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评级: 环保 强于大市(维持) 电力设备与 新能源 强于大市(维持) 有色金属 强于大市(维持) 煤炭 强于大市(维持) 化工 强于大市(维持) 电力与公用事业 中 性(维持) 钢铁 中 性(维持)月酝知风之绿色能源 与大宗商品 分散式风电:蓄势待发,潜力巨大 碳监测:先试点后推广,市场空间广阔 平安证券研究所绿色能源与大宗商品研究团队 2021年 9月 22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导读 绿能指数和碳中和主题基金绿能指数: 年初以来累计上涨 37.11%, 跑赢沪深 300指数 43.93 个百分点; 8月 16日 -9月 17日 , 指数上涨 4.89%, 跑赢沪深 300指 数 3.08个百分点; 碳中和主题基金: 近一月普遍上涨 , 长信低碳环保行业量化 、 汇丰晋信低碳先锋基金表现较好 。 月度话题 ( 1) 分散式风电:蓄势待发 , 潜力巨大; ( 2) 碳监测:先试点后推广 , 市场空间广阔 。 行业动态点评 中办、国办:建立绿色股票指数发展碳排放权期货交易; 国家发改委印发 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 ; 煤炭能源转化升级,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受墨西哥湾原油生产恢复进度影响,油价先涨后跌; 自然资源部:重点做好铜铝金镍钴锂等矿产的国情调查工作; 国内粗钢产量连续三个月下降。 公司动态 豫能控股“牵手”华为发力新能源产业; 隆基股份:上调硅片价格; 国投电力:拟投资孟底沟水电站 ; 总投资 200亿元,恒力新材料产业基地开工; 云铝股份:限电影响公告; 宝钢股份:拟增资入股宝武水务。 投资建议 环保: 建议关注清洁能源技术、碳监测等业务的相关公司; 电新: 建议关注硅片耗材(金刚线及热场)、电池新技术等环 节、风电整机以及可有效向下游传导原材料涨价的零部件; 电力: 推荐中国核电、长江电力、国投电力、三峡能源、申能 股份; 煤炭: 推荐中国神华,建议关注盘江股份和华阳股份; 石化: 推荐荣盛石化、恒力石化、万华化学、光威复材等公司; 有色: 建议关注盛新锂能、华友钴业、 中国铝业、 云铝股份; 钢铁: 推荐宝钢股份和中信特钢。 3 绿能指数 资料来源: Wind ,平安证券研究所 指数简介 绿色能源指数走势 指数名称: 绿色能源指数 ( 绿能指数 ) 。 指数基日和基点: 该指数以 2021年 1月 1日为基日 , 以 100点为基 点 。 指数计算: 周涨幅 月涨幅 年初以来 绿能指数 -2.08% 4.89% 37.11% 沪深 300指数 -3.14% 1.82% -6.82% 相对沪深 300指数 1.06% 3.08% 43.93% 绿能指数从沪深 A股中选取 25只业务涉及新能源生产 、 新能源 汽车 、 清洁能源 、 资源回收 、 氢能 、 新材料等上市公司股票作 为指数样本股 , 以反映绿色能源领域代表性股票的整体表现 。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20201231 20210129 20210226 20210326 20210423 20210521 20210618 20210716 20210813 20210910 绿能指数 300指数 4 碳中和主题基金 资料来源: 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基金管理人简称 基金成立日 基金经理 (现任 ) 近 1周回报( %) 近 1月回报( %) 今年以来回报 ( %) 159790.OF 华夏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 ETF 华夏基金 2021-07-30 严筱娴 -2.42 3.86 0.28 012754.OF 鹏华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 ETF联接 A 鹏华基金 2021-07-13 闫冬 -2.31 3.77 3.13 516070.SH 碳中和 50ETF 易方达基金 2021-04-15 张湛 -2.40 4.40 45.36 159885.OF 鹏华中证内地低碳经济 ETF 鹏华基金 2021-04-06 闫冬 -2.42 4.01 51.88 009878.OF 平安低碳经济 A 平安基金 2020-08-10 李化松 -0.86 0.56 -5.06 006122.OF 华安低碳生活 华安基金 2019-03-12 李欣 -1.78 1.07 23.09 004925.OF 