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转基因品种行业研究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1-2022转基因品种行业研究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21-2022转基因品种行业研究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21-2022转基因品种行业研究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21-2022转基因品种行业研究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21-2022转基因品种行业研究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转基因品种行业研究报告 摘要我国种业规模有多大?我国种业规模约1200亿,位列全球第二,足够诞生大公司。但是我国头部公司竞争力与国际领先公司仍有差距,从市占率来看,我国种业龙头公司市占率不足5%,全球种业领先公司市占率达20%。我国种业行业为何较为分散?我国种业行业格局分散的主要原因在于品种创新性不强(亲本雷同程度高)、套牌抄袭严重(市场上的套牌玉米种子或超1/4)、非法转基因种子入侵等,行业困境若得到解决,我国种业行业有望更快发展。行业格局如何改善?针对种业创新不足的问题,今年以来我国种业政策密集出台,包括:1)种子法修订,突出实质性派生品种(EDV)制度,鼓励保护原始创新;2)严厉打击非法套牌,维护合法品种权益。我国种业市场格局有望得到改善,而新技术的运用有望大大加速格局改善的进程。转基因技术如何发挥作用?生物育种技术中,转基因技术对产量提升、杀虫剂减少使用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例如转基因玉米产量可提高7%-17%,减少农药用量60%,减少虫害后黄曲霉素污染。粮食安全大基调下,转基因技术在我国玉米和大豆种子中的应 用有望加速。转基因种子商业化销售需要获得安全证书、品种审定,目前大北农生物、杭州瑞丰已经获得安全证书;2021年11月12日,转基因品种审定办法已经出台,转基因商业化取得实质性进展,转基因种子销售有望在1年内达成。如何选择种业标的?转基因技术有望加速行业洗牌,创新能力差、技术储备落后、非法侵权的公司有望退出市场,而重视研发投入、创新能力强,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储备丰富的公司有望获得更强的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重点推荐:【隆平高科】(参股公司转基因技术储备丰富,传统品种和渠道优势突出)、【大北农】(转基因技术领先,大北农生物转基因玉米扩区面积最广)、【登海种业】(玉米种子龙头,有望把握转基因玉米机遇)、【荃银高科】(业务质地好,背靠中化和先正达,有望实现跃进式发展)。风险提示:自然生产灾害;转基因政策推进不及预期;产品推广不及预期;报告测算存在主观假设,仅供参考。 1、中国种业市场有多大? 1.1中国种业规模:千亿市场,全球第二我国种业规模近1200亿,位列全球第二根据2020年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报告,2019年我国种子市场规模接近1200亿元,其中玉米、小麦、杂交水稻种子是前三大品种。根据 ISF数据,2018年全球种子行业市场最大的国家是美国,占比达27%;第二名是中国,占比达21%。图:全球种业规模区域分布图:我国种子市场规模(亿元) 332211500050005000 290285.06美国中国法国巴西加拿大其他27%35%164.67133.71 120.1953.3 5542.4727.97500 15.18 21%5% 6% 6% 资料来源:2020年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报告,资料来源:ISF(2018年数据),前瞻产业研究院, 1.2 种业行业格局:市场格局较为分散,与国外差距较大我国种子行业格局较为分散,前五大占比仅12%根据 Kynetec 统计数据,全球种子行业市场市占率第一名为拜耳,市占率达20%,CR5占比达52%;中国种子行业市场第一名为隆平高科,市占率为4%,CR5占比仅为12%。从品类来看,2019 年,前五位杂交玉米品种种植集中度为 19.30%,前五位杂交水稻品种种植集中度为 12.50%。图:2020年全球种业市场格局图:2020年中国种业市场格局图:我国杂交玉米前五位杂交玉米品种种植集中度(%) 4%3 %20%48% 17%7% 88% 4%4 隆平高科北大荒垦丰种业 江苏大华种业广东鲜美种苗 其他先正达集团拜耳巴斯夫科迪华先正达集团其他Vilmorin资料来源:先正达招股书,资料来源:先正达招股书,资料来源:2020年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报告, 小结:我们认为,中国种子市场规模超千亿,位列全球第二,行业有望诞生大公司。但是当前,我国市占率第一的种子公司市占率仅4%,收入规模仅30亿+,当前行业格局较为分散,亟需改善。 2、为什么我国种子行业市场格局这么分散? 