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资本市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分析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1-2022资本市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分析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1-2022资本市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分析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1-2022资本市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分析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1-2022资本市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分析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21-2022资本市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分析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资本市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目录1234国家政策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资本市场助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数据挖掘新工具和新场景资本市场视角看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发展方向 国家政策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1国家政策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近五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做出多次顶层设计和重要部署。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十三五”规划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 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 政府工作报告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 “十四五”规划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中国制造2025 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资料来源:研究所整理 1国家政策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近五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做出多次顶层设计和重要部署。年份政策发布部门国务院内容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2015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使信息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22015016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政治局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 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 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向各行业全面融合渗透,构建万物互联、融合创新、智能协同、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到2020年,力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薄弱环节实现系统性突破,总产值规模超过12万亿元。2016 “十三五”规划全国人大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22017017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打造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使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走在国际前列,争取实现并跑乃至领跑。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意义,加强领导,做好规划,明确任务,夯实基础,促进其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2018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政治局 资料来源:研究所整理 1国家政策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近五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做出多次顶层设计和重要部署。年份政策发布部门国务院内容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2019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22 222020020020020021深改委国务院国务院政治局全国人大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进一步优化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环境,深化产业国际合作,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加快5G网络建设 推动更多企业“上云上平台”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十四五”规划认识推进量子科技发展重大意义,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化学制剂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21 资料来源:研究所整理 1国家政策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安徽省重点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引领安徽现代产业发展的首位产业。2021.3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引领安徽现代产业发展的首位技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首位产业,迈向“数字工业化”新时代,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提供坚实科技产业支撑。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报告2021.9十大新兴产业推进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双招双引”作为发展十大新兴产业、加快“三地一区”建设的重要抓手,是需要常抓不懈、一抓到底的工作。王清宪强调,要持续完善“双招双引”手法、步法和打法,把十大新兴产业“双招双引”工作持续推向深入。要狠抓“施工图”落地,各地要进 一步明确主导产业,找准延链补链强链的关键环节,提升产业链招引水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021.10“双招双引”实施方案“十四五”期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左右,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重力争达到25%,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力争“十四五”期间,基本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新增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1000家,5G产业发展形成规模集聚。资料来源:研究所整理 资本市场助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2.1 信息技术类企业上市数量逐步提升 2005年至今信息技术企业上市数量不断增加,2020年上市信息技术企业达108家,为近十来年峰值。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数量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信息技术行业上市企业数量(家)占总数比(%)科创板设立北交所设立35%11 140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31% 30%25%20%15%20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8% 10827%创业板设立中国制造2025 24%24%00 22% 90 22%22% 22%82 21%806040200 19% 1 18%717%16% 6260 55IPO暂停13% 43 37 10%287% 23 2321 5%1281 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资料来源:WIND,研究所 2.2 市场给予信息技术类企业较高估值溢价 2016年至今,信息技术行业的总体市盈率水平高于其他行业,平均市盈率达到66倍。