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美 500 强企业对比研究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1中美 500 强企业对比研究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21中美 500 强企业对比研究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21中美 500 强企业对比研究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21中美 500 强企业对比研究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21中美 500 强企业对比研究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nullnullnullnull中美 500强企业对比 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研究报告 目 录 前言 . 1 第一章 综合情况分析 . 3 一、中美上榜企业对比分析 . 3 二、我国上榜企业基本情况 . 8 三、启示与建议 . 11 第二章 两大重点行业:制造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4 一、制造业 . 14 (一)中美上榜企业对比分析 . 14 (二)启示与建议 . 19 二、信息技术服务业 . 21 (一)中美上榜企业对比分析 . 21 (二)启示与建议 . 26 第三章 典型案例分析:腾讯 . 29 一、腾讯发展阶段 . 29 (一)初创期( 1998-2004) . 29 (二)成长期( 2005-2009) . 30 (三)成熟期( 2010-至今) . 31 二、腾讯发展初期政策环境 . 34 (一)适当的支持政策助推腾讯迅速成长 . 34 (二)健全的融资体系给予腾讯资金保障 . 35 (三)积极的人才政策巩固腾讯发展基石 . 37 (四)领先的创新环境激涌腾讯研发源泉 . 38 三、启示与建议 . 39 (一)加强科技创业支持 . 39 (二)完善多元融资体系 . 40 (三)打造区域人才生态 . 41 (四)完善创新发展环境 . 41 前言 财富全球论坛每年都会发布世界 500 强企业排行榜, 不仅反映行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情况,体现国家间经济实力对 比,也是企业用来判断自身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中美 500 强企业对比研究白皮书共 3 个章节,详细 分析中美 500 强企业发展差异,以期为促进企业发展提供参 考。 其 中,第一章以 “财富世界 500 强” 历年榜单为主 要参考 数据 ,横向分析近 10年来中美上榜企业在头部占比、 总数量、行业分布、营收 规模和盈利能力等方面的差距,纵 向分析我国上榜企业在企业性质、行业分布及地域分布等方 面的变化,并为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提供 启示建议。 第二章 以“财富中国 500 强”与“财富美国 500 强”历年榜 单为主要 参考 数据,重点分析中美 500 强中制造 业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在企业数量 、营收规模、盈利能力、发 展强度等方面的差距,并为我国推动制造 业与信息技术服务 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建议。 第三章以世界 500 强企业腾讯为典型案例,系统研究腾 讯发展路径及发展初期政策环境,并为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提 供启示与建议。 鉴于时间、资料有限,本白皮书 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 敬请业内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第一章 综合 情况分析 本 章 通过对 2020 年 “ 财富世界 500 强 ” 上榜 的 我 国企业进行横纵对比分析,客观反映 了 我国龙头企业在发展 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差距。 一、中美上榜企业对比分析 美国上榜企业头部占比 更高 。 世界 500 强前 100 名中, 我国企业数为 25 家(占 18.8%),美国为 34 家(占 26.4%); 前 200 名中,我国为 51 家(占 25.5%),美国为 60 家(占 30%);前 300 名中,我国为 77 家(占 25.7%),美国为 82 家(占 27.3%)。前 400 名中,我国为 102 家(占 25.5%), 美国为 109 家(占 27.3%)。我国上榜企业数量在各段中分 布较为均匀,在 400-500 名中所占比例较高,达到 23.3%。 美国上榜企业数量主要分布在前 400 名,其中前 100 名企业 数量占比最大,达到 26.4%。 图 1-1 世界 500 强中美企业 数量 分段对比图 我国上榜企业数量 更 多。 2020 年, 我国 上榜企业数量实 现历史性跨越,仅中国大陆上榜企业(含香港)达到 124 家, 超过美国上榜企业总数 121 家。