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7年名师工作室政策评价报告.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5-2017年名师工作室政策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9页
2015-2017年名师工作室政策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9页
2015-2017年名师工作室政策评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9页
2015-2017年名师工作室政策评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9页
2015-2017年名师工作室政策评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7年名师工作室政策评价报告预算单位:崇明区教育局主管部门:崇明区教育局委托部门:崇明区财政局评价机构:上海首絮维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018年6月一、评价机构信息 单位名称:上海首絮维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021-31165530 021-33803325 联系地址:上海市崇明区城桥镇高岛路1333弄24号301室 邮箱地址:socialwealth126 邮政编码:202150二、项目评价组信息 项目负责人:施卫莉 18616339177 评价组组长:叶姝慧 18817469965 成员: 李晓霞 18149771870 杨 梅 18149771870施 霞 13564494518 三、被评价单位信息 项目联系人:倪伟康 邵亚洲 财务联系人:陈瑜斌 龚 俊 目录摘要1一、政策基本情况8(一)政策制定的背景、意义和作用8(二)政策受益对象和范围11(三)政策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23(四)政策组织管理27(五)政策的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31(六)政策的调整和变化情况32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47(一)评价目的47(二)评价方法47(三)评价过程48(四)政策评价的局限性50三、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51(一)评价结果51(二)具体绩效分析53四、政策取得的成绩及经验69五、政策每个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和改进措施71(一)政策落实过程中各环节存在的问题71(二)政策改进措施73(三)其他建议73附件1 第二、三轮名师工作室成效内容77附件2 指标体系表110附件3 政策全文120附件4 关于第四轮名师工作室经费及使用意见127附件5 名师工作室现状图128附件6 问卷调查报告131附件7 访谈报告145附件8 第四轮名师工作室学员名册147附件9 第三轮、第四轮名师工作室部分驻校基地开办费明细157附件10 项目资料清单159附件11 工作底稿162摘要一、概述崇明区按照崇明县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行动计划(2011年-2015年)、崇明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明确深入实施“名师工作室”工程,完善教育人才发展模式,打造优秀教师群体,解决“较多学校教师结构性矛盾突出,学校教育教学全面发展受到制约等”崇明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问题。2007年4月,区教育局依托市、区名师资源,确定2007年至2010年为第一轮名师工作室,认定了11个名师工作室;2010年-2013年为第二轮名师工作室,认定了16个名师工作室;2013年至2016年为第三轮名师工作室,认定了21个名师工作室,各工作室坚持聚焦课堂教学,打造精品课程,不断丰富成员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但崇明区教育局在2016年通过调研了解到崇明区青年教师数量增加,教师资源配置不平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需求增加等情况。因此区教育局于2017年年初确定2017年至2020年为第四轮名师工作室,认定了20个名师工作室,重点发展名师工作室学员技能与教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本次绩效评价时限为2015年至2017年,2015年至2016年名师工作室属于第三轮创建工作,2017年属于第四轮名师工作室创建工作的第一年。本次评价范围为名师工作室政策,围绕二轮名师工作室创建工作,对2015年-2017年创建实施进行评价。因此,关于组建崇明县教育系统第三轮“名师工作室”的意见(崇教人201321号)、关于组建崇明县教育系统第四轮“名师工作室”的意见(崇教人201650号) 是本次政策评价对象,评价组对政策实施内容进行分析。本项目政策对象为崇明区组建的名师工作室以及工作室的主持人、学员。政策内容涵盖支持对象、工作目标、工作职责、组建方式、资金使用范围、项目管理要求、资金管理要求、政策执行期等,包含组建崇明县教育系统第四轮名师工作室应有要素。