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光伏和电动车发展提速.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光伏和电动车发展提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光伏和电动车发展提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光伏和电动车发展提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光伏和电动车发展提速.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光伏和电动车发展提速.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光伏和电动车发展提速 证券分析师 :曾朵红 联系人:阮巧燕 /陈瑶 /柴嘉辉 /黄钰豪 /岳斯瑶 执业证书编号: S0600516080001 联系邮箱: 联系电话: 021-60199798 2021年 3月 29日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 研究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 2 为什么要碳减排? 目录 中欧美引领全球减排浪潮 各行业多措并举,碳减排势在必行 推进能源供给革命,光伏成为主力能源 全球碳减排趋严,电动化如火如荼 碳交易正式实行,助力减排事业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3 摘要 全球碳排放趋严: 基于气候变化、大国使命、能源安全和低碳经济等原因,碳减排提升至全球战略高度。 2020年全球碳排放 量为 31.5Gt,同比 -5.7%,其中中国( 31.4%)美国( 13.7%)欧盟( 8.7%)合计碳排放 16.9Gt,占比 53.8%,是全球主要 的碳排放区域。 欧盟 1996年碳达峰, 2030年减排目标上调至 55%,预期 2050年实现碳中和; 美国 2000年碳达峰, 2035年 前达到电力产业无碳污染,预期 2050年实现碳中和; 中国 预期 2030年前碳达峰,到 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 25%, 2060年 前实现碳中和。在大国的倡议下,全球各国响应碳减排,提出可再生能源高目标。 各行业多措并举: 根据 2018年全球碳排放结构, 碳排放主要来自电力( 41.71%)、交通( 24.64%)和工业( 18.37%)三 大行业,合计碳排放 28.39Gt,占比 85%,是碳减排的关键行业。 电力应从发电结构侧推动非化石能源占比提升,交通应加 速提高电动车渗透率,工业应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工业过程效率,另外也要通过提升植被覆盖率、推进 BIPV应用、发展碳汇 技术研发,完善碳交易市场等方式,刺激碳减排加速。 光伏将逐步从辅助能源成为主力能源: 由于光伏风电资源禀赋优异、光伏全球平价到来,成本仍在快速下降,且匹配储能发 展,电力行业减排、发电结构的改善需要依赖低成本高效率的光伏的来实现,发展潜力巨大。根据能源局指引,我们测算 未 来五年国内光伏年均装机 79GW,光伏 +风电达到 111GW,未来十年光伏年均装机 155GW,光伏 +风电 200GW。未来十年 欧盟光伏年均装机 71GW,光伏 +风电达到 93GW。全球范围来看,我们预计 2025年光伏新增装机达 374GW, 2030年光伏 新增装机超 1000GW。 电动化元年到来、全面提速: 交通行业碳减排依赖于电动车渗透率的全面提升,电动化长期趋势明确, 国内 提出 2025年新能 源车占比目标 20%,我们预计 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超 700万辆, 2020-2025年复合增速近 40%; 欧洲 碳排放考核趋严,根据 考核要求我们预计 2025/2030年欧洲电动化分别达 27%/45%,对应电动车销量 458万 /860万辆; 美国 2025年电动车渗透率 15%,对应电动车销量超 300万辆。 全球范围来看,我们预计 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约 1643万辆,近五年复合增速超 40%, 对应全球动力电池需求 1015gwh。 投资建议: 全球碳达峰、碳中和浪潮开启,清洁能源时代到来!电动化方向强烈推荐:一、全球龙头供应商 (宁德时代、天赐 材料、容百科技、亿纬锂能、新宙邦、恩捷股份、科达利、中伟股份、当升科技、璞泰来、三花智控、宏发股份、汇川技术、 欣旺达 );二、供需格局扭转 /改善而具备价格弹性 (天赐材料、华友钴业 ,关注 赣锋锂业、天齐锂业、 多氟多、天际股份 ); 三、国内需求恢复、量利双升的国内产业链龙头 (比亚迪、 星源材质, 关注 德方纳米、嘉元科技、诺德股份、天奈科技、 中科 电气 )。光伏方向重点推荐: 隆基股份、阳光电源、通威股份、锦浪科技、固德威、福斯特、晶澳科技、中信博、天合光能、 爱旭股份、福莱特 、 金博股份、 捷佳伟创、 林洋 能源 , 关注 大 全新能源、信义光能、晶科能源、 阿特斯太阳能、亚玛顿 、东 方 日升、赛伍技术、太阳能、大唐新能源等。风电方向推荐:金风科技,关注天顺风能、日月股份等。 风险提示: 1)竞争加剧; 2)电网消纳问题限制; 3)政策超预期变化。 数据来源: IEA、 BP、国家能源局、 Marklines,东吴证券研究所 为什么要碳减排? 5 全球升温 1.5C带来巨大大灾难: 过多排放的 CO2造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据联合国研究,若全球 气候变暖超过 1.5C,全球将至少增加 4.2亿人口面对频繁的极端高温热浪天气,同时由于气候变化而面临水 资源短缺的人口将增加 50%,海平面上升等。 