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人才培养项目绩效评价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3 年人才培养项目绩效评价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13 年人才培养项目绩效评价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13 年人才培养项目绩效评价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13 年人才培养项目绩效评价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13 年人才培养项目绩效评价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项目名称: 2013 年人才培养项目 项目单位:东华大学等 384 个单位 主管部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委托机构: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评价机构:上海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二一八年六月 评 价机构:上海科技咨 询 有限公司 评 价 责 任人:吴静 评 价 团队 成 员 :吴静、 张 臻亮、 陆 文婷 撰稿人:吴静 复 审 人:肖 艳 萍 终审 人: 冯 怡 目 录 目 录 .1 摘 要 .i 前 言 .1 一、项目基本情况 .1 (一)概况 .1 (二)项目绩效目标 .15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18 (一)绩效评价目的和依据 .18 (二)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制定过程 .20 (三)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23 (四)数据采集方法及过程 .23 (五)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25 (六)绩效评价的局限性 .27 三、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28 (一)评价结论 .28 (二)具体绩效分析 .30 四、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问题和建议 .33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33 (二)存在的问题 .34 (三)建议和改进举措 .35 附件 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表 .36 附件 2:满意度分析报告 .50 附件 3:项目情况表 .58 附件 4:基础表 .77 i 摘 要 受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 “市科委 ”)委托,上海科 技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本公司 ”)于 2018 年 6 月开始,针对 2013 年人才培养项目(以下简称 “人才项目 ”)财政资金支出情况开 展绩效评价工作。经过前期访谈、方案制定、分析评价、撰写报告 等环节,最终形成 2013 年人才培养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 告 。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为进一步优化上海创新创业发展环境,提高上海城市创新能 力,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来沪工作和创业,培育优秀青年 科技人才,支持其领衔开展科技工作, 1991 年起,市科委陆续设立 了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优秀 带头人计划等一系列人才计划,从而加强上海领军科技人才队伍建 设,选拔培养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和推进上海产业跨越发展的优 秀科技人才。本次评价的 2013 年人才培养项目主要围绕科技人才的 培养,设立浦江人才计划 147 项、启明星计划 117 项、博士后科研 资助计划 20 项和优秀带头人计划 100 项,四类共计 384 个课题。通 过项目实施,加快集聚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在沪博士后研究人员、 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以及学科和技术的带头人,形成一批高水平科研 成果,促进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的科研能力显著提升,并 取得较好社会效益,同时优化创新人才环境和自主创业环境,提升 人才培养群体的辐射效应,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和带动效应。 ii 根据财政资金安排, 2013 年人才培养项目经费预算总额为 16900.91 万元,其中,财政资金预算为 9350.00 万元,项目承担单 位自筹资金预算为 7550.91 万元。截止评估日,项目总投入 16922.08 万元,其中财政资金实际拨付 9350.00 万元,实际使用 9260.58 万元( 5 个课题终止 1,已拨付的 100.00 万元资助经终止清 算流程后, 89.42 万元按原渠道返回市科委) ,财政资金预算资金执 行率 99.04%,项目承担单位自筹 7661.50 万元。 