长信低碳环保行业量化 长信基金 2017-11-09 左金保 -1.55 10.42 59.11 001616.OF 嘉实环保低碳 嘉实基金 2015-12-30 姚志鹏 -1.69 -0.10 19.54 001985.OF 富国低碳新经济 A 富国基金 2015-12-18 杨栋 -2.70 1.23 17.98 001208.OF 诺安低碳经济 A 诺安基金 2015-05-12 蔡宇滨 -0.52 3.37 18.71 100056.OF 富国低碳环保 富国基金 2011-08-10 曹文俊 -1.60 2.79 13.19 540008.OF 汇丰晋信低碳先锋 汇丰晋信基金 2010-06-08 陆彬 -4.46 6.33 44.83 【 话题一 】 风电:风电发展历史回顾 5 数 据 行 业 公 司 投 资 建 议 我国历年的风电吊装规模( GW) 0.5 1.3 3.3 6.2 13.8 18.9 17.6 13.0 16.1 23.2 30.8 23.4 19.7 21.1 26.8 52.0 0 10 20 30 40 50 6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行业发展初期的爆发 式增长 弃风及风机 质量问题导 致监管趋 严,需求下 弃风改善及 抢装推动需 求提升 弃风问题反 复,红色预 警出台,抢 装透支,需 求下滑 弃风改善及 抢装推动需 求提升 回顾我国风电发展历程,可以整体把国内风电发展分为两个大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 2010年及以前,属于典型的成长期。这一阶段,国内风电风电行业呈现快速发展,背后则是行业发展初期的政策驱动。 2003 年 9月,国家发改委出台 风电特许权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 ,实行风电特许权招标政策。 2005年,国家出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 生能源法 ,促进国内新能源的大力发展。 第二个阶段是 2011-2020年,需求呈现明显的周期波动。从 2011到 2020年,政策主导了我国风电行业的发展,其中有利和不利的政策交 织,导致行业需求呈现明显的周期波动特征,这从历年风电新增并网装机规模可以看出。从新增吊装规模的角度, 2011-2020年新增装机 周期波动的规律可能更为清晰, 2011-2012、 2016-2017均为新增装机的衰退期, 2013-2015、 2018-2020为新增装机的增长期。 资料来源: Wind ,平安证券研究所 【 话题一 】 风电:风电发展历史回顾 6 数 据 行 业 公 司 投 资 建 议 我国近年的弃风率情况 总结国内风电行业过去十年增长与衰退背后的原因,有两点因素至关重要: 第一,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国内的弃风率处于较高水平,并呈现一定的波动,直到 2019年以来,国内弃风率才回落到 5%以内。弃风率 的高企一方面抑制了开发商的风电投资积极性,另一方面促使监管层加强监管以解决弃风问题,主要手段之一是控制新增风电项目供给, 从而对新增装机产生负面影响。 第二,补贴对新增装机形成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补贴退坡推动风电行业抢装。 综上,可以看出,过去若干年,尤其是在十三五期间,风电的新增装机受政策的影响非常明显,或者说,政策主导了国内风电新增装机的变 化趋势,而政策的出发点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弃风问题要解决,二是补贴问题要解决,具体表现是红色预警机制的出台和补贴退坡(包括明 确享受补贴的截至并网时点)。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资料来源: Wind ,平安证券研究所 【 话题一 】 风电:十四五迎风电发展新阶段 7 数 据 行 业 公 司 投 资 建 议 近年的月度弃风率情况 十四五期间,曾经影响风电需求的政策因素明显削弱: 首先,我国已经建立起解决弃风问题的长效机制,落实消纳已经成为风电场核准的前置条件,尽管 2020年新增风电并网规模创历史新高, 2021年上半年国内弃风率约 3.6%,同比下降 0.3个百分点,并未出现弃风率大幅反弹的现象;结合当前旺盛的用电需求,我们判断国内弃 风率不会再大幅攀升。 第二,十四五期间国内风电进入平价时代, 2021年仍有前期核准的分散式风电项目、海上风电项目、部分集中式风电项目具有抢并网以锁 定补贴的需求,后续新上风电项目将基本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补贴退坡将成为历史。 