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省级配套奖补资金重点绩效评价报告.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省级配套奖补资金重点绩效评价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省级配套奖补资金重点绩效评价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省级配套奖补资金重点绩效评价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省级配套奖补资金重点绩效评价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省级配套奖补资金重点绩效评价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省级配套奖补资金绩效评价报告评价机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机构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目 录一、基本情况- 2 -(一)政策(项目)背景。- 2 -(二)政策(项目)目标。- 3 -(三)政策主要内容。- 4 -(四)资金概况。- 4 -二、 绩效分析- 6 -(一)绩效影响分析。- 6 -1.前期准备。- 6 -2.资金管理。- 8 -3.事项管理。- 10 -(二)绩效表现分析。- 11 -4.经济性预算(成本)控制。- 11 -5.效率性完成进度及质量。- 12 -6.效果性。- 13 -7.满意度。- 15 -三、评价结论- 16 -四、主要绩效- 18 -五、存在问题- 20 -六、相关建议- 24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省级配套奖补资金绩效评价报告为检验20XX年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省级奖补资金支出的综合效果,考核与评价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单位行政效能和用财水平,某省财政厅组织并委托某三胜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胜公司)对20XX年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省级奖补资金(以下简称省级奖补资金)实施重点绩效评价,经过自评材料审核、现场核查评价、综合分析评价等一系列评价程序,形成本绩效评价报告。一、基本情况(一)政策(项目)背景。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拉动投资作用大、吸纳就业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钢材市场需求回落,钢铁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其中产能过剩问题尤为突出,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亏损面和亏损额不断扩大。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任务的决策部署,20XX年4月某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制订的报告(粤府20XX37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全省“十三五”期间压减粗钢产能350万吨,不符合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的钢铁产能全部依法退出。同年11月某省财政厅联合某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发改委)、某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经信委)印发某省钢铁产业化解过剩产能省级配套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粤财工20XX374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省级配套奖补资金,用于支持“十三五”期间(20XX-2020年)我省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20XX年省财政厅安排6,088万元专项奖补资金用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项目,其中:一是国家规定某省“十三五”期间压减粗钢产能350万吨,某省20XX年完成307万吨,共计奖补3024万元;二是根据某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钢铁行业落后产能和违法违规项目全面清查的通知(粤府办明电20XX223号)规定,清查出383万吨过剩产能,共计奖补3064万元。(二)政策(项目)目标。总体目标为:一是落实我省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目标任务;二是综合运用市场机制和行政手段,因地制宜、分类处置、标本兼治,积极稳妥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三是促进钢铁产业结构优化、提质增效。阶段目标:一是20XX年化解127万吨,20XX年化解70万吨,2018年化解70万吨,2019年化解50万吨,2020年化解33万吨,全省“十三五”期间压减粗钢产能350万吨。二是从20XX年9月25日至10月20日,在全省范围内对钢铁行业落后产能和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开展全面清查。(三)政策主要内容。1.省级奖补资金标准。一是属于国家规定的落后产能。在20XX年9月底前退出并通过验收的,奖补标准为10万元/万吨;在20XX年11月底前退出并通过验收的,奖补标准为8万元/万吨。二是属于主动退出的过剩产能。20XX-2018年按照计划进度退出或提前退出并通过验收的,奖补标准为10万元/万吨。2.职工分流安置要求。