2.1 亲本相似:主要作物品种相似度较高,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种亲本存在较高相似度杂交玉米:根据2020年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报告,2019年,推广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玉米品种有915个,推广总面积42158万亩。单个品种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的有5个,郑单958的推广面积最大,占6.68%。但是,即使是推广面积前十的品种,其父母本也多以郑单958和先玉335的父母本为基础繁育而来。推广面积较小的品种更是如此,其中某些品种甚至亲本均为大品种亲本改良而来:推广面积前十品种:图:2019年推广面积前十玉米品种推广面积排名第二的京科968,其父本京92骨干玉米自交系是以(京24昌7-2) 品种母本父本 Lx9801构建基础选系群体,昌7-2在京92基因组中保留的比例为43.34%。郑单958京科968先玉335登海605裕丰303中科玉505浚单20郑58昌7-2 推广面积排名第四的登海605,父本DH382是以美国杂交种X1132X为基础材料,经连续8代选育而成,而X1132X以PH4CV和PH6WC杂交选育而成(X1132X即先玉京724PH6WCDH351CT1669CT16689058京92PH4CVDH382CT3354CT3354浚92-8 798-1 335)。推广面积排名第七的浚单20,其父本浚92-8来源为昌7-25237。推广面积排名第十的隆平206,其母本L239是由郑58与美国杂交种杂交后经8代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父本L7221是由昌7-2经连续6代自交选择育成。其他品种:伟科702 WK858 吉祥1号,其母本武9086为综合种选育与郑58杂交,再回交郑58,父本为昌7-2。联创808隆平206 CT3566L239 CT3354L7221 蠡玉35,其母本L5895是以郑58为母本,以Mo17为父本杂交后,再以郑58为轮回父本回交3代,此后自交5代选育而成。资料来源:2020年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报告,天风证券研究所浚单22,其父本浚926是昌7-2京7黄经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的二环系。 2.1亲本相似:主要作物品种相似度较高,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种亲本存在较高相似度杂交水稻:根据2020年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报告,2019年杂交水稻种子市值为133.71亿元,比2018年减少6.72亿元,常规水稻种子市值为53.30亿元,比2018年减少0.68亿元。2019年,推广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杂交水稻品种有449个,推广总面积16163万亩。杂交水稻存在父本母本较为相似的情况:图:2019年推广面积前十杂交水稻品种 几年前,杂交水稻大量以“华占”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就引发了关注。“华品种母本父本占”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以引自马来西亚的SC02-S6为基础材料,经过反复测交与系统选育而成的恢复系,品种权号CNA20080059.0。根据国家水稻数据中心,华占是配组组合最多的恢复系;根据2020年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报告,推广面积前十杂交水稻品种中也较多使用华占作为亲本。晶两优534晶两优华占隆两优华占泰优390晶4155S晶4155S隆科638S泰丰A R534华占华占广恢390R534隆两优534C两优华占徽两优898宜香优2115天优华占 两优688隆科638SC815S1892S珍汕97A是较多用于母本使用的材料。对直接引用珍汕97A为母本审定的品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1978年开始出现以珍汕97A为直接母本配组选育的品种。在华智育种管家系谱查询功能中,检索到以珍汕97A作为直接母本的品种数为256个。华占YR0822雅恢2115华占宜香1A天丰ASE21S南恢688资料来源:2020年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报告, 2.2 抄袭模仿:套牌侵权严重,挫伤种企创新积极性套牌种子屡禁不绝不法分子获得套牌侵权种子的方法一般有两种:盗窃亲本不法分子在制种、育种基地或通过其他手段获得优良品种的亲本材料后私繁,制成种子后,改头换面在市场上销售;截胡购种不法分子到制种基地套购正规种子,因为出价比委托企业的回收价高,一些制种农户禁不住诱惑,便隐瞒真实的制种产量,私下将部分种子卖给不法分子。被套品种是市场热销的大品种,套牌玉米种子占比或超1/4。