Model 3 和 Model Y 销量 (辆 ) 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研究所整理 table_page 汽车整车行业专题 10/1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国产 Model 3、 Model Y 销量集中于一二线城市 。 分析 1-4 月 国产 Model 3、 Model Y 销量,可以发现其主要 消费群体 位于一线和二线城市,一二线城市销量占比在 90%以上, 三四五线城市销量占比相对较低 。 图 12: 2021 年 1-4 月 国产 Model 3 各线城市 销量 (辆 ) 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研究所整理 表 2: 2021.1-4 月各一线城市国产 Model 3 销量 (辆 )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北京市 1126 825 977 468 广州市 624 565 1056 209 上海市 3002 2809 4619 1234 深圳市 1301 1306 2148 530 合计 6053 5505 8800 2441 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研究所整理 表 3: 2021.1-4 月主要二线城市国产 Model 3 销量 (辆 )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杭州市 887 1238 2226 403 成都市 517 548 1106 223 苏州市 394 393 744 140 重庆市 393 393 760 164 郑州市 331 307 495 90 天津市 265 238 439 112 厦门市 243 189 387 97 table_page 汽车整车行业专题 11/1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武汉市 298 334 575 111 南京市 302 245 518 127 宁波市 260 268 539 134 青岛市 89 91 201 47 西安市 292 374 594 126 温州市 286 319 573 116 长沙市 298 215 378 136 东莞市 178 194 307 96 常州市 127 106 254 74 台州市 148 102 279 68 佛山市 198 186 370 99 沈阳市 37 37 132 45 二线合计 7762 7330 14377 3518 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研究所整理 图 13: 2021 年 1-4 月 国产 Model Y 各线城市销量 (辆 ) 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研究所整理 表 4: 2021.1-4 月各一线城市国产 Model Y 销量 (辆 )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北京市 284 680 1028 324 广州市 77 199 461 248 上海市 308 845 2154 1038 深圳市 114 324 743 452 合计 783 2048 4386 2062 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研究所整理 table_page 汽车整车行业专题 12/1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表 5: 2021.1-4 月主要二线城市国产 Model Y 销量 (辆 )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杭州市 117 297 810 509 成都市 60 167 397 189 重庆市 34 106 269 199 武汉市 33 125 266 114 西安市 30 134 254 149 苏州市 38 117 217 131 南京市 32 101 206 108 郑州市 28 122 205 166 温州市 21 85 204 121 宁波市 21 79 187 91 东莞市 23 65 181 64 天津市 59 81 172 55 长沙市 19 108 171 91 厦门市 24 74 167 128 佛山市 23 58 130 109 常州市 11 30 121 47 青岛市 20 61 113 77 二线合计 1101 2426 5310 3225 资料来源:浙商证券研究所整理 3.2. 自主 和新势力电动车发力 2021 年 供给端 持续 改善,特斯拉、自主品牌等高性价比车型上市 使得需求 大幅增长 , 21 年 1-4 月 新能源乘用车 销量 增速分别为 181.5%、 193.6%、 101.8%、 119.2%,其中 BEV 销量增速分别为 293.8%、 270.8%、 129.3%、 224.6%, PHEV 增速分别为 102.6%、 151.9%、 -15%、 60.1%,可以看出纯电动增速高于插电混动,消费者对电动车需求增加。 一方面是 纯电动车使用成本较低,特斯拉国产后促使国内车企推出高性价比的电动车,消费者对 电动车接受度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电动车更易实现高级别辅助驾驶和智能驾驶,智能 化功能对年轻消费者吸引力更强。 table_page 汽车整车行业专题 13/1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图 14: 2019-2021 年 4 月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及增速 (万辆 ) 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 研究所整理 图 15: 2019-2021 年 4 月 BEV 销量及增速 (万辆 ) 图 16: 2019-2021 年 4 月 PHEV 销量及增速 (万辆 ) 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研究所整理 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研究所整理 4 月 BEV 销量前十名企业中除特斯拉以外,其他车企均为自主品牌 。 相比于 2019 年 4 月 , 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长城 、广汽 销量增速分别为 1818.1%、 42.1%、 831.6%、 485.7%,其中上通五菱 增量来自 宏光 Mini EV, 4 月 销量 达到 2.6 万辆, 分析其 在 各城市 销量,可以看出宏光 Mini EV 在一线城市销量占比仅为 2.4%,二线城市占比为 36.7%, 三四五线城市占比 60.9%, 二三 线城市 宏光 Mini EV 销量 占比最高 。 比亚迪汉近月以来销 量 逐渐回升 , 4 月 销量 7059 辆 ; 广汽 AION S 销量火爆, 4 月 销量 7020 辆 ,公司电动车 销量大幅增长。 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和理想汽车 4 月 销量分别为 7426、 4990、 5516 辆, 较去年均有一定的增长 。 目前国内电动车市场竞争格局比较分散,结合智能驾驶水平,第一梯队为特斯拉, 未来华为、苹果有望加入;第二梯队为造车新势力小鹏、蔚来、理想等;第三梯队为自 主品牌吉利、比亚迪和长城等;第四梯队为合资品牌大众等。