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年中国AI+安防行业发展研究报告,追光AI,安防产业格局骤变,目录CONTENTS,01,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Background & Present in AI + Security Industry安防行业AI化发展历程AI+安防行业发展现状AI+安防企业案例,020304,案例分析安防领域上市企业战略布局Case Study - Strategie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SecurityIndustry安防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变化安防上市企业案例分析AI应用安防行业场景分析AI + Security Industry Application Environment警务场景民用场景AI+安防行业格局变化及走向预测Trends and Forecast of AI + Security IndustryAI+安防业务发展趋势AI+安防企业战略变化AI+安防行业格局变化附录,Background & Present in AI + Security Industry,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安防行业AI化发展历程,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安防行业AI化发展历程,发展70年,安防领域内AI技术应用正式落地,CCTV监控摄像机的发展并未显著提高国人的安防意识。直到1979年为止,安防产品仍以探测、报警及实体防护为主,且多应用在博物馆及保密要害单位等高价值场所;随着中国安防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安防产品应用领域逐步扩展到金融、房地产、运输服务等行业。进入21世纪,视频监控产品向数字化、高清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趋势发展,在应用层面上也开始向社会化安防产品、民用市场深耕。2012年,AI技术在安防市场上得到了大规模落地与应用,人工智能开始推动传统安防产业进化和革新。前端信号的采集和探测设备中开始加入AI芯片,通过智能识别并筛选图像再进行传输,减小传输空间和缩短时间;后端处理平台可同时处理的前端相关产品数量大幅度增加,清晰度和识别准确度都显著提高。,达特茅斯会议确立了人工智能的概念;20世纪50年代CCTV监控摄像机出现;,Hopfield神经网络和BT训练算法的提出,语音识别、语音翻译等提上日程;20世纪80-90年代关于使用科学技术预防刑事犯罪的试行规定确定我国安防行业诞生,中国安防企业开始发展;,Hinton提出的深度学习技术,大数据训练解决神经网络过拟合问题;21世纪初全国范围建设平安城市,各地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陆续展开,安防应用社会化、民用化,“大安防”市场格局呈现;,Google大面积投入人工智能相关产品研发,图像识别技术的突破发展引领了人工智能潮流;2012年大量计算机视觉公司涌入安防市场,硬件走向高清化、智能化和网络化,越来越多的安防企业开始转型,“智慧安防”开始出现;,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内获得全方位的应用,产品智能化成为社会趋势。现阶段安防智能化、数字监控技术日益成熟,视频监控成为安防主要立足点,安防企业逐步国际化,并开始偏向智能化。,2016年北京安博会2016年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2016智能家居市场创新大会,“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家标准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正式施行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公布,宇视科技股权置换苏州科达上市海康威视获A&S安防榜首,百度指数,百度媒体指数,2009年AI技术开始在多行业初步应用,其中,安防监控是人工智能最先大规模产生商业价值的领域,也成为许多AI技术研发公司的切入点。2012年,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促使众多安防企业开始落地平安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另外,天网工程和雪亮工程等国家政策整体推动了AI安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AI和CV公司开始将安防领域作为其主要发展点之一。,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安防行业AI化发展历程,政府推出 “平安城市”建设、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3111”工程)建设,中央部署开展“雪亮工程”建设,中国安防行业“十三五”(2016-2020)发展规划,AI技术深入应用成为安防行业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十三五”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智能楼宇的安防建设9部委提出“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天网工程“二期”项目建设,2016年,2017年,从2005年开始的平安城市建设,到2011年启动的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后续提出的天网工程、雪亮工程等安防重点项目,AI在安防领域中不断渗透,智能安防产品运用于实体事件的需求凸显。