根据先正达集团的数据,2019-2021年初,公司掌握50余起套牌侵权线索,被套牌的都是先正达集团中国旗下三北种业的标杆品种和育187、大德216和远科105。不法分子不用付出研发成本,就轻松获得了品质优良的种子,售价也往往比正规种子低一些,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市场上的套牌玉米种子占比或达到1/4甚至更多。套牌隐蔽取证较难 套牌种子之所以屡禁不绝,跟打击难度较大有关:执法部门对鉴定技术掌握有限,一些地方种子执法部门,既没有DNA指纹图谱技术,也没有基因比对手段,很难及时识别、鉴定套牌种子。一些有资质的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因技术、业务量等因素,不能及时为行政执法部门提供品种真实性鉴定。检测周期长,种植鉴定的鉴定周期至少是一个作物生长周期,并且要在适宜季节进行,不能随时开展,又加大了时间跨度。 2.2 抄袭模仿:套牌侵权严重,挫伤种企创新积极性种企创新积极性被打击,品种创新速度慢图:玉米推广面积排名情况郑单958占据榜首超14年长期恶性竞争让种业企业出现“育种不如仿制,仿制不如套牌”的认识,2021年两会上中国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提到:国内种子企业的全部科技投入不足全球种子巨头一家企业的40%。我国玉米历经6代品种,第6代品种代表郑单958于004年居推广面积第一位之后,仍未出现更具挑战力的品种。2国内外种子产量存在差距,玉米单产仅为美国60%对比中美玉米单产情况,美国玉米单产可达到10.51吨/公顷,中国为6.32吨/公顷,单产仅为美国的60%,差距较明显。 图:美国&中国玉米单产情况对比(吨/公顷)112.000.0086420.00.00.00.00.00美国中国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农财网种业宝典公众号, 2.3 非法入侵:抽检发现非法转基因玉米种子入侵东北东北抽检玉米发现转基因图:抽检发现非法转基因种子所在地及其种植区域早在2015年,有组织在辽宁玉米产区抽检发现未经国家批准的非法转基因玉米,检出的转基因 玉 米 品 种 主 要 为 Mon810( 孟 山 都 ) 、NK603 ( 孟 山 都 ) 、 Bt11 ( 先 正 达 ) 和TC15O7(杜邦先锋&陶氏)。根据2016年被媒体曝出的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非法制种转基因玉米一案的裁判文书,案件涉及的转基因玉米种子来自海南,陕西靖边是制种基地,而制 出的种子大部分最终流向东北。农业农村部发文严防非法生产经营转基因种子资料来源:greenpeace,2021年农业农村部发布2021年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管工作方案,强调在加快推进生物育种研发应用的同时,依法依规加强监管。资料来源:国科农研院, 小结:中国种子市场规模超千亿,但是头部公司和国际领先公司差距仍较远,市场格局较为分散,原因主要在于品种创新性不强、套牌抄袭严重、非法转基因种子入侵等。 3、我国种业行业集中度如何提升? 3.1 种子法修订,原始创新受到鼓励和保护保护原始创新,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EDV)制度2021年8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对种子法修正草案进行了审议,重点是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EDV)制度。实质性派生品种(Essentially Derived Variety) 指:(1)主要从原始品种派生而来,或主要从原始品种派生的品种派生而来,且保留了原始品种的基本性状;(2)明显区别于原始品种;(3)除派生过程产生的差异外,受原始品种的基因型或基因型组合控制的基本性状的表达与原始品种相同。实质性派生品种可以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但对其以商业为目的利用时,应当征得原始品种的植物新品种权所有人的同意。 EDV需要满足的条件: A不能实质派生于其他任何品种;A是B、C、D的原始品种,原始品种只有A一个;A授权并在有效期内;B、C、D具备特异性;A B C D则B、C、D才能成为EDV。原始品种A B直接派生于A C直接派生于BC间接派生于A D直接派生于CD间接派生于A/B EDV可以产生的手段:自然突变、人工诱变、系统选育、多代回交、转基因、基因编辑等容易产生EDV如何判定实质性派生品种(EDV)?判断方法包括遗传相似系数、育种方法和表型特征考察等。借助现代技术,通过量化的方法来确定派生品种与原始品种之间遗传特性的相似程度,相似程度的临界值也被称为“阈值”,国际种业联盟(ISF)发布玉米(91)、油菜(85)、棉花(87.5)等作物的阈值标准。 3.1 种子法修订,原始创新受到鼓励和保护玉米、稻品种审定新标准出台,创新性品种才能通过审定016年之后,我国通过审定品种数量明显增多,但是推广图:2016年以来我国通过审定品种数量明显增多(以玉米为例)2面积大于10万亩的品种中,55%的品种只有1-3年的生命周期。品种生命周期过短,资源浪费严重。