本次绩效评价的范围包括 2013 年立项的 384 个课题,其中,浦 江人才计划开始时间为 2013 年 9 月 1 日、计划完成时间为 2015 年 8 月 31 日;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开始时间为 2012 年 7 月 17 日至 2013 年 4 月 1 日不等,计划完成时间为 2013 年 12 月 31 日至 2015 年 3 月 31 日不等;启明星计划开始时间为 2013 年 7 月 1 日和 2013 年 9 月 1 日、计划完成时间为 2015 年 6 月 30 日和 2015 年 8 月 30 日;优秀带头人计划开始时间为 2013 年 7 月 1 日、计划完成时间为 2015 年 6 月 30 日。除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外的其他课题,立项课 题执行周期均为 2 年。截至评估日,完成课题验收 378 项,终止 5 项,仍有 1 项课题在研。完成验收的 378 项课题,基本达到各项预 定考核指标,验收合格率 100%。 二、评价结论及绩效分析 该项目总体绩效得分 87.32 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等级为良。 项目绩效得分情况具体如下表所示。 1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计划入选者因患病、调离岗位等情况影响研究工作如期完成的,可由入选 者及所在单位向市科委书面报告,经市科委核准后办理有关合同终止或变更手续。 项目绩效得分情况表 iii 项目主要绩效及经验做法如下: 主要绩效: 1、项目立项紧紧围绕科技人才发展政策规划的重 点任务,决策科学、布局合理、目标清晰。 科学合理的项目决策是 保障财政投入效益的前提条件。 2013 年人才培养项目立项紧扣上海 市科技人才发展纲领性文件上海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 要( 2006 2020 年) 和上海市 “十二五 ”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提 出的要 “深入实施人才计划 ”, “优化人才培养计划 ”的要求,按照 “人 才优先、国际竞争、创新机制、优化环境、以用为本、服务发展 ”的 指导方针,到 2015 年,基本建成一支规模匹配、结构优化、分布合 理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通过前期调研、可行性研究、专家网评 与初选见面会等层层环节择优遴选项目立项,立项规划科学、决策 依据充分。进一步推进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合理布局,有助 于主管部门实现科技人才创新体系建设的职能目标。 2、项目组织实 施和经费管理制度健全、措施到位,保障了项目整体实施的规范性 和有效性。 规范有效的组织管理和经费管理是项目实现绩效目标的 有力保障。在财政资金管理方面,人才培养项目财政资金预算执行 率高,带动了部分社会资本的投入;主管部门对项目的预算管理、 指标 权重分值 评价分值 得分率 A 项目决策 10 10 100% B 项目管理 25 24.60 98.40% C1 项目产出 28 25.5 91.07% C2 项目效益 37 27.22 73.57% 合计 100 87.32 87.32% iv 专项资金管理等作出了详细规定,涵盖了项目的财务、资产和内控 管理,并且项目资金审批、拨付、监管流程能够按规定执行;项目 负责人较好地执行了独立核算、专款专用等财务制度,保障了项目 资金使用严格以预算为依据,资金使用较为规范有效。在项目实施 管理方面,主管部门围绕项目管理关键节点制定了系统化、信息化 的管理流程和规范化管理制度措施,过程管理实施了公开制度、报 告制度、回避制度、评估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保障了项目实施的 规范性和有效性,为财政投入的产出效益提供了有效保证。 3、项目 研发任务完成率高,在知识产权、四新成果、人才团队等多方面成 果产出效益明显,后续发展具备制度、人力资源和硬件条件保障。 以科学决策和规范管理为基础,项目实现了显著的财政投入产出效 益。据统计, 2013 年人才培养项目支持的 384 个课题中, 378 个课 题已完成既定研发任务,经专家验收全部合格。通过项目实施,累 计获知识产权数量为 1332 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635 件,申请发明 专利 1594 件,授权国外专利 2 件;累计发表论文 2119 篇,远超 1126 篇的预定目标,其中向国外发表 1431 篇,出版科技专著 763 万字;完成标准制定 82 项,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 102 项,新增产值 545316.00 万元,出口额 2550.00 万元,净利润 229583.00 万元,纳税总额 49108.00 万元。项目实施后,项目主管 部门和项目负责人所在依托单位均建立并执行了项目长效管理机 制,能够为项目持续实施提供所需资金和制度保障;项目研发和管 理人员团队在人员类别、学历和职称结构方面均实现了数量增长和 结构优化,项目期内,成功培养博士 261 人,硕士 495 人,课题负 v 责人获省部级以上奖项 110 项。有 119 位课题负责人在课题实施后 获得更高级别的人才称号,其中 27 人获得优青、 20 人获得杰青、 22 人获得长江学者称号、 8 人获上海千人、 32 人获中央千人。由此 可见,项目投入后,依托单位在制度机制、人力资源等方面得到优 化,为推动项目实施创造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主要经验: 1、建立覆盖科研全周期、面向各类型单位的人才 支持体系。 