0% 1% 2% 3% 4% 5% 6% 7% 8% 9%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资料来源: Wind ,平安证券研究所 【 话题一 】 风电:十四五迎风电发展新阶段 8 数 据 行 业 公 司 投 资 建 议 “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结构转型成为十四五风电发展的底层驱动因素。 国家能源局每年制定各省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我国将 建立保障性并网、市场化并网等并网多元保障机制, 2021年非水可再生能源保障性并网规模不低于 9000万千瓦。 经济性将成为碳中和以外影响十四五风电发展的核心因素。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十四五风电加快发展是较为确定的,最终的发展程度有 赖于应用场景的拓展情况。从应用场景看,中东南部地区分散式风电的消纳条件较好、发展空间广阔,而分散式风电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经 济性;海上风电也是风电的重要组成,目前仍需要一定的补贴,地方政府明确支持,其规模化发展主要受经济性影响;三北地区是我国风 电基地化开发的重点区域,无论采用电力外送还是本地消纳的模式,上网电价都是核心关切点;当前政策层面优先支持配置一定比例储能 的新能源项目发展,风电 +储能模式的推广情况一定程度取决于风电成本下降速度。综合来看,风电度电成本的下降和经济性的提升将激 活新的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从而驱动风电加快发展。 技术进步是主要降本手段。 降低风电度电成本的主要途径包括降低单位千瓦的初始投资和运维成本,以及提升利用小时数等,大容量、长 叶片、高塔架是被认为是降低度电成本的主要手段。以内蒙古某 50万千瓦项目为例,对比明阳智能 5.0MW和 4.0MW机组,通过对机位点、风 场整体造价、运维成本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兆瓦机组的降本效应。 综上,在碳中和政策较为明朗的情况下,风电行业已经步入供给创造需求的阶段,当技术进步导致性能更强大的新机型出现时,风电新的商 业模式、应用场景、市场需求就有可能涌现。 【 话题一 】 风电:厚积薄发,陆上风机大型化速度加快 9 数 据 行 业 公 司 投 资 建 议 风电机组的功率模型 风机大型化对应的是零部件制造能力的升级。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是利用叶轮接受风能,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 程。整体来看,叶轮吸收的风能与叶轮扫风面积成正比,与风速的立方成正比,因此,在相同的风速条件下,提升叶轮吸收的风能需要增 大叶轮直径,即对叶片的长度提出更高的需求;在风切变较高的区域,通过增加塔筒高度可以提升轮毂处的风速,从而在相同的叶片长度 下可以提升叶轮吸收的风能。叶轮吸收的风能增加之后,通过传动结构的匹配设计,可以提升风电机组的额定功率,从而实现风机的大型 化。 因此,在同样的风资源条件下,风机的大型化往往对应的是更长的叶片以及传动装置(轴承、齿轮箱、发电机等)的功率大型化,也就对 应核心零部件更高的制造难度。 运达股份不同功率机型对应的叶轮直径 功率等级( MW) 叶轮直径(米) 1.5 77-93 2.0-2.2 103-131 2.5 103-147 3.0-3.6 140-164 4.0-4.8 147-164 5.0-5.5 156-164 6.0-6.25 175 资料来源: Wind ,平安证券研究所 【 话题一 】 风电:厚积薄发,陆上风机大型化速度加快 10 数 据 行 业 公 司 投 资 建 议 2010-2018年国内新增装机各类机型容量占比 风机大型化是风电产业长期以来的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 2018年我国新增装机的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为 2.18MW, 2.0- 2.5MW机型是主流机型; 2010-2018年,国内单机容量整体处于 2-2.5MW机组替代 1.5-2MW机组的进程,单机功率逐渐提升;海外也呈现了类 似的单机功率逐渐提升的情况。