目前升温已 1C+,控制气候变暖刻不容缓: 据伯克利地球实验室, 90年代初至今全球地面温度已上升超过 1C,全球碳减排控制温室效应刻不容缓。 气候变化:控制全球气候变暖,刻不容缓1 为什么要碳减排? 图: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等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数据来源: IEA, Berkeleyearth,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全球地面温度不断升高 6 碳减排顺应环境保护的潮流,有效改善环境质量。 巴黎协定 的 196个缔约国中均在政治意愿上大力支持 巴黎协定 ,欧洲各国均有严格的低碳发展路线。中国提出碳排放 2030年前达峰,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35年 PM2.5下降到 20微克以下的欧盟水平, 2050年达到美国水平 10微克,而目前的平均水平是 45微克。 我国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彰显大国的使命与担当,将有效推动全球各国重视碳排放,共同改善全球居 民生活环境。 大国使命:改善环境,提高居民福祉2 为什么要碳减排? 图:中国环境保护要求下,国内 PM2.5不断下降 数据来源: IEA、中国环境局,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量 同比 平均优良天数比例 87.0% 5.0% PM2.5浓度(微克 /立方米) 33.0 -8.3% PM10浓度(微克 /立方米) 56.0 -11.1% O3浓度(微克 /立方米) 138.0 -6.8% SO2浓度(微克 /立方米) 10.0 -9.1% NO2浓度(微克 /立方米) 24.0 -11.1% CO浓度(毫克 /立方米) 1.3 -7.1% 表:中国 2020年环境指标明显改善 50 47 43 39 36 33 25 15 0 10 20 30 40 50 6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35E 2050E PM2.5年均浓度 7 碳减排契合能源转型主题,是国际大环境的必然趋势。 为完成 2075年前全球碳中和的目标,能源结构必须 进行调整,从 2014-2019年的能源消费结构来看,全球仍以化石能源为主,占比达到 85%左右。 碳减排是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国家能源转型的必然要求。 2019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 70%+,天然气 40%+,煤接近 10%,亟需提升非化石能源占比,以降低对外依存度。 能源安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实现能源转型3 为什么要碳减排? 图:中国主要化石能源对外依存度 数据来源: IEA、 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 2019年全球能源消费仍以化石能源为主 1% 1% 1% 1% 1% 2% 1% 4% 5% 5% 7% 8% 7% 5% 7% 7% 7% 7% 30%28%28% 36% 42%41%45% 47%49%50% 54%55% 58%58%60%61% 65% 69%71%72% 5% 5% 7% 14% 21% 26% 31%33%33% 36%38% 44%44%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进口依赖度 :煤 进口依赖度 :原油 进口依赖度 :天然气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核能 水电 可再生能源 8 从单位 GDP的碳排放量来看, 2020年全球单位 GDP碳排放 0.372kg CO2/USD,同比下降 2%,较 1990年 降低 59%,说明全球经济低碳化发展。 碳减排的深层目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 根据 BP展望,气候变化对大部分国家 2050年 GDP带来了 -11%到 - 3%不等的负面影响,因此为推动经济发展,全球各国要舍弃以往低质量的经济发展模式,共同减少碳排放, 推动低碳、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低碳经济:低碳、高质量经济发展4 为什么要碳减排? 数据来源: BP展望、 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气候变化对 2050年 GDP的影响 图:全球单位 GDP碳排放量不断下降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9 90 19 92 19 94 19 96 19 98 20 00 20 02 20 04 20 06 20 08 20 10 20 12 20 14 20 16 20 18 20 20 E 单位 GDP碳排放 (kg CO2/USD) GDP (万亿美元 ) (右轴 ) 中欧美引领全球减排浪潮 10 全球减排进行时 数据来源:各新能源网站,东吴证券研究所整理 1992年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明确提出工业化发达国家应负主要责任。 2009年哥本哈根协议 ,“ 2C阈值” 作为政治共识列入并作为全球减排努力的参考目标 。 2016年 巴黎协定 ,目标是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革命前水平以上低于 2 之内,并努力将气温 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 1.5 之内。并 决定 2023年将首次评估成员国对 巴黎协定 的执行情况。 