从2012年起,传统安防企业和AI+安防领域新兴公司都开始注重安防产品在城市建设上的应用。另外,从地区维度上看,智能安防产品的应用最先出现在人口密集区域,典型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中部地区,这些地区对于智能化安防产品需求较高、安防应用的意义较大。从2016年智能安防的概念被大面积提及开始,各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智能安防应用落地的举措愈加频繁,应用场景也从最初的公安和交通向,标题,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其他行业拓展。 无锡国科微纳建设浦东国际机场周界安防系统, 宇视科技在吉林搭建首个边境视频监控网, 5月浙江推进20个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项目, 依图人像识别系统在厦门公安指挥中心上线, 旷视科技人脸识别安防方案将在无锡市大范围试点, 合肥市局与旷视科技合作上线人脸识别视频专网, 旷视科技助力无锡老旧小区视频监控升级改造, 依图宁波公安人脸识别系统正式上线, 云南“商洽会”期间公安厅使用商汤科技SenseFace人脸实战平台, 2018年3月平安科技与深圳监狱合作共建智慧监狱 大华“雪亮工程”解决方案在山东临沂、四川成都、江西南昌、河北和贵州等地试用 武汉东湖绿道创新性部署海康威视人脸大数据系统, 云从科技与西安悦泰联合实施银川河东机场人脸识别系统 宇视科技开始在多地打造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 上海南站上线依图蜻蜓眼人像大平台系统,AI技术在安防领域全国落地应用,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安防行业AI化发展历程,2018年,2012年 2012年 依图科技与苏州公安局合作识别套牌车,2011年,AI+安防三大落地应用方向:视频结构化、生物识别技术、物体识别系统,中国安防行业“十三五”(2016-2020 年)发展规划 指出,“十三五”期间,安防行业将向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且到2020 年,安防企业总收入达到 8000 亿元左右,年增长率达到 10%以上,按照规划预期,到2022年安防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近万亿。从目前行业的发展速度来看万亿目标似乎不难实现,但随着AI技术的普及,传统安防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于安防准确度、广泛程度和效率的需求。在2017年,安防系统每天产生的海量图像和视频信息造成了严重的信息冗余,识别准确度和效率不够,并且可应用的领域较为局限。在此基础上,智能安防开始落实到产品需求上。算法、算力、数据作为AI+安防发展的三大要素,在产品落地上主要体现在视频结构化(对视频数据的识别和提取)、生物识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物体特征识别(车牌识别系统)。,视频结构化利用计算机视觉和视频监控分析方法对摄像机拍录的图像序列进行自动分析,包括目标检测、目标分割提取、目标识别、目标跟踪,以及对监视场景中目标行为的理解与描述,理解图像内容以及客观场景的含义,从而指导并规划行动。,生物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是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和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技术。人脸、指纹、虹膜三种识别方式是目前较广泛的生物识别方式,三者的同时使用使得产品在便捷性、安全性和唯一性上都得到了保证。,物体识别系统判定一组图像数据中是否包含某个特定的物体、图像特征或运动状态,在特定的环境中解决特定目标的识别。目前物体识别能做到的是简单几何图形识别、人体识别、印刷或手写文件识别等,在安防领域较为典型的应用是车牌识别系统,通过外设触发和视频触发两种方式,采集车辆图像,自动识别车牌。,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安防行业AI化发展历程,需求变化:安防从事后查证向事前预警前移,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安防行业AI化发展历程,4K超高清,标清MEPG4,700TVLH.264,600万像素H.265,1080TVL(更高压缩比),前端图像视频编码,传统视频行为监测,人脸识别,画面对象分析,环境分析,智能分布,模拟视频监控,高清网络监控,智能化监控,多系统联动监控,监控技术,实时监看事后取证,模型预测事前预警,重应用、重实战,重建设、轻应用,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完善,主动应用和事前预警成为可能;人脸识别、异常行为分析、人数计数、音频检测等智能化应用明显显示出安防从将事后查证向事前预警前移的趋势,这些应用可以有效防止各类案事件的发生;视频浓缩、视频摘要检索也全面提升了事后处理的效率和质量。