加上台湾地区企业 , 我 国 共 有 133 家公司上榜,上榜企业数量位列第一 。 2001 年我国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当年我国进入世界 500 强排行榜的企业为 12 家 。 2003 年 -2013 年, 我国 经济贸易快速发展, 10 年间我 国 上榜企业数 量呈指数增长。 2013 年 -2020 年,我国上榜企 业数量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2019 年,我国 上榜 企业 数量达到 129 家,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 121 家)。即使不计算台湾地 区企业,中国大陆企业(包括香港企业)也达到 119 家。 图 1-2 财富世界 500 强我国 上榜 企业数量 增长 25 51 77 102 133 34 60 82 109 121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前 100 前 200 前 300 前 400 前 500 中国 美国 细分行业美国企业分布更均衡。 2020 年,我国上榜企业 主要分布在 30 个细分行业,集中在产业上游,重化工业、基 础设施建设类企业数量多。与 2019 年相比,采矿、原油生 产、能源、多元化金融、化学品类企业数量有所增长,银行、 炼油、船务企业数量减少,新增批发保健类产业 1 家。美国 则上下游行业分布较为均衡,涉及多达 46个细分行业领域。 图 1-3 世界 500 强 中美企业行业分布 153 162173 184178184198192189175 170162 153140140 132132132128128134132126 121121 2 3 6 8 11 12 13 12 16 18 23 30 35 43 54 69 79 95 100106110115 120 129133 0 50 100 150 200 250 美国 中国 6 上图可以看出, 我国上榜企业 集中 在 金融、石化冶金等 传统领域 ,新兴领域企业较少。特别是在计算机软件、信息 技术服务、医疗 等技术 密集 型高端新兴领域,均有美国企业 上榜,我国则空白。 表 1-1 世界 500 强 中美企业行业分布 差异( 我国 该 行业 无企业上 榜) 序 号 细分行业 美国 企业 数量 序 号 细分行业 美国企 业数量 1 保健:保险和管理医 保 5 13 批发:食品 1 2 保健:医疗设施 1 14 食品:消费产品 3 3 财产与意外保险(互 助) 2 15 食品生产 4 1 0 8 0 0 2 5 1 2 0 3 4 1 4 5 4 1 4 0 0 3 1 5 5 1 0 1 2 7 3 14 13 10 10 9 7 6 6 6 5 4 4 4 4 3 3 3 3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0 2 4 6 8 10 12 14 16 采矿、原油生产 金属产品 银行:商业储蓄 贸易 工程与建筑 车辆与零部件 航天与防务 电子、电气设备 人寿与健康保险 房地产 互联网服务和零售 计算机、办公设备 能源 多元化金融 炼油 人寿与健康保险 公用设施 电信 纺织 建材、玻璃 邮件、包裹及货物 工业机械 专业零售 制药 化学品 船务 网络、通讯设备 半导体、电子元件 财产与意外保险 批发:保健 美国 中国 7 4 服装 1 16 食品店和杂货店 4 5 管道运输 3 17 信息技术服务 1 6 航空 3 18 烟草 1 7 计算机软件 2 19 医疗器械和设备 1 8 家居、个人用品 1 20 饮料 1 9 建筑和农业机械 2 21 娱乐 1 10 科学、摄影和控制设 备 1 22 综合商业 4 11 批发:电子、办公设备 2 23 其他 3 12 食品:饮食服务业 1 营收 规模和 盈利能力美国上榜企业更强。 一是我国上榜 企业营业收入低于美国。 2020 年世界 500 强我国上榜企业平 均营业收入为 656.78 亿美元,美国为 810.44 亿美元。 与 2019 年相比,中美企业平均营业收入(我国为 649.28 亿美 元,美国为 777.06 亿美元)均有所增加。 2020 年世界 500 强中美上榜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差值为 153.67亿美元,与 2019 年 127.82 亿美元相比,我国上榜企业平均营业收入涨幅低 于美国。 二是我国上榜企业利润低于美国。从平均利润看, 我国企业平均利润为 34.85 亿美元,美国则为 70.06 亿美元; 从平均销售利润率看,我国企业平均利润率为 4.57%,美国 8 为 8.87%。三是我国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低于美国。我国上榜 企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是 2.0%,美国则高达 4.93%。 表 1-2 2019 年与 2020 年世界 500 强 中美企业 盈利对比 年份 2019年 2020年 国家 中国 美国 中国 美国 平均营业收入 (亿美元) 649.28 777.06 656.78 810.44 平均利润(亿美元) 34.01 60.34 34.85 70.06 平均利润率( % ) 5.24% 7.77% 4.57% 8.87%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 9.90% 15% 2.00% 4.93% 财富世界 500强排行榜数据整理 二 、我国上榜企业基本情况 国有企业是上榜主体,民营企业占比持续提升。 