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规范DB42/T1813-2022.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茶树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规范DB42/T1813-202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茶树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规范DB42/T1813-202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茶树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规范DB42/T1813-202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茶树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规范DB42/T1813-202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茶树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规范DB42/T1813-202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20 CCS B 15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1813 2022 茶树主要 病虫害生 物防治技 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biological control to main disease and insect pest of tea plant 2022-03 03 发布 2022-05-03 实施 湖 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DB42/T 1813 202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主 要病 虫害 种类 和为 害 特 征.1 主要 病虫 害种 类.1 主要 病虫 害危 害特 征.1 5 防 治技 术.1 防治 原则.1 冬季 清园.2 病害 防治.2 虫害 防治.2 附录A(资 料性)湖北 省茶园 主要 病害 发生 条件.4 附录B(资 料性)湖北 省茶园 主要 虫害 危害 特征.5 DB42/T 1813 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1 部分:标准 化文 件的 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 规 定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湖 北省 农业 科学 院提出。本文件 由湖 北省 农业 农村 厅归口 管理。本文件 负责 起草 单位:湖 北省生 物农 药工 程研 究中 心、恩 施州 鹤峰 县农 业技 术推广 中心。本文件 主要起 草人:黄大 野、曹 春霞、杨丹、孟祥 生、唐 自光、王章 伟、向 武斌、郑娇莉、李 飞、王蓓蓓。本 文 件 实 施 应 用 中 的 疑 问,可 咨 询 湖 北 省 农 业 农 村 农 村 厅,联 系 电 话:027-87665821,邮 箱:;对 本 文 件 的 有 关 修 改 意 见 建 议 请 反 馈 至 湖 北 省 生 物 农 药 工 程 研 究 中 心,电 话15971484667,邮箱。DB42/T 1813 2022 1 茶 树主要 病虫害生 物防治 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 湖 北省 茶 树 主要病 虫害 种类、危 害特 征及生 物防 治技 术。本文件 适用 于 湖 北省 茶 树 主要 病 虫害 的生 物防 治。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T 8321.8 农药 合理 使 用准则(八)GB/T 8321.9 农药 合理 使 用准则(九)NY/T 5010 无 公害 农产 品 种植 业产 地环 境条 件 3 术语和 定义 本文件 没有 需要 界定 的术 语和定 义。