此外,大数据应用下的云存储和云计算也在为构建新一代的数据中心和计算中心提供有力的保障。 安防从传统模式大踏步迈入智能新时代,从1.0的“事后追溯”、“人防”为主升级为“实时监管”与事前预防,“技防”为主。在技术层面上,事件的发现能力、事件的分析能力、事件的研判能力、事件的处置能力、数据采集以及存储能力发展,应急响应所需的数据要涵盖流量数据、终端数据、SIEM数据,并结合第三方数据进行分析研判。,软件供应商,堂食,厂商,AI融入安防全产业链,上中下游均有明显的技术革新趋势,产业,创新,人工智能技术,物体识别图像识别图像分析,文本处理建立模型语境理解,传感器制动器智能硬件,视频算法提供商芯片制造商其他电子元器件,AI技术数据、改进处理方案,技术支持,客户需求视频监控系统等相关产品,产品需求匹配,产业流程,上游,中游,下游,硬件供应商场景系统集成商外卖零售,运营服务商,政府国安行业应用民用,在安防产业链中,硬件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及运营服务是产业链的核心,渠道推广是产业链的经脉。未来安防产业的运营升级势在必行,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是众多企业的发展趋势。,需求决定技术革新,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安防行业AI化发展历程,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安防行业发展现状,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视频监控代表安防但不等于安防,51%,14%,14%,10%,8%,4%,视频监控智能家居,出入口控制防盗报警,实体防护平台,:安防应用场景分类规模占比,:中国视频监控应用领域占比,从A&S2017年“全球安防50强”排行来看,榜内50家公司中有33家主营业务为视频监控,少数公司专注于出入口控制和防盗报警领域,从事安防其他业务的公司数量非常少。在中国这种分布情况更为明显:安防应用场景分类中视频监控占比达51%,其中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和宇视科技市场份额稳居前三。如今,视频监控作为安防代表性的子领域,开始广泛应用于平安城市建设、智能交通、金融等细分应用领域中。,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AI+安防行业发展现状,:A&S榜单企业主营业务分布情况,62%,60%,58%,52%,52%,66%,68%,38%,40%,42%,48%,48%,34%,32%,0%,40%20%,60%,80%,100%,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主营业务为视频监控 主营业务为其他,17%,17%,12%,8% 9%,6%,31%,能源,平安城市教育,交通民用,金融其他,安防产业发展前景乐观,AI技术凸显附加价值,:2010-2018年安防行业市场规模,2250,2773,3240,3883,4300,4860,5400,6480,7452,200010000,6000500040003000,8000700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E,传统安防市场规模(亿元),AI附加价值(亿元),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安防企业数量近2.2万家,从业人数达160万人。根据2018年同花顺反馈的数据,目前所属概念为安防的上市公司有65家,主营业务为安防的企业达到17家,新三板企业在安防领域中有62家公司,相关业务与安防有关的达到86家,其中大部分业务基于安防热门子领域技术研发。从安防行业规模来看,考虑到AI技术普及度较低、智能化产品价格偏高、场景应用局限性大、对智能产品接受度不够等因素,目前大部分安防企业对于AI技术的应用还处在接受并尝试使用阶段,超过90%的市场份额仍被传统安防占据。但从增长趋势中可以看出,AI在安防领域的附加价值开始凸显。根据A&S“全球安防50强”排行中国企业数量来看,2017年的数量突破与AI技术引用关系匪浅。,2,4,3,3,3,3,7,20,64,8,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 A&S“全球安防50强”中国大陆企业数量变化,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AI+安防行业发展现状,热度值1000以上300-1000100-300100以下,形成三大安防产业集群:京津地区、长三角、珠三角:智能安防产业地区热度值,长三角该地区为全国安防行业技术研发的核心区域,海康、大华和宇视三巨头都在此建立,“长三角”地区企业发挥技术、资金优势,高投入、高起点、发展快,形成了一批技术密集型的优秀企业,加上近年来外资企业进入较多,竞争优势明显。,京津地区京津地区以市场应用为导向,该地区企业集成能力、技术研发能力提高较快,安防应用系统工程的研发、运营服务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发展后劲充足。,珠三角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深圳和广州两大安防主要发展城市。其中,深圳市场流通性高,是中国著名的安防产品制造中心和产品集散地,大多数产品都在外地消化。两地拥有众多AI企业,智能安防产业集群形成情况全国领先。