但是,过去十年,国内风机大型化的速度并不快,参考国内风机龙头金风科技 2020年的风机出货情况, 2S 机组仍然是主力机型。 十四五期间,国内陆上风机单机容量增长曲线将快速陡峭。 一方面,从以金风科技为代表的风机企业在手订单结构可以看出,大兆瓦的产 品订单明显提升,截至 2020年底金风 3MW以上产品订单占比达 54%,较 2020年交付的大兆瓦产品比例明显提升。另一方面,从 2021年招标情 况看,单机容量 4MW及以上机组逐步成为三北及西南地区主力机型;国家电投 2021年度第十二批集中招标采购的风电机组约 2.4GW,其中单 机容量 4MW以上的容量占比达 63%。可以预期,自 2021年起,国内陆上风机的单机容量增长速度将明显加快。 2021年以来云南省新核准风电项目采用的机型情况 79% 76% 64% 54% 48% 35% 19% 7% 4% 12% 15% 27% 36% 45% 56% 68% 71% 73%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3.0MW 2.5-3.0MW 2.0-2.5MW 1.5-2.0MW 1.5MW 核准时 间 项目名称 装机规模 ( MW) 机位 点数 具体机型 单机容量 ( MW) 2021.4 曲靖市文兴风电场项目 480 126 4.5MW机组 42台, 3.6MW机组 46台,3.3MW机组 38台。 3.81 2021.6 会泽县待补风电场一期 188 47 4.0MW机组 47台 4.00 2021.6 曲靖市通泉风电场项目 350 77 4.5MW机组 70台, 5.0MW机组 7台 4.55 2021.6 文山锦屏西风电场一期 350 98 4.0MW机组 38台, 3.3MW机组 60台。 3.57 2021.7 麻栗坡大王岩风电场 180 50 4.0MW机组 30台, 3.0MW机组 20台 3.60 2021.7 富源西风电场二期(冒 天水片区)项目 100 20 5.2MW机组 15台, 4.5MW机组 4台,4.0MW机组 1台。 5.00 合计 1648 418 3.94 资料来源: Wind ,平安证券研究所 【 话题一 】 风电:厚积薄发,陆上风机大型化速度加快 11 数 据 行 业 公 司 投 资 建 议 三家头部风机企业近年在北京风能展发布的陆上新品 风机招标机型快速大型化是多年技术积累的结果,并非技术的突变。 虽然从应用端看,风机的大型化趋势明显加速,但其中主要原因是 2020年抢装的陆上风电项目主要为 2018年及以前核准的项目,风机选型往往采用的老机型, 2018-2020年风机企业推出的新机型并未在 2020年抢装中得到大规模应用。实际上,近三年风机加快迭代,风机企业加快推出新产品,新的陆上风机单机容量逐年提升,在 2020年的 北京国际风能展上,明阳等风机企业已经推出单机容量超过 6MW的新品,但整体看,风机企业推出大兆瓦机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近年风机技术的快速迭代是风电行业去补贴倒逼的结果。 从 2010-2014年,风电标杆上网电价保持稳定, 2015年小幅降低一至三类地区标 杆电价, 2017年以来,风电标杆电价快速下降, 201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 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 2019 882 号) ,明确 2021年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不予补贴;在此背景下,风机企业不得不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单机容量的大型化则是风机企业 应对行业快速去补贴的结果。此外,近年光伏行业迅猛发展,也一定程度倒逼风机加快技术进步步伐。 我国历年风电标杆电价 /指导价变化趋势(元 /kWh) CWP2017 CWP2018 CWP2019 CWP2020 金风科技 GW2.X平台、 GW130/2500、 GW136/4.X GW155-3.3MW GW155-4.5MW、GW136-4.8MW GW165-3.6MW、 GW165-4.0MW、 GW165-5.XMW 远景能源 EN-131/2.5MW、EN-140/3.0MW EN-141/3.6MW EN-4.XMW/156,EN-3.XMW/156, EN-161/3.45MW、EN-161/5.0MW 明阳智能 MYSE3.2-145 MySE4.0-145/156 MySE5.0-166 MySE6.25-173 0.25 0.35 0.45 0.55 0.65 0.75 0.85 0.95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类资源区 类资源区 类资源区 类资源区 近海海上风电 资料来源: Wind ,平安证券研究所 【 话题一 】 风电:风机大型化具有降本和扩容的效果 12 数 据 行 业 公 司 投 资 建 议 国内不同机型投标均价走势(元 /kW) 风机大型化带来的风机降价效应已经体现。 