政策宣传解释到位,妥善做好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工作,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稳定。3.企业债务处置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利用市场化手段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和银行不良资产,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四)资金概况。20XX年省级奖补资金,预算安排为6,088万元,共涉及26个退出企业,分三批下达到各地市,去产能及资金分配情况,见表1-1(具体情况见附件1)。其中:第一批下达资金1,320万元,第二批下达资金1,704万元,第三批下达资金3,064万元。表1-1 20XX年省级奖补资金下达情况序号资金批复文件资金下达时间区域金额(万元)到位率1关于下达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省级配套奖补资金(第一批)的通知(粤财工20XX311号)20XX年9月29日韶关、清远1,320100%2关于下达20XX年省级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配套奖补资金(第二批)的通知(粤财工20XX443号)20XX年12月28日韶关、河源、惠州1,7043关于下达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省级配套奖补资金(第三批)的通知(粤财工20XX456号)20XX年12月30日韶关、惠州、东莞、江门、茂名、肇庆、清远、揭阳3,064总 计6,08820XX年省级奖补资金地域分配情况如下:韶关市2,114万元,占资金总额的34.72%;清远市1,500万元,占资金总额的24.64%;揭阳市840万元,占资金总额的13.80%,其他地区1,634万元,占资金总额的26.84%,详情见图1-1。图1-1 20XX年度省级奖补资金区域分配情况由于本次仅对20XX年省级奖补资金实施后成果开展评价,故样本选择清远市、韶关市。理由为:一是清远、韶关两市在获省级奖补资金为3,614万元,占资金总额比例达59.36%;二是两个地区涉及的钢铁过剩产能退出企业数量占总退出企业数的50%。通过选取两市现场开展绩效评价,能基本了解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奖补资金下达情况,各地钢铁化解过剩产能项目进展概况,从而获得较客观的评价结论。2、 绩效分析20XX年省级奖补资金绩效评价基准日为20XX年12月31日。依据既定的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见附件3),注重于对资金的拨付效率,支出的时效性、安全性,以及绩效目标执行情况等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需要关注问题,采取措施防止专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离与风险,确保实现绩效目标。(一)绩效影响分析。1.前期准备。该指标主要从论证决策、目标设置、保障措施三个方面考核项目论证决策的充分性,绩效目标设置的的合理性,事项的保障措施完善程度。指标分值20分,得分16分,得分率为80%。(1)论证决策:该项指标分值7分,得分7分,得分率为100%。20XX年省级奖补资金支出方向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任务的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要求化解产能任务的目标一致,决策规范。省发改委能较好发挥省部会商、部门协同和省市联动机制作用,对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项目中的重点任务进行统筹协调论证,向省政府提出20XX年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决策建议。(2)目标设置:该项指标分值7分,得分4分,得分率为57.14%。省发改委能依据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要求,制定业务目标,如:全省20XX年压减粗钢产能127万吨,确保在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350万吨粗钢产能压减任务,目标设置与国务院刚性压减任务衔接,清晰且易考核。但还缺少项目实施后带来的一些效益指标,如:妥善安置人员再就业占比,我省符合条件的钢铁企业脱困发展增长率等指标。各地市相关部门较多考虑完成省发改委下达清理、退出的任务指标,暂缺少考虑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实施后,引导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3)保障措施:该指标分值6分,得分5分,得分率为83.33%。为保证20XX年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开展,省发改委制定了关于印发20XX年某省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检查验收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发改产业函20XX6394号)等办法,还联合省财政厅制定关于印发的通知(粤财工20XX374号)为有效推进项目,提供基本保障措施。各地市相关部门能执行省出台的实施方案、管理办法,但缺少本行政管理区域的工作实施方案,导致个别工作出现一些缺漏(见第五条款表述)。2.资金管理。该指标主要从预算完成、资金到位、资金支付、支出规范性等四方面考核项目省级财政拨付完成情况、资金到位效率,资金实际支出额度与构成的合理性,支出规范性。指标分值17分,得分14分,得分率82.35%。(1)资金到位:该项指标分值4分,得分4分,得分率为100%。经核实,20XX年省级奖补资金已于20XX年2月7日前下拨到各地市财政部门,资金到位率为100%。现场评价抽查的8家企业中,20XX年资金到位的有5家,占现场评价项目的62.5%;20XX年2月7日前资金到位的有3家,占现场评价项目的37.5%。现场核查项目资金下达时间详见表2-1。