2016年 联合国启动了其 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 把 2030年定为实现所有 17个 SDG的截止日期。 2019年 美国退出 巴黎协定 。 2020年 欧盟委员会公布 欧洲气候法 草案以立法形式明确到 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12月 11日欧盟 27 个成员国领导人同意将 2030年欧盟碳减排目标提高至 55%。 2020年 中国上调 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至 25%,提出 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年 拜登的 2万亿美元投资计划支持新能源发展, 2021年 2月重返 巴黎协定 , 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全球碳减排进程加快,重视程度提升1 图:全球碳减排发展历程 11 碳排放量 是指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等过程所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 全球来看,随着 90年代初经济迅速发展,全球碳排放总量不断增加, 到 2020年全球碳排放量为 31.5Gt, 较 1990年上涨 53.5%,同比降 5.7%, 实现近年来同比最大降幅,是碳排放趋严 +疫情导致一次能源需求下 降的双重作用所致。 全球碳排放量仍在上升,单位 GDP碳排放下降2 数据来源: IEA、 IMF,东吴证券研究所 全球减排进行时 13 16 19 22 25 28 31 34 1971 1975 1979 1983 1987 1991 1995 1999 2003 2007 2011 2015 2019 -2 -1 0 1 2 1971 1975 1979 1983 1987 1991 1995 1999 2003 2007 2011 2015 2019 第二次 石油危机 苏联解体 金融危机 新冠疫情 图:碳排放总量及变动情况 (Gt of CO2),1971-2020 12 碳达峰 是某个地区或行业 CO2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 CO2排放 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 碳中和 是地球上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碳汇等形式的吸收量完全抵消,使全 球整体的二氧化碳总量达到平衡不增加的状态。 巴黎协定 指出碳减排长期目标是全球升温控制在 2 以内,并寻求将气温升幅进一步限制在 1.5 以内, 2020年 BP展望预计,全球将 2023年左右实现碳达峰,在 2050-2070年实现碳中和。 巴黎协定 控制升温, BP预计 2050-2070年实现碳中和3 图: 巴黎协定 两种升温控制下的碳排放预测 ( Gt CO2) 数据来源: IEA、 巴黎协定 ,东吴证券研究所 全球升温控制在 2 以内 2030年较 2010 年减排 20% 2075年实现 碳中和 全球升温控制在 1.5 以内 2030年较 2010 年减排 50% 2050年实现 碳中和 图: 巴黎协定 设定的全球气温控制目标 全球减排进行时 13 全球减排进行时 数据来源: IEA,东吴证券研究所,注: 2019年碳排放披露数据不全,部分国家为预测数据 从 2019年全球能源结构来看,石油煤炭天然气仍是主力能源,除水电外的可再生能源占比仅 5%,整体能 源结构亟待调整。 中国 +美国 +欧盟碳排放合计占全球一半以上,是碳减排的关键地区。 2019年 IEA预计全球碳排放 335亿吨, 分区域来看, 2019年碳排放主要大国为中国( 29.3%)美国( 14.2%)欧盟( 9.2%),合计碳排放 177亿 吨,占比约 52.7%,是全球主要的碳排放区域,也是碳减排的关键地区。 全球主要碳排放区域:中国 +美国 +欧盟4 石油 , 33.1% 天然气 , 24.2% 煤炭 , 27.0% 核能 , 4.3% 水电 , 6.4% 可再生能源 , 5.0% 图: 2019年全球能源消费结构情况 图: 2019年全球碳排放区域占比情况 中国 , 29.3% 美国 , 14.2% 欧盟 (28国 ), 9.2%印度 , 6.9% 俄罗斯 , 4.9% 日本 , 3.2% 伊朗 , 1.8% 韩国 , 1.7% 加拿大 , 1.7% 其他 , 27.0% 14 欧盟 1996年碳排放达峰 ,欧盟是最早进入减排下行通道的国家,以 1990年为基准,截止 2020年已减排 31.7%, 2020年欧盟提出 2030年减排 55%的目标, 计划欧盟 2050年实现碳中和。 美国 2000年碳排放达峰 , 21世纪碳排放逐渐下行,但 18年排放量略有抬头,拜登上台后推出 2万亿美元新能 源计划将 促进美国 2050年实现碳中和。 中国 2030年碳排放达峰(计划) ,中国的碳排放还处于上升通道,但近期国家领导人将碳减排提升至国家战 略高度,预期 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 减排进行时:欧洲最早,美国次之,中国落后5 图: 1990年 -2020年全球碳排放量 (MT) 图: 1990年为基准碳减排进程 全球减排进行时 数据来源: IEA,东吴证券研究所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0 2 4 6 8 10 12 欧盟 美国 中国 全球(右轴)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欧盟 美国 全球 中国(右轴) 15 在大国的倡议和带动下,全球各国均响应碳减排。 其中乌拉圭、芬兰、奥地利、冰岛走在前列,在 2030- 2040年实现碳中和,加拿大、德国、日韩、南非等发达国家以 2050年实现碳中和为目标,中国目标 2060 年实现碳中和,是全球主要排放国里首个设定碳中和限期的发展中国家。 