4 主要 病 虫害 种类 和为 害特 征 主要病 虫害 种类 4.1.1 主要病 害 茶饼病 Exobasidium vexans、茶 赤星 病 Pseudocercospora theae 和 茶轮 斑病 Pestalotiopsis sp。4.1.2 主要虫 害 小贯 小 绿叶 蝉 Empoasca pirisuga、茶 橙瘿 螨 Acaphylla theae、灰 茶尺 蠖 Ectropis oblique、茶 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茶丽 纹象 甲Myllocerinus aurolineatus、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和 茶黑 刺 粉虱 Aleurocanthus spiniferus。主要病 虫害 危害 特征 参见附 录A 和附录B。5 防治技 术 防治原 则 DB42/T 1813 2022 2 生物防 治要贯 彻“预防 为 主,综 合防治”的 方针,在做好 栽培管 理的 基础上,利用 生物因 子控 制病虫害 发生,并 按照 GB/T 8321.8 和 GB/T 8321.9 的 防治原 则进 行。冬季清 园 11月下 旬 至12月 下旬,气 温在15 以 下,使用45%石 硫合剂 晶体,100 倍 150 倍对 茶 园进 行喷 雾。病害防 治 5.3.1 茶赤星 病 3月中旬,在发 病前 或发病 初期使 用1000 亿cfu/g 枯 草 芽孢杆 菌可湿 性粉 剂 或1000 亿cfu/g 荧光 假单胞菌可 湿性粉 剂500 倍800 倍、10 亿cfu/g 解 淀粉芽 孢杆菌 可湿性 粉剂 稀释400 600 倍 或使用3亿cfu/g哈慈木 霉可湿 性粉 剂稀释300 倍500倍 喷雾。使用0.5%氨基 酸寡糖 素水 剂 或0.5%几丁聚糖 水 剂稀释500倍或 寡 糖 链蛋 白稀 释500 倍 600 倍 发病 前 需 提前 喷 雾诱导3次,每 隔7 d 诱导1 次。5.3.2 茶轮斑 病 对于机 采茶 园,采 摘后3 日内,使用1000 亿cfu/g 枯 草芽孢 杆菌可 湿性 粉剂稀 释500800倍 或1000亿cfu/g 荧 光 假 单 胞 菌 可 湿 性 粉 剂 稀 释500 倍 800 倍 或10 亿cfu/g 解 淀 粉 芽 孢 杆 菌 可 湿 性 粉 剂 稀 释400倍 600 倍 或3 亿cfu/g 哈 茨 木霉可 湿性粉 剂稀 释300 倍 500 倍 喷雾。人工 采摘 茶 园在发 病前和 发病 初期使用上 述药 剂 叶 面喷 雾。5.3.3 茶饼病 同茶赤 星病 防治。虫害防 治 5.4.1 小贯小 绿叶 蝉 若虫盛 发期,应用0.5%藜 芦碱可 溶液剂600倍 800 倍 或0.5%印楝 素可 溶性液剂500 倍 700 倍喷 雾。5.4.2 茶橙瘿 螨 茶树 个 别枝 条有 为害 状的 点片发 生时,应 用0.5%藜 芦 碱可溶 液剂600 倍800 倍 或0.5%印楝 素可 溶 性液剂500 倍 700 倍,或采 用99%矿 物油1000 倍1500 倍、或封 园后 应用45%石硫 合 剂晶体150 倍叶 面喷 雾。5.4.3 灰茶尺 蠖 在低龄 期(3 龄之前),应用32000IU/毫克苏 云金 杆 菌可湿 性粉剂600倍 900 倍、茶核 苏 云菌 悬浮剂(1千 万PIB 茶尺 蠖核 型多角 体病 毒 2000 IU/L 苏 云金 杆菌)300 倍 450倍、0.6%苦 参碱 水剂 稀释450 倍500倍 或0.4%蛇 床子素 乳油400 倍500 倍 叶面喷 雾。5.4.4 茶毛虫 在低龄 期(2 龄之 前),应用32000 IU/毫 克苏 云金 杆 菌可湿 性粉 剂600 倍 900 倍、苏松 质 病毒 可湿性粉剂(1 千万PIB 松毛虫 质 型 多角 体 病毒 16000 IU/mg)1000 倍1200 倍 或0.3%苦 参碱 水 剂 稀释400倍 500 倍 喷雾 防治。5.4.5 茶丽纹 象甲 DB42/T 1813 2022 3 幼虫期 使用150 亿孢 子/g 球 孢白僵 菌颗 粒剂250 g/667m2300 g/667m2,拌 土撒 施。成 虫期 使用150 亿孢子/g 球 孢白 僵菌 可湿 性 粉剂1500倍 2000 倍 喷雾 防治。5.4.6 茶黑刺 粉虱 若虫盛 发期,使 用0.5%藜 芦碱可 溶液 剂600 倍 800 倍 或0.5%印 楝素 乳油500 倍 700 倍喷 雾防 治。5.4.7 茶蚜虫 使用0.5%藜 芦碱 可溶 液剂600 倍800 倍或0.3%苦参 碱 水剂400 倍 500 倍喷 雾防 治。