2015年-2017年名师工作室项目预算安排609.13万元,实际支出为602.2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8.86%。二、评价结论和分析(一)评价结论评价组运用由通过专家组论证的2015-2017年名师工作室政策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通过数据采集、合规性检查、问卷调查及访谈,对2015年-2017年名师工作室政策项目进行客观评价,最终评分结果:综合得分89.33分,属于“良” 绩效得分90分以上为“优”,75分-90分为“良”,60-75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二)绩效分析基于指标评分、问卷调查、以及对若干关键绩效环节的访谈调研和资料整理,得出综合评价结论如下:名师工作室政策按照上海市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要求,充分结合崇明区实际需求情况制定,政策制定程序符合规范要求,政策内容明确合理,目标确定合理。政策管理机制健全,工作室组建、主持人确定程序、学员选拔程序、公示程序、档案管理环节均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名师工作室组建计划完成率100%,工作室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按时开展,政策对名师工作室学员教学引导起到积极作用,学员教学荣誉、教科研活动获奖数均增长,政策执行主体、名师工作室相关人员、学校领导、学生满意度总体良好。但配套制度执行有效性待加强、审计工作未按政策要求开展。部分驻校基地开办费未按照经费使用要求列支,资金使用合规性欠佳。从政策影响力上看,通过社会调查,受访者对政策知晓率为77.64%,需要进一步做好政策宣传工作。2016年、2017年崇明区专家津贴在实际操作中未在本项目经费中列支,但关于第四轮名师工作室经费及使用意见 政策文件中仍明确了名师工作室专家津贴标准,政策内容不适应项目实际,导致政策管理存在冲突。三、政策取得的成绩及经验(一)政策支持范围多样且合理,有效促进学员教学能力提升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包括“专题研究、成果出版、展示、外聘专家的授课指导、与培训有关的观摩考察等”内容,从支持名师工作室开展课题研究、教学活动等方向来提高名师工作室师资队伍整体教学水平。经过近些年的实施,政策促进学员教学能力提升,获得各类教学比赛奖项。据了解,第三轮名师工作室学员在课堂教学、教学设计、课件设计等各类比赛荣誉获奖超过400个奖项,第二轮名师工作室学员荣誉奖项为300个奖项,增长了33.33%。(二)有效利用市、区名师资源,引领名师工作室专业良好发展 崇明区教育局依托市、区名师资源,通过几轮名师工作室的实施,认定了以面向管理层面的党建研究、学校发展管理等工作室,面向学科层面的中学语文、学前教育等工作室,面向成教教育层面的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等工作室。各工作室的导师基本由市、区特级校长、特级教师组成。工作室实行“1+2”带教模式,每位学员配有在上海市具有影响力的两位带教老师(工作室主持人、本学科专业的上海市名家),通过教学培养与实践引导,提高学员的教学能力,从而引领名师工作室专业良好发展。(三)健全名师工作室工作机制,促进名师工作室有序发展区教育局建立健全了名师工作室工作机制,从工作室组建、主持人确定、学员招募、公示等管理环节都明确责任部门,管理机制健全。同时,区教育局对专项资金管理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包括了副主持人确立、经费使用、学员管理等项目管理的关键要素。通过名师工作室实施,形成以区教育局直接领导,教师进修学校名师管理办公室负责项目日常管理,促进名师工作室有序发展。四、政策制定、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开办费不符合经费使用要求,资金使用合理性欠佳关于第三轮名师工作室经费及使用意见规定:“工作室开办费由工作室驻校校长和主持人共商后根据办公场所布置、办公用品采购等需要使用。”而评价组发现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驻校基地东门小学在第三轮工作室创建时将劳务费列支在开办费中 详见附件9,东门小学、民本中学、东门中学三所学校均为第三轮、第四轮名师工作室驻校基地,不符合政策中关于开办费的使用要求,资金使用合理性欠佳。(二)政策内容不适应项目实际,政策管理与现行要求存在冲突关于组建崇明县教育系统第四轮“名师工作室”的意见(崇教人201650号)明确“工作室基本设备由名师办采购,统一登记借用,统一管理”。但项目实际操作中,工作室基本设备由工作室驻校校长和主持人共商后根据需要进行采购,再由工作室驻校基地负责基本设备的日常管理。因此,工作室基本设备采购与管理未按政策要求执行。再者,名师工作室政策提出“教育局对工作室活动经费实行审计制”要求,同时配套管理制度关于第三轮名师工作室经费及使用意见、关于第四轮名师工作室经费及使用意见也提出“局审计部门每年对名师工作室活动经费进行审计”。评价组向项目负责人了解到2017年未开展名师工作室活动经费审计工作,2016年区教育局对部分学校开展过审计工作,但未发现有审计报告存档 项目负责人表示2016年区教育局对部分学校开展过审计工作,因无审计书面材料存档,评价组根据指标评分标准酌情考虑。另外,关于第四轮名师工作室经费及使用意见、关于第三轮名师工作室经费及使用意见明确专家津贴由区教育局统一核准后发放。