2020 年 我国入围世界 500 强的 133 家企业中,国有企业 92 家,民 营企业 30 家,港澳台企业 11 家。 2015-2020 年我国上榜世 界 500 强企业中,国有企业数量先降后升,基本保持在 85 家 左右;民营企业数量一直呈较好的增长趋势,在我国企业上 榜总数量里的占比逐年增大;港澳台企业数量平均可达到 11 家。 图 1-4 2015-2020 年财富世界 500 强我国 上榜 企业 性质 变化 9 数据来源:财富世界 500强排行榜数据整理 九大行业上榜数量均成倍增长,制造业最为突出。 2020 年我国共 133 家企业上榜,主要分布在制造业、金融业、采 矿业、批发和零售业等 9 大行业,其中制造业最多,共有 45 家上榜企业,占上榜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制造业和金 融业占上榜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对比 2009 年我国上榜企 业行业分布发现, 11 年间, 9 大行业上榜企业数量均实现成 倍增长,其中制造业、金融业、零售和批发业的企业数量增 幅均在 3 倍以上。相较于 2019 年制造业企业上榜数量突出 为主, 2020 年新增上榜企业的行业分布呈均匀趋势,建筑业、 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 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数量 均有所增加,但上榜企业数量总量仍相对偏少。 84 83 82 84 88 92 10 15 24 24 29 30 12 12 9 12 12 1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港澳台企业 图 1-5 2009 年与 2020 年我国财富世界 500 强 上榜 企业 行业 分 布 数据来源:财富世界 500强排行榜数据整理 上榜企业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华东和华南较 其他地区 上榜企业数量增速更快。 除去台湾地区的 9 家企业,剩余 124 家大陆(含香港)企业大部分集中在我国华北 1地区,其次分 布在华东和华南地区。 2015-2020 年我国华北地区进入世界 500 强的企业数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上榜企业数量保持 平稳,年均 63 家左右;华东、华南上榜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至 2020 年华东、华南两地区上榜企业数量首次超过 50 家, 1 华北 地区 包括 北京、天津、 山西 、河北、内蒙古 ;华东 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 建、 江西 、山东、 台湾;华南 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香港、 澳门;西北地区 包括陕西、甘肃、青 海、宁夏、新疆 ;华中 地区包括 河南 、湖北、湖南 ;东北 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 ;西南 地区包括四 川、贵州、云南、重庆、西藏 1 0 3 5 3 4 5 8 14 4 5 6 8 8 12 17 23 46 4 5 6 10 9 14 17 23 4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交 通 运 输 、 仓 储 和 邮 政 业 房 地 产 业 电 力 、 热 力 、 燃 气 及 水 生 产 和 供 应 业 建 筑 业 信 息 传 输 、 软 件 和 信 息 技 术 服 务 业 批 发 和 零 售 业 采 矿 业 金 融 业 制 造 业 2009 2019 2020 11 接近我国上榜企业总数的 40%( 39.8%)。西北、华中、东北 地区上榜企业数量与 2019 年保持一致,西南地区仍未实现 零突破。 图 1-6 2015-2020 年财富世界 500 强我国 上榜 企业地区分布 数据来源:财富世界 500强排行榜数据整理 三、启示与建议 培育新兴产业激发新动能。 一是全面推进制造业高质量 发展,以突破产业发展瓶颈为导向,积极开展关键共性技术、 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攻关,努力实现 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支持比较优势的产业环节做强做大。 二是延伸创新协同产业链,进一步提高产业配套水平,推进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东北 2 1 1 2 2 2 华北 63 66 64 60 63 62 华东 14 15 21 23 27 31 华南 13 17 18 20 20 22 华中 4 1 1 2 2 2 西北 3 3 4 4 5 5 0 10 20 30 40 50 60 70 12 新技术、新工艺等集成应用,建设一批高端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群,增强产业集聚效应。