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CCS B31 4117 驻马店市地方标准 DB 4117/T 3132021 赤松茸露 地生产技 术规程 2021-09-29 发布 2021-10-29 实施 驻马店市 市场监 督 管理局 发 布 DB 4117/T 313 2021 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起草。本文件 由河 南省 驻马 店农 业学校 提出。本文件 起草 单位:河南 省 驻马店 农业 学校、河南 省 李芳生 态循 环农 业开 发有 限公司、河南 省农 业广播电视 学校、平 顶山 市种 子管理 站、叶县 农业 农村 局、平 顶山 市旱 地农 业开 发建设 工作 指导 站。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杨 晓 明、李新 民、刘二 冬、潘中 耀、王会 霞、王玮 韬、张楠、刘 晓虹、童 小聚、谢红敏、余 芸、张 汉军、王 道贺、张泽 中、杨 亚锋、王 会敏、王会 仙、王 永存、邱 永团、龚新 成、高 凯、赵云、李 春彦、蒋磊、杨 娜、胡伟、韦好 军、刘胜 利、杨翠 平、赵 潞、张少 玉、陈子 昂、郭 会 芳、刘春燕。本文件 为首 次发 布。DB 4117/T 313 2021 1 赤 松茸露 地生产技 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 赤 松茸 露地 生产的 术语 和定 义、场地 选 择、栽 培季 节、整地 做 畦、培养料 选择 与处 理、铺料播 种、覆土 处理、发 菌管理、出 菇管 理、采收、包装 及生 产档 案等。本文件 适用 于赤 松茸 的露 地生产。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19172-2003 平 菇菌 种 GB/T 12728-2006 食 用菌 术语 NY/T 391-2013 绿色 食品 产地环 境质 量 NY/T 393-2013 绿色 食品 农药使 用准 则 NY/T 528-2002 食用 菌菌 种生产 技术 规程 NY/T 658-2015 绿色 食品 包装通 用准 则 NY/T 749-2018 绿色 食品 食用菌 NY/T 1056-2006 绿 色食 品 储藏 运输 准则 NY/T 1935-2010 食 用菌 栽 培及基 质质 量安 全要 求 NY/T 2375-2013 食 用菌 生 产技术 规范 NY 5099-2002 无公 害食 品 食用 菌栽 培基 质安 全技 术 要求 3 术语和 定义 GB/T 12728-2006 界 定的 术 语和定 义适 用于 本文 件。4 菌种制 备 制作菌 种应 符合NY/T 528-2002的 规定,菌 种质 量符 合GB 19172-2003 的 规定。5 场地选 择 选择交 通便利、排 灌方便、土质 疏松肥 沃、富含腐 殖质、酸碱度PH值5-7的 田 地作为 栽培场 地。产地环境 应符 合NY/T 391-2013 的 规定。6 栽培季 节 DB 4117/T 313 2021 2 选择立 秋后,气 温由30 开始降 低时 进行 栽培。可 于8月 下旬-11 月 下旬 适时 播种。7 整地做 床 平畦直 接铺 料栽 培,于场 地四周 挖宽30 cm,深20 cm 30 cm排 水沟。平 畦栽 培,要 求宽 度50 cm 60 cm,栽培 完成 不超 过80 cm,高 度25 cm30 cm,走道50 cm60 cm,每 亩 利用面 积400 m2450 m2。