为进一步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科委自 1991 年起设立了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优秀学科带头人资助计划、 浦江人才计划、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尤其 重视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培育。通过这一系列人才计划的实施,建立 起了覆盖科研事业全周期、面向各类型企事业单位、兼顾普遍支持 与重点培养、统筹国内外人才来源的完整人才支持体系,基本建成 一支规模匹配、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有效 提升科技人才的创新创造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上海率先提高自主创 新能力、建设更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强 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2、根据人才项目特点,合理设置立项评审 环节。 与以往侧重于项目内容的科研立项模式相比,人才培养项目 更注重对人才的选择、对人才的培养。其特点是以人为主,人与项 目结合;既看项目申请人过往的成绩,更注重其潜力与发展;既重 视项目申报人的科研能力,更关注其全面素质。从市科委发布年度 申报通知、申请者通过网上申报和所在单位或区县科委审核推荐、 项目管理中心进行形式审查,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后立项;在专 家评审环节采取网评与初选人员见面会相结合的方式,做到了对申 vi 请人的二次遴选。科学严格的立项评审,保障了项目最终的产出和 效益。一批优秀青年科技英才脱颖而出,成为上海和国家的科研骨 干,据统计, 2013 年人才培养项目立项的人才,在后续发展中, 27 人获得优青、 20 人获得杰青、 22 人获得长江学者称号、 8 人获上海 千人、 32 人获中央千人。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主要问题: 1、个别效果指标的完成与预期差距较大。 2013 年 人才培养项目基本上完成了项目既定的绩效目标,在项目产出、效 果和影响力三方面总体表现较好,但仍有个别目标完成不尽理想, 主要为经济效益指标。对比项目任务书与验收申请书的考核指标, 项目预计新增产值 1171686.50 万元,实际新增产值 545316.00 万 元,计划完成率仅 46.54%,与预期目标差距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是 人才计划的申请填报以科研人员本身为主,这些科研人员在技术上 有很深的造诣,但往往对行业经济预估不足,导致填报相关经济效 益指标时过于乐观,造成经济指标的完成与预期产生较大差距。 2、 项目验收时效管理效果有待提高。 项目主管部门已经针对项目时效 管理在项目合同中制定了相关条款,约定了按时完成的义务并在违 约责任条款中明确了延期完成将造成尾款扣减的处罚措施。从项目 信息统计情况看,有 232 个课题未按时完成验收申请提交,占总数 的 60.42%,延期时间从 1 天到 395 天不等;有 5 个课题未在验收申 请提交后规定时间内完成验收,占提交验收申请总数的 1.32%。本 次评价所反映出的项目产出时效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入 选人才计划的科研人员因患病、调离岗位、出国培训等情况不能按 vii 时完成项目的研发任务,另一方面,部分单位由于不熟悉市科委工 作流程或习惯于项目到期后,经管理部门再次催促后才真正开始准 备验收工作也是导致项目没有及时提出验收申请的原因。 改进措施: 1、 进一步强化考核指标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 针 对个别效果指标的完成与预期差距较大的问题,建议项目主管部门 一方面加强人才项目申报材料填写的培训工作,指导填报人员合理 申报各项考核指标,另一方面应更重视立项评审时专家对相关指标 的调整意见,及时修正相关指标值,充分发挥专家在项目立项中的 作用。 2、 探索多种验收方式并举,提高验收效率。 人才培养项目类 别多,入选人数多,验收组织复杂程度高,项目主管部门近年来也 非常重视如何有效提高验收时效性。为此,建议主管部门一方面采 取对临近完成的课题提前三个月通知课题承担单位准备验收,以便 课题承担单位能充分准备各环节所需的材料,并有计划地开展课题 验收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有计划地按学科开展项目集中验收工 作,来提高项目验收时效。此外,针对人才项目数量多、资助金额 相对少的特性,建议主管部门适时探索对项目采取书面材料验收、 专家组集中验收和推荐部门负责组织验收等多种验收方式并举的可 能性,以提高项目的验收效率。 8 前 言 为了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根据关于印发上海市 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沪财绩 2014 22 号)文件规 定,市科委委托本公司于 2018 年 6 月起针对 2013 年人才培养项目 财政资金支出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科技项目具有跨年度、周期 长等特点,市科委科技项目周期一般为 2-3 年, 2017 年项目正处于 实施过程中,无法体现绩效。为反映项目的整体绩效,本年度选择 2013 年度立项项目的整体预算作为评价对象。