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将绿色投资引入绿色地产.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绿色金融:将绿色投资引入绿色地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绿色金融:将绿色投资引入绿色地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绿色金融:将绿色投资引入绿色地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绿色金融:将绿色投资引入绿色地产.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绿色金融:将绿色投资引入绿色地产.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绿色金融 2018年10月 将绿色投资 引入 绿色地产 大中华区租户研究2 绿色金融将绿色投资引入绿色地产 1 摘要 报告介绍 绿色金融 背景 绿色金融 全球维度 绿色金融 中国大陆维度 绿色金融 全球及中国的绿色地产 要点总结 P2 P3 P4 P8 P14 P20 P31 目录摘要 1. 包括中国政府在内, 世界各国政府正在积极鼓励绿色金融的发展。 随着绿色金融产品的日趋丰富, 市场监管的逐步成熟, 我们预计, 更多的资金将会被投入到全球的绿色项目中。 从全球维度上看,通过向绿色项目(包括绿色地产)的 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绿色金融愈发成为传统经济模式向 绿色经济转型的催化剂。 为了保护能源和自然资源,世界各地的民众,政府和企 业正紧密合作,提高社会整体的环保意识,建立与之相 关的机构和协会,颁行相关法律,并着力发展绿色金融。 鉴于建筑环境涉及大量的资源与能源,进而与气候变化 密切相关, 如今, 有越来越多的业主和用户也在实践 “绿 色”理念,将绿色技术融入建筑中,实现能源和资源的 储存和转化。 在中短期内,建筑环境仍将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来源 之一,并仍将是推动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随着越来越 多的民众,政府和企业认识到这点,世界各地的新建建 筑(以及现有建筑)将被要求安装绿色技术系统,以保 护能源和资源。 包括中国政府在内,世界各国政府坚定不移地推动环境 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绿色建筑领域的进步。我们可以预 见,在未来的建筑领域,绿色建筑的占比将逐步增加。 与此同时,从商业地产的角度上看,越来越多的业主和 租户认识到拥有绿色认证商业地产项目的诸多优势,如 经济效益优势,这将推动绿色建筑在写字楼,零售,工 业和酒店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为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及绿色建筑领域的进步, 包括中国政府在内,世界各国政府正在积极鼓励绿色金 融的发展。随着绿色金融产品的日趋丰富,市场监管的 逐步成熟,我们预计,更多的资金将会被投入到全球的 绿色项目中。 最后,回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随着类房地产投资信托 基金 (类 REITs) 和两个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产 品 (CMBS) 的成功推出,我们预计,在未来,将会有更 多中国的绿色地产项目从这类绿色金融产品中获益。 2 绿色金融将绿色投资引入绿色地产 3 报告介绍 2. 背景 中国大陆的绿色金融市场 全球绿色金融市场 绿色地产 讨论绿色金融与日俱增的重要 性,以及在全球范围内及中国 实践绿色金融的驱动力 展现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绿色 金融实践,和绿色金融的发展 前景 探讨至今世界主要经济体采用 的绿色金融体系和实践方法 着眼于绿色建筑的发展、重要 性以及如何利用绿色金融来支 持全球和中国绿色建筑产业的 发展 本报告包括 四个主要章节4 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 背景 3. 作为全球领先的环境机构,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表示,污染、自然资源枯竭和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已经 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全球范围内,当前的经济增 长和发展模式正逐步逼近地球的环境承载极限。 其他国际组织也已经采取了行动,通过支持经济转型和 鼓励可持续发展来应对气候变化。 例如, G20 就将 “强劲、 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纳入其总体战略目标。 许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协定也已签署,其中,近期 最重要的协定,莫过于巴黎协定,其目标包括: “使金融和资本流动支持低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 化的发展道路。” 