,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AI+安防行业发展现状,备注:热度值主要基于智能安防内容浏览情况,根据关注人群所在地区进行统计;,安防产业新玩家涌现,四大方向引领安防智能化,公司名称商汤科技旷视科技,融资日期2014.11.072017.07.112017.11.152017.12.262018.04.092018.05.312012.08.122013.07.012014.11.052014.11.22,融资额数千万美元4.1亿美元数千万美元数千万美元6亿美元6.2亿美元数百万元数百万美元2200万美元2000万美元,依图科技云从科技云天励飞,2016.12.062017.10.312013.08.142015.01.082016.06.032017.05.152018.06.122015.04.202015.12.092017.11.202015.05.012017.03.14,1亿美元3.6亿美元数百万元数百万美元数千万美元3.8亿元2亿美元5000万元2亿元5亿元未透露数千万美元,从2012年大量CV初创公司涌入安防市场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运用,于安防行业已经成为行业趋势,而安防行业对于计算机视觉来说属于强刚需领域,也是人工智能最先大规模产生商业价值的领域。安防产业对于智能化的需求,让更多企业纷纷布局智能安防,研发相关的安防智能产品。新兴代表公司如云从科技,商汤科技,旷视科技和依图科技;安防巨头,如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和宇视科技,研发智能安防产品,并成立独立智能芯片研发团队,进入智能安防市场并保持本身行业地位。虽然目前市场上各大安防企业深度学习智能产品的宣传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出发点都离不开四个方向:车辆分析车辆识别技术、车辆特征提取技术人体分析人脸识别、人体特征提取技术,行为分析目标跟踪检测技术异常行为分析技术,图像分析视频质量诊断技术视频摘要分析技术,:AI+安防领域新兴代表企业融资情况,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AI+安防行业发展现状,AI安防企业图谱上游安防产业成为AI公司根据地,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AI+安防行业发展现状,解决方案,产品集成商,安防产业根据产业链可以划分为上中下游,上游包括零部件、技术及算法供应商,中游为产品生产商,下游为产品经销商,其中大众所熟悉的安防企业多聚集在中游。随着智能技术的引入,人脸识别逐渐成为安防产业新热点,技术上的不断成熟已经成为中国城市性视频监控项目建设的新要求。注:该图谱中公司按照产品类型划分,同产品类型公司在相同颜色区域内,部分公司因为业务多样化并存颜色区域会有重叠,阴影部分暂无企业布局。,软件,硬件,算法和AI芯片,AI+安防企业案例,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眼神科技,财经数据显示,2017年安防产业的产值达到4500亿人民币,但所有AI安防产品产值不到20亿,AI在安防行业技术渗透率也仅为1。AI+安防市场前景巨大,突破点在于安防产品应用落地。眼神科技基于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核心算法,凭借全产业服务能力,深耕行业落地场景(金融、安防反恐、教育等),形成完整的商业闭环。针对AI+安防,眼神科技从1998年开始研究算法,20年人工智能领域的积淀让其能依靠技术优势和落地经验,为传统安防客户赋能以占领更多市场,并延伸更多领域,如智慧校园领域、智慧家居领域以及海外市场等。依托多年技术和行业解决方案经验,眼神科技深耕安防场景,落地了许多安防成功案例,如通过城市中架设监控设备进行黑名单布控和移动布控,并基于各种数据进行预警分析和行为分析,抓获、预警及控制嫌疑人员;基于客运站、机场等交通枢纽的实名验证和安防布控;借助系统强大的图片搜索和视频搜索功能,寻找失,踪人员等。,:眼神科技技术应用架构图,人脸识别2016年LFW国际测评准确率99.71%,平台级大规模产品化应用超过30家银行;,虹膜识别参与标准制定并通过印度国家级虹膜测试;,指纹识别15年行业应用经验,100万+台设备良性运转,每年以10亿人次的指纹验证速度递增;,60%+,金融行业市场占有率超过60%,超过130家银行为直接客户;,100+,完成了全国100多个小区智慧社区项目;100多所高校达成智慧校园建设合作;,完成平安城市、公路交通、机场等反恐维稳项目建设,入驻雄安布局智慧城市;,多,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AI+安防行业案例,眼神科技,应用服务接口,服务分发 平台管理多模态生物识别服务接口人脸引擎 虹膜引擎 其他引擎特征模型 特征管理比对模块 训练管理生物特征数据库,用户,生物特征采集,指纹、人脸、虹膜、声纹、静脉等,生物特征信息,交互系统,行业业务系统,公安学校,银行司法,医疗家居,能源零售,主要技术,人脸识别技术人脸检测人脸归一化人脸特征提取人脸特征比对,虹膜识别技术虹膜图像采集虹膜图像的预处理虹膜特征提取及编码匹配与识别,指纹识别技术图像采集与识别特征抽取指纹分型匹配指纹,随着技术的发展,安防摄像机的人工智能属性将不断提升,摄像机可以进行前端交互、自动组网,对信息的跟踪能力越来越强;中心机房向大数据方向发展,数据的处理能力不断增强;而安防也不再局限于安全管控,将更多深入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安防行业,多领域的探索已经成为趋势。眼神科技通过将多种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识别技术统一融合,在不同细分领域中构建统一认证云平台,实现用户多种生物特征数据的统一管理、分类存储和融合识别,满足应用多元化的需要。