为落实绩效评价工作 的开展,本公司成立了评价工作组,对项目管理情况、财政资金使 用情况、取得的效益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情况具体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概况 1、立项背景及目的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以 经济为基础、科技为支撑和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在知识 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不断加速的时代条件下,人才资源已成 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面对世界形势的新变化,着眼于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党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 伍。 9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 国家科学和技术发展 “十二 五 ”规划中提出 “重视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世界 一流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发 现、培养和资助力度,建立适合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用人制度。通 过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科技人才队伍布局,形成各类人才衔接有序, 梯次配备的人才队伍结构。 ”为进一步优化上海创新创业发展环境, 提高上海城市创新能力,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来沪工作和 创业,培育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其领衔开展科技工作, 1991 年 起,市科委陆续设立了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浦江人 才计划等一系列人才计划,从而加强上海领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选拔培养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和推进上海产业跨越发展的优秀科 技人才。 2、项目内容 本次评价的 2013 年人才培养项目主要围绕科技人才的培养,设 立浦江人才计划、启明星计划、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和优秀带头人 计划四个子项目同 384 个课题。分别为: ( 1)浦江人才 147 项 其中,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A 类)课题 111 项,主要资助以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为依托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研究的科技人 员;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B 类)课题 36 项,主要资助以企业为依 托的科技创新创业,包括创新和创业两类,其中创新类针对企业引 进的留学人员,创业类针对自主创办科技企业的留学人员。 ( 2)启明星计划 117 项 10 其中,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 A 类)课题 50 项,主要面 向依托单位为高校、科研院所的青年科技人员;上海市青年科技启 明星计划( B 类)课题 43 项,主要面向依托单位为企业的青年科技 人员;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跟踪类课题 24 项,主要是对取得 较好成果并有发展前景的启明星计划完成者进行持续跟踪资助。 ( 3)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 20 项 上海市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重点课题( B 类 2) 20 项,主要面 向本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所有企业博士后研 究人员。 ( 4)优秀带头人计划 100 项 其中,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课题 45 项,主要资助上海市 优秀学科带头人以自由选题形式开展的学科前沿探索和多学科交叉 研究课题,尤其是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开展的此类合作交流项 目;项目经费还可用于支持出版此类研究成果的学术著作;上海市 优秀技术带头人计划课题 55 项,主要资助上海市企业技术创新的学 科和技术带头人,围绕上海高新技术发展以及企业重大技术攻关等 开展研究,开展产学研合作以及申请发明专利等。 项目具体课题名称、课题编号、课题研究周期及课题承担单位 情况详见 附件 3:项目情况表。 