2021年10月,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关于 国家级玉米、稻品种审定标准(2021年修订)实施,该标准对玉米要求“申请审定品种与已知品种DNA指纹检测差异位点数4个”。根据农财网,新的稻、玉米品种审定标 准,增加了品种DNA指纹差异位点数、提高了品种产量指标、提高抗病性指标,预计未来审定品种数量总体可减少资料来源:全国农技中心,40-50%,品种水平将明显提升,同质化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3.2 严厉打击套牌,维护合法品种权益MNP技术提升鉴定效率图:传统种子鉴定技术和MNP鉴定技术对比传统鉴定种子身份的方法,主要是田间DUS测试技术(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原需至少2年至3年的时间对作物的幼苗、开花期、成熟期等各个阶段的多个性状做出观察记载,才能判定其是否为新品种,耗时又费力,为打击套牌种子、假冒种子增加难度。传统方法MNP方法鉴定时间:鉴定时间:2-3年短至1天MNP技术解决鉴定难的问题: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植物新品种测试实验室主任彭海及其团队利用MNP(多核苷酸多态性)分子鉴定技术,自主开发了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物 种的生物身份鉴定技术,实现了从知识产权、试剂耗材到仪器设备的全程国产化,为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提供有力技术支撑。该技术实现了鉴定时间大幅缩短:现在从种子到获得种子DNA和准确鉴定结论的时间缩短至最快一天;鉴定结果精准度大幅提升:根据中国农科新闻网报道,相比传统鉴定技术只能检测22-48个位点,MNP分子鉴定技术可一次性检测317-1042个位点,准确率超过99.98。准确率:准确率:检测22-48个位点检测317-1042个位点准确率较低准确率高资料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海南日报, 3.2 严厉打击套牌,维护合法品种权益最高法出司法解释,加强品种保护2021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二),该司法解释自2021年7月7日起施行,直击种业行业的违法乱象,切实保护品种权人利益,主要亮点:扩展了保护范围提升了保护力度降低了维权难度完善了法律制度规范了鉴定程序明确品种权保护对象不受繁育方式限制,将品种权保护范围扩展到许诺销售行为以及为他人侵权提供收购、存储、运输、加 工处理等全产业链提升司法保护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落实惩罚性赔偿,形成对恶性侵权行为的强力威慑,明确对品种权人的全面利益补偿适时转移举证责任,便利品种权人维权,充分运用文书提供命令和举证妨碍制度,让不诚信的被诉侵权人承担不利法律后果明确科研例外,鼓励育种创新;规定权利用尽原则和合法来源抗辩,稳定市场交易秩序;防止滥用“农民特权”实侵权行为明确了鉴定人、鉴定方法的选择以及重新鉴定的条件等资料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官网,发布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案例,涉种子犯罪刑事制裁力度明显加强2016年至2020年,各级人民法院审结涉植物新品种纠纷民事案件共781件,结案量从2016年的66件升到2020年的52件。2021年3月起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设立专门的植物新品种合议庭。2021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2一批人民法院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案例。此次发布的案例中,种业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力度明显加大:在侵害“郑58”玉米杂交品种纠纷案中,对于品种权人高达4952万元的赔偿请求予以全额支持,充分保护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在酒泉某豫公司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中,对未经品种登记进行加工、销售伪劣“豫椒王”辣椒种,给种植农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行为,以生 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123万元。 小结:针对品种创新性不强、套牌抄袭等问题,今年以来我国种业政策给出积极应对,密集出台,包括:1)种子法修订,突出实质性派生品种(EDV)制度,鼓励保护原始创新;2)严厉打击非法套牌,维护合法品种权益。我国种业市场格局有望得到改善,而新的技术的运用会大大加速格局改善的进程。 4、转基因政策何时落地? 4.1 我国为什么要推广转基因技术?转基因和粮食安全有什么关系?