在中国,投资驱动的发展已经成为常态,加之严重的污 染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中国现在比以往任何时 候都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质量。 以绿色,循环(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和低碳发展为 特征的绿色经济已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分,并在中国的经济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 2011 年中国颁布的“十二五”规划中,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 展被确定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从那时起,中国正式 走上了发展绿色经济的道路。展望未来,根据习近平主 席的中共十九大报告,为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中国将 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绿色技术体系,发展绿色金融,促 进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发展。 使金融和资本流动支持低温室气体排放和 适应气候变化的发展道路。将绿色投资引入绿色地产 5 具体来说,根据中国政府在 2016 年发布的关于构建 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绿色金融代表了那些全面 支持环境改善活动,缓解气候变化和促进资源有效利用 的经济活动的金融服务。因此,绿色金融是中国绿色经 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它通过资助与环境保 护和可持续发展有关的项目来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在另 一方面,它支持技术创新和升级,为金融业创造绿色商 机,以此使绿色产业赢得发展机遇。 绿色金融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它的进一步发展, 将在全球和中国的经济转型上发挥更具建设性的作用。 从全球角度上看, 2016 年在杭州召开的 20 国集团 (G20) 峰会上,七项宏观的金融行业标准得以确立,用以“增 强金融体系调动民间资本进行绿色投资的能力”。遵循 这一绿色发展方向, 20 国集团成员已通过重新配置资本、 改善风险管理和加强环境成本披露来建立本国的绿色金 融体系。并且,几乎所有成员国都已采取措施支持当地 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70% 的成员国已构建了相关战略 政策框架(表 1)。 得益于 G20 倡议,越来越多的国家鼓励绿色金融的发 展,此方面的国际合作也日益增加,在 2016 年和 2017 年,绿色金融领域迅速发展。在此期间,大量的绿色金 融产品涌现,其中,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赢得了投资者 的青睐。以绿色债券为例,在 2016 年,全球绿色债券 市场的规模几乎翻了一番,增长率达到 92。并且,在 2017 年,全球绿色债券的发行量增长 78,总市场规 模达到 1,608 亿美元(图 1)。 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所说,鉴于中国国内绿色金融政 策体系的确立以及在全球绿色金融领域巨大的国际影响 力,中国已成为全球绿色金融领域的领导者。例如,中 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绿色债券发行国。 在 2017 年,中 国绿色债券发行总额同比增长 4.5,达到 2,486 亿元 人民币(371 亿美元)(图 2)。6 绿色金融 G20 成员 1. 提供战略性 政策信号及 框架 2. 推广绿色金 融自愿原则 3. 扩大能力建 设学习网络 4. 支持本币绿 色债券市场 发展 5. 开展国际合 作,推动跨 境绿色债券 投资 6. 推动环境与 金融风险问 题的交流 7. 完善对绿色 金融活动及 其影响的测 度 阿根廷 澳大利亚 巴西 加拿大 中国 法国 德国 印度 印度尼西亚 意大利 日本 墨西哥 俄罗斯 沙特阿拉伯 南非 韩国 土耳其 英国 美国 欧盟 (N/A) 全球 表 1: 20 国集团成员 七项宏观的用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可选措施,以及各成员国的完成情况(2017 年 7 月) 资料来源:气候债券倡议组织,戴德梁行研究部将绿色投资引入绿色地产 7 图 1: 全球绿色债券市场迅速发展(仅考虑贴标绿色债券) (2012-2017 年) 图 2: 全球绿色债券市场及中国的绿色债券发行量(2017 年) 资料来源:气候债券倡议组织,戴德梁行研究部 资料来源: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汇丰银行,英国驻中国大使馆(北京),戴德梁行研究部 十亿美元 十亿美元(发行量) 不符合国际定义 符合国际定义 超国家机构 92亿美元 前10发行国 (30亿美元) 加拿大 34亿美元 西班牙 56亿美元 法国 220亿美元 荷兰 43亿美元 瑞典 53亿美元 德国 96亿美元 印度 42亿美元 中国 总发行量 371亿美元 =229亿美元(符合国际定义) +142亿美元(不符合国际定义) 美国 424亿美元 墨西哥 40亿美元 10-30亿美元 5-10亿美元 5亿美元 美国 中国 法国 德国 超国家机构 西班牙 瑞典 荷兰 印度 墨西哥 加拿大 其他 除了建立国内绿色金融市场,中国 正不断加强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合 作。