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 鲜食玉米春秋两熟生产技术规程DB4201/T 597-2019.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绿色食品 鲜食玉米春秋两熟生产技术规程DB4201/T 597-201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绿色食品 鲜食玉米春秋两熟生产技术规程DB4201/T 597-201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绿色食品 鲜食玉米春秋两熟生产技术规程DB4201/T 597-201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绿色食品 鲜食玉米春秋两熟生产技术规程DB4201/T 597-201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绿色食品 鲜食玉米春秋两熟生产技术规程DB4201/T 597-201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31 DB4201 武汉市地方标准 DB4201/T 5972019 绿色食品 鲜食玉米 春秋两熟 生产技术 规程 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2019-12-15 发布 2020-01-15 实施 DB4201/T 5972019 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标准 化工 作导 则 第1部分:标准 的结 构和 编写 给出 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武汉 市农 业农 村局 提出 并归 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武 汉世 真华龙 农业 生物 技术 有限 公司、武汉 市汉南 区农 业技 术 推广 中心。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朱伯 华、龙 钲、彭珍 东、朱瑶、张凯、姚 世东、孙玉 宏、朱 秋珍、王 胜军、张倩、龚伟、朱 汉桥、郑 彬、田 仕本、吕 慧芳、李 洪瑜。DB4201/T 5972019 1 绿 色食品 鲜食玉 米春秋 两熟生产 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A 级绿 色食 品 鲜食玉 米春 秋两 熟生 产的 产地要 求、品种 选择、备 耕、播 种、育 苗移 栽、田间管 理、采收、包 装、运输、贮存、秸 秆青 贮、田园清 洁及 生产 档案 等技 术要求。本标准 适用 于武 汉地 区鲜 食玉米 的生 产,长江 流域 其它地 区可 参考 使用。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 本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4404.1 粮食 作物 种子 第1部分:禾 谷类 NY/T 391 绿色 食品 产地环 境 质量 NY/T 393 绿色 食品 农药使 用 准则 NY/T 394 绿色 食品 肥料使 用 准则 NY/T 418 绿色 食品 玉米及玉米 粉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鲜食玉 米 具有特 殊风 味和 品质 的幼 嫩玉米,也 称水 果玉 米。