经评价组调查了解,2015年崇明区专家津贴列支在名师工作室经费中,但根据关于开展2010年度本县机关规范津贴补贴实施情况自查工作的通知(崇纪201137号)、崇明县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崇人社201298号)等文件提出规范津补贴的要求 关于开展2010年度本县机关规范津贴补贴实施情况自查工作的通知(崇纪201137号)文要求“在国家及本市规定的津贴补贴项目、标准、范围以外,有无自行新设津贴补贴项目,有无自行提高津贴补贴标准和扩大实施范围”等;崇明县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崇人社201298号)规定:“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同清理规范津贴补贴结合进行。除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项目外,其他津贴补贴项目一律取消”;关于进一步强化主管部门职能加强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规范管理的通知(崇纪20147号)规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所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预算编制的指导和监督,并对所属事业单位每年度的绩效工资执行情况开展自查,加大对所属事业单位遵守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监管的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不应在名师工作室项目中列支崇明区专家津贴。因此,政策涉及人员补贴与现行津补贴要求有冲突。2016年、2017年崇明区专家津贴在实际操作中未在本项目经费中列支,但关于第四轮名师工作室经费及使用意见 针对崇明区专家津贴,关于组建崇明县教育系统第四轮“名师工作室”的意见 崇教人201650号列明工作室活动经费主要用于津贴支出、日常办公支出等以及配套政策中明确了津贴标准,但未在政策中提供津贴列支说法,建议优化政策内容政策文件中仍明确了名师工作室专家津贴标准,政策内容不适应项目实际,政策管理与现行要求存在冲突。五、政策改进措施(一)规范使用项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鉴于部分驻校基地未按经费要求列支开办费,政策执行部门加强第四轮工作室经费管理。同时结合政策中有关开办费使用要求,评价组建议政策执行部门明确资金使用范围,规范使用项目资金,确保工作室合理列支开办费,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修改完善政策内容,进一步优化名师工作室政策鉴于现行政策规定的工作室基本设备由名师办统一采购与管理、实施项目审计等要求不符合现行工作需要,建议政策执行部门在政策制定上,重视政策经费保障管理内容的约定,明确名师工作室专项经费使用要求,加强驻校基地预算执行管理,规范驻校基地财务管理制度、项目核算、数据上报等工作,政策执行部门应规范崇明区专家的津补贴管理,每年度开展名师工作室专项经费抽查审计工作,从而提高名师工作室政策执行有效性,同时将基本设备采购与管理、专家津补贴标准、落实专项经费抽查审计工作等相关调整情况作为政策修订内容完善第四轮名师工作室政策,优化政策内容,完善政策动态机制,确保下一轮名师工作室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六、其他建议(一)借鉴其他地区政策,平衡工作室教师的资源分配建议政策执行方可借鉴浙江省舟山市的名师工作室政策,适当扶持教育水平较薄弱的学校,考虑相关学员加入学科工作室的培养比例,确保工作室教师资源的分配平衡,进一步提高名师工作室在全区教育系统的辐射与引领作用。(二)部分工作室反映教研活动经费有限,影响教研活动质量,建议增加名师工作室工作经费评价组通过走访班主任研究工作室、小学英语研究工作室驻校基地了解到,开办费、活动经费、专家津贴等费用维持第三轮 2013年-2017年名师工作室的经费标准,第四轮名师工作室经费受教学任务增多、市区名师工作室活动交流密切等因素影响,按照现行的活动经费使用限额,不能满足工作室教研与活动需求,将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建议相关部门结合名师工作室发展现状,增加名师工作室工作经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再者,评价组考虑到2016年、2017年名师工作室建设过程中专家津贴未按照经费使用要求在本项目列支,相关调整情况未作为政策修订内容完善第四轮名师工作室政策,因此评价组建议政策执行方重点关注政策实施内容,综合考虑开办费、活动经费等经费使用范围,落实政策动态完善机制,进一步优化政策内容,规范名师工作室经费使用要求。(三)加强第三轮名师工作室文件资料汇编审核工作第三轮名师工作室文件资料汇编内容详细,对项目资料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评价组对项目效果的“各级课题落实情况”指标进行考核时参考汇编的总结报告数据,发现第二轮名师工作室总结列明“16个名师工作室共承担各级课题为160个”,而第三轮名师工作室总结中列明“23个名师工作室共承担各级课题50多个”,但评价组通过核对各工作室第三轮工作总结了解到各级课题数总数多达200个,因此建议政策执行单位加强第三轮名师工作室文件资料汇编审核工作,保证数据准确性。再者,汇编中收录的第三轮经费使用意见文件部分内容与实际落实的第三轮经费使用意见(最终版)存在出入,汇编作为最终成果展示的成品,应呈现最终版文件,避免政策内容与实际执行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做好汇编审核工作。