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例,在 2017 年 5 月,习近平主席提议促 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绿色发 展方面的国际合作 。 “一带一路” 庞大的发展计划和多种多样的绿色 项目预计将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 众多机会,并有望进一步促进资本 流动。例如,中国工商银行率先在 2017 年 10 月在卢森堡证券交易 所发行了 21 亿美元的“一带一路” 绿色气候债券。8 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 全球维度 4. 绿色债券市场在 2016 年和 2017 年实现了大幅增长,并 且这一增长将持续。2018 年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预计达 到 2,500 亿美元,比 2017 年增长 60。 资金来源 绿色金融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公募和私募基金对各类绿色 项目的投资,这些绿色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可再生能源, 低碳交通,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垃圾回收管理,以及鼓 励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那些特别关注并支持绿色项目的 基金被认为是绿色基金。从全球的角度上看,绿色基金 已成为向绿色经济转型的催化剂,因为它们为从研发到 最终商业化的绿色项目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 绿色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 地方和国家政府; 担负起环境责任和社区发展责任的金融机构; 具有环保使命的非营利基金会; 商业部门提供的绿色补助金,以及; 个人投资者。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绿色项目仍然面临着一些融资问 题,例如较高的融资成本,较长的投资周期,较低的回 报和较高的风险。在这方面,实现绿色金融进一步发展 的关键在于降低融资成本并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政府应该在这方面起到带头作用,以确保绿色项目获得 足够的资源配置。 政府,国际组织和企业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 政府举措 如今,许多政府都积极加入到各自经济体向绿色经济的 转型中。除了直接投资,动员民间资本进行绿色投资, 并确保所有的绿色资本都流向合格的绿色项目,政府还 采用了各种机制来规范绿色金融市场并实践绿色倡议。将绿色投资引入绿色地产 9 以荷兰政府为例,它创立了一项名为绿色基金计划的综 合税收激励计划。该计划包括: 绿色项目计划 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绿色项目; 绿色机构计划 对绿色基金或绿色银行提出要求, 以及; 针对个人的税收减免措施。 那些通过认证的绿色银行,其支付的存款利息通常低于 市场水平,这意味着它们可以以较低的贷款利率向绿色 项目注资。此外,每位绿色投资者可享受高达约 55,000 欧元的资本利得免税额度。并且,绿色投资者为其绿色 资本支付的所得税也较低。这些税收激励措施使投资者 能够接受绿色投资带来的较低利息或股息。自该计划启 动以来,据估算,自 2001 年以起,二氧化碳的年均减 排量达到了约 50 万吨随着该计划所支持项目的数 量不断增加,减排量预计也将大幅增加。 国际绿色组织的行动 对于主要的国际绿色组织,它们通过参考一系列具有法 律约束力的国际协定(如巴黎协定),监督着各国 政府实践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进度,也通过举办峰 会,会议,研讨会和研习会等方式,促进国际间合作和 相互学习。 例如,可持续证券交易所(SSE)已成为全球主要证券 交易所的国际学习平台,其目标包括提高企业信息披露 的透明度,督促企业履行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 方面的义务,并鼓励符合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投资。