表2-1 项目资金下达时间及支出情况表序号企业名称奖补金额(万元)资金下达时间支出率占省级奖补资金总金额的比例(%)1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创发五金加工厂2020XX/8/25100%0.33%2连南瑶族自治县鸿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30020XX/8/25100%4.93%3连南瑶族自治县永达金属制品厂30020XX/8/30100%4.93%4韶关市鸿峰特钢有限公司25020XX/1/24企业均已无人滞留当地,未能提供企业获得省级奖补资金,支出明细4.11%5韶关市曲江区新益金属制品有限公司10020XX/11/011.64%6韶关市曲江区晟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10020XX/11/011.64%7仁化县广盛贸易有限公司24020XX/2/073.94%8仁化县闽东金属有限公司8020XX/1/241.31%9合计1,390(2)资金支付:该项指标分值5分,得分4分,得分率为80%。省发改委按省级专项资金管理程序,完成审核、审批,资金及时到达各地市。20XX年省级奖补资金支付形式:先拆除设备,再清理拆除垃圾,经验收合格后支付省级奖补资金。现场勘验的清远市、韶关市均完成资金支付。但由于省发改委对个别企业炉体产能数据确认,出现前后不一致,补贴单价、数量发生变化,导致省级财政资金沉淀,如韶关市鸿峰特钢有限公司第一批公示退出产能为40万吨,补贴单价为10万元/万吨,第二批公示退出产能定为25万吨,补贴单价为8万元/万吨。前述两批资金按400万元下拨,实际向鸿峰公司拨付250万元奖补资金。两批公示数据不一致,补贴单价不一致,导致奖补资金沉淀150万元。(3)支出规范性:该项指标分值8分,得分6分,得分率为75%。省发改委能在实施方案中明确20XX年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省级奖补资金的支出用途,对各地市相关部门、企业给出清晰指导,值得肯定。但实施方案中没有明确省级奖补资金可以用于“偿还债务”的扶持,欠适宜。现场抽查8个企业的相关财务收支凭证和财务管理办法,能按规定设专户专账管理,没有发现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的情况。但由于项目存在:企业主完成拆除清理后,或返乡或另谋职业,各地市相关部门没有留下联系方式的特殊性,故没有接受现场勘验的企业,本次无法判定省级奖补资金支出用途的合规性,如现场勘验时,韶关市10家钢铁产能过剩企业的相关联系人,仅联系到一个股东 10家企业中,有4家是同一个老板。退出后,将这4家企业全部转让给了该股东。现场勘验时,与该股东进行了沟通,并查看了厂房转型情况。,有50%的钢铁产能过剩企业未能联系上。3.事项管理。该指标主要考核项目实施程序规范、严谨性和管理措施完善两个方面内容。指标分值13分,得分9分,得分率69.23%。(1)实施程序:该项指标分值8分,得分5分,得分率为62.5%。省发改委能通过实施方案规定工作程序,包括:20XX年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省级奖补资金预算编制、申报、审核、审批、验收合格,资金下达。但工作程序中缺少如:专家现场查验或验收结论(意见),应通过书面形式下达给各地市,审查数据变更处理等规定。各地市相关部门执行实施方案规定工作程序,缺少本行政管理区域对20XX年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省级奖补资金可操作的工作程序。(2)管理情况:该项指标分值5分,得分4分,得分率为80%。省发改委能执行实施方案规定工作程序,但实施过程中存在:专家现场查验或验收结论(意见)没有通过书面形式下达给清远、韶关市相关部门,个别企业去产能查验结论两次公示不一致的原因,也没有及时向地市告知。见第五条款表述。各地市相关部门严格执行实施方案规定工作程序,能积极做好当地20XX年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企业主的思想工作,确保省下达任务完成。但存在:对当地钢铁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转行人员数据欠清晰,上报安置分流、再就业人员计划与实际差距过大,导致中央财政资金大量沉淀。见第五条款表述。(二)绩效表现分析。4.经济性预算(成本)控制。该项指标分值5分,得分4分,得分率为80%。20XX年省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推进,不仅实现了20XX年化解127万吨的目标,还超额完成180万吨目标,受到国务院专项行动监督组的好评 信息来源:某省人民政府网站,某要闻之国家督察组来粤检查钢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督察组认为,某高度重视钢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决策部署,及时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推进钢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存在由于产能数量变化而引起的资金沉淀,还存在项目资金超出预算的情况,如连南县财政提前借出资金支持去产能工作,奖补资金下达后存在差额无法收回,上述两种情况存在成本控制方面还有待提升。5.效率性完成进度及质量。该项指标分值10分,得分9分,得分率为90%。在工作进度方面:20XX年省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各地市相关企业,能按省、市规定的进度计划,完成设备拆除、场地平整、转产、人员分流安置再就业、债务处理等压减产能工作,并通过验收。省级奖补资金均及时发放到相关企业主和分流人员、再就业人员账户。在工作质量方面:能按时超额完成国家专项工作,并按规定建立一企一档。但存在:专家验收确认的去产能数据,公示时发生前后不一致变化,书面意见没有下发地市等问题。如根据20XX年8月3日粤发改产业20XX499号文,韶关市鸿峰特钢有限公司第一批公示,第二批公示退出产能数据差距为15万吨,韶关市发改局反映并没有收到产能变更的书面通知。6.效果性。包括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指标分值30分,得分19分,得分率63.33%。(1) 生态效益:该项指标分值8分,得分6分,得分率为75%。