三是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 深度融合,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赋能 传统制造业,实现其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突破创新,推 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一 是持续推动国有企业做优做强, 进一步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完善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二 是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改 善企业营商环境,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三是进一步放宽 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限制,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引导形成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不断提升市场运行效率,健 全竞争制度,促进要素市场化改革,着力建设开放、公平、 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 推动区域资源要素有序流动。 一是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 障碍,建立健全跨地域协调机制,有力推动区域间产业、人 才、技术、科研成果等资源要素流动。二是持续推进东北 振 兴、西部二次开发、中部崛起战略,加大对东北、西部、中 部等地区技术人才引进与培育力度,完善“产学研”人才交 13 流机制,鼓励东北、西部、中部地区利用特性人才政策吸引 高层次领军人才。三是积极推广并引入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 地区发展经验和模式,推动资源禀赋相似的产业集聚区开展 跨区域产业协同,全面提升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实现 全区域协同发展。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以创新引领企业发展,加大 力度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努力使企业 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主体,以创新驱动技术升级,以科 技驱动企业竞争能力。二是鼓励 企业弘扬工匠精神,以提升 质量、创建品牌、改善服务、提高效益为目标,以市场为导 向,积极调整产品和服务结构,在更好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 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三是鼓励企业全球布 局,加强国际合作,不断提高企业产品与服务的全球供给水 平和供给质量,打造一批国际影响力大、拥有较高质量水平、 用户满意度高的知名品牌。 14 第二章 两大重点 行业 :制造业 和信息技术服务 业 本章对“财富中国 500 强”与“财富美国 500 强”企业 所处 行业信息进行剖析,以 制造业和信息技术服务 业 为 重点, 分析行业企业数量、盈利能力、发展强度 2等指标, 对比中美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差异,客观反映我国 两大行业与美国相比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推动我国制 造业与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一 、制造业 (一)中美 上榜企业对比分析 我国制造业上榜企业数量远 超美国, 但 美国 近 年增速明 显 。 自 2016 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入围中国 500 强企业数量 在 221 家上下浮动,走势基本保持平稳, 2020 年较上年度企 业数量减少 11 家。自 2017 年以来,美国制造业入围美国 500 强企业数量保持平稳增加趋势, 2020 年较上年度企业数 量增加 16 家。 2019 年中美制造业入围企业数量差距首次缩 小至 50 家以内,但总体来看,我国制造业上榜企业数量仍远 超相应美国企业数量。 2 本文以企业净利率(指 净利润率 )增长率为主要指标衡量行业发展强度,其中净利率增长率在 515 之 间归为中发展强度企业,净利率增长率在 15%以上归为高发展强度企业。 15 图 2-1 财富中、美 500 强 上榜 企业数量 增长 数据来源:财富中、美 500强排行榜数据整理 上图可以看出,近 5 年来我国制造业保持平稳发展,其 中入围企业数量总占比接近 50%,表明制造业在我国经济发 展中仍占据重要地位。 