与普通 玉米 相比,鲜 食玉 米具有 甜、糯、嫩、香等特点,从 品质 上分 为甜 玉米、糯玉 米、甜糯 玉米 等。3.2 甜玉米 胚乳中 控制 糖分 转化 的基 因发生 隐性 突变,其 籽粒 在乳熟 末期,干 基可 溶性 糖含量(包 括葡 萄 糖、果糖、麦芽糖 等还 原糖和 蔗糖等 非还原 糖)10%的 玉米类 型。包 括普 通甜玉 米、超 甜玉米 和加 强型 甜玉米。3.3 糯玉米 也称蜡 质玉 米,籽粒 中有 较粗的 蜡质 状胚 乳,胚乳 中100%的淀 粉是 支链 淀粉,有糯 性。3.4 甜糯玉 米 DB4201/T 5972019 2 带甜味 的糯 玉米,糯 中带 甜,通 过提 高糯 玉米 的甜 度选育 而成。4 产地要 求 4.1 产地环 境 选择生 态环 境良 好、无污 染的地 区,产地 环境 质量 应符合NY/T 391 的规 定。4.2 产地隔 离 4.2.1 一般要 求 具有空 间隔 离或 时间 隔离 条件。4.2.2 空间隔 离 鲜食玉 米不同 品种、鲜食玉 米 与其 它类 型玉 米品 种,同期 播种 应隔 离一 定距离 种 植。甜 玉米 种植 应隔离400 m 以 上,糯玉 米应隔 离200 m 以 上。有 天然 屏障,可视 情况 缩短 隔离 距离。4.2.3 时间隔 离 鲜食玉 米不 同品 种、鲜食 玉米与 其它 类型 玉米 品种,采用 分期 播种,应 使花 期错开20 d 以 上。5 品种选 择 选择通 过审 定且 适宜 区域 包括本 地的 优质、高 产、抗逆性 强、商品 性好、口 感好、适合 市场 需 求 的品种。6 备耕 6.1 田块选 择 选择集 中连 片、光温 条件 良好、排灌 方便、土 层深 厚、土 质疏 松肥 沃、pH值5 8的壤 土田 块。6.2 整地 前茬作 物收 获后,深 耕细 耙,深 耕土壤20 cm 25 cm,细耙 达到 土壤 细碎、土层 疏 松。6.3 施足基 肥 6.3.1 结合整 地,施 足基 肥,肥料使 用 应符合 NY/T 394 的规定。6.3.2 中 等肥 力的 田块,每 667 m2 基施 商品 有机 肥 100 kg200 kg,或 农家 肥 2 000 kg3 000 kg,或复合 肥(N-P2O5-K2O=15-15-15,以下 同)60 kg,硫 酸锌 0.5 kg。6.4 作畦 按照畦 宽150 cm(包 沟)开沟作 畦,沟宽40 cm。开好 田 间畦 沟、腰沟、围 沟,做 到三 沟配 套。6.5 建棚盖 膜 DB4201/T 5972019 3 早春栽 培,若采 用大 棚、中棚等 设施,在 播种 前或 移栽前15d,整(建)棚盖膜。覆膜 要达 到膜 面平整、清 洁、完好、四 周严 密。7 播种、育苗 移栽 7.1 种子处 理 7.1.1 种 子 质量 应符合 GB 4404.1 规定。种 子处 理药 剂应 符合 NY/T 393 的规 定。7.1.2 播 种 前晒种 2 d3 d,精选 种 子。每 1 kg 种 子用 2.5%“适 乐时”悬 浮种 衣剂 1 ml 2 ml,加水10 ml20 ml,均匀 拌种;或用 25%三唑 酮可 湿性 粉剂 3 g 4 g 拌种,切忌 浸 种。7.2 播种期 7.2.1 春播 7.2.1.1 当 土层 5 cm 深处 地温 稳定在 12 以上 时,选冷 尾暖头 抢 晴播 种。7.2.1.2 根 据 种植 方式 和上 市时 间安 排 播期。塑料 大棚+小拱 棚育苗、大田 地膜覆 盖移栽,于 2 月 上旬至3 月上 旬播 种,5 月 中下 旬至 6 月 上旬 采收;大(中、小拱)棚+地膜 覆盖直 播 栽培,于 2 月下 旬至 3 月上 旬播 种,5 月下 旬至 6 月上 中旬 收获;地 膜覆 盖 直播 栽培,于 3 月中 旬至 4 月上 旬播 种,6 月中下 旬至 7 月初 采收;露 地直 播,于于 3 月底至 4 月上 中 旬,6 月下 旬至7 月 上旬采 收。