20XX年省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专项实施,对我省节能降耗,生态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如清远市连南县完成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退出工作,监测站录得20XX年空气质量等级为优的占全年总数的58.73% 连南县空气质量监测站是2015年9月开始启动工作,20XX年9月-12月空气质量等级为优,占总数的61.98%,同比增长8.92%。,此数据对清远市连南县大力推动当地旅游经济,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但也存在:个别企业至今未处理完废弃垃圾,对当地环境景观造成一定影响,如现场勘查时,连南创发五金加工厂因钢铁过剩产能退出,但场地还残留拆除后的废铁等垃圾。图2-1 20XX年度清远市连南县空气质量情况(2)社会经济效益:该项指标分值14分,得分9分 本次绩效评价,分别向省发改委、韶关市发改委收集项目实施后给社会经济带来效益的数据,都没有提供。故仅能获取连南县数据,反映项目实施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得分率为64.29%。一是实现土地、厂房再利用的效益。其中:清远市连南县有3家退出企业,其中2家退出后转租给其他企业,现场核实厂房再利用率达到66.66%,韶关市10家退出企业,其中有4家厂房转让后进行其他产业生产,有1家准备征收建机场,其余5家厂房处于空置状态,厂房再利用率达到50%。二是实现分流人员再就业率的效益。其中:清远市连南县根据关于在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过程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发20XX32号)的要求,成立安置工作小组,从三个阶段进行职工安置工作。20XX年7月11日至7月31日,采取多种形式召开员工大会等,广泛宣传化解过剩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问题的重要意义,普及劳动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增强职工对此次“退出产能”支持国策的意识;20XX年8月1日至8月31日,各相关部门集中力量对3家钢铁行业进行检查,确保职工信息真实性、准确性;20XX年8月24日,正式启动职工安置分流程序,三家企业共335名职工,全部解除劳动关系,根据县人社局数据显示,其中98人自主择业,196人返乡务农,41人暂时联系不上。三是实现支持企业偿还债务,保持社会稳定的效益。其中:清远市连南县三家企业停产时,债务总额3,543.63万元,已处置3,039.63万元,企业清还债务率达85.7%。(3)可持续发展:该项指标分值8分,得分4分,得分率为50%。20XX年省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专项实施,是某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任务的决策部署,实现我省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政策导向明确清晰。但存在:实施方案中未对“专家评审或验收意见”需公示做出规定,个别企业虽已实施退出清理,但一直存在对其生产用的“中频炉”确认错误的怨气。另外,现场了解大多数被强制退出企业人员由于文化低、年龄大等因素,再就业的选择范围较小,这些都对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7.满意度。该项指标分值5分,得分3分,得分率为60%。为真实反映省级奖补资金的支出绩效和群众满意度情况,本次对被抽查单位、企业人员共计200个样本采用了线上或线下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共计103份 由于该项目为去产能项目,大部分企业退出后,已离开当地,参与问卷调查的样本范围很小。,回收率51.5%。主要反馈如下:序号问卷内容回应占比情况1钢铁企业停产减产的原因是国家政策主导淘汰落后产能63.64%2钢铁企业停产减产的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36.36%3对落后钢铁企业退出工作进行奖补是有必要的81.82%4近一年,所在地区的环境(空气、水、固体废物)有很大改善66.67%5对政府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的相关政策表示满意81.82%上述结果显示,群众对20XX年省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专项政策实施,总体是满意的。此次满意度调查仅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对政府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的相关政策表示满意”考核,满意度达81.82%。具体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见附件2(评价说明)。三、评价结论根据既定的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详见附件3)和项目单位自评、现场核查评价结果,综合结论为:从评价结果看,省发改委高度重视某省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实施方案(粤府20XX37号),某省钢铁产业化解过剩产能省级配套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粤财工20XX374号)相关政策制定,加强政策宣传,组织专家验收、面向社会公示、及时拨付财政奖补资金。各地市、各企业对政策导向的认可与拥护度普遍较高,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见第四条款表述。从评价得分看,政策(项目)实施综合评价得分为74分,评价等级为中。