自此 倡议颁布以来,一些合作的证券交易所已自愿公开,并 承诺敦促上市公司履行 ESG 方面的责任, 加强相关披露, 以促进全球资本市场的可持续性和透明化。需要注意的 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都是可持续证券 交易所的合作伙伴。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证券交易在可 持续证券交易所编纂绿色金融指南中做出贡献,并 参与了 2017 年在波恩举行的绿色金融倡议活动。 企业行动 世界各地的企业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来使它们的业 务符合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一趋势的加强 与公众更加重视环境问责制的大背景密切相关。环境问 责制会衡量企业在资源利用,气候变化,土地利用,生 物多样性和污染方面的环境成本。企业良好的环境足迹 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进而促进商品和 / 或服务 销售额的增加。 尼尔森在 2015 年对企业社会责任(CSR)进行的全球 调查显示,对于那些来自于承诺通过其业务为环境和社 区带来积极影响的企业的商品 / 服务,66的受访者愿 意支付更高的费用。由于公众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 这一比例可能会进一步提高。此外,环境问责制已纳入 许多企业的社会责任计划中。如今,那些以认真负责的 态度对待企业社会责任计划的企业,其股价往往更高。 在未来,随着绿色金融发挥更大作用,那些拥有良好的10 绿色金融 企业社会责任计划和绿色商业平台的企业将更方便地获 得绿色金融贷款,为之后的绿色项目注资。 在当今的全球绿色金融体系中,有两种广为使用的融资 工具,它们是: 绿色债券,以及; 绿色信贷。 全球绿色债券市场 概览 绿色债券是其使用所得款项为环境项目提供资金的固 定收益证券。在 2007 年,欧洲投资银行(EIB)和世 界银行发行了首支 AAA 级绿色债券,标志着全球绿色 债券市场的建立。在 2014 年 11 月,瑞典房地产公司 Vasakronan 发行了第一支企业绿色债券。从那时起, 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绿色债券的发行中,并利用这个 全球平台为绿色项目筹募资金。大型企业发行人包括法 国国家铁路公司,Berlin Hyp,苹果,Engie,中国工 商银行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 如背景部分所述,绿色债券市场在 2016 年和 2017 年 实现了大幅增长,并且这一增长将持续。2018 年绿色 债券的发行规模预计达到 2,500 亿美元,比 2017 年增 长 60。 全球绿色债券市场的特征 1. 资产支持证券(ABS),主权和次主权绿色债券增长 势头强劲 资产支持证券在 2017 年取得了大幅增长(图 3)。 房 利 美(Fannie Mae) 依 托 其 Multifamily Green Initiative 计划,大幅增加绿色项目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的发行规模, 进而促进了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的快速发展。 房利美的 Multifamily Green Initiative 计划旨在“提高 能源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金融体系和环境的可持 续性, 并延长获得房利美贷款的住宅的使用寿命” 。 因此, 图 3: 全球绿色债券产品的类型(2012-2017 年) 资料来源:气候债券倡议组织,戴德梁行研究部 资产支持证券 金融机构 非金融机构 开发银行 地区政府 受政府支持的机构 主权债券 贷款 十亿美元将绿色投资引入绿色地产 11 这种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由那些被认 证为绿色建筑,或被证实提高了能 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物业支持。在 贷款期限内,这些物业的所有者还 需要向房利美汇报每年的能源之星标 准 (Energy Star scores),以便房利 美追踪这些物业的节能效应。展望 未来,考虑到市场上将会有更多政 府支持机构发行的绿色资产支持证 券产品(如房利美依托 Multifamily Green Initiative 计划而发行的绿色 资产支持证券 ),依托绿色资产的绿 色债券发行规模将随着时间推移而 增加。 至于主权和次主权机构,以及各国 的开发银行和政府支持的实体,它 们在 2017 年发行了约 1,100 亿美元 的绿色债券,占发行总额的 68。 值得关注的是,法国在 2017 年发行 了创纪录的 97 亿欧元主权绿色债券。 通过主权绿色债券募集的资金通常 在全国范围内分配,主要用于支持 基础设施项目,包括地铁网络的扩 建,公共巴士系统,绿色城市建筑, 以及公共自行车道的建设等。例如, 从 2017 年开始,通过绿色债券募集 资金,香港政府已拨款至少 5 亿美 元用于节电项目和节能设备的采购。 在 2018 年及之后,我们预计将有更 多的主权和次主权绿色债券发行。许 多欧洲和非洲国家, 如比利时, 瑞典, 摩洛哥和肯尼亚,准备在 2018 年发 行此类绿色债券。 