(四)加大名师工作室政策宣传力度,拓宽政策宣传渠道经评价组对部分学校教师开展知晓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政策知晓率为77.64%,政策知晓率不高,抽查的85名受访者中,通过进修学校名师工程网了解到政策的受访者最多,存在较多教师不知道进修学校名师工程网的情况,宣传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政策执行方、区相关学校召开政策宣讲会等形式让青年教师更深入的了解名师工作室政策。有效利用崇明教育网站,进修学校名师工程网等平台,进一步拓宽政策宣传渠道,提高名师工作室知晓率。2162015-2017年名师工作室政策评价报告政策评价主要是通过了解专项资金政策的立项背景、结合专项资金政策的预期目标,梳理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各重点环节、内容、要求、措施、程序和规则等,科学设计相应的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公正反映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和资金管理的规范性,为政策完善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上海首絮维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受崇明区财政局委托对“2015-2017 年名师工作室”进行政策评价,旨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政策影响力及有效性。根据专家审议后的方案,经过半个月的数据采集及社会调查,采用绩效分析和统计方法,在文献梳理、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基础上,完成了崇明区2015-2017年名师工作室政策评价报告。一、政策基本情况(一)政策制定的背景、意义和作用名师工作室 简称工作室是促进学科教师进行教学研讨与交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基地,同时也是实施人才强教工程、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平台。上海市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积极探索领军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截止2015年,全市各级各类普通学校专任教师19.53万人,40岁以下教师人数超过50%,总体呈现年纪轻、学历高的特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与理论教学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政府在制定教育改革政策时,需要将师资队伍建设政策摆在重要位置,组织和调动各方面力量,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教师综合能力。上海市在2005年和2006年分别出台了关于加强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文中要求领军人才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等做出突出的贡献,并且具有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建设并带领一支优秀的团队。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要求,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2006年,崇明区 2016年崇明撤县设区,正文描述统一为“崇明区”,但部分文件中因发布年份在2016年以前,文件名以县表示,不做调整教育改革和发展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较多学校教师结构性矛盾突出,学校教育教学全面发展受到制约;教师教育改革理念由知到行的转变困难,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先进的教育理念较难落实等情况。崇明区教育局结合教育规划纲要和上海市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出台了关于组建崇明县教育系统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的意见(教人200649号) 评价组从项目负责人了解到,受项目单位负责人员变动以及电脑硬盘重置的影响,目前仅找到2006年名师工作室政策,项目负责人询问原负责人(已退休),关于组建崇明县教育系统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的意见(教人200649号)是引导第一轮、第二轮名师工作室组建的政策,确定从2007年起组建名师工作室,政策对象为名校长、名教师 任职条件: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是教育管理、教育教学的专家;管理素养或学科素养扎实,并有自己的管理风格或教学风格,在市、县区域内有较高的知名度;教育研究能力和教育研究的指导能力强,能指导骨干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能帮助他们成长为研究型教师;特级校长、特级教师、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或首席教研员;紧缺学科的岛外著名特级教师,学员 学员条件:热爱崇明教育,师德高尚,学科素养好,有钻研精神,自愿严格遵守工作室纪律,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下,具有县级学科带头人、教学标兵、教学能手等称号或特别优秀的青年教师。