其中一级指标绩效影响和绩效表现具体得分如下:图3-1 绩效影响与绩效表现一级指标得分图其中二级指标包括前期准备、资金管理、事项管理、效益、效果、效率、满意度等七个方面,具体的得分如下:图3-2 二级指标得分情况四、主要绩效20XX年省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专项政策实施,对我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促进钢铁行业结构优化、脱困升级、提质增效,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阶段性绩效如下:(一)落实责任制,上下联动,超额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XX6号)精神,20XX年5月,省政府与国家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签订了目标责任书。20XX年8月,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4部门组织韶关、河源、惠州、清远市等相关政府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全面布置落实某“十三五”期间关停350万吨钢铁产能任务。截至20XX年12月,某省关闭退出钢铁企业14家,压减钢铁产能307万吨,不仅完成20XX年度计划127万吨的指标,还超额完成压减任务180万吨,超额完成141.73%。目前,企业已按照彻底拆除中(工)频炉主体设备,彻底拆除变压器,彻底切割掉除尘罩,彻底拆除操作平台及轨道的“四个彻底”要求,停水停电,并书面承诺不再恢复生产。详见表4-1。表4-1 某省20XX年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情况表序号企业名称产能(万吨)备注1韶关市鸿峰特钢有限公司25法院封存2韶关市曲江区新益金属制品有限公司10拆除、报废3韶关市曲江区晟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10拆除、报废4韶关市曲江宏大科技有限公司10拆除、报废5韶关市曲江宏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30拆除、报废6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创发五金加工厂2拆除、报废7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鸿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30拆除、报废8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永达金属制品厂30拆除、报废9韶关市仁化县广盛贸易有限公司30法院封存10韶关市仁化县闽东金属有限公司10拆除、报废11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尚东金属有限公司18拆除、报废12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三宝拉丝有限公司40拆除、报废13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鑫鹏特钢有限公司20拆除、报废14河源市东源县源顺钢铁有限公司42拆除、报废合计307(二)做好政策宣传,合规、合法妥善安置职工。安置职工,是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省级有关部门和各地市政府积极宣传政策,千方百计为企业创造条件,制定职工培训计划、编制职工分流安置方案、风险防范预案,对就业困难人员通过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帮扶,积极开展安置职工就业的工作,确保分流职工再就业、有收入。如20XX年清远市连南县职工安置工作具体分工:序号相关部门具体工作1劳动监察股严肃处理欠薪问题,对存在欠薪问题的钢铁企业,劳动监察股严格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有关规定,责令其改正。对因职工安置可能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做好相关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2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妥善处理劳动关系,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吸纳原企业职工的,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应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偿还拖欠员工在岗期间的工资,补缴欠缴社会保险费。3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对化解过剩产能涉及的企业,摸清分流职工底数,了解就业需求,制定再就业帮扶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提供“一对一”就业援助,开展跨地区就业信息对接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4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对企业为促进职工转岗安置开展的职业培训,可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失业人员和长期停产职工,开展转岗培训或技能提升培训,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经了解,20XX年期间,涉及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地市,没有发生社会不稳定的群体上访事件,所涉及的企业职工在当地人社部门依法获得了应有的经济补偿。本次现场评价获得连南县、中央资金以及省级财政资金 中央下拨2,741万元专门作为钢铁退出企业职工安置费,根据管理办法省级财政资金也可用于职工安置。用于职工安置数据,职工安置情况见表4-2。表4-2 20XX年清远市连南县钢铁化解过剩产能项目职工安置情况 被强制退出的企业人员由于文化低、年龄大等因素,再就业出路很窄,大多数选择了返乡务农和自主择业。