图:我国玉米产销量和进口量(万吨)图:我国大豆产销量和进口量(万吨)3500000002020年我国粮食面积达到了17.52亿亩,总11500000003产量达到13390亿斤,全国粮食人均占有量高于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但大豆、玉米等产品总量缺口预计还会扩大。25000211000050000000 50000500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进口量产量总消费量进口量产量总消费量什么品种需要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有什么用?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玉米: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约6亿亩,我国玉米单产和美国相比仍有明显差距,2020年我国玉米单产为421公斤/亩,仅为美国的60%。转基因技术可提升我国玉米产量和生产水平。目前,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的4个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抗虫效果达95%以上,比对照玉米产量可提高7%-17%,减少农药用量60%,有效降低了生产投入成本,减少虫害后黄曲霉素污染;耐除草剂特性显著,减少人力投入成本,降低了除草剂风险。大豆:我国大豆产需缺口大,大豆进口依存度接近84%。大豆单产和国际水平差距较大,2020年我国大豆单产为132公斤/亩,与世界平均单产185公斤/亩相比相差53公斤/亩。大豆生产成本较高,我国大豆生产成本为625.9元/亩,比美国和巴西分别高出31.2%和41.9%。我国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的3个耐除草剂大豆已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可降 低除草成本30元/亩以上,较主栽品种增产10%以上,亩均增效100元,同时可以实现合理轮作。 4.1 我国为什么要推广转基因技术?图解:转基因种子优势产量提升减少杀虫剂使用减少黄曲霉素图:美国转基因玉米推广和杀虫剂用量变化图:被曲美真菌感染的玉米图:美国转基因玉米单产优势明显2000 2004 2010轻度 (干旱及 (干旱)干旱) 飓风)2011 2012(转基因171 182167 15 11091 441826 11157玉米单产(蒲氏耳/英亩)传统165玉米单产(蒲氏耳/英亩)转基因单产优势6.4 19 54资料来源:澎湃新闻,根据科技日报报道,玉米发生霉菌二次污染使得品质严重下降。因减少霉变,每斤转基因抗虫玉米可比常规玉米多卖45分钱,一亩地还能格外多收4050元。资料来源:corn commentary,杀虫剂用量(千克/公顷)转基因玉米渗透率(右轴)图:我国抗虫玉米和常规玉米的实物对比资料来源:science magazine,在美国,随着转基因玉米推广,每公顷杀虫剂使用量显著下降。 资料来源:大北农生物技术公众号, 4.2 我国转基因种子何时商业化?转基因技术被官方多次认可: 2021年,农业农村部发布鼓励农业转基因生物原始创新和规范生物材料转移转让转育的通知,提出鼓励原始创新,支持高水平研究;强化产品迭代,支持高水平育种;发挥市场作用,促进成果转化;加强主体培育,发挥企业主导作用。 2021年,国新办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答记者问提到“我国对转基因的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就是研究上坚持自主创新、推广应用上确保安全、管理上严格监管”、“农业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育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现代生物技术”、“对于农业转基因的产业化应用,我们还是继续本着尊重科学、严格监管、依法依规、确保安全的原则有序推进,让转基因等现代农业生物育种技术能够更好地造福人民”。 2021年,中纪委下属中国纪检监察报刊登转基因技术为保障粮食安全注入新动能一文,提出“转基因技术可提升我国玉米产量和生产水平,也是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手段”、“农业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发展转基因技术,抢占农业生物育种技术及其产业制高点,是增强我国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 4.2 我国转基因种子何时商业化?转基因种子商业化需要什么条件?转基因技术是将人们期望的目标基因(其他物种的基因)导入并整合到生物体(比如种子)的基因组中,商业化落地需要安全证书和品种审定环节。一个转基因品种获得了安全证书,意味着它本身的使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都做过了充分的试验检测,可以按照相应的用途进行种植、生产和食用。获得了安全证书之后,品种还需要获得品种审定,才能进入商业化推广阶段。目前已有大北农生物、杭州瑞丰获得了转基因的实验室研究生产性试验安全证书。