8 培养料 选择 与处 理 培养料 选择 8.1 8.1.1 培养料 类型 主料、辅料 及化 学添 加剂 应符合NY 5099-2002、NY/T 1935-2010 的 规定。原 料 要求新 鲜、干燥、无霉变、无有 毒有 害物。常用主 料:麦 秸、稻 草、玉米秸、豆秸、稻壳、花 生壳、豆 壳、木 屑(不含 油脂);常 用辅 料:麦麸1-2%(须经 发酵 方可 利 用),石灰 粉1%。8.1.2 培养料 配方 玉米秸(粉 碎 成3 cm-10 cm)70%,稻 壳30%。玉米 秸50%,稻壳 20%,木屑 30%。稻草或 麦 秸50%,稻壳 50%。麦秸 80%,玉 米芯 20%。培养料 处理 8.2 8.2.1 预湿 在主料 中加入1%2%麦 麸、1%石灰 粉,然 后预 湿1d 2d 边喷水 边翻 料,保 证培养 料充分 而均 匀吸水,含水 量达65%70%。8.2.2 建堆 将培养 料堆 成宽1.5 m2 m、高1 m1.5 m、长度 不 限的草 堆进 行自 然发 酵。8.2.3 翻堆 当料堆 顶部 以下20 cm 处温 度达60 C以 上时,保持48h 以上,开始 第一 次翻 堆。重新建 堆后 用 直 径5 cm10 cm 的 木棒,每 隔30 cm 自上 而下 打透 气孔。当 料温再 次上 升到60 C以 上 时,保 持48h,再翻 堆一次,重 复2 3次。每 次翻 堆时检 查培 养料 含水 量,保持含 水量65%70%左 右,即 手轻 拧滴 水为 止。当培养 料呈 茶褐 色,质地 松软,无酸 臭味,PH5 7 即发酵 结束,及 时散 堆降 温以备 播种。9 铺料播 种 场地处 理 9.1 DB 4117/T 313 2021 3 干燥田 块应 先喷 水,有条 件可搭 遮阳 棚。铺料播 种前1 周,应 对场 地 喷撒阿 维菌素、氯 氟氰菊 脂、丁 醚脲等 药剂,并于 栽培床 撒一薄 层生 石灰。铺料播 种 9.2 9.2.1 用料 量12.5 kg/m215 kg/m2,用种 量500 g/m2左右,厚 度 25 cm30 cm。9.2.2 第一层 铺料 厚 度15 cm 左右,铺 后稍 压实。9.2.3 第一层 料铺 后,在 料面 上 品字形 点播 菌种(菌块 应 像大枣 大小),穴 距 8 cm 10 cm,穴 深5 cm 8 cm,播后 扒平 种穴,轻 轻压实。9.2.4 菌种点 播后 铺第 二层 料,厚度 10 cm 12 cm。10 覆土、盖秸 秆 播完菌 种后,及 时在 培养 料料面 及四 周均 匀覆 上,覆土材 料用 松散 湿润 的腐 殖土,覆 土含水 量60%(手握 成团,一 松即 散),覆土 厚度2 cm3 cm。覆 土完成 后,加盖3 cm5 cm 厚的秸 秆,以保 温保 湿。11 发菌管 理 水分调 节 11.1 播后3d 7d,检 查培 养料 含水量 与覆 土含 水量,培 养料含 水量 应达65%70%;待覆 土层 表层 干 燥时应喷 水调 节,可用 水幕 带或喷 雾器 进行,少 量多 次,不 能让 料内 进水 太多;如原 料偏 湿,中 下 部 变 酸变黑发 臭,应停 止浇 水并 松动覆 盖物,让 下层 原料 接触新 鲜空 气。温度调 节 11.2 菌丝生 长温 度范 围在13 33,适宜 温度 在20 25。养菌 11.3 一般4d 5d 菌丝 开始 萌发,待菌 丝全 部走 透土 面,停水降 湿,使畦 面菌 丝倒 伏后,土层 内菌 丝 开 始扭结成 菌束。出菇管 理 11.4 当菌丝 经过50d 左右,原 料 内菌丝 基本长 透并 在覆土 表面冒 出小菌 蕾时,喷一 次透水,以后 保持 覆土面湿 润,喷水 应少 喷勤 喷。温 度4-30,适 宜温度15 C 25 C,培 养 基含水 量达 到65%70%,空气相 对湿 度保 持在85%95%。