3、预算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2 上海市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分面上项目( A 类)和重点项目( B 类),其中 A 类项目面向 本市所有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鼓励其开展自主创新研究活动, 2013 年立项 85 项,每项财政资助 4 万元,由于 A 类项目是以后补贴方式给予资助,不另行签署任务书等内容,因此,本次未纳入绩效评价。 11 ( 1)预算资金来源 根据财政资金安排, 2013 年人才培养子项目包含了浦江人才计 划、启明星计划、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和优秀带头人计划在内的 4 类人才计划,项目经费预算总额为 16900.91 万元,其中,财政资金 预算为 9350.00 万元,项目承担单位自筹资金预算为 7550.91 万元。 2013 年人才培养项目资金预算情况如下表 1 和图 1 所示: 表 1:资金预算情况表 单位:万元 人才培养类别 项目数(项) 预算总额 其中:财政资 金 其中:自筹资 金 浦江人才计划 147 4843.21 2940.00 1903.21 启明星计划 117 4149.19 2250.00 1899.19 博士后科研资助 计划 20 519.50 160.00 359.50 优秀带头人计划 100 7389.01 4000 3389.01 合计 384 16900.91 9350.00 7550.91 2940 2250 160 4000 1903.21 1899.19 359.5 3389.01 浦江人才 启明星 博士后 优秀带头人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其中: 自筹资 金(万 元) 其中: 财政资 金(万 元) 图 1:各计划经费来源比例 12 ( 2)资金使用情况 根据评价小组对本次人才培养项目财政资金预算、拨付和使用 情况统计,项目财政资金总预算为 9350.00 万元,实际于 2013 年一 次性拨付 9350.00 万元,实际使用 9260.58 万元( 5 个项目终止 3, 已拨付的 100.00 万元资助经终止清算流程后, 89.42 万元按原渠道 返回市科委) ,预算资金执行率 99.04%。 项目配套资金预算及使用情况统计结果显示,项目配套资金总 预算为 7550.91 万元。承诺配套的 149 个课题实际自筹经费 7661.50 万元(其中, 2 个课题终止) 。已验收的 147 个课题中, 120 个课题 自筹经费达到或超出预算,课题配套资金到位率 81.63%。表 2 给出 了项目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 表 2: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及使用情况 单位:万元 资金来源 预算总额 实际使用 资金执行率 财政资金 9350.00 9260.58 99.04% 配套资金 7550.91 7661.50 / 合计 16900.91 16922.08 / 4、项目实施情况 本次评价的 2013 年人才培养项目主要围绕科技人才的培养,计 划设立浦江人才计划、启明星计划、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和优秀带 头人计划 4 个子项目的 384 个课题。分别为: 3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计划入选者因患病、调离岗位等情况影响研究工作如期完成的,可由入选 者及所在单位向市科委书面报告,经市科委核准后办理有关合同终止或变更手续。 13 ( 1)浦江人才 147 项:包括浦江人才计划( A 类)课题 111 项、浦江人才计划( B 类)课题 36 项,每个课题按标准资助 20.00 万元。 ( 2)启明星计划 117 项:包括启明星计划( A 类)课题 50 项、启明星计划( B 类)课题 43 项, AB 类课题,每个课题按标准 资助 20.00 万元资助;启明星计划跟踪类课题 24 项,资助标准 10.00 万元 /15.00 万元 /20.00 万元不等。 ( 4)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 20 项:每个课题按标准资助 8.00 万 元。 ( 3)优秀带头人 100 项: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课题 45 项、优 秀技术带头人计划课题 55 项,每个课题按标准资助 40.00 万元。 本次绩效评价的范围包括 2013 年立项的 384 个课题,其中,浦 江人才计划开始时间为 2013 年 9 月 1 日、计划完成时间为 2015 年 8 月 31 日;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开始时间为 2012 年 7 月 17 日至 2013 年 4 月 1 日不等,计划完成时间为 2013 年 12 月 31 日至 2015 年 3 月 31 日不等;启明星计划开始时间为 2013 年 7 月 1 日和 2013 年 9 月 1 日、计划完成时间为 2015 年 6 月 30 日和 2015 年 8 月 30 日;优秀带头人计划开始时间为 2013 年 7 月 1 日、计划完成时间 为 2015 年 6 月 30 日。除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外的其他课题,立项 课题执行周期均为 2 年。截至评估日,完成课题验收 378 项,终止 5 项,仍有 1 个课题在研。完成验收的 378 个课题,基本达到各项 预定考核指标,验收合格率 100%。 14 5、项目组织及管理 ( 1)项目组织管理构架 项目主管部门: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处,以下简 称 “基础处 ”) 市科委和市人社局共同制定浦江人才计划和博士后科研资助计 划相关政策,市科委制定启明星计划和优秀带头人计划相关政策, 并总体负责项目指南的编制及发布,公布项目申报范围、申报条 件、申报主体和申报要求等,并组织立项评审、过程管理、验收管 理以及资金拨付。 