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安全证书 2020年1月,大北农生物适合北方春玉米区的“DBN9936”和杭州瑞丰申报的适合北方玉米区的“双抗12-5”获批安全证书 。 2020年7月,大北农生物凭借DBN9858玉米品种再次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提交新品种申请2021年1月,大北农生物的DBN9501(适宜北方春玉米区)和DBN9004(适宜北方春大豆区)获批。大北农DBN9858和DBN9936再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生产应用区域包含黄淮海夏玉米区、南方玉米区、西南玉米区、西北玉米区。品种审定区域试验生产试验 2021年4月,杭州瑞丰的双抗12-5获得黄淮海夏玉米区和西北玉米区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需要依照转基因品种审定办法 4.2 我国转基因种子何时商业化?转基因品种审定办法公布!国内转基因种子商业化加速!2021年11月12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农业农村部关于修改部分种业规章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对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作出修改。文件主要看点在于对转基因品种申请审定做出详细规定,我国转基因种子商业化迈出关键一步!核心内容:1、【资质】:企业须取得转基因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由农业农村部核发,有效期5年),企业应具备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人员2名以上、种子生产地点、经营区域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的区域内等要求。 2、【材料】:转基因品种申请材料除了常规材料之外,还需要转化体相关信息、转化体研发单位许可、转基因安全证书、转基因目标性状与转化体特征特性一致性检测报告等。3、【时间】:文件规定申请审定的适宜种植区域在受体品种适宜种植区域范围内,可简化试验程序,只需开展一年的生产试验(相比常规品种试验3-4年的试验时间大大缩短)。我们认为,转基因品种审定办法的出台是转基因种子商业化的关键步骤,种子企业可以依照规定申请转基因品种审定,转基因商业化取得实质性进展,政策内容充分体现“尊重科学、严格监管、依法依规、确保安全”的原则。针对合适品种的审定的时间大大缩短,转基因种子销售有望在1年内达成。转基因审核较为严格,对生产经营企业及提交的材料均作出详细规定。我们认为重视研发投入、创新能力强、管理规范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储备丰富的公司有望较快获得相关资质、提交审定,在未来转基因种业市场取得先发优势。 小结:大豆、玉米等产品总量缺口预计还会扩大,转基因技术对产量提升、杀虫剂减少使用等方面有积极作用,有望加速在我国玉米和大豆种子中应用以保障粮食安全。转基因种子商业化销售需要获得安全证书、品种审定,目前大北农生物、杭州瑞丰已经获得安全证书,转基因品种审定办法已经出台,转基因商业化取得实质性进展,转基因种子销售有望在1年内达成。 5、哪些公司受益于转基因种子放开? 转基因玉米种子玉米有望达百亿利润规模美国转基因玉米推广过程中玉米种子价格上涨明显。历史来看,美国亩均种子费用趋于上行,1996年美国放开转基因玉米以来,玉米种子费用上涨,近年来已经稳定在110元左右的水平,相比之下我国每亩种子费用约56元。如果我国未来转基因玉米种子商业化顺利落地,我国单位面积玉米种子费用有望向美国靠拢。假设未来稳定状态下我国玉米播种面积维持在6亿亩,每亩种子费用100元,则我国未来玉米种子终端市场空间有600(100*6=600)亿元。假设,出厂价格是终端价格的60%,则我国玉米种子出厂口径市场空间有360亿元。 图:美国玉米亩均种子费用情况(元/亩)图: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亿亩)111402000 7.0.8.6.4.2.0.8.6.4.2 .06666655555 6.75 6.636.45 6.36 6.32806040200 6.195.875.515.252011201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USDA, 转基因种子(玉米)有望达百亿利润规模我们认为,若转基因种子商业化,随着种子价值的抬升以及行业竞争格局的持续优化,我国种子价格提升,同时利润率也将持续提升。参考国外种业公司孟山都,其玉米性状及种子、大豆性状及种子的利润率极高,毛利率在60%左右。根据登海种业历史数据来看,在2016年之前,行业周期和竞争未恶化之前,公司毛利率始终在50%以上,其期间费用率(含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在20%-25%之间,净利率始终在30%以上,最高超过40%。转基因玉米种子净利润率按30%算,我国玉米种子利润空间将达108亿元(360*30%=108)。 