7.2.2 秋播 露地直 播,播种 期安 排在7 月中旬 至8 月5日,最迟 不超 过8 月10 日,9 月下 旬至11 月中 旬采 收。7.3 播种量 大田直 播,每667 m2甜玉米 播 种量0.7 kg 0.9 kg,每667 m2糯玉米 播种 量1.2 kg 1.5 kg;育 苗移栽,每667 m2甜玉 米播种 量0.5 kg 0.7 kg,每667 m2糯玉 米播 种量1 kg 1.2 kg。根 据品 种千 粒重具体确 定播 种量,春 播播 种量稍 大。7.4 种植密 度 采取宽 窄行 种植,畦 面行 距60 cm,株 距25 cm 32 cm,每667 m2留苗2 800 株3 500 株。7.5 直播及 育苗 7.5.1 直播 每穴播2 粒种 子(或1 粒2 粒相 间播 种),播种 后覆盖 营 养土。春播 覆盖 营养土 厚 度2 cm,秋 播3 cm。7.5.2 育苗 7.5.2.1 营养土 的配 制 选择肥 沃疏 松的 菜园 土70%、腐熟 畜粪 和草 木灰30%,每1 m3营 养土 加入 复合 肥0.25 kg、硫 酸锌50 g搅拌均 匀。7.5.2.2 苗床的 准备 DB4201/T 5972019 4 选择阳 光充 足、排灌 方便 的田块 作苗 床,要求 畦高20 cm30 cm,畦 宽可 按育苗 盘 长度 的两 倍再 加20 cm 畦边。在 苗床 上摆 放 好育苗 盘,并装 入营 养土,浇足 水落 干备 用。7.5.2.3 播种 每穴播 种1 粒,播种 后覆 盖 营养土1.5 cm2 cm。7.5.2.4 苗床管 理 7.5.2.4.1 温度管 理 出苗 前至 二叶 期,温 度保 持在2025,若超过 30,应及 时揭开 膜 的两 端,通风降 温。二叶 期至 炼苗 前,温 度保 持 在20 左右。7.5.2.4.2 水分管 理 播种 时要 采用 喷淋方 式把 水浇 匀、浇透。出 苗前 应保 持土 壤田间 持水量 的70%,出 苗 后保持 60%65%,湿 度以苗 床表 土不 发白 为宜。若苗 床表 土发 白,揭膜 喷水,保持 土壤 湿润,并及时盖 严。7.5.2.4.3 炼苗 在 移栽前 7 d,根 据气温 情况,逐 渐增 加揭 膜面积,第 一天 揭 膜1/3,第二 天揭 膜2/3,第 三天 即可 全部 揭开。移 栽前 1 d 浇足 清粪 水,以 利定 根成 活。7.6 喷施除 草剂 7.6.1 除草剂 使用 应符 合 NY/T 393 的规 定。7.6.2 直播田 播种 后,或移 栽田 移栽 前3 d,畦 面均 匀喷 施除草 剂,如:90%乙 草胺乳 油 1 000 倍等。7.7 覆盖地 膜 地膜覆 盖栽 培时,在 喷施 除草剂 后,即用 地膜 覆盖 整个畦 面。播种 后或 移栽 前,用 木板 将畦 面压 平,将地膜 平铺 地面,膜 边埋 入土壤,压 实。7.8 移栽 在二叶 一心 时移 栽。移栽 前,按 种植 行位 置及 株距 打孔,每穴 移栽 株。移栽 后,及 时浇 足定 根水,并用细 土将 膜破 口封 严。7.9 扣棚 若采用 小拱 棚栽 培,则搭 建小拱 棚。采用 大(中、小拱)棚栽 培,将棚 膜两 边封严,两 头扣 实,以利保温。8 田间管 理 8.1 破膜放 苗 直播田,幼 苗出 土至 二叶 一心,气温 稳定 在15 18 时,应 及时 放苗 出膜,并用细 土将 苗孔 四周的膜压 紧压 严。8.2 查苗定 苗 发现缺 苗,及 时用 预留苗 或同龄 苗补栽,浇 足定根 水。3 叶4 叶期 定苗,每穴留1 株 健壮 苗,疏除多余 的小 苗、弱苗、病苗 等,带 出大 田集 中处 理。8.3 温度管 理 DB4201/T 5972019 5 棚栽玉 米,苗期 白天 温度 控制在2025,夜间17 20,相对 湿度60%65%。