在2018年眼神科技还将逐步把视野从人的识别向其他方面延展,与国内五所顶尖大学和科研机构成立联合研究院,并在雄安新区成立眼神人工智能研究院。:眼神科技基于“平台+场景+数据” 的生物识别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应用架构图,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AI+安防行业案例,Case Study Strategy of Listed Companies in Security,Industry,案例分析安防领域上市企业战略布局,安防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变化,Part.2 案例分析安防领域上市企业战略布局,安防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升级,性质的转变,从企业更新的年报中,筛选并整理了自2008年起安防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升级以及安防性质的转变。三个比较明显的变化主要是在:1)2009年,网络技术的普及、3G技术的成熟,视频监控向数字化发展;2)2013年,智能手机、4G技术的发展给安防带来了更加智能的操作空间;3)2016年,人工智能和VR大热,智能化安防产品越来越多。,产品供应商向整体解决方案商转变,视频监控从模拟向数字化过渡,安防视频监控设备以场景进行分类,网络化、高清化、智能化,2009 年3G技术成熟2 0 1 3 年-2 0 1 2 年4G技术/无限网络“看得清”到“看得懂”“看视频”到“用视频”2016 年,2010 年3G技术/三网融合/物联网2011 年“看得见”到“看明白”2017 年,2008 年从简单安防产品向可视化传感器转变2014 年网络通信/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手机普及从传统模拟DVR加矩阵方案向着高清化、IP化解决方案2015 年,人工智能/VR/AR/云计算/大数据,从语音业务过渡到网络视讯,基于本地的小规模监控发展到基于网络的大型远程监控系统,深度学习算法,Part.2 案例分析安防领域上市企业战略布局安防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变化,旷视科技,品(深度学习),眼神科技,目”2.0系统(深度学习),11月,端到端智能安防解决方,10月,发布SenseGuard“智护”安防管理,(深度学习),大平台(深度学习),SenseFace2.0自主人脸识别(深度学习&,动态人像识别“深目”系统,解决方案/平台系统,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安防领域内新兴AI企业产品的演变,随着AI在安防行业的渗透,全线产品AI化成了国内主流安防监控厂商的新战略。随着AI在行业深入落地,AI在视频监控领域的产品形态也开始趋于稳定。自2012年深度学习被广泛应用之后,部分AI企业将视角转向安防领域,并研发出基于人工智能或深度学习的AI安防产品。从产品线来看,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云天励飞等相继推出了AI安防产品,主要分为人像识别布控系统、视频结构化分,Part.2 案例分析安防领域上市企业战略布局安防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变化,10月,推出智能安防摄像机MegEye C1(深度学习),后端硬件前端硬件,析系统、车辆大数据平台、警务大数据平台、AR实景指挥系统,且都有不同方向小范围的运用。12月,签约雄安新区建10月,城市数据大脑产 设(人工智能)商汤科技8月,“深目”警用级动态人依图科技 云从科技/佳都科技 10月,发布蜻蜓眼 人 像识别解决方案(深度学习)像大平台(深度学习)11月,动态人像识别“深云天励飞10月,提出ReID 跨摄像头识别方案(深度学习)10月,发布蜻蜓眼 车辆 10月,推出天眼系统案(深度学习)系统、 SenseVideo视频结构化系统、12月,火眼人脸大数据平台(深度学习),12月,神锋-S人脸静态比对服务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5月,布控引擎(人工智能),3月,超高密结构化引擎(人工智能)7月,人像检测抓拍摄像机及人像检测抓拍机(人工智能)9月,发布全帧智能人像抓拍机MegEye-C3S(深度学习),4月,边缘计算节点嵌入式引擎 IFBOX(人工智能)2月,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深度学习&人工智能)3月,“炬眼”智能人脸识别相机(深度学习&人工智能)5月,发布“御眼人脸卫士”(深度学习&人工智能),616人员管理系统(反恐),监区人员检测系统,口岸人员分析系统)4月,发布SenseFace3.0平台SenseFoundry方舟城市级视觉开放平台(深度学习)4月,基于AI的新洞鉴人像引擎SDK(深度学习)4月,推出实时人像聚类引擎(深度学习)5月,搭建“玖富云从人工智能平台”(人工智能),拥抱AI,安防领域内大型上市企业创新发展史,大型安防上市企业AI产品发布(部分),10月,AI Clould框架发布(边缘计算+云计算),10月,推出人工智能全套方案天目、函谷、潼关(深度智能算法),12月,“明眸”近景人脸,识别系统(深度学习)3月,IMOS7.0 IP多媒体操作系统(AI+人工智能),大华股份海康威视,宇视科技苏州科达,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10月,科达发布AI战略,安防产业发展数十年,当前已经形成了明显的梯队,大众所熟知的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苏州,科达等等,稳居全国安防市场前列,在新技术变革之下,积极拥抱AI技术在安防领域的重造与升级。