减排进行时:全球各国纷纷响应减排5 图:全球已宣布碳中和目标的地区汇总 数据来源: IEA、北极星大气网、 ClimateNews,东吴证券研究所 全球减排进行时 16 全球减排进行时 数据来源:北极星光伏网,东吴证券研究所 减排进行时:全球大企业纷纷响应减排5 全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设定内部碳减排目标。 海外以西门子、亚马逊、奔驰等为主要代表,加入气候宣 言联盟,在 2030-2040年实现生产净零碳排放目标,国内以隆基、阳光、晶科等为主要代表,加入 RE100 绿色倡议组织,承诺尽早实现生产使用 100%可再生电力。 表:全球企业响应碳中和,制定内部目标 公司 内容 公司 内容 400余家 风能企业 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争取 2060年前碳中和 宜家 2030年实现碳中和 大众 2050年实现汽车零排放 汇丰 2030年实现自身营运和供应链净零碳排放 欧莱雅 2030年减排 25% 百思买 加入气候宣言联盟, 2040年实现碳中和 施耐德 2030年运营层面净排放为零 2050年供应链净排放为零 施耐德电气 加入气候宣言联盟, 2025年业务实现碳中和, 203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 2040年所有产品均达到碳中和, 2050年供应链净零碳排放 亚马逊 发布 气候宣言 , 2030年一半运输实现零碳, 2040年之前达到所有业务线净零碳排放的目标 西门子 加入气候宣言联盟, 2030年全球所有生产设施和大楼都将实现净零 碳足迹 意法半导体 直接和间接排放量在 2018年的基础上减少 50,到 2027年能源 100采用可再生能源,实现碳中和 McKinstry 加入气候宣言联盟, 2025年令其温室气体净排放减少 50%, 203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 埃克森美孚 2025年零净增长联合利华 2030年实现碳中和 沃尔玛 2040年实现全球运营零碳排,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来支持 全部的设备运转。 晨风集团 签署 时尚产业气候行动宪章 ,致力全球时尚产业 2050净零碳目标Verizon 加入气候宣言联盟, 2035年实现碳中和 劲霸男装 Infosys 加入气候宣言联盟, 2040年实现碳中和 盛泰集团 远大集团 加入 RE100绿色倡议,到 2025年实现 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三七互娱 宣布正式加入“科学碳目标”全球倡议 阳光电源 加入 RE100绿色倡议, 2028年前实现全球范围内生产及运营所需电力 100%使用可再生电力 台达电子 以 2014年为基准年,碳密集度于 2025年下降 56.6% 壳牌 2050年减碳 50% 奔驰 2039年实现车辆碳中和, 2020年 8月加入 气候宣言 苹果 到 2030年在其全部业务中实现碳中和 达能 2050年全产业链碳中和 隆基股份 加入 RE100绿色倡议, 2028年前实现 100%使用可再生电力 博世 2020年实现碳中和 晶科能源 加入 RE100绿色倡议,尽可能短的时间(最迟到 2050年)实现 100%使用可再生电力 雀巢 2050年净零碳排放利洁时 加入气候宣言联盟, 2030年减少 65%的碳排放 17 中国碳减排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减排阶段、逐步重视减排并不断强化阶段 第一阶段 (1988-2008年 ):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减排阶段 。 1988年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开启谈判, 我国于 1994年才正式批准。 1997年 京都议定书 出台,而中国直到 2002年我国才宣布核准。 第二阶段 (2009年至 2020年 ):逐步重视减排并不断强化阶段。 2009年起中国碳减排加速,确定 2020年单 位 GDP碳排放较 2005年下降 40%-45%的目标。 2014年首次宣布中国计划 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 早到日达峰,计划到 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 20%左右。 2015年 中美元首气候变化 联合声明 再次强调到 2030年单位 GDP碳排放将比 2005年下降 60%-65%。 第三阶段 (2020年至今 ):碳减排上升至国家战略阶段。 2020年中国首次明确 2030年碳达峰, 2060年碳中 和,明确提出 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比 25%的目标。 中国:碳减排从忽视到重视并不断强化1 数据来源:北极星光伏网,东吴证券研究所 中国:低起点高目标,彰显大国担当 1988- 1994年 1997- 2002年 2009年 2011年 2014年 2015年 2017年 2020年 正式批准 联合国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正式核准 京都 议定书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宣布我国 2020年单位 GDP碳排放较 2005年下降 40%-45%的目标 我国碳交易市场开始 布局,七大交易试点 逐步开始运行 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宣布 计划 2030年碳排放达峰,非化石能 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 20% 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中国到 2030年单位 GDP碳排 放将比 2005年下降 60% 65% 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 布中国争取 2030年碳排放 达峰、 2060年实现碳中和 启动全国碳排放 交易体系 图:中国主要碳减排发展历程及目标调整 18 我国规划 2030年前达峰,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减排问题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将作为十四五重点规 划之一。 