随着招标机型的大型化, 2021年以来,风机招标价格呈现较明显的下降。根据近期中标情况, 三北、西南地区大型风电项目的风机中标价格已低至 2300-2500元 /kW,较 2020年初的价格高点呈现大幅下降。当然, 2019-2020年国内风 电抢装导致的风机供需偏紧推升了风机价格,如果以 2018年三季度作为时间起来,风机价格从 2018Q3的 3200元 /kW左右(当时招标的风机 以 2S、 2.5S机型为主)下滑至目前的 2300-2500元 /kW左右,风机的大型化推动风机单位千瓦价格下探。 大风机对零部件的重量摊薄效应明显。 从具体的零部件参数来对比大容量机组相对小容量机组的优势,以运达股份的 WD107-2500和 WD156- 4500为例,两款机型的额定风速相同,从而具备相对较好的可比性。根据相关参数, WD156-4500相对 WD107-2500的额定功率提升幅度达到 80%,但叶片重量仅增加 65%,轮毂重量增加 68%,机舱重量仅增加 17%,意味着单位千瓦零部件的材料用量下降,这也是大容量机组价格下 降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 WD156-4500相对 WD107-2500的单位千瓦扫风面积增加 18%,因而在相同的风资源条件下发电利用小时更高。 运达股份两款风机的对比 2300 2500 2700 2900 3100 3300 3500 3700 3900 4100 4300 20 17 -06 20 17 -07 20 17 -08 20 17 -09 20 17 -10 20 17 -11 20 17 -12 20 18 -01 20 18 -02 20 18 -03 20 18 -04 20 18 -05 20 18 -06 20 18 -07 20 18 -08 20 18 -09 20 18 -10 20 18 -11 20 18 -12 20 19 -01 20 19 -02 20 19 -03 20 19 -04 20 19 -05 20 19 -06 20 19 -07 20 19 -08 20 19 -09 20 19 -10 20 19 -11 20 19 -12 20 20 -01 20 20 -02 20 20 -03 20 20 -04 20 20 -05 20 20 -06 20 20 -07 20 20 -08 20 20 -09 20 20 -10 20 20 -11 20 20 -12 20 21 -01 20 21 -02 20 21 -03 20 21 -04 20 21 -05 20 21 -06 2MW 2.5S 3S 4S WD107-2500 WD156-4500 备注 额定功率( MW) 2.5 4.5 额定功率增加 80% 切入风速( m/s) 3 2.5 额定风速( m/s) 10.1 10.1 直径 (m) 107 156 单位千瓦扫风面积( /kW) 3.597 4.247 单位千瓦扫风面积增加 18% 单支叶片(吨) 11.3 18.6 叶片重量增加 65% 轮毂(吨) 25 42 轮毂重量增加 68% 机舱总重(吨) 96 112 机舱重量增加 17% 资料来源: Wind ,平安证券研究所 【 话题一 】 风电:风机大型化具有降本和扩容的效果 13 数 据 行 业 公 司 投 资 建 议 近期招标的部分风电塔筒项目情况 大风机同时摊薄塔筒等风机以外的成本。 除了风机自身的成本下降以外,大风机还对其他风电场投资成本具有摊薄的效果。根据近期招标 情况,塔筒高度 90-100米的情况下,三北地区采用 4MW级别单机容量的风电项目塔筒采购价格可下探至 50万元 /MW左右。根据明阳智能测 算,北方大型风电项目采用 5.0MW机组,相对采用 4.0MW机组可节省塔筒、风机基础、箱变、输电线路、基础施工费用、设计费用、场内道 路建设费等,相当于单位千瓦节省约 280元。 大风机助力大型风电项目投资成本下探至 6000元 /kW以下。 按照当前价格水平,三北、西南高风速地区大型风电项目的风机 +塔筒(高度 90-100米)采购成本可以控制在 3000元 /kW以内,整体投资成本可以控制在 6000元 /kW以内,部分项目投资成本接近 5000元 /kW。 大风机还能大幅提升优质风资源的可开发规模。 例如, 4MW机组相对 2MW机组,开发相同规模的风电场,所需的机位点可以减少一半;对于 中东南部风资源相对较差且土地相对较为紧张的区域,单机容量提升一倍,也意味着在相同的风资源标准下,可开发风电场容量大幅提 升。 