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2810 2021 DB51 大 豆带状 复合 种植绿 色生 产技术 规程 2021-08-02 发布 2021-09-01 实施 四 川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ICS 65.020.20 CCS B 23 DB51/T 2810 2021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术语 和定 义.1 4 技术 要求.1 DB51/T 2810 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起草。本文件 由四 川省 农业 农村 厅提出、归 口并 解释。本文件 起草 单位:四 川农 业大学,四 川省 农业 技术 推广总 站。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雍太 文、崔 阔澍、常 小丽、尚静、王 学贵、宋春、杨继 芝、杨欢、杨文 钰、卢学兰。本文件 及其 所代 替文 件的 历次版 本发 布情 况为:本 次为 首次 发布。DB51/T 2810 2021 1 大 豆带状 复合种植 绿色生 产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 了四 川省 大豆 带状复 合种 植模 式下 整地、种 子选 择与 处理、田间 株 行距配 置、田 间管 理及机械 收获 等大 豆绿 色生 产主要 环节 的技 术要 求。本 文件 适用 于四 川省 夏大 豆带状 复合 种植 的绿 色生 产。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4404.2 粮食 作物 种子 第2部 分:豆类 GB/T 8321 所有 部分 农 药 合理使 用准 则 NY/T 496 所有 部分 肥 料 合理使 用准 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 安全 使用 规范准 则 NY/T 2632 玉米-大 豆带 状 复合种 植技 术规 程 DB51/T 2475 玉米-大豆 带 状复合 种植 全程 机械 化技 术规程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大豆带 状复 合种 植 soybean relay strip intercropping 采用玉 米-大豆、马铃 薯-大豆等 大豆 带状 间作 套种 方式,利 用作 物的 边行 优 势,合理 轮作 与机 械化作业的 一季 双收 种植 模式。4 技术要 求 整地 4.1 根据小 麦、油 菜等 前茬 作 物的土 壤条 件和 地表 秸秆 覆盖情 况,进 行灭 茬和 秸 秆处理,机械 整地 符合DB51/T 2475。种子选 择与 处理 4.2 4.2.1 选配品 种 前作小 麦、油菜 等作 物选 择早熟、抗 病优 质高 产良 种,共 生作 物(如玉 米)选用紧 凑或 半紧 凑 耐 密高产中 矮秆 品种,大 豆选 用耐荫、耐 密、抗病 的中 迟熟夏 大豆 品种。4.2.2 精选种 子 DB51/T 2810 2021 2 用粒选 机或 人工 剔除 杂籽、病斑 籽、虫食 粒、秕粒 或破碎 粒,选用 粒大 饱满 的种子,大 豆种 子 质 量符合GB 4404.2 的规 定。4.2.3 种子包 衣 播种前,选 用高 效、低毒、病虫 兼防 的大 豆种 衣剂 进行种 子包 衣。田间株 行距 配置 4.3 采用宽 窄行带 状种 植,带 状套作 下宽行180 cm,窄 行40 cm;带 状间作 下宽 行200 cm 220 cm,窄行40 cm;宽行 内种3 4 行 大豆(行距30 cm 35 cm);共 生作 物与 大豆 间距60 cm。大豆单 粒穴播,株 距10 cm 12 cm,密 度为净 作大 豆 密度的70%100%;共 生 作物根 据当地 种植习惯,适当 缩小 株距,保 证带状 复合 种植 与净 作密 度相当。机械播 种 4.4 带 状 套 作 选 择2 3 行 施 肥 播 种 机,带 状 间 作 选 择5 6 行 专 用 施 肥 播 种 机。大 豆 播 种 时 间 为6 月10 日25 日,播 种深 度3 cm 5 cm,土 壤相 对含 水量 应控 制在60%65%之间。作 业 质量应 符合NDB51/T 2475规定,确保 苗全 苗匀。田间管 理 4.5 4.5.1 科学施肥 距共生 作物 带(如玉 米)20 cm30 cm 处施 肥,增施 生物菌 肥,施肥 量比 常规 施氮量 减少3kg/666.7 m25 kg/666.7 m2;大豆 不追施 氮肥,在 结荚鼓 粒 期根据 田间 表现 每666.7 m2追施钼 酸铵225 g、硫 酸锰750 g等 微肥,微 肥可 单 独施用 或混 合施 用。施肥 应 符合NY/T 496。4.5.2 控旺防 倒 在大豆 分枝 期或 初花 期,每666.7 m2选用5%烯效 唑可 湿 性粉剂25g 50g,兑水40kg 50kg 喷施 茎叶,控制大 豆旺 长。4.5.3 杂草防 除 播后芽 前,每666.7 m2喷施96%精 异丙 甲草 胺乳 油80mL100mL,兑水30kg 40kg;苗后 选用 禾豆 兼用型除 草剂 进行 茎叶 定向 喷雾。4.5.4 病虫害 绿色 防控 4.5.4.1 物理防 治 每666.7 m2布置可降解黄板20 张,诱杀蚜虫、蓟 马、跳甲 等。安装智能集 成波段LED 杀虫 灯,诱杀斜纹夜蛾、桃柱螟等鳞翅目成虫和 金龟子;依据不同地形,灯间距为80m160m,每666.7 m2安放35套。4.5.4.2 生物防 治 选用枯 草芽 孢杆 菌可 湿性 粉剂预防 大豆 叶部 病 害,选 用绿僵 菌乳 粉剂 或苏 云金 杆菌可 湿性 粉剂 防 治斜纹夜 蛾、高隆 象幼 虫,每666.7 m2用药 剂量100g 200g,兑 水30kg 45kg,均匀 喷施 防治。采用性 信息 素诱 芯及 配套 诱捕器 悬挂 于田 间,诱捕 斜纹夜 蛾、大豆 食心 虫成 虫,每666.7 m2安放3 5套,棋盘 式悬 挂。DB51/T 2810 2021 3 当田间 高隆 象、斜纹 夜蛾、荚腐 病等 病 虫 害严 重时,在大 豆开 花结 荚期 选用 高效、低毒、低 残 留 药剂,并 添加农 药增 效剂,统防统 治1次。药剂 年际 间 轮换使 用,药 剂使 用量及 方法严 格 符合NY/T 1276、GB/T8321 的 规定。机械收 获 4.6 采 用 大 豆联 合 收获 机 收获 籽粒,共生 作 物 适 时 机收。收 获 时,实 施秸 秆 粉碎还 田,还田 标 准符 合DB51/T 2475 规 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