2. 可再生能源行业占主导地位,但 低碳建筑和节能行业创纪录地增长 当我们查看通过绿色债券募集的资 金的分配时,在 2017 年,可再生能 源行业得到的资金量最大 ( 图 4)。 图 4: 通过全球绿色债券市场募集的资金的分配(2017 年) 资料来源:气候债券倡议组织,戴德梁行研究部 510亿美元 3 3 % 450亿美元 2 9 % 240亿美元 1 5 % 200亿美元 1 3 % 60亿美元 4 % 50亿美元 3 % 40亿美元 3 % 2 0 1 7 1,555亿美元 330亿美元 3 8 % 190亿美元 2 1 % 130亿美元 1 5 % 120亿美元 1 4 % 50亿美元 5 % 20亿美元 2 % 40亿美元 5 % 2 0 1 6 872亿美元 可再生能源 低碳建筑及节能行业 低碳交通 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水资源管理 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废弃物管理 土地可持续利用及林业 改造 还应该指出的是,分配给低碳建筑 和节能行业的资金比 2016 年增加了 2.4 倍,占 2017 年总资金的 29。 根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的研究,这 一类别主要由支持绿色建筑的贴标 绿色债券资金组成。由于建筑行业 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从长远来看,我们预计,低 碳建筑和建筑节能行业的绿色债券 规模将占全球绿色债券总体市场规 模的 40左右。鉴于公众对绿色建 筑的认知度不断提高,该比例可能 会进一步上升。 全球绿色信贷市场 正在崛起的新兴领域 虽然越来越多支持环保和可持续发 展的绿色债券已经发行,但绿色信 贷体系发展滞后。尽管市场需要一 段时间的发展,但 2017 年则被证明 是一个分水岭,尤其是更多的企业 申请了绿色信贷。例如,由于充分 认识到可持续发展计划对自身长远 发展的重要性,飞利浦与由 16 家银 行组成的财团签署了一项协议,其12 绿色金融 中提到,针对飞利浦的 10 亿欧元循 环贷款,其贷款利率的高低将取决 于飞利浦的年度可持续发展绩效。 两套绿色信贷原则为目前全球的绿色 信贷市场奠定了基础。一是环境责 任经济联盟原则(CERES),其旨在 “保护地球,高效且可持续地利用自 然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浪 费,以及销售安全的产品和服务”。 另一个是赤道原则(EPs),这是 一个被广泛采用的“风险管理框架, 用于决定,评估和管理项目中的环境 与社会风险,并为尽职调查和监管提 供了最低标准,以支持负责任的风险 决策”。 已有 37 个国家的 93 家金 融机构(包括 2 家中资银行)已经采 用了赤道原则。 此外,出于为处于萌芽期的大宗绿 色信贷市场提供参考标准,并促进 金融市场间的规则统一 ,在 2 0 1 8 年 3 月,贷款市场协会(the Loan Market Association) 和 亚 太 贷 款 市 场 协 会(the Asia Pacific Loan Market Association) 联 合 推 出 了 the Green Loan Principles (GLPs)。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 GLPs,符合条 件的贷款必须用于绿色项目的融资 或再融资。这是“绿色贷款的根本 决定因素”。相关项目涵盖了利用 可再生能源,建设符合公认标准或 绿色认证的写字楼。 这些协议的签署方不仅需要为环境 活动提供高层支持,并且需要更好 地评估,规避并监控这些可持续发 展项目的信用和声誉风险。目前, 多样的零售绿色信贷产品在市场上 流通,其中包括: 住房抵押贷款(例如节能住宅抵 押贷款和生态住房贷款); 商业建筑贷款(例如建造绿色公 寓的贷款); 房屋净值贷款(例如贷款安装太 阳能电池板); 汽车贷款(例如绿色汽车贷款) ; 船队贷款 (例如贷款以改进设备, 并提高燃油效率),以及; 绿色信用卡(例如荷兰合作银行 的气候信用卡和 BarclayBreathe 卡)。 在这些产品中,值得特别关注的是 绿色住房抵押贷款,我们预计,在 未来,公众对于这种绿色信贷产品银行 Regional Australia Bank Maleny Credit Union 最低贷款 金 额(澳 元) 500 0 利率折扣 在标准浮动利率的基础上享 受 1.25的折扣 在贷款期限内 ,在优惠 房贷利率的基础上享受 0.15的折扣 标准 房子需要达到国家环境标准 的最低要求,并拥有至少一 项下述装备: 灰水处理系统 太阳能发电系统(PV) 风力涡轮机 微水电系统 双层玻璃窗 并拥有两项下述装置: 太阳能热水器 雨水收集箱 达到 5 星或之上的燃气或 电加热系统 外部遮阳篷 至少拥有三项下述装置: 太阳能 ,燃气或热泵 热水系统 太阳能系统 雨水收集箱 (最小 1000 升) 东 、西墙上的屋檐需 长于 600 毫米 绝缘墙 安装低辐射玻璃 的需求会很高。在发达经济体中, 一些金融机构已经推出了绿色住房 抵押贷款产品。例如,在澳大利亚, 如果绿色住房抵押贷款申请者的住 房能够满足某些环境和能源标准, 申请者可以在贷款利率上得到折扣 (表 2)。这项住房贷款计划还可以 涵盖对二手房或新建房屋进行小规 模的绿色改造。 从整体情况来看,绿色信贷有其独 一无二的优势,例如可以接触到更 广泛的借款人,并提供明确的财务 激励措施,因此,我们预计绿色信 贷市场将在未来几年内快速发展。 