信息技术行业指数PE与其他行业对比信息技术能源指数工业可选消费日常消费医疗保健金融指数房地产指数公用事业11090 70503010加1标准差:83平均值:66减1标准差:502016-01 2017-01 2018-01 2019-01 2020-01 2021-01-10 资料来源:WIND,研究所 2.2 市场给予信息技术类企业较高估值溢价 2016年至今,信息技术行业相关公司的上市首发PE均位于各行业前列。信息技术企业上市首发PE年度均值与其他行业对比各行业近三年上市首发PE均值对比材料电信服务能源房地产工业公用事业医疗保健金融4540 42可选消费日常消费信息技术505 050505050 373530252044332211 32 29 27 26 26 24 23 21 1815105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资料来源:WIND,研究所 2.3 科创板和北交所设立,拓宽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融资途径设立时间:2019年6月13日定位: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引领中高端消费,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科创板科创板信息技术企业占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北交所 设立时间:2021年9月3日定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现有的新三板精选层为基础组建北京证券交易所,进一步提升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资料来源:研究所整理 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数据挖掘新工具和新场景 3.1 新一代信息技术概念几经变迁,内涵丰富范围广泛战略新兴-任重道远中央重视-内涵丰富安徽理解-因地制宜 2010年,国务院相关文件和“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概念,明确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国家未来重点扶持对象。 2020年6月,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凸显了党中央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重视。 2021年8月,安徽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列为“十四五”时期安徽省大力发展的十大新兴产业之首。 8个新兴产业: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工业互联网、5G/6G、空天信息、云计算和大数据、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1个未来产业:量子科技。涵盖范围: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 新一代信息技术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内涵不断丰富。 围绕数据价值挖掘定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定义并不是一个固定概念,范围也非常广泛。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我们尝试围绕数据价值挖掘的链条定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我们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数据价值挖掘提供新工具和新场景。资料来源:研究所整理 3.2 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巨大价值有待挖掘数据已成为五大核心生产要素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首次将数据要素单列于要素市场化配置,旨在充分发挥数据这一新型要素对其他要素效率的倍增作用。 “十四五”规划在“加快数字化发展”篇章也专门强调“构建数字规则体系”。数字经济增速与GDP增速对比 22115%0%5%0% GDP增速数字经济增速21%20%2%19%16% 16% 数据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意义重大数据价值挖掘潜力巨大:2020年,我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占比为2:8,数据产业增长空间广阔。1 10%11%8% 7% 数字经济保持高位增长: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增速达9.7%,远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约6.7个百分点,对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发挥重要作用。7%5% % 3%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研究所 3.3 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数据挖掘的新工具和新场景新一代智慧农业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空天信息生命健康孕育信 新所有数据可采集、可感知、可交互高速互联的数据网络无处不在对海量异构数据进行存储计算基于数据分析的自决策、自操作对自身与环境数据进行安全防护息技术场景农业、制造、交通、能源、医疗等传统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路径 = 数据价值挖掘的产业链条新一代数据采集更广泛数据传输更高速存储计算更高效数据分析更智能数据保护更安全蕴含信 新 息 工 光载无线通信 5G/6G物联网MEMS视线识别光纤传感 集成电路 云计算 区块链 量子计算 人工智能 新型工业软件 虚拟现实 知识图谱 虚拟网 病毒防护 安全扫描 量子加密 卫星互联网量子通信技术具资料来源:研究所整理 资本市场视角看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发展方向 4资本市场视角看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发展方向资本市场对科技产业的选择逻辑:“跨越鸿沟”理论,优选对国民经济重要、当前渗透率较低、未来产业规模巨大的领域作为投资和招商的方向。新场景工业互联网空天信息集成电路量子科技行业重要性应用阶段早期跨过鸿沟后市场爆发新工具 落后者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大众后期大众资料来源:研究所整理 4.1 集成电路产业数据感知计算的基础工具集成电路产业是数字经济产业转型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市场规模巨大。2020年国内半导体销售额8911亿元,同比增长17.8%,显示出中国数字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于半导体行业的强大需求和依赖。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国内销售额:集成电路(亿元)增长率(%)5% 25%212,000 0,000 21%20% 20% 20%20% 18%1 16% 16% 8911 11505%0%75628,0006,0004,0002,000 0 12% 6532541143363610 %301525092159 -5%-10%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资料来源:中国半导体协会,研究所 4.1 集成电路产业数据感知计算的基础工具我国每年在集成电路产业的贸易逆差巨大。2019年整体贸易逆差2025亿美元,是出口金额的2倍。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贸易逆差巨大出口金额差额进口金额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国产化率仍低,关键核心领域技术亟待突破。2019年芯片自给率约为17%,核心半导体芯片、以及配套的设备和材料仍然是未来重点发展和突破的方向。2211,500,000,500,000 4,0003515 3,5003104 3050017 3,000,5002588 22296 11801 2,000837 1,5001,000500 0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核心领域亟待突破634 663500产品芯片国产芯片占有率0服务器、个人电脑工业应用CPUMCU 0%-2%2%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自给率仍较低可编程逻辑设备数字信号处理设备FPGA/CPLDDSP 0%-2%0%-2%18%中国半导体需求量(IC insights口径):亿美元国内自给率(%)2500000500000 25%20%15%10%5%21%208018%211AP 17%35016% 16%180 16%15% 15%14% 14%40 1450通信处理器嵌入式MPU嵌入式DSPNPU 22% 1移动终端125010%-2%0%-2%15% 9830770690630核心网络设备存储500DRAM/NAND/NOR 0%-5% 0 0%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4E资料来源:海关总署,IC Insights,中国半导体协会,研究所 4.2 量子科技产业数据挖掘之矛、安全保障之盾经典信息经典比特智能处于0或1两种状态之一量子信息量子比特可以处于|0和|1叠加态量子通信:利用微观粒子的量子叠加态或量子纠缠效应等进行信息或密钥传输,基于量子力学原理保证信息或密钥传输安全性。偏振片直角基0水平-垂直11 45 基 o斜角量子计算0)( 45o,+ 45o位序列光子序列10 11 01 0 0 1 01 00 11 00 11 0机遇传统计算基序列量子测量0 0 1 0检测结果兼容性 兼容性关键时间现在关键- 1 - 0 0 1 - - 1 - 1 0量子计算:量子计算以量子比特为基本单元,具有经典计算无法比拟的巨大信息携带和超强并行处理能力。量子测量:基于微观粒子系统及其量子态的精密测量,在测量精度、灵敏度和稳定性等方面比传统测量技术有明显优势。 资料来源:研究所整理 4.2 量子科技产业数据挖掘之矛、安全保障之盾量子计算产业仍处于发展早期,近期主要探索在特定领域实现量子计算机性能对传统计算机的超越,中远期探索通用型量子计算机。