项目协助管理单位: 1)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依托单位及留学生人员创业园区或区 (县)科委:负责本区域浦江人才计划的推荐,对立项项目的资金 使用和验收协助监管。 2)博士后科研计划项目工作站设站单位管理部门或创新实践基 地所在区县人事部门:负责本区域博士后科研计划项目推荐,对立 项项目的资金使用和验收协助监管。 3)启明星计划和优秀带头人计划项目依托单位及区(县)科 委:负责本区域启明星计划项目的推荐,对立项项目的资金使用和 验收协助监管。 4)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以下简称 “院 士中心 ”):在市科委领导下,配合市科委基础处等有关业务处室, 15 负责人才计划项目的受理、实施跟踪、督查、协调和组织验收等全 过程辅助管理工作。 各项目承担单位: 根据立项指南要求,填写并提交可行性方案进行申请,立 项后按照科研合同和计划任务书组织实施项目研发任务,按照项目 经费预算使用项目经费并按时提交项目验收申请。 ( 2)项目实施管理流程 1)浦江人才计划管理流程 浦江人才计划每年申报评审一次,由市人社局和市科委共同发 布年度申报指南。申请者在规定时间内,在 “上海科技 ”网或 “21 世纪 人才 ”网上填报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申请书 ,并在线打印后连同 有关附件材料(一式五份) ,报送所在单位审核。申报科研开发( A 类)资助的留学人员通过所在单位审核推荐,申报企业创新创业 ( B 类)资助的留学人员必须通过所在区(县)科委或留学人员创 业园区审核推荐。市科委组织专家对通过形式审核的课题进行评 审,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及有关部门意见,对申报课题进行审批,报 浦江计划领导小组审定后在相关网站进行公示。市科委与入选浦江 人才者所在单位签订合同,共同对资助经费的使用和课题进展进行 监督。课题完成后,浦江人才入选者按规定时间和要求提交总结报 告和项目资助预算执行情况表(经费决算表)等资料,经所在单位 审核后报送市科委验收,具体申报流程如图 2 所示,项目管理和验 收流程同图 4 启明星计划 /优秀带头人计划流程。 16 图 2:浦江人才计划申报流程图 2)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管理流程 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 每年申报评审一次,由市人社局和市科委 共同发布年度申报指南。申请者在规定时间内,在 “上海科技 ”网或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进行留学人员资 格认定地址:上海人才大厦 1 楼大厅 (梅园路 77 号)电话:32508029、 32508030 持有有效的市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局留学人员资 格认定证书人员 单位审核推荐 市科委基础研究处组织评审 申请者根据申请类别在线填写申请书,并打印报送对口 部门审核(网址: 企业(除国企外)(B 类) 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A 类) 留学人员创业园区或区(县)科委审核推荐 管理办公室汇总并初定资助名单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委领导审核 领导小组审定 公示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委批准,分 别下拨资助款并负责后续资金使用监管 17 “21 世纪人才 ”网上填报上海市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申请书 ,并在 线打印后连同有关附件材料(一式一份) ,报送所在单位审核。申报 重点项目( B 类)资助的博士后人员必须通过工作站设站单位管理 部门或创新实践基地所在区县人事部门审核推荐。市科委会同上海 市博士后工作办公室组织专家对通过形式审核的课题进行评审,根 据专家评审意见及有关部门意见,对申报课题审批后在相关网站进 行公示。市科委与入选博士后研究人员所在单位签订合同,共同对 资助经费的使用和课题进展进行监督。课题完成后,博士后研究人 员按规定时间和要求提交总结报告和项目资助预算执行情况表(经 费决算表)等资料,经所在单位审核后报送市科委验收,重点项目 ( B 类)具体申报流程如图 3 所示,项目管理和验收流程同图 4 启 明星计划 /优秀带头人计划流程。 图 3:博士后科研计划申报流程图 工作站设站单位管理部门审核推荐 上海市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正式受理初审 核 博士后科研资助重点项目(B 类) 创新实践基地所在区县人事部门委审核推 荐 市科委基础处、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共同组织专家评审 市科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领导审定 公示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委批准,分 别下拨资助款并负责后续资金使用监管 18 3)启明星计划 /优秀带头人计划 启明星计划、优秀带头人计划每年受理 1 次,申请者在规定时 间内,在 “上海科技 ”网上填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人才计 划项目申请书 ,并在线打印后连同有关附件材料,报送所在单位审 核。