整理了近年来安防上市企业在结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研发的AI产品线。大型安防上市企业,虽很早就提出对应策略,但从图表所表达的信息来看,,真正推出AI产品的时间却集中在2017下半年,在时间上远不及布局安防市场的新兴AI企业,但应用层面,,依托于前期构建大数据和综合指挥平台的资源优势,,实际落地周期要更短一些。另一方面,不难发现这些企业的AI产品依然局限于人脸识别、车辆识别的视频监控系统和摄像机,如果技术层面没有更好的突破,安防行业依然面临产品同质化的问题。,2月,科达猎鹰人像大数据应用平台2.0(深度学习),Part.2 案例分析安防领域上市企业战略布局安防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变化,高新兴东方网力,11月,嵌入式人脸识别服务器(AI+大数据分析)12月,科达海燕3.3(深度学习)10月,推出大华睿智视频服务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9月,推出慧系列AI摄像机(深度学习),5月,与中科曙光打造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开展深度学习)8月,与电科大共建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后端硬件前端硬件1月,大华睿智系列人脸网络摄像机(人工智能&边缘计算),解决方案/平台系统,战略/规划,雪亮工程解决方案,多城市试用6月,推出立体云防系统,智慧平安城市解决方案,“猎鹰”“刀锋”智能服务器10月,“深眸”、深度智能交通摄像机、双目智能摄像头等(深度学习算法),安防上市企业案例分析,Part.2 案例分析安防领域上市企业战略布局,拥抱AI,安防领域内上市企业划分类别,海康威视。投资战略型对AI的敏感度强,大量投资收购AI技术企业来助力企业在智能化安防领域的发展,如大华股份、东方网力。积极拥抱变化从3G、4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安防企业也意识到了新技术带来新可能,抓住技术潮流,布局智能安防,如海康、大华、东方网力。观望等待,伺机而动通过对市场的洞察,感知到新时代来临,面对当前的客户群体和客户需求,不敢轻举妄动,同时不忘推出合乎时宜的产品,以免脱离市场。,众所周知安防上市企业的业务范围重叠度高,除了产品本身,应用方向和主要布局渠道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从这些上市企业的营收业绩来看,企业之间的差距也非常明显。虽然大环境大背景相同,但每家企业的战略布局又有不一样的地方。从产品研发方面可以分为自主研发和投资收购,从对AI积极态度来看,可以分为嗅觉敏感和伺机而动两种。自主研发型企业拥有对热门技术和市场需求的敏感,但同时拥有极强的执行力,研发能力,能够针对市场需求快速决策,快速布局,如,自主研发型积极拥抱变化,投资战略型观望等待,伺机而动,Part.2 案例分析安防领域上市企业战略布局安防上市企业案例分析,|,AI Cloud,200+办事处,3.7,37.9%,40.9%,14.8,25.7%,172.3,46.8,26.1%,11.6,8.8,225.6,127.7,42.7,29.6,16.6,海康威视,450400350300250200150100500,11.92007,71.5%49.0%36.110.52010,49.0%43.8%107.530.82013,47.0%20.7%50.4%28.6%17.4 21.05.5 7.12008 2009营业收入(亿元),45.1%44.4%72.152.321.42011 2012净利润(亿元),60.4%46.6%52.1%252.758.82014 2015营收增长,419.126.3% 31.3%26.4%319.293.874.22016 2017净利润增长,3.713.7,5004003002001000,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海康威视2008-2017境内外业务占比(单位:亿元)122.493.666.642.324.2 296.64.4 6.0 186.159.4 81.9,国内地区,国外地区,419亿元营业收入,品、软件平台、解决方案等整体销售的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AI芯片民用安防,“全球安防50强”首位(2016-2017)萤石 海康机器人35+分公司, 33+境外分支机构边缘计算 35%由最初单一的产品视频监控市场份额销售转型升级为产,Part.2 案例分析安防领域上市企业战略布局安防上市企业案例分析:2007-2017年海康威视营收及净利润增长情况(单位:亿元),(拓展车载智能系统、电子产品的设计等),iMVS-6000算法平台图像分析,机器人调度系统(RCS),视频红口保障技术,高清智能交通产品,海康威视,战略投资/新品牌,2008,2012,2015,2016,2017,2018,建立海康微影传感科技有限公司(图像微影成像技术,深度学习),建立萤石网络公司 新建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打造民用智能安防产品) (安防机器人、智能装备)成立海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智能车载系统及相关智能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