随着 植株 的生长发育 和气 温上 升,注意 保持白 天温 度为2327,夜 间19 22。视 天气情 况,逐渐 揭膜 通风,加大通 风量。当 气温 稳定 在18 度以 上时,揭 开大(中)棚两 边边 膜,揭掉 小拱棚 棚膜。8.4 肥料管 理 8.4.1 肥 料 使用 应符合 NY/T 394 的规定。8.4.2 叶龄4 叶5 叶期 追施 苗肥,每 667 m2追 施尿素 3 kg4 kg,促 进平 衡生 长;7 叶9 叶 期追施攻穗 肥,在行 间打 洞,每667 m2追施 25 kg 复合肥,并及 时培 土。8.5 水分管 理 8.5.1 灌 溉 水质 应符合 NY/T 391 的规定。8.5.2 玉 米 需水 量较 大,不同 生长 时 期对 水分 的要 求不 同。苗 期适 当干 旱,利于 根系 下 扎,培育 壮苗,春 季 雨水 多,秋季 有时 遇暴 雨,应 及时 清沟 排渍。拔 节 至抽 雄前 以干 湿交 替为 原 则,当土 壤田间持水量在65%以 下时,可 沟灌 1/51/4 沟深 的跑 马水。抽 穗前 10 d 至灌 浆成 熟期,保持土 壤田 间持 水量 70%80%,注 意防 旱防 涝防 渍,不 可过 早断 水。8.6 除去分 蘖 6 叶8 叶 期,及时 除去分 蘖,促 进田 间通 风透 光。8.7 揭膜培 土 8.7.1 揭膜 大喇叭 口期 至抽 雄穗 前,把地膜 全部 揭掉,带 出田 外,集 中无 害处 理。8.7.2 培土 揭膜后 进行 培土,在 玉米 茎基部 培土10 cm,促 进气生 根 生长,预 防倒 伏。8.8 授粉 抽穗开 花期,如 遇连 续阴 雨或干 旱天 气,应抢 时进 行人工 辅助 授粉1 次2 次。若采 用大(中)棚栽培,应及 时揭 去棚 膜。8.9 剥除小 穗 选晴天 将主 穗以 下的 小穗 及时去 掉,一般 只保 留一 个主穗。如 果茎 秆健 壮、双穗率 高的 品种,也 可适当选 留同 时吐 丝的 双果 穗。8.10 摘除雄 穗 授粉完 成后,可 将雄 穗连 同顶部1 片2 片 顶叶 一起 摘 除,有利 于通 风、透光、抗倒,减少虫源。8.11 病虫害 防治 8.11.1 防治原 则 DB4201/T 5972019 6 贯彻“预防 为主,综合 防 治”的 植保 方针,坚持 以 农业防 治、物理 防治、生 物防治 为主,化 学防 治为辅的 原则。农药 使用严 格执行NY/T 393 的规定,禁止施 用高毒、高 残留农 药及有 机磷农 药,收获 期前20d 禁 止施 用化 学农 药。8.11.2 主要病 虫害 鲜食玉 米的 虫害 主要 有地 老虎、玉米 螟。主要 病害 有大斑 病、小斑 病、纹枯 病、锈 病。8.11.3 防治方 法 8.11.3.1 农业防 治 选用抗(耐)病虫 品种,轮作换 茬,合理 密植,科 学管理 肥水、清 洁田 园等 措施。及早 发现 中心 病株,发 现后 立即 拔除 并用 塑料袋 装好 带出,远 离田 间深埋 处理。8.11.3.2 物理防 治 利用黄 色粘 虫板 诱杀 有翅 蚜,利 用杀 虫灯 诱 杀玉 米螟、地老 虎等,利 用性 诱剂 诱 杀玉 米螟等害虫。8.11.3.3 生物防 治 在玉米螟 蛾产卵 盛期释 放 赤眼蜂杀 卵;小 喇叭口 至 大喇叭口 期,用Bt 颗粒 剂 丢入喇叭 口内或 用Bt乳剂对 准喇 叭口 喷雾,间 隔7 d 施 用一 次,连续 施用2 次3 次。8.11.3.4 化学防 治 主要病 虫害 化学 防治 方法 见附录A。9 采收、包装、运 输、贮存 9.1 一般 要求 产品质 量、标签、包 装、运输等 均应 符合NY/T 418 的规定。9.2 适时 采收 9.2.1 采收 标准 在乳熟 期,苞叶 青绿,包 裹较紧,花 丝枯 萎转 深褐 色;籽 粒体 积膨 胀至 最大 值,色 泽鲜 艳,压 挤时呈乳浆,含 水量70%75%。