区教育局依托市、区名师资源,确定2007年至2010年为第一轮名师工作室,认定了11个名师工作室 因原名师办负责人有所调整,以及校址变更等因素,有关于第一轮工作室成效方面的资料评价组未能获取。第二轮工作室、第三轮工作室的成效详见附件1。2010年-2013年为第二轮名师工作室,认定了16个名师工作室 覆盖学校管理、党建研究、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等诸多领域,部分学员在课堂教学设计、课题研究等方面获得荣誉,同时开发区级和校级教育共享课堂、发表教学研究文章等等,充分发挥了名师工作室的示范与引领作用。通过两轮名师工作室的实施,发挥名校长、名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助力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成长。崇明县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行动计划(2011年-2015年)提出的进一步完善名师、名校长培养机制,建立名师、名校长后备人才库,培养一批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科教育的领军人物,巩固已有名师工作室,适时再建新的工作室,逐步实现全学段全学科 面向管理层面、面向学科层面、面向成教教育层面覆盖。区教育局优化名师工作室政策,出台关于组建崇明县教育系统第三轮“名师工作室”的意见(崇教人201321号),将前两轮名校长、名教师的身份调整为主持人,完善主持人任职条件以及学员选拔要求,明确名师工作室经费标准,同时确定2013年至2016年为第三轮名师工作室。第三轮名师工作室认定了以面向管理层面的党建研究、学校发展管理等工作室,面向学科层面的中学语文、学前教育等工作室,面向成教教育层面的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等工作室,工作室总数为21个,各工作室不断丰富成员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效缓解教师结构性矛盾,促进学校教学全面发展。第三轮名师工作室学员在课堂教学、教学设计、课件设计等各类比赛荣誉获奖超过400个奖项,较第二轮名师工作室学员荣誉获奖数增长了33.33%。第三轮名师工作室学员承担的各级课题多达200个,较第二轮名师工作室学员承担的课题数增加了20%。各名师工作室教科研活动获得市级、县级等相关奖项,例如乡土课程研究工作室的“生态崇明”地方特色课程体系性构建实践与研究获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同时编写乡土课程与教学丛书共五本,把崇明生态教育和乡土课程经验作深度提炼、向外辐射。经过三轮名师工作室的实施,有效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骨干教师群体,教师教学能力被学校领导、学生得到认可。但是崇明区教育局通过调研了解到崇明区青年教师数量增加,教师资源配置不平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需求增加等情况,崇明区教育局结合崇明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深入实施“名师工作室”工程 纳入“十三五”教育发展“十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完善教育人才发展模式,打造优秀教师群体、崇明区教育管理和课程教学的领军人才队伍,进一步突出名师工作室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出台了关于组建崇明县教育系统第四轮“名师工作室”的意见(崇教人201650号)。第四轮工作室政策与第三轮政策相比主持人任职条件更加明确清晰、工作室组建方式更加合理、管理要求更加严格,具体调整情况见表1-6。2017年年初,区教育局确定2017年至2020年为第四轮名师工作室,认定了20个名师工作室。本次绩效评价时限为2015年至2017年,2015年至2016年名师工作室属于第三轮创建工作,2017年启动第四轮名师工作室创建工作。因此,关于组建崇明县教育系统第四轮“名师工作室”的意见(崇教人201650号) 执行期至2020年。评价组根据区财政局要求,本次政策评价对象为第四轮名师工作室,政策全文见附件3即是本次评价对象。(二)政策受益对象和范围1政策对象本项目政策对象为2015年-2017年在崇明区组建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由特级校长、特级教师、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或首席教研员任职、学员 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表1-1 2015年-2017年名师工作室情况表序号工作室基地学校第三轮名师工作室(2015年-2016年)第四轮名师工作室(2017年)备注学员人数主持人人数副主持人人数学员人数主持人人数副主持人人数1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室民本中学 评价组根据了解,崇明区现有幼儿园数为41所,小学为30所,初中为31所,高中为5所。