21年 3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就 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发布征求意见稿,首次提 出光伏风电发电占比,目标到 2021年风光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 11%,同比 +1.3pct,我们测算 2021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在 118GW左右。两会期间,国家发布十四五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碳 减排、碳中和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落实 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 2030年 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中国: 2030年前达峰,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 图:近期国家提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相关梳理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北极星光伏网,东吴证券研究所 中国:低起点高目标,彰显大国担当 2020年 4月 国家能源局发布 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 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 的通知 ,指出“十四五”期间可再生 能源将成为能源消费增量主体, 2030年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 20%的战略目标。 2020年 9月 习主席在七十五届联合国 大会上指出,中国争取 2030年碳排放达峰、 2060年实现碳中和。 2020年 12月 习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明确指出:到 2030年,中国单位 GDP碳排放较 2005年下 降 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将达到约 25%,力争 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 放达到峰值,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 2月 发布 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 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 ,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 大力推动风电、光伏发电发展。 2021年 3月 十四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 要中明确提出要落实 2030 年应对气 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 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2021年 3月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征求意见稿, 提出到 2021年,风光发电量占全社 会用电量的比重目标为 11%,清洁能 源优先上网保障消纳。 19 政策明确各项硬指标,光伏风电消纳有保障。 21年 2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可再生能源消纳目标建议函: 1)官 方首次正式提出 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目标 25%并确保完成; 2)明确 2030年可再生、非水可再生能源电 力消纳占比须达到 40%、 25.9%,我们测算未来十年 66%的用电增量来自于非水可再生能源; 3)将未来十 年各省每年的消纳配额指标分解到各省各年,可操作性强,高比例配额保障消纳。 