9.2.2 采收时 间指 标 春播鲜 食玉 米采 收期 处于 高温季 节,适宜 采收 期较 短,甜 玉米 在吐 丝后17 d 23 d,糯玉 米在吐丝后22 d 25 d。秋播 鲜食 玉 米采收 期处 在秋 季凉 爽季 节,适 宜采 收期 略长,甜 玉米在 吐 丝后20 d28 d,糯玉米 在吐丝 后23 d 28 d。延 秋栽 培的 鲜食 玉米,灌浆期 遇气 温下 降,采收 期略延 后。9.2.3 采收方 法 春播鲜 食玉 米采 收时 间宜 选择在 晴天 上午9时前 或下午4时后,秋 播的 宜在 晴天上 午10 时 前或 下午 3时后。采 收时 连苞 叶采 收 上市,可延 长保 鲜期,要 求当天 采收 分级,摊 放在 阴凉通 风处。9.3 包装和 标志 DB4201/T 5972019 7 采收后,迅 速剔除 病、虫蛀、瘪 粒等 鲜棒,按 品种、规格 分类 包装,做 好产 品标签。9.4 运输 运 输 工具 要清 洁、卫生、无 污 染、无杂 物,包装 运输 过 程中 应避 免接 触污 染物,远途 调运 中应注意防暴晒、雨 淋,保持 低温。9.5 贮存 9.5.1 贮存在 清洁、避 光、阴 凉、卫生 的条 件下,不得 与 有毒、有害、有异 味和 腐 蚀性物 品混 合存 放。9.5.2 按品种、规 格分 别贮 存。9.5.3 贮 存 温度在 10 以下,空气 相 对湿 度保 持在 90%95%,存放 时间 1 d2 d;0时,可 存放 3 d4 d。为防 止采 后甜 玉米的 糖分 下降,籽 粒变 色,确 保鲜 食及 加工 的品 质,要 求在 采收 后 6h 内完成保鲜 处理,12h 内完 成加 工 处理。10 秸秆青 贮 鲜棒采 收后,及 时收 割秸 秆,粉 碎打 包,密封 青贮,保证 青贮 饲料 营养 不受 损失。11 田园清 洁 采收后,及 时清 洁田 园。12 生产档 案 建立生 产档 案,记载 品种、播种、肥料 施用、病 虫 害防治、采 收等 田间 管理,以及 产品、秸秆 的采收、包 装运 输、销售 等情 况。生 产档 案应 有专 人专 管,保 存期 不少 于3a。A DB4201/T 5972019 8 附 录 A(资料 性附 录)鲜食玉 米主 要病 虫害 化学 防治方 法 表 A.1 给出了鲜食玉米主要病 虫害的化学防治方法。表A.1 鲜食玉 米主 要病 虫害 化学 防治方 法 防治对象 发生规律 防控时间 农药名称 使用方法 使用次数 用药间隔 期(d)备注 纹枯病 病菌以菌丝和菌核在病残体或 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直接穿透寄主表 皮或气孔侵入致病,发病后病 部产生的气生菌丝通过接触进行再侵染。病菌发育适温为 2832,菌核在27 30和有足够的湿度 时,1 d 2 d 可萌 发为菌丝,6 d 10 d又可形成新菌核。连续阴雨或 天气湿闷有利发病。过分密植,施氮过多,种植地连作或前作地水稻纹枯病严重的田块,往往发生严重。发病 初期 5%井冈霉素水剂 1 000 倍液喷雾防治 2 3 7 10 施药前要剥除病叶叶鞘,着重喷施植株基部。药剂交替施用,喷匀喷足。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喷雾防治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喷雾防治 锈病 病原锈菌以夏孢子辗转传播,完成其病害周年循环,不存在越冬问题。通常早熟品种易发病,马齿型 品种较抗病。高温多湿的天气 或栽培环境有利发病,偏施过施氮肥的植株发病重。