图:孟山都玉米和大豆转基因业务毛利率情况图:登海种业历史经营指标776655505050 70%65430%0%0%0%20%1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1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72015 2016毛利率 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营业收入销售费用/营业收入玉米种子和性状毛利率(%)大豆种子和性状毛利率(%)净利率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ind, 我国转基因玉米种子格局测算1)性状授权市场规模:国外种子授权费正常水平在10元/亩,根据大北农2018年年报披露,对转基因性状的授权市场进行预测,也采用了10元/亩的收费标准。我们按10元/亩的性状,则未来6亿亩的面积,玉米转基因性状授权收费市场规模可达到60亿元,假设净利率为60%,则性状授权市场利润规模36亿。2)种子产业化市场规模:转基因玉米总市场规模360亿,利润规模108亿,扣除性状市场规模,则种子产业化的利润规模72亿元。转基因玉米种子 利润性状授权 36亿种子销售 72亿大北农生物、瑞丰、先正达、隆平生物先正达、隆平高科、登海种业、荃银高科资料来源:USDA,wind,大北农公告,测算 我国转基因玉米种子推广速度测算图:美国不同作物转基因种子渗透率情况(%)1、美国转基因种子推广节奏:自1996年商业化以100来,分品种来看推进速度,转基因玉米种子在2000年市占率达到25%,13年达到90%。98765432 100000000002、虫害等会推动转基因种子加速推广。1996年抗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转基因棉花除草剂大豆推出后解决了多年来种植户的痛点并快速的抢占了市场,1997年推广面积较1996年增长130%,1998年较1997年增长160%。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3、我国转基因种子推广速度预计更快。一方面转资料来源:USDA,基因种子在全球已经比较成熟,认知基础要比上世纪90年代强;另一方面,我国当前面临草地贪夜蛾虫害、玉米产量不足等情况;我们认为,我国转基因种子若商业化,其推广速度将要更快。我们预计商业化开始之后的5年内,转基因渗透率可达90%。则在转基因渗透率达到90%时,性状授权利润可达图:国内转基因玉米种子行业利润规模预估推广时间 渗透率 性状授权利润规模(亿) 种子销售利润规模(亿)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 第四年第五年10%30%50%70%90% 3.6 7.210.818.025.232.4 21.636.050.464.832.4亿(36*90%),种子销售利润可达64.8亿(72*90%)。资料来源:测算 上市公司布局转基因情况公司名称转基因技术玉米品种实力两家参股公司掌握转基因技术。杭州瑞丰,双抗12-5转基因材料在2020年1月、2021年4月获得安全证书,目前可应用范围包括北方春玉米去、西北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域。隆平生物,LP007转基因材料有望在2022年获得转基因安全证书。公司的联创808和隆平206位列2020年玉米推广面积前十,联创808位列第7(面积543万亩),隆平206位列第9(面积439万亩)。隆平高科子公司掌握转基因技术。大北农生物,其DBN9858、DBN9936、DBN9501在2020年1月、7月、2021年1月获得安全证书。其中DBN9858、DBN9936可应用范围包括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玉米区、西北玉米区、南方玉米区。获得安全证书数量最多、可应用面积最广。公司传统种子业务规模较小,金色农华玉米品种农华101被农业部列入2012年农业主导品种。大北农 公司的登海605位列2020年玉米推广面积第4,推广面积达1272万亩。2021年,公司多个自交系获得“全国杰出贡献玉米自交系”,占比达14.55%。与大北农生物合作获得。与大北农合作时间早,2014年即开启转基因相关合作。登海种业公司以水稻品种为主,2020年公司玉米销售收入约1亿;2020年公司收购新疆祥丰和荃银天府两家公司,增强玉米种子布局。牵头开展了农业部“转基因抗虫玉米双抗12-5产业化研究项目”,荃银高科先正达与先正达进行合作。国际领先种子公司,在美国获批的转基因性状数量排名第二。先正达生物科技的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Bt11 MIR162 MON公司2020年玉米和大豆种子收入超达103亿元,主要来自于海外市场。公司拥有三北种业等国内种子公司。89034GA21 已经在北京市和吉林省结束中间试验,有望在2022年获得我国转基因安全证书。