12 病虫害 防治 防治原 则 12.1 贯彻“预防 为主、综合 防 治”的 方针,优先 采用 农 业防治、物 理防 治、生 物 防治,合理 使用 化学 防治。DB 4117/T 313 2021 4 主要病 害和 虫害 12.2 木霉菌、毛 霉菌、曲 霉菌、青霉 菌、根霉 菌、脉孢 霉菌、菇蚊、菇 蝇、跳虫、蛞蝓 和螨 类等。13 防治措 施 农业防 治 13.1 菇床周 围定 期撒 施石 灰粉,无菇 时喷 洒5%食盐 水,防控蛞 蝓、螨类、菇蚊、蚊蝇等 发生。发 现局 部杂菌感 染时,将 感染 部位 挖掉,并洒 少量 石灰 水盖 面,补 充湿 润新 土,拢 平 畦面,感染 部 位 较多 时,可用5%草 木灰 水浇 畦面 一次。物理 防治 13.2 黄板诱 杀菌 蝇、菌蚊;糖 醋 液诱杀 果蝇、小 地老 虎;频 振式太 阳能 杀虫 灯诱 杀蛾 类和双 翅目 成虫 等。生物药 剂防 治 13.3 采用植 物源 农药 和生 物农 药等防 治病 虫害。如0.3%印楝素SL 125 ml/666.7 186 ml/666.7、2%苦 参碱AS 30 ml/666.7 40 ml/666.7、6%鱼藤酮ME 30 ml/666.7 和生物 源农 药8000 IU/mg苏云金 杆SC 125 ml/666.7 150 ml/666.7 喷 雾防治 病虫害。不得 使用 活体微 生物和 非农用 抗生素制剂。化学药 剂防 治 13.4 执行NY/T 393-2013 的 规定,选用 高效、低毒、低残 留农药,可用50%灭 蝇胺WP5000 倍液或10%氯氰菊酯EC 100 倍液 防治蚊 类、蝇 类;用5%噻 螨酮EC 2000 倍 液或50%唑 螨酯EC 2000 倍 液喷 洒菇床 防治螨类。严格执 行安 全间 隔期,出 菇期不 使用 任何 农药。14 采收及 采后 处理 采收标 准 14.1 子实体 菌盖 呈钟 型,内卷 不开伞,菌 膜尚 未破 裂时 为最佳 采收 期。优质菇 标准:菇体 肥厚、光洁、未开伞,酒 红至浅 红褐色,菌柄 粗壮、白色,大小 均匀,无病 斑、无虫蛀,无 异味,无 杂质。采收时 间 14.2 根据成 熟程度 和市 场要求 及时采 收。一 般春 节前采 收1-2潮,气 温下降 自然 停 止出菇,来年 料温 升至15 C 以上 开始 出菇,五 一前结 束。采收方 法 14.3 手指捏 住菇 柄旋 转拔 出,采大留 小。采后处 理 14.4 DB 4117/T 313 2021 5 第一潮 菇收完 后,及时清 理料面,补平 覆土,停水2d-3d,而后喷 透水 增湿、催蕾,又可出 第二 潮菇,如 此可 采收3-5 潮菇。15 质量及 包装、贮 存运 输 按NY/T 749-2018、NY/T 658-2015、NY/T 1056-2006 的规定 执行。16 清洁田 园 采收结 束后,将 菇渣 和菌 袋清理 干净,进 行无 害化 处理或 资源 化利 用。17 生产档 案 生产者 应建 立田 间生 产档 案,如 实记 载种 植品 种、数量;农业 投入 品的 名称、来源、用法、用量 及使用、停用 日期;病虫 害 发生、防治 情况;收获 日 期;产 品质 量安 全检 测情 况;产 品销 售数 量、日 期 和去向等。生 产记 录保 存期 限不少 于2 年。DB 4117/T 313 2021 6 表1 赤松茸 露地 生产 技术 流程 1、菌种制备(原种、母种、栽培种)2、培养料选择与处 理 3、场地选择与处理 4、整地做床 5、铺料播种 6、覆土 DB 4117/T 313 2021 7 7、盖秸秆 8、发菌管理与发菌 9、出菇管理 10、出菇、采收 11 包装、加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