发病 初期 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 500 倍液2 000 倍液 喷雾防治 2 3 7 10 交替施用,喷匀喷足。20%三唑酮硫磺悬浮剂 800 倍液喷雾防治 50%超微硫磺悬浮剂 300 倍液喷雾防治 25%丙环唑乳油 3 000 倍液4 000 倍液 喷雾防治 丝黑穗病 主要是土壤和种子带菌。病菌 以散落在土中、混入粪肥或黏 附于种子表面的冬孢子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在玉米 3 叶期以 前,土壤温度 2128,湿度在中度 偏干旱时最有利于病菌侵入。当种子发芽时,病菌也萌发,侵染幼苗,随植株的生长,最后破坏穗 部,成为黑粉。连作地、耕作粗放、覆土过厚、土壤干燥都有利于侵染发病。播种前拌种 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种子重量 0.3%0.4%,拌种 1 17%三唑醇可湿性粉剂 DB4201/T 5972019 9 表 A.1(续)防治对象 发生规律 防控时间 农药名称 使用方法 使用次数 用药间隔 期(d)备注 大、小斑病 大斑病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的适温是 2025,小斑病病菌适温是 2032。一般小 斑病在夏玉米种植区发生较严重,而大斑病则在春玉米区发生较严重。降雨量大、湿度高,易造成病害的流行。发病初期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500 倍 液 800 倍液 喷雾防治 2 3 7 15 交替施用,前密后疏,喷匀喷足。25%三唑酮(粉锈宁)乳剂 1 500 倍液2 000 倍液 喷雾防治 70%代森锰锌可湿性 粉剂 500 倍液 800 倍液 喷雾防治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喷雾防治 50%甲基硫菌灵 600 倍液喷雾防治 玉米螟 玉米螟适于高温高湿条件下生长发育,主要发生在 6 月9 月。各个虫态生长发育的适温为 1630,相对湿度 60%以上。1 年 可发生 1 代6 代,以幼虫在玉米秆和 玉米芯中越冬,部分幼虫在杂草茎秆中越冬。以幼虫蛀食玉米心叶、茎秆和果穗,造成花叶、茎秆 虫蛀处易倒折、籽粒缺损并导致霉烂、品质下降、减产 10%30%。心叶中、未期 1.5%辛硫磷颗粒剂 每株 1 g 2 g 2 7 均匀撒入心叶内 穗期(抽丝盛期)1.5%辛硫磷颗粒剂 每株 1 g 2 g 2 6 8 在玉米穗丝及穗上下各两片叶的叶腋内撒施 小地老虎 以幼虫危害最重,各龄幼虫的生活和为害习性不同。2 龄幼虫 昼夜活动,啃食心叶或嫩叶;3 龄后白天躲在土壤中,夜出活动为害,咬断幼苗基部嫩茎,造成缺苗;4 龄后幼虫危害较大,抗药性也大大增强。因此,药剂防治应把幼虫消灭在 3 龄以前。播种前拌种 50%辛硫磷乳油 种子重量的 0.2%0.3%,拌种 1 出苗前,地面喷施。50辛硫磷乳油 800 倍液1 000 倍液喷雾防治 1 蚜 虫 平均气温 23、相对湿度 85%时最适于玉米蚜虫的繁殖。一年可发生10 余代,危害玉米、小麦、高 粱等多种作物,尤其是危害玉米心叶。在玉米未抽雄前群集心叶刺吸,孕穗打苞时群集剑叶正反面 为害,抽雄后便分散。大雨对玉米蚜虫 存活不利,玉米地附近杂草多 有利玉米蚜虫发生。在点片发生阶段及早喷雾防治。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0吡丙醚乳油 2 000 倍液喷雾防治 800 倍液喷雾防治 2 3 10 交替施用,喷匀喷足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