我们认为合资品牌在电动 化和智能化进程相对较慢,自主、造车新势力有望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挤占合资品 牌市场份额。 table_page 汽车整车行业专题 14/1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图 17: 2021 年 4 月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前十企业 (辆 ) 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研究所整理 图 18: 2020.8-2021.4 月 宏光 Mini EV 销量 (辆 ) 图 19: 2021 年 4 月 宏光 Mini EV 各线城市销量占比 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研究所整理 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研究所整理 图 20: 2020.8-2021.4 月 比亚迪汉销量 (辆 ) 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研究所整理 table_page 汽车整车行业专题 15/1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4. 投资策略 通过对终端零售数据和批发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2021 年 1-4 月下游需求旺盛,短期车企 供给受限,乘用车产量和批发数据弱于零售数据;同时,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行业成 本承压,市场对板块 Q2 盈利担忧,两方面原因导致年初至今申万汽车板块指数下滑近 2%。 根据 各车企的排产情况 , 可以看出 5-6 月芯片供应问题仍是制约各车企产量的主要 原因,但根据台积电公告,预计 21 年下半年芯片供给问题将会有较大的改善。因此我们 认为 2021 年二季度末将是增配汽车板块的时点。 乘用车: 推荐 强产品周期的 吉利汽车 、长城汽车,关注华为产业链的长安汽车 ; 新能源: 板块高景气度,基本面向好, 重点推荐 宁德时代; 建议关注 国轩高科、 亿纬锂 能、国轩高科和 克来机电 ; 零部件:重点 关注 拓普集团 , 新泉股份、精锻科技、 星宇股份 , 福耀玻璃、科博达 等 ; 智能化: 2021 年将是智能化爆发的元年,建议关注中科创达、德赛西威,以及有望 1-2 年内上市的初创公司禾赛科技、地平线等。 5. 风险提示 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不及预期; 芯片供应不及预期 。 table_page 汽车整车行业专题 16/1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股票投资评级说明 以报告日后的 6 个月内,证券相对于沪深 300 指数的涨跌幅为标准,定义如下: 1、买入 :相对于沪深 300 指数表现 20以上; 2、增持 :相对于沪深 300 指数表现 10 20; 3、中性 :相对于沪深 300 指数表现 10 10之间波动; 4、减持 :相对于沪深 300 指数表现 10以下。 行业的投资评级: 以报告日后的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 300 指数的涨跌幅为标准,定义如下: 1、看好 :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 300 指数表现 10%以上; 2、中性 :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 300 指数表现 10% 10%以上; 3、看淡 :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 300 指数表现 10%以下。 我们在此提醒您,不同证券研究机构采用不同的评级术语及评级标准。我们采用的是相对评级体系,表示投资的相对 比重。 建议:投资者买入或者卖出证券的决定取决于个人的实际情况,比如当前的持仓结构以及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投资 者不应仅仅依靠投资评级来推断结论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报告由浙商证券 股份 有限公司(已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 Z39833000) 制作。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浙商证券 股份有限 公司及其关联机构(以下统称“本 公司” )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 、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发生任何变更。本公 司没有将变更的信息和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 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作参考之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 本报告仅反映报告作者的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 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 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 /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本公司的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 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 /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 资产管理 公司 、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版权均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发布、传播本报告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经授权刊载、转发本报告或者摘要的,应当注明本报告发布人和发布日期,并提示使用本报告的 风 险。未经授权或未按要求刊载、转发本报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公司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浙商证券研究所 上海总部地址:杨高南路 729 号陆家嘴世纪金融广场 1 号楼 29 层 北京地址:北京市广安门大街 1 号深圳大厦 4 楼 深圳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太平金融大厦 14 楼 上海总部邮政编码: 200127 上海总部电话: (8621) 80108518 上海总部传真: (8621) 80106010 浙商证券研究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