项目名称 所在区域 容量( MW) 单机容量 塔筒高度( m) 中标价格(万元) 单价(万元 /MW) 中广核木垒老君庙一期 49.5兆瓦风电 新疆 49.5 4.0MW 90-100 2615 51.8 资料来源: Wind ,平安证券研究所 【 话题一 】 风电:风机单机容量仍具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14 数 据 行 业 公 司 投 资 建 议 2021上半年央企开发商风电机组中标情况 技术迭代具有惯性,主要驱动因素切换为风机产业竞争。 风机的技术进步属于渐进式的技术进步,具有较强的惯性,当前快速的技术迭代 步伐不会戛然而止。 2020年以来,风机产业呈现竞争加剧和头部企业份额下降的态势,中车风电、三一重能等新势力快速崛起;从 2021年 的风机招标情况看,中车风电、三一重能等获取大量订单,其强劲发展势头并未因抢装结束而削弱,对传统的风机巨头带来较明显的冲击 和竞争压力。在当前大风机展现出突出降本效应的情况下,开发单机容量更大、成本更低的风机产品将是风机企业应对竞争的重要抓手。 6-7MW机组已形成技术储备,商业化、规模化应用可期。 当前,三北和西南地区大型风电项目以 4-5MW机组为主,根据风机企业的技术储 备,未来升级至 6-7MW机型的可见度较高。 2020年北京国际风能展上,明阳智能率先发布其 6MW陆上机组 MySE6.25-173。 2021年上半年,运 达股份推出陆上大容量机组平台 -鲲鹏平台,该平台首款机型为 WD175-6000/6250,风轮直径 175米,机组功率 6000/6250kW,已取得国内权 威认证机构设计认证。预计后续其他风机企业也将跟进推出 6MW级别的陆上机组,国内 6-7MW陆上大功率机组的商业化、规模化应用可期。 运达股份鲲鹏平台与其他平台叶轮直径对比 远景能源 19.8% 中车风电 14.9% 金风科技 13.3% 运达风电 12.2% 三一重能 12.1% 明阳智能 11.8% 电气风电 6.0% 东方电气 4.4% 其他 5.6% 资料来源: Wind ,平安证券研究所 【 话题一 】 风电:风机单机容量仍具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15 数 据 行 业 公 司 投 资 建 议 国内新增风电装机叶轮直径变化趋势(米) 风机大型化的核心是叶片的大型化, 160米以上叶轮直径即将成为行业主流。 单机容量的提升意味着风机捕捉风能的能力提升,叶片的大 型化是关键,未来风机进一步大型化有赖于大叶片技术的升级。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 2008-2018年,国内风机叶轮直径平均值持续 增长, 2018年全国新增装机平均的叶轮直径约 120米,其中 121米叶轮直径是主流。据统计, 2021年以来招标的风电项目中, 160米及以上 叶轮直径已经成为主流。如上所述,运达新推出的鲲鹏平台,叶轮直径的最小值达 175米(对应的叶片长度 85.6米)。 国产碳纤维快速发展,有望提升风电用碳纤维的性价比,助力叶片进一步大型化。 2020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最大的领域为风电叶片,需 求量达 3.06万吨,较 2019年增长 20%,风电领域碳纤维需求量占比达 29%。 2020年我国碳纤维需求量达 4.88万吨,较 2019年增长 29%,其 中,进口碳纤维供应量 3.04万吨,占需求量的 62%,国产碳纤维供应量 1.84万吨,同比增长 53%,占需求量的 38%,国产占比较 2019年的 32% 增长 6个百分点。随着碳纤维国产化的推进,未来更高性价比的用于风电领域的碳纤维供给有望涌现,叶片的进一步大型化可期。 2020年我国碳纤维需求的各细分领域占比 65 72 78 81 85 89 94 99 105 112 12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风电叶片 40.9% 体育休闲 29.9%碳碳复材 6.1% 建筑补强 4.5% 压力容器 4.1% 航空航天 3.5% 混配模成型 3.5% 电子电气 2.5% 汽车 2.5% 其他 2.5% 资料来源: Wind ,平安证券研究所 【 话题一 】 风电:供给端变革有望刺激国内风电需求 16 数 据 行 业 公 司 投 资 建 议 碳中和背景下,发电央企具有较强的新能源装机规模诉求。 