DB42/T 1813 2022 4 A A 附录A(资料 性)湖北省 茶园 主要 病害 发生 条件 表A.1 给出 了湖 北省 茶园 主 要病害 发生 条件 及危 害特 征。表A.1 茶叶主 要病 害发 生条 件及 危害特 征 病害名称 病原 有利发生条件 危害症状 茶饼病 Exobasidium vexans 主要危害夏秋茶,湿度大,氮 肥 施 用 过 来 及 过 度 采摘。嫩叶上初发病为淡黄色或红棕 色半透明小点,后渐扩大并下陷成淡黄褐色或紫红 色的圆形病斑,直径为2 mm 10 mm,叶背病斑呈饼 状突起,并生有灰白色粉状物,最后病斑变为黑褐色溃疡状,偶尔也有在叶正面呈饼状突起的病斑,叶背面下陷。茶赤星病 Pseudocercospora theae 主要危害春茶,气温 20,空气相对湿度 80%以上。高山多雾、平原低洼及阴湿易发病。被害部初生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成圆形病斑。病斑小型,大小 0.8 mm 3.5 mm,中央凹陷,呈灰白色,边缘有暗褐色至紫褐色隆起线,后期病斑中央散生黑色小点(菌丝块),潮湿时,其上有灰色霉层(子实层)。一 张叶片上病斑数从几个到数十个,愈合成不规则形大斑,并蔓及叶柄、嫩梢,引起大量落叶。茶轮斑病 Pestalotiopsis sp.该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气温 25 2 8,相对湿度 85%87%利于发病。夏、秋两季发生重。生产上捋采、机械采茶、修剪、夏季扦插苗及茶树害虫多的茶园易发病。茶园排水不良,栽植过密的扦插苗圃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嫩叶、成叶、老叶均见发病,先在叶尖或 叶缘上生出黄绿色小病斑,后扩展为 圆形至椭圆形 或不规则形褐色大病斑,成叶和老叶上的病斑具明显的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中间变成灰 白色,湿度大出现呈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子实体。嫩叶染病时从叶尖向叶缘渐变黑褐色,病斑不整齐,焦枯状,病斑正面散生煤污状小点,病斑上没有轮纹,病斑多时常相互融合致叶片大部分布满褐色 枯斑。嫩梢染病尖端先发病,后变黑枯死,继续向下扩展引致枝枯,发生严重时叶片大量脱落或扦插苗成片 死亡。DB42/T 1813 2022 5 B B 附录B(资料 性)湖北省 茶园 主要 虫害 危害 特征 表B.1 给出 了湖 北省 茶园 主 要虫害 危害 特征。表B.1 茶园主 要虫 害危 害特 征 虫害名称 拉丁字母 虫害类别 危害症状 小贯小绿叶蝉 Empoasca pirisuga 半翅目,叶蝉科 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消耗养分与水分;雌虫产卵于嫩梢组织内,使芽生长受阻。为害后 使受害芽叶叶缘变黄枯焦,叶 脉发红,生长停滞硬化,甚至脱落,受害的芽叶制茶易碎,味涩,品质差。茶橙缨螨 Acaphylla theae 蜱螨目,瘿螨科 成螨和若螨刺吸茶树叶片汁液,致使叶片失去光泽、芽叶萎缩,呈现不同色泽的锈斑,叶脆易裂,严重时造成落叶,树势衰弱。灰茶尺蠖 Ectropis oblique 鳞翅目,尺蠖蛾科 幼虫咬食叶片成弧形缺刻发生严重时,将茶树新梢吃成光秃,仅留秃枝,致树势衰弱,而寒力差,易 受冻害。大发生时常将整片茶园啃食一光,状如火烧,对茶叶生产影响极大。茶毛虫 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鳞翅目,毒蛾科 幼龄幼虫咬食茶树老叶成半透膜,以后咬食嫩梢成叶成缺刻。幼虫群集为害,常数十至数百头聚集在叶背取食。发生严重时茶树叶片取食殆尽。茶丽纹象甲 Myllocerinus aurolineatus 鞘翅目,象甲科 成虫咀食新梢叶片,自叶缘咬 食,呈许多不规则缺刻,甚至仅 留主脉。茶黑刺粉虱 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半翅目,粉虱科 若虫寄生在茶树叶背刺吸汁液,并诱发严重的烟煤病。病虫交加,养分丧失,光合作用受阻,树势衰弱,芽叶稀瘦,以致枝叶枯竭,严重发生时甚至引起枯枝死树。茶蚜 Toxoptera aurantii 半翅目,蚜科 茶 蚜 聚 集 在 新 梢 嫩 叶 背 及 嫩 茎 上 刺 吸 汁 液,受 害 芽 叶 萎 缩,伸 展 停滞,甚至枯竭,其排泄的蜜露,可招致煤菌寄生,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