中国:明确各省份消纳责任权重3 表:全国各省份 2021-2030年消纳责任权重划分(部分)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东吴证券研究所 中国:低起点高目标,彰显大国担当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青海 26.0% 27.5% 28.9% 30.4% 31.9% 33.3% 34.8% 36.3% 37.7% 39.2% 宁夏 22.0% 23.5% 24.9% 26.4% 27.9% 29.3% 30.8% 32.3% 33.7% 35.2% 吉林 21.0% 22.5% 23.9% 25.4% 26.9% 28.3% 29.8% 31.3% 32.7% 34.2% 黑龙江 21.0% 22.5% 23.9% 25.4% 26.9% 28.3% 29.8% 31.3% 32.7% 34.2% 内蒙古 20.5% 22.0% 23.4% 24.9% 26.4% 27.8% 29.3% 30.8% 32.2% 33.7% 山西 20.0% 21.5% 22.9% 24.4% 25.9% 27.3% 28.8% 30.3% 31.7% 33.2% 河南 20.0% 21.5% 22.9% 24.4% 25.9% 27.3% 28.8% 30.3% 31.7% 33.2% 甘肃 20.0% 21.5% 22.9% 24.4% 25.9% 27.3% 28.8% 30.3% 31.7% 33.2% 北京 17.5% 19.0% 20.4% 21.9% 23.4% 24.8% 26.3% 27.8% 29.2% 30.7% 天津 17.0% 18.5% 19.9% 21.4% 22.9% 24.3% 25.8% 27.3% 28.7% 30.2% 河北 16.0% 17.5% 18.9% 20.4% 21.9% 23.3% 24.8% 26.3% 27.7% 29.2% 陕西 15.0% 16.5% 17.9% 19.4% 20.9% 22.3% 23.8% 25.3% 26.7% 28.2% 云南 15.0% 16.5% 17.9% 19.4% 20.9% 22.3% 23.8% 25.3% 26.7% 28.2% 安徽 14.5% 16.0% 17.4% 18.9% 20.4% 21.8% 23.3% 24.8% 26.2% 27.7% 湖南 14.5% 16.0% 17.4% 18.9% 20.4% 21.8% 23.3% 24.8% 26.2% 27.7% 新疆 14.0% 15.5% 16.9% 18.4% 19.9% 21.3% 22.8% 24.3% 25.7% 27.2% 辽宁 13.5% 15.0% 16.4% 17.9% 19.4% 20.8% 22.3% 23.8% 25.2% 26.7% 全国 12.7% 14.2% 15.6% 17.1% 18.6% 20.0% 21.5% 23.0% 24.4% 25.9% 20 国内碳排放继续走高,但增速放缓。 2005年我国碳排放约 54.5亿吨,同比 +14%, 2005-2019年间碳排放 持续走高, 2020年碳排放 98.8亿吨,同比 +1%,增速明显放缓,即将进入碳达峰的平台期。 中国从碳排放达峰到碳中和规划仅 30年,远小于欧美,任务艰巨: 全球各国来看,欧盟是最早进入减排下 行通道的国家, 1996年碳排放达峰,预期 2050年实现碳中和,间隔规划 54年;美国 2000年碳排放达峰, 拜登主张 2050年达到碳中和,规划 50年。我国计划 2030年前达峰, 2060年前实习碳中和,规划仅 30年, 远小于美国 50年和欧盟 54年,任务艰巨。 中国:碳减排低起点高目标,任务艰巨4 图:中国从碳排放达峰到碳中和规划仅 30年 数据来源: BP、 IEA,东吴证券研究所 中国:低起点高目标,彰显大国担当 图: 2005-2019年国内碳排放继续走高,但增速放缓( MT CO2) 5449 6004 6517 6712 7178 7873 8615 8864 9234 9164 9137 9099 9290 9571 9809 9880 -2% 0% 2% 4% 6% 8% 10% 12% 14% 16%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 2015 2017 2019 碳排放总量 (Mt of CO2) 增速 1960 1980 2000 2020 2040 2060 2080 碳中和 碳排放 达峰 50年 54年 30年 E E E 21 国内非化石能源占比处于较低水平,非化石能源占比 15.7%左右。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预计 2020年我国能 源消耗达 49.8亿 tce,同比增加 2.3%,非化石能源占比 15.7%,较 2019年提升 0.4pct。 2030年、 205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将分别达到 30%、 70%左右。 我国计划到 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 25% 左右,但考虑到国家和各企业对碳减排的重视,我们预计 25%的目标会提前实现,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 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研究,预计 2030年、 205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将分别达到 30%、 70%左右。 中国:明确提出 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 25%的目标5 图: 2000-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情况(亿 tce)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东吴证券研究所 中国:低起点高目标,彰显大国担当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2030E2050E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非化石能源 图:到 205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超过 70%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非化石能源 22 中国电力 +工业碳排放合计占比 82%。 