2020 年美国制造业入围企业数量出现 较快增长趋势,较 上年度 骤增 16 家,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 美国制造业在其政府政策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呈现发展活力。 总体而言,就制造业规模方面,我国仍具有 一定 优势。 我国制造业上榜企业 营收 规模和 盈利能力平稳提高,但 仍远低于美国企业盈利能力。 自 2016 年以来,中美制造业 入围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均保持平稳增加趋势,美国入围企业 营收规模约是相应中国企业的 2.7 倍。自 2016 年以来,我国 156 148 153 156 172 223 215 220 231 220 0 50 100 150 200 25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美国 中国 16 制造业入围企业平均利润基本保持平稳增加趋势, 2020 年略 降 3.38%;自 2016 年以来,美国制造业入围企业平均利润以 较大幅度波动上升,其中 2018 年较上年度骤降 19.41%, 2019 年同比提高 23.67%;相比而言,美国制造业入围企业平均利 润约是相应中国企业的 4.9 倍。 图 2-2 财富中、美 500 强中美企业 营收 对比 数据来源:财富中、美 500强排行榜数据整理 图 2-3 财富中、美 500 强中美企业 盈利 对比 137461.2254 140777.7423 139458.7303 154769.3964 157457.1058 41518.65 47527.15 55474.24 57963.19 63414.73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美国上榜企业平均营收(百万元) 中国上榜企业平均营收(百万元) 17 数据来源:财富中、美 500强排行榜数据整理 从上图可以看出,自 2016 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入围企业 在营业收入、利润方面均保持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不大, 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制造业平稳发展的态势。与美国相 比,我国制造业入围企业在营业收入、利润等方面均存在相 当大的差距,这也反映出我们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状,在做 优做强制造业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我国上榜制造业企业发展强度 3波动上升,但 仍 低于美国 行业发展强度。 自 2016 年以来,我国上榜制造业中、高发展 3 本文以企业净利率(指 净利润率 )增长率为主要指标衡量行业发展强度,其中净利率增长率在 515 之 间归为中发展强度企业,净利率增长率在 15%以上归为高发展强度企业。 14036.24179 15102.76618 12171.46427 15052.53052 15074.54466 1741.63 2404.96 3421.27 3533.93 3414.42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美国上榜企业平均利润(百万元) 中国上榜企业平均利润(百万元) 18 强度企业占比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高发展强度企业占比 基本在 9.44%左右,中发展强度企业占比基本在 30.41%左右。 自 2016 年以来,美国上 榜制造业中、高发展强度企业占比 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高发展强度企业占比基本在 18.10% 左右,中发展强度企业占比基本在 46.88%左右。总体来看, 美国制造业入围企业高发展强度占比约是相应我国企业的 1.9 倍,中发展强度占比约是相应我国企业的 2.6 倍。 图 2-4 财富中美 500 强企业 中发展 强度对比 数据来源:财富中、美 500强排行榜数据整理 图 2-5 财富中美 500 强企业 高发展 强度对比 48.72% 50.68% 40.52% 46.79% 47.67% 24.07% 26.34% 36.41% 31.60% 33.64%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美国入围企业中发展强度占比 中国入围企业中发展强度占比 19 数据来源:财富中、美 500强排行榜数据整理 从上图可以看出,五年来我国上榜制造业发展强度有所 提高,其中中发展强度企业占比接近三分之一,高发展强度 企业占比接近五分之一,整体行业发展水平比较乐观。五年 来美国上榜制造业发展强度整体略降,但仍领先于我国一定 距离,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二)启示 与建议 持续推进 创新驱动, 引领制造业 企业 做强做 优 。 