涉及本次名师工作室的基地学校数为:幼儿园2所,小学7所,中学14所,新海学校、三乐学校属于九年贯制学校,堡镇业校,以及青少年活动中心1521212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室东门小学1111213中学数学教学研究工作室 中学数学教学研究工作室、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工作室、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工作室、中学物理教学研究工作室2017年变更基地学校三星中学1511港西中学131驻校基地变更4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工作室竞存小学101112115中学英语教学研究工作室实验中学10111016小学英语教学研究工作室明珠小学101112117中学化学教学研究工作室扬子中学122112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室(二)111新增工作室,驻校基地8中学物理教学研究工作室新海学校10111019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工作室新民中学121正大中学1011变更驻校基地10乡土课程研究工作室实验中学10111111班主任工作西门小学1521182112创新教育研究工作室育才小学10113职业教育研究工作室三烈中学1011101114学前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室港西幼9113115儿童身心发展研究工作室西门幼111116社区教育研究工作室堡镇业校81181117中学管理研究工作室三星中学101118小学管理研究工作室庙镇小学101119党建工作研究工作室东门中学 党建研究室驻校基地前后两轮都是东门中学,两轮工作室学员均要求未参加过工作室的骨干教师10211120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工作室正大中学1011实验中学1211变更驻校基地21中小学艺术教育长兴小学131中小学管理研究工作室三乐学校111工作室更名,驻校基地新增美术教育研究工作室城桥中学1011工作室新增,驻校基地新增中学物理教学研究工作室101驻校基地新增音乐教育研究工作室青少年活动中心1211工作室新增,驻校基地新增合计2312512229229表1-2 2017年名师工作室学员分布情况表 学员名册详见附件8类别学校人数总数幼儿园凳瀛幼儿园116裕安幼儿园1新城幼儿园2金珠幼儿园1建设幼儿园1北堡幼儿园1港西幼儿园1新民幼儿园1虹宝幼儿园1庙镇幼儿园1新河幼儿园1向阳幼儿园1西门幼儿园1莺莺幼儿园1合兴幼儿园1小学实验小学1074实验小学江口校区1东门小学5东门小学江山校区1西门小学6西门小学港西校区2堡镇二小3堡镇小学3港沿小学1平安小学2合兴小学3竞存小学3明珠小学5江帆小学3建设小学5大同小学1庙镇小学2长兴小学7长兴小学前卫校区1竖新小学1长江小学2绿华小学1育才小学1裕安小学2登瀛小学2新民小学1中学崇明中学12108民本中学11扬子中学12城桥中学6东门中学5实验中学7建设中学3合兴中学2港西中学1大新中学2横沙中学3大同中学4裕安中学6登瀛中学3长明中学3堡镇中学4三星中学2海桥中学2港西中学1大新中学2正大中学5长兴中学4崇东中学2向化中学2长江中学3三烈中学1一贯制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东滩学校212三乐学校4新海学校2前哨学校4其他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1111瀛通老年大学11社区学校新河镇社区学校17崇明区区社区学院1港西镇社区学校2堡镇社区学校2城桥镇社区学校1合计2292政策扶持的条件根据组建崇明区教育系统名师工作室的要求,各名师工作室由主持人实行个人申报、专家评议、组织审定。原则上一个工作室设主持人1名,视情况另设副主持、助手,配以专家小组。由区教育局根据个人申报、专家评议、组织审核,确定工作室主持人,明确工作室名称。名师办 教师进修学校名师办公室负责名师工作室项目的日常管理组织以主持人名义的工作室学员招募活动,符合条件且学员足额后确定开设工作室。第四轮名师工作室实施内容,主持人的任职条件与工作目的,学员的选拔要求和流程,以及项目经费标准等相关情况详见下表:表1-3 第四轮名师工作室实施内容情况表组建主持人学员经费标准实施内容轮次任职条件工作目标选拔要求选拔流程第四轮1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师德高尚 针对师德高尚、较高知名度等角度,主持人的任职要求评价组通过抽查主持人申请单以及区教育局、专家通过的意见单了解到工作室主持人资格均达标,再者评价组对学校领导开展社会调查来了解,通过工作室形式的培养是否对参加工作室学员教师的教学能力等方面有所帮助,间接衡量主持人的培养水平和知名度,有理论联系实际,扎实稳健的工作作风。1完成教育局对工作室下达的培养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的任务,一个任期内培养学员原则上不少于8名。热爱崇明教育,师德高尚,学科或管理素养好,有钻研精神,严格遵守工作室纪律,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未参加过市、县级名师工作室的各级骨干教师或优秀的青年教师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根据拟定的工作室名称及工作室主持人,学员个人提出申请或学校推荐,经专家评议,征得主持人同意,由组织审定批准。1工作室活动经费由教育局预算后财政每年直接下达到基地学校,按规定专款专用。1制订工作室四年工作规划,工作室学员制订个人发展计划。做到集体培训与个别化针对性培训相结合。计划与总结齐整。2工作室为每个学员设立档案袋,有完整的成长记录,每学期为学员作出书面评语。