从碳排放结构来看,以 2018年数据为例,我国电力行业碳排放占比 53%,工业碳排放占比 29%,合计 82%,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另外,交通 /住宅行业碳排放占比分别 10%/4%也需重点关注。 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研究表明, 2030年碳峰值后,我国碳排放将碳减排主要依赖 电力、工业和交通部门,其中电力的降幅明显高于其他行业,承担主要的减排指标。 中国:电力 +工业是碳减排重点行业6 图:中国 碳排放分行业情况( Mt CO2) 数据来源: IEA、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中国碳减排路线图中各行业的减排规划 中国:低起点高目标,彰显大国担当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电力 工业 交通 住宅 其他 23 1990年欧共体提出到 2000年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稳定在 1990年水平 上的目标。 1997年欧盟环境委员会提出欧盟国家在 2010 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应当 低于 1990年的 15%。 2007年欧盟首脑会议一项能源和气候一揽子决议,承诺到 2020年将欧盟碳减排 较 1990年减少 20% 2010年欧盟提出应考虑把 2020年温室气体 减排目标由 20%提高至 30%,将制定 2050年欧盟向低碳经济转型 的发展路线,实现欧盟温室气体到 2050年减排 80%-95%的目标。 2014年 2030年气候与能源政策框架 提出 2030年设定碳减排 较 1990年减少 40%, 2015年巴黎协定重申 这一目标。 2018年欧盟委员会发布长期愿景, 目标 2050年实现碳中和 ,在 7个战略性领域开展联合行动。 2020年 9月 2030气候目标计划 将欧盟 2030年 减排目标提升至 55%, 10月欧盟将减排目标再次上调至 60%, 12月欧盟 27个成员国领导人同意将 2030年欧盟碳减排目标提高至 55%。 欧盟:全球减排先锋,减排一再提速1 数据来源:欧盟环境局、欧盟能源局,东吴证券研究所 欧盟:减排代表,一马当先 表:欧盟碳减排目标调整情况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2050年 1990 欧共体会议 0% 1997 欧盟环境委员会 15% 2007 欧盟首脑会议 20% 2010 欧盟会议 30% 80% 95% 2014 2 030年 气候与能源政策框架 40% 2015 巴黎协定 40% 2018 欧盟会议 碳中和 2020. 09 2 030气 候目标计划 55% 6% 10% 2 3 % 时间 事件 减排目标(与1 9 9 0 年的水平相比减少) 实际结果 24 欧盟碳排放加速下降: 1996-2006年是欧盟十年碳达峰平台期,然后开始缓慢下降,到 2020年碳排放 27.48亿吨,同比 -8%,较 1990年下降 32%。 2030年碳减排 55%, 2050年碳减排 80-95%,实现碳中和。 2020年 12月欧盟 27个成员国同意将 2030年 欧盟碳减排目标提高至 55%,即较 1990年碳减排 55%;根据欧盟 2030气候目标计划 中长期规划,欧 盟 2050年目标为较 1990年碳减排 80-95%,实现碳中和。 欧盟: 2030年碳减排 55%, 2050年碳减排 80-95%2 图: 1990-2020年欧盟碳排放情况 数据来源: BP、欧盟 2030气候目标计划 ,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欧盟 2000-2020年较 1990年碳减排比例及长期目标 欧盟:减排代表,一马当先 -10% -8% -6% -4% -2% 0% 2% 4%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碳排放总量 (Mt of CO2) 增速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30E 2050E 25 欧盟电力 +交通碳排放合计占比 68%。 从碳排放结构来看,以 2018年数据为例,欧盟电力碳排放占比 36%, 交通碳排放占比 32%,合计 68%,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其次工业 /住宅行业碳排放占比分别 14%/13%。 欧盟减排路线图中提出了欧盟减排目标逐年递增的要求,以 2020年及 2030年为两处加速点;同时,对各个 行业提出了具体而又明确的减排路线,其中电力行业的减排要求最高,到 2050年需实现减排 93%-99%。 3 数据来源: IEA、欧盟 2030气候目标计划 ,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欧盟 2050年碳减排路线图 欧盟:减排代表,一马当先 欧盟:电力 +交通是碳减排重点行业 图:欧盟碳排放分行业情况( Mt CO2)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电力 工业 交通 住宅 其他 图:欧盟碳减排路线图中重 点行业到 2050年的减排目标 0% 20% 40% 60% 80% 100% 120% 99% 93% 91% 88% 87% 83% 49% 42% 26 各国灵活配置,线性减排加速。 从欧盟按旧指标划定的各国减排目标细则来看,其各国目标是基于会员国 (欧盟 +冰岛 +挪威)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设定 2030年较 2005年的碳排放降幅,以每个成员国 2016- 2018年的平均排放值为 2019年起点,到 2030年完成相应的减排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