表 2: 来自澳大利亚的两个绿色住房抵押贷款示例 资料来源:CHOICE 的 Alison Potter,戴德梁行研究部将绿色投资引入绿色地产 13 德国和美国的绿色信贷体系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较,德国的 绿色信贷体系已相对成熟。德国政府积极参与绿色信贷 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是助力德国绿色信贷体系确立和发展 的主要因素。德国的国有开发银行复兴信贷银行(KfW) 现在通过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向环境项目提供财政补 贴,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政府补贴的效果。具体而言, 德国政府向绿色信贷项目提供贴现贷款。对于效果良好 的环保和节能项目,它们可以连续 10 年享受低于 1的 优惠贷款利率。市场利率与优惠利率之间的利率差异由 中央政府补贴。 通过向市场注入少量绿色资金,德国政府成功地盘活了 大量的公募和私募资本, 并使其投资于环保和节能项目。 在 2014 年,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为环保和可再生能源项 目发放了高达 360 亿欧元的贷款。同时,德国复兴信贷 银行还积极参与到全球绿色信贷市场。到目前为止,该 银行已在中国为绿色项目提供了 60 亿欧元的贷款,其 中包括节能商业建筑项目。 与此同时,赤道原则也被德国银行业广泛接受,这进一 步促进了绿色信贷在德国的普及。在现在的信用审批流 程中,项目将按照赤道原则,以及环境,健康和安全 (EHS)指南进行分类。因此,相关的社会和环境风险 能够得到较好的评估和管理。 通过采取这些举措,德国不仅实践了其可持续发展的承 诺,而且还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获得了新的商机。 作为全球绿色金融的领导者,美国在发展绿色信贷市场 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政策性银行起带头作用的 德国不同,美国则从法律层面上着力,为支持绿色信贷 市场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美国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如涉及污 染治理和废物管理的法律。污染者或相关责任方都将受 到严厉的法律制裁。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拥有信贷业 务的金融机构必须承担环境责任。法律还鼓励金融机构 采用 CERES 原则或赤道原则,并建立内部的多方 机制来管理环境事务。 美国银行是众多拥有绿色信贷业务的美国金融机构的代 表。 它已启动了一项价值 200 亿美元的绿色商业发展项目, 旨在减少能源消耗并开发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该 银行还设立了一个基金,为致力于提供绿色服务或建设节 能写字楼的企业提供贷款。同时,它为环保项目组织了众 筹,从而有效地将普通民众引入到环保项目中。另外,它 还向那些努力减少环境足迹的家庭提供优惠贷款。14 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 中国大陆维度 5. 在 2017 年,中国共发行了 181 支绿色债券,发行总额达到 了 2,486 亿元人民币(合 371 亿美元),这进一步加强了中 国作为全球绿色债券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发展绿色金融的驱动因素 如前所述,绿色投资在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 挥了重要作用。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例,为了淘汰过时 的生产设施,建立低碳工业体系,中国需要大量的绿色 投资以引入智能和绿色生产系统。 根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和国际可持续发展机构的报告, 中国每年需要投资至少 2 万亿到 4 万亿美元来实践其环 保承诺,并完成向绿色经济的转型。预计,民间资本将 占所需投资总额的 85至 90。为实现这一绿色发展 目标,并调动民间资本支持绿色经济,中国的银行业, 保险业和资本市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金融机构现在可 以提供全面的绿色金融产品组合,包括绿色信贷,绿色 债券,绿色信托等。 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 自 2016 年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发布 以来, 中国已经在转变投资模式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并促进国家金融体系向绿色方向转变。 改革已经从以下四方面开展: 确立并完善与绿色金融相关的顶层法律设计; 发布了一系列旨在发展和规范绿色金融的政策,涵盖 以下方面: 强化银行业对绿色信贷的支持力度; 采取激励措施,扩大绿色证券市场,包括绿色债券 市场; 扩大绿色保险的覆盖范围,加强环境责任险方面的 规定等。 