1982-1993远期:理论概念构想期通用量子计算机1994-2006实践成果初探期量子体系实现通用计算,量子图灵机模型,D-J量子算法。量 子计算的核心突破:Shor算法,提升质因数分解效率,挑战RSA加密算法把物理量子比特编码成逻辑 量子比特2研究开发活跃期007-2013中期:量子模拟机历史上第一台商用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利用可控的人造量子系统实现对复杂物理过程的高效量子模拟。2020-以后技术应用跃升期近期:量子霸权2014-2019商业价值孵化期专营量子计算的创业公司开始出现,量子计算机拥有一项超于现有经典计算机的计算能力Google于2019年,在53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上,运行随机量子线路采样任务并与模 拟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进行对比,证实了量子计算机在特定算法上超越经典计算机。量子物理比特数量和质量将进一步提升提升资料来源:研究所整理 4.3 工业互联网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动能工业互联网是IT、OT、CT技术的融合,有望转变企业生产制造模式。通过CT(通信技术)连接企业内外各类数据,依托IT(信息技术)针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并与OT(生产管理技术)结合,最终形成工业经验和机理模型的沉淀,企业多快好省,创造更多价值。 资料来源:研究所整理 4.3 工业互联网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动能2025年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4万亿,发展空间广阔。工业互联网发展空间广阔 2025年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市场规模测算核心产业经济增加值(亿元)yoy%规模以上工小微企业业企业14,0002,000 0,000 45%企业分类合计43% 12358 40%5%1上云企业数量(万个)企业总收入(万亿)企业平均收入(万元)工业互联网投入占比% 37.28105.7828374.461.00% 62.72 100.0031 30% 30%8,0006,0004,0002,0000 25%20%15%10%5% 652022%22%5361 43863372单个企业工业互联网投入(万元)283.74 28.37 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亿元)10578.00 1779.65 12357.650% 2017 2018 2019E 2020E 2025E资料来源: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报告、研究所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研究所 4.4 空天信息产业兼具战略和商业价值建设空天基础设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巨大商业价值。供给侧朝着高精度、高分别率和低延时性发展;需求侧自动驾驶、应急管理和协同组网等新行业、新需求层出不穷。城市管理交通物流自然资源物联信息12345 6保卫我国国土战略安全保障我国海洋权益动态目标全球实时跟踪固定目标实时监测空天大数据服务(ISV)卫星轨道类型轨道高度卫星用途灾害应急救援快速响应LEO(低地球轨道)MEO(总地球轨道)GEO(地球静止轨道)SSO(太阳同步轨道)IGS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300-2000千米2000-35786千米35786千米对地观测、测地、通信等导航天基信息商业化大众服务通信、导航、气象观测等支撑我国社会数字化转型小于6000千米35786千米观测等导航资料来源:研究所整理 4.4 空天信息产业兼具战略和商业价值全球卫星产业市场规模保持稳步增长,卫星互联网正在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空天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列入“十四五”规划,我国卫星产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全球卫星产业市场规模及其增速(亿美元)全球卫星服务和地面设备市场规模占比卫星发射服务全球卫星产业市场规模2%3 2211,000 27742742 27072605卫星制造业7%,500,000,500,000 20832030卫星运营服务46%地面设备制造5% 4500 0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资料来源:赛迪顾问,研究所 核心观点产业重要性:国家政策和资本市场助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做出多次顶层设计,安徽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引领安徽现代产业发展的首位产业。2005年至今信息技术企业上市数量不断增加,2020年上市信息技术企业达108家;2016年至今,信息技术行业的总体市盈率水平高于其他行业,平均市盈率达到66倍;科创板和北交所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上市。如何理解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数据价值挖掘的新工具和新场景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增速达9.7%,远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数字经济产业成为新增长引擎。新一代信息技术范围广泛,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我们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围绕数据价值挖掘的新工具和新场景。资本市场视角看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发展方向:集成电路、量子科技、工业互联网和空天信息 “跨越鸿沟”理论,优选对国民经济重要、当前渗透率较低、未来产业规模巨大的领域作为投资和招商的方向。集成电路产业规模8911亿元,国产化率仅有17%;量子科技产业带来算力突破和高安全性,当前处于发展初期;工业互联网融合IT、CT、OT,实现制造业降本增效,未来市场规模超万亿;空天信息产业兼具战略和商业价值,全球规模超2700亿美元。 风险提示重要声明分析师声明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以勤勉的执业态度、专业审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规的信息,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市场公开信息,本人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参考。本人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任何形式的补偿,分析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特此声明。免责声明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合规渠道,研究所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均不做任何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不承诺投资者一定获利,不与投资者分享投资收益,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者务必注意,其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无关。华安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未经研究所书面授权,本研究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如欲引用或转载本文内容,务必联络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需注明出处为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文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如未经本公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本公司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投资评级说明 以本报告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证券(或行业指数)相对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作为基准,A股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纳斯达克指数或标普500指数为基准。定义如下:行业评级体系增持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 5%以上;中性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与市场基准指数的变动幅度相差-5%至 5%;减持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 5%以上;公司评级体系买入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15%以上;增持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5%至15%;中性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与市场基准指数的变动幅度相差-5%至5%;减持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5%至15%;卖出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15%以上;无评级因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