企业总数解除劳动关系(人数)自主择业(人数)占比返乡务农(人数)占比暂无联系的(人数)占比3家3359829.25%19658.51%4112.24%五、存在问题由于我省从事“地条钢” “地条钢指:以废钢铁为原料、经过感应炉等熔化、在熔化过程不能采取有效的排渣、除杂工艺措施,直接影响钢基体的质量,并降低钢材的使用性能,同时还不能有效地进行成分和质量控制生产的钢及以其为原料轧制的钢材。耗能大,污染重。企业小、多,生产过程中设备使用、制造工艺存在一些交叉生产的可能,政策执行过程中,面临的大多是中小生产企业主和小作坊主,情况复杂,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设备拆除后,企业投诉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查阅关于支持打击“地条钢”、界定工频和中频感应炉使用范围的意见(钢协20XX23号)文件,第二条款明确规定:铸造行业作为熔炼设备生产各类铸件产品,不在关停拆除之列。20XX年7月4日,在清远市连南县创发五金加工厂(以下简称创发)了解到,企业自2014年获得营业执照,从事煤气炉灶头铸造生产,至今有3年。近年,该企业一直使用2万吨的中频炉生产,本次现场创发提供了当地政府环保部门2015年8月21日出具的环境监测验收报告,编号为2014191877U。清远市冶金行业协会20XX年7月5日出具关于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创发五金加工厂不属于炼钢炼铁企业的说明的证明材料。经核实,该企业2万吨的中频炉已于20XX年8月拆除,获得各级政府财政补贴50万元。目前存在:一是各级政府对拆除确认,存在表述差异。清远市发改委表述:连南县政府确定拆除名单,报到市发改委,市发改委再报到省里,省里组织专家到现场来进行勘验;而连南县科技局表述:是省发改委组织专家到现场进行核实,审核并确认后在网上进行公示连南县科技局反映:一直未见专家(组)的书面正式审查意见,未见到省里的红头文件,按公示开展的拆除。,县根据公示进行拆除工作;省发改表述:拆除是企业自愿申报,省里组织的专家仅去现场验收拆除工作,没有实施企业拆除前的确认工作。二是对相关佐证资料可用性,存在认同差异。20XX年3月,连南县相关部门将创发相关佐证资料(如清远市冶金行业协会证明该企业不属于炼钢炼铁企业的文字依据)上报到市里,清远市发改委不认可,口头驳回了申请 20XX年7月6日,清远市发改局口头回复三胜公司评价组成员:清远市钢铁协会出具假证明。20XX年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项目是一项自上而下的政治任务,工作量大,覆盖面广,加之国家督查组多次亲临企业实施检查,省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一直处于高度紧张工作中,出现个别问题有规律性。但在创发出现的问题,是关系民生生计和政策执行正确与否的大事,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面对和尽快解决。(二)个别奖补数据变化,未能及时通报。一是奖补资金下达前,未能及时碰对数据。20XX年8-9月,根据政策要求,省发改委确定韶关市有6家产能过剩企业,按8万元/万吨的奖补标准,实际去产能108万吨,应获得奖补864万元。但查阅关于下达20XX年省级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配套奖补资金(第二批)的通知(粤财工20XX443号),实际下拨省级奖补资金1094万元,多下达230万元指标。多下指标的原因,省发改委一直没有向韶关市陈述,截至20XX年7月6日,230万元依然沉淀在韶关市财政局账户,没有办理年度结转手续。二是核定数量发生变化,未能及时告知原因。现场了解,20XX年8月3日,乳源县鸿峰特钢有限公司第一批经认定 认定:以关于某省20XX年度钢铁化解过剩产能目标分解及时间进度安排的公告粤发改产业20XX499号文为准。为40万吨产能,乳源县、韶关市主管部门按10万元/万吨的奖补标准申报预算,同时获得400万元的奖补指标,企业也同时获得信息。但到20XX年12月20日公示 以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省级配套奖补资金(第二批)安排计划等事宜的复函为准。,乳源县鸿峰特钢有限公司数据仅认定25万吨,核减原因没有下达正式通知。目前,乳源财政局仍余留150万元,不敢随意发给企业,企业没有按到足额的奖补,怨气较大,给部门基层管理工作带来较大障碍。另外,在韶关市仁化县广盛贸易有限公司还出现已确认去产能20万吨 以关于某省20XX年度钢铁化解过剩产能目标分解及时间进度安排的公告(第二批)粤发改产业函20XX3973号文为准。,20XX年10月产能重新核定为30万吨 以关于某省20XX年度钢铁化解过剩产能目标分解及时间进度安排的公告(第三批)粤发改产业函20XX5063号文为准。的情况,也没有任何合理的理由和通知。三是中央、省级奖补资金沉淀在韶关市、县两级财政账户。具体如下:表5-1 韶关市钢铁化解过剩产能中央、省级奖补资金情况序号年份中央、省级资金下达金额(万元)结余金额(万元)资金结余率120XX年中央资金6,5434,25865.08%2省级资金2,114 20XX年下达资金总额:700万元(第一批)+1,094万元(第二批)+320万元(第三批)=2,114万元38017.98%320XX年中央资金8,4098,409100.00%总 计17,06613,04776.45%20XX年省预下达韶关市中央奖补资金6,543万元,用于韶关市10家列入退出任务钢铁企业的职工安置,韶关市已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支付2,285万元,结余4,258万元,沉淀在市、县(区)两级财政账户。20XX年省下达中央财政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梯级奖补部分8,409万元给韶关市,用于人员安置工作,由于韶关市列入钢铁去产能任务的企业职工安置工作已于20XX年完成,无法使用该项资金,目前还结余8,409万元在韶关市财政局。追溯资金大量沉淀原因:韶关市前期申报资金时,按分流安置职工最大数预测,实际安置人数则低于预测数,导致大量资金沉淀。六、相关建议20XX年我省实现压减粗钢产能307万吨,省钢铁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产能利用率趋于合理,产品质量和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好转,市场预期明显向好。