一方面 提高 企业科研能力,加大 企业研发 投入 ,推动 “产学研”技 术 协同共享, 通过 创新驱动,进一步提高企业产品溢价水平, 增强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以 技术创新为着力点, 依托“一 17.31% 16.22% 18.30% 21.79% 16.86% 7.41% 8.78% 11.17% 12.12% 7.73% 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美国入围企业高发展强度占比 中国入围企业高发展强度占比 20 带一路”战略 , 充分参与 国际 创新交流 , 以 全球 产业 质量竞 争与质量需求变化趋势 为 重要参考 ,建设国家 标准、行业 标 准 与 团体 标准协调配套的创新协同产业集群, 打造一批较高 国际影响力 与 质量水平的国际知名品牌 ,提高“中国制造” 的 国际认可度。 锚定重点 技术突破 ,大力 布局 制造业新兴领域。 一方面 以 解决 “卡脖子”关键技术 问题为导向, 遴选 一批 发展 关键 技术 的龙头企业 , 形成 重点支持企业名录, 通过制定相关 政 策 ,锚定 半导体、 生物 制药等 关键 领域, 统筹 推进 “高精尖” 战略性 新兴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充分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构建产学研一体化 的创新 链、 大中小企业 深度 链接耦合的产 业链和供应链, 打造 一批竞争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积极融入 “双循环”格局,推动制造 业高质量发展 。 一 方面 立足国内大循环,进一步推动产业数字化赋能, 通过建 设以 大数据 、 工业互联网 等 为核心的 制造业企业 信息 技术服 务体系 , 积极推广 行业典型成功案例与有益经验,帮助企业 更深层次开拓 行业 市场、挖掘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 ,积极融 入国际大循环, 深度 参与全球 产业链供应链 重构,鼓励引导 21 大企名企 进一步整合 国际优质资源,以兼并重组为重要手段, 对标 学习先进技术 与 管理经验, 进一步 推动 我国 制造业高质 量发展。 二 、 信息技术服务业 (一) 中美上榜企业对比分析 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上榜企业数量波动上升,与美国相 比数量仍显不足。 自 2016 年以来,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入 围中国 500 强企业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自 2018 年起连续 增加 3 年。自 2016 年以来,美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入围美国 500 强企业数量趋势先降后升, 2018 年降至最低点 26 家。 总体来看,中美信息技术服务业入围企业数量均较少,美国 信息技术服务业入围企业数量年均多于我国相应企业数量 约 20 家, 2020 年中美相关企业数量差距缩小至 8 家。 图 2-6 财富中、美 500 强上榜企业数量增长 22 数据来源:财富中、美 500强排行榜数据整理 上图可以看出,近 5 年来中美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走势 基本平稳,美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入围企业数量常年稳定在 28 家左右,我国相应企业至 2020 年才突破 10 家,就信息技术 服务业规模方面中美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仍需加大对 其技术创新投入,持续推动新生业态的发展壮大。 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上榜企业营收 规模与 盈利能力呈 上升趋势,但与美国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 自 2016 年以来, 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入围企业平均营业收入持续提高,年均 提高 38.11%,其中前 4 年平均涨幅约为 50.16%;美国信息技 术服务业入围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先升后降,于 2019 年达到 29 28 26 29 30 9 7 7 8 12 0 5 10 15 20 25 30 3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美国 中国 23 峰值约 314401 百万元;相比而言,美国入围企业平均营收 规模约是相应中国企业的 2.8 倍。自 2016 年以来,我国信息 技术服务业入围企业平均利润呈波动上升走势,于 2018 年 达到最大值约 24393 百万元,并于 2019 年达到最低值约 7304 百万元;自 2016 年以来,美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入围企 业平均利润走势先升后降,于 2018 年达到峰值约 42780 百 万元,其时我国相应企业平均利润也达到峰值约 24393 百万 元;相比而言,美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入围企业 平均利润约是 相应中国企业的 2.0 倍。 