华能集团明确提出在十四五期间新增新能源装机 8000万千瓦以上,国家能源投 资集团计划新增 7000-8000万千瓦,华电集团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新增新能源装机 7500万千瓦,国家电投计划到 2025年电力装机将达到 2.2亿 千瓦且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到 60;估计其他发电央企将积极跟进。 激烈竞争之下,开发商适当放宽新能源项目投资收益率要求。 随着发电企业积极拥抱新能源,新能源资产获取的竞争加剧,项目投资收益 率整体呈现下滑,部分央企将平价项目的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最低要求下调至 7%甚至更低;高收益率的新能源项目属于稀缺资产。 供给端的变革极大拓展了可实现风电平价的区域版图。 风机的技术迭代带来风电度电成本的下降,从而使得原本实现平价较难的地区在平 价条件下具备合理投资收益率,从而具备项目开发价值。例如, 2020年金风科技推出 GP21平台,其 GW165-4.0MW机型能够将平原地区平价 可开发风速进一步下探至 5m/s左右。整体来看,我国中东部地区风资源较差、风电建设成本较高,实现平价相对困难。以贵州为例,当地 燃煤标杆基准电价 0.3515元 /千瓦时,在中东部地区相对偏低;与此同时风资源条件一般, 2019年平均利用小时 1861小时,也处于较低水 平;由于山地较多建设成本较高;随着风机技术的进步,贵州平价风电资源被激活,具备开发价值。 2021年 3月,贵州省能源局发布 关 于下达贵州省 2021年第一批风电项目开展前期工作计划的通知 ,计划装机规模为 577万千瓦;根据贵州能源局估算,当地十四五期间分 散式风电项目平均静态投资成本约 6800元 /kW,发电利用小时 2000以上的项目财务指标可行。 【 话题一 】 风电:供给端变革有望刺激国内风电需求 17 数 据 行 业 公 司 投 资 建 议 国内风机招标情况 风机大型化以及成本下降驱动存量风电项目投资收益率高企。 对于 2020年底前尚未进行风机招标选型的存量风电项目,随着风机价格的大 幅下降以及发电性能的提升,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可能提升至较高水平。根据中广核新能源近期公告,公司拟建设 200MW瓜州北大桥风电项 目,项目投资金额约 10.31亿元,上网电价 0.285元 /kWh;根据我们测算,该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有望超过 20%。在高收益率的驱动 下,企业投资积极性提升,据统计, 2021上半年国内陆上风机招标超过 30GW,与 2020年全年招标规模相当。 风机大型化以及成本下降有望激活多类应用场景,增量风电项目规模可期。 随着风机大型化推动成本下降以及发电性能的提升,三北地区 “风电 +储能”或“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模式有望兴起。中东部地区,随着风机大型化,风电平价的范围快速拓宽,分散式风电呈现星火 燎原之势。这些新的应用场景的涌现有望推升未来风电新增装机规模。 风电产业的规模化推动降本,形成正反馈。 预计十四五期间国内风电年均新增装机有望达到 50GW及以上,风电的规模化发展有望摊薄各环 节的生产成本和费用,规模效应进一步推动行业降本。 28.4 27.2 33.5 65.2 31.1 31.5 0 10 20 30 40 50 60 7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H1 国内风机招标规模( GW) 资料来源: Wind ,平安证券研究所 【 话题一 】 风电:供给端变革推升国内风机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18 数 据 行 业 公 司 投 资 建 议 欧洲(左)和美国(右) 2020年风机份额 国内风机企业参与海外市场竞争的力度较小。 长期以来,海外风机市场由海外的以维斯塔斯、 GE、西门子 -歌美飒为代表的风机巨头把 持,国内风机企业较少参与海外市场的竞争,金风科技十三五期间风机出口规模约 2.9GW,同比增长约 204%,约占公司十三五对外销售总 量的 8%左右。 2020年,全球风电主要的海外市场是美国和欧洲,合计约占海外市场总量的 75%,这两个大的海外市场主要由海外风机企业 主导。 全球化布局成就海外风机巨头。 海外主要的风机企业包括维斯塔斯、 GE、西门子 -歌美飒等,其中丹麦企业维斯塔斯是全球最大的风机企 业, 2020年风机出货达到 17.2GW,根据 Wood Mackenzie的统计, 2020年维斯塔斯在海外陆上风机市场的份额达 33.7%。整体看,维斯塔斯 在全球的布局较为均衡, 2020年风机销往全球 40个国家和地区。 