借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深入了解投诉原因,实事求是解决诉求。一是积极回应群众诉求,解决现实问题。建议组织专人对创发提供的原始资料进行真实性核实,了解企业拆除的真实情况与背景,还原拆除过程中的现场确认、专家评审、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操作情况,集体讨论,拿出解决方案。二是健全专项资金投诉处理机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由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长期、艰巨的政治任务,建议各地市政府相关部门健全此项工作的投诉处理通道,保障人民群众的诉求处理更及时,反馈意见更到位,科学地引导群众正确维权。另外,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宣传工作也不能滞后,让人民群众正确理解政策,执行政策,就会减少由于对政策不理解而产生的纠纷、怨气,切实推进社会稳定、安定。(二)完善信息交流制度,规范行为,提高信息化管理能力。一是尽快完善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专项内部信息沟通交流机制,包括:一方面明确评审专家在此专项的工作职责、工作记录、工作成果,公开形式,各地市相关部门获取信息形式等;另一方面当发生去产能确认数据发生变化时,应在公示数据变化时,公示变化原因,处理方式(资金),对各地市执行层给出清晰的工作指引。还应注重每个专项实施后的数据统计与发生问题的处理资料收集,通过“闭环”管理机制,规范工作行为,完善工作档案。二是积极完善数据平台,提高信息化管理能力。随着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专项不断深入推进,各类需要控制的数据、信息不断增加,故完善数据平台任务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建议可由省发改委增加业务平台中数值模拟、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达平台功能,研究构建支持异构数据和多种采集方式的企业信息、专项奖补资金支出的数据库,实现对企业、资金监管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共享。研究建立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专项专家评审、验收信息公开系统,为行业和公众提供监测信息服务,提高项目管理全过程的穿透力。(三)妥善处理结余资金,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一是建立财政存量资金定期报告制度。针对本次在个别地市发现大量省级、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沉淀的现象,建议按财政部关于推进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财预201515号)要求,制定财政存量资金定期报告制度,包括:跟踪监控省、中央财政专项存量资金情况,于每季度结束后15日内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各地市相关管理部门应将每季度省、中央财政专项存量资金情况与上一季度财政存量资金情况、本季度财政余额等进行比较,分析增减变化及差异原因,撰写分析报告随同财政存量资金表格一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定期将财政存量资金情况及时报送省财政厅,还可根据项目进展与合规情况,商讨结余资金的调整事宜。二是谨慎申报预测数据。随着国家对财政资金支出考核力度加强,对各地市实事求是申报专项资金能力提出了要求。建议,一方面各地市可在日常工作中,及时掌握各类基础数据,为客观申报预算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应严谨解读政策,认真理解政策的扶持方向、内容、要求,科学客观的申报预算,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附件:1.20XX年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省级配套奖补资金安排表2.20XX年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省级配套奖补资金绩效评价说明3.20XX年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省级配套奖补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表附件120XX年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省级配套奖补资金安排表序号地市企业产能(万吨)奖补金额(万元)1韶关韶关市鸿峰特钢有限公司252502韶关市曲江区新益金属制品有限公司101003韶关市曲江区晟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101004韶关市曲江宏大科技有限公司101005曲江宏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303006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创发五金加工厂2207连南瑶族自治县鸿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303008连南瑶族自治县永达金属制品厂303009韶关仁化县广盛贸易有限公司3030010仁化县闽东金属有限公司1010011乳源瑶族自治县尚东金属有限公司1818012乳源瑶族自治县三宝拉丝有限公司4040013乳源瑶族自治县鑫鹏特钢有限公司2020014河源东源县源顺钢铁有限公司4242015惠州惠东县晓亨铸造厂(华业二分厂)5050016韶关翁源鼎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4032017惠州博罗县恒鑫五金模具有限公司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