图 2-7 财富中、美 500 强中美企业 营收 对比 数据来源:财富中、美 500强排行榜数据整理 220174.0958 239211.8239 283973.3057 314401.4491 284395.0868 39622 69657 103063 130597.61 133170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35000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美国上榜企业平均营收(百万元) 中国上榜企业平均营收(百万元) 24 图 2-8 财富中、美 500 强中美企业盈利对比 数据来源:财富中、美 500强排行榜数据整理 从上图可以看出,自 2016 年以来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 入围企业在营业收入、利润方面基本保持增长趋势,营收规 模增长比较稳定,利润走势波动幅度较大,从一定程度上反 映出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在企业盈利方面仍处于逐步 强化 阶段。与美国相比,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入 围企业在营业收 入、利润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仍需继续大力发展,迎头 赶上。 25476.13807 29661.17109 42779.99895 37147.41934 36634.90072 15855 14553 24393.29 7304.16 24315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4500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美国上榜企业平均利润(百万元) 中国上榜企业平均利润(百万元) 25 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上榜企业发展 趋势较好,高 发展强 度 4企业 占比 较 美国更高 。 自 2016 年以来,我国上榜信息技 术服务业高发展强度企业占比呈波动下降趋势, 5 年年均占 比约 49.80%, 2016 年,百度和阿里两家企业净利率增长率均 超过 50%,其中阿里净利率增长率达到 73.1%。自 2016 年以 来,美国上榜信息技术服务业高发展强度企业占比呈波动上 升趋势, 5 年年均占比约 27.71%, 2017 年, eBay 公司净利率 增长率达到现象级的 80.9%。相比而言,我国上榜信息技术服 务业高发展强度企业占比较美国更高,年均领先约 22 个百 分点。 图 2-9 财富中美 500 强企业 高 发展强度对比 4 本文以企业净利率(指净利润率)增长率为主要指标衡量行业发展强度,其中净利率增长率在 515 之 间归为中发展强度企业,净利率增长率在 15%以上归为高发展强度企业。 26 数据来源:财富中、美 500强排行榜数据整理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入围企业大多发 展劲头较足,高发展强度企业占比接近二分之一,可以说明 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拥有诸多优质企业,整体行业发展态势 前景良好。与美国相比,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上榜企业高发 展强度占比较高,但由于美国上榜企业数量较多,综合考虑 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能力仍处于追赶地位。 (二)启示 与建议 引导 市场加大产业投入。 一是提高 对 信息 技术 产业 的 宣 传力度, 通过聚焦 典型企业、挖掘 潜力 企业 , 加大 资本市场 24.14% 28.57% 38.46% 20.69% 26.67% 55.56% 57.14% 57.14% 37.50% 41.67%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美国入围企业高发展强度占比 中国入围企业高发展强度占比 27 的关注度, 进一步引导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流向 信息 技术服 务 行业。二是进一步 推动信息 技术服务业行业基金会、产业 联盟等组织发展,主动 对接 国际产业投资机构,引流国际资 本投入。 三是加快 信息技术服务 与 传统产业 融合 发展 , 以应 用 为驱动力, 创新 服务模式 与 服务种类, 建立产业协同机制, 打造广泛参与、合作共赢的生态系统。 推动 企业 拓展国际市场。 一是 鼓励 和支持领头企业以并 购、开设 分支 机构或研发中心等 方式 打通国际市场通道, 逐 步拓展海外市场。二是支持 重点 领域 企业 与 国外领军企业、 知名科研院所 开展 国际科研合作, 进一步推进 国际联合创新 , 鼓励 企业参与国家重点国际合作战略项目及工程 。三是鼓励 和引导企业国际合作交流, 利用 国际展会、会议平台等做好 我国优质产品的推介活动, 以 提供 国际 法律法规 符合性 评估 服务为主要手段, 提高支持企业 拓展国际市场的 服务 能力。 培养 引进高端 和 复合型人才 。 