建立绿色信用评级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和环境成本信将绿色投资引入绿色地产 15 七部委联合发布 关于构建绿色 金融体系的指导 意见 中国银行间 市场交易商 协会发布 非 金融企业绿 色债务融资 工具业务指 引 国务院批准设 立 5 个绿色金 融试点区域 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 会联合发布绿色债 券评估认证行为指引 (暂行) 资料来源:气候债券倡议组织,戴德梁行研究部 中国人民银行就绿色债券发行发布指导意见 国家发改委就绿色债券发行发布指导意见 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设绿色金融体系 沪深交易所开展绿色债券试点工作 证监会发布中国证监会关于支持绿 色债券发展的指导意见 息披露机制,以及; 改善环境,金融和工业三方面监 管机构与第三方机构之间的合作 和信息共享。 此外,为了探索适合各地区位条件 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中国已在浙 江,江西,广东,贵州和新疆五省 建立了 5 个试点区。在试点方案中, 政府鼓励金融机构为环保产业提供 信贷和专项资金,并建立新的融资 机制,包括排污权交易和用水许可 证。 中国的绿色债券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概览 金风科技于 2015 年 7 月发行的 3 亿 美元绿色债券标志着中国进入全球 绿色债券市场。此债券实现了将近 五倍的超额认购,反映了投资者对 于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浓厚兴趣。 图 5: 时间轴 绿色金融及绿色债券政策(2015-2018 年) 从那时起,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 政府采用了一系列政策杠杆,鼓励 利用绿色债券推动环保项目融资, 这极大地促使机构和投资者积极参 与绿色债券市场(图 5)。 图 6: 中国绿色债券的发行组成(2017 年) 资料来源: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汇丰银行,英国驻中 国大使馆(北京),戴德梁行研究部 在 2017 年,中国共发行了 181 支绿 色债券,发行总额达到了 2,486 亿 元人民币(合 371 亿美元),这进 一步加强了中国作为全球绿色债券 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2015 2016 2017 2018 离岸市场 绿色熊猫债券 深圳交易所 按总量计算 的百分比 * 按发行规模计算 在岸市场 银行间市场 上海交易所16 绿色金融 中国绿色债券的特点 1. 在岸市场主导 在2 0 1 7年 ,中国绿色债券8 2 属于在岸市场,其中银行间市场占 69,上海和深圳两个国内证券交 易所占 13(图 6)。 2017 年在岸银行间市场的主要参与 者是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下的商业银 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交易所市场参 与者由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发行 人组成。 随着中国绿色债券标准与国际惯例 接轨,预计离岸债券发行规模将快 速增长,这主要是因为离岸债券发 行有助于吸引外国投资者,并有助 于从海外筹集资金。 2. 资产支持证券为绿色债券市场带 来新的发展机遇 尽管在 2017 年,大型金融机构发行 的绿色债券占总发行量的比例最高 (47),但这一比例确实从 2016 年的 73下降了许多。大型商业银 行是目前的常规发行人,但与前些 年相比,很多的区域和本地商业银 行也积极参与了 2017 年绿色债券的 发行(图 7)。 更重要的是 ,绿色资产支持证券 (ABS)的份额从 2016 年的 1.7 上升到 2017 年的 5.9,实现了三 倍增长。中国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的 发展有望促进中国绿色建筑行业的 发展,特别是支持那些小型绿色项 目。在中国新兴的绿色债券市场, 机构投资者要求的最低债券发行规 模为 1 亿美元,而对于那些提升建 筑能源使用率的项目,其价值通常 在 100 万美元至 1,000 万美元之间, 这导致此类项目通过债券融资较为 图 7: 中国绿色债券的发行主体(2016 和 2017 年) 图 8: 2017 年中国绿色债券所得款项用途 资料来源: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汇丰银行,英国驻中 国大使馆(北京),戴德梁行研究部 资料来源:气候债券倡议组织,戴德梁行研究部 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聚合工具, 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可以将小规模的 绿色资产捆绑在一起,从而满足投 资者对交易规模的要求,帮助规模 较小的项目完成融资。 3. 高效能 / 低碳建筑拥有巨大的发 展潜力 在中国 2017 年的绿色债券市场,从 所得款项用途角度上看,与能源相 关的绿色债券占 22,是所有类别 中最大的。