资料来源:农财网,全国农技中心,大北农公告,登海种业公告,荃银高科公告,先正达招股书, 我国转基因玉米种子格局估算性状授权图:国内转基因玉米种子性状市场市占率预估图:国内转基因玉米种子行业性状授权利润规模预估推广时间 渗透率 性状授权利润规模(亿)推广时间 杭州瑞丰 隆平生物 大北农生物 先正达其他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10%30%50%70%90% 3.6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40%30%15%15%15% 0% 50%45%35%30%30% 10%15%25%30%30% 0%0%5%5%5% 10.818.025.232.410%20%20%20% 资料来源:大北农官网,农财宝典,USDA,澎湃新闻,天风证券研究所测算资料来源:测算假设依据:大北农生物作为目前获得转基图:国内公司转基因玉米种子性状授权利润预估(亿元)因安全证书最多的公司,有望在转基因玉米放开初期,在性状市场获得最高的市场份额,杭州瑞丰作为也具备转基因安全证书的公司,市场份额次之。先正达和隆平生物有望拿到安全证书,并参与性状授权,先正达作为全球转基因技术领先公司,有望在转基因玉米种子推广后期迎头赶上,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推广时间 杭州瑞丰隆平生物大北农生物先正达其他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 第五年1.443.242.703.784.86 0.001.083.605.046.48 1.804.866.307.569.72 0.361.624.507.569.72 0.000.000.901.261.62资料来源:测算。报告测算存在主观假设,仅供参考,具体数值以实际推广情况为准。 我国转基因玉米种子格局估算性状授权图:国内公司转基因玉米种子性状授权利润预估(亿元)图:上市公司持有转基因性状公司股权比例隆平高科 隆平高科 大北农持 先正达持杭州瑞 持隆平生 大北农生推广时间 杭州瑞丰隆平生物大北农生物先正达其他丰物物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1.443.242.703.784.86 0.001.083.605.046.48 1.804.866.307.569.72 0.361.624.507.569.72 0.000.000.901.261.62股权比例 23% 18% 64% 100%资料来源:隆平高科投资者提问,隆平高科公告,大北农公告, 资料来源:测算图:上市公司权益层面获得转基因玉米种子性状授权利润预估(亿元)隆平高科大北农先正达其他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0.340.951.281.802.31 1.143.094.004.806.17 0.361.624.507.569.72 0.000.000.901.261.62 资料来源:测算。报告测算存在主观假设,仅供参考,具体数值以实际推广情况为准。 我国转基因玉米种子格局估算种子销售图:国内转基因玉米种子销售市场市占率预估图:国内转基因玉米种子行业种子销售利润规模预估推广时间 渗透率 种子销售利润规模(亿)推广时间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先正达5%隆平高科15%大北农7%荃银高科3%登海种业11%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10%30%50%70%90% 7.221.636.050.464.810%15%20%20% 18% 7% 4% 11%20% 8% 5% 11%20% 9% 6% 12% 20% 10% 7% 13%资料来源:大北农公告,登海种业公告,荃银高科公告,先正达招股书,测算资料来源:测算假设依据:隆平高科和登海种业作为传统玉米种子龙头,在转基因技术方面均有储备(隆平高科有两个参股子公司,登海种业和大北农展开合作),有望在转基因玉米种子放开后即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大北农拥有转基因技术且有传统玉米种子布局,有望第一时间推出转基因玉米种子。荃银高科在推广初期因不直接掌握转基因技术和玉米种子规模较小,市占率较低,但是随着玉米种子业务壮大且和先正达合作加深,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在转基因玉米种子放开初期,先正达在国内的传统玉米种子品种和渠道积累时间较短,市占率较低,但是随着品种和渠道不断拓展,先正达在转基因技术领域的优势有望越来越突出,市占率 有望获得领先水平。图:上市公司获得转基因玉米种子销售利润预估(亿元)先正达隆平高科大北农荃银高科登海种业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0.362.16 1.083.89 0.501.512.884.546.48 0.220.861.803.024.54 0.792.383.966.058.425.40 7.2010.0812.96 10.0812.96资料来源:测算。报告测算存在主观假设,仅供参考,具体数值以实际推广情况为准。 我国转基因种子玉米利润及市值计算在转基因渗透率达到90%时:图:上市公司获得转基因玉米种子利润和市值(亿元)预估先正达隆平高科大北农荃银高科登海种业性状授权利润对应PE 9.7260 2.3155 6.1760性状授权市值583 127 370 种子销售利润对应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