各依托单位按照相关人才计划管理办法和申请指南规定的条件 对各单位申请者申报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并择优遴选,签署推荐 意见,并按时将申请书和附件材料直接报送或通过所在区(县)科 委或留学人员创业园区报送市科委。 市科委收到申请后,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通过形式审查 的申请者,市科委组织专家按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规定的内容对其进 行现场评议,对评审专家提出的人员建议名单进行公示。凡无异议 或经异议调查与处理后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市科委将正式公布人 员名单,并发给证书,并与其依托单位签订启明星计划 /优秀带头人 计划合同,共同对资助经费的使用和课题进展进行监督。课题完成 后,人才入选者按规定时间和要求提交总结报告和项目资助预算执 行情况表(经费决算表)等资料,经所在单位审核后报送市科委验 收,市科委在收到验收申请后组织相关专家对课题进行验收。 2013 年启明星计划和优秀带头人计划项目组织管理流程包含 “项目申报、项目推荐、项目评审、项目审批、项目合同签订、项目 拨款、项目实施及项目验收 ”等步骤,具体流程如下图 4 所示: 19 图 4:启明星计划、优秀带头人计划组织管理流程 ( 3)项目资金管理流程 市科委组织专家评审确定入选课题后将课题名单报主任办公会 议审定,获批后将课题名单报送至市财政请款,财政部门审批通过 后,市科委根据项目预算表确定课题资助金额并与依托单位及课题 项目 审批 项目合同 签订 项目 拨款 项目 实施 项目 验收 市科委对通过专家评审的项目进行审批 公示。 市科委组织立项单位填报项目任务书并 签订项目合同。 市科委向市财政局申请项目资金一次性 拨付。 项目负责人按计划任务书推进项目研发 任务,市科委与立项单位共同对项目进行和 经费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 市科委组织专家进行项目验收。 项目申请 填报 项目 推荐 市科委公开发布申报通知,申请者填写 申报材料,上报依托单位。 依托单位按照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对本 单位申请者申报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并择 优遴选,签署推荐意见,按时将申请书和附 件材料报送市科委(其中非中央直属、非市 属企业还需区县科委审核推荐)。 项目 评审 市科委对申报项目进行形式审核,并组 织专家网上评议和评审答辩。 主要流程 组织单位、相关资料 20 负责人签订项目合同,同时将款项一次性拨付至依托单位; 具体的 资金管理流程如下图 5 所示: 图 5:人才培养项目资金管理流程 ( 4)管理执行情况 人才培养计划每年申报评审一次, 2013 年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 组织与实施按照市科委的科技项目管理实施程序规范进行,按照项 目管理关键节点可以分为项目立项、项目执行、项目验收三个主要 环节。 项目立项阶段 上海市财政局 公示遴选所得项目名单 召开主任办公会议确定资助项目 通知项目申报人编制项目预算 条财处审核项目预算 审核并签订项目计划合同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项目申请者编制计划书 依托单位审核 审核请款 报送相关领导会签 拨付款项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项目依托单位 申请对外拨付款项 报送相关领导会签 拨款至项目依托单位 21 浦江人才计划: 市科委于 2012 年 12 月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局在 “上海科技 ”网和 “21 世纪人才 ”网发布 2013 年上海市浦江人 才计划申请指南 ,经申报推荐、专家评审等流程,于 2013 年 6 月 26 日在相关网站进行公示。 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 市科委于 2012 年 10 月会同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局在 “上海科技 ”网和 “21 世纪人才 ”网发布 2013 年上海市 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申请指南 ,经申报推荐、专家评审等流程, 于 2013 年 4 月 1 日在相关网站进行公示。 启明星计划与优秀带头人计划: 市科委分别于 2013 年 1 月和 2012 年 12 月在 “上海科技 ”网发布关于组织申报 2013 年上海市青 年科技启明星计划项目的通知和关于组织申报 2013 年度上海市 优秀学术带头人、优秀技术带头人计划项目的通知 ,经申报推荐、 专家评审等流程,于 2013 年 4 月 19 日在科委网站进行公示。 下达正式立项批复后,通知课题承担单位填写并提交计划任务 书,由市科委与入选课题所在单位签订科研计划项目项目合同,并 根据立项批复向财政局申请拨款。 项目执行阶段 : 课题单位获得立项批复后,按照科研合同和计 划任务书组织实施课题研发任务,按照项目经费预算使用项目经 费,院士中心配合基础处,共同对课题进展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进 行督查,并实施跟踪服务,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项目验收阶段: 课题完成后,由课题负责人填写验收申请表和 验收证书,经所在单位审核后报送市科委验收,院士中心配合基础 22 处、条财处等处室对课题进行验收。验收通过后,课题依托单位提 交全套归档材料。 (二)项目绩效目标 1、总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贯彻落实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纲要 、 上海市人才发展 “十二五 ”规划以及上海市科学和技术 发展 “十二五 ”规划目标要求,按照 “人才优先、国际竞争、创新机 制、优化环境、以用为本、服务发展 ”的指导方针,到 2015 年,基 本建成一支规模匹配、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 伍。 2、年度目标 通过项目的实施,加快集聚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在沪博士后研 究人员、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以及学科和技术的带头人,形成一批高 水平科研成果,促进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的科研能力显著 提升,并取得较好社会效益,同时优化创新人才环境和自主创业环 境,提升人才培养群体的辐射效应,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和带动效 应。 2013 年:完成项目前期规划与决策立项,形成项目和各项目总 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项目立项后完成第一期资金拨付。 2014 年:执行项目过程管理,完成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的抽样 检查;依照课题承担单位申请,完成课题内容、目标、时限、资金 23 等调整事项的审批,保障课题按计划顺利实施。同时完成部分博士 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的验收。 2015 年:课题提交验收申请后:组织实施课题验收,完成课题 档案归档。 3、分解目标 围绕项目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评价工作组按照产出、效果、 影 响力三方面为项目梳理了绩效目标。 产出目标:通过投入财政资金 9350.00 万元用于人才培养项 目,完成项目前期规划与决策立项,形成项目和各项目总体目标和 阶段性目标,项目立项后完成资金拨付;执行项目过程管理,依照 项目承担单位申请,完成项目内容、目标、时限、资金等调整事项 的审批,保障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 效果目标:通过该项目实施,加快集聚优秀海外留学人员,向 其提供在上海创新创业的 “第一桶金 ”,并鼓励其大胆创新和积极创 业;鼓励和支持在沪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科研工作;选拔和培养一 批优秀的青年科技人员,鼓励其进行原始创新和大胆探索,充分发 挥其学术、技术带头人的作用,尽快成长为上海科技创新的中坚力 量;进一步加强上海领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选拔培养一批进入世 界科技前沿和推进上海产业跨越发展的优秀科技人才。 影响力目标:通过该项目实施,进一步探索完善项目长效管理 机制,并配置相应的管理人员,为项目成果持续发挥作用提供支 持。 24 项目具体绩效目标与指标内容如下表 3: 表 3:项目绩效目标分解表 一级目标 二级目标 三级目标 目标值 数量目标 项目完成率 100% 质量目标 项目验收达标率 100% 产出目标 时效目标 项目验收完成及时率 100% 科技著作贡献度 项目论文、专著增量贡献符合立 项目标 科技创新贡献 知识产权贡献度 项目知识产权增量贡献符合立项 目标 人才成长性 人才获得国家或省部级项目支持 符合立项目标 后备人才培育 培育研究生符合立项目标 人才贡献 凝聚研究团队 100%项目组建了结构合理的研究 团队 四新成果 符合立项目标 经济效益 新增产值 符合立项目标 品牌效应 扶持群体政策知晓度 项目信息有效公开、品牌知晓度 高 效果目标 可持续影响力 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完善项目持续投入和管理保 障机制 影响力目标 社会满意度 受资助群体满意度 社会公众满意度 90%满意 25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和依据 1、评价目的 根据关于印发上海市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沪 财绩 2014 22 号) ,开展本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目的主要 包括以下三方面: ( 1)通过对项目实施成效和成果产出的评价,分析项目决策合 理性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并进一步剖析社会影响、可持续发展前 景等情况,以及在探索建立健全科研项目长效管理机制方面的推动 作用。 ( 2)通过对项目财政资金投入和执行情况的评价,分析项目投 入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并进一步剖析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规 范性。 ( 3)通过对项目实施管理和相关制度措施的评价,分析项目管 理合规性和实施管理水平,并进一步剖析管理中尚需改进之处。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从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实际出发, 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