低碳交通排名第二,占 19(图 8)。 值得注意的是,在 2017 年,用于高 效能 / 低碳建筑的款项仅占绿色债券 所得款项的 12。同时,根据清华 大学在 2014 年进行的研究,建筑活 动和物业运营分别占中国能源消费 总量的约 16和 20。可以预见的 是,发展绿色地产对于控制总能耗 在 50 亿吨“煤当量”以内是至关重 资产支持债券 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企业 政府支持机构 政策银行 清洁能源 高效能/低碳建筑 低碳交通 水资源 垃圾处理 农业,森林 及土地利用 生物多样性 所得款项 用途 将绿色投资引入绿色地产 17 资料来源: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汇丰银行,英国驻中 国大使馆(北京),戴德梁行研究部 要的,这是“十三五”规划确定的 基本目标。预计在未来,中国房地 产行业将会有更多以提高能源使用 效率,降低碳排放为目标的绿色债 券。 中国绿色债券的未来发展趋势 1. 债券通旨在促进更多跨境资本流 入中国绿色债券市场 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的研究,尽管 中国在全球绿色债券市场上处于领 先地位,但在中国绿色债券中,只 有 4被外资持有, 而在日本和美国, 外资持有的绿色债券分别占总量的 10和 43。为鼓励更大规模的跨 境绿色债券交易,并使投资者多元 化,中国将从政策层面努力,使国 内信用评级与国际接轨,并鼓励通 过债券通发行绿色债券。 债券通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进 入中国在岸市场的便利渠道,因为 它消除一些投资障碍,并促使外国 投资者与符合条件的在岸交易商进 行直接交易。目前,在岸二级债券 市场的所有绿色债券都可以通过债 券通进行交易。此外,中国的政策 性银行在 2017 年率先通过债券通发 行一级绿色债券。我们预计,越来 越多的中国绿色债券发行主体将效 仿此做法,因为它们希望中国的绿 色项目能够得到外资支持。 2. 更多的绿色债券指数即将问世 在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的大 背景下,中国绿色债券指数应运而 生。该机制使投资者能够追踪绿色 债券的表现,从而有效地审视调整 投资组合。 在 2016 年和 2017 年, 共有 6 个专门关注绿色项目的债券 指数启动(表 3)。它们是: 表 3: 中国四大绿色债券指数的组成及规模(截止 2017 年 12 月 31 日) 指数 构成绿色债券 指数的债券数 量 规模( 万亿元人民 币) 所得款项用于 绿色项目的百 分比(%) 中债 中国绿色债券 指数 755 2.45 93.65 中债 中国绿色债券 精选指数 623 2.25 94.65 中债 中国气候相关 债券指数 268 1.30 99.99 中债 - 兴业绿色债券 指数 95 0.27 96.11 中债 中国绿色债券指数; 中债 中国绿色债券精选指数; 中债 中国气候相关债券指数; 中债 兴业绿色债券指数; 中财 国证绿色债券系列指数, 以及; 上证所绿色企业债券指数。 我们预计在未来几年中,更多与绿 色债券指数挂钩的结构性产品(甚 至绿色债券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 将要问世,这将进一步鼓励投资并 提高流动性。同时,由于一些绿色 债券指数(如中财 - 国证绿色债券系 列指数)在国内外的证券交易所上 市,它们将促使中国的绿色债券市 场深化对外开放,并将有助于促进 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间更大规模的 跨境资本流动。 中国的绿色信贷 中国绿色信贷市场概述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 银监会)在 2012 年印发了绿色信 贷指引,该指引鼓励金融机构发 放绿色信贷,以此积极有效地防范 环境与社会风险,并促进向绿色经 济转型。 根据该指引,金融机构应当: 加强信贷审批管理; 有效识别、计量、监测、控制信 贷业务活动中的环境和社会风险; 建立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体系; 完善相关的信贷制度和流程管理。 从那时起,金融机构不再授信予在18 绿色金融 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方面表现不达 标的客户。 绿色信贷制度的推出使中国政府能够 通过金融手段落实环境保护。通过设 定一个环境门槛,高能耗和高污染项 目将面临融资问题,这明显将削弱和 限制针对该类项目的投资。绿色信贷 的实施也促使企业承担由环境破坏造 成的经济损失。因此,当今企业在日 常经营中必须认真对待其社会责任。 此外,绿色信贷制度的确立为中国银 行业提供了转型机遇。 目前,中国的绿色贷款主要支持以 下两种绿色项目: 以节能环保为核心的项目和服务, 包括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占比 76.72%),以及; 制造生产节能产品 、新能源产 品和新能源汽车的项目 (占比 23.28%) (图 9)。 并且,根据中国银监会的数据,在 2017 年 6 月底,中国 21 家主要银 行的绿色信贷余额为 8 . 2 2 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