一是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人 才培养 , 鼓励 和引导高等院校开设相关 专业及 课程, 积极 培 养 满足 产业创新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队伍。 二是加强 信息技 术人才 国际 引进力度, 充分发挥人才引进政策优势,加强对 28 国际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的引进 , 打通国内高端人才 培育 瓶颈 。 三是重点建设一批产学研基地,鼓励信息 技术 企业与高等院 校、 研究机构等 联合创办研究中心和实训基地,鼓励 技术交 流 , 强化科研应用 。 29 第三章 典型案例分析: 腾讯 得益于 改革开放红利与 深圳 领先的 营商环境 ,腾讯 在 短 短 20 年 间从 小微 企业成长为行业龙头, 并 于 2017 年登顶 中 国 企业市值排行榜 。 本章 从腾讯三个发展时期的成长速度、 规模与重要节点入手,通过 分析 腾讯发展过程中 面临 的 创新 、 融资 、人才等方面 政策 环境, 为 我国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提供 启示与 参考。 一 、 腾讯 发展 阶段 (一)初创期( 1998-2004) 一般 认为 1998-2004 年 为腾讯 初创期 , 至 2004 年 底, 腾 讯 营业收入 达到 11.44 亿元, 纯利润 达到 4.47 亿元,企业 雇员 达到 1108 人。 在此阶段, 腾讯 完成了 QQ、移动电邮 、 手机 QQ、 QQ 邮箱 、 QQ 游戏 、 QQ 堂 等产品软件的开发,推出 了 移动增值服务 、 包月服务 QQ 会员 、 Q 币 、 QQ 秀 等增值服 务, 不仅 对 QQ 系列 虚拟世界进行了深入挖掘,极大 提高 了 用 户 流量与黏性,更 逐渐 探索出了一条 完美 匹配 于 腾讯 的 盈利 模式,并于 2004 年成功 登陆港交所,由小微企业 成长至初具 规模的港股上市企业 。 年份 月份 事件 30 1998 11 月 腾讯在深圳成立 1999 2 月 QQ 诞生 4 月 推出移动电邮 2000 4 月 获得 IDG 与香港 盈科融资 6 月 推出手机 QQ 8 月 推出移动增值服务( MVAS) 11 月 推出提供聊天优惠功能的包月服务 QQ 会员 2001 2 月 QQ 最高同时在线用户账户数超越 100 万 6 月 推出互联网增值服务( IVAS) 6 月 获得 MIH 投资 2002 5 月 推出 Q 币 2003 1 月 推出在线装扮产品 QQ 秀 5 月 推出 QQ 邮箱 8 月 推出休闲游戏平台“ QQ 游戏 ” 9 月 推出首款企业实时通信产品腾讯通 (“ RTX” ) 11 月 推出综合门户网站腾讯网 2004 6 月 腾讯控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 0700.HK 8 月 QQ 游戏成为中国最大的休闲游戏平台,最高同时在线 账户数超越 100 万 12 月 测试首款自研开发的中型休闲游戏 QQ 堂 数据来源:据腾讯官方网站数据整理 (二)成长期( 2005-2009) 一般 认为 2005-2009 年为 腾讯 成长期 ,在此阶段, 腾讯 营业 收入由 11.44亿元 增长至 124.40亿元 , 增长超过 10倍; 纯利润 由 4.47 亿元 增长至 60.41 亿元 , 增长超过 13 倍;企 31 业 雇员由 1108 人 增长至 7515 人 , 增长 超过 7 倍 。 期间 , 腾 讯开发 了 QQ 空间 、 QQ 音乐 、 QQ 幻想、 QQ 国际版 等 产品软件, 进一步 完善了 QQ 系列 用户生活服务 产品 体系, 使游戏 业务 板块 营收 逐渐在腾讯总收入中占据 一定 的地位,并完成了对 电邮客户端软件开发商 Foxmail, 此团队即为日后开发出划 时代产品微信的张小龙团队。 年份 月份 事件 2005 3 月 收购中国领先的电邮客户端软件开发商 Foxmail 5 月 推出社交网络平台 QQ 空间 7 月 推出在线音乐平台 QQ 音乐 12 月 推出首款自研开发的大型多人同时在线游戏 QQ 幻想 2006 6 月 腾讯网 成为中国第一门户网站 2007 6 月 成立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推动公益慈善项目 2008 6 月 腾讯控股成为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之一 2009 1 月 推出国际版 QQ6 月 腾讯游戏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络游戏平台 数据来源:根据腾讯官方网站数据整理 (三)成熟期( 2010-至今) 一般 认为 2010 年起 腾讯 迈入 成熟期, 至 2019 年 , 腾讯 营业收入由 124.40 亿元 增长至 3772.89 亿元 , 增长超过 30 倍; 纯利润 由 60.41 亿元 增长至 1094 亿元 , 增长 超过 18 倍; 企业 雇员由 7515 人 增长至 54309, 增长超过 7 倍 。 在此 阶 32 段, 腾讯 成功推出微信,使腾讯 正式成为 不可动摇 的 龙头企 业 ,借助微信平台 ,腾讯在 移动 支付领域与阿里成为了旗鼓 相当的对手 ,并 不断渗透用户生活 , “ 像水和电一样融入生 活当中 ” 。腾讯于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