3工作室定期开展活动,采用讲课、研讨、指导、专题研究、公开课讲评、观摩考察等形式对学员进行指导培训。4指导学员每学期至少作一次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5学员完成规定的学业,颁发统一的结业证书,并折算相应的学分。6工作室以“3+1”年为一个活动周期,即前三年严格按计划培训,最后一年为岗位实践研究指导。7指导每个学员12个课题研究项目或让学员参与主持人的研究课题,并完成相关的研究报告。8每学年作培养成果汇报。四年结束进行全面的成果展示。9建立网上工作室,进行网上教研与成果展示,与基层学校其他教师作一定量的网上互动交流,发挥工作室的辐射引领功能2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改革创新的意识,有鲜明的教育风格或教育教学特色,业绩突出,在市、县区域内有较高的知名度。2指导的学员在师德表率、教育管理、学科教学、课程开发、课题研究、教研组建设等某一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果。2工作室活动经费主要用于津贴支出、日常办公支出、专题研究支出、成果出版、展示、外聘专家的授课指导支出、与培训有关的观摩考察等以及其它与工作室活动开展有关的费用支出。3有较强的教育研究、实践和指导能力,能组织、培养和指导骨干教师开展专业研究,能帮助他们成长为研究型教师。3承担12项对崇明教育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课题研究项目,并取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3工作室基本设备由名师办采购,统一登记借用,统一管理。4主持人必须是上海市特级校长、特级教师。4开发12门有特色的教师教育课程。4教育局对工作室活动经费实行审计制。5工作室对基地学校学科建设作出较大贡献3政策实施情况第四轮名师工作室(2017年)计划组建20个名师工作室,实际认定了包括中小学管理研究、中学英语教学、中学数学教学研究名师工作室等20个名师工作室。同时结合关于组建崇明县教育系统第四轮“名师工作室”的意见(崇教人201650号)要求每个工作室学员数原则上不少于8名,实际上每个工作室学员人数均达标。工作室主持人指导学员每学期开展了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并承担对崇明教育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课题研究项目,同时开发有特色的教师教育课程等。结合关于第四轮名师工作室经费及使用意见规定的开办费、活动经费使用要求,各工作室主持人与驻校校长共商讨论后未工作室添置办公用品、办公设备等。但是2017年区教育局未按照政策要求对名师工作室活动经费进行审计,不符合政策组织管理规定,政策执行有效性不足,影响名师工作室创建效果。第三轮名师工作室(2015年-2016年)计划组建21个名师工作室,实际认定了包括中小学管理研究、中学英语教学、中学数学教学研究名师工作室等21个名师工作室。工作室主持人指导学员每学期开展了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并承担对崇明教育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课题研究项目,同时开发有特色的教师教育课程等。第三轮名师工作室学员在课堂教学、教学设计、课件设计等各类比赛荣誉获奖超过400个奖项,第二轮名师工作室学员荣誉奖项为300个奖项,增长了33.33%;第三轮名师工作室学员承担的各级课题多达200个,第二轮名师工作室学员承担的课题数量为160多个,第三轮名师工作室较第二轮名师工作室增加了20%。关于第三轮名师工作室经费及使用意见明确要求“局审计部门每年对名师工作室活动经费进行审计”。但从评价组向项目负责人了解的实际情况是:2015年未开展审计工作。2016年区教育局对部分学校开展过审计工作,但无审计报告存档 2016年因无审计书面材料存档,评价组根据指标评分标准酌情考虑,名师工作室项目经费由主持人、驻在学校负责人签字后,再由名师办审批并监督使用。通过名师工作室政策的落实,各名师工作室的导师、学员获得了双向专业发展。有三位学员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部分学员被列入瀛洲名师,也有部分学员选拔至相关学校的领导岗位,为领导干部的专业化、学术化注入新力量,学员素养得到提升,为未来教学风格的自我塑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者,部分学员进入学科中心组、成为了兼职教研员,发挥学员的示范作用。各名师工作室教科研活动获得市级、县级等相关奖项,例如乡土课程研究工作室的“生态崇明”地方特色课程体系性构建实践与研究获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同时编写乡土课程与教学丛书共五本,把崇明生态教育和乡土课程经验作深度提炼、向外辐射。同时,每位学员在各自研究的领域进行文献阅读、实践研究,建立各自的理论,完成15万字的“融通生活的课堂”理论建构。音乐教育课题区域内实施音乐教学质量监控的实践与思考获学科国家级论文评选二等奖;中学数学工作室学员课题农村初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融入“方程思想”的实践研究获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体育工作室学员在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展示评比中获三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