2020年维斯塔斯全球范围内风机出货情况 ( MW) 维斯塔斯 31% 西门子 -歌美飒 20% GE 18% Nordex 16% ENERCON 12% 其他 3% GE 52%维斯塔斯 34% 西门子 -歌美飒 10% 其他 4% 资料来源: Wind ,平安证券研究所 【 话题一 】 风电:供给端变革推升国内风机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19 数 据 行 业 公 司 投 资 建 议 中国、美国、德国历年的新增风电装机单机容量的比较 ( MW) 长期以来国内风机单机功率低于海外主要国家,不利于国内风机企业参与海外竞争。 长期以来,受技术、风资源条件等因素影响,国内风 机单机容量偏小, 2018年,国内平均单机容量 2.18MW,约德国平均单机容量的 67%。因此,由于国内主流风机产品单机容量相对较小,国 内风机企业参与海外市场竞争面临一定劣势。 国内风机企业在风机单机容量方面已经呈现赶超海外之势。 随着近年国内风机技术迭代的加快,国内风机企业面向市场的产品已经全面升 级,从单机容量角度来看, 2MW级别的产品已经基本退出,单机容量 3.6MW以上的产品成为主流产品,单机容量 6MW以上的产品开始涌现并 获得订单。而海外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海外风机市场基本处于由 GE、维斯塔斯、西门子 -歌美飒三家寡头垄断的 格局,近年风机产品迭代速度相对较慢。目前,海外风机巨头在单机容量方面相对国内企业不占优势,而从叶轮直径来看,国内陆上主流 风机产品的叶轮直径即将迈入以 160米及以上为主流的时代,大概率将在未来一两年超过海外。 国内外主要风机企业的陆上机型对比 0.5 1 1.5 2 2.5 3 3.5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美国 中国 德国 小功率机型 中等功率机型 大功率机型 维斯塔斯 V120-2.2 MW、 V110-2.0 MWV100-2.0 MW、 V90-2.0 MW V105/117/112/126/136-3.45MW、V117/136/150-4.2 MW V150-6.0 MWV162-6.2 MW 西门子 -歌 美飒 SG 2.1-114、 SG 2.2-122 SG 2.6-114、 SG 2.9-129 SG 3.4-132、 SG 3.4-145、 SG 4.7- 155、 SG 5.0-132、 SG 5.0-145 SG 5.8-155、 SG 5.8- 170 GE 功率: 2.3-2.8MW叶轮直径: 116-132米 功率: 3.2-3.8MW叶轮直径: 117-137米 功率: 4.8-6.0MW叶轮直径: 158-164米 金风科技 GW 150-3.0MW GW 136-4.2MW、 GW 136-4.8MW、 GW 155-4.5MW、 GW 165- 3.6/4.0MW GW 165-5.2/5.6MW 明阳智能 MySE3.0-112/121/135、MySE3.2-145、 MySE3.6-135 MySE4.0-145/156、 MySE5.0-166 MySE6.25-173 运达股份 WD147-3000/3600、 WD156- 3000/3300/3600、 WD164- 3000/3300/3600 WD164-4000/4200/4500/4800/5000、 WD147-4500/4800、 WD156- 4500/4800/5200/5500 WD175-6000/6250 资料来源: Wind ,平安证券研究所 【 话题一 】 风电:供给端变革推升国内风机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20 数 据 行 业 公 司 投 资 建 议 维斯塔斯风机订单价格走势(欧元 /W) 单机容量赶超的同时,价格优势将会更明显。 国内风机大型化带来较明显的招标价格下降,从维斯塔斯披露风机订单价格来看,海外风电 机组价格近三年稳定在 0.7-0.8欧元 /W(折合人民币 5.3-6.1元 /W)之间,明显高于国内市场价格。因此,从成本端看,国内风机企业的竞 争力也呈现边际提升。 国内风机有望加速出海,驱动海外风电市场加快发展。 整体看,全球风电市场较为集中,中国、美国、欧洲占据全球绝大部分新增装机, 新兴市场的装机占比较小。随着国内风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及扩大风机出口力